全球頂級藥企年度50強排名出爐!中國兩家公司首上榜丨醫麥猛爆料

Pharm Exec每年都會發布全球頂級生物製藥公司的排名,從中可以看出一些有趣的排名變化,製藥公司注重多元化、大品牌擴張以及為新一波的產品定位,以便在不斷髮展但複雜的未來治療市場中競爭。

全球頂級藥企年度50強排名出爐!中國兩家公司首上榜丨醫麥猛爆料

該網站的更新了全球生物製藥公司50家最佳藥品銷售生產商的排名,目前已經是第19次更新。

前十頂級藥企排名情況

在與生命科學市場情報公司Evaluate Ltd合作提供的數據中,輝瑞在2018年處方藥收入中排名第一,總計453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輝瑞(Pfizer)的乳腺癌藥物Ibrance去年的銷量較2017年全年增長31.7%。今年4月,Ibrance獲得了FDA對HR+、HER2-轉移性乳腺癌患者的批准。據報道,輝瑞的腫瘤投資組合,連同Eliquis和該公司的生物仿製藥,預計將推動該製藥巨頭的近期收益增長。去年,Eliquis取代華法林成為美國口服抗凝劑市場的領導者。

在最新的排名中,羅氏和諾華分列第二和第三位,羅氏以6.8%的Rx銷售額緩慢超過諾華。羅氏在研發上的投入也超過了任何一家公司,達到98億美元。赫賽汀仍然是羅氏最暢銷的藥物,但其專利已經過期,據路透社報道,該藥物去年在歐洲的銷量下降了16%,今年美國潛在的競爭者來自Celltrion和Teva的生物仿製藥、輝瑞和Mylan。如果交易成功,羅氏將通過2月份以48億美元收購Spark Therapeutics來增加銷售和管線資產(截至報道時,這是羅氏第二次延長收購期限)。2017年底,Spark獲得了Luxturna的批准,這是首個治療遺傳性視網膜失明的靶向基因療法。Spark還專注於血友病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基因治療。

諾華公司(Novartis)的藥物收入在榜單上增長了3.8%。該公司最近推出的基因治療產品Zolgensma受到了很多關注。在CAR-T浪潮中,諾華的聲勢沒有那麼浩大,但上個月,諾華為Piqray贏得了監管機構的批准,這是第一種專為患有PIK3CA突變的HR+/HER2-乳腺癌患者設計的藥物。該公司的支柱產品吉列雅在2018年創造了33億美元的銷售額,但報告稱,今年第一季度,皮膚科藥物Cosentyx超過了吉列雅,成為諾華最暢銷的產品。

該公司的理念不是依靠一種或兩種療法來推動增長,而是將藥物資產固定在6個治療領域(在最近的報道中,諾華聲稱有25種候選藥物在臨床中取得了巨大成功)。雅虎和FiercePharma發佈的預測稱,到2024年,諾華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藥品銷售商。這家總部位於瑞士的製藥巨頭能否在未來幾年超越輝瑞(Pfizer)和羅氏(Roche),在製藥企業50強排行榜中自2015年以來的首次佔據首位?我們拭目以待!

全球頂級藥企年度50強排名出爐!中國兩家公司首上榜丨醫麥猛爆料

排名前十的其他顯著變化包括:

  • 強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上升一位,排在第四位,落後於去年12.8%的藥品銷售增幅。
  • 默克公司(Merck & Co.)雖然讓位給了強生公司(J&J),但其不斷擴張的旗艦產品Keytruda癌症免疫療法的銷量卻增長了5.6%。2018年,這種藥物的銷售額增長88%,達到72億美元。(Keytruda預計第五年的年銷售額將達到100億美元)。今年4月,該藥物獲得了FDA的批准,作為治療不適合手術切除或最終放化療的III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一線藥物。Keytruda與輝瑞(Pfizer)的Inlyta聯合開發的治療早期未治療腎癌的藥物也獲得了批准。
  • 艾伯維排名上升,葛蘭素史克躍升至第七位。該公司公佈Rx收入增長15.6%,Humira的銷售額為199億美元。儘管Humira在歐盟的專利已於去年到期,但艾伯維已達成和解,在2023年1月之前抵禦美國生物仿製藥的競爭。然而,在準備階段,該公司正試圖提高其新藥Skyrizi和upadacitinib的銷量;例如,該公司正在提供Humira的折扣,以確保對Skyrizi的處方覆蓋率有利。Skyrizi是一種單克隆抗體,今年4月在美國和歐洲獲得批准,用於治療銀屑病(與市場上的類似藥物相比,該抗體具有劑量較少的優點,在臨床測試中皮膚清除率更高)
  • 儘管吉利德艾滋病藥物銷售強勁,但該公司排名下滑一位,跌至第10位。生物技術的總體處處方藥營收下降了15.5%,很大程度上歸因於持續下降的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新藥,once-pioneering藥品Harvoni和Sovaldi-which。


除前十之外的剩餘領域

除前十名之外,百時美施貴寶公司在排名中位列第11位,Keytruda PD-1抑制劑的競爭對手Opdivo的銷售額為67億美元,增長36%。今年早些時候,BMS自願放棄了將Opdivo與Yervoy聯合作為治療晚期非nsclc腫瘤突變負擔患者的一線藥物,並於上月宣佈Opdivo在一項三期腦癌研究中失敗。百時美施貴寶(BMS)與輝瑞(Pfizer)合作生產的Eliquis繼續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長

全球頂級藥企年度50強排名出爐!中國兩家公司首上榜丨醫麥猛爆料

經過數月的爭論,BMS與Celgene的740億美元合併終於在4月份獲得了股東的批准。該交易預計將在今年第三季度完成,Celgene的產品線中還將增加數種新藥,包括可能引起多發性硬化症的ozanimod。BMS還將獲得Revlimid和CAR-T投資組合的權利。前者是Celgene長期以來的癌症大銷售商,後者去年以90億美元收購了Juno Therapeutics。Revlimid繼續擴大到新的患者群體,並在5月底獲得FDA的批准,與羅氏的Rituxan聯合使用,作為一種無化療的聯合藥物,用於先前治療濾泡性或邊緣區淋巴瘤的患者。

在Rx銷量方面,Celgene從今年的第21位躍升至第17位。根據Evaluate的數據,BMS和Celgene在2018年的研發支出分別增長了6.4%和35.4%。在投資至少10億美元進行研發的公司中,Celgene的增長速度最快。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研發產出是Regeneron,儘管在藥品銷售上排名第38位,但在研發上的支出卻排在第21位,投資22億美元。

今年進入製藥行業50強的新企業包括排名第42位的香港Sino Biopharmaceutical;波士頓製藥公司Vertex排名第43位;法國生物製藥公司Ipsen和總部位於中國的江蘇恆瑞醫藥分列第46位和第47位。

行業併購活動頻繁及領域的多樣化

BMS-Celgene Pfizer-Spark交易,隨著禮來公司的80億美元收購Loxo腫瘤,可能預示著開始一波又一波的行業併購活動,並將持續到2020年。分析人士說,隨著公司多元化增加到新的領域,把更多的研發資源與強大定價權擴展到的新的治療領域,比如罕見疾病。根據Evaluate的一份報告,到2024年,稀有藥物和孤兒藥物將佔全球處方藥物銷售的五分之一,總消費達2420億美元。

武田製藥於2018年3月首次宣佈收購罕見病專業公司Shire,並於1月初正式完成交易,交易金額為622億美元。武田製藥成為馬薩諸塞州最大的生物技術企業,並躋身製藥收入前10名。在其他大型交易中,葛蘭素史克去年斥資130億美元收購了諾華在其消費者健康合資企業中的股份,並與輝瑞(Pfizer)合併了其消費者業務。這是葛蘭素史克拆分為兩家獨立企業計劃的一部分;賽諾菲安萬特以116億美元的價格完成了對Bioverative的收購。Bioverative是一家專注於血友病和其他罕見血液疾病的美國生物技術公司。

在仿製藥方面,Mylan在榜單上排名第22位,2018年的藥品銷售額為111億美元。今年5月,Mylan同意以1.3億美元收購澳大利亞和新西蘭Aspen Pharmacare的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組合;排名第48位的馬林克羅特(Mallinckrodt)宣佈,計劃將其仿製藥業務剝離為一個單獨的部門,並將剩餘的專業品牌藥物業務更名為Sonorant Therapeutics Plc。上月,美國44個州以涉嫌操縱價格為由提起訴訟,點名20家仿製藥製造商,其中包括Mylan和Teva。

在今年的醫藥50強中,一個可能的影響因素是專業醫藥市場的持續繁榮。彼得森-凱澤健康系統跟蹤機構(Peterson-Kaiser Health System Tracker)最近發佈的數據顯示,自2014年以來,在常用的專業藥物中,品牌藥物的價格上漲了57%。與此同時,至少從政府和私人行業的消息來源來看,處方藥的總體支出相對持平,這或許令人意外。MarketWatch 3月份的報告顯示,Rx的價格同比下降1.2%,為1972年以來12個月最大的跌幅。

另一個影響數據排名的因素是跨國製藥公司在新興市場的增長率。根據已發表的報告,今年第一季度,在眾多大型製藥企業中,新興市場的平均增長率為13.3%,其中中國為29%,而美國為8.2%。

與此同時,製藥企業的高管們繼續應對更大的行業聲譽和信任挑戰。埃德爾曼(Edelman)的年度信任度晴雨表(trust barometer)顯示,在美國尤其如此,今年美國公眾對該行業的信心實際上有所改善。該公司的研究報告顯示,在美國,該公司的得分上升了6分,使製藥公司的總得分達到44分(60分以上被認為是“可信的”)。製藥行業的整體全球信任度上升4個百分點,上升至67,在15個行業中排名較低。

全球頂級藥企年度50強排名出爐!中國兩家公司首上榜丨醫麥猛爆料


全球頂級藥企年度50強排名出爐!中國兩家公司首上榜丨醫麥猛爆料

藥物開發需要改變

一個不斷變化的臨床研究環境和操作環境遲早會開始影響製藥公司。根據IQVIA研究所的一份報告,2018年,FDA批准了59個新藥,這是歷史上年度最高的數字,其中27%的藥物用於治療癌症及其症狀。

此外,46%的批准是基於少於500名患者的試驗數據批准的,42%是僅一次試驗就批准的。

這些趨勢表明,由規模較小的臨床階段研發機構資助的新藥批准數量越來越多,其中許多是由私人股本和風險資本資助的。IQVIA發現在2018年推出的新藥中,有近三分之二是由製藥公司申請專利的,這些公司佔到了72%的後期研發項目,而2013年和2003年這一比例分別為65%和52%。

IQVIA的報告說,總體而言,2018年後期的臨床試驗增長了11%,去年開始的臨床試驗總數比前一年增長了9%,過去五年增長了35%。根據塔夫茨藥物開發研究中心(CSDD)的數據,目前有一半的藥物在研發過程中,大約80%的癌症相關研究藥物依賴於生物標誌物和基因數據來靶向治療藥物。Tufts CSDD贊助研究主管Ken Getz在一篇新專欄文章中指出,目前有超過11,000種活性分子正在開發中,在過去20年裡,它們的年增長率為5%至7%。

在談到2018年美國批准的創紀錄數量時,Getz指出,73%的藥物獲得了“優先審查”批准,其中三分之一是提供治療某些疾病新方法的一流藥物。

“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特別是考慮到我們在2005年至2010年期間看到的年度批准數量非常少,”Getz說。

但是,藥物開發本質上仍是一項高風險投資。埃森哲諮詢公司最近的一項研究發現,與基因組學、生物標誌物、伴隨診斷和新遞送方法等相關的治療被認為是更具創新性的治療方法,實際上更有可能進入市場,這與長期以來認為進入臨床測試的10種藥物中約有9種失敗的看法略有不同(埃森哲報告稱,在分析2000年至2017年的6萬種產品時,臨床測試的成功率為6%至40%)。

儘管失敗率不好確定,但是Getz提醒我們,藥物開發過程非常複雜和低效,並且在提高持續時間方面收效甚微。他還認為,一般來說,考慮到通過FDA批准的藥物的高資本成本,典型藥物的開發投資回報率相對較低,而且還在下降。Getz表示,2018年全球研發活動的支出約為1500億美元。

他寫道:“藥物開發人員必須改變長期慣有的研發操作流程和實踐,這些流程和實踐在很大程度上是孤立的、循序漸進的,由冗餘資源和人員支持,而且沒有充分利用關鍵資產和專業知識。”“針對罕見疾病和目標患者亞群的精準藥物和治療方法矛盾日益突出——所有這些都需要更復雜的臨床試驗設計和更長的時間來識別和招募患者——加大了藥物開發商加速這一轉變的壓力。”

一些大型製藥公司似乎對此做出了迴應。上個月,諾華(Novartis)、Otsuka、輝瑞(Pfizer)和賽諾菲(Sanofi)都與Alphabet的生命科學部門結盟,希望重塑癌症、心理健康、糖尿病、皮膚病和心臟病等疾病領域的臨床試驗,旨在吸引更多的患者和臨床醫生參與研究,並收集更全面、更高質量的數據。將探索利用該平臺組織和激活來自電子健康記錄、傳感器和其他數字來源的健康信息,從而收集真實世界數據(RWE)。

製藥公司對RWE的興趣已經大大增加。例如,輝瑞和BMS最近都與Concerto HealthAI達成了戰略協議,後者專注於RWE一代的癌症特異性真實數據(RWD)和高級人工智能(AI)。這些公司將利用Concerto的平臺和人工智能模型來識別和開發精確的腫瘤藥物,並更好地理解如何使用藥物來幫助改善患者的預後。

總的來說,該行業在許多方面增加了對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的採用。Tufts CSDD和DIA最近的一項分析發現,臨床操作功能對人工智能的使用最高,其次是藥物警戒/安全/風險管理和信息技術。雲技術的前景也在製藥研發領域形成勢頭,幫助處理目前臨床研究中涉及的大量數據和多個不同的數據源。

參考來源:

http://www.pharmexec.com/pharm-execs-top-50-companies-2019

醫麥猛爆料

大突破-Zolgensma®獲批 | ASCO | 地西他濱聯合PD-1 | 中國最大License-in | 日本CAR-T療法獲批上市 | 一天製造CAR-T細胞 | CRISPR美國首次人體試驗 |TAC療法橫空出世 | 美國CAR-T治療納入醫保 | 升級版PD-L1/TGF-β雙抗 | PD-1:K藥、O藥、T藥、B藥、I藥 | 中國首個異基因幹細胞產品獲批 |

醫麥乾貨集

19家頂級CAR-T公司PPT(上) | (下) | 20篇腫瘤免疫高引綜述 | 40篇細胞/基因治療人氣文獻 | 30+篇細分領域深度報告 | 70篇精選誠意大禮包 | 女王專屬大禮包 | 硬核CAR-T大禮包 | 硬核腫瘤免疫大禮包 | 基因治療“錦鯉”大禮包 |

醫麥大盤點

CDMO融資上市 | 溶瘤病毒交易 | 基因治療-國外 | 基因治療-國內 | CAR-T新技術 | CAR-T治療B-ALL | CAR-T治療B-NHL | 基因工程技術 | BCMA免疫療法 | CRISPR系統突破技術 | CAR-T工程化功能模塊 | 十家專注RNA藥企(上) | (下) | 臨床試驗 | 細胞治療監管法規 |

峰客訪談

博雅控股 | 邦耀生物 | 賽默飛 | GE醫療 | 博雅輯因 | 岸邁生物 | 科醫聯創 | 金斯瑞 | 普瑞金 | 恆潤達生 |

全球頂級藥企年度50強排名出爐!中國兩家公司首上榜丨醫麥猛爆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