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無不勝不如貪財好利——白起和王翦'

"
"
戰無不勝不如貪財好利——白起和王翦

白起在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一生幾乎戰無不勝,被後人稱為戰神,也有因為他殺人過多,稱之為殺神的。當然,白起有足夠的戰功撐起“戰神”這一稱號。

在穰侯將白起推薦給秦昭王后,白起就開始了他征戰的一生。

秦昭王十四年,白起為左更,是秦國軍功爵位中的第十三級,帶兵攻打韓、魏,斬首二十四萬,還俘虜了敵方將領將公孫喜,佔領了五座城。

僅僅一年後,白起被升為大良造,是秦國軍功爵位中第十七級,也是最高級,掌握秦國的最高統兵大權(秦始皇后將軍功爵從十八級改為二十級,十八級軍功爵位中一級有兩個爵位,所以大良造是第十七級)。攻打魏國,佔領魏國六十一座城。

以後白起就開始橫掃各國。迅速拿下魏國垣城,攻佔趙國光狼城。過了七年,白起又攻下了楚國的鄢、鄧等五城,第二年把楚國國都郢攻克,燒掉了夷陵,秦國把郢設為南郡。白起因此被封為武安君。

"
戰無不勝不如貪財好利——白起和王翦

白起在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一生幾乎戰無不勝,被後人稱為戰神,也有因為他殺人過多,稱之為殺神的。當然,白起有足夠的戰功撐起“戰神”這一稱號。

在穰侯將白起推薦給秦昭王后,白起就開始了他征戰的一生。

秦昭王十四年,白起為左更,是秦國軍功爵位中的第十三級,帶兵攻打韓、魏,斬首二十四萬,還俘虜了敵方將領將公孫喜,佔領了五座城。

僅僅一年後,白起被升為大良造,是秦國軍功爵位中第十七級,也是最高級,掌握秦國的最高統兵大權(秦始皇后將軍功爵從十八級改為二十級,十八級軍功爵位中一級有兩個爵位,所以大良造是第十七級)。攻打魏國,佔領魏國六十一座城。

以後白起就開始橫掃各國。迅速拿下魏國垣城,攻佔趙國光狼城。過了七年,白起又攻下了楚國的鄢、鄧等五城,第二年把楚國國都郢攻克,燒掉了夷陵,秦國把郢設為南郡。白起因此被封為武安君。

戰無不勝不如貪財好利——白起和王翦

白起在攻城略地的過程中,殺人毫不手軟。秦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攻佔華陽,打跑了將領芒卯,而俘虜了趙國將領,斬首十三萬。和趙軍將領賈偃做戰,將俘虜的士兵二萬人趕到河中淹死。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打韓國的陘城,佔領了五座城,斬首五萬。

秦佔領了韓國的野王城後,上黨地區就與韓國隔絕了,於是韓國決定將上黨地區獻給趙國,這樣韓趙就能聯合抵抗秦國。果然,秦國立刻發兵上黨。韓國錯估了秦軍的實力。趙軍也開拔到了長平來保護上黨地區。接下來就是有名的長平之戰。秦將本來是左庶長王齕,趙軍將領則是名將廉頗。廉頗堅守不出,王齕久攻不下。於是秦國派人反間趙國,說廉頗膽怯,不敢出擊,秦軍最怕的其實是趙括。趙國君臣果然上黨,撤換了廉頗,派出了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趙括一到,就破壞了廉頗的部署,開始積極進攻。趙軍換將,秦軍也換,換來了威名遠揚的殺神白起,並嚴令膽敢洩露白起行蹤的處死。結果都不用想,趙軍大敗,四十萬人投降了白起。這四十萬人中,除了年紀太小的二百四十人,其餘全部被坑殺。此次戰役,前後共消滅趙軍四十五萬人。史載“趙人大震”。當然對於這個數字,後人有很多人是懷疑的,坑殺四十萬人不是太容易。雖然數字可能沒這麼大,但此戰幾乎消滅了趙國軍隊的有生力量是可以肯定的。

此後應侯范雎擔心白起功勞過大,以建議秦軍休息為由令白起撤軍,白起知道是針對自己,於是稱病不出。後來秦國計劃攻打魏國的邯鄲,白起認為秦軍攻戰時間太長,人員損失也很大,應該休息一下,但秦王堅持出兵,結果被楚國和魏國聯軍打敗。白起很得意:我早說了不能打,不聽我的,吃虧了吧?!秦王聽到這冷嘲熱諷的話大怒,強制要求白起出來帶兵。白起推脫自己病重,無法帶兵。應侯范雎也來求他,白起依然不為所動。於是秦王一怒之下,將他貶出咸陽,遷之陰密。後來秦王又聽到傳言白起不服,於是派人送他劍自裁。白起臨死感慨,自己因為何罪就至於死了呢?不過想想被他殺的趙軍,他覺得死了也不冤。秦人倒是都很懷念自己國家的這員猛將。

"
戰無不勝不如貪財好利——白起和王翦

白起在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一生幾乎戰無不勝,被後人稱為戰神,也有因為他殺人過多,稱之為殺神的。當然,白起有足夠的戰功撐起“戰神”這一稱號。

在穰侯將白起推薦給秦昭王后,白起就開始了他征戰的一生。

秦昭王十四年,白起為左更,是秦國軍功爵位中的第十三級,帶兵攻打韓、魏,斬首二十四萬,還俘虜了敵方將領將公孫喜,佔領了五座城。

僅僅一年後,白起被升為大良造,是秦國軍功爵位中第十七級,也是最高級,掌握秦國的最高統兵大權(秦始皇后將軍功爵從十八級改為二十級,十八級軍功爵位中一級有兩個爵位,所以大良造是第十七級)。攻打魏國,佔領魏國六十一座城。

以後白起就開始橫掃各國。迅速拿下魏國垣城,攻佔趙國光狼城。過了七年,白起又攻下了楚國的鄢、鄧等五城,第二年把楚國國都郢攻克,燒掉了夷陵,秦國把郢設為南郡。白起因此被封為武安君。

戰無不勝不如貪財好利——白起和王翦

白起在攻城略地的過程中,殺人毫不手軟。秦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攻佔華陽,打跑了將領芒卯,而俘虜了趙國將領,斬首十三萬。和趙軍將領賈偃做戰,將俘虜的士兵二萬人趕到河中淹死。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打韓國的陘城,佔領了五座城,斬首五萬。

秦佔領了韓國的野王城後,上黨地區就與韓國隔絕了,於是韓國決定將上黨地區獻給趙國,這樣韓趙就能聯合抵抗秦國。果然,秦國立刻發兵上黨。韓國錯估了秦軍的實力。趙軍也開拔到了長平來保護上黨地區。接下來就是有名的長平之戰。秦將本來是左庶長王齕,趙軍將領則是名將廉頗。廉頗堅守不出,王齕久攻不下。於是秦國派人反間趙國,說廉頗膽怯,不敢出擊,秦軍最怕的其實是趙括。趙國君臣果然上黨,撤換了廉頗,派出了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趙括一到,就破壞了廉頗的部署,開始積極進攻。趙軍換將,秦軍也換,換來了威名遠揚的殺神白起,並嚴令膽敢洩露白起行蹤的處死。結果都不用想,趙軍大敗,四十萬人投降了白起。這四十萬人中,除了年紀太小的二百四十人,其餘全部被坑殺。此次戰役,前後共消滅趙軍四十五萬人。史載“趙人大震”。當然對於這個數字,後人有很多人是懷疑的,坑殺四十萬人不是太容易。雖然數字可能沒這麼大,但此戰幾乎消滅了趙國軍隊的有生力量是可以肯定的。

此後應侯范雎擔心白起功勞過大,以建議秦軍休息為由令白起撤軍,白起知道是針對自己,於是稱病不出。後來秦國計劃攻打魏國的邯鄲,白起認為秦軍攻戰時間太長,人員損失也很大,應該休息一下,但秦王堅持出兵,結果被楚國和魏國聯軍打敗。白起很得意:我早說了不能打,不聽我的,吃虧了吧?!秦王聽到這冷嘲熱諷的話大怒,強制要求白起出來帶兵。白起推脫自己病重,無法帶兵。應侯范雎也來求他,白起依然不為所動。於是秦王一怒之下,將他貶出咸陽,遷之陰密。後來秦王又聽到傳言白起不服,於是派人送他劍自裁。白起臨死感慨,自己因為何罪就至於死了呢?不過想想被他殺的趙軍,他覺得死了也不冤。秦人倒是都很懷念自己國家的這員猛將。

戰無不勝不如貪財好利——白起和王翦

到了秦始皇時期,秦國另一位猛將出現了,他就是王翦。如果說白起的功勞是削弱了其他國家,王翦的功勞就是徹底拿下他們。秦始皇十八年,拿下趙國。十九年,拿下燕國。回來的路上順便拿下了魏國。楚國出兵攻擊秦軍,也被打敗。之後秦國的主要對手就是楚國了。

此時秦王和秦國將領都志得意滿,覺得楚國也可以輕鬆拿下。於是秦王詢問年輕將領李信,給你多少人能拿下楚國?李信非常自信,二十萬人足矣!秦王回頭問王翦,老將軍覺得給你多少人能拿下楚國?王翦說,少於六十萬是不行的。於是秦王嘲笑王翦說,將軍真是老了啊!這麼膽小!於是派李信帶兵二十萬攻打楚國。王翦就以回家養病為由告老還鄉了,秦王也沒挽留。開始的戰役還很順利,秦軍勝利了幾場,但隨後被楚軍追著打,一敗塗地。秦王才發現自己錯了,於是找到王翦道歉說,我不聽老將軍的話,導致今天打敗,希望老將軍能出馬。王翦說,我老了,請您另找高明。秦王說,秦國就是靠你了,你不用多說了。王翦說,一定要用我,我必須要六十萬人,不然我不幹。秦王說你說什麼都可以。

於是秦王送王翦出兵,到了灞上,王翦和秦王提要求,自己要很多豪宅良田。秦王說,老將軍將來立了大功,還擔心沒錢嗎?王翦說,給您當將軍,有功勞也得不到封侯,還不如趁著您現在看我順眼,多要一點東西,給子孫留一點家產。秦王聽後大笑,答應了。王翦帶兵快出關時,又多次派人跑回去和秦王要土地賞賜。有人和他說,老將軍你這有點過分了吧,怎麼能趁著大王依賴你就貪得無厭的索要好處啊!王翦說,你知道什麼!大王疑心很重,不輕易相信別人。我如今幾乎把全國的軍隊都帶出來了,我不多要點東西讓大王認為我還是會回去秦國的,還是要長久在秦國待下去的,豈不是讓大王懷疑我嗎?王翦到了楚國,嚴守不出。楚國多次挑戰王翦都不為所動。王翦還故意讓士兵放鬆,每天做遊戲玩。楚軍於是開始撤退,秦軍立刻追擊,大破楚軍,殺了楚國將軍項燕。最後拿下了楚國。

白起與王翦相比,戰功和軍事才能並沒有明顯的差異,但白起被逼自殺,王翦享受榮華富貴,得以善終。為什麼呢?因為白起忽略了真正決定他的命運的是秦王而不是他的戰功。當他被秦王認可的時候,戰功才是功勞,不被認可時,以往的戰功都是功高震主的“罪證”。王翦很明顯早就想通了這一點。他從來不顯示自己戰功卓著,軍事才能無敵,而是給秦王謹慎、貪財好利的印象。謹慎就能把軍隊交給他,貪財好利是缺點,但有缺點才好控制。對君主來說,沒有什麼是比沒有缺點還能力超強的人更可怕的了。當然,白起還告訴我們一個教訓:管好自己的嘴。本來就被懷疑的人,還大放厥詞,就是自己斷自己的活路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