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秦國大勝,本可提前一統六國,卻因一錯誤決定回到解放前

韓國不願降秦,於是,打算把上黨郡的十七座城池獻給趙國。趙孝成王問平原君:“接受上黨的土地,秦國必定派武安君白起來進攻,誰能來抵擋?”平原君回答說:“別人難與白起爭鋒。廉頗勇猛善戰、愛惜將士,野戰不如白起,但是守城完全可以勝任。”

長平之戰秦國大勝,本可提前一統六國,卻因一錯誤決定回到解放前

長平之戰是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後期,因趙王決策上的失誤,最終,導致勝利的天平倒向了秦國。當時,趙王因為廉頗的對敵策略與自己不符,加上,秦國的反間計,隨即棄用老將廉頗,讓趙括頂替帥位,進攻秦軍,以報被秦國戲耍之仇。

可是,指揮兵將作戰,並沒有紙上談兵那般簡單,君主的衝動和新帥的無能,讓趙國近五十萬兵勇飲恨沙場。經長平一役,秦趙兩國均損失慘重,不僅糧草消耗殆盡,兵將也折損近半,當時,兩國都有偃旗息鼓,修養生息的需求。

長平之戰秦國大勝,本可提前一統六國,卻因一錯誤決定回到解放前

後來,經過談判,秦王聽從大臣范雎的建議,以趙國割六城為條件,與趙國達成和解。

但是,後來因趙王未能履約,秦王勃然大怒,遂派兵直攻趙國都城邯鄲。而這次的邯鄲之戰,秦軍最終大敗而逃,鎩羽而歸。在長平之戰中,秦趙兩國雖然都有損失,但是,趙國的損失明顯更重,對於接下來的邯鄲之戰,秦國無論是實力還是士氣,都具有非常大的優勢。

那麼,為何最終卻是秦軍大敗這樣的結果呢?

長平之戰秦國大勝,本可提前一統六國,卻因一錯誤決定回到解放前

仔細分析過後,筆者發現秦國失敗有以下幾點原因:

其一:當時在邯鄲城下,對抗秦國的不止趙國一國的軍隊,還有魏國和楚國的軍隊。

原來,在答應秦國提出的割讓六城的條件後,趙孝成王接受了這個條件。但是,當趙王準備履約之時,卻遭到了大臣虞卿的反對,虞卿認為:此時割地給秦國,只會壯大秦國的勢力,秦國的勢力越強大,趙國的處境也將越危險。

並且,虞卿向趙王提出建議,以六城許與齊國,聯合齊國共同抗擊秦國,才能解趙國之危。趙孝成王認為虞卿的計謀可行,並且,鑑於當時秦國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便派虞卿出使齊國,與齊國共討合縱抗秦大計。

恰巧此時,魏國的使者也在齊國,周旋之下,虞卿說服魏國使者共同抗秦。而當時趙國也在極力的交好楚國。所以,當秦國的大軍兵臨邯鄲城下,遇到了魏、楚、趙的聯合夾擊,故:敗秦者,非趙一國之軍。

長平之戰秦國大勝,本可提前一統六國,卻因一錯誤決定回到解放前

其二:當時秦昭王並未任用白起,而是派五大夫王陵作為大軍主帥。

一軍統帥,乃是一隻軍隊的靈魂,統帥的個人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這支軍隊的戰鬥能力。秦昭王當時未任用白起作為主帥,這不禁讓人有些疑惑。

按說以白起在長平之戰中的亮眼表現,任命白起為主帥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事,為何秦昭王不用白起,而選用王陵呢?這其中有當時的秦相范雎的原因。

白起與范雎積怨已久,在長平之戰的時候,白起率秦軍大勝趙軍,殲滅坑殺趙軍近五十萬之數,隨後一路勢如破竹,攻到了邯鄲城下。但是,此時范雎功利心作祟,他擔心白起功勳過高會威脅到自己的地位。

並且,因為趙國反間計的緣故,向秦王進言,說:如果白起攻下邯鄲,必將聲勢大振,會威脅到秦王的王權。范雎能一路做到秦相,自然是心思玲瓏之人,他深知帝王對臣下的擔憂,以此之道,讓白起班師回朝。

長平之戰秦國大勝,本可提前一統六國,卻因一錯誤決定回到解放前

白起也不是糊塗人,哪能不知道範雎心中的小九九,但是,王命難違,只好無奈撤兵,錯失了一舉拿下趙國都城的良機,當時白起心中的憤懣可想而知。而第二次秦國舉兵攻打邯鄲的時候,秦王沒有任命白起為主帥大致有以下三點原因:

一是、白起抱病,不能隨軍出征。

二是、白起對長平之戰中范雎的所作所為耿耿於懷,鬥氣不去。

三是、在當時的情形下,秦國攻陷邯鄲的可能性較大,范雎自然不會將這個機會給白起,范雎暗中作祟,使秦王沒有選白起作為此次攻打邯鄲的主帥。

可以說,邯鄲之戰,秦軍的主帥若是白起的話,不能說是必勝的結局,但是,最起碼能增加一些勝算。

長平之戰秦國大勝,本可提前一統六國,卻因一錯誤決定回到解放前

其三:趙國在邯鄲之戰中上下團結,齊心對敵。敵軍兵臨城下,國家危在旦夕,激起了趙國人的戰鬥意志。邯鄲之戰中,趙軍雖然損失慘重,但是,整體士氣高昂,這是軍隊團結一致的表現,也展現出了趙軍在國家危亡之際所爆發出的戰鬥意志。

可以說,邯鄲之戰是戰國時期東方諸侯國合縱抗秦取得的第一次大勝,導致秦國對六國執行全面打擊政策的破產。歷史上總是有各種意外的事情發生,但是,我們仔細剖析這些“意外”,瞭解這些事情的具體脈絡,則會發現:這些“意外”的背後隱藏著許多必然因素。

這可能就是歷史的迷人之處。

參考資料:

【《史記》、《長平之戰》、《邯鄲之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