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獨》:一本據說是大多數人都讀不懂的書'

"
"
《百年孤獨》:一本據說是大多數人都讀不懂的書


文/懷左

“在無法穿越的孤獨中,她獲得了非凡的洞察力。”這句話講的是烏爾蘇拉,說到她在晚年曆經滄桑的情況下,突然看懂了之前的很多事情。我讀這本書的過程,大概也有這樣的感受,前些年完全看不懂,現在積累多了,很多東西也漸漸有了新的感受。

想來,《百年孤獨》是一本大書,內容豐富,每個小部分,都可以無限延展。

記得在大學時舍友買了這本書,因為名氣太大,我厚著臉皮借來觀賞。當時大概用了一週的時間我就讀完了,但閱讀的過程是極其沮喪的,最開始覺得有趣,又是磁鐵,又是陽光戰,後來越來越看不懂,反覆出現的人名,人物奇怪的行為,還有他們各自難以理解的孤獨,最後徹底把我搞暈了。

有點自暴自棄,我跳著看了一遍,但和別人聊天時還打腫臉充胖子:“我讀過《百年孤獨》呢!”其實只有自己心裡清楚,根本看不懂。

今天上午我在旁觀研三的師兄師姐答辯時,一位師兄說:“閱歷如果不夠,沒法徹底明白《白鹿原》。”套在這裡其實也完全合適的,因為想讀懂《百年孤獨》,也是需要閱歷的。

讀一遍不夠,三遍五遍,也不多。

上了研究生之後,我又拿起了《百年孤獨》,因為性格里一直有不願服輸的因子,所以這一次,我一口氣將這本書讀了五六遍,在書頁中認真做了很多筆記。

開始懂了之後,我才發現書中原來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作者馬爾克斯對很多人的存在狀態沒有多加主觀干涉和評價,而一百多年的歷史,就這樣被他壓縮在了書中。就像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獎辭——“加西亞·馬爾克斯以小說作品創建了一個自己的世界,一個濃縮的宇宙,其中喧囂紛亂卻又生動可信的現實,映射了一片大陸及其人民的富足與貧困。”

01 為什麼總看不懂這本書?

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中充分運用了魔幻現實主義的手法,通過構造一個虛虛實實的封閉世界,從而逼真地映射了社會現實。很多人最開始讀不懂,他們以為是魔幻的因素,其實更多的,是因為對生活的理解不夠。

去年我身邊的一個朋友患上了抑鬱症,當時我以為開導開導他就沒事了,但後來才發現抑鬱症就像沼澤,一開始越想脫離,卻陷得越深。他彷彿失去了快樂的能力,天空中始終佈滿陰霾。

結合這本書,當時我好像突然明白了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晚年的行為,曾經信仰的東西,後來不願再提起,敲敲打打的小金魚,其實也是他那顆日漸凋零的心。“就這樣吧,都不要再打擾我了。”不再憤怒,不再興奮,彷彿對一切失去了興趣,陷入到了久遠的孤獨當中。

這件事給我最大的啟示,是我們不應該以自己的眼光和僅有的經歷去要求和理解別人。

所以當書中出現紛繁複雜的人物,出現林林總總的事情時,我們努力調動自己的所有去試圖理解,但還是迷失了。看不懂第一代布恩迪亞的瘋癲,看不懂第二代何塞·阿爾卡蒂奧的野蠻,看不懂麗貝卡的吃土,也不明白阿瑪蘭妲面對愛情時的選擇……

人確實很多,名字也經常重複,但最難的,還不是記不住(可以做筆記區分),而是看不懂。

不要緊,大家都一樣,繼續讀下去,總有一天可以讀懂。

02 書中人物的孤獨

@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vs烏爾蘇拉

第一代的兩個人,其實更像人類的始祖,他們相對又互補,一個理想一個務實,一個忙於開創世界,一個一心維持家業。

布恩迪亞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一向超出大自然的創造,甚至超越了奇蹟和魔法。他一直在研究新東西:用磁鐵找黃金、用放大鏡打陽光戰、利用天文觀測儀器探尋世界奧祕、建起鍊金實驗室……他對新世界和新東西有著濃厚的興趣,他的一生,也是開創的一生。同時,他也是一個族長式的人物,指導人們播種,建議怎樣教育孩子,飼養牲畜,為村社的繁榮與所有人通力合作。當里正剛來到馬孔多的時候,他竭力保持村莊現狀,不允許外人的操控和破壞。

他一直在探索,在求知,但他的很多努力並沒有直接造福於家庭和村莊。對於外來文化,他的態度是不加批判盲目照搬,這樣的行為讓我想起了歷史上清末的一些事件,維新變法、改革或者革命,最後失敗的原因,全是因為沒有真正認識到自己文明的深層特徵。換個角度來看,布恩迪亞也是新舊交替時代追求新奇探索創新的典型代表,他的行為是一種力量,預示著新世界的到來。

與他相對,烏爾蘇拉扮演的是一種維護者的形象,她的一生都在操勞,照顧孩子,維持家庭,忠實地服從於家庭倫理,並且用生命守護。在她身上,幾乎集中了婦女所有的優良品質,代表著整個拉丁美洲傳統文化中最合理的部分。這些美好的特徵,也代表了作者在女性身上所寄託的情感。

我們可以看到,每到關鍵時刻,總有烏爾蘇拉的身影,她極端務實,以最勤奮的姿態維持家庭。可以說,她代表了一種家族的文化特徵,代表一種傳統和維護傳統的力量,當然,也就是這種力量和責任感,在拉丁美洲的百年曆程中,承擔著巨大的責任,深沉的憂慮和無邊的孤獨。

在我看來,她一直是一位付出者,早已超越了個體,變成了一種象徵和精神。

@麗貝卡

最開始我也不明白她為什麼吃土,這裡有兩句原文,可以很好地解釋原因。

“第一次幾乎是出於好奇,她確信那糟糕的味道將是拜託誘惑的最佳藥方。她果然無法忍受泥土在嘴裡的感覺,但她沒有放棄,而是受制於不斷增強的渴望。”“麗貝卡絕望到發瘋,半夜爬起來,自戕般飢渴地吞下一把把花園裡的泥土。她痛苦又憤怒地哭泣,咀嚼著柔軟的蚯蚓,咬碎蝸牛的硬殼崩裂牙齒,又嘔吐到天亮。”

其實是為了壓制慾望,這裡還有一句,當何塞·阿爾卡蒂奧歸來,“一天下午全家人都在午睡,她再也無法忍受,去了他的房間。”

所以她的很多行為,包括吃土、縱慾和孤獨終老,其實更多是被動、沮喪、和受虐的種種表現。麗貝卡的一生,真正是孤獨一生。

@蕾梅黛絲

嫁給奧雷里亞諾之後,她成了理想女性的化身,成了天使的象徵。但其實她也是孤獨的,一直在為別人服務,活成了別人眼中最好的樣子,但卻唯獨忘了自己。沒有慾望,自我貧乏,太順從,也太被動。

@阿爾卡蒂奧

當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時常擔驚受怕,他經歷了失眠症的肆虐,見證了烏爾蘇拉的實幹熱情,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的瘋癲,奧雷里亞諾的高深莫測,以及阿瑪蘭妲和麗貝卡之間的殊死對抗。他沒有和別人自由交流過,實際上梅爾吉亞德斯是真正關心他的人。

所以掌權之後的發號施令和榮耀四射的制服,使他從苦澀過往的壓抑中解脫出來,這是他排解壓抑的方式,從小的生活環境沒法給他自由,原生家庭沒有讓他體會到關愛。權力帶來的安全感,讓他暫時走出了孤獨。但這種釋放畢竟是暫時的,他在死前高喊“自由黨萬歲”,其實他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自由的,他追求的,無非是自由罷了。

上面簡單提到了幾個人物,其實也是引子,因為每個人,都有屬於他自己的孤獨。

讀書時,我漸漸感覺到,這本書裡涉及的孤獨是全方面的,如果從橫向來看,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孤獨,同時他們也有屬於自己排遣孤獨的特有方式,例如烏爾蘇拉的操持家務,奧雷里亞諾不停地打小金魚;從縱向來看,有個體人的孤獨,有共同精神的孤獨,有民族的孤獨,也有整個大陸的孤獨。

某種程度上來講,馬孔多其實就是當時整個拉丁美洲的象徵,因為孤獨,這裡的人缺乏最正常不過的情感交流,更多依靠他們的本能生活。當然,這裡的孤獨其實也是貧窮、匱乏、保守、落後,還有盲目激進的代名詞,因為看不清,所以彷徨又無助,又因為看到了一點點,所以身在路口,不知所措。

他們以孤獨的方式對抗孤獨,到最後,其實是封閉自己,加劇孤獨。

小說的最後,富有象徵意義的結尾點明瞭《百年孤獨》的主題:馬孔多在一陣颶風中消失,這個命中註定處於一百年孤獨的世家,絕不會有第二次出現在世上的機會。這其實正是馬爾克斯寫這部書的心願:孤獨落後的狀態被打破,陽光普照大地。

03 獨具魅力的語言

書的第一句話,我非常喜歡——“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一部宏大小說的開頭,一般是介紹背景,但《百年孤獨》不是,它就這麼簡單隨性類似於一筆帶過的感覺開始了。我個人非常欣賞這種筆法,舉重若輕。同時,我們再分析這句話,可以看到裡面涵蓋了未來、現在和過去,元素眾多,可以帶著我們的想象,走到很遠的地方。

書中的句子幾乎都是這樣,刪繁就簡,包羅萬象,很多時候你以為還應該有其他更豐富的情節,但馬爾克斯會告訴你:就這些,沒了,其他的你可以自己聯想

例如何塞·阿爾卡蒂奧在外出行的幾年,布恩迪亞上校來往征戰的過程,麗貝卡幽居的心理過程,時代變遷的種種細節,這些重要的點,都可以重點描繪,然後寫得跌宕起伏趣味橫生。但馬爾克斯沒有這樣做,他將空白留給了我們,把想象也還給了我們。

當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說:“世界上正在發生著不可思議的事情,就在那邊,在河的另一邊,各種魔法機器應有盡有,而我們卻還像驢子一樣生活。”我們能感覺到他對新奇的渴望,能感受到他的熱血和幹勁。

“死人在雨中望著他時流露出的無盡傷痛,對活人的深沉眷戀,在家中遍尋清水來潤溼蘆草的焦灼神情,總在他腦海裡浮現,令他飽受折磨。”短短的一句話,卻把死人寫得有了活人的氣息,他孤獨,難過,懷念人間,這裡面有傷痛,有眷戀,有焦灼的神情,在我讀來,也格外難過。

梅爾吉亞德斯破譯的寓言:“它會變成一座光明的城市,佇立著玻璃建造的高樓大廈,卻再也沒有布恩迪亞家的絲毫血脈存留。”直接對應書的結局,馬孔多在一陣大風中消失,布恩迪亞的全部血脈消亡殆盡。

最簡單卻最豐富,史詩筆法,跌宕縱橫。

04 關於這本書的讀法。

這本書對於大多數閱讀者來說,確實有一定難度,所以在讀書時,有一些點是需要注意的。

第一,速度要慢。前文提過,《百年孤獨》是一本含義極其豐富的書,所以很多追求閱讀速度的人,很快就會發現自己把人物搞混,情節弄亂,不知所云。經典需要品味,好的句子也需要慢慢琢磨,這本書適合細讀,適合反覆多次閱讀。

第二,整理人物關係時,可以用思維導圖等方式整理,這樣方便認清人物,瞭解每個人的生平事蹟和互相之間的關係。

第三,不要以我們現在的理念和自身的價值觀去理解書中人物,要結合拉丁美洲百年的歷史,結合作者的生平事蹟,結合書中人物自身的想法去閱讀。將自己帶進去,遇到不理解的情節時,先觀察而不是直接評論,例如阿瑪蘭妲的故事,結合她的人物個性先想想她為什麼憎恨,為什麼兩次拒絕求婚,而不是直接去評論她。這樣更有助於我們理解。

第四,做讀書筆記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可以摘抄好句子,可以在句子邊批註自己的想法,可以每讀完一個部分都寫下自己的感悟,這樣的方法有助於自己的思考,加深理解,而不是隻關注書本表層的故事。

小結:《百年孤獨》是我們不應該錯過的一本書,需要用大量的時間和功夫去認真品味。同時今天的文章也只是一點點感悟,對於閱讀理解這本書,也只能起一個導讀的作用,大家如果對這本書感興趣,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去認真讀一讀。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