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知多少:近視,遠視,散光,青光眼,白內障,夜盲——承泣穴'

白內障 穴位 角膜炎 面癱 中醫 夜盲症 艾灸 薛醫生健康說 2019-09-06
"

承泣穴位位置

標準定位:承泣穴在面部,瞳孔直下,當眼球與眶下緣之間。

"

承泣穴位位置

標準定位:承泣穴在面部,瞳孔直下,當眼球與眶下緣之間。

中醫知多少:近視,遠視,散光,青光眼,白內障,夜盲——承泣穴

承泣穴的準確位置圖

承泣穴位於眶下緣與眼球之間,正視時直對瞳孔。

取穴方法

正坐位,兩目正視,瞳孔之下0.7寸,當眼球與眶下緣之間取穴。

患者閉目,正坐或仰靠、仰臥位,醫者押手輕輕向上固定眼球,於眶下緣和眼球之間取穴。

承泣穴的作用

承泣穴意義:足陽明胃經的氣血由本穴而出。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以及天部的溫熱之氣。

運行規律:經水循地部層次下走任脈的承漿穴,溫熱之氣的濁重部分循胃經下行,陽熱之氣交於陽蹺脈。

承泣穴功效

將體內胃經的物質營養及能源輸送頭面天部及任脈、陽蹺脈等。

承泣穴有散風清熱,明目止淚,祛風散熱,疏邪明目的作用。

任脈為陰脈之海,“上頤循面入目”,陽蹺脈“交目內眥”,足陽明之經別“還系目系”,足陽明之經筋“為目下綱”,本穴於目下,為上述三經之交會穴,故善治目疾,亦可治口面病證。

主治疾病

承泣穴主治眼瞼動,目赤腫痛,近視,遠視,散光,青光眼,白內障,夜盲,口眼斜,迎風流淚,頭痛眩暈,急慢性角膜炎,急、慢性結膜炎,翼狀胬肉,視神經炎,視神經萎縮,視網膜色素變性,眶下神經痛,面肌痙攣,面神經麻痺等。

承泣穴主治眼瞼動、目赤腫痛、夜盲、口眼斜、迎風流淚。

承泣主要用於治療眼及面部等疾患:如目赤腫痛、迎風流淚、近視、夜盲、眼瞼動、口眼斜、頭痛眩暈,以及急慢性角膜炎、翼狀胬肉、青光眼、白內障、視神經炎、視神經萎縮等。

承泣主治目赤腫痛,迎風流淚,夜盲,色盲,近視,遠視,口眼斜;以及急、慢性結膜炎,白內障,青光眼,斜視,視神經萎縮等。

承泣穴主治眼瞼動,目赤腫痛,迎風流淚,雀目,近視,口、面肌痙攣。

五官科系統疾病:急慢性結膜炎,近視,遠視,散光,青光眼,夜盲症,瞼緣炎,角膜炎,視神經炎,視神經萎縮,白內障,視網膜色素變性,眶下神經痛;

精神神經系統疾病:面肌痙攣,面神經麻痺。

穴位療法中治療眼疾非常重要的穴位之一。

穴位配伍

承泣穴配太陽穴治目赫腫痛,

承泣穴配陽白穴治口眼歪斜。

承泣穴配風池穴、睛明穴,治目赤腫痛。

承泣穴配風池穴、睛明穴,耳尖放血,有疏風清熱,瀉火解毒的作用,主治目赤腫痛。

承泣穴配合谷穴、攢竹穴,治口眼斜。

承泣穴配太沖穴、攢竹穴、魚腰穴,治迎風流淚。

承泣穴配足三裡穴、合谷穴、攢竹穴、風池穴,有補益氣血,祛風清熱的作用,主治眼胞瞼外翻及口眼歪斜。

刺灸法

治法:寒則補之,熱則瀉之,無灸。

針刺方法

以左手拇指向上輕推眼球,緊靠眶緣緩慢直刺0.5~1.5寸,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腫。

緊靠眶下緣直刺0.3~0.7寸。

一般先囑患者閉目,醫者用手指輕輕固定眼球,針尖沿眶下壁緩慢直刺0.5~1.0寸,針感整個眼球發脹,忌大幅度提插捻轉。

直刺,囑患者眼向上看,輕輕固定眼球,沿眶下壁緩緩刺入0.5~1寸,不宜過深。勿大幅度捻轉提插,出針後局部壓迫1~2分鐘,以防出血。

以左手拇指向上輕推眼球固定,右手持針緊靠眶下緣緩慢直刺或平刺0.5~0.8寸,不宜提插捻轉,透向目內眥,局部有酸脹感,可致流淚。

直刺0.5~0.8寸,左手推動眼球向上固定,右手持針沿眶下緣緩慢刺入,不宜提插、捻轉,以防刺破血管引起血腫。

或平刺0.5~0.8寸,透向目內眥,局部酸脹,可致流淚。 如果針刺過深或斜刺可刺傷視神經,當深達2寸時可通過神經管刺傷腦,造成嚴重後果。

注意:針刺時,應緩慢進針,不宜提插,以防刺破血管,引起眶內出血。出針時要迅速按壓針孔,以防出血。

《聖濟總錄》:只可針三分,深即令人目陷,陷即不治。醫者應詳明其局部解剖,針1寸可也。筆者曾多次針此穴深1寸,偶有出針後局部青瘀的皮下出血現象,待二三週後瘀退青消,皆未影響視力。自覺皮下出血應無大礙,僅有礙面部美觀,過深刺中視神經實應戒之。

艾灸方法

禁灸,不宜灸。

承泣穴解析

承泣為經穴名(Chéngqì STl)。出《鍼灸甲乙經》。別名鼷穴、面窌,面髎,目下,谿穴,鼠穴。屬足陽明胃經。承泣為陽蹻脈、任脈、足陽明胃經的交會穴。承即承接,泣指眼淚,此穴在目下,故名承泣。主治眼瞼動,目赤腫痛,近視,遠視,散光,青光眼,白內障,夜盲,口眼斜,迎風流淚,頭痛眩暈,急慢性角膜炎,急、慢性結膜炎,翼狀胬肉,視神經炎,視神經萎縮,視網膜色素變性,眶下神經痛,面肌痙攣,面神經麻痺等。

承泣穴意義

別名:鼷穴、面窌《鍼灸甲乙經》,面髎,目下《黃帝內經素問·氣府論》,谿穴《外臺祕要》,鼠穴。

承泣。承,受也。泣,淚也、水液也。承泣名意指胃經體內經脈氣血物質由本穴而出。胃經屬陽明經,陽明經多氣多血,多氣,即是多氣態物,多血,血為受熱後變為的紅色液體,也就是既多液又多熱。胃經的體表經脈氣血運行是由頭走足,為下行,與其構成無端循環的胃經體內經脈部分,氣血物質的運行則為散熱上行。本穴物質即為胃經體內經脈氣血上行所化,在體內經脈中,氣血物質是以氣的形式而上行,由體內經脈出體表經脈後經氣冷卻液化為經水,經水位於胃經之最上部,處於不穩定狀態,如淚液之要滴下,故名承泣。

鼷穴、面髎、溪穴。鼷穴,地部之小洞也。面髎,面部之孔隙也。溪穴,孔隙中流水的小溪也。鼷穴、面髎、溪穴名意皆指有地部孔隙溝通陽明胃經體內與體表經脈,氣血物質內外相通。

陽蹺任脈足陽明之會。本穴物質由胃經體內經脈氣血外出變化而來,胃經體內經脈氣血出體表後既有液化之水又有溫熱之氣,氣血物質的陰陽相濟之性同於蹺脈,故為蹺脈足陽明之會。此外,本穴的地部經水其性又同於任脈,可循地部別走任脈的承漿穴,故其又為任脈足陽明之會。

附註:足陽明經、陽蹺、任脈交會穴,承泣穴:陽蹺任脈足陽明之會。

承泣穴出處

《鍼灸甲乙經》:承泣,在目下七分,直目瞳子。

特異性:陽蹻脈、任脈、足陽明胃經之交會穴。

承泣穴名解

承即承接,泣指眼淚,此穴在目下,故名承泣。

承,有受義。《鍼灸甲乙經》有:“目不明,淚出”。《爾雅·釋言》:“泣,淚也”。此穴在目下,當悲泣淚下,此穴處首先受之,故名承泣。

現代研究

治療近視:針刺承泣對治療近視有較好療效。選用30號1.5寸毫針,在承泣進針,以30°向睛明方向斜刺,當刺入1寸左右,眼區周圍有酸脹感或流淚時,輕輕搗刺3~5次,留針10 min,出針後按壓局部1~2min。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一般治療2~4個療程。

調整心率:針刺承泣可使心率減慢。

治療冷淚:針刺承泣可溫通氣血,治療冷淚。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