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溫柔與粗糙,寫不盡的白鹿原

白鹿原 藝術 小說 陳忠實 冰糖 不完美媽媽 史詩 白靈 國學文化與人生感悟 2019-05-21


《白鹿原》,溫柔與粗糙,寫不盡的白鹿原




溫柔與粗糙,寫不盡的白鹿原

《白鹿原》讀後

越是貧瘠的土地,養育的人越是原始激情、充滿生命力。這是讀《白鹿原》這本書時最直觀的感受。


然而當面對著這樣一部偉大的史詩級鴻篇鉅著,想要單方面去談談自己的個人感受時,卻感覺有點力不從心,甚至有種無從下手的惶恐。

《白鹿原》,溫柔與粗糙,寫不盡的白鹿原


▲白嘉軒

“要想在原上活人,心上得能插的住刀子。”

偉大的作品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它對每個平凡的生命都敞開懷抱,讓活著的人不斷從中汲取生活的智慧;而藝術之所以為藝術,正是因為藝術本身就是一種生命對另一種生命的影響。

所以哪怕僅是隻言片語的感悟,也值得寫出來與人分享。忐忑不成文的獨白,也是對作者最真誠的緬懷。

《白鹿原》,溫柔與粗糙,寫不盡的白鹿原


▲仙草

“我暖你一輩子。”

一、栩栩如生,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構成小說內部結構的重要元素之一,作家陳忠實在這一環節的努力無疑是非常成功的。

他一方面以極具寫實風格的筆調和個性化的語言描寫,非常細緻地勾勒出人物的外在形象特徵。另一方面又非常關注外部典型環境對人物內心活動和行為的影響,善於在故事的起承轉合中充分展現人物性格的複雜多變。

不僅如此,作者也會從不同角度揭示人物內在性格的統一性和外在行為上的反差,並且不遺餘力地放大和強化他們的種種表現。所以他筆下的人物個個都是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讀完令人印象深刻。

以黑娃從白家出走為例,黑娃本是白家長工鹿三的兒子,按照父親的對兒子的要求,他這輩子就只能做一個任勞任怨靠賣力氣為生的老實長工,跟父親一樣在艱苦的勞動中麻木滿足地過一生。

《白鹿原》,溫柔與粗糙,寫不盡的白鹿原


▲黑娃

“你――黑娃,是白鹿村頭一個衝破封建枷鎖實行婚姻自主的人。”

然而他註定不是個普通人,他的自我意識在白家壓抑的環境中開始一天天的生長起來。

作者在講述這一情節時,先是設計了白嘉軒安排黑娃和自己的兩個兒子一起去上學而黑娃不但沒有對白嘉軒表示感激,反而覺得上學很煩產生了一定的逆反心理。接著又藉著孩子們一起在學堂上學的情景,著重描寫黑娃的心理活動,充分展現了黑娃對白、鹿兩家孩子截然不同的喜好態度,轉而直接道出了黑娃對兩家大人的態度:鹿子霖使他感到親切,但他害怕見到白嘉軒。

還有就是鹿兆鵬兩次給黑娃拿吃的的事,前後兩次,黑娃的反應卻形成了的巨大的反差。第一次兆鵬拿冰糖給他吃時,把冰糖扔進嘴裡後“哇地一聲哭了”,並且跳起來說“我將來掙下錢,先買一口袋冰糖。”而當兆鵬第二次拿更好吃的水晶餅給他時,黑娃卻把它扔了,甚至後來當了土匪有次和兄弟們打劫得到一袋冰糖時,他卻撒了一泡尿在上面。看似表裡不一的行為反差,其實都是黑娃內心世界的自我確認和性格的崛起。種種行為和心理活動表明,他不像父親那樣心心念念感恩於白家的仁義相待,對白家忠心耿耿毫無怨言。

《白鹿原》,溫柔與粗糙,寫不盡的白鹿原


▲鹿三

“這才是咱的本分。”

相反,白嘉軒以族長身份自居,事事恪守禮儀宗法,終日冷麵示人,這種神聖不可侵犯的威嚴感給黑娃的精神上造成了不可忽視的束縛和壓迫感。長期以來,他在白家感受到的並不是能讓他感到舒服並且欣然接受的恩情,而是寄人籬下所產生的自卑感,以及自尊心作祟後的叛逆心理。最終,他從那個讓他無比厭惡和壓抑的原生家庭中叛逃出來。

書中涉及的人物非常多,但即使是出場不多的次要人物,作者也不吝筆墨的進行細緻刻畫。

比如村裡調戲小娥的光棍狗蛋兒,黑娃淪落為土匪之後遇到的山寨王芒娃兒,他們大都出場不多而且是為了主要人物的輔助而生的。作者對他們的形象塑造都很成功,對不同人物的生活習性、言談舉止、及生活場景的細節描寫都很細膩真實,使得次要人物也顯得個性飽滿,形象立體。這些大小人物地成功塑造都與作家本人豐富的生活經驗是分不開的,如若沒有經年累月對生活的觀察,以及生存的磨練與積累,任誰也寫不出這樣氣勢恢宏的偉大作品。

《白鹿原》,溫柔與粗糙,寫不盡的白鹿原


▲白孝文

“我要做官,做比你這組長大得多的官。”

二、傳統的敘事結構簡單樸實,又獨具匠心

從藝術特色方面來說,《白鹿原》的表現手法也是可圈可點的。陳忠實似乎並不想走一般作家的老路子,諸如戲劇化的情節衝突,明暗線交織,鋪墊設置懸念等技巧性特別明顯的創作手法,而是選擇了最為簡單樸實的傳統敘事。

正如豆瓣書友對他的一句評價“懸念早早放下,更能專注於過程”,這是本書敘事結構的一大特點,這種創作態度也從某種程度上契合了作家本人的思想品性,以及那白鹿原上的一草一木的生命本性,紮根於貧瘠的土地,表面樸實無華,內心充滿力量。

《白鹿原》,溫柔與粗糙,寫不盡的白鹿原


▲鹿兆鵬

“有死亡,就有新生的生命。”

書中有很多大事件,以及重要人物的命運轉折點都是採用了開篇點題,先講用一句話道出出人意料的結果,然後再不緊不慢地對故事的經過進行詳細的描寫。

比如小說開頭第一句“白嘉軒後來引以為豪壯的是一生裡娶過七房女人。”,以及後面比較關鍵的一些情節:“鹿三殺死兒媳婦的準確時間,是在土壕裡撞見白孝文的那天晚上。”,“鹿子霖的兒媳瘋了”,“最終弄清白靈死亡過程的人是作家鹿鳴,這已經到了本世紀八十年代”等等,這些推動故事進程的重要情節,無一例外都是用這種方式講出來的。其實,那位豆瓣書友說的特別在理,很多事情如果我們能儘早放下心中的懸念,我們反倒更有精力專注於過程,藝術創作更是如此。

《白鹿原》,溫柔與粗糙,寫不盡的白鹿原


▲鹿兆海

“這銅錢有她半個,有我半個,拿著就欠對方半個。”

三、戰爭年代青年知識分子命運的悲劇性引人深思

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是在清末民初,辛亥革命以後軍閥混戰,風起雲湧。

小小的白鹿原上也是人心惶惶,可以說,當時白鹿原上的人個個心懷鬼胎,各有城府,鹿子霖的陰險狡詐、卑鄙好色更是讓人感嘆人性的複雜。

相比之下,以白靈和鹿兆海為代表的新一代青年知識分子就顯得單純明朗多了。

他們雖然出自封建大家庭,但因為接受了比較開明的思想教育和自身性格的叛逆,使得他們有機會走出封建家族的大門,將青春的激情投身於自己的理想事業。然而轟轟烈烈的革命鬥爭之下,年輕人的理想和信念又是多麼的脆弱和不堪一擊,在沒有實現自己真正的革命理想前,他們年輕的生命就先後在混亂的鬥爭中相繼犧牲了。

《白鹿原》,溫柔與粗糙,寫不盡的白鹿原


▲白孝文和白孝武

白孝文和白孝武兩兄弟人生截然不同。

白靈在大肆清查特務時被汙衊活埋,鹿兆海在抗擊倭寇的路上在內戰中被殺。

可以說,小說中這兩個年輕人的相繼犧牲是最讓人不捨和同情的,不捨在於他們的生命都還很年輕,美好純潔的令人心生嚮往,卻宛如曇花一現般早早凋謝。同情則是因為他們的犧牲和付出都很不值得,因為他們沒有為了自己真正所追求的愛國情懷而死,也許這才是作品最具諷刺的地方。

他們本是時代的中流砥柱和民族精英,是那個時代最有希望活下去的人,然而個人的一腔熱血在龐大的政治鬥爭中顯得實在太過渺小。年輕人的革命理想太過單純和盲目,他們遠不知道在一場曠日持久的革命中,僅僅擁有對革命事業的一腔熱血,是遠遠不夠的。

值得一提的是,書中對白靈和鹿兆海兩個人最初選擇革命隊伍時的情節安排也頗為奇巧。他們選擇的理由和方式很簡單,不是出於對信仰的忠誠而做出選擇,而是以拋擲銅元的方式簡單決定了對未來的選擇。作者在這裡的處理非常個性,以“拋擲銅元”這一非常輕鬆的情節將政治選擇的嚴肅輕易給解構了。

四、作品對民間小人物“家醜”的書寫是一大亮點

俗話說“家醜不可外揚”,可如果是把它放在一本小說裡講出來,再讓讀者以窺探的心理去閱讀的話,那它所達到的藝術效果就大有不同了。

就像很多人都喜歡看明星出軌吸毒的八卦,人人都有一顆八卦的心。

作者正是抓住了人的這種“獵奇”心理,巧妙地將民間故事的通俗性與傳奇性相結合並賦予其一定的神祕色彩。再以第三者的口吻將祕密一字字抖露出來,達到了“家醜”全部被曝光的藝術效果。祕密一經托出,諷刺和揭露立竿見影,大大增加了作品的內在張力,同時也使人物的性格更加飽滿和立體。

這本書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鹿子霖與他兒媳婦亂倫關係的描寫。

這一段內容起初的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通過描寫鹿兆鵬媳婦“守活寡”的事情來揭露封建宗法制度對人性的摧殘與折磨。然而作者卻出人意料地在“守活寡”過程中又插入了一段公公跟兒媳婦亂倫關係的驚人內幕,用一連串離奇曲折的故事情節為讀者展現出一副活生生的傳奇畫卷。人性的醜陋與複雜暴露無遺,同時也用一種另類的寫作手法揭露了封建社會對人性的畸形扭曲。

兆鵬因不滿家族強行安排的婚姻而選擇逃離,可他苦命的媳婦兒卻不能像他那樣灑脫地將這段婚姻說結束就結束,而是在充斥著慾望與罪惡感的無底洞中走入精神的奔潰。

《白鹿原》,溫柔與粗糙,寫不盡的白鹿原


▲田小娥

“你們男人,把我當成啥了。”

丈夫拒絕與她同房因而終年過著守活寡的日子,這時由於好色的公公酒後性騷擾勾起她內心潛藏已久的慾望,隨後公公卻又卑鄙地接連幾次想方設法地羞辱她。

道德倫理觀念的壓迫對她內心產生了極大的罪惡感,無休止的寂寞與慾望的折磨,使她被逼瘋。尤其後階段已經開始出現明顯的精神恍惚和性幻想狂躁,此時的她因病態的精神錯亂已經不能像之前那樣將對性的渴望隱藏起來,轉而變成了身體無意識的宣洩和自我滿足。

她冷血無知的婆婆卻因目睹了她的病態而毫無憐憫之情地罵她說“這不要臉的貨得的是淫瘋病”。觸目驚心,作者通過文字描寫帶給讀者的心靈衝擊力,絲毫不亞於影視作品帶給人的直觀視覺衝擊。

讀者在親眼目睹一場人性被血淋淋扭曲的全過程,更是在透過一層曖昧的薄紗偷窺人生百態。

《白鹿原》,溫柔與粗糙,寫不盡的白鹿原


▲朱先生

“自信平生無憾事,死後方敢對青天。”

說了鹿家的家醜,再說說白家的家醜。

白嘉軒本來是整個故事中代表白鹿原精神的靈魂人物,他的一生幾乎都在為他所信奉和恪守的宗法仁義服務,為那個時代的封建道德體制以身作則,對後代子孫的教育更是嚴苛以待,自以為做人做事無愧於心,無愧祖宗先烈。然而就算是這樣一個錚錚鐵骨的人物,也有自己的家醜。

大兒子白孝文與村裡的“蕩婦”田曉娥的關係鬧的眾所周知並且還為此進了祠堂,弄得父子關係斷絕,這已經是眾人皆知的家醜沒什麼說的。這裡要說的是他的三兒子孝義媳婦懷孕的事,給三兒子的媳婦本是白嘉軒自己花了很多心思選的人品和家世各方面都很滿意的人選,然而天不遂人願,挑了很滿意的媳婦嫁進門,偏偏自己的兒子卻不爭氣,懷不上孩子不能傳宗接代。在還沒搞清楚兒子和兒媳到底哪一個有毛病時,族裡的名醫冷先生給他出了個主意,讓婆婆帶著三媳婦“上一回棒槌會。”,(民間習俗:婆婆引著不孕的媳婦去趕棒槌神廟會,目的是跟不認識的男人蒙面交媾以受孕。)而果斷精明的白嘉軒卻斷然在心底形成了一個更完美的計劃並且神不知鬼不覺的將其實施,連冷先生也瞞過去了。白嘉軒回家後聯合自己的母親白趙氏為三媳婦策劃了一場天衣無縫的受孕計劃:白趙氏在一個夜深人靜的夜晚支開了三兒子孝義及家裡所有的閒雜人等,親手將鹿三的二兒子兔娃——一個單純的對男女之事一無所知的童男哄騙進了三媳婦的房間,之後三媳婦順利地懷孕了。這段白家的“家醜”也是情節曲折,生動有趣,讀罷之後卻讓人陷入沉思。

黑娃當初帶著田曉娥進村要進祠堂拜堂成親時,由於田曉娥和黑娃的“不正當”結合,白嘉軒死活也不同意讓他們進,之後村裡的光棍狗蛋兒因招惹田曉娥也被拉進祠堂打的半死,回家後不久就病死了。就連自己的長子兼族長繼承人白孝文也因和田曉娥“不正當”的關係在祠堂被公然行刑,斷絕父子關係。由此可見,白嘉軒作為族長對男女不正當結合的風氣是多麼深惡痛絕,對封建道德觀念的捍衛態度是多麼的堅決。

《白鹿原》,溫柔與粗糙,寫不盡的白鹿原


▲鹿子霖

“這房嘛,不就是買來買去的一碼小事。”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剛正不阿的人,在面對自己家庭內部棘手的問題時,也會動用心思想出這麼一出瞞天過海的法子,試圖越過道德的禁忌線來詮釋自己信仰。這種看似不容褻瀆的封建道德觀念實際上是多麼的虛偽和不堪一擊,就連它最虔誠的信徒白嘉軒也被逼的親手在自己家裡幹出這種自欺欺人甚至很“苟且”的事。

誠然,為了維持社會的相對穩定,大多數情況下人類需要創造和制定出一系列的道德觀念和法律去約束人的行為。但即使人類再虔誠的信奉和遵守這些約定,它也不能完全為人類的幸福生活買單,在舊道德和信仰淪陷時,我們不應該繼續盲目信奉和死守,而是應該鼓起勇氣打破這種束縛,建立新的秩序。

本書開篇第一頁赫然寫著巴爾扎克的那句名言:“小說被認為是一個民族的祕史”。

《白鹿原》歷來就有民族祕史之說,不管我們的民族在文明的進化史上是如何一步步走過來的,我們都應該養成一種自覺性,那就是不否認這種類似於“家醜”的醜陋存在過的可能性,更加通透和理性地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民族。

以上心得只是讀《白鹿原》時的冰山一角,走進作品是對它最好的尊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