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浙海岸線上的愛民樂章

白露 經濟 社會 福建法治報 2017-03-26

記寧德白露邊防派出所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3月23日訊福鼎沙埕港,是我國東南天然良港和我省重要漁港之一,由於海水深且有群山庇護,成為閩浙海岸線上的天然避風港。這裡還駐紮著一支“橄欖綠”——寧德白露邊防派出所。民警們以護民愛民的赤子之心、真誠熱愛之情,全力為群眾築牢和諧,為百姓守護平安,為駐地經濟社會飛速發展保駕護航,在閩浙海岸線上譜寫著和諧動人的愛民樂章。

閩浙海岸線上的愛民樂章

邊防官兵慰問轄區困難老人

為群眾解難

轄區小白露村有一條路,平時泥濘、坎坷不平,一到雨天就會出現很大的塌坑,是不折不扣的“煩心路”。在開展“大走訪”愛民實踐活動中,寧德白露邊防派出所多次走訪駐地黨委、政府以及福鼎市交通局,及時反饋群眾意見,得到了駐地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一次性爭取資金30萬元修建了一條長2公里、寬5米的標準水泥路,受到當地群眾的讚譽。

“當了40多年‘黑戶’,終於有戶口了。” 2月25日,成功落戶的陳某開心地說。陳某今年63歲,是沙埕鎮官城村人,20歲時嫁給福鼎市佳陽鄉林某為妻。她當時沒有及時辦理遷移戶口事宜,後因父母去世、戶籍遺失,一直無法落戶。今年1月初,該所民警入村走訪時,從陳某的堂姐處得知情況,第一時間安排戶籍民警、責任區民警主動上門服務。民警們通過深入調查,輾轉沙埕和佳陽兩個鄉鎮為陳某尋找出生證明,查找其相關的原始材料,同時積極與福鼎市公安局溝通協調,最終幫助陳某成功上了戶口,解決了老人40多年的“黑戶”問題。

2016年以來,該所深入開展“戶籍清理整頓”以及“固邊3號”專項行動,組織官兵深入轄區各偏遠漁村。在強化轄區沿海管防的同時,紮實開展入戶訪查,掌握社情民意,共幫助11戶人員解決“黑戶”問題。

暖百姓心窩

由於地方經濟條件落後,沙埕鎮青壯年大都到外地打工,留下不少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在這種情況下,解決老人們的生活困難、為他們送去溫暖,就成了該所官兵心中牽掛的一件大事。

家住大白露村的陳大爺今年62歲,因幼時高燒,雙眼幾近失明。2月28日下午,陳大爺的鄰居阿小打電話到邊防派出所說,一大早老人就出門了,到現在還沒回家。眼看就要下暴雨了,村裡村外總找不見老人蹤影,希望邊防官兵幫助尋找。

看著黑壓壓的天空和被風颳得飄搖的大樹,官兵們來不及多想,馬上驅車前往大白露村,一路搜尋著老人的蹤跡。不料行到半路,豆大的雨點便砸了下來,乒乒乓乓的聲音讓官兵們更加心急。當車駛到村口時,他們仍未見到老人的身影,此時,等在村口的阿小卻忽然大喊一聲:“哦!我知道了!陳大爺可能去後山給他父母上墳了。”聽到這些,官兵們披上雨衣就往後山跑。終於,在半山腰一塊大石頭後,發現受了傷、被雨淋得溼透的老人。

原來,這天是老人父親的忌日。一大早,他便提著祭品上山祭拜,不料返回途中不慎扭傷了腳。民警見狀立即將老人背上,並送往衛生院救治。老人傷勢穩定後,緊抓著一名官兵的手感動說:“今天如果沒有你們,我這條命可能就沒了,你們就像我的家人一樣。”

是的,對於轄區與該所5名結對幫扶的老人來說,該所邊防官兵就是他們的家人。逢年過節,官兵都總會給像陳大爺這樣的困難群眾送去食油、麵條、肉類等,讓他們也能過上歡樂祥和的節日。該所教導員李東源說:“我們所人不多、能力也有限。但能幫老人們解決一些實際困難,看見老人們發自內心的微笑,我們也十分高興!”

護駐地平安

“這麼快就幫我找回了手機,為你們點贊!”2月25日,官城村村民何某從該所官兵手中接過失而復得的手機時欣喜地說。原來,當天何某外出時發現隨身攜帶的手機丟了,第一時間便向該所報警。接到求助後,正在開展治安巡邏的邊防官兵,立即通過巡控網絡,僅用10分鐘就幫何某找回了手機。

為切實保障轄區安定和諧,近年來,該所集中優勢警力,統籌協調各單位聯勤聯動,深入開展“警燈閃爍”工程。特別是今年在開展“靖海固邊”專項行動中,該所以固定巡控卡點、街面流動巡邏、暫住人口清查小組組成“點、線、面”三位一體的巡控網絡,大力盤查可疑人員及隨身攜帶的可疑物品,切實加大對重點地段和重點時段的巡控力度,做到“白天見警察、晚上見警燈”,大大提升了治安防控震懾力。同時,通過立體治安管防築牢平安防線,構建海陸立體化沿海治安防控體系,管控效能明顯提升。

近兩年來,該所通過不懈努力,指導轄區各村建立健全了治安巡防隊10支、義務消防隊10支,轄區可防性案件實現零發案。如今的閩浙海岸線上,已形成了“人人是衛士、家家是哨所、村村是堡壘、處處有防範、警民聯手保平安”的良好局面,被駐地黨委、政府譽為閩浙海岸線上治安管控平安工作的新典範。

(本報記者 龔麗雯 通訊員 羅建榮 李東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