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的《理想國》

柏拉圖 理想國 蘇格拉底 宇宙 讀書志 2017-05-04
柏拉圖的《理想國》

摘自《希臘哲學簡史》

我們接下來討論柏拉圖最重要的核心文本《理想國》。在他的所有作品中,《理想國》是除《法義》(Laws)之外篇幅最長的作品,也是公認最偉大的作品。這部著作既有柏拉圖早期作品中的幽默、反諷、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生動的對話,也包含柏拉圖晚年視野更宏大更嚴肅的觀點,以及更具建設性的政治目標。全書開場別具匠心。雅典港口比雷埃夫斯港舉行賽會,賽會結束後,蘇格拉底和同伴正要回城。其他同伴叫住了蘇格拉底,並引誘蘇格拉底拜訪他很久沒見的老朋友克法洛斯。蘇格拉底來到克法洛斯家中,看到克法洛斯坐在院子裡,按照習俗頭戴花冠,正在舉行家庭獻祭,臉上散發出度過美好一生所帶有的柔和光芒。他們談論一生為善去惡、不斤斤計較於現世利益的老人所獲得的幸福。對這些善良的老人來說,生命似乎是非常簡單的事情:履行對神的義務,履行對朋友的義務,事事都依習俗和法律行動,這就是全部,這就能使人獲得自足。

蘇格拉底對此提出疑問,指出其中的困難:我們在具體環境中如何判定什麼是人應做的義務。善良的老人這時“去獻祭了”。討論由他的兒子玻勒馬霍斯接過,他通過引用權威作家來論證自己的觀點。隨後,討論又由智術師色拉敘馬霍斯接過,他不再引用任何權威,而是主張利益才是正義的真正含義,換句話說,強權就是正義。蘇格拉底通過技藝的類比表明,毫無正義可言的強權非常軟弱,盜賊之間也需要正義。但是,當我們觀察個人時,“任何團體成員之間都需要法律”明顯會有缺陷,因為個人內部存在眾多相互衝突的影響因素,個人的命運和困境也會使正義行動與幸福的關係模糊不清,換句話說,好人不一定會獲得幸福。

蘇格拉底隨後在城邦共同體的框架下討論“大寫”的正義,先是描繪了簡單城邦,隨後描繪了更為複雜和奢侈的城邦。個人與共同體的關係集中在共同體如何教育和訓練個人的問題。書中還將很多其他奇怪的理論編入了理想國的國家結構,例如,男人和女人共同鍛鍊,妻子和孩子共有,這些觀念部分來源於斯巴達。隨後,對話推進到教育這個更為宏大的話題,人的靈魂的教育並不是為進入現世城邦所做的準備,而是為進入天國所做的準備,靈魂馬車的神話已經對此有所描述。

柏拉圖用洞穴比喻對現世不完滿的生活進行了描述。人出生於洞穴之中,脖子和腳都被鎖鏈鎖住,背對著火光,眼睛只能看火光投射到牆壁上的陰影。他們把這些陰影當成了唯一的實在,在理解陰影方面技巧嫻熟。倘若有人被迫轉過身子,突然看到真實的火光,他會感到頭昏眼花,好像身處夢境,失去了真正的實在。他會在痛苦和悲傷中再次逃回熟悉的黑暗。

但是,倘若他耐心堅持,奮力走向陡峭崎嶇的坡道,直至看到陽光。這時,痛苦和眩暈會再次降臨,但他最後會看到多麼美妙的世界啊!真的,如果他回顧以前的居所,就會發現,他的同伴仍然自足地活在原地,只知道陰影。但居住在洞穴中的同伴只會認為他是喪失理智的夢遊者。如果他嘗試將真相告訴這些洞穴居民,他可能會被迫害甚至被處死。然而,相比於地上身處黑暗的孩子們,他擁有觀看天上真理的能力。

如果這類觀看真理的人不返回人世洞穴,引導洞穴居民根據永恆真理來行動,這個世界就絕不會有正義。只有哲學家為王,個人或共同體才會擁有完滿的生活。我們也可以引用《聖經》的話來說:“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他要做王,直到永永遠遠。”

理想統治者的訓練需要理想的教育,柏拉圖稱之為辯證法。我們在後面還會敘述辯證法的本質,這裡暫且按下不表。

隨後,《理想國》的論證走向下降之路。在實際政治生活中,各種政體與理想政體或多或少都有差距,政體是否良好,取決於政體中的個人善和城邦善是否一致,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利益是否一致。敗壞政體中的個人具有敗壞的本性。最糟糕的是僭主,僭主的意志就是法律,自我放縱是他行動的動機。在僭主看來,強權就是正義,但他的生命毫無幸福可言。慾望本不應該為理性立法,相反,理性應該統治慾望。人如果迷失自我,變得邪惡,靈魂更好的部分就會受到抑制、軟弱無力,即便擁有整個世界也毫無益處。在這種“發燒的政體”結束之後,人是否能得到上天的眷顧呢?柏拉圖用神話故事告訴我們,存在死後世界,每個人都根據生前的所作所為得到相應賞罰。《理想國》以宏大的審判結束。這就是阿爾米紐斯的兒子厄爾的故事。厄爾在戰鬥中負傷,昏睡十二天之後又活了過來。他講述了坐在天地之間的審判官、天上的幸福、地獄的懲罰、生命的重生,以及沒有完全得到淨化的靈魂所面臨的重新選擇。最終的啟示是:“神不會沾染任何罪惡,人的靈魂不朽,讓我們永遠走向上的道路,追求正義和智慧。”

柏拉圖在《蒂邁歐》中,藉助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哲學觀點,構想出宇宙的實際結構,宇宙被設想為永恆的思想或理念的實現。我們應該還記得,柏拉圖在分析個人如何獲得知識的時候,發現知識先於感覺產生(雖然知識要在與感覺的聯繫中才能進入人的意識)。人擁有理念,才能使感覺變得可理解。柏拉圖在《蒂邁歐》中論述了宇宙如何通過理念實現自身、得到創造。我們將這個構想簡述如下:存在永恆的創造者,他渴望創造世界,因為他至善、絕對自由,毫無嫉妒之心,願意讓所有事物都模仿他的形象,無形變為有形,混沌變為有序,空虛變為實在,總之,世間萬物變得像他那樣實在。造物主賦予無形、無名、潛在的東西以他自己的形象和理念,這就是創造萬物的過程。首先形成的是世界靈魂、神的影像,萬物在此基礎上得以形成,包括星辰、七大行星、四元素、各種生物。火、氣、水、土四元素遍佈所有事物,在生命世界最完滿,人尤其如此。

很容易可以看出,柏拉圖提出的理論完全顛覆了我們的日常想法。我們最先通過感覺感知萬物,但感覺卻在造物過程中最後形成,具有塵世的瞬時性、短暫性。感覺積累成習慣或者意見,他發現了使不同感覺相互關聯的積極因素,從感覺開始形成之時就對感覺有主導性影響,沒有這種因素,任何兩種感覺都不能以同樣的名字命名。這些主導性的、奠基性的和永恆的因素就是理念,即共同的形式或觀念。我們雖然在感覺之後才意識到理念,但理念在理性上先於感覺存在,感覺只有藉助理念才有可能被我們理解、思考和命名。由此,柏拉圖得出與我們個人經驗相反的秩序世界,這種秩序內在於創造萬物的過程,內在於神的思想和行動,因為神的思想和行動不可分離。

當然,柏拉圖構想出的創世過程不以任何科學知識為依據,他的論述越是深入,越暴露出其中的困難和荒謬。他觸及某些類似於現代科學發現的觀念,比如重力規律、血液循環、質量與體積的關係,等等。比起正確理解,這些猜想帶來的錯誤可能更多,因為它們沒有經過經驗檢驗。這些觀點都以“神話”的形式提出,柏拉圖或許是有意為之。這使這部作品顯得異常有趣。

《克里提阿》與《蒂邁歐》密切相關,但這是部未盡之作。它描述了著名的大西島(Atlantis)王國,坐落於赫拉克勒斯之柱(直布羅陀海峽)之外的遙遠西方。大西島極為輝煌、極其繁榮、兵力雄厚,人們舉止溫和、井然有序。喬伊特教授說道:“這部作品激起了後世的無限想象。很多人都試圖發現這座偉大的島嶼,發現島上失落的文明。人們不在意整個故事是虛構的,但也沒有嚴格遵循柏拉圖的描述,他們在全球各個地方尋找它,包括美國、巴勒斯坦、阿拉伯福地(Arabia Felix)、斯里蘭卡、撒丁島、瑞士。這個故事也同樣影響了16世紀的早期航海者。”

微信號:dushuzhi_com

書評 | 書話 | 書單 | 書摘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