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白居易跟元稹關係最好?

1. 家教類似,讀書刻苦。

白居易與元稹都有一個嚴格的母親。

那是中唐大曆十四年,年僅八歲的元稹永遠失去了父親。年幼的他,還不知家庭擔子為何物,從此後,他發現母親不愛笑了,一幅色厲內荏的樣子,對他特別的嚴苛,每天要求他讀的書大多時候大半夜都讀不完,不僅如此,生活環境與條件也差了很多。漸漸的,他感受到了家庭的窘迫。母親給他灌輸的思想是,唯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才能出人頭。所以他特別發奮刻苦。

而白居易比元稹長几歲,父親是個小官,母親管教很嚴。經年後,白居易回憶自己幼時的讀書時光:“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寢息矣,以至於口舌生瘡,手肘成胝。”

日以繼夜,幾乎沒有休息時間,以至於嘴裡生瘡,手因為一直在用筆,久之長了很厚的繭,勤奮至斯。

為什麼白居易跟元稹關係最好?

2. 少年成名,一同登第

元稹確有天賦,做得一手好文章。在他十五歲時,參加了朝堂舉辦的“禮記、尚書”考試,兩科同時擢第,朝堂為之一震,一時風光無匹。

白居易成名亦是在十五六時,卻不是參加的考試,而是因為去拜訪了一位當時負了盛名的老先生,老先生名顧況,也做得一手好詩,古來文人多清高,顧況也不外如是。當白居易恭恭敬敬將詩歌奉上,顧況只那麼一瞟,只看到他的名字,笑說:“居易,長安的米貴得很,想要住下來怕不那麼容易。”當顧況再瞟到他的詩,突然就笑不出來,不僅笑不出來,還是滿目震驚,其中一首叫《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是不是覺得很耳熟,正是我們幼時記的那一首。因為這首詩,白居易受到了顧況的賞識,之後的詩歌酒會也就有了他的一席之地。

貞元19年,這是個值得被紀念的日子,因中唐的兩個最著名的文人相遇了。兩人同時及第,同拜為祕書省校書郎。

為什麼白居易跟元稹關係最好?

3. 詩歌多訴愛情,詩人推崇杜甫

兩人成為同事,也有相似的情趣與況味。一同去酒肆喝酒,去船上聽琵琶,去陌上賞花,去勾欄泡美人。兩廂寫的詩也相類,同擅長描述細微情態心緒。

待月西廂下,迎風半戶開。拂牆花影動,疑似玉人來。

這是元稹《鶯鶯傳》裡的句子,後被元代王實甫以此藍本,改成了著名的《西廂記》。元稹擅長寫小說,這是當時才子都認可的。

而《鶯鶯傳》的藍本卻是他本人,為了聲名與地位,他拋棄了“鶯鶯”,娶了別人。在當時,沒人唾棄他始亂終棄,反因他的才華而傾倒,白居易就是他的粉絲。

為什麼白居易跟元稹關係最好?

白居易也是個情思細膩的人,他幼時想娶鄰居家的女孩湘靈,因為門第懸殊,母親不同意。母親不僅不同意,還搬遷了屋子,從此,他只能一手撫摸著佳人所贈繡鞋,一邊睹物思人:

中庭煞服玩,忽見故鄉履。昔贈我者誰?東鄰嬋娟子。因思贈時語,特用結終始。永願和履綦,雙行復雙止。

這種綿綿情思,在與元稹的交遊中得到釋懷,酒逢知己千杯少,只因一個“懂”字。不論元稹負心與否,到底愛過,所以懂得。

他們參加各種酒會,附庸風雅的人無數。白居易在世最喜歡的兩個詩人,一個是杜甫,一個是陶淵明。杜甫的憂國憂民的情懷時常感染他,所以在他仕途時,常因百姓的不幸遭遇而深感痛苦。而陶淵明則是他心中存著的一片淨土,不清不擾。這種崇拜,簡直與元稹不謀而合。要知道,元稹的偶像就是杜甫,不管去哪都要說一說杜甫的詩好,感嘆杜甫的詩簡直是一個時代的縮影,當他知道杜甫的墓前缺篇墓誌銘時,首當其衝站上前來,提了袖子一揮而就。

杜甫生前不受矚目,死後因著元稹的宣傳一舉成名。舉國上下開始了一場杜甫熱,這個被盛唐埋沒的詩人開始在中唐嶄露頭角。

為什麼白居易跟元稹關係最好?

4、貶謫命運相似

在朝堂上,其實元稹與白居易也曾是熱血青年。元稹少有才名,當官當得早,年少氣盛,當時確有灼灼報國心,但他卻忘了審時度勢,也不曉得行事要低調方不招禍的道理,他太過於銳氣,從而戳傷了一眾老臣。同年,一眾老臣找準機會,狠狠參了他一本,於是元稹被貶。

被貶後不久,白居易在朝中也很不得志,後也遭貶謫,但兩人書信仍是來往不絕。再後來元稹的母親去世,安葬,再無餘錢,是白居易出錢令其度過了一段清貧的歲月。再再後來,白居易落魄,家母去世,又是元稹忙著接濟與安慰。

無論是貶謫的失意,還是失去至親的痛苦,都是他們相互給予饋贈與溫暖。

元稹與白居易的熱血在頭次貶謫中都未被磨滅,儘管後來的他們面對現實的悲涼,只能在情緒上抒發,在行動上耽於安樂。但壯年的他們,都為百姓做過不少實事。尤其是白居易,從他的詩中可見平易親切,著眼於尋常百姓,著眼於民生疾苦。文人的善意與平和在他的詩中流淌。

為什麼白居易跟元稹關係最好?

5. 喜歡畜養家妓。

文人的意氣風發,總也有些個知己紅顏。白居易晚年做著閒官,薪資很足,沒有子嗣,妻子也不交心,難免孤單寂寞。傳聞他蓄家妓過百,但他待她們也極好,生活上從不虧待。 元稹老年也好這一口,平生便是個情根深種的人,處處留情是他的風流特色。他的眼光好,得到過不少美嬌娘。

但他們也從未輕視這些個女人,他們如同賈寶玉一般,能體察女性細微的感觸,身在女人之中,卻能體察各種女兒家的情思。甚至能從她們的眼光、她們的角度看事情,故兩人下筆,詩中以女性視覺所現,總能真實動人。

大和五年,時年53歲的元稹去世。白居易痛不欲生,寫下“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為什麼白居易跟元稹關係最好?

你走了,只我蒼茫看著這人世,由那滿目冬霜凍結了我的一頭白髮。

之後的白居易亦是遣散了家妓,分給她們豐厚的報酬。

會昌六年,白居易去世,不知臨走前,是否還念著他的舊友,想著他們“一為同心友,三及芳歲闌。花下鞍馬遊,雪中杯酒歡。衡門相逢迎,不具帶與冠。春風日高睡,秋月夜深看。不為同登科,不為同署官。所合在方寸,心源無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