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
"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丨本文由白茶課堂原創撰寫,未經允許,任何人和媒體不得轉載!

《1》

能經得起時間等候的事物,總是讓人心生期待。

眼前這株如約盛放的菊花,帶來芬芳的同時,告知了秋季到來的蕭瑟。

月下的綠菊,花瓣絲絲縷縷,顫巍巍地綻放。

屈原的《離騷》中曾記載——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沒錯,菊花在宋代以前,地位很微妙——常用來當作為食材和藥材。

只有到宋代,文人墨客的筆,將它用作鑑賞的風雅之物。

“吳中菊盛時,好事家必取數百本,五色相間,高下次列,以供賞玩……”

不知在明代的賞菊會,手邊這盆綠菊,有沒有一爭之力?

中秋月下,賞菊吃茶,不得已,必須給夏季畫上尾聲了。

去年中秋煮的白露餅,今年的再度開啟,又是全然不同的滋味。

白茶,同樣是經得起時間等候的美麗。

新老白茶的更迭,便藏在年復一年的滋味、香氣變化中。

"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丨本文由白茶課堂原創撰寫,未經允許,任何人和媒體不得轉載!

《1》

能經得起時間等候的事物,總是讓人心生期待。

眼前這株如約盛放的菊花,帶來芬芳的同時,告知了秋季到來的蕭瑟。

月下的綠菊,花瓣絲絲縷縷,顫巍巍地綻放。

屈原的《離騷》中曾記載——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沒錯,菊花在宋代以前,地位很微妙——常用來當作為食材和藥材。

只有到宋代,文人墨客的筆,將它用作鑑賞的風雅之物。

“吳中菊盛時,好事家必取數百本,五色相間,高下次列,以供賞玩……”

不知在明代的賞菊會,手邊這盆綠菊,有沒有一爭之力?

中秋月下,賞菊吃茶,不得已,必須給夏季畫上尾聲了。

去年中秋煮的白露餅,今年的再度開啟,又是全然不同的滋味。

白茶,同樣是經得起時間等候的美麗。

新老白茶的更迭,便藏在年復一年的滋味、香氣變化中。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丨本文由白茶課堂原創撰寫,未經允許,任何人和媒體不得轉載!

《1》

能經得起時間等候的事物,總是讓人心生期待。

眼前這株如約盛放的菊花,帶來芬芳的同時,告知了秋季到來的蕭瑟。

月下的綠菊,花瓣絲絲縷縷,顫巍巍地綻放。

屈原的《離騷》中曾記載——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沒錯,菊花在宋代以前,地位很微妙——常用來當作為食材和藥材。

只有到宋代,文人墨客的筆,將它用作鑑賞的風雅之物。

“吳中菊盛時,好事家必取數百本,五色相間,高下次列,以供賞玩……”

不知在明代的賞菊會,手邊這盆綠菊,有沒有一爭之力?

中秋月下,賞菊吃茶,不得已,必須給夏季畫上尾聲了。

去年中秋煮的白露餅,今年的再度開啟,又是全然不同的滋味。

白茶,同樣是經得起時間等候的美麗。

新老白茶的更迭,便藏在年復一年的滋味、香氣變化中。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2》

白茶是什麼茶,為何能經得起長時間儲存?

漫漫時間長河,第一等愛白茶之人,非宋徽宗莫屬。

他在茶之一道,做到了極致,留下一本《大觀茶論》,堪稱茶中奇書。

他愛白茶,是愛它的出身偶然,佔據了天時人和地利,珍貴又奇特。

有了一位皇帝作為加持,白茶在宋朝,可謂風頭無兩。

然而,白茶發展如今,早已不像宋朝時那麼“高高在上”。

它是無數茶友家中的常駐對象,平價可選壽眉,精緻可選牡丹。

白茶,已有了黑紙白字的規章標準——

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樹品種、群體種茶樹品種為原料,經萎凋、乾燥、揀剔等特定工藝過程製成的白茶產品。

萎凋和乾燥,是白茶工藝的不變真理。

也正是萎凋和烘乾的簡單步驟,使得白茶,有了與時間抗爭的物質——酶。

其他的茶類,經過殺青、揉捻等工序,將茶葉中的酶物質傷害得七七八八。

而少了酶物質的幫助,茶葉中的內物質便得不到轉化。

沒有酶作為催化物質的茶類,再儲存,滋味也很難往好的方向轉變。

綠茶、紅茶、黃茶等等,便很難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而白茶的工藝,萎凋烘乾而已。

在白茶的萎凋過程中,酶物質甦醒,開始了它勤勉的一生——

它幫助新白茶展示芬芳滋味,也幫助老白茶得以誕生。

大巧若工,白茶的簡單工藝,恰恰成為它耐得住時間的幫助。

"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丨本文由白茶課堂原創撰寫,未經允許,任何人和媒體不得轉載!

《1》

能經得起時間等候的事物,總是讓人心生期待。

眼前這株如約盛放的菊花,帶來芬芳的同時,告知了秋季到來的蕭瑟。

月下的綠菊,花瓣絲絲縷縷,顫巍巍地綻放。

屈原的《離騷》中曾記載——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沒錯,菊花在宋代以前,地位很微妙——常用來當作為食材和藥材。

只有到宋代,文人墨客的筆,將它用作鑑賞的風雅之物。

“吳中菊盛時,好事家必取數百本,五色相間,高下次列,以供賞玩……”

不知在明代的賞菊會,手邊這盆綠菊,有沒有一爭之力?

中秋月下,賞菊吃茶,不得已,必須給夏季畫上尾聲了。

去年中秋煮的白露餅,今年的再度開啟,又是全然不同的滋味。

白茶,同樣是經得起時間等候的美麗。

新老白茶的更迭,便藏在年復一年的滋味、香氣變化中。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2》

白茶是什麼茶,為何能經得起長時間儲存?

漫漫時間長河,第一等愛白茶之人,非宋徽宗莫屬。

他在茶之一道,做到了極致,留下一本《大觀茶論》,堪稱茶中奇書。

他愛白茶,是愛它的出身偶然,佔據了天時人和地利,珍貴又奇特。

有了一位皇帝作為加持,白茶在宋朝,可謂風頭無兩。

然而,白茶發展如今,早已不像宋朝時那麼“高高在上”。

它是無數茶友家中的常駐對象,平價可選壽眉,精緻可選牡丹。

白茶,已有了黑紙白字的規章標準——

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樹品種、群體種茶樹品種為原料,經萎凋、乾燥、揀剔等特定工藝過程製成的白茶產品。

萎凋和乾燥,是白茶工藝的不變真理。

也正是萎凋和烘乾的簡單步驟,使得白茶,有了與時間抗爭的物質——酶。

其他的茶類,經過殺青、揉捻等工序,將茶葉中的酶物質傷害得七七八八。

而少了酶物質的幫助,茶葉中的內物質便得不到轉化。

沒有酶作為催化物質的茶類,再儲存,滋味也很難往好的方向轉變。

綠茶、紅茶、黃茶等等,便很難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而白茶的工藝,萎凋烘乾而已。

在白茶的萎凋過程中,酶物質甦醒,開始了它勤勉的一生——

它幫助新白茶展示芬芳滋味,也幫助老白茶得以誕生。

大巧若工,白茶的簡單工藝,恰恰成為它耐得住時間的幫助。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丨本文由白茶課堂原創撰寫,未經允許,任何人和媒體不得轉載!

《1》

能經得起時間等候的事物,總是讓人心生期待。

眼前這株如約盛放的菊花,帶來芬芳的同時,告知了秋季到來的蕭瑟。

月下的綠菊,花瓣絲絲縷縷,顫巍巍地綻放。

屈原的《離騷》中曾記載——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沒錯,菊花在宋代以前,地位很微妙——常用來當作為食材和藥材。

只有到宋代,文人墨客的筆,將它用作鑑賞的風雅之物。

“吳中菊盛時,好事家必取數百本,五色相間,高下次列,以供賞玩……”

不知在明代的賞菊會,手邊這盆綠菊,有沒有一爭之力?

中秋月下,賞菊吃茶,不得已,必須給夏季畫上尾聲了。

去年中秋煮的白露餅,今年的再度開啟,又是全然不同的滋味。

白茶,同樣是經得起時間等候的美麗。

新老白茶的更迭,便藏在年復一年的滋味、香氣變化中。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2》

白茶是什麼茶,為何能經得起長時間儲存?

漫漫時間長河,第一等愛白茶之人,非宋徽宗莫屬。

他在茶之一道,做到了極致,留下一本《大觀茶論》,堪稱茶中奇書。

他愛白茶,是愛它的出身偶然,佔據了天時人和地利,珍貴又奇特。

有了一位皇帝作為加持,白茶在宋朝,可謂風頭無兩。

然而,白茶發展如今,早已不像宋朝時那麼“高高在上”。

它是無數茶友家中的常駐對象,平價可選壽眉,精緻可選牡丹。

白茶,已有了黑紙白字的規章標準——

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樹品種、群體種茶樹品種為原料,經萎凋、乾燥、揀剔等特定工藝過程製成的白茶產品。

萎凋和乾燥,是白茶工藝的不變真理。

也正是萎凋和烘乾的簡單步驟,使得白茶,有了與時間抗爭的物質——酶。

其他的茶類,經過殺青、揉捻等工序,將茶葉中的酶物質傷害得七七八八。

而少了酶物質的幫助,茶葉中的內物質便得不到轉化。

沒有酶作為催化物質的茶類,再儲存,滋味也很難往好的方向轉變。

綠茶、紅茶、黃茶等等,便很難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而白茶的工藝,萎凋烘乾而已。

在白茶的萎凋過程中,酶物質甦醒,開始了它勤勉的一生——

它幫助新白茶展示芬芳滋味,也幫助老白茶得以誕生。

大巧若工,白茶的簡單工藝,恰恰成為它耐得住時間的幫助。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3》

香:清鮮到成熟馥郁的轉變

從新白茶到老白茶,客觀上,老白茶承載了三年乃至三年以上的時光變遷。

得到一餅優質的老白茶難嗎?

不算簡單。

它需要優質的茶青、到位的工藝、還需要三年來日復一日地精心儲存。

每一款到手的優質老白茶,都承載著茶商或者主人的厚望。

而品質優秀的老白茶,自然不會辜負這種期待。

它以迷人的芬芳,訴說它這三年來的蛻變陳化之旅。

新、老白茶時期的香氣,無一例外,都來自於茶葉中芳香醇類物質。

足夠豐厚的芳香醇類物質,它們隨著時間進行有序的轉化。

新白茶時期的毫香、清新草木香氣,慢慢沉澱蛻變。

三年來,芳香醇與氧氣不斷進行酶促反應。

某些芳香醇消散,老白茶中逐漸轉化出雪松醇。

這種物質,配合p-紫羅酮等新轉化而出的芳香物質——

老白茶的香氣,從此定下了沉鬱的基礎。

清爽的草木香衍變,老白茶的甘醇藥香,就此而生。

毫香漸漸淡去,清雅的花香轉化。

老白茶中雖然還有花香,卻往往不再是淡雅的基調。

成熟馥郁,才是老白茶花香的風情。

而茶餅獨有的果香物質,隨著時間,極少數的茶餅“魚躍龍門”,出現棗香。

感受老白茶擁有的香氣,與新白茶全然不同。

分明來自同一棵茶樹,有著同樣的工藝,時間的催化,卻讓芬芳背道而馳。

白檀、沉香、當歸……的藥香,或清新或馥郁,甘香舒適,妥帖心扉。

陳香、果香、草木清香,甚至是難得的棗香,它們與老白茶的藥香輕柔地交織,多變曼妙,層出不窮。

清鮮到成熟的茶香轉變,一聞便能清晰感受。

正常的老白茶香氣,是十分舒適的。

常常聽說的所謂梅子味、巧克力味,只能是老白茶的變質的詭異氣味。

香氣的變化,同樣點明瞭老白茶滋味的轉變。

"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丨本文由白茶課堂原創撰寫,未經允許,任何人和媒體不得轉載!

《1》

能經得起時間等候的事物,總是讓人心生期待。

眼前這株如約盛放的菊花,帶來芬芳的同時,告知了秋季到來的蕭瑟。

月下的綠菊,花瓣絲絲縷縷,顫巍巍地綻放。

屈原的《離騷》中曾記載——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沒錯,菊花在宋代以前,地位很微妙——常用來當作為食材和藥材。

只有到宋代,文人墨客的筆,將它用作鑑賞的風雅之物。

“吳中菊盛時,好事家必取數百本,五色相間,高下次列,以供賞玩……”

不知在明代的賞菊會,手邊這盆綠菊,有沒有一爭之力?

中秋月下,賞菊吃茶,不得已,必須給夏季畫上尾聲了。

去年中秋煮的白露餅,今年的再度開啟,又是全然不同的滋味。

白茶,同樣是經得起時間等候的美麗。

新老白茶的更迭,便藏在年復一年的滋味、香氣變化中。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2》

白茶是什麼茶,為何能經得起長時間儲存?

漫漫時間長河,第一等愛白茶之人,非宋徽宗莫屬。

他在茶之一道,做到了極致,留下一本《大觀茶論》,堪稱茶中奇書。

他愛白茶,是愛它的出身偶然,佔據了天時人和地利,珍貴又奇特。

有了一位皇帝作為加持,白茶在宋朝,可謂風頭無兩。

然而,白茶發展如今,早已不像宋朝時那麼“高高在上”。

它是無數茶友家中的常駐對象,平價可選壽眉,精緻可選牡丹。

白茶,已有了黑紙白字的規章標準——

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樹品種、群體種茶樹品種為原料,經萎凋、乾燥、揀剔等特定工藝過程製成的白茶產品。

萎凋和乾燥,是白茶工藝的不變真理。

也正是萎凋和烘乾的簡單步驟,使得白茶,有了與時間抗爭的物質——酶。

其他的茶類,經過殺青、揉捻等工序,將茶葉中的酶物質傷害得七七八八。

而少了酶物質的幫助,茶葉中的內物質便得不到轉化。

沒有酶作為催化物質的茶類,再儲存,滋味也很難往好的方向轉變。

綠茶、紅茶、黃茶等等,便很難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而白茶的工藝,萎凋烘乾而已。

在白茶的萎凋過程中,酶物質甦醒,開始了它勤勉的一生——

它幫助新白茶展示芬芳滋味,也幫助老白茶得以誕生。

大巧若工,白茶的簡單工藝,恰恰成為它耐得住時間的幫助。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3》

香:清鮮到成熟馥郁的轉變

從新白茶到老白茶,客觀上,老白茶承載了三年乃至三年以上的時光變遷。

得到一餅優質的老白茶難嗎?

不算簡單。

它需要優質的茶青、到位的工藝、還需要三年來日復一日地精心儲存。

每一款到手的優質老白茶,都承載著茶商或者主人的厚望。

而品質優秀的老白茶,自然不會辜負這種期待。

它以迷人的芬芳,訴說它這三年來的蛻變陳化之旅。

新、老白茶時期的香氣,無一例外,都來自於茶葉中芳香醇類物質。

足夠豐厚的芳香醇類物質,它們隨著時間進行有序的轉化。

新白茶時期的毫香、清新草木香氣,慢慢沉澱蛻變。

三年來,芳香醇與氧氣不斷進行酶促反應。

某些芳香醇消散,老白茶中逐漸轉化出雪松醇。

這種物質,配合p-紫羅酮等新轉化而出的芳香物質——

老白茶的香氣,從此定下了沉鬱的基礎。

清爽的草木香衍變,老白茶的甘醇藥香,就此而生。

毫香漸漸淡去,清雅的花香轉化。

老白茶中雖然還有花香,卻往往不再是淡雅的基調。

成熟馥郁,才是老白茶花香的風情。

而茶餅獨有的果香物質,隨著時間,極少數的茶餅“魚躍龍門”,出現棗香。

感受老白茶擁有的香氣,與新白茶全然不同。

分明來自同一棵茶樹,有著同樣的工藝,時間的催化,卻讓芬芳背道而馳。

白檀、沉香、當歸……的藥香,或清新或馥郁,甘香舒適,妥帖心扉。

陳香、果香、草木清香,甚至是難得的棗香,它們與老白茶的藥香輕柔地交織,多變曼妙,層出不窮。

清鮮到成熟的茶香轉變,一聞便能清晰感受。

正常的老白茶香氣,是十分舒適的。

常常聽說的所謂梅子味、巧克力味,只能是老白茶的變質的詭異氣味。

香氣的變化,同樣點明瞭老白茶滋味的轉變。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丨本文由白茶課堂原創撰寫,未經允許,任何人和媒體不得轉載!

《1》

能經得起時間等候的事物,總是讓人心生期待。

眼前這株如約盛放的菊花,帶來芬芳的同時,告知了秋季到來的蕭瑟。

月下的綠菊,花瓣絲絲縷縷,顫巍巍地綻放。

屈原的《離騷》中曾記載——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沒錯,菊花在宋代以前,地位很微妙——常用來當作為食材和藥材。

只有到宋代,文人墨客的筆,將它用作鑑賞的風雅之物。

“吳中菊盛時,好事家必取數百本,五色相間,高下次列,以供賞玩……”

不知在明代的賞菊會,手邊這盆綠菊,有沒有一爭之力?

中秋月下,賞菊吃茶,不得已,必須給夏季畫上尾聲了。

去年中秋煮的白露餅,今年的再度開啟,又是全然不同的滋味。

白茶,同樣是經得起時間等候的美麗。

新老白茶的更迭,便藏在年復一年的滋味、香氣變化中。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2》

白茶是什麼茶,為何能經得起長時間儲存?

漫漫時間長河,第一等愛白茶之人,非宋徽宗莫屬。

他在茶之一道,做到了極致,留下一本《大觀茶論》,堪稱茶中奇書。

他愛白茶,是愛它的出身偶然,佔據了天時人和地利,珍貴又奇特。

有了一位皇帝作為加持,白茶在宋朝,可謂風頭無兩。

然而,白茶發展如今,早已不像宋朝時那麼“高高在上”。

它是無數茶友家中的常駐對象,平價可選壽眉,精緻可選牡丹。

白茶,已有了黑紙白字的規章標準——

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樹品種、群體種茶樹品種為原料,經萎凋、乾燥、揀剔等特定工藝過程製成的白茶產品。

萎凋和乾燥,是白茶工藝的不變真理。

也正是萎凋和烘乾的簡單步驟,使得白茶,有了與時間抗爭的物質——酶。

其他的茶類,經過殺青、揉捻等工序,將茶葉中的酶物質傷害得七七八八。

而少了酶物質的幫助,茶葉中的內物質便得不到轉化。

沒有酶作為催化物質的茶類,再儲存,滋味也很難往好的方向轉變。

綠茶、紅茶、黃茶等等,便很難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而白茶的工藝,萎凋烘乾而已。

在白茶的萎凋過程中,酶物質甦醒,開始了它勤勉的一生——

它幫助新白茶展示芬芳滋味,也幫助老白茶得以誕生。

大巧若工,白茶的簡單工藝,恰恰成為它耐得住時間的幫助。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3》

香:清鮮到成熟馥郁的轉變

從新白茶到老白茶,客觀上,老白茶承載了三年乃至三年以上的時光變遷。

得到一餅優質的老白茶難嗎?

不算簡單。

它需要優質的茶青、到位的工藝、還需要三年來日復一日地精心儲存。

每一款到手的優質老白茶,都承載著茶商或者主人的厚望。

而品質優秀的老白茶,自然不會辜負這種期待。

它以迷人的芬芳,訴說它這三年來的蛻變陳化之旅。

新、老白茶時期的香氣,無一例外,都來自於茶葉中芳香醇類物質。

足夠豐厚的芳香醇類物質,它們隨著時間進行有序的轉化。

新白茶時期的毫香、清新草木香氣,慢慢沉澱蛻變。

三年來,芳香醇與氧氣不斷進行酶促反應。

某些芳香醇消散,老白茶中逐漸轉化出雪松醇。

這種物質,配合p-紫羅酮等新轉化而出的芳香物質——

老白茶的香氣,從此定下了沉鬱的基礎。

清爽的草木香衍變,老白茶的甘醇藥香,就此而生。

毫香漸漸淡去,清雅的花香轉化。

老白茶中雖然還有花香,卻往往不再是淡雅的基調。

成熟馥郁,才是老白茶花香的風情。

而茶餅獨有的果香物質,隨著時間,極少數的茶餅“魚躍龍門”,出現棗香。

感受老白茶擁有的香氣,與新白茶全然不同。

分明來自同一棵茶樹,有著同樣的工藝,時間的催化,卻讓芬芳背道而馳。

白檀、沉香、當歸……的藥香,或清新或馥郁,甘香舒適,妥帖心扉。

陳香、果香、草木清香,甚至是難得的棗香,它們與老白茶的藥香輕柔地交織,多變曼妙,層出不窮。

清鮮到成熟的茶香轉變,一聞便能清晰感受。

正常的老白茶香氣,是十分舒適的。

常常聽說的所謂梅子味、巧克力味,只能是老白茶的變質的詭異氣味。

香氣的變化,同樣點明瞭老白茶滋味的轉變。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4》

味:淳和至甘醇,清爽至醇厚的變化

三年的時光荏苒,茶葉中的變化,自然不止發生在芳香醇類物質身上。

豐厚內物質的轉變,才是老白茶誕生的主要原因。

品質優秀的白茶,早在新白茶時期,便含有700多種成分。

其中,有豐富的茶氨酸、多酚類物質,茶多糖、維生素……

這些豐厚的物質,隨著時間的陳化,與氧氣進行微弱而緩慢的交換、轉化。

在這個過程中,茶多酚和咖啡鹼的含量不斷下降,生成新的黃酮類化合物。

其中,逐漸消散的茶多酚和咖啡鹼以苦澀為滋味。

至此,新白茶時期的清鮮爽利,因著這轉化變化的幾味物質,轉變成甘潤。

老白茶的滋味,比新白茶更甜,更潤,這是時光獨有的饋贈。

從新茶到老茶的變化,是一個茶湯從清爽到醇厚的過程。

期間,茶湯的稠度不斷增加,湯水愈發醇厚——

依靠的是白茶內物質悄無聲息的演變。

這些內物質的交鋒,改變了茶湯的濃稠度,也改變了白茶原本的湯色。

茶葉中茶多酚和氨基酸咖啡鹼,逐年下降,而茶多糖和茶氨酸的含量變化不大。

黃酮類化合物新生,成為補充茶多酚咖啡鹼們的滋味助力。

因此,老白茶茶湯稠度上升,鮮爽的滋味蛻變成甘醇綿密的口感。

另一方面,白茶的陳化,帶來了茶葉中茶紅素,茶黃素,茶褐素的增加。

這些變化折射到茶本身,茶湯的色澤變化肉眼可見,緗色、藤黃、綰紅、檀色等等,湯色更加迷人。

要感受這些細微的變化,掌握白茶正確的沖泡方式,十分重要。

"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丨本文由白茶課堂原創撰寫,未經允許,任何人和媒體不得轉載!

《1》

能經得起時間等候的事物,總是讓人心生期待。

眼前這株如約盛放的菊花,帶來芬芳的同時,告知了秋季到來的蕭瑟。

月下的綠菊,花瓣絲絲縷縷,顫巍巍地綻放。

屈原的《離騷》中曾記載——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沒錯,菊花在宋代以前,地位很微妙——常用來當作為食材和藥材。

只有到宋代,文人墨客的筆,將它用作鑑賞的風雅之物。

“吳中菊盛時,好事家必取數百本,五色相間,高下次列,以供賞玩……”

不知在明代的賞菊會,手邊這盆綠菊,有沒有一爭之力?

中秋月下,賞菊吃茶,不得已,必須給夏季畫上尾聲了。

去年中秋煮的白露餅,今年的再度開啟,又是全然不同的滋味。

白茶,同樣是經得起時間等候的美麗。

新老白茶的更迭,便藏在年復一年的滋味、香氣變化中。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2》

白茶是什麼茶,為何能經得起長時間儲存?

漫漫時間長河,第一等愛白茶之人,非宋徽宗莫屬。

他在茶之一道,做到了極致,留下一本《大觀茶論》,堪稱茶中奇書。

他愛白茶,是愛它的出身偶然,佔據了天時人和地利,珍貴又奇特。

有了一位皇帝作為加持,白茶在宋朝,可謂風頭無兩。

然而,白茶發展如今,早已不像宋朝時那麼“高高在上”。

它是無數茶友家中的常駐對象,平價可選壽眉,精緻可選牡丹。

白茶,已有了黑紙白字的規章標準——

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樹品種、群體種茶樹品種為原料,經萎凋、乾燥、揀剔等特定工藝過程製成的白茶產品。

萎凋和乾燥,是白茶工藝的不變真理。

也正是萎凋和烘乾的簡單步驟,使得白茶,有了與時間抗爭的物質——酶。

其他的茶類,經過殺青、揉捻等工序,將茶葉中的酶物質傷害得七七八八。

而少了酶物質的幫助,茶葉中的內物質便得不到轉化。

沒有酶作為催化物質的茶類,再儲存,滋味也很難往好的方向轉變。

綠茶、紅茶、黃茶等等,便很難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而白茶的工藝,萎凋烘乾而已。

在白茶的萎凋過程中,酶物質甦醒,開始了它勤勉的一生——

它幫助新白茶展示芬芳滋味,也幫助老白茶得以誕生。

大巧若工,白茶的簡單工藝,恰恰成為它耐得住時間的幫助。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3》

香:清鮮到成熟馥郁的轉變

從新白茶到老白茶,客觀上,老白茶承載了三年乃至三年以上的時光變遷。

得到一餅優質的老白茶難嗎?

不算簡單。

它需要優質的茶青、到位的工藝、還需要三年來日復一日地精心儲存。

每一款到手的優質老白茶,都承載著茶商或者主人的厚望。

而品質優秀的老白茶,自然不會辜負這種期待。

它以迷人的芬芳,訴說它這三年來的蛻變陳化之旅。

新、老白茶時期的香氣,無一例外,都來自於茶葉中芳香醇類物質。

足夠豐厚的芳香醇類物質,它們隨著時間進行有序的轉化。

新白茶時期的毫香、清新草木香氣,慢慢沉澱蛻變。

三年來,芳香醇與氧氣不斷進行酶促反應。

某些芳香醇消散,老白茶中逐漸轉化出雪松醇。

這種物質,配合p-紫羅酮等新轉化而出的芳香物質——

老白茶的香氣,從此定下了沉鬱的基礎。

清爽的草木香衍變,老白茶的甘醇藥香,就此而生。

毫香漸漸淡去,清雅的花香轉化。

老白茶中雖然還有花香,卻往往不再是淡雅的基調。

成熟馥郁,才是老白茶花香的風情。

而茶餅獨有的果香物質,隨著時間,極少數的茶餅“魚躍龍門”,出現棗香。

感受老白茶擁有的香氣,與新白茶全然不同。

分明來自同一棵茶樹,有著同樣的工藝,時間的催化,卻讓芬芳背道而馳。

白檀、沉香、當歸……的藥香,或清新或馥郁,甘香舒適,妥帖心扉。

陳香、果香、草木清香,甚至是難得的棗香,它們與老白茶的藥香輕柔地交織,多變曼妙,層出不窮。

清鮮到成熟的茶香轉變,一聞便能清晰感受。

正常的老白茶香氣,是十分舒適的。

常常聽說的所謂梅子味、巧克力味,只能是老白茶的變質的詭異氣味。

香氣的變化,同樣點明瞭老白茶滋味的轉變。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4》

味:淳和至甘醇,清爽至醇厚的變化

三年的時光荏苒,茶葉中的變化,自然不止發生在芳香醇類物質身上。

豐厚內物質的轉變,才是老白茶誕生的主要原因。

品質優秀的白茶,早在新白茶時期,便含有700多種成分。

其中,有豐富的茶氨酸、多酚類物質,茶多糖、維生素……

這些豐厚的物質,隨著時間的陳化,與氧氣進行微弱而緩慢的交換、轉化。

在這個過程中,茶多酚和咖啡鹼的含量不斷下降,生成新的黃酮類化合物。

其中,逐漸消散的茶多酚和咖啡鹼以苦澀為滋味。

至此,新白茶時期的清鮮爽利,因著這轉化變化的幾味物質,轉變成甘潤。

老白茶的滋味,比新白茶更甜,更潤,這是時光獨有的饋贈。

從新茶到老茶的變化,是一個茶湯從清爽到醇厚的過程。

期間,茶湯的稠度不斷增加,湯水愈發醇厚——

依靠的是白茶內物質悄無聲息的演變。

這些內物質的交鋒,改變了茶湯的濃稠度,也改變了白茶原本的湯色。

茶葉中茶多酚和氨基酸咖啡鹼,逐年下降,而茶多糖和茶氨酸的含量變化不大。

黃酮類化合物新生,成為補充茶多酚咖啡鹼們的滋味助力。

因此,老白茶茶湯稠度上升,鮮爽的滋味蛻變成甘醇綿密的口感。

另一方面,白茶的陳化,帶來了茶葉中茶紅素,茶黃素,茶褐素的增加。

這些變化折射到茶本身,茶湯的色澤變化肉眼可見,緗色、藤黃、綰紅、檀色等等,湯色更加迷人。

要感受這些細微的變化,掌握白茶正確的沖泡方式,十分重要。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丨本文由白茶課堂原創撰寫,未經允許,任何人和媒體不得轉載!

《1》

能經得起時間等候的事物,總是讓人心生期待。

眼前這株如約盛放的菊花,帶來芬芳的同時,告知了秋季到來的蕭瑟。

月下的綠菊,花瓣絲絲縷縷,顫巍巍地綻放。

屈原的《離騷》中曾記載——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沒錯,菊花在宋代以前,地位很微妙——常用來當作為食材和藥材。

只有到宋代,文人墨客的筆,將它用作鑑賞的風雅之物。

“吳中菊盛時,好事家必取數百本,五色相間,高下次列,以供賞玩……”

不知在明代的賞菊會,手邊這盆綠菊,有沒有一爭之力?

中秋月下,賞菊吃茶,不得已,必須給夏季畫上尾聲了。

去年中秋煮的白露餅,今年的再度開啟,又是全然不同的滋味。

白茶,同樣是經得起時間等候的美麗。

新老白茶的更迭,便藏在年復一年的滋味、香氣變化中。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2》

白茶是什麼茶,為何能經得起長時間儲存?

漫漫時間長河,第一等愛白茶之人,非宋徽宗莫屬。

他在茶之一道,做到了極致,留下一本《大觀茶論》,堪稱茶中奇書。

他愛白茶,是愛它的出身偶然,佔據了天時人和地利,珍貴又奇特。

有了一位皇帝作為加持,白茶在宋朝,可謂風頭無兩。

然而,白茶發展如今,早已不像宋朝時那麼“高高在上”。

它是無數茶友家中的常駐對象,平價可選壽眉,精緻可選牡丹。

白茶,已有了黑紙白字的規章標準——

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樹品種、群體種茶樹品種為原料,經萎凋、乾燥、揀剔等特定工藝過程製成的白茶產品。

萎凋和乾燥,是白茶工藝的不變真理。

也正是萎凋和烘乾的簡單步驟,使得白茶,有了與時間抗爭的物質——酶。

其他的茶類,經過殺青、揉捻等工序,將茶葉中的酶物質傷害得七七八八。

而少了酶物質的幫助,茶葉中的內物質便得不到轉化。

沒有酶作為催化物質的茶類,再儲存,滋味也很難往好的方向轉變。

綠茶、紅茶、黃茶等等,便很難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而白茶的工藝,萎凋烘乾而已。

在白茶的萎凋過程中,酶物質甦醒,開始了它勤勉的一生——

它幫助新白茶展示芬芳滋味,也幫助老白茶得以誕生。

大巧若工,白茶的簡單工藝,恰恰成為它耐得住時間的幫助。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3》

香:清鮮到成熟馥郁的轉變

從新白茶到老白茶,客觀上,老白茶承載了三年乃至三年以上的時光變遷。

得到一餅優質的老白茶難嗎?

不算簡單。

它需要優質的茶青、到位的工藝、還需要三年來日復一日地精心儲存。

每一款到手的優質老白茶,都承載著茶商或者主人的厚望。

而品質優秀的老白茶,自然不會辜負這種期待。

它以迷人的芬芳,訴說它這三年來的蛻變陳化之旅。

新、老白茶時期的香氣,無一例外,都來自於茶葉中芳香醇類物質。

足夠豐厚的芳香醇類物質,它們隨著時間進行有序的轉化。

新白茶時期的毫香、清新草木香氣,慢慢沉澱蛻變。

三年來,芳香醇與氧氣不斷進行酶促反應。

某些芳香醇消散,老白茶中逐漸轉化出雪松醇。

這種物質,配合p-紫羅酮等新轉化而出的芳香物質——

老白茶的香氣,從此定下了沉鬱的基礎。

清爽的草木香衍變,老白茶的甘醇藥香,就此而生。

毫香漸漸淡去,清雅的花香轉化。

老白茶中雖然還有花香,卻往往不再是淡雅的基調。

成熟馥郁,才是老白茶花香的風情。

而茶餅獨有的果香物質,隨著時間,極少數的茶餅“魚躍龍門”,出現棗香。

感受老白茶擁有的香氣,與新白茶全然不同。

分明來自同一棵茶樹,有著同樣的工藝,時間的催化,卻讓芬芳背道而馳。

白檀、沉香、當歸……的藥香,或清新或馥郁,甘香舒適,妥帖心扉。

陳香、果香、草木清香,甚至是難得的棗香,它們與老白茶的藥香輕柔地交織,多變曼妙,層出不窮。

清鮮到成熟的茶香轉變,一聞便能清晰感受。

正常的老白茶香氣,是十分舒適的。

常常聽說的所謂梅子味、巧克力味,只能是老白茶的變質的詭異氣味。

香氣的變化,同樣點明瞭老白茶滋味的轉變。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4》

味:淳和至甘醇,清爽至醇厚的變化

三年的時光荏苒,茶葉中的變化,自然不止發生在芳香醇類物質身上。

豐厚內物質的轉變,才是老白茶誕生的主要原因。

品質優秀的白茶,早在新白茶時期,便含有700多種成分。

其中,有豐富的茶氨酸、多酚類物質,茶多糖、維生素……

這些豐厚的物質,隨著時間的陳化,與氧氣進行微弱而緩慢的交換、轉化。

在這個過程中,茶多酚和咖啡鹼的含量不斷下降,生成新的黃酮類化合物。

其中,逐漸消散的茶多酚和咖啡鹼以苦澀為滋味。

至此,新白茶時期的清鮮爽利,因著這轉化變化的幾味物質,轉變成甘潤。

老白茶的滋味,比新白茶更甜,更潤,這是時光獨有的饋贈。

從新茶到老茶的變化,是一個茶湯從清爽到醇厚的過程。

期間,茶湯的稠度不斷增加,湯水愈發醇厚——

依靠的是白茶內物質悄無聲息的演變。

這些內物質的交鋒,改變了茶湯的濃稠度,也改變了白茶原本的湯色。

茶葉中茶多酚和氨基酸咖啡鹼,逐年下降,而茶多糖和茶氨酸的含量變化不大。

黃酮類化合物新生,成為補充茶多酚咖啡鹼們的滋味助力。

因此,老白茶茶湯稠度上升,鮮爽的滋味蛻變成甘醇綿密的口感。

另一方面,白茶的陳化,帶來了茶葉中茶紅素,茶黃素,茶褐素的增加。

這些變化折射到茶本身,茶湯的色澤變化肉眼可見,緗色、藤黃、綰紅、檀色等等,湯色更加迷人。

要感受這些細微的變化,掌握白茶正確的沖泡方式,十分重要。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5》

沖泡方式:白瓷蓋碗快出水,陶壺煮茶注重細節!

泡老白茶,選用白瓷蓋碗,端的是行雲流水。

白瓷蓋碗,是白茶絕對的良配。

從材質到器形,白瓷蓋碗,都在展示著它與白茶的佳偶天成。

它釉質的材質,不會影響干涉白茶的芬芳。

蓋碗容易調節的開口,能巧妙調整出水。

蓋碗的碗蓋,是聞香品香的重要場所。

因此,泡茶,白瓷蓋碗絕對是上選。

容量110ml的蓋碗,搭配5g老白茶幹茶。

但,蓋碗泡白茶,無論新老白茶,都必須做到快出水。

內質豐厚的白茶,遇上滾燙的沸水,稍不注意,就是一杯濃茶。

此時,必須用快出水的手法,才能稍稍阻擋茶葉內質的過度釋放。

在快節奏的手速下,茶葉的芳香全線釋放,茶湯的滋味清潤而不苦澀。

泡白茶,需要快,才能收穫“香清甘活”。

當然,除卻沖泡,老白茶,是煮茶壺的老常客。

新白茶的活潑物質,是無法承擔沸水的長時間接觸的。

唯有老白茶,內物質豐厚卻少見苦澀,是煮茶壺的絕妙搭配。

煮老白茶,容量300-400ml的煮茶壺,搭配2.5-3g的幹茶。

此時,茶壺內的水量比起蓋碗大大增加,投茶量反倒大幅度下降。

煮茶,較少的幹茶搭上較多的清水,因此,煮茶,不再需要牽掛快出水。

沸水初開,投入幹茶,等待沸水再次沸騰。

再沸,關火。

等候茶葉中的內質融入茶湯的過程,需要靜候十五秒,出湯。

陶壺煮出的老白茶茶湯,比沖泡時更加綿柔溫軟,茶湯甘潤,絕妙無比。

茶湯的柔情,藥香陳香的馥郁,交織,這樣的絕妙體驗,老白茶獨有。

"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丨本文由白茶課堂原創撰寫,未經允許,任何人和媒體不得轉載!

《1》

能經得起時間等候的事物,總是讓人心生期待。

眼前這株如約盛放的菊花,帶來芬芳的同時,告知了秋季到來的蕭瑟。

月下的綠菊,花瓣絲絲縷縷,顫巍巍地綻放。

屈原的《離騷》中曾記載——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沒錯,菊花在宋代以前,地位很微妙——常用來當作為食材和藥材。

只有到宋代,文人墨客的筆,將它用作鑑賞的風雅之物。

“吳中菊盛時,好事家必取數百本,五色相間,高下次列,以供賞玩……”

不知在明代的賞菊會,手邊這盆綠菊,有沒有一爭之力?

中秋月下,賞菊吃茶,不得已,必須給夏季畫上尾聲了。

去年中秋煮的白露餅,今年的再度開啟,又是全然不同的滋味。

白茶,同樣是經得起時間等候的美麗。

新老白茶的更迭,便藏在年復一年的滋味、香氣變化中。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2》

白茶是什麼茶,為何能經得起長時間儲存?

漫漫時間長河,第一等愛白茶之人,非宋徽宗莫屬。

他在茶之一道,做到了極致,留下一本《大觀茶論》,堪稱茶中奇書。

他愛白茶,是愛它的出身偶然,佔據了天時人和地利,珍貴又奇特。

有了一位皇帝作為加持,白茶在宋朝,可謂風頭無兩。

然而,白茶發展如今,早已不像宋朝時那麼“高高在上”。

它是無數茶友家中的常駐對象,平價可選壽眉,精緻可選牡丹。

白茶,已有了黑紙白字的規章標準——

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樹品種、群體種茶樹品種為原料,經萎凋、乾燥、揀剔等特定工藝過程製成的白茶產品。

萎凋和乾燥,是白茶工藝的不變真理。

也正是萎凋和烘乾的簡單步驟,使得白茶,有了與時間抗爭的物質——酶。

其他的茶類,經過殺青、揉捻等工序,將茶葉中的酶物質傷害得七七八八。

而少了酶物質的幫助,茶葉中的內物質便得不到轉化。

沒有酶作為催化物質的茶類,再儲存,滋味也很難往好的方向轉變。

綠茶、紅茶、黃茶等等,便很難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而白茶的工藝,萎凋烘乾而已。

在白茶的萎凋過程中,酶物質甦醒,開始了它勤勉的一生——

它幫助新白茶展示芬芳滋味,也幫助老白茶得以誕生。

大巧若工,白茶的簡單工藝,恰恰成為它耐得住時間的幫助。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3》

香:清鮮到成熟馥郁的轉變

從新白茶到老白茶,客觀上,老白茶承載了三年乃至三年以上的時光變遷。

得到一餅優質的老白茶難嗎?

不算簡單。

它需要優質的茶青、到位的工藝、還需要三年來日復一日地精心儲存。

每一款到手的優質老白茶,都承載著茶商或者主人的厚望。

而品質優秀的老白茶,自然不會辜負這種期待。

它以迷人的芬芳,訴說它這三年來的蛻變陳化之旅。

新、老白茶時期的香氣,無一例外,都來自於茶葉中芳香醇類物質。

足夠豐厚的芳香醇類物質,它們隨著時間進行有序的轉化。

新白茶時期的毫香、清新草木香氣,慢慢沉澱蛻變。

三年來,芳香醇與氧氣不斷進行酶促反應。

某些芳香醇消散,老白茶中逐漸轉化出雪松醇。

這種物質,配合p-紫羅酮等新轉化而出的芳香物質——

老白茶的香氣,從此定下了沉鬱的基礎。

清爽的草木香衍變,老白茶的甘醇藥香,就此而生。

毫香漸漸淡去,清雅的花香轉化。

老白茶中雖然還有花香,卻往往不再是淡雅的基調。

成熟馥郁,才是老白茶花香的風情。

而茶餅獨有的果香物質,隨著時間,極少數的茶餅“魚躍龍門”,出現棗香。

感受老白茶擁有的香氣,與新白茶全然不同。

分明來自同一棵茶樹,有著同樣的工藝,時間的催化,卻讓芬芳背道而馳。

白檀、沉香、當歸……的藥香,或清新或馥郁,甘香舒適,妥帖心扉。

陳香、果香、草木清香,甚至是難得的棗香,它們與老白茶的藥香輕柔地交織,多變曼妙,層出不窮。

清鮮到成熟的茶香轉變,一聞便能清晰感受。

正常的老白茶香氣,是十分舒適的。

常常聽說的所謂梅子味、巧克力味,只能是老白茶的變質的詭異氣味。

香氣的變化,同樣點明瞭老白茶滋味的轉變。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4》

味:淳和至甘醇,清爽至醇厚的變化

三年的時光荏苒,茶葉中的變化,自然不止發生在芳香醇類物質身上。

豐厚內物質的轉變,才是老白茶誕生的主要原因。

品質優秀的白茶,早在新白茶時期,便含有700多種成分。

其中,有豐富的茶氨酸、多酚類物質,茶多糖、維生素……

這些豐厚的物質,隨著時間的陳化,與氧氣進行微弱而緩慢的交換、轉化。

在這個過程中,茶多酚和咖啡鹼的含量不斷下降,生成新的黃酮類化合物。

其中,逐漸消散的茶多酚和咖啡鹼以苦澀為滋味。

至此,新白茶時期的清鮮爽利,因著這轉化變化的幾味物質,轉變成甘潤。

老白茶的滋味,比新白茶更甜,更潤,這是時光獨有的饋贈。

從新茶到老茶的變化,是一個茶湯從清爽到醇厚的過程。

期間,茶湯的稠度不斷增加,湯水愈發醇厚——

依靠的是白茶內物質悄無聲息的演變。

這些內物質的交鋒,改變了茶湯的濃稠度,也改變了白茶原本的湯色。

茶葉中茶多酚和氨基酸咖啡鹼,逐年下降,而茶多糖和茶氨酸的含量變化不大。

黃酮類化合物新生,成為補充茶多酚咖啡鹼們的滋味助力。

因此,老白茶茶湯稠度上升,鮮爽的滋味蛻變成甘醇綿密的口感。

另一方面,白茶的陳化,帶來了茶葉中茶紅素,茶黃素,茶褐素的增加。

這些變化折射到茶本身,茶湯的色澤變化肉眼可見,緗色、藤黃、綰紅、檀色等等,湯色更加迷人。

要感受這些細微的變化,掌握白茶正確的沖泡方式,十分重要。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5》

沖泡方式:白瓷蓋碗快出水,陶壺煮茶注重細節!

泡老白茶,選用白瓷蓋碗,端的是行雲流水。

白瓷蓋碗,是白茶絕對的良配。

從材質到器形,白瓷蓋碗,都在展示著它與白茶的佳偶天成。

它釉質的材質,不會影響干涉白茶的芬芳。

蓋碗容易調節的開口,能巧妙調整出水。

蓋碗的碗蓋,是聞香品香的重要場所。

因此,泡茶,白瓷蓋碗絕對是上選。

容量110ml的蓋碗,搭配5g老白茶幹茶。

但,蓋碗泡白茶,無論新老白茶,都必須做到快出水。

內質豐厚的白茶,遇上滾燙的沸水,稍不注意,就是一杯濃茶。

此時,必須用快出水的手法,才能稍稍阻擋茶葉內質的過度釋放。

在快節奏的手速下,茶葉的芳香全線釋放,茶湯的滋味清潤而不苦澀。

泡白茶,需要快,才能收穫“香清甘活”。

當然,除卻沖泡,老白茶,是煮茶壺的老常客。

新白茶的活潑物質,是無法承擔沸水的長時間接觸的。

唯有老白茶,內物質豐厚卻少見苦澀,是煮茶壺的絕妙搭配。

煮老白茶,容量300-400ml的煮茶壺,搭配2.5-3g的幹茶。

此時,茶壺內的水量比起蓋碗大大增加,投茶量反倒大幅度下降。

煮茶,較少的幹茶搭上較多的清水,因此,煮茶,不再需要牽掛快出水。

沸水初開,投入幹茶,等待沸水再次沸騰。

再沸,關火。

等候茶葉中的內質融入茶湯的過程,需要靜候十五秒,出湯。

陶壺煮出的老白茶茶湯,比沖泡時更加綿柔溫軟,茶湯甘潤,絕妙無比。

茶湯的柔情,藥香陳香的馥郁,交織,這樣的絕妙體驗,老白茶獨有。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丨本文由白茶課堂原創撰寫,未經允許,任何人和媒體不得轉載!

《1》

能經得起時間等候的事物,總是讓人心生期待。

眼前這株如約盛放的菊花,帶來芬芳的同時,告知了秋季到來的蕭瑟。

月下的綠菊,花瓣絲絲縷縷,顫巍巍地綻放。

屈原的《離騷》中曾記載——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沒錯,菊花在宋代以前,地位很微妙——常用來當作為食材和藥材。

只有到宋代,文人墨客的筆,將它用作鑑賞的風雅之物。

“吳中菊盛時,好事家必取數百本,五色相間,高下次列,以供賞玩……”

不知在明代的賞菊會,手邊這盆綠菊,有沒有一爭之力?

中秋月下,賞菊吃茶,不得已,必須給夏季畫上尾聲了。

去年中秋煮的白露餅,今年的再度開啟,又是全然不同的滋味。

白茶,同樣是經得起時間等候的美麗。

新老白茶的更迭,便藏在年復一年的滋味、香氣變化中。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2》

白茶是什麼茶,為何能經得起長時間儲存?

漫漫時間長河,第一等愛白茶之人,非宋徽宗莫屬。

他在茶之一道,做到了極致,留下一本《大觀茶論》,堪稱茶中奇書。

他愛白茶,是愛它的出身偶然,佔據了天時人和地利,珍貴又奇特。

有了一位皇帝作為加持,白茶在宋朝,可謂風頭無兩。

然而,白茶發展如今,早已不像宋朝時那麼“高高在上”。

它是無數茶友家中的常駐對象,平價可選壽眉,精緻可選牡丹。

白茶,已有了黑紙白字的規章標準——

以大白茶或水仙茶樹品種、群體種茶樹品種為原料,經萎凋、乾燥、揀剔等特定工藝過程製成的白茶產品。

萎凋和乾燥,是白茶工藝的不變真理。

也正是萎凋和烘乾的簡單步驟,使得白茶,有了與時間抗爭的物質——酶。

其他的茶類,經過殺青、揉捻等工序,將茶葉中的酶物質傷害得七七八八。

而少了酶物質的幫助,茶葉中的內物質便得不到轉化。

沒有酶作為催化物質的茶類,再儲存,滋味也很難往好的方向轉變。

綠茶、紅茶、黃茶等等,便很難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而白茶的工藝,萎凋烘乾而已。

在白茶的萎凋過程中,酶物質甦醒,開始了它勤勉的一生——

它幫助新白茶展示芬芳滋味,也幫助老白茶得以誕生。

大巧若工,白茶的簡單工藝,恰恰成為它耐得住時間的幫助。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3》

香:清鮮到成熟馥郁的轉變

從新白茶到老白茶,客觀上,老白茶承載了三年乃至三年以上的時光變遷。

得到一餅優質的老白茶難嗎?

不算簡單。

它需要優質的茶青、到位的工藝、還需要三年來日復一日地精心儲存。

每一款到手的優質老白茶,都承載著茶商或者主人的厚望。

而品質優秀的老白茶,自然不會辜負這種期待。

它以迷人的芬芳,訴說它這三年來的蛻變陳化之旅。

新、老白茶時期的香氣,無一例外,都來自於茶葉中芳香醇類物質。

足夠豐厚的芳香醇類物質,它們隨著時間進行有序的轉化。

新白茶時期的毫香、清新草木香氣,慢慢沉澱蛻變。

三年來,芳香醇與氧氣不斷進行酶促反應。

某些芳香醇消散,老白茶中逐漸轉化出雪松醇。

這種物質,配合p-紫羅酮等新轉化而出的芳香物質——

老白茶的香氣,從此定下了沉鬱的基礎。

清爽的草木香衍變,老白茶的甘醇藥香,就此而生。

毫香漸漸淡去,清雅的花香轉化。

老白茶中雖然還有花香,卻往往不再是淡雅的基調。

成熟馥郁,才是老白茶花香的風情。

而茶餅獨有的果香物質,隨著時間,極少數的茶餅“魚躍龍門”,出現棗香。

感受老白茶擁有的香氣,與新白茶全然不同。

分明來自同一棵茶樹,有著同樣的工藝,時間的催化,卻讓芬芳背道而馳。

白檀、沉香、當歸……的藥香,或清新或馥郁,甘香舒適,妥帖心扉。

陳香、果香、草木清香,甚至是難得的棗香,它們與老白茶的藥香輕柔地交織,多變曼妙,層出不窮。

清鮮到成熟的茶香轉變,一聞便能清晰感受。

正常的老白茶香氣,是十分舒適的。

常常聽說的所謂梅子味、巧克力味,只能是老白茶的變質的詭異氣味。

香氣的變化,同樣點明瞭老白茶滋味的轉變。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4》

味:淳和至甘醇,清爽至醇厚的變化

三年的時光荏苒,茶葉中的變化,自然不止發生在芳香醇類物質身上。

豐厚內物質的轉變,才是老白茶誕生的主要原因。

品質優秀的白茶,早在新白茶時期,便含有700多種成分。

其中,有豐富的茶氨酸、多酚類物質,茶多糖、維生素……

這些豐厚的物質,隨著時間的陳化,與氧氣進行微弱而緩慢的交換、轉化。

在這個過程中,茶多酚和咖啡鹼的含量不斷下降,生成新的黃酮類化合物。

其中,逐漸消散的茶多酚和咖啡鹼以苦澀為滋味。

至此,新白茶時期的清鮮爽利,因著這轉化變化的幾味物質,轉變成甘潤。

老白茶的滋味,比新白茶更甜,更潤,這是時光獨有的饋贈。

從新茶到老茶的變化,是一個茶湯從清爽到醇厚的過程。

期間,茶湯的稠度不斷增加,湯水愈發醇厚——

依靠的是白茶內物質悄無聲息的演變。

這些內物質的交鋒,改變了茶湯的濃稠度,也改變了白茶原本的湯色。

茶葉中茶多酚和氨基酸咖啡鹼,逐年下降,而茶多糖和茶氨酸的含量變化不大。

黃酮類化合物新生,成為補充茶多酚咖啡鹼們的滋味助力。

因此,老白茶茶湯稠度上升,鮮爽的滋味蛻變成甘醇綿密的口感。

另一方面,白茶的陳化,帶來了茶葉中茶紅素,茶黃素,茶褐素的增加。

這些變化折射到茶本身,茶湯的色澤變化肉眼可見,緗色、藤黃、綰紅、檀色等等,湯色更加迷人。

要感受這些細微的變化,掌握白茶正確的沖泡方式,十分重要。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5》

沖泡方式:白瓷蓋碗快出水,陶壺煮茶注重細節!

泡老白茶,選用白瓷蓋碗,端的是行雲流水。

白瓷蓋碗,是白茶絕對的良配。

從材質到器形,白瓷蓋碗,都在展示著它與白茶的佳偶天成。

它釉質的材質,不會影響干涉白茶的芬芳。

蓋碗容易調節的開口,能巧妙調整出水。

蓋碗的碗蓋,是聞香品香的重要場所。

因此,泡茶,白瓷蓋碗絕對是上選。

容量110ml的蓋碗,搭配5g老白茶幹茶。

但,蓋碗泡白茶,無論新老白茶,都必須做到快出水。

內質豐厚的白茶,遇上滾燙的沸水,稍不注意,就是一杯濃茶。

此時,必須用快出水的手法,才能稍稍阻擋茶葉內質的過度釋放。

在快節奏的手速下,茶葉的芳香全線釋放,茶湯的滋味清潤而不苦澀。

泡白茶,需要快,才能收穫“香清甘活”。

當然,除卻沖泡,老白茶,是煮茶壺的老常客。

新白茶的活潑物質,是無法承擔沸水的長時間接觸的。

唯有老白茶,內物質豐厚卻少見苦澀,是煮茶壺的絕妙搭配。

煮老白茶,容量300-400ml的煮茶壺,搭配2.5-3g的幹茶。

此時,茶壺內的水量比起蓋碗大大增加,投茶量反倒大幅度下降。

煮茶,較少的幹茶搭上較多的清水,因此,煮茶,不再需要牽掛快出水。

沸水初開,投入幹茶,等待沸水再次沸騰。

再沸,關火。

等候茶葉中的內質融入茶湯的過程,需要靜候十五秒,出湯。

陶壺煮出的老白茶茶湯,比沖泡時更加綿柔溫軟,茶湯甘潤,絕妙無比。

茶湯的柔情,藥香陳香的馥郁,交織,這樣的絕妙體驗,老白茶獨有。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不同年份的白茶,有著不同的風味,經得起時光的等候

《5》

三年,是新白茶成為老白茶的基礎。

三年,是老白茶香氣變化的旅程,也是滋味蛻變的長路。

在時間長河中磨礪而出的老白茶,成熟馥郁,芳華難掩。

春季終會離去,夏季到了尾聲。

而老白茶,卻依舊在儲藏室中沉澱變化,等候來年四季的變化。

不去感受老白茶的變化,又怎麼稱得上愛白茶?

篳路藍縷,終見茶香來。

歡迎關注【白茶課堂】,瞭解更多白茶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白茶課堂菇涼陳(cunguchen201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