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

導演昆汀·塔倫蒂諾的作品,素來以暴力美學、黑色幽默聞名。不論是樹立非線性敘事典範的《低俗小說》,或展現極致暴力美學的《殺死比爾》,昆汀驚人的創作天分及豐富的電影知識,始終讓他在影壇上獨樹一幟。

然而,在《八惡人》中,技術和制式是核心。昆汀沒有選擇寬銀幕——而是選擇復活了更冒險和罕見的技術:Ultra Panavision潘那維申。這個技術的應用不超過12部電影,並且在1966年之後從未出現過。


"

導演昆汀·塔倫蒂諾的作品,素來以暴力美學、黑色幽默聞名。不論是樹立非線性敘事典範的《低俗小說》,或展現極致暴力美學的《殺死比爾》,昆汀驚人的創作天分及豐富的電影知識,始終讓他在影壇上獨樹一幟。

然而,在《八惡人》中,技術和制式是核心。昆汀沒有選擇寬銀幕——而是選擇復活了更冒險和罕見的技術:Ultra Panavision潘那維申。這個技術的應用不超過12部電影,並且在1966年之後從未出現過。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八惡人》是昆汀自編自導的第八部作品,這次他再度與老搭檔們:攝影指導Robert Richardson和剪輯師Fred Raskin,攜手創作這部發生在暴風雪小木屋內、充滿腥風血雨的西部犯罪片。

老搭檔強強聯合,70mm的復古制式,昆汀當初到底是怎麼想的呢?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


"

導演昆汀·塔倫蒂諾的作品,素來以暴力美學、黑色幽默聞名。不論是樹立非線性敘事典範的《低俗小說》,或展現極致暴力美學的《殺死比爾》,昆汀驚人的創作天分及豐富的電影知識,始終讓他在影壇上獨樹一幟。

然而,在《八惡人》中,技術和制式是核心。昆汀沒有選擇寬銀幕——而是選擇復活了更冒險和罕見的技術:Ultra Panavision潘那維申。這個技術的應用不超過12部電影,並且在1966年之後從未出現過。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八惡人》是昆汀自編自導的第八部作品,這次他再度與老搭檔們:攝影指導Robert Richardson和剪輯師Fred Raskin,攜手創作這部發生在暴風雪小木屋內、充滿腥風血雨的西部犯罪片。

老搭檔強強聯合,70mm的復古制式,昆汀當初到底是怎麼想的呢?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電影膠片的基礎知識

電影膠片分為:8.75mm、8mm、16mm、35mm、65mm、70mm。每個尺寸均有改良版,如Super 8、Super 35等尺寸,膠片寬度越大,圖像尺寸和分辨率就越高。

目前主流的數字攝影機使用的都是S35尺寸的傳感器(FS7、C300、Alexa XT等)。膠片攝影機則是35mm的膠片使用居多,分辨率為22×12.4毫米。

使用70mm膠片拍攝電影則在1950-1980年代十分流行,當時大家還能看到2.75:1的寬高比。膠片IMAX的畫幅面積是傳統35毫米膠片的9.5倍。70mm IMAX膠片是迄今為止最佳的電影放映格式。


"

導演昆汀·塔倫蒂諾的作品,素來以暴力美學、黑色幽默聞名。不論是樹立非線性敘事典範的《低俗小說》,或展現極致暴力美學的《殺死比爾》,昆汀驚人的創作天分及豐富的電影知識,始終讓他在影壇上獨樹一幟。

然而,在《八惡人》中,技術和制式是核心。昆汀沒有選擇寬銀幕——而是選擇復活了更冒險和罕見的技術:Ultra Panavision潘那維申。這個技術的應用不超過12部電影,並且在1966年之後從未出現過。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八惡人》是昆汀自編自導的第八部作品,這次他再度與老搭檔們:攝影指導Robert Richardson和剪輯師Fred Raskin,攜手創作這部發生在暴風雪小木屋內、充滿腥風血雨的西部犯罪片。

老搭檔強強聯合,70mm的復古制式,昆汀當初到底是怎麼想的呢?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電影膠片的基礎知識

電影膠片分為:8.75mm、8mm、16mm、35mm、65mm、70mm。每個尺寸均有改良版,如Super 8、Super 35等尺寸,膠片寬度越大,圖像尺寸和分辨率就越高。

目前主流的數字攝影機使用的都是S35尺寸的傳感器(FS7、C300、Alexa XT等)。膠片攝影機則是35mm的膠片使用居多,分辨率為22×12.4毫米。

使用70mm膠片拍攝電影則在1950-1980年代十分流行,當時大家還能看到2.75:1的寬高比。膠片IMAX的畫幅面積是傳統35毫米膠片的9.5倍。70mm IMAX膠片是迄今為止最佳的電影放映格式。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不過,70mm膠片拍攝也有很大的侷限性。從拍攝到放映,對設備、操作技術的要求都相當高,這也是70mm膠片拍攝難以普及的原因之一。

70mm膠片太過昂貴,以及超高的拍攝難度,很少有電影能夠全片拍攝使用,很多人會去選擇用35mm的膠片,後期沖印放大到70mm放映,比如大衛·裡恩的《桂河大橋》和《日瓦戈醫生》。

善用特寫,大片幅帶來沉浸感

《八惡人》是以Ultra Panavision 70寬銀幕攝影系統拍攝,該系統透過變形鏡頭的拍攝,將70mm的影像記錄到65mm的底片上,再透過沖印還原成70mm,創造具寬銀幕效果的變體影片(Anamorphic)。該系統常被用來拍攝場面浩大的西部片、史詩片等。

昆汀是一個底片愛好者,為拍攝本片,他特地與製造商Panavision接洽,重新把這套系統運用於21世紀,讓劇組不僅獲得全新設計的Ultra Panavision 70攝影系統、15個不同焦距的大型定焦鏡頭等,還有可裝載2000英尺膠捲的底片盒子,滿足劇組的拍攝需求。


"

導演昆汀·塔倫蒂諾的作品,素來以暴力美學、黑色幽默聞名。不論是樹立非線性敘事典範的《低俗小說》,或展現極致暴力美學的《殺死比爾》,昆汀驚人的創作天分及豐富的電影知識,始終讓他在影壇上獨樹一幟。

然而,在《八惡人》中,技術和制式是核心。昆汀沒有選擇寬銀幕——而是選擇復活了更冒險和罕見的技術:Ultra Panavision潘那維申。這個技術的應用不超過12部電影,並且在1966年之後從未出現過。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八惡人》是昆汀自編自導的第八部作品,這次他再度與老搭檔們:攝影指導Robert Richardson和剪輯師Fred Raskin,攜手創作這部發生在暴風雪小木屋內、充滿腥風血雨的西部犯罪片。

老搭檔強強聯合,70mm的復古制式,昆汀當初到底是怎麼想的呢?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電影膠片的基礎知識

電影膠片分為:8.75mm、8mm、16mm、35mm、65mm、70mm。每個尺寸均有改良版,如Super 8、Super 35等尺寸,膠片寬度越大,圖像尺寸和分辨率就越高。

目前主流的數字攝影機使用的都是S35尺寸的傳感器(FS7、C300、Alexa XT等)。膠片攝影機則是35mm的膠片使用居多,分辨率為22×12.4毫米。

使用70mm膠片拍攝電影則在1950-1980年代十分流行,當時大家還能看到2.75:1的寬高比。膠片IMAX的畫幅面積是傳統35毫米膠片的9.5倍。70mm IMAX膠片是迄今為止最佳的電影放映格式。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不過,70mm膠片拍攝也有很大的侷限性。從拍攝到放映,對設備、操作技術的要求都相當高,這也是70mm膠片拍攝難以普及的原因之一。

70mm膠片太過昂貴,以及超高的拍攝難度,很少有電影能夠全片拍攝使用,很多人會去選擇用35mm的膠片,後期沖印放大到70mm放映,比如大衛·裡恩的《桂河大橋》和《日瓦戈醫生》。

善用特寫,大片幅帶來沉浸感

《八惡人》是以Ultra Panavision 70寬銀幕攝影系統拍攝,該系統透過變形鏡頭的拍攝,將70mm的影像記錄到65mm的底片上,再透過沖印還原成70mm,創造具寬銀幕效果的變體影片(Anamorphic)。該系統常被用來拍攝場面浩大的西部片、史詩片等。

昆汀是一個底片愛好者,為拍攝本片,他特地與製造商Panavision接洽,重新把這套系統運用於21世紀,讓劇組不僅獲得全新設計的Ultra Panavision 70攝影系統、15個不同焦距的大型定焦鏡頭等,還有可裝載2000英尺膠捲的底片盒子,滿足劇組的拍攝需求。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極端特寫的親密魅力

70mm的電影底片尺寸,不僅是一般35mm底片的兩倍大,其2.76:1的景框比例,也相對能容納更多影像細節、顏色及空間;然而,由於70mm底片過去都被使用於拍攝寬闊場景,而《八惡人》的故事場景,則集中於狹小的馬車和木屋內, 讓昆汀起初選用70mm底片作為拍攝規格時,遭遇不少質疑聲浪。

“70mm可以讓觀眾更親近人物,尤其是在特寫鏡頭裡。”昆汀解釋,“我認為大片幅底片創造的影像,可以把人帶進那個環境,甚至感覺你就是其中一個人物。”正因場景發生在狹小空間,透過寬大的銀幕播映時,觀眾能清楚看見空間裡的所有人物,專注於演員的一舉一動,也因為昆汀愛用招牌極端特寫鏡頭,使他能在大銀幕上製造更緊張、親密的視覺感。

迴歸底片攝影,克服大片幅限制

“完全回到數字攝影以前的時代,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大挑戰。”攝影指導Robert Richardson表示,“拍片時,我每天都在擔心自己的底片曝光到底夠不夠。”儘管他與昆汀合作無數,並擁有豐富的工作經歷,但使用古老的Ultra Panavision 70攝影系統,以及市面上已不再流通的鏡頭拍片,也是他第一次嘗試。


"

導演昆汀·塔倫蒂諾的作品,素來以暴力美學、黑色幽默聞名。不論是樹立非線性敘事典範的《低俗小說》,或展現極致暴力美學的《殺死比爾》,昆汀驚人的創作天分及豐富的電影知識,始終讓他在影壇上獨樹一幟。

然而,在《八惡人》中,技術和制式是核心。昆汀沒有選擇寬銀幕——而是選擇復活了更冒險和罕見的技術:Ultra Panavision潘那維申。這個技術的應用不超過12部電影,並且在1966年之後從未出現過。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八惡人》是昆汀自編自導的第八部作品,這次他再度與老搭檔們:攝影指導Robert Richardson和剪輯師Fred Raskin,攜手創作這部發生在暴風雪小木屋內、充滿腥風血雨的西部犯罪片。

老搭檔強強聯合,70mm的復古制式,昆汀當初到底是怎麼想的呢?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電影膠片的基礎知識

電影膠片分為:8.75mm、8mm、16mm、35mm、65mm、70mm。每個尺寸均有改良版,如Super 8、Super 35等尺寸,膠片寬度越大,圖像尺寸和分辨率就越高。

目前主流的數字攝影機使用的都是S35尺寸的傳感器(FS7、C300、Alexa XT等)。膠片攝影機則是35mm的膠片使用居多,分辨率為22×12.4毫米。

使用70mm膠片拍攝電影則在1950-1980年代十分流行,當時大家還能看到2.75:1的寬高比。膠片IMAX的畫幅面積是傳統35毫米膠片的9.5倍。70mm IMAX膠片是迄今為止最佳的電影放映格式。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不過,70mm膠片拍攝也有很大的侷限性。從拍攝到放映,對設備、操作技術的要求都相當高,這也是70mm膠片拍攝難以普及的原因之一。

70mm膠片太過昂貴,以及超高的拍攝難度,很少有電影能夠全片拍攝使用,很多人會去選擇用35mm的膠片,後期沖印放大到70mm放映,比如大衛·裡恩的《桂河大橋》和《日瓦戈醫生》。

善用特寫,大片幅帶來沉浸感

《八惡人》是以Ultra Panavision 70寬銀幕攝影系統拍攝,該系統透過變形鏡頭的拍攝,將70mm的影像記錄到65mm的底片上,再透過沖印還原成70mm,創造具寬銀幕效果的變體影片(Anamorphic)。該系統常被用來拍攝場面浩大的西部片、史詩片等。

昆汀是一個底片愛好者,為拍攝本片,他特地與製造商Panavision接洽,重新把這套系統運用於21世紀,讓劇組不僅獲得全新設計的Ultra Panavision 70攝影系統、15個不同焦距的大型定焦鏡頭等,還有可裝載2000英尺膠捲的底片盒子,滿足劇組的拍攝需求。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極端特寫的親密魅力

70mm的電影底片尺寸,不僅是一般35mm底片的兩倍大,其2.76:1的景框比例,也相對能容納更多影像細節、顏色及空間;然而,由於70mm底片過去都被使用於拍攝寬闊場景,而《八惡人》的故事場景,則集中於狹小的馬車和木屋內, 讓昆汀起初選用70mm底片作為拍攝規格時,遭遇不少質疑聲浪。

“70mm可以讓觀眾更親近人物,尤其是在特寫鏡頭裡。”昆汀解釋,“我認為大片幅底片創造的影像,可以把人帶進那個環境,甚至感覺你就是其中一個人物。”正因場景發生在狹小空間,透過寬大的銀幕播映時,觀眾能清楚看見空間裡的所有人物,專注於演員的一舉一動,也因為昆汀愛用招牌極端特寫鏡頭,使他能在大銀幕上製造更緊張、親密的視覺感。

迴歸底片攝影,克服大片幅限制

“完全回到數字攝影以前的時代,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大挑戰。”攝影指導Robert Richardson表示,“拍片時,我每天都在擔心自己的底片曝光到底夠不夠。”儘管他與昆汀合作無數,並擁有豐富的工作經歷,但使用古老的Ultra Panavision 70攝影系統,以及市面上已不再流通的鏡頭拍片,也是他第一次嘗試。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為拍攝片中的大雪場景,劇組分別在寒冷的科羅拉多州,以及好萊塢片場Red Studios拍攝,除須嚴防這些攝影設備在大雪中凍結,在狹窄片場拍攝70mm大小的畫面,更讓現場布光的限制不斷,成為Richardson工作時的重大阻礙。


"

導演昆汀·塔倫蒂諾的作品,素來以暴力美學、黑色幽默聞名。不論是樹立非線性敘事典範的《低俗小說》,或展現極致暴力美學的《殺死比爾》,昆汀驚人的創作天分及豐富的電影知識,始終讓他在影壇上獨樹一幟。

然而,在《八惡人》中,技術和制式是核心。昆汀沒有選擇寬銀幕——而是選擇復活了更冒險和罕見的技術:Ultra Panavision潘那維申。這個技術的應用不超過12部電影,並且在1966年之後從未出現過。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八惡人》是昆汀自編自導的第八部作品,這次他再度與老搭檔們:攝影指導Robert Richardson和剪輯師Fred Raskin,攜手創作這部發生在暴風雪小木屋內、充滿腥風血雨的西部犯罪片。

老搭檔強強聯合,70mm的復古制式,昆汀當初到底是怎麼想的呢?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電影膠片的基礎知識

電影膠片分為:8.75mm、8mm、16mm、35mm、65mm、70mm。每個尺寸均有改良版,如Super 8、Super 35等尺寸,膠片寬度越大,圖像尺寸和分辨率就越高。

目前主流的數字攝影機使用的都是S35尺寸的傳感器(FS7、C300、Alexa XT等)。膠片攝影機則是35mm的膠片使用居多,分辨率為22×12.4毫米。

使用70mm膠片拍攝電影則在1950-1980年代十分流行,當時大家還能看到2.75:1的寬高比。膠片IMAX的畫幅面積是傳統35毫米膠片的9.5倍。70mm IMAX膠片是迄今為止最佳的電影放映格式。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不過,70mm膠片拍攝也有很大的侷限性。從拍攝到放映,對設備、操作技術的要求都相當高,這也是70mm膠片拍攝難以普及的原因之一。

70mm膠片太過昂貴,以及超高的拍攝難度,很少有電影能夠全片拍攝使用,很多人會去選擇用35mm的膠片,後期沖印放大到70mm放映,比如大衛·裡恩的《桂河大橋》和《日瓦戈醫生》。

善用特寫,大片幅帶來沉浸感

《八惡人》是以Ultra Panavision 70寬銀幕攝影系統拍攝,該系統透過變形鏡頭的拍攝,將70mm的影像記錄到65mm的底片上,再透過沖印還原成70mm,創造具寬銀幕效果的變體影片(Anamorphic)。該系統常被用來拍攝場面浩大的西部片、史詩片等。

昆汀是一個底片愛好者,為拍攝本片,他特地與製造商Panavision接洽,重新把這套系統運用於21世紀,讓劇組不僅獲得全新設計的Ultra Panavision 70攝影系統、15個不同焦距的大型定焦鏡頭等,還有可裝載2000英尺膠捲的底片盒子,滿足劇組的拍攝需求。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極端特寫的親密魅力

70mm的電影底片尺寸,不僅是一般35mm底片的兩倍大,其2.76:1的景框比例,也相對能容納更多影像細節、顏色及空間;然而,由於70mm底片過去都被使用於拍攝寬闊場景,而《八惡人》的故事場景,則集中於狹小的馬車和木屋內, 讓昆汀起初選用70mm底片作為拍攝規格時,遭遇不少質疑聲浪。

“70mm可以讓觀眾更親近人物,尤其是在特寫鏡頭裡。”昆汀解釋,“我認為大片幅底片創造的影像,可以把人帶進那個環境,甚至感覺你就是其中一個人物。”正因場景發生在狹小空間,透過寬大的銀幕播映時,觀眾能清楚看見空間裡的所有人物,專注於演員的一舉一動,也因為昆汀愛用招牌極端特寫鏡頭,使他能在大銀幕上製造更緊張、親密的視覺感。

迴歸底片攝影,克服大片幅限制

“完全回到數字攝影以前的時代,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大挑戰。”攝影指導Robert Richardson表示,“拍片時,我每天都在擔心自己的底片曝光到底夠不夠。”儘管他與昆汀合作無數,並擁有豐富的工作經歷,但使用古老的Ultra Panavision 70攝影系統,以及市面上已不再流通的鏡頭拍片,也是他第一次嘗試。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為拍攝片中的大雪場景,劇組分別在寒冷的科羅拉多州,以及好萊塢片場Red Studios拍攝,除須嚴防這些攝影設備在大雪中凍結,在狹窄片場拍攝70mm大小的畫面,更讓現場布光的限制不斷,成為Richardson工作時的重大阻礙。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寬大景框的拍攝困境

“每次拍攝,都至少會拍到半個房間;如果移動,就至少會拍到三分之二個房間。”Richardson解釋,由於佈景牆壁無法拆除,照明燈具缺乏空間擺設,讓劇組必須由上而下布光,並搭配各式燈具,儘量創造適當的光線。亮度不足的片場,也讓Richardson必須透過平均數值T4的大光圈拍攝,才能完整捕捉到畫面細節。

此外,為加強寬大景框裡的人物關係,Richardson和昆汀一起研究同樣以Ultra Panavision 70拍攝的1963年電影《瘋狂世界》,試圖利用中景呈現所有演員的相對位置,維持影像張力。

儘管使用Ultra Panavision 70攝影系統拍攝的過程艱難,Richardson仍相當滿意最終成品。除70mm底片呈現的顏色分明、飽和,Panavision的鏡頭表現,也讓黑色及人的膚色,呈現相當細緻的效果,讓Richardson直呼:“要是這臺攝影機能再輕便、便宜一點,讓所有人都願意使用,就真的太棒了!”


"

導演昆汀·塔倫蒂諾的作品,素來以暴力美學、黑色幽默聞名。不論是樹立非線性敘事典範的《低俗小說》,或展現極致暴力美學的《殺死比爾》,昆汀驚人的創作天分及豐富的電影知識,始終讓他在影壇上獨樹一幟。

然而,在《八惡人》中,技術和制式是核心。昆汀沒有選擇寬銀幕——而是選擇復活了更冒險和罕見的技術:Ultra Panavision潘那維申。這個技術的應用不超過12部電影,並且在1966年之後從未出現過。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八惡人》是昆汀自編自導的第八部作品,這次他再度與老搭檔們:攝影指導Robert Richardson和剪輯師Fred Raskin,攜手創作這部發生在暴風雪小木屋內、充滿腥風血雨的西部犯罪片。

老搭檔強強聯合,70mm的復古制式,昆汀當初到底是怎麼想的呢?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電影膠片的基礎知識

電影膠片分為:8.75mm、8mm、16mm、35mm、65mm、70mm。每個尺寸均有改良版,如Super 8、Super 35等尺寸,膠片寬度越大,圖像尺寸和分辨率就越高。

目前主流的數字攝影機使用的都是S35尺寸的傳感器(FS7、C300、Alexa XT等)。膠片攝影機則是35mm的膠片使用居多,分辨率為22×12.4毫米。

使用70mm膠片拍攝電影則在1950-1980年代十分流行,當時大家還能看到2.75:1的寬高比。膠片IMAX的畫幅面積是傳統35毫米膠片的9.5倍。70mm IMAX膠片是迄今為止最佳的電影放映格式。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不過,70mm膠片拍攝也有很大的侷限性。從拍攝到放映,對設備、操作技術的要求都相當高,這也是70mm膠片拍攝難以普及的原因之一。

70mm膠片太過昂貴,以及超高的拍攝難度,很少有電影能夠全片拍攝使用,很多人會去選擇用35mm的膠片,後期沖印放大到70mm放映,比如大衛·裡恩的《桂河大橋》和《日瓦戈醫生》。

善用特寫,大片幅帶來沉浸感

《八惡人》是以Ultra Panavision 70寬銀幕攝影系統拍攝,該系統透過變形鏡頭的拍攝,將70mm的影像記錄到65mm的底片上,再透過沖印還原成70mm,創造具寬銀幕效果的變體影片(Anamorphic)。該系統常被用來拍攝場面浩大的西部片、史詩片等。

昆汀是一個底片愛好者,為拍攝本片,他特地與製造商Panavision接洽,重新把這套系統運用於21世紀,讓劇組不僅獲得全新設計的Ultra Panavision 70攝影系統、15個不同焦距的大型定焦鏡頭等,還有可裝載2000英尺膠捲的底片盒子,滿足劇組的拍攝需求。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極端特寫的親密魅力

70mm的電影底片尺寸,不僅是一般35mm底片的兩倍大,其2.76:1的景框比例,也相對能容納更多影像細節、顏色及空間;然而,由於70mm底片過去都被使用於拍攝寬闊場景,而《八惡人》的故事場景,則集中於狹小的馬車和木屋內, 讓昆汀起初選用70mm底片作為拍攝規格時,遭遇不少質疑聲浪。

“70mm可以讓觀眾更親近人物,尤其是在特寫鏡頭裡。”昆汀解釋,“我認為大片幅底片創造的影像,可以把人帶進那個環境,甚至感覺你就是其中一個人物。”正因場景發生在狹小空間,透過寬大的銀幕播映時,觀眾能清楚看見空間裡的所有人物,專注於演員的一舉一動,也因為昆汀愛用招牌極端特寫鏡頭,使他能在大銀幕上製造更緊張、親密的視覺感。

迴歸底片攝影,克服大片幅限制

“完全回到數字攝影以前的時代,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大挑戰。”攝影指導Robert Richardson表示,“拍片時,我每天都在擔心自己的底片曝光到底夠不夠。”儘管他與昆汀合作無數,並擁有豐富的工作經歷,但使用古老的Ultra Panavision 70攝影系統,以及市面上已不再流通的鏡頭拍片,也是他第一次嘗試。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為拍攝片中的大雪場景,劇組分別在寒冷的科羅拉多州,以及好萊塢片場Red Studios拍攝,除須嚴防這些攝影設備在大雪中凍結,在狹窄片場拍攝70mm大小的畫面,更讓現場布光的限制不斷,成為Richardson工作時的重大阻礙。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寬大景框的拍攝困境

“每次拍攝,都至少會拍到半個房間;如果移動,就至少會拍到三分之二個房間。”Richardson解釋,由於佈景牆壁無法拆除,照明燈具缺乏空間擺設,讓劇組必須由上而下布光,並搭配各式燈具,儘量創造適當的光線。亮度不足的片場,也讓Richardson必須透過平均數值T4的大光圈拍攝,才能完整捕捉到畫面細節。

此外,為加強寬大景框裡的人物關係,Richardson和昆汀一起研究同樣以Ultra Panavision 70拍攝的1963年電影《瘋狂世界》,試圖利用中景呈現所有演員的相對位置,維持影像張力。

儘管使用Ultra Panavision 70攝影系統拍攝的過程艱難,Richardson仍相當滿意最終成品。除70mm底片呈現的顏色分明、飽和,Panavision的鏡頭表現,也讓黑色及人的膚色,呈現相當細緻的效果,讓Richardson直呼:“要是這臺攝影機能再輕便、便宜一點,讓所有人都願意使用,就真的太棒了!”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攝像機的操作確實是一大難題。在IMAX攝像機上,只能安裝30秒到2分鐘的拍攝膠片,而且攝像機體積重達十幾公斤,拍攝較有侷限性。並且畫幅增大,放映時任何的細微瑕疵都會在屏幕上清楚呈現,這也是這項技術在推廣上的另一個難題。

大片幅效果驚人,剪輯難以取捨

在開始剪輯之前,為方便電腦工作,剪輯師Fred Raskin會先透過後制公司FotoKem,將所有70mm底片素材數位化,轉檔成DNX115格式,再匯入剪輯軟體Avid Media Composer,待助理完成所有素材分類、歸檔後,Raskin才開始工作。

剪輯過程中,Raskin必須確保70mm的拍攝素材,能完全顯示在他的剪輯軟件內;因此,除有兩臺30寸電腦屏幕及兩臺60寸監看屏幕,讓他能反覆確認素材畫面比例,與昆汀的密切合作,也能避免他在剪輯過程中有任何差錯產生。


"

導演昆汀·塔倫蒂諾的作品,素來以暴力美學、黑色幽默聞名。不論是樹立非線性敘事典範的《低俗小說》,或展現極致暴力美學的《殺死比爾》,昆汀驚人的創作天分及豐富的電影知識,始終讓他在影壇上獨樹一幟。

然而,在《八惡人》中,技術和制式是核心。昆汀沒有選擇寬銀幕——而是選擇復活了更冒險和罕見的技術:Ultra Panavision潘那維申。這個技術的應用不超過12部電影,並且在1966年之後從未出現過。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八惡人》是昆汀自編自導的第八部作品,這次他再度與老搭檔們:攝影指導Robert Richardson和剪輯師Fred Raskin,攜手創作這部發生在暴風雪小木屋內、充滿腥風血雨的西部犯罪片。

老搭檔強強聯合,70mm的復古制式,昆汀當初到底是怎麼想的呢?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電影膠片的基礎知識

電影膠片分為:8.75mm、8mm、16mm、35mm、65mm、70mm。每個尺寸均有改良版,如Super 8、Super 35等尺寸,膠片寬度越大,圖像尺寸和分辨率就越高。

目前主流的數字攝影機使用的都是S35尺寸的傳感器(FS7、C300、Alexa XT等)。膠片攝影機則是35mm的膠片使用居多,分辨率為22×12.4毫米。

使用70mm膠片拍攝電影則在1950-1980年代十分流行,當時大家還能看到2.75:1的寬高比。膠片IMAX的畫幅面積是傳統35毫米膠片的9.5倍。70mm IMAX膠片是迄今為止最佳的電影放映格式。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不過,70mm膠片拍攝也有很大的侷限性。從拍攝到放映,對設備、操作技術的要求都相當高,這也是70mm膠片拍攝難以普及的原因之一。

70mm膠片太過昂貴,以及超高的拍攝難度,很少有電影能夠全片拍攝使用,很多人會去選擇用35mm的膠片,後期沖印放大到70mm放映,比如大衛·裡恩的《桂河大橋》和《日瓦戈醫生》。

善用特寫,大片幅帶來沉浸感

《八惡人》是以Ultra Panavision 70寬銀幕攝影系統拍攝,該系統透過變形鏡頭的拍攝,將70mm的影像記錄到65mm的底片上,再透過沖印還原成70mm,創造具寬銀幕效果的變體影片(Anamorphic)。該系統常被用來拍攝場面浩大的西部片、史詩片等。

昆汀是一個底片愛好者,為拍攝本片,他特地與製造商Panavision接洽,重新把這套系統運用於21世紀,讓劇組不僅獲得全新設計的Ultra Panavision 70攝影系統、15個不同焦距的大型定焦鏡頭等,還有可裝載2000英尺膠捲的底片盒子,滿足劇組的拍攝需求。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極端特寫的親密魅力

70mm的電影底片尺寸,不僅是一般35mm底片的兩倍大,其2.76:1的景框比例,也相對能容納更多影像細節、顏色及空間;然而,由於70mm底片過去都被使用於拍攝寬闊場景,而《八惡人》的故事場景,則集中於狹小的馬車和木屋內, 讓昆汀起初選用70mm底片作為拍攝規格時,遭遇不少質疑聲浪。

“70mm可以讓觀眾更親近人物,尤其是在特寫鏡頭裡。”昆汀解釋,“我認為大片幅底片創造的影像,可以把人帶進那個環境,甚至感覺你就是其中一個人物。”正因場景發生在狹小空間,透過寬大的銀幕播映時,觀眾能清楚看見空間裡的所有人物,專注於演員的一舉一動,也因為昆汀愛用招牌極端特寫鏡頭,使他能在大銀幕上製造更緊張、親密的視覺感。

迴歸底片攝影,克服大片幅限制

“完全回到數字攝影以前的時代,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大挑戰。”攝影指導Robert Richardson表示,“拍片時,我每天都在擔心自己的底片曝光到底夠不夠。”儘管他與昆汀合作無數,並擁有豐富的工作經歷,但使用古老的Ultra Panavision 70攝影系統,以及市面上已不再流通的鏡頭拍片,也是他第一次嘗試。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為拍攝片中的大雪場景,劇組分別在寒冷的科羅拉多州,以及好萊塢片場Red Studios拍攝,除須嚴防這些攝影設備在大雪中凍結,在狹窄片場拍攝70mm大小的畫面,更讓現場布光的限制不斷,成為Richardson工作時的重大阻礙。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寬大景框的拍攝困境

“每次拍攝,都至少會拍到半個房間;如果移動,就至少會拍到三分之二個房間。”Richardson解釋,由於佈景牆壁無法拆除,照明燈具缺乏空間擺設,讓劇組必須由上而下布光,並搭配各式燈具,儘量創造適當的光線。亮度不足的片場,也讓Richardson必須透過平均數值T4的大光圈拍攝,才能完整捕捉到畫面細節。

此外,為加強寬大景框裡的人物關係,Richardson和昆汀一起研究同樣以Ultra Panavision 70拍攝的1963年電影《瘋狂世界》,試圖利用中景呈現所有演員的相對位置,維持影像張力。

儘管使用Ultra Panavision 70攝影系統拍攝的過程艱難,Richardson仍相當滿意最終成品。除70mm底片呈現的顏色分明、飽和,Panavision的鏡頭表現,也讓黑色及人的膚色,呈現相當細緻的效果,讓Richardson直呼:“要是這臺攝影機能再輕便、便宜一點,讓所有人都願意使用,就真的太棒了!”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攝像機的操作確實是一大難題。在IMAX攝像機上,只能安裝30秒到2分鐘的拍攝膠片,而且攝像機體積重達十幾公斤,拍攝較有侷限性。並且畫幅增大,放映時任何的細微瑕疵都會在屏幕上清楚呈現,這也是這項技術在推廣上的另一個難題。

大片幅效果驚人,剪輯難以取捨

在開始剪輯之前,為方便電腦工作,剪輯師Fred Raskin會先透過後制公司FotoKem,將所有70mm底片素材數位化,轉檔成DNX115格式,再匯入剪輯軟體Avid Media Composer,待助理完成所有素材分類、歸檔後,Raskin才開始工作。

剪輯過程中,Raskin必須確保70mm的拍攝素材,能完全顯示在他的剪輯軟件內;因此,除有兩臺30寸電腦屏幕及兩臺60寸監看屏幕,讓他能反覆確認素材畫面比例,與昆汀的密切合作,也能避免他在剪輯過程中有任何差錯產生。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精湛表演的取捨問題

“為了捨棄這些精采的表演片段,我們必須要有很好的理由說服自己。”Raskin表示,“剪輯時,我只能不斷地對拍攝素材感到震撼。”由於70mm底片的拍攝效果良好,再加上本片演員皆一時之選,令他在剪輯時,不僅要掌握昆汀擅長的對話節奏,還須謹慎拿捏每位演員的表演份量,控制他們的出場篇幅,避免任一人奪走其他演員的風采。

對Raskin來說,在狹小的場景裡,維持八位演員的表演連續性,是這次剪輯最困難的部分,尤其在70mm底片的拍攝下,演員的眼神變化都能在銀幕上清晰可見,令Raskin要不斷與助理反覆檢視畫面細節,才能確認最終的剪輯結果。


"

導演昆汀·塔倫蒂諾的作品,素來以暴力美學、黑色幽默聞名。不論是樹立非線性敘事典範的《低俗小說》,或展現極致暴力美學的《殺死比爾》,昆汀驚人的創作天分及豐富的電影知識,始終讓他在影壇上獨樹一幟。

然而,在《八惡人》中,技術和制式是核心。昆汀沒有選擇寬銀幕——而是選擇復活了更冒險和罕見的技術:Ultra Panavision潘那維申。這個技術的應用不超過12部電影,並且在1966年之後從未出現過。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八惡人》是昆汀自編自導的第八部作品,這次他再度與老搭檔們:攝影指導Robert Richardson和剪輯師Fred Raskin,攜手創作這部發生在暴風雪小木屋內、充滿腥風血雨的西部犯罪片。

老搭檔強強聯合,70mm的復古制式,昆汀當初到底是怎麼想的呢?我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電影膠片的基礎知識

電影膠片分為:8.75mm、8mm、16mm、35mm、65mm、70mm。每個尺寸均有改良版,如Super 8、Super 35等尺寸,膠片寬度越大,圖像尺寸和分辨率就越高。

目前主流的數字攝影機使用的都是S35尺寸的傳感器(FS7、C300、Alexa XT等)。膠片攝影機則是35mm的膠片使用居多,分辨率為22×12.4毫米。

使用70mm膠片拍攝電影則在1950-1980年代十分流行,當時大家還能看到2.75:1的寬高比。膠片IMAX的畫幅面積是傳統35毫米膠片的9.5倍。70mm IMAX膠片是迄今為止最佳的電影放映格式。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不過,70mm膠片拍攝也有很大的侷限性。從拍攝到放映,對設備、操作技術的要求都相當高,這也是70mm膠片拍攝難以普及的原因之一。

70mm膠片太過昂貴,以及超高的拍攝難度,很少有電影能夠全片拍攝使用,很多人會去選擇用35mm的膠片,後期沖印放大到70mm放映,比如大衛·裡恩的《桂河大橋》和《日瓦戈醫生》。

善用特寫,大片幅帶來沉浸感

《八惡人》是以Ultra Panavision 70寬銀幕攝影系統拍攝,該系統透過變形鏡頭的拍攝,將70mm的影像記錄到65mm的底片上,再透過沖印還原成70mm,創造具寬銀幕效果的變體影片(Anamorphic)。該系統常被用來拍攝場面浩大的西部片、史詩片等。

昆汀是一個底片愛好者,為拍攝本片,他特地與製造商Panavision接洽,重新把這套系統運用於21世紀,讓劇組不僅獲得全新設計的Ultra Panavision 70攝影系統、15個不同焦距的大型定焦鏡頭等,還有可裝載2000英尺膠捲的底片盒子,滿足劇組的拍攝需求。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極端特寫的親密魅力

70mm的電影底片尺寸,不僅是一般35mm底片的兩倍大,其2.76:1的景框比例,也相對能容納更多影像細節、顏色及空間;然而,由於70mm底片過去都被使用於拍攝寬闊場景,而《八惡人》的故事場景,則集中於狹小的馬車和木屋內, 讓昆汀起初選用70mm底片作為拍攝規格時,遭遇不少質疑聲浪。

“70mm可以讓觀眾更親近人物,尤其是在特寫鏡頭裡。”昆汀解釋,“我認為大片幅底片創造的影像,可以把人帶進那個環境,甚至感覺你就是其中一個人物。”正因場景發生在狹小空間,透過寬大的銀幕播映時,觀眾能清楚看見空間裡的所有人物,專注於演員的一舉一動,也因為昆汀愛用招牌極端特寫鏡頭,使他能在大銀幕上製造更緊張、親密的視覺感。

迴歸底片攝影,克服大片幅限制

“完全回到數字攝影以前的時代,對我來說真的是一大挑戰。”攝影指導Robert Richardson表示,“拍片時,我每天都在擔心自己的底片曝光到底夠不夠。”儘管他與昆汀合作無數,並擁有豐富的工作經歷,但使用古老的Ultra Panavision 70攝影系統,以及市面上已不再流通的鏡頭拍片,也是他第一次嘗試。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為拍攝片中的大雪場景,劇組分別在寒冷的科羅拉多州,以及好萊塢片場Red Studios拍攝,除須嚴防這些攝影設備在大雪中凍結,在狹窄片場拍攝70mm大小的畫面,更讓現場布光的限制不斷,成為Richardson工作時的重大阻礙。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寬大景框的拍攝困境

“每次拍攝,都至少會拍到半個房間;如果移動,就至少會拍到三分之二個房間。”Richardson解釋,由於佈景牆壁無法拆除,照明燈具缺乏空間擺設,讓劇組必須由上而下布光,並搭配各式燈具,儘量創造適當的光線。亮度不足的片場,也讓Richardson必須透過平均數值T4的大光圈拍攝,才能完整捕捉到畫面細節。

此外,為加強寬大景框裡的人物關係,Richardson和昆汀一起研究同樣以Ultra Panavision 70拍攝的1963年電影《瘋狂世界》,試圖利用中景呈現所有演員的相對位置,維持影像張力。

儘管使用Ultra Panavision 70攝影系統拍攝的過程艱難,Richardson仍相當滿意最終成品。除70mm底片呈現的顏色分明、飽和,Panavision的鏡頭表現,也讓黑色及人的膚色,呈現相當細緻的效果,讓Richardson直呼:“要是這臺攝影機能再輕便、便宜一點,讓所有人都願意使用,就真的太棒了!”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攝像機的操作確實是一大難題。在IMAX攝像機上,只能安裝30秒到2分鐘的拍攝膠片,而且攝像機體積重達十幾公斤,拍攝較有侷限性。並且畫幅增大,放映時任何的細微瑕疵都會在屏幕上清楚呈現,這也是這項技術在推廣上的另一個難題。

大片幅效果驚人,剪輯難以取捨

在開始剪輯之前,為方便電腦工作,剪輯師Fred Raskin會先透過後制公司FotoKem,將所有70mm底片素材數位化,轉檔成DNX115格式,再匯入剪輯軟體Avid Media Composer,待助理完成所有素材分類、歸檔後,Raskin才開始工作。

剪輯過程中,Raskin必須確保70mm的拍攝素材,能完全顯示在他的剪輯軟件內;因此,除有兩臺30寸電腦屏幕及兩臺60寸監看屏幕,讓他能反覆確認素材畫面比例,與昆汀的密切合作,也能避免他在剪輯過程中有任何差錯產生。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精湛表演的取捨問題

“為了捨棄這些精采的表演片段,我們必須要有很好的理由說服自己。”Raskin表示,“剪輯時,我只能不斷地對拍攝素材感到震撼。”由於70mm底片的拍攝效果良好,再加上本片演員皆一時之選,令他在剪輯時,不僅要掌握昆汀擅長的對話節奏,還須謹慎拿捏每位演員的表演份量,控制他們的出場篇幅,避免任一人奪走其他演員的風采。

對Raskin來說,在狹小的場景裡,維持八位演員的表演連續性,是這次剪輯最困難的部分,尤其在70mm底片的拍攝下,演員的眼神變化都能在銀幕上清晰可見,令Raskin要不斷與助理反覆檢視畫面細節,才能確認最終的剪輯結果。


《八惡人》用70mm底片創造視覺盛宴,昆汀到底怎麼想的?


《八惡人》執行70mm底片處理的過程,仍有許多複雜的技術問題,例如有專業放映師解釋說,這顯示了這種技術對於非專業訓練過的、少經驗的放映師來說,還是不太能hold住的。一般對放映師來說,膠片放映訓練先從35毫米開始,接著才到70毫米。沒有受過足夠多訓練的人,很可能就連把膠片裝上放映機都費勁。

不過《八惡人》出色的拍攝成果,讓許多好萊塢創作者躍躍欲試,掀起一波以大片幅底片創作的熱潮,如Christopher Nolan、JJ Abrams等人,也都嘗試在新作品裡以65mm底片拍攝部分片段,重拾膠捲電影的獨特影像魅力。

PS:本文首發於訂閱號 新片場學院(ID : xpcedu),一個木得感情的影視教育賬號,歡迎來公號找學妹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