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拍暴亂後的美國巴爾的摩(圖)

多關注“千與千尋和千惠”的文字,不會讓您失望。真的,廢話不說了,直接上乾貨。

有誰還記得2015年4月末發生在美國巴爾的摩市的那場暴動嗎?下面這組照片就是在暴動剛剛平息不久後小編在巴爾的摩市拍下的。

隨拍暴亂後的美國巴爾的摩(圖)

關於那場暴亂,可能很多朋友已經印象模糊了,畢竟美國是個各種新聞層出不窮的國家,熱點、焦點事件一個接著一個,新聞沒幾天就變成了舊聞。

隨拍暴亂後的美國巴爾的摩(圖)

但是在當時,“巴爾的摩暴亂”是佔據各新聞媒體頭條的大事兒。引用2015年4月28日國內一條新聞報道的題目——《美國巴爾的摩發生暴動 打砸搶燒街區成“戰區”》。

隨拍暴亂後的美國巴爾的摩(圖)

事件的起因是一名當地黑人青年被警察拘捕後“非正常死亡”,由此引發了大規模的街頭抗議。抗議活動引發警民對峙,然後演變成騷亂,很快事態就升級為暴亂、暴動。

隨拍暴亂後的美國巴爾的摩(圖)

事件導致15名警察受傷,馬里蘭州州長(巴爾的摩屬於馬里蘭州)調動國民警衛隊彈壓,巴爾的摩市長宣佈城市進入緊急狀態,並實行宵禁。

隨拍暴亂後的美國巴爾的摩(圖)

在州、市兩級政府的強力打壓下,暴亂很快被平息了,警方重新奪回了對街區的控制權。但是在這個時候去探訪這座剛剛發生過打砸搶燒的城市,心裡多少有點打鼓:安全嗎?

隨拍暴亂後的美國巴爾的摩(圖)

結果到巴爾的摩一看,一派歌舞昇平、安居樂業的景象,毫無發生過暴亂的痕跡,很難想象僅僅在十幾天前這裡還是新聞報道中所稱的“戰區”。

隨拍暴亂後的美國巴爾的摩(圖)

即使拋開這場暴亂不談,行前也有當地的華人朋友告訴博主:巴爾的摩的犯罪率之高,在美國所有5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中,是排進前三甲的。換句話說就是,巴爾的摩是座治安極差的城市。

隨拍暴亂後的美國巴爾的摩(圖)

行前查了點資料,巴爾的摩是座老工業城市,黑人佔當地居民總數的55%,近年來經濟不景氣、失業率高,治安狀況惡化,種族矛盾突出,警民對立情緒嚴重。去年4月份的暴亂是長期積怨的一場暴發。

隨拍暴亂後的美國巴爾的摩(圖)

類似巴爾的摩的這種情況在美國很多城市都存在:一些貧民聚居區內治安惡化、警察濫刑、族裔對立、民怨沸騰,就像是隨時可能爆炸的火藥桶。近日發生在紐約的“樑彼得案”就是“巴爾的摩事件”的另一種演繹方式。

隨拍暴亂後的美國巴爾的摩(圖)

咱作為一名遊客,到訪一座城市只是蜻蜓點水,看到的都是光鮮靚麗的一面,沒有深入到那些危險的街區,所以展示在這裡的這些照片只是巴爾的摩一個小小的側面。

隨拍暴亂後的美國巴爾的摩(圖)

放下已成往事的暴亂不表,還是回過頭來介紹博主鏡頭下的巴爾的摩。巴爾的摩(Baltimore)位於美國東北部,是馬里蘭州(Maryland)最大的城市,也是美國大西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城市。

隨拍暴亂後的美國巴爾的摩(圖)

巴爾的摩市區人口78萬,整個大巴爾的摩地區(包括周圍6縣)的人口是217萬。“巴爾的摩”這個名字來源於英國殖民北美時期、馬里蘭殖民地的創立者“巴爾的摩男爵二世”。

隨拍暴亂後的美國巴爾的摩(圖)

巴爾的摩在美國曆史中是一座重要的城市:這裡是美國國歌《星條旗永不落》的誕生地;在獨立戰爭期間,當英軍威脅費城時,巴爾的摩曾一度擔任過美國的戰時首都。

隨拍暴亂後的美國巴爾的摩(圖)

巴爾的摩的經濟特色可以用兩個詞概括:“港口”和“工業”。進出口貿易在城市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鋼鐵、造船和有色冶金是當地的三大工業部門。

隨拍暴亂後的美國巴爾的摩(圖)

巴爾的摩也是美國東部重要的文化城市:美國名牌大學之一的“約翰 ▪ 霍普金斯大學”就在這裡;巴爾的摩博物館以陳列諸多歐美名畫和雕塑著稱;《巴爾的摩太陽報》是美國的十大名報之一。

隨拍暴亂後的美國巴爾的摩(圖)

巴爾的摩的地理位置正好處在華盛頓和費城兩大城市之間,而國內遊客來美國東部旅遊,這兩個城市是行程單上必不可少的。如果有時間的話,大家路過這兒的時候,不妨拿個彎兒到巴爾的摩看看,正經這也是一座美國名城呢。

隨拍暴亂後的美國巴爾的摩(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