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自題“八大山人”名號,以草書之法四字連綴而書,閱來既似“哭之”又似“笑之”,暗中渲洩內心對山河破碎的悲怮之情。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自題“八大山人”名號,以草書之法四字連綴而書,閱來既似“哭之”又似“笑之”,暗中渲洩內心對山河破碎的悲怮之情。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信札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自題“八大山人”名號,以草書之法四字連綴而書,閱來既似“哭之”又似“笑之”,暗中渲洩內心對山河破碎的悲怮之情。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信札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

八大山人的藝術世界富含了對現實社會隱痛的寄意,常以蒼茫悽楚、殘山剩水的形象呈諸世人面前,構思不在俗套間,在不完整中求得完整,以象徵性的表現手法暗藏心意,給人以冷逸之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學之人。


“五十年來大夢春,野心一片白雲因。今生老禿原非我,前世衰陽卻是身。大滌草堂聊爾爾,苦瓜和尚淚津津。猶嫌未遂逃名早,筆墨牽人說假真。”

——石濤

恣肆縱橫,奔放闊達


石濤(1642——1707),俗姓朱,名苦極,小字阿長,廣西桂林全州人,明宗室後裔。出家為僧後,得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滌子、靖江後人、瞎尊者等。詩文書畫,無所不通,通無不精,既是書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其藝術理想之名言“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影響極為深遠。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自題“八大山人”名號,以草書之法四字連綴而書,閱來既似“哭之”又似“笑之”,暗中渲洩內心對山河破碎的悲怮之情。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信札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

八大山人的藝術世界富含了對現實社會隱痛的寄意,常以蒼茫悽楚、殘山剩水的形象呈諸世人面前,構思不在俗套間,在不完整中求得完整,以象徵性的表現手法暗藏心意,給人以冷逸之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學之人。


“五十年來大夢春,野心一片白雲因。今生老禿原非我,前世衰陽卻是身。大滌草堂聊爾爾,苦瓜和尚淚津津。猶嫌未遂逃名早,筆墨牽人說假真。”

——石濤

恣肆縱橫,奔放闊達


石濤(1642——1707),俗姓朱,名苦極,小字阿長,廣西桂林全州人,明宗室後裔。出家為僧後,得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滌子、靖江後人、瞎尊者等。詩文書畫,無所不通,通無不精,既是書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其藝術理想之名言“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影響極為深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深山秋水圖》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自題“八大山人”名號,以草書之法四字連綴而書,閱來既似“哭之”又似“笑之”,暗中渲洩內心對山河破碎的悲怮之情。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信札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

八大山人的藝術世界富含了對現實社會隱痛的寄意,常以蒼茫悽楚、殘山剩水的形象呈諸世人面前,構思不在俗套間,在不完整中求得完整,以象徵性的表現手法暗藏心意,給人以冷逸之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學之人。


“五十年來大夢春,野心一片白雲因。今生老禿原非我,前世衰陽卻是身。大滌草堂聊爾爾,苦瓜和尚淚津津。猶嫌未遂逃名早,筆墨牽人說假真。”

——石濤

恣肆縱橫,奔放闊達


石濤(1642——1707),俗姓朱,名苦極,小字阿長,廣西桂林全州人,明宗室後裔。出家為僧後,得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滌子、靖江後人、瞎尊者等。詩文書畫,無所不通,通無不精,既是書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其藝術理想之名言“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影響極為深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深山秋水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身為明朝王族後裔,突遇國運家世的巨大變故,如此強烈的人生反差使石濤的內心充滿著複雜的隱痛和矛盾。

懷著對祖國山河大地的深厚感情,石濤長期浪跡流返於名山大川間,半生雲遊的經歷使他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入獨到的觀察體驗為他的山水畫創作打下了充實的生活基礎。在黃山、華嶽、金陵、京師、揚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自題“八大山人”名號,以草書之法四字連綴而書,閱來既似“哭之”又似“笑之”,暗中渲洩內心對山河破碎的悲怮之情。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信札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

八大山人的藝術世界富含了對現實社會隱痛的寄意,常以蒼茫悽楚、殘山剩水的形象呈諸世人面前,構思不在俗套間,在不完整中求得完整,以象徵性的表現手法暗藏心意,給人以冷逸之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學之人。


“五十年來大夢春,野心一片白雲因。今生老禿原非我,前世衰陽卻是身。大滌草堂聊爾爾,苦瓜和尚淚津津。猶嫌未遂逃名早,筆墨牽人說假真。”

——石濤

恣肆縱橫,奔放闊達


石濤(1642——1707),俗姓朱,名苦極,小字阿長,廣西桂林全州人,明宗室後裔。出家為僧後,得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滌子、靖江後人、瞎尊者等。詩文書畫,無所不通,通無不精,既是書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其藝術理想之名言“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影響極為深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深山秋水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身為明朝王族後裔,突遇國運家世的巨大變故,如此強烈的人生反差使石濤的內心充滿著複雜的隱痛和矛盾。

懷著對祖國山河大地的深厚感情,石濤長期浪跡流返於名山大川間,半生雲遊的經歷使他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入獨到的觀察體驗為他的山水畫創作打下了充實的生活基礎。在黃山、華嶽、金陵、京師、揚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古木垂蔭圖》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自題“八大山人”名號,以草書之法四字連綴而書,閱來既似“哭之”又似“笑之”,暗中渲洩內心對山河破碎的悲怮之情。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信札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

八大山人的藝術世界富含了對現實社會隱痛的寄意,常以蒼茫悽楚、殘山剩水的形象呈諸世人面前,構思不在俗套間,在不完整中求得完整,以象徵性的表現手法暗藏心意,給人以冷逸之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學之人。


“五十年來大夢春,野心一片白雲因。今生老禿原非我,前世衰陽卻是身。大滌草堂聊爾爾,苦瓜和尚淚津津。猶嫌未遂逃名早,筆墨牽人說假真。”

——石濤

恣肆縱橫,奔放闊達


石濤(1642——1707),俗姓朱,名苦極,小字阿長,廣西桂林全州人,明宗室後裔。出家為僧後,得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滌子、靖江後人、瞎尊者等。詩文書畫,無所不通,通無不精,既是書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其藝術理想之名言“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影響極為深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深山秋水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身為明朝王族後裔,突遇國運家世的巨大變故,如此強烈的人生反差使石濤的內心充滿著複雜的隱痛和矛盾。

懷著對祖國山河大地的深厚感情,石濤長期浪跡流返於名山大川間,半生雲遊的經歷使他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入獨到的觀察體驗為他的山水畫創作打下了充實的生活基礎。在黃山、華嶽、金陵、京師、揚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古木垂蔭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泉雲深圖》

特殊的經歷給予石濤蓬勃的創作激情,在天性和生活的交織下,石濤以豐富的想像力投入到藝術的創作中去。所作山水筆恣肆縱橫,新穎多變,景象鬱勃新奇,意境宏遠。

石濤以大膽的藝術革新與創造精神,打破了當時充斥畫苑千篇一律、食古不化的“八股山水”的壟斷,在奇險中兼繞秀潤。枯溼濃淡兼施並用,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墨氣淋漓,給人以強烈的空間感。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自題“八大山人”名號,以草書之法四字連綴而書,閱來既似“哭之”又似“笑之”,暗中渲洩內心對山河破碎的悲怮之情。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信札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

八大山人的藝術世界富含了對現實社會隱痛的寄意,常以蒼茫悽楚、殘山剩水的形象呈諸世人面前,構思不在俗套間,在不完整中求得完整,以象徵性的表現手法暗藏心意,給人以冷逸之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學之人。


“五十年來大夢春,野心一片白雲因。今生老禿原非我,前世衰陽卻是身。大滌草堂聊爾爾,苦瓜和尚淚津津。猶嫌未遂逃名早,筆墨牽人說假真。”

——石濤

恣肆縱橫,奔放闊達


石濤(1642——1707),俗姓朱,名苦極,小字阿長,廣西桂林全州人,明宗室後裔。出家為僧後,得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滌子、靖江後人、瞎尊者等。詩文書畫,無所不通,通無不精,既是書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其藝術理想之名言“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影響極為深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深山秋水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身為明朝王族後裔,突遇國運家世的巨大變故,如此強烈的人生反差使石濤的內心充滿著複雜的隱痛和矛盾。

懷著對祖國山河大地的深厚感情,石濤長期浪跡流返於名山大川間,半生雲遊的經歷使他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入獨到的觀察體驗為他的山水畫創作打下了充實的生活基礎。在黃山、華嶽、金陵、京師、揚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古木垂蔭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泉雲深圖》

特殊的經歷給予石濤蓬勃的創作激情,在天性和生活的交織下,石濤以豐富的想像力投入到藝術的創作中去。所作山水筆恣肆縱橫,新穎多變,景象鬱勃新奇,意境宏遠。

石濤以大膽的藝術革新與創造精神,打破了當時充斥畫苑千篇一律、食古不化的“八股山水”的壟斷,在奇險中兼繞秀潤。枯溼濃淡兼施並用,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墨氣淋漓,給人以強烈的空間感。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溪橋野色》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自題“八大山人”名號,以草書之法四字連綴而書,閱來既似“哭之”又似“笑之”,暗中渲洩內心對山河破碎的悲怮之情。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信札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

八大山人的藝術世界富含了對現實社會隱痛的寄意,常以蒼茫悽楚、殘山剩水的形象呈諸世人面前,構思不在俗套間,在不完整中求得完整,以象徵性的表現手法暗藏心意,給人以冷逸之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學之人。


“五十年來大夢春,野心一片白雲因。今生老禿原非我,前世衰陽卻是身。大滌草堂聊爾爾,苦瓜和尚淚津津。猶嫌未遂逃名早,筆墨牽人說假真。”

——石濤

恣肆縱橫,奔放闊達


石濤(1642——1707),俗姓朱,名苦極,小字阿長,廣西桂林全州人,明宗室後裔。出家為僧後,得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滌子、靖江後人、瞎尊者等。詩文書畫,無所不通,通無不精,既是書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其藝術理想之名言“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影響極為深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深山秋水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身為明朝王族後裔,突遇國運家世的巨大變故,如此強烈的人生反差使石濤的內心充滿著複雜的隱痛和矛盾。

懷著對祖國山河大地的深厚感情,石濤長期浪跡流返於名山大川間,半生雲遊的經歷使他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入獨到的觀察體驗為他的山水畫創作打下了充實的生活基礎。在黃山、華嶽、金陵、京師、揚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古木垂蔭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泉雲深圖》

特殊的經歷給予石濤蓬勃的創作激情,在天性和生活的交織下,石濤以豐富的想像力投入到藝術的創作中去。所作山水筆恣肆縱橫,新穎多變,景象鬱勃新奇,意境宏遠。

石濤以大膽的藝術革新與創造精神,打破了當時充斥畫苑千篇一律、食古不化的“八股山水”的壟斷,在奇險中兼繞秀潤。枯溼濃淡兼施並用,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墨氣淋漓,給人以強烈的空間感。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溪橋野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鬆蔭研讀圖》

花果、蘭竹和人物也是石濤的創作素材。在繪畫上石濤講究“遺貌取神”、“不似之似似之”,所作花卉饒有生趣,自得機杼,多取材自村野閒園或案頭所見,即便隨手勾勒,也能於寫實中寫意,於爽利中見含蓄。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自題“八大山人”名號,以草書之法四字連綴而書,閱來既似“哭之”又似“笑之”,暗中渲洩內心對山河破碎的悲怮之情。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信札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

八大山人的藝術世界富含了對現實社會隱痛的寄意,常以蒼茫悽楚、殘山剩水的形象呈諸世人面前,構思不在俗套間,在不完整中求得完整,以象徵性的表現手法暗藏心意,給人以冷逸之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學之人。


“五十年來大夢春,野心一片白雲因。今生老禿原非我,前世衰陽卻是身。大滌草堂聊爾爾,苦瓜和尚淚津津。猶嫌未遂逃名早,筆墨牽人說假真。”

——石濤

恣肆縱橫,奔放闊達


石濤(1642——1707),俗姓朱,名苦極,小字阿長,廣西桂林全州人,明宗室後裔。出家為僧後,得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滌子、靖江後人、瞎尊者等。詩文書畫,無所不通,通無不精,既是書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其藝術理想之名言“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影響極為深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深山秋水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身為明朝王族後裔,突遇國運家世的巨大變故,如此強烈的人生反差使石濤的內心充滿著複雜的隱痛和矛盾。

懷著對祖國山河大地的深厚感情,石濤長期浪跡流返於名山大川間,半生雲遊的經歷使他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入獨到的觀察體驗為他的山水畫創作打下了充實的生活基礎。在黃山、華嶽、金陵、京師、揚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古木垂蔭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泉雲深圖》

特殊的經歷給予石濤蓬勃的創作激情,在天性和生活的交織下,石濤以豐富的想像力投入到藝術的創作中去。所作山水筆恣肆縱橫,新穎多變,景象鬱勃新奇,意境宏遠。

石濤以大膽的藝術革新與創造精神,打破了當時充斥畫苑千篇一律、食古不化的“八股山水”的壟斷,在奇險中兼繞秀潤。枯溼濃淡兼施並用,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墨氣淋漓,給人以強烈的空間感。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溪橋野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鬆蔭研讀圖》

花果、蘭竹和人物也是石濤的創作素材。在繪畫上石濤講究“遺貌取神”、“不似之似似之”,所作花卉饒有生趣,自得機杼,多取材自村野閒園或案頭所見,即便隨手勾勒,也能於寫實中寫意,於爽利中見含蓄。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自題“八大山人”名號,以草書之法四字連綴而書,閱來既似“哭之”又似“笑之”,暗中渲洩內心對山河破碎的悲怮之情。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信札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

八大山人的藝術世界富含了對現實社會隱痛的寄意,常以蒼茫悽楚、殘山剩水的形象呈諸世人面前,構思不在俗套間,在不完整中求得完整,以象徵性的表現手法暗藏心意,給人以冷逸之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學之人。


“五十年來大夢春,野心一片白雲因。今生老禿原非我,前世衰陽卻是身。大滌草堂聊爾爾,苦瓜和尚淚津津。猶嫌未遂逃名早,筆墨牽人說假真。”

——石濤

恣肆縱橫,奔放闊達


石濤(1642——1707),俗姓朱,名苦極,小字阿長,廣西桂林全州人,明宗室後裔。出家為僧後,得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滌子、靖江後人、瞎尊者等。詩文書畫,無所不通,通無不精,既是書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其藝術理想之名言“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影響極為深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深山秋水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身為明朝王族後裔,突遇國運家世的巨大變故,如此強烈的人生反差使石濤的內心充滿著複雜的隱痛和矛盾。

懷著對祖國山河大地的深厚感情,石濤長期浪跡流返於名山大川間,半生雲遊的經歷使他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入獨到的觀察體驗為他的山水畫創作打下了充實的生活基礎。在黃山、華嶽、金陵、京師、揚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古木垂蔭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泉雲深圖》

特殊的經歷給予石濤蓬勃的創作激情,在天性和生活的交織下,石濤以豐富的想像力投入到藝術的創作中去。所作山水筆恣肆縱橫,新穎多變,景象鬱勃新奇,意境宏遠。

石濤以大膽的藝術革新與創造精神,打破了當時充斥畫苑千篇一律、食古不化的“八股山水”的壟斷,在奇險中兼繞秀潤。枯溼濃淡兼施並用,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墨氣淋漓,給人以強烈的空間感。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溪橋野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鬆蔭研讀圖》

花果、蘭竹和人物也是石濤的創作素材。在繪畫上石濤講究“遺貌取神”、“不似之似似之”,所作花卉饒有生趣,自得機杼,多取材自村野閒園或案頭所見,即便隨手勾勒,也能於寫實中寫意,於爽利中見含蓄。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脫盡恆蹊的石濤,有著獨特的藝術視角,不論黃山雲煙、南國水鄉、江村風雨,或是峭壁長鬆、柳岸清秋、枯樹寒鴉,都有自己的構思布意,筆路墨法和題詩書跋,都有自家的格局和風趣。對藝術與生活、學習遺產與發揮獨創、主觀與客觀等有極為精闢的見地。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自題“八大山人”名號,以草書之法四字連綴而書,閱來既似“哭之”又似“笑之”,暗中渲洩內心對山河破碎的悲怮之情。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信札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

八大山人的藝術世界富含了對現實社會隱痛的寄意,常以蒼茫悽楚、殘山剩水的形象呈諸世人面前,構思不在俗套間,在不完整中求得完整,以象徵性的表現手法暗藏心意,給人以冷逸之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學之人。


“五十年來大夢春,野心一片白雲因。今生老禿原非我,前世衰陽卻是身。大滌草堂聊爾爾,苦瓜和尚淚津津。猶嫌未遂逃名早,筆墨牽人說假真。”

——石濤

恣肆縱橫,奔放闊達


石濤(1642——1707),俗姓朱,名苦極,小字阿長,廣西桂林全州人,明宗室後裔。出家為僧後,得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滌子、靖江後人、瞎尊者等。詩文書畫,無所不通,通無不精,既是書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其藝術理想之名言“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影響極為深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深山秋水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身為明朝王族後裔,突遇國運家世的巨大變故,如此強烈的人生反差使石濤的內心充滿著複雜的隱痛和矛盾。

懷著對祖國山河大地的深厚感情,石濤長期浪跡流返於名山大川間,半生雲遊的經歷使他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入獨到的觀察體驗為他的山水畫創作打下了充實的生活基礎。在黃山、華嶽、金陵、京師、揚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古木垂蔭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泉雲深圖》

特殊的經歷給予石濤蓬勃的創作激情,在天性和生活的交織下,石濤以豐富的想像力投入到藝術的創作中去。所作山水筆恣肆縱橫,新穎多變,景象鬱勃新奇,意境宏遠。

石濤以大膽的藝術革新與創造精神,打破了當時充斥畫苑千篇一律、食古不化的“八股山水”的壟斷,在奇險中兼繞秀潤。枯溼濃淡兼施並用,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墨氣淋漓,給人以強烈的空間感。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溪橋野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鬆蔭研讀圖》

花果、蘭竹和人物也是石濤的創作素材。在繪畫上石濤講究“遺貌取神”、“不似之似似之”,所作花卉饒有生趣,自得機杼,多取材自村野閒園或案頭所見,即便隨手勾勒,也能於寫實中寫意,於爽利中見含蓄。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脫盡恆蹊的石濤,有著獨特的藝術視角,不論黃山雲煙、南國水鄉、江村風雨,或是峭壁長鬆、柳岸清秋、枯樹寒鴉,都有自己的構思布意,筆路墨法和題詩書跋,都有自家的格局和風趣。對藝術與生活、學習遺產與發揮獨創、主觀與客觀等有極為精闢的見地。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南山為壽圖》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自題“八大山人”名號,以草書之法四字連綴而書,閱來既似“哭之”又似“笑之”,暗中渲洩內心對山河破碎的悲怮之情。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信札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

八大山人的藝術世界富含了對現實社會隱痛的寄意,常以蒼茫悽楚、殘山剩水的形象呈諸世人面前,構思不在俗套間,在不完整中求得完整,以象徵性的表現手法暗藏心意,給人以冷逸之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學之人。


“五十年來大夢春,野心一片白雲因。今生老禿原非我,前世衰陽卻是身。大滌草堂聊爾爾,苦瓜和尚淚津津。猶嫌未遂逃名早,筆墨牽人說假真。”

——石濤

恣肆縱橫,奔放闊達


石濤(1642——1707),俗姓朱,名苦極,小字阿長,廣西桂林全州人,明宗室後裔。出家為僧後,得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滌子、靖江後人、瞎尊者等。詩文書畫,無所不通,通無不精,既是書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其藝術理想之名言“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影響極為深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深山秋水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身為明朝王族後裔,突遇國運家世的巨大變故,如此強烈的人生反差使石濤的內心充滿著複雜的隱痛和矛盾。

懷著對祖國山河大地的深厚感情,石濤長期浪跡流返於名山大川間,半生雲遊的經歷使他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入獨到的觀察體驗為他的山水畫創作打下了充實的生活基礎。在黃山、華嶽、金陵、京師、揚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古木垂蔭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泉雲深圖》

特殊的經歷給予石濤蓬勃的創作激情,在天性和生活的交織下,石濤以豐富的想像力投入到藝術的創作中去。所作山水筆恣肆縱橫,新穎多變,景象鬱勃新奇,意境宏遠。

石濤以大膽的藝術革新與創造精神,打破了當時充斥畫苑千篇一律、食古不化的“八股山水”的壟斷,在奇險中兼繞秀潤。枯溼濃淡兼施並用,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墨氣淋漓,給人以強烈的空間感。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溪橋野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鬆蔭研讀圖》

花果、蘭竹和人物也是石濤的創作素材。在繪畫上石濤講究“遺貌取神”、“不似之似似之”,所作花卉饒有生趣,自得機杼,多取材自村野閒園或案頭所見,即便隨手勾勒,也能於寫實中寫意,於爽利中見含蓄。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脫盡恆蹊的石濤,有著獨特的藝術視角,不論黃山雲煙、南國水鄉、江村風雨,或是峭壁長鬆、柳岸清秋、枯樹寒鴉,都有自己的構思布意,筆路墨法和題詩書跋,都有自家的格局和風趣。對藝術與生活、學習遺產與發揮獨創、主觀與客觀等有極為精闢的見地。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南山為壽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江上望南嶽圖軸》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自題“八大山人”名號,以草書之法四字連綴而書,閱來既似“哭之”又似“笑之”,暗中渲洩內心對山河破碎的悲怮之情。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信札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

八大山人的藝術世界富含了對現實社會隱痛的寄意,常以蒼茫悽楚、殘山剩水的形象呈諸世人面前,構思不在俗套間,在不完整中求得完整,以象徵性的表現手法暗藏心意,給人以冷逸之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學之人。


“五十年來大夢春,野心一片白雲因。今生老禿原非我,前世衰陽卻是身。大滌草堂聊爾爾,苦瓜和尚淚津津。猶嫌未遂逃名早,筆墨牽人說假真。”

——石濤

恣肆縱橫,奔放闊達


石濤(1642——1707),俗姓朱,名苦極,小字阿長,廣西桂林全州人,明宗室後裔。出家為僧後,得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滌子、靖江後人、瞎尊者等。詩文書畫,無所不通,通無不精,既是書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其藝術理想之名言“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影響極為深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深山秋水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身為明朝王族後裔,突遇國運家世的巨大變故,如此強烈的人生反差使石濤的內心充滿著複雜的隱痛和矛盾。

懷著對祖國山河大地的深厚感情,石濤長期浪跡流返於名山大川間,半生雲遊的經歷使他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入獨到的觀察體驗為他的山水畫創作打下了充實的生活基礎。在黃山、華嶽、金陵、京師、揚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古木垂蔭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泉雲深圖》

特殊的經歷給予石濤蓬勃的創作激情,在天性和生活的交織下,石濤以豐富的想像力投入到藝術的創作中去。所作山水筆恣肆縱橫,新穎多變,景象鬱勃新奇,意境宏遠。

石濤以大膽的藝術革新與創造精神,打破了當時充斥畫苑千篇一律、食古不化的“八股山水”的壟斷,在奇險中兼繞秀潤。枯溼濃淡兼施並用,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墨氣淋漓,給人以強烈的空間感。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溪橋野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鬆蔭研讀圖》

花果、蘭竹和人物也是石濤的創作素材。在繪畫上石濤講究“遺貌取神”、“不似之似似之”,所作花卉饒有生趣,自得機杼,多取材自村野閒園或案頭所見,即便隨手勾勒,也能於寫實中寫意,於爽利中見含蓄。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脫盡恆蹊的石濤,有著獨特的藝術視角,不論黃山雲煙、南國水鄉、江村風雨,或是峭壁長鬆、柳岸清秋、枯樹寒鴉,都有自己的構思布意,筆路墨法和題詩書跋,都有自家的格局和風趣。對藝術與生活、學習遺產與發揮獨創、主觀與客觀等有極為精闢的見地。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南山為壽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江上望南嶽圖軸》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山石徑圖》

精於理論的石濤在其遺存後世的畫語錄和諸多題跋中,構築自己的藝術審美理想,力主獨創的他以自然為師,從生活中的真山實水裡吸引創作的源泉,他那縱肆多變、昂揚雄奇的畫風和勇於開拓的創造精神,無時不刻地引領著後人追索前行。


“偶將筆墨落人間,綺麗亭臺亂後刪。花草吳宮皆不問,獨餘殘沉寫鐘山。”

——弘仁

空靈神運,俊逸絕塵


弘仁(1610——1661),字無智,號漸江,俗姓江,名韜,字大奇;又名舫,字歐盟,安徽歙縣人。青年時曾研讀兵書,明亡後有志抗清,後去福建出家為僧,自號“漸江上人”,精山水、擅花鳥,為新安畫派的奠基人。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自題“八大山人”名號,以草書之法四字連綴而書,閱來既似“哭之”又似“笑之”,暗中渲洩內心對山河破碎的悲怮之情。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信札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

八大山人的藝術世界富含了對現實社會隱痛的寄意,常以蒼茫悽楚、殘山剩水的形象呈諸世人面前,構思不在俗套間,在不完整中求得完整,以象徵性的表現手法暗藏心意,給人以冷逸之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學之人。


“五十年來大夢春,野心一片白雲因。今生老禿原非我,前世衰陽卻是身。大滌草堂聊爾爾,苦瓜和尚淚津津。猶嫌未遂逃名早,筆墨牽人說假真。”

——石濤

恣肆縱橫,奔放闊達


石濤(1642——1707),俗姓朱,名苦極,小字阿長,廣西桂林全州人,明宗室後裔。出家為僧後,得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滌子、靖江後人、瞎尊者等。詩文書畫,無所不通,通無不精,既是書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其藝術理想之名言“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影響極為深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深山秋水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身為明朝王族後裔,突遇國運家世的巨大變故,如此強烈的人生反差使石濤的內心充滿著複雜的隱痛和矛盾。

懷著對祖國山河大地的深厚感情,石濤長期浪跡流返於名山大川間,半生雲遊的經歷使他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入獨到的觀察體驗為他的山水畫創作打下了充實的生活基礎。在黃山、華嶽、金陵、京師、揚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古木垂蔭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泉雲深圖》

特殊的經歷給予石濤蓬勃的創作激情,在天性和生活的交織下,石濤以豐富的想像力投入到藝術的創作中去。所作山水筆恣肆縱橫,新穎多變,景象鬱勃新奇,意境宏遠。

石濤以大膽的藝術革新與創造精神,打破了當時充斥畫苑千篇一律、食古不化的“八股山水”的壟斷,在奇險中兼繞秀潤。枯溼濃淡兼施並用,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墨氣淋漓,給人以強烈的空間感。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溪橋野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鬆蔭研讀圖》

花果、蘭竹和人物也是石濤的創作素材。在繪畫上石濤講究“遺貌取神”、“不似之似似之”,所作花卉饒有生趣,自得機杼,多取材自村野閒園或案頭所見,即便隨手勾勒,也能於寫實中寫意,於爽利中見含蓄。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脫盡恆蹊的石濤,有著獨特的藝術視角,不論黃山雲煙、南國水鄉、江村風雨,或是峭壁長鬆、柳岸清秋、枯樹寒鴉,都有自己的構思布意,筆路墨法和題詩書跋,都有自家的格局和風趣。對藝術與生活、學習遺產與發揮獨創、主觀與客觀等有極為精闢的見地。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南山為壽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江上望南嶽圖軸》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山石徑圖》

精於理論的石濤在其遺存後世的畫語錄和諸多題跋中,構築自己的藝術審美理想,力主獨創的他以自然為師,從生活中的真山實水裡吸引創作的源泉,他那縱肆多變、昂揚雄奇的畫風和勇於開拓的創造精神,無時不刻地引領著後人追索前行。


“偶將筆墨落人間,綺麗亭臺亂後刪。花草吳宮皆不問,獨餘殘沉寫鐘山。”

——弘仁

空靈神運,俊逸絕塵


弘仁(1610——1661),字無智,號漸江,俗姓江,名韜,字大奇;又名舫,字歐盟,安徽歙縣人。青年時曾研讀兵書,明亡後有志抗清,後去福建出家為僧,自號“漸江上人”,精山水、擅花鳥,為新安畫派的奠基人。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竹石風泉圖》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自題“八大山人”名號,以草書之法四字連綴而書,閱來既似“哭之”又似“笑之”,暗中渲洩內心對山河破碎的悲怮之情。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信札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

八大山人的藝術世界富含了對現實社會隱痛的寄意,常以蒼茫悽楚、殘山剩水的形象呈諸世人面前,構思不在俗套間,在不完整中求得完整,以象徵性的表現手法暗藏心意,給人以冷逸之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學之人。


“五十年來大夢春,野心一片白雲因。今生老禿原非我,前世衰陽卻是身。大滌草堂聊爾爾,苦瓜和尚淚津津。猶嫌未遂逃名早,筆墨牽人說假真。”

——石濤

恣肆縱橫,奔放闊達


石濤(1642——1707),俗姓朱,名苦極,小字阿長,廣西桂林全州人,明宗室後裔。出家為僧後,得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滌子、靖江後人、瞎尊者等。詩文書畫,無所不通,通無不精,既是書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其藝術理想之名言“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影響極為深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深山秋水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身為明朝王族後裔,突遇國運家世的巨大變故,如此強烈的人生反差使石濤的內心充滿著複雜的隱痛和矛盾。

懷著對祖國山河大地的深厚感情,石濤長期浪跡流返於名山大川間,半生雲遊的經歷使他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入獨到的觀察體驗為他的山水畫創作打下了充實的生活基礎。在黃山、華嶽、金陵、京師、揚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古木垂蔭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泉雲深圖》

特殊的經歷給予石濤蓬勃的創作激情,在天性和生活的交織下,石濤以豐富的想像力投入到藝術的創作中去。所作山水筆恣肆縱橫,新穎多變,景象鬱勃新奇,意境宏遠。

石濤以大膽的藝術革新與創造精神,打破了當時充斥畫苑千篇一律、食古不化的“八股山水”的壟斷,在奇險中兼繞秀潤。枯溼濃淡兼施並用,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墨氣淋漓,給人以強烈的空間感。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溪橋野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鬆蔭研讀圖》

花果、蘭竹和人物也是石濤的創作素材。在繪畫上石濤講究“遺貌取神”、“不似之似似之”,所作花卉饒有生趣,自得機杼,多取材自村野閒園或案頭所見,即便隨手勾勒,也能於寫實中寫意,於爽利中見含蓄。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脫盡恆蹊的石濤,有著獨特的藝術視角,不論黃山雲煙、南國水鄉、江村風雨,或是峭壁長鬆、柳岸清秋、枯樹寒鴉,都有自己的構思布意,筆路墨法和題詩書跋,都有自家的格局和風趣。對藝術與生活、學習遺產與發揮獨創、主觀與客觀等有極為精闢的見地。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南山為壽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江上望南嶽圖軸》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山石徑圖》

精於理論的石濤在其遺存後世的畫語錄和諸多題跋中,構築自己的藝術審美理想,力主獨創的他以自然為師,從生活中的真山實水裡吸引創作的源泉,他那縱肆多變、昂揚雄奇的畫風和勇於開拓的創造精神,無時不刻地引領著後人追索前行。


“偶將筆墨落人間,綺麗亭臺亂後刪。花草吳宮皆不問,獨餘殘沉寫鐘山。”

——弘仁

空靈神運,俊逸絕塵


弘仁(1610——1661),字無智,號漸江,俗姓江,名韜,字大奇;又名舫,字歐盟,安徽歙縣人。青年時曾研讀兵書,明亡後有志抗清,後去福建出家為僧,自號“漸江上人”,精山水、擅花鳥,為新安畫派的奠基人。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竹石風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微風疏雨圖》

深受儒學影響的弘仁,自青年時代就心繫天下安危,在時代的劇變下走上一條抗爭的道路,不苟世俗的他內心充斥著對故明王朝的依戀,然而現實的境遇給了他當頭一棒。無可奈何之下出家的弘仁,用畫筆獨善其身,凡塵俗世充耳不聞,專注于丹青之下,空靈俊逸之氣踏空而來。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自題“八大山人”名號,以草書之法四字連綴而書,閱來既似“哭之”又似“笑之”,暗中渲洩內心對山河破碎的悲怮之情。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信札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

八大山人的藝術世界富含了對現實社會隱痛的寄意,常以蒼茫悽楚、殘山剩水的形象呈諸世人面前,構思不在俗套間,在不完整中求得完整,以象徵性的表現手法暗藏心意,給人以冷逸之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學之人。


“五十年來大夢春,野心一片白雲因。今生老禿原非我,前世衰陽卻是身。大滌草堂聊爾爾,苦瓜和尚淚津津。猶嫌未遂逃名早,筆墨牽人說假真。”

——石濤

恣肆縱橫,奔放闊達


石濤(1642——1707),俗姓朱,名苦極,小字阿長,廣西桂林全州人,明宗室後裔。出家為僧後,得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滌子、靖江後人、瞎尊者等。詩文書畫,無所不通,通無不精,既是書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其藝術理想之名言“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影響極為深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深山秋水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身為明朝王族後裔,突遇國運家世的巨大變故,如此強烈的人生反差使石濤的內心充滿著複雜的隱痛和矛盾。

懷著對祖國山河大地的深厚感情,石濤長期浪跡流返於名山大川間,半生雲遊的經歷使他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入獨到的觀察體驗為他的山水畫創作打下了充實的生活基礎。在黃山、華嶽、金陵、京師、揚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古木垂蔭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泉雲深圖》

特殊的經歷給予石濤蓬勃的創作激情,在天性和生活的交織下,石濤以豐富的想像力投入到藝術的創作中去。所作山水筆恣肆縱橫,新穎多變,景象鬱勃新奇,意境宏遠。

石濤以大膽的藝術革新與創造精神,打破了當時充斥畫苑千篇一律、食古不化的“八股山水”的壟斷,在奇險中兼繞秀潤。枯溼濃淡兼施並用,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墨氣淋漓,給人以強烈的空間感。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溪橋野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鬆蔭研讀圖》

花果、蘭竹和人物也是石濤的創作素材。在繪畫上石濤講究“遺貌取神”、“不似之似似之”,所作花卉饒有生趣,自得機杼,多取材自村野閒園或案頭所見,即便隨手勾勒,也能於寫實中寫意,於爽利中見含蓄。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脫盡恆蹊的石濤,有著獨特的藝術視角,不論黃山雲煙、南國水鄉、江村風雨,或是峭壁長鬆、柳岸清秋、枯樹寒鴉,都有自己的構思布意,筆路墨法和題詩書跋,都有自家的格局和風趣。對藝術與生活、學習遺產與發揮獨創、主觀與客觀等有極為精闢的見地。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南山為壽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江上望南嶽圖軸》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山石徑圖》

精於理論的石濤在其遺存後世的畫語錄和諸多題跋中,構築自己的藝術審美理想,力主獨創的他以自然為師,從生活中的真山實水裡吸引創作的源泉,他那縱肆多變、昂揚雄奇的畫風和勇於開拓的創造精神,無時不刻地引領著後人追索前行。


“偶將筆墨落人間,綺麗亭臺亂後刪。花草吳宮皆不問,獨餘殘沉寫鐘山。”

——弘仁

空靈神運,俊逸絕塵


弘仁(1610——1661),字無智,號漸江,俗姓江,名韜,字大奇;又名舫,字歐盟,安徽歙縣人。青年時曾研讀兵書,明亡後有志抗清,後去福建出家為僧,自號“漸江上人”,精山水、擅花鳥,為新安畫派的奠基人。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竹石風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微風疏雨圖》

深受儒學影響的弘仁,自青年時代就心繫天下安危,在時代的劇變下走上一條抗爭的道路,不苟世俗的他內心充斥著對故明王朝的依戀,然而現實的境遇給了他當頭一棒。無可奈何之下出家的弘仁,用畫筆獨善其身,凡塵俗世充耳不聞,專注于丹青之下,空靈俊逸之氣踏空而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 鬆壑清泉圖》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自題“八大山人”名號,以草書之法四字連綴而書,閱來既似“哭之”又似“笑之”,暗中渲洩內心對山河破碎的悲怮之情。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信札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

八大山人的藝術世界富含了對現實社會隱痛的寄意,常以蒼茫悽楚、殘山剩水的形象呈諸世人面前,構思不在俗套間,在不完整中求得完整,以象徵性的表現手法暗藏心意,給人以冷逸之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學之人。


“五十年來大夢春,野心一片白雲因。今生老禿原非我,前世衰陽卻是身。大滌草堂聊爾爾,苦瓜和尚淚津津。猶嫌未遂逃名早,筆墨牽人說假真。”

——石濤

恣肆縱橫,奔放闊達


石濤(1642——1707),俗姓朱,名苦極,小字阿長,廣西桂林全州人,明宗室後裔。出家為僧後,得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滌子、靖江後人、瞎尊者等。詩文書畫,無所不通,通無不精,既是書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其藝術理想之名言“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影響極為深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深山秋水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身為明朝王族後裔,突遇國運家世的巨大變故,如此強烈的人生反差使石濤的內心充滿著複雜的隱痛和矛盾。

懷著對祖國山河大地的深厚感情,石濤長期浪跡流返於名山大川間,半生雲遊的經歷使他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入獨到的觀察體驗為他的山水畫創作打下了充實的生活基礎。在黃山、華嶽、金陵、京師、揚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古木垂蔭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泉雲深圖》

特殊的經歷給予石濤蓬勃的創作激情,在天性和生活的交織下,石濤以豐富的想像力投入到藝術的創作中去。所作山水筆恣肆縱橫,新穎多變,景象鬱勃新奇,意境宏遠。

石濤以大膽的藝術革新與創造精神,打破了當時充斥畫苑千篇一律、食古不化的“八股山水”的壟斷,在奇險中兼繞秀潤。枯溼濃淡兼施並用,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墨氣淋漓,給人以強烈的空間感。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溪橋野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鬆蔭研讀圖》

花果、蘭竹和人物也是石濤的創作素材。在繪畫上石濤講究“遺貌取神”、“不似之似似之”,所作花卉饒有生趣,自得機杼,多取材自村野閒園或案頭所見,即便隨手勾勒,也能於寫實中寫意,於爽利中見含蓄。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脫盡恆蹊的石濤,有著獨特的藝術視角,不論黃山雲煙、南國水鄉、江村風雨,或是峭壁長鬆、柳岸清秋、枯樹寒鴉,都有自己的構思布意,筆路墨法和題詩書跋,都有自家的格局和風趣。對藝術與生活、學習遺產與發揮獨創、主觀與客觀等有極為精闢的見地。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南山為壽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江上望南嶽圖軸》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山石徑圖》

精於理論的石濤在其遺存後世的畫語錄和諸多題跋中,構築自己的藝術審美理想,力主獨創的他以自然為師,從生活中的真山實水裡吸引創作的源泉,他那縱肆多變、昂揚雄奇的畫風和勇於開拓的創造精神,無時不刻地引領著後人追索前行。


“偶將筆墨落人間,綺麗亭臺亂後刪。花草吳宮皆不問,獨餘殘沉寫鐘山。”

——弘仁

空靈神運,俊逸絕塵


弘仁(1610——1661),字無智,號漸江,俗姓江,名韜,字大奇;又名舫,字歐盟,安徽歙縣人。青年時曾研讀兵書,明亡後有志抗清,後去福建出家為僧,自號“漸江上人”,精山水、擅花鳥,為新安畫派的奠基人。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竹石風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微風疏雨圖》

深受儒學影響的弘仁,自青年時代就心繫天下安危,在時代的劇變下走上一條抗爭的道路,不苟世俗的他內心充斥著對故明王朝的依戀,然而現實的境遇給了他當頭一棒。無可奈何之下出家的弘仁,用畫筆獨善其身,凡塵俗世充耳不聞,專注于丹青之下,空靈俊逸之氣踏空而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 鬆壑清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山水》

受元代倪瓚畫法的滋養,弘仁筆墨清新凝練,追求俊達的意境,筆法結構秀逸可愛,清剛簡逸,意趣高潔俊雅,構圖取景疏密有致,善於布白。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自題“八大山人”名號,以草書之法四字連綴而書,閱來既似“哭之”又似“笑之”,暗中渲洩內心對山河破碎的悲怮之情。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信札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

八大山人的藝術世界富含了對現實社會隱痛的寄意,常以蒼茫悽楚、殘山剩水的形象呈諸世人面前,構思不在俗套間,在不完整中求得完整,以象徵性的表現手法暗藏心意,給人以冷逸之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學之人。


“五十年來大夢春,野心一片白雲因。今生老禿原非我,前世衰陽卻是身。大滌草堂聊爾爾,苦瓜和尚淚津津。猶嫌未遂逃名早,筆墨牽人說假真。”

——石濤

恣肆縱橫,奔放闊達


石濤(1642——1707),俗姓朱,名苦極,小字阿長,廣西桂林全州人,明宗室後裔。出家為僧後,得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滌子、靖江後人、瞎尊者等。詩文書畫,無所不通,通無不精,既是書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其藝術理想之名言“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影響極為深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深山秋水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身為明朝王族後裔,突遇國運家世的巨大變故,如此強烈的人生反差使石濤的內心充滿著複雜的隱痛和矛盾。

懷著對祖國山河大地的深厚感情,石濤長期浪跡流返於名山大川間,半生雲遊的經歷使他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入獨到的觀察體驗為他的山水畫創作打下了充實的生活基礎。在黃山、華嶽、金陵、京師、揚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古木垂蔭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泉雲深圖》

特殊的經歷給予石濤蓬勃的創作激情,在天性和生活的交織下,石濤以豐富的想像力投入到藝術的創作中去。所作山水筆恣肆縱橫,新穎多變,景象鬱勃新奇,意境宏遠。

石濤以大膽的藝術革新與創造精神,打破了當時充斥畫苑千篇一律、食古不化的“八股山水”的壟斷,在奇險中兼繞秀潤。枯溼濃淡兼施並用,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墨氣淋漓,給人以強烈的空間感。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溪橋野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鬆蔭研讀圖》

花果、蘭竹和人物也是石濤的創作素材。在繪畫上石濤講究“遺貌取神”、“不似之似似之”,所作花卉饒有生趣,自得機杼,多取材自村野閒園或案頭所見,即便隨手勾勒,也能於寫實中寫意,於爽利中見含蓄。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脫盡恆蹊的石濤,有著獨特的藝術視角,不論黃山雲煙、南國水鄉、江村風雨,或是峭壁長鬆、柳岸清秋、枯樹寒鴉,都有自己的構思布意,筆路墨法和題詩書跋,都有自家的格局和風趣。對藝術與生活、學習遺產與發揮獨創、主觀與客觀等有極為精闢的見地。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南山為壽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江上望南嶽圖軸》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山石徑圖》

精於理論的石濤在其遺存後世的畫語錄和諸多題跋中,構築自己的藝術審美理想,力主獨創的他以自然為師,從生活中的真山實水裡吸引創作的源泉,他那縱肆多變、昂揚雄奇的畫風和勇於開拓的創造精神,無時不刻地引領著後人追索前行。


“偶將筆墨落人間,綺麗亭臺亂後刪。花草吳宮皆不問,獨餘殘沉寫鐘山。”

——弘仁

空靈神運,俊逸絕塵


弘仁(1610——1661),字無智,號漸江,俗姓江,名韜,字大奇;又名舫,字歐盟,安徽歙縣人。青年時曾研讀兵書,明亡後有志抗清,後去福建出家為僧,自號“漸江上人”,精山水、擅花鳥,為新安畫派的奠基人。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竹石風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微風疏雨圖》

深受儒學影響的弘仁,自青年時代就心繫天下安危,在時代的劇變下走上一條抗爭的道路,不苟世俗的他內心充斥著對故明王朝的依戀,然而現實的境遇給了他當頭一棒。無可奈何之下出家的弘仁,用畫筆獨善其身,凡塵俗世充耳不聞,專注于丹青之下,空靈俊逸之氣踏空而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 鬆壑清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山水》

受元代倪瓚畫法的滋養,弘仁筆墨清新凝練,追求俊達的意境,筆法結構秀逸可愛,清剛簡逸,意趣高潔俊雅,構圖取景疏密有致,善於布白。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西園坐雨圖》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自題“八大山人”名號,以草書之法四字連綴而書,閱來既似“哭之”又似“笑之”,暗中渲洩內心對山河破碎的悲怮之情。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信札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

八大山人的藝術世界富含了對現實社會隱痛的寄意,常以蒼茫悽楚、殘山剩水的形象呈諸世人面前,構思不在俗套間,在不完整中求得完整,以象徵性的表現手法暗藏心意,給人以冷逸之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學之人。


“五十年來大夢春,野心一片白雲因。今生老禿原非我,前世衰陽卻是身。大滌草堂聊爾爾,苦瓜和尚淚津津。猶嫌未遂逃名早,筆墨牽人說假真。”

——石濤

恣肆縱橫,奔放闊達


石濤(1642——1707),俗姓朱,名苦極,小字阿長,廣西桂林全州人,明宗室後裔。出家為僧後,得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滌子、靖江後人、瞎尊者等。詩文書畫,無所不通,通無不精,既是書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其藝術理想之名言“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影響極為深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深山秋水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身為明朝王族後裔,突遇國運家世的巨大變故,如此強烈的人生反差使石濤的內心充滿著複雜的隱痛和矛盾。

懷著對祖國山河大地的深厚感情,石濤長期浪跡流返於名山大川間,半生雲遊的經歷使他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入獨到的觀察體驗為他的山水畫創作打下了充實的生活基礎。在黃山、華嶽、金陵、京師、揚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古木垂蔭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泉雲深圖》

特殊的經歷給予石濤蓬勃的創作激情,在天性和生活的交織下,石濤以豐富的想像力投入到藝術的創作中去。所作山水筆恣肆縱橫,新穎多變,景象鬱勃新奇,意境宏遠。

石濤以大膽的藝術革新與創造精神,打破了當時充斥畫苑千篇一律、食古不化的“八股山水”的壟斷,在奇險中兼繞秀潤。枯溼濃淡兼施並用,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墨氣淋漓,給人以強烈的空間感。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溪橋野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鬆蔭研讀圖》

花果、蘭竹和人物也是石濤的創作素材。在繪畫上石濤講究“遺貌取神”、“不似之似似之”,所作花卉饒有生趣,自得機杼,多取材自村野閒園或案頭所見,即便隨手勾勒,也能於寫實中寫意,於爽利中見含蓄。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脫盡恆蹊的石濤,有著獨特的藝術視角,不論黃山雲煙、南國水鄉、江村風雨,或是峭壁長鬆、柳岸清秋、枯樹寒鴉,都有自己的構思布意,筆路墨法和題詩書跋,都有自家的格局和風趣。對藝術與生活、學習遺產與發揮獨創、主觀與客觀等有極為精闢的見地。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南山為壽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江上望南嶽圖軸》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山石徑圖》

精於理論的石濤在其遺存後世的畫語錄和諸多題跋中,構築自己的藝術審美理想,力主獨創的他以自然為師,從生活中的真山實水裡吸引創作的源泉,他那縱肆多變、昂揚雄奇的畫風和勇於開拓的創造精神,無時不刻地引領著後人追索前行。


“偶將筆墨落人間,綺麗亭臺亂後刪。花草吳宮皆不問,獨餘殘沉寫鐘山。”

——弘仁

空靈神運,俊逸絕塵


弘仁(1610——1661),字無智,號漸江,俗姓江,名韜,字大奇;又名舫,字歐盟,安徽歙縣人。青年時曾研讀兵書,明亡後有志抗清,後去福建出家為僧,自號“漸江上人”,精山水、擅花鳥,為新安畫派的奠基人。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竹石風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微風疏雨圖》

深受儒學影響的弘仁,自青年時代就心繫天下安危,在時代的劇變下走上一條抗爭的道路,不苟世俗的他內心充斥著對故明王朝的依戀,然而現實的境遇給了他當頭一棒。無可奈何之下出家的弘仁,用畫筆獨善其身,凡塵俗世充耳不聞,專注于丹青之下,空靈俊逸之氣踏空而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 鬆壑清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山水》

受元代倪瓚畫法的滋養,弘仁筆墨清新凝練,追求俊達的意境,筆法結構秀逸可愛,清剛簡逸,意趣高潔俊雅,構圖取景疏密有致,善於布白。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西園坐雨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鬆澗清音圖》

往來徽閩之間的弘仁,雲遊之處甚多,對黃山勝景深有體會,又不為倪瓚所縛,力求自我,獨得傳神和寫生之妙,善用折帶皴和幹筆渴墨,筆墨蒼勁整潔,富有秀逸之氣,給人以清新之感。

筆下所繪黃山真景,層巖陡壑,老樹虯鬆,奇險秀麗,新穎而不落俗套。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自題“八大山人”名號,以草書之法四字連綴而書,閱來既似“哭之”又似“笑之”,暗中渲洩內心對山河破碎的悲怮之情。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信札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

八大山人的藝術世界富含了對現實社會隱痛的寄意,常以蒼茫悽楚、殘山剩水的形象呈諸世人面前,構思不在俗套間,在不完整中求得完整,以象徵性的表現手法暗藏心意,給人以冷逸之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學之人。


“五十年來大夢春,野心一片白雲因。今生老禿原非我,前世衰陽卻是身。大滌草堂聊爾爾,苦瓜和尚淚津津。猶嫌未遂逃名早,筆墨牽人說假真。”

——石濤

恣肆縱橫,奔放闊達


石濤(1642——1707),俗姓朱,名苦極,小字阿長,廣西桂林全州人,明宗室後裔。出家為僧後,得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滌子、靖江後人、瞎尊者等。詩文書畫,無所不通,通無不精,既是書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其藝術理想之名言“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影響極為深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深山秋水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身為明朝王族後裔,突遇國運家世的巨大變故,如此強烈的人生反差使石濤的內心充滿著複雜的隱痛和矛盾。

懷著對祖國山河大地的深厚感情,石濤長期浪跡流返於名山大川間,半生雲遊的經歷使他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入獨到的觀察體驗為他的山水畫創作打下了充實的生活基礎。在黃山、華嶽、金陵、京師、揚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古木垂蔭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泉雲深圖》

特殊的經歷給予石濤蓬勃的創作激情,在天性和生活的交織下,石濤以豐富的想像力投入到藝術的創作中去。所作山水筆恣肆縱橫,新穎多變,景象鬱勃新奇,意境宏遠。

石濤以大膽的藝術革新與創造精神,打破了當時充斥畫苑千篇一律、食古不化的“八股山水”的壟斷,在奇險中兼繞秀潤。枯溼濃淡兼施並用,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墨氣淋漓,給人以強烈的空間感。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溪橋野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鬆蔭研讀圖》

花果、蘭竹和人物也是石濤的創作素材。在繪畫上石濤講究“遺貌取神”、“不似之似似之”,所作花卉饒有生趣,自得機杼,多取材自村野閒園或案頭所見,即便隨手勾勒,也能於寫實中寫意,於爽利中見含蓄。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脫盡恆蹊的石濤,有著獨特的藝術視角,不論黃山雲煙、南國水鄉、江村風雨,或是峭壁長鬆、柳岸清秋、枯樹寒鴉,都有自己的構思布意,筆路墨法和題詩書跋,都有自家的格局和風趣。對藝術與生活、學習遺產與發揮獨創、主觀與客觀等有極為精闢的見地。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南山為壽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江上望南嶽圖軸》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山石徑圖》

精於理論的石濤在其遺存後世的畫語錄和諸多題跋中,構築自己的藝術審美理想,力主獨創的他以自然為師,從生活中的真山實水裡吸引創作的源泉,他那縱肆多變、昂揚雄奇的畫風和勇於開拓的創造精神,無時不刻地引領著後人追索前行。


“偶將筆墨落人間,綺麗亭臺亂後刪。花草吳宮皆不問,獨餘殘沉寫鐘山。”

——弘仁

空靈神運,俊逸絕塵


弘仁(1610——1661),字無智,號漸江,俗姓江,名韜,字大奇;又名舫,字歐盟,安徽歙縣人。青年時曾研讀兵書,明亡後有志抗清,後去福建出家為僧,自號“漸江上人”,精山水、擅花鳥,為新安畫派的奠基人。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竹石風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微風疏雨圖》

深受儒學影響的弘仁,自青年時代就心繫天下安危,在時代的劇變下走上一條抗爭的道路,不苟世俗的他內心充斥著對故明王朝的依戀,然而現實的境遇給了他當頭一棒。無可奈何之下出家的弘仁,用畫筆獨善其身,凡塵俗世充耳不聞,專注于丹青之下,空靈俊逸之氣踏空而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 鬆壑清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山水》

受元代倪瓚畫法的滋養,弘仁筆墨清新凝練,追求俊達的意境,筆法結構秀逸可愛,清剛簡逸,意趣高潔俊雅,構圖取景疏密有致,善於布白。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西園坐雨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鬆澗清音圖》

往來徽閩之間的弘仁,雲遊之處甚多,對黃山勝景深有體會,又不為倪瓚所縛,力求自我,獨得傳神和寫生之妙,善用折帶皴和幹筆渴墨,筆墨蒼勁整潔,富有秀逸之氣,給人以清新之感。

筆下所繪黃山真景,層巖陡壑,老樹虯鬆,奇險秀麗,新穎而不落俗套。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山水圖軸》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自題“八大山人”名號,以草書之法四字連綴而書,閱來既似“哭之”又似“笑之”,暗中渲洩內心對山河破碎的悲怮之情。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信札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

八大山人的藝術世界富含了對現實社會隱痛的寄意,常以蒼茫悽楚、殘山剩水的形象呈諸世人面前,構思不在俗套間,在不完整中求得完整,以象徵性的表現手法暗藏心意,給人以冷逸之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學之人。


“五十年來大夢春,野心一片白雲因。今生老禿原非我,前世衰陽卻是身。大滌草堂聊爾爾,苦瓜和尚淚津津。猶嫌未遂逃名早,筆墨牽人說假真。”

——石濤

恣肆縱橫,奔放闊達


石濤(1642——1707),俗姓朱,名苦極,小字阿長,廣西桂林全州人,明宗室後裔。出家為僧後,得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滌子、靖江後人、瞎尊者等。詩文書畫,無所不通,通無不精,既是書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其藝術理想之名言“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影響極為深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深山秋水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身為明朝王族後裔,突遇國運家世的巨大變故,如此強烈的人生反差使石濤的內心充滿著複雜的隱痛和矛盾。

懷著對祖國山河大地的深厚感情,石濤長期浪跡流返於名山大川間,半生雲遊的經歷使他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入獨到的觀察體驗為他的山水畫創作打下了充實的生活基礎。在黃山、華嶽、金陵、京師、揚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古木垂蔭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泉雲深圖》

特殊的經歷給予石濤蓬勃的創作激情,在天性和生活的交織下,石濤以豐富的想像力投入到藝術的創作中去。所作山水筆恣肆縱橫,新穎多變,景象鬱勃新奇,意境宏遠。

石濤以大膽的藝術革新與創造精神,打破了當時充斥畫苑千篇一律、食古不化的“八股山水”的壟斷,在奇險中兼繞秀潤。枯溼濃淡兼施並用,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墨氣淋漓,給人以強烈的空間感。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溪橋野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鬆蔭研讀圖》

花果、蘭竹和人物也是石濤的創作素材。在繪畫上石濤講究“遺貌取神”、“不似之似似之”,所作花卉饒有生趣,自得機杼,多取材自村野閒園或案頭所見,即便隨手勾勒,也能於寫實中寫意,於爽利中見含蓄。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脫盡恆蹊的石濤,有著獨特的藝術視角,不論黃山雲煙、南國水鄉、江村風雨,或是峭壁長鬆、柳岸清秋、枯樹寒鴉,都有自己的構思布意,筆路墨法和題詩書跋,都有自家的格局和風趣。對藝術與生活、學習遺產與發揮獨創、主觀與客觀等有極為精闢的見地。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南山為壽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江上望南嶽圖軸》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山石徑圖》

精於理論的石濤在其遺存後世的畫語錄和諸多題跋中,構築自己的藝術審美理想,力主獨創的他以自然為師,從生活中的真山實水裡吸引創作的源泉,他那縱肆多變、昂揚雄奇的畫風和勇於開拓的創造精神,無時不刻地引領著後人追索前行。


“偶將筆墨落人間,綺麗亭臺亂後刪。花草吳宮皆不問,獨餘殘沉寫鐘山。”

——弘仁

空靈神運,俊逸絕塵


弘仁(1610——1661),字無智,號漸江,俗姓江,名韜,字大奇;又名舫,字歐盟,安徽歙縣人。青年時曾研讀兵書,明亡後有志抗清,後去福建出家為僧,自號“漸江上人”,精山水、擅花鳥,為新安畫派的奠基人。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竹石風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微風疏雨圖》

深受儒學影響的弘仁,自青年時代就心繫天下安危,在時代的劇變下走上一條抗爭的道路,不苟世俗的他內心充斥著對故明王朝的依戀,然而現實的境遇給了他當頭一棒。無可奈何之下出家的弘仁,用畫筆獨善其身,凡塵俗世充耳不聞,專注于丹青之下,空靈俊逸之氣踏空而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 鬆壑清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山水》

受元代倪瓚畫法的滋養,弘仁筆墨清新凝練,追求俊達的意境,筆法結構秀逸可愛,清剛簡逸,意趣高潔俊雅,構圖取景疏密有致,善於布白。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西園坐雨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鬆澗清音圖》

往來徽閩之間的弘仁,雲遊之處甚多,對黃山勝景深有體會,又不為倪瓚所縛,力求自我,獨得傳神和寫生之妙,善用折帶皴和幹筆渴墨,筆墨蒼勁整潔,富有秀逸之氣,給人以清新之感。

筆下所繪黃山真景,層巖陡壑,老樹虯鬆,奇險秀麗,新穎而不落俗套。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山水圖軸》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松溪石壁圖》

兼寫松樹、梅花和雙鉤竹,所作蒼松,落筆凝重,氣勢磅礴;所作傲梅,枝如屈鐵,暗香流動。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自題“八大山人”名號,以草書之法四字連綴而書,閱來既似“哭之”又似“笑之”,暗中渲洩內心對山河破碎的悲怮之情。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信札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

八大山人的藝術世界富含了對現實社會隱痛的寄意,常以蒼茫悽楚、殘山剩水的形象呈諸世人面前,構思不在俗套間,在不完整中求得完整,以象徵性的表現手法暗藏心意,給人以冷逸之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學之人。


“五十年來大夢春,野心一片白雲因。今生老禿原非我,前世衰陽卻是身。大滌草堂聊爾爾,苦瓜和尚淚津津。猶嫌未遂逃名早,筆墨牽人說假真。”

——石濤

恣肆縱橫,奔放闊達


石濤(1642——1707),俗姓朱,名苦極,小字阿長,廣西桂林全州人,明宗室後裔。出家為僧後,得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滌子、靖江後人、瞎尊者等。詩文書畫,無所不通,通無不精,既是書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其藝術理想之名言“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影響極為深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深山秋水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身為明朝王族後裔,突遇國運家世的巨大變故,如此強烈的人生反差使石濤的內心充滿著複雜的隱痛和矛盾。

懷著對祖國山河大地的深厚感情,石濤長期浪跡流返於名山大川間,半生雲遊的經歷使他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入獨到的觀察體驗為他的山水畫創作打下了充實的生活基礎。在黃山、華嶽、金陵、京師、揚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古木垂蔭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泉雲深圖》

特殊的經歷給予石濤蓬勃的創作激情,在天性和生活的交織下,石濤以豐富的想像力投入到藝術的創作中去。所作山水筆恣肆縱橫,新穎多變,景象鬱勃新奇,意境宏遠。

石濤以大膽的藝術革新與創造精神,打破了當時充斥畫苑千篇一律、食古不化的“八股山水”的壟斷,在奇險中兼繞秀潤。枯溼濃淡兼施並用,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墨氣淋漓,給人以強烈的空間感。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溪橋野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鬆蔭研讀圖》

花果、蘭竹和人物也是石濤的創作素材。在繪畫上石濤講究“遺貌取神”、“不似之似似之”,所作花卉饒有生趣,自得機杼,多取材自村野閒園或案頭所見,即便隨手勾勒,也能於寫實中寫意,於爽利中見含蓄。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脫盡恆蹊的石濤,有著獨特的藝術視角,不論黃山雲煙、南國水鄉、江村風雨,或是峭壁長鬆、柳岸清秋、枯樹寒鴉,都有自己的構思布意,筆路墨法和題詩書跋,都有自家的格局和風趣。對藝術與生活、學習遺產與發揮獨創、主觀與客觀等有極為精闢的見地。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南山為壽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江上望南嶽圖軸》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山石徑圖》

精於理論的石濤在其遺存後世的畫語錄和諸多題跋中,構築自己的藝術審美理想,力主獨創的他以自然為師,從生活中的真山實水裡吸引創作的源泉,他那縱肆多變、昂揚雄奇的畫風和勇於開拓的創造精神,無時不刻地引領著後人追索前行。


“偶將筆墨落人間,綺麗亭臺亂後刪。花草吳宮皆不問,獨餘殘沉寫鐘山。”

——弘仁

空靈神運,俊逸絕塵


弘仁(1610——1661),字無智,號漸江,俗姓江,名韜,字大奇;又名舫,字歐盟,安徽歙縣人。青年時曾研讀兵書,明亡後有志抗清,後去福建出家為僧,自號“漸江上人”,精山水、擅花鳥,為新安畫派的奠基人。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竹石風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微風疏雨圖》

深受儒學影響的弘仁,自青年時代就心繫天下安危,在時代的劇變下走上一條抗爭的道路,不苟世俗的他內心充斥著對故明王朝的依戀,然而現實的境遇給了他當頭一棒。無可奈何之下出家的弘仁,用畫筆獨善其身,凡塵俗世充耳不聞,專注于丹青之下,空靈俊逸之氣踏空而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 鬆壑清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山水》

受元代倪瓚畫法的滋養,弘仁筆墨清新凝練,追求俊達的意境,筆法結構秀逸可愛,清剛簡逸,意趣高潔俊雅,構圖取景疏密有致,善於布白。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西園坐雨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鬆澗清音圖》

往來徽閩之間的弘仁,雲遊之處甚多,對黃山勝景深有體會,又不為倪瓚所縛,力求自我,獨得傳神和寫生之妙,善用折帶皴和幹筆渴墨,筆墨蒼勁整潔,富有秀逸之氣,給人以清新之感。

筆下所繪黃山真景,層巖陡壑,老樹虯鬆,奇險秀麗,新穎而不落俗套。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山水圖軸》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松溪石壁圖》

兼寫松樹、梅花和雙鉤竹,所作蒼松,落筆凝重,氣勢磅礴;所作傲梅,枝如屈鐵,暗香流動。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樹石圖》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自題“八大山人”名號,以草書之法四字連綴而書,閱來既似“哭之”又似“笑之”,暗中渲洩內心對山河破碎的悲怮之情。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信札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

八大山人的藝術世界富含了對現實社會隱痛的寄意,常以蒼茫悽楚、殘山剩水的形象呈諸世人面前,構思不在俗套間,在不完整中求得完整,以象徵性的表現手法暗藏心意,給人以冷逸之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學之人。


“五十年來大夢春,野心一片白雲因。今生老禿原非我,前世衰陽卻是身。大滌草堂聊爾爾,苦瓜和尚淚津津。猶嫌未遂逃名早,筆墨牽人說假真。”

——石濤

恣肆縱橫,奔放闊達


石濤(1642——1707),俗姓朱,名苦極,小字阿長,廣西桂林全州人,明宗室後裔。出家為僧後,得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滌子、靖江後人、瞎尊者等。詩文書畫,無所不通,通無不精,既是書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其藝術理想之名言“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影響極為深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深山秋水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身為明朝王族後裔,突遇國運家世的巨大變故,如此強烈的人生反差使石濤的內心充滿著複雜的隱痛和矛盾。

懷著對祖國山河大地的深厚感情,石濤長期浪跡流返於名山大川間,半生雲遊的經歷使他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入獨到的觀察體驗為他的山水畫創作打下了充實的生活基礎。在黃山、華嶽、金陵、京師、揚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古木垂蔭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泉雲深圖》

特殊的經歷給予石濤蓬勃的創作激情,在天性和生活的交織下,石濤以豐富的想像力投入到藝術的創作中去。所作山水筆恣肆縱橫,新穎多變,景象鬱勃新奇,意境宏遠。

石濤以大膽的藝術革新與創造精神,打破了當時充斥畫苑千篇一律、食古不化的“八股山水”的壟斷,在奇險中兼繞秀潤。枯溼濃淡兼施並用,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墨氣淋漓,給人以強烈的空間感。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溪橋野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鬆蔭研讀圖》

花果、蘭竹和人物也是石濤的創作素材。在繪畫上石濤講究“遺貌取神”、“不似之似似之”,所作花卉饒有生趣,自得機杼,多取材自村野閒園或案頭所見,即便隨手勾勒,也能於寫實中寫意,於爽利中見含蓄。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脫盡恆蹊的石濤,有著獨特的藝術視角,不論黃山雲煙、南國水鄉、江村風雨,或是峭壁長鬆、柳岸清秋、枯樹寒鴉,都有自己的構思布意,筆路墨法和題詩書跋,都有自家的格局和風趣。對藝術與生活、學習遺產與發揮獨創、主觀與客觀等有極為精闢的見地。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南山為壽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江上望南嶽圖軸》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山石徑圖》

精於理論的石濤在其遺存後世的畫語錄和諸多題跋中,構築自己的藝術審美理想,力主獨創的他以自然為師,從生活中的真山實水裡吸引創作的源泉,他那縱肆多變、昂揚雄奇的畫風和勇於開拓的創造精神,無時不刻地引領著後人追索前行。


“偶將筆墨落人間,綺麗亭臺亂後刪。花草吳宮皆不問,獨餘殘沉寫鐘山。”

——弘仁

空靈神運,俊逸絕塵


弘仁(1610——1661),字無智,號漸江,俗姓江,名韜,字大奇;又名舫,字歐盟,安徽歙縣人。青年時曾研讀兵書,明亡後有志抗清,後去福建出家為僧,自號“漸江上人”,精山水、擅花鳥,為新安畫派的奠基人。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竹石風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微風疏雨圖》

深受儒學影響的弘仁,自青年時代就心繫天下安危,在時代的劇變下走上一條抗爭的道路,不苟世俗的他內心充斥著對故明王朝的依戀,然而現實的境遇給了他當頭一棒。無可奈何之下出家的弘仁,用畫筆獨善其身,凡塵俗世充耳不聞,專注于丹青之下,空靈俊逸之氣踏空而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 鬆壑清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山水》

受元代倪瓚畫法的滋養,弘仁筆墨清新凝練,追求俊達的意境,筆法結構秀逸可愛,清剛簡逸,意趣高潔俊雅,構圖取景疏密有致,善於布白。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西園坐雨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鬆澗清音圖》

往來徽閩之間的弘仁,雲遊之處甚多,對黃山勝景深有體會,又不為倪瓚所縛,力求自我,獨得傳神和寫生之妙,善用折帶皴和幹筆渴墨,筆墨蒼勁整潔,富有秀逸之氣,給人以清新之感。

筆下所繪黃山真景,層巖陡壑,老樹虯鬆,奇險秀麗,新穎而不落俗套。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山水圖軸》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松溪石壁圖》

兼寫松樹、梅花和雙鉤竹,所作蒼松,落筆凝重,氣勢磅礴;所作傲梅,枝如屈鐵,暗香流動。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樹石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梅花圖軸》

於民族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的弘仁沉靜堅忍,遁跡名山,詩畫寄興,眷懷故國,借黃山勝景、鬆梅衝寒傲雪,時刻彰顯著自已高標獨立的人格寫照。


“春風吹綠草,草綠傷人心。殘花落便落,瑣碎沾衣襟。”

——髡殘

渾厚沉著,淳樸含蓄


髡殘(1612——1692),俗姓劉,字介丘,號石溪、白禿、石道人、殘道者、石溪道人、電住道人等,湖廣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在明代時為儒生,清軍南下後剃度出家,法名髡殘。生性鯁直,不亡故明,與前朝遺老及詩文書畫名家相善,在詩詞歌賦、書畫、禪學等方面備受推重。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自題“八大山人”名號,以草書之法四字連綴而書,閱來既似“哭之”又似“笑之”,暗中渲洩內心對山河破碎的悲怮之情。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信札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

八大山人的藝術世界富含了對現實社會隱痛的寄意,常以蒼茫悽楚、殘山剩水的形象呈諸世人面前,構思不在俗套間,在不完整中求得完整,以象徵性的表現手法暗藏心意,給人以冷逸之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學之人。


“五十年來大夢春,野心一片白雲因。今生老禿原非我,前世衰陽卻是身。大滌草堂聊爾爾,苦瓜和尚淚津津。猶嫌未遂逃名早,筆墨牽人說假真。”

——石濤

恣肆縱橫,奔放闊達


石濤(1642——1707),俗姓朱,名苦極,小字阿長,廣西桂林全州人,明宗室後裔。出家為僧後,得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滌子、靖江後人、瞎尊者等。詩文書畫,無所不通,通無不精,既是書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其藝術理想之名言“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影響極為深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深山秋水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身為明朝王族後裔,突遇國運家世的巨大變故,如此強烈的人生反差使石濤的內心充滿著複雜的隱痛和矛盾。

懷著對祖國山河大地的深厚感情,石濤長期浪跡流返於名山大川間,半生雲遊的經歷使他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入獨到的觀察體驗為他的山水畫創作打下了充實的生活基礎。在黃山、華嶽、金陵、京師、揚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古木垂蔭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泉雲深圖》

特殊的經歷給予石濤蓬勃的創作激情,在天性和生活的交織下,石濤以豐富的想像力投入到藝術的創作中去。所作山水筆恣肆縱橫,新穎多變,景象鬱勃新奇,意境宏遠。

石濤以大膽的藝術革新與創造精神,打破了當時充斥畫苑千篇一律、食古不化的“八股山水”的壟斷,在奇險中兼繞秀潤。枯溼濃淡兼施並用,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墨氣淋漓,給人以強烈的空間感。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溪橋野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鬆蔭研讀圖》

花果、蘭竹和人物也是石濤的創作素材。在繪畫上石濤講究“遺貌取神”、“不似之似似之”,所作花卉饒有生趣,自得機杼,多取材自村野閒園或案頭所見,即便隨手勾勒,也能於寫實中寫意,於爽利中見含蓄。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脫盡恆蹊的石濤,有著獨特的藝術視角,不論黃山雲煙、南國水鄉、江村風雨,或是峭壁長鬆、柳岸清秋、枯樹寒鴉,都有自己的構思布意,筆路墨法和題詩書跋,都有自家的格局和風趣。對藝術與生活、學習遺產與發揮獨創、主觀與客觀等有極為精闢的見地。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南山為壽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江上望南嶽圖軸》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山石徑圖》

精於理論的石濤在其遺存後世的畫語錄和諸多題跋中,構築自己的藝術審美理想,力主獨創的他以自然為師,從生活中的真山實水裡吸引創作的源泉,他那縱肆多變、昂揚雄奇的畫風和勇於開拓的創造精神,無時不刻地引領著後人追索前行。


“偶將筆墨落人間,綺麗亭臺亂後刪。花草吳宮皆不問,獨餘殘沉寫鐘山。”

——弘仁

空靈神運,俊逸絕塵


弘仁(1610——1661),字無智,號漸江,俗姓江,名韜,字大奇;又名舫,字歐盟,安徽歙縣人。青年時曾研讀兵書,明亡後有志抗清,後去福建出家為僧,自號“漸江上人”,精山水、擅花鳥,為新安畫派的奠基人。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竹石風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微風疏雨圖》

深受儒學影響的弘仁,自青年時代就心繫天下安危,在時代的劇變下走上一條抗爭的道路,不苟世俗的他內心充斥著對故明王朝的依戀,然而現實的境遇給了他當頭一棒。無可奈何之下出家的弘仁,用畫筆獨善其身,凡塵俗世充耳不聞,專注于丹青之下,空靈俊逸之氣踏空而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 鬆壑清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山水》

受元代倪瓚畫法的滋養,弘仁筆墨清新凝練,追求俊達的意境,筆法結構秀逸可愛,清剛簡逸,意趣高潔俊雅,構圖取景疏密有致,善於布白。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西園坐雨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鬆澗清音圖》

往來徽閩之間的弘仁,雲遊之處甚多,對黃山勝景深有體會,又不為倪瓚所縛,力求自我,獨得傳神和寫生之妙,善用折帶皴和幹筆渴墨,筆墨蒼勁整潔,富有秀逸之氣,給人以清新之感。

筆下所繪黃山真景,層巖陡壑,老樹虯鬆,奇險秀麗,新穎而不落俗套。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山水圖軸》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松溪石壁圖》

兼寫松樹、梅花和雙鉤竹,所作蒼松,落筆凝重,氣勢磅礴;所作傲梅,枝如屈鐵,暗香流動。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樹石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梅花圖軸》

於民族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的弘仁沉靜堅忍,遁跡名山,詩畫寄興,眷懷故國,借黃山勝景、鬆梅衝寒傲雪,時刻彰顯著自已高標獨立的人格寫照。


“春風吹綠草,草綠傷人心。殘花落便落,瑣碎沾衣襟。”

——髡殘

渾厚沉著,淳樸含蓄


髡殘(1612——1692),俗姓劉,字介丘,號石溪、白禿、石道人、殘道者、石溪道人、電住道人等,湖廣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在明代時為儒生,清軍南下後剃度出家,法名髡殘。生性鯁直,不亡故明,與前朝遺老及詩文書畫名家相善,在詩詞歌賦、書畫、禪學等方面備受推重。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圖冊》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自題“八大山人”名號,以草書之法四字連綴而書,閱來既似“哭之”又似“笑之”,暗中渲洩內心對山河破碎的悲怮之情。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信札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

八大山人的藝術世界富含了對現實社會隱痛的寄意,常以蒼茫悽楚、殘山剩水的形象呈諸世人面前,構思不在俗套間,在不完整中求得完整,以象徵性的表現手法暗藏心意,給人以冷逸之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學之人。


“五十年來大夢春,野心一片白雲因。今生老禿原非我,前世衰陽卻是身。大滌草堂聊爾爾,苦瓜和尚淚津津。猶嫌未遂逃名早,筆墨牽人說假真。”

——石濤

恣肆縱橫,奔放闊達


石濤(1642——1707),俗姓朱,名苦極,小字阿長,廣西桂林全州人,明宗室後裔。出家為僧後,得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滌子、靖江後人、瞎尊者等。詩文書畫,無所不通,通無不精,既是書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其藝術理想之名言“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影響極為深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深山秋水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身為明朝王族後裔,突遇國運家世的巨大變故,如此強烈的人生反差使石濤的內心充滿著複雜的隱痛和矛盾。

懷著對祖國山河大地的深厚感情,石濤長期浪跡流返於名山大川間,半生雲遊的經歷使他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入獨到的觀察體驗為他的山水畫創作打下了充實的生活基礎。在黃山、華嶽、金陵、京師、揚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古木垂蔭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泉雲深圖》

特殊的經歷給予石濤蓬勃的創作激情,在天性和生活的交織下,石濤以豐富的想像力投入到藝術的創作中去。所作山水筆恣肆縱橫,新穎多變,景象鬱勃新奇,意境宏遠。

石濤以大膽的藝術革新與創造精神,打破了當時充斥畫苑千篇一律、食古不化的“八股山水”的壟斷,在奇險中兼繞秀潤。枯溼濃淡兼施並用,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墨氣淋漓,給人以強烈的空間感。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溪橋野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鬆蔭研讀圖》

花果、蘭竹和人物也是石濤的創作素材。在繪畫上石濤講究“遺貌取神”、“不似之似似之”,所作花卉饒有生趣,自得機杼,多取材自村野閒園或案頭所見,即便隨手勾勒,也能於寫實中寫意,於爽利中見含蓄。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脫盡恆蹊的石濤,有著獨特的藝術視角,不論黃山雲煙、南國水鄉、江村風雨,或是峭壁長鬆、柳岸清秋、枯樹寒鴉,都有自己的構思布意,筆路墨法和題詩書跋,都有自家的格局和風趣。對藝術與生活、學習遺產與發揮獨創、主觀與客觀等有極為精闢的見地。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南山為壽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江上望南嶽圖軸》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山石徑圖》

精於理論的石濤在其遺存後世的畫語錄和諸多題跋中,構築自己的藝術審美理想,力主獨創的他以自然為師,從生活中的真山實水裡吸引創作的源泉,他那縱肆多變、昂揚雄奇的畫風和勇於開拓的創造精神,無時不刻地引領著後人追索前行。


“偶將筆墨落人間,綺麗亭臺亂後刪。花草吳宮皆不問,獨餘殘沉寫鐘山。”

——弘仁

空靈神運,俊逸絕塵


弘仁(1610——1661),字無智,號漸江,俗姓江,名韜,字大奇;又名舫,字歐盟,安徽歙縣人。青年時曾研讀兵書,明亡後有志抗清,後去福建出家為僧,自號“漸江上人”,精山水、擅花鳥,為新安畫派的奠基人。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竹石風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微風疏雨圖》

深受儒學影響的弘仁,自青年時代就心繫天下安危,在時代的劇變下走上一條抗爭的道路,不苟世俗的他內心充斥著對故明王朝的依戀,然而現實的境遇給了他當頭一棒。無可奈何之下出家的弘仁,用畫筆獨善其身,凡塵俗世充耳不聞,專注于丹青之下,空靈俊逸之氣踏空而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 鬆壑清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山水》

受元代倪瓚畫法的滋養,弘仁筆墨清新凝練,追求俊達的意境,筆法結構秀逸可愛,清剛簡逸,意趣高潔俊雅,構圖取景疏密有致,善於布白。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西園坐雨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鬆澗清音圖》

往來徽閩之間的弘仁,雲遊之處甚多,對黃山勝景深有體會,又不為倪瓚所縛,力求自我,獨得傳神和寫生之妙,善用折帶皴和幹筆渴墨,筆墨蒼勁整潔,富有秀逸之氣,給人以清新之感。

筆下所繪黃山真景,層巖陡壑,老樹虯鬆,奇險秀麗,新穎而不落俗套。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山水圖軸》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松溪石壁圖》

兼寫松樹、梅花和雙鉤竹,所作蒼松,落筆凝重,氣勢磅礴;所作傲梅,枝如屈鐵,暗香流動。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樹石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梅花圖軸》

於民族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的弘仁沉靜堅忍,遁跡名山,詩畫寄興,眷懷故國,借黃山勝景、鬆梅衝寒傲雪,時刻彰顯著自已高標獨立的人格寫照。


“春風吹綠草,草綠傷人心。殘花落便落,瑣碎沾衣襟。”

——髡殘

渾厚沉著,淳樸含蓄


髡殘(1612——1692),俗姓劉,字介丘,號石溪、白禿、石道人、殘道者、石溪道人、電住道人等,湖廣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在明代時為儒生,清軍南下後剃度出家,法名髡殘。生性鯁直,不亡故明,與前朝遺老及詩文書畫名家相善,在詩詞歌賦、書畫、禪學等方面備受推重。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圖冊》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江干垂釣圖》

髡殘山水,得力於元代王蒙為深,專以幹筆皴擦,墨氣沉著。所作墜石枯藤,枯木老樹,能以錐沙漏痕之書法通於畫法。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自題“八大山人”名號,以草書之法四字連綴而書,閱來既似“哭之”又似“笑之”,暗中渲洩內心對山河破碎的悲怮之情。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信札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

八大山人的藝術世界富含了對現實社會隱痛的寄意,常以蒼茫悽楚、殘山剩水的形象呈諸世人面前,構思不在俗套間,在不完整中求得完整,以象徵性的表現手法暗藏心意,給人以冷逸之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學之人。


“五十年來大夢春,野心一片白雲因。今生老禿原非我,前世衰陽卻是身。大滌草堂聊爾爾,苦瓜和尚淚津津。猶嫌未遂逃名早,筆墨牽人說假真。”

——石濤

恣肆縱橫,奔放闊達


石濤(1642——1707),俗姓朱,名苦極,小字阿長,廣西桂林全州人,明宗室後裔。出家為僧後,得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滌子、靖江後人、瞎尊者等。詩文書畫,無所不通,通無不精,既是書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其藝術理想之名言“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影響極為深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深山秋水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身為明朝王族後裔,突遇國運家世的巨大變故,如此強烈的人生反差使石濤的內心充滿著複雜的隱痛和矛盾。

懷著對祖國山河大地的深厚感情,石濤長期浪跡流返於名山大川間,半生雲遊的經歷使他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入獨到的觀察體驗為他的山水畫創作打下了充實的生活基礎。在黃山、華嶽、金陵、京師、揚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古木垂蔭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泉雲深圖》

特殊的經歷給予石濤蓬勃的創作激情,在天性和生活的交織下,石濤以豐富的想像力投入到藝術的創作中去。所作山水筆恣肆縱橫,新穎多變,景象鬱勃新奇,意境宏遠。

石濤以大膽的藝術革新與創造精神,打破了當時充斥畫苑千篇一律、食古不化的“八股山水”的壟斷,在奇險中兼繞秀潤。枯溼濃淡兼施並用,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墨氣淋漓,給人以強烈的空間感。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溪橋野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鬆蔭研讀圖》

花果、蘭竹和人物也是石濤的創作素材。在繪畫上石濤講究“遺貌取神”、“不似之似似之”,所作花卉饒有生趣,自得機杼,多取材自村野閒園或案頭所見,即便隨手勾勒,也能於寫實中寫意,於爽利中見含蓄。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脫盡恆蹊的石濤,有著獨特的藝術視角,不論黃山雲煙、南國水鄉、江村風雨,或是峭壁長鬆、柳岸清秋、枯樹寒鴉,都有自己的構思布意,筆路墨法和題詩書跋,都有自家的格局和風趣。對藝術與生活、學習遺產與發揮獨創、主觀與客觀等有極為精闢的見地。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南山為壽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江上望南嶽圖軸》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山石徑圖》

精於理論的石濤在其遺存後世的畫語錄和諸多題跋中,構築自己的藝術審美理想,力主獨創的他以自然為師,從生活中的真山實水裡吸引創作的源泉,他那縱肆多變、昂揚雄奇的畫風和勇於開拓的創造精神,無時不刻地引領著後人追索前行。


“偶將筆墨落人間,綺麗亭臺亂後刪。花草吳宮皆不問,獨餘殘沉寫鐘山。”

——弘仁

空靈神運,俊逸絕塵


弘仁(1610——1661),字無智,號漸江,俗姓江,名韜,字大奇;又名舫,字歐盟,安徽歙縣人。青年時曾研讀兵書,明亡後有志抗清,後去福建出家為僧,自號“漸江上人”,精山水、擅花鳥,為新安畫派的奠基人。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竹石風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微風疏雨圖》

深受儒學影響的弘仁,自青年時代就心繫天下安危,在時代的劇變下走上一條抗爭的道路,不苟世俗的他內心充斥著對故明王朝的依戀,然而現實的境遇給了他當頭一棒。無可奈何之下出家的弘仁,用畫筆獨善其身,凡塵俗世充耳不聞,專注于丹青之下,空靈俊逸之氣踏空而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 鬆壑清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山水》

受元代倪瓚畫法的滋養,弘仁筆墨清新凝練,追求俊達的意境,筆法結構秀逸可愛,清剛簡逸,意趣高潔俊雅,構圖取景疏密有致,善於布白。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西園坐雨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鬆澗清音圖》

往來徽閩之間的弘仁,雲遊之處甚多,對黃山勝景深有體會,又不為倪瓚所縛,力求自我,獨得傳神和寫生之妙,善用折帶皴和幹筆渴墨,筆墨蒼勁整潔,富有秀逸之氣,給人以清新之感。

筆下所繪黃山真景,層巖陡壑,老樹虯鬆,奇險秀麗,新穎而不落俗套。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山水圖軸》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松溪石壁圖》

兼寫松樹、梅花和雙鉤竹,所作蒼松,落筆凝重,氣勢磅礴;所作傲梅,枝如屈鐵,暗香流動。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樹石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梅花圖軸》

於民族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的弘仁沉靜堅忍,遁跡名山,詩畫寄興,眷懷故國,借黃山勝景、鬆梅衝寒傲雪,時刻彰顯著自已高標獨立的人格寫照。


“春風吹綠草,草綠傷人心。殘花落便落,瑣碎沾衣襟。”

——髡殘

渾厚沉著,淳樸含蓄


髡殘(1612——1692),俗姓劉,字介丘,號石溪、白禿、石道人、殘道者、石溪道人、電住道人等,湖廣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在明代時為儒生,清軍南下後剃度出家,法名髡殘。生性鯁直,不亡故明,與前朝遺老及詩文書畫名家相善,在詩詞歌賦、書畫、禪學等方面備受推重。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圖冊》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江干垂釣圖》

髡殘山水,得力於元代王蒙為深,專以幹筆皴擦,墨氣沉著。所作墜石枯藤,枯木老樹,能以錐沙漏痕之書法通於畫法。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自題“八大山人”名號,以草書之法四字連綴而書,閱來既似“哭之”又似“笑之”,暗中渲洩內心對山河破碎的悲怮之情。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信札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

八大山人的藝術世界富含了對現實社會隱痛的寄意,常以蒼茫悽楚、殘山剩水的形象呈諸世人面前,構思不在俗套間,在不完整中求得完整,以象徵性的表現手法暗藏心意,給人以冷逸之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學之人。


“五十年來大夢春,野心一片白雲因。今生老禿原非我,前世衰陽卻是身。大滌草堂聊爾爾,苦瓜和尚淚津津。猶嫌未遂逃名早,筆墨牽人說假真。”

——石濤

恣肆縱橫,奔放闊達


石濤(1642——1707),俗姓朱,名苦極,小字阿長,廣西桂林全州人,明宗室後裔。出家為僧後,得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滌子、靖江後人、瞎尊者等。詩文書畫,無所不通,通無不精,既是書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其藝術理想之名言“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影響極為深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深山秋水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身為明朝王族後裔,突遇國運家世的巨大變故,如此強烈的人生反差使石濤的內心充滿著複雜的隱痛和矛盾。

懷著對祖國山河大地的深厚感情,石濤長期浪跡流返於名山大川間,半生雲遊的經歷使他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入獨到的觀察體驗為他的山水畫創作打下了充實的生活基礎。在黃山、華嶽、金陵、京師、揚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古木垂蔭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泉雲深圖》

特殊的經歷給予石濤蓬勃的創作激情,在天性和生活的交織下,石濤以豐富的想像力投入到藝術的創作中去。所作山水筆恣肆縱橫,新穎多變,景象鬱勃新奇,意境宏遠。

石濤以大膽的藝術革新與創造精神,打破了當時充斥畫苑千篇一律、食古不化的“八股山水”的壟斷,在奇險中兼繞秀潤。枯溼濃淡兼施並用,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墨氣淋漓,給人以強烈的空間感。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溪橋野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鬆蔭研讀圖》

花果、蘭竹和人物也是石濤的創作素材。在繪畫上石濤講究“遺貌取神”、“不似之似似之”,所作花卉饒有生趣,自得機杼,多取材自村野閒園或案頭所見,即便隨手勾勒,也能於寫實中寫意,於爽利中見含蓄。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脫盡恆蹊的石濤,有著獨特的藝術視角,不論黃山雲煙、南國水鄉、江村風雨,或是峭壁長鬆、柳岸清秋、枯樹寒鴉,都有自己的構思布意,筆路墨法和題詩書跋,都有自家的格局和風趣。對藝術與生活、學習遺產與發揮獨創、主觀與客觀等有極為精闢的見地。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南山為壽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江上望南嶽圖軸》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山石徑圖》

精於理論的石濤在其遺存後世的畫語錄和諸多題跋中,構築自己的藝術審美理想,力主獨創的他以自然為師,從生活中的真山實水裡吸引創作的源泉,他那縱肆多變、昂揚雄奇的畫風和勇於開拓的創造精神,無時不刻地引領著後人追索前行。


“偶將筆墨落人間,綺麗亭臺亂後刪。花草吳宮皆不問,獨餘殘沉寫鐘山。”

——弘仁

空靈神運,俊逸絕塵


弘仁(1610——1661),字無智,號漸江,俗姓江,名韜,字大奇;又名舫,字歐盟,安徽歙縣人。青年時曾研讀兵書,明亡後有志抗清,後去福建出家為僧,自號“漸江上人”,精山水、擅花鳥,為新安畫派的奠基人。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竹石風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微風疏雨圖》

深受儒學影響的弘仁,自青年時代就心繫天下安危,在時代的劇變下走上一條抗爭的道路,不苟世俗的他內心充斥著對故明王朝的依戀,然而現實的境遇給了他當頭一棒。無可奈何之下出家的弘仁,用畫筆獨善其身,凡塵俗世充耳不聞,專注于丹青之下,空靈俊逸之氣踏空而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 鬆壑清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山水》

受元代倪瓚畫法的滋養,弘仁筆墨清新凝練,追求俊達的意境,筆法結構秀逸可愛,清剛簡逸,意趣高潔俊雅,構圖取景疏密有致,善於布白。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西園坐雨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鬆澗清音圖》

往來徽閩之間的弘仁,雲遊之處甚多,對黃山勝景深有體會,又不為倪瓚所縛,力求自我,獨得傳神和寫生之妙,善用折帶皴和幹筆渴墨,筆墨蒼勁整潔,富有秀逸之氣,給人以清新之感。

筆下所繪黃山真景,層巖陡壑,老樹虯鬆,奇險秀麗,新穎而不落俗套。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山水圖軸》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松溪石壁圖》

兼寫松樹、梅花和雙鉤竹,所作蒼松,落筆凝重,氣勢磅礴;所作傲梅,枝如屈鐵,暗香流動。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樹石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梅花圖軸》

於民族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的弘仁沉靜堅忍,遁跡名山,詩畫寄興,眷懷故國,借黃山勝景、鬆梅衝寒傲雪,時刻彰顯著自已高標獨立的人格寫照。


“春風吹綠草,草綠傷人心。殘花落便落,瑣碎沾衣襟。”

——髡殘

渾厚沉著,淳樸含蓄


髡殘(1612——1692),俗姓劉,字介丘,號石溪、白禿、石道人、殘道者、石溪道人、電住道人等,湖廣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在明代時為儒生,清軍南下後剃度出家,法名髡殘。生性鯁直,不亡故明,與前朝遺老及詩文書畫名家相善,在詩詞歌賦、書畫、禪學等方面備受推重。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圖冊》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江干垂釣圖》

髡殘山水,得力於元代王蒙為深,專以幹筆皴擦,墨氣沉著。所作墜石枯藤,枯木老樹,能以錐沙漏痕之書法通於畫法。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

早年雲遊名山大川之間的髡殘,對現實生活中的風姿光景耳濡目染。髡殘的山水注重景物氣氛的描寫,所作景色,山重水複,雲煙掩映,既受宋元名家影響,而又得之自然。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自題“八大山人”名號,以草書之法四字連綴而書,閱來既似“哭之”又似“笑之”,暗中渲洩內心對山河破碎的悲怮之情。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信札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

八大山人的藝術世界富含了對現實社會隱痛的寄意,常以蒼茫悽楚、殘山剩水的形象呈諸世人面前,構思不在俗套間,在不完整中求得完整,以象徵性的表現手法暗藏心意,給人以冷逸之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學之人。


“五十年來大夢春,野心一片白雲因。今生老禿原非我,前世衰陽卻是身。大滌草堂聊爾爾,苦瓜和尚淚津津。猶嫌未遂逃名早,筆墨牽人說假真。”

——石濤

恣肆縱橫,奔放闊達


石濤(1642——1707),俗姓朱,名苦極,小字阿長,廣西桂林全州人,明宗室後裔。出家為僧後,得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滌子、靖江後人、瞎尊者等。詩文書畫,無所不通,通無不精,既是書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其藝術理想之名言“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影響極為深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深山秋水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身為明朝王族後裔,突遇國運家世的巨大變故,如此強烈的人生反差使石濤的內心充滿著複雜的隱痛和矛盾。

懷著對祖國山河大地的深厚感情,石濤長期浪跡流返於名山大川間,半生雲遊的經歷使他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入獨到的觀察體驗為他的山水畫創作打下了充實的生活基礎。在黃山、華嶽、金陵、京師、揚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古木垂蔭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泉雲深圖》

特殊的經歷給予石濤蓬勃的創作激情,在天性和生活的交織下,石濤以豐富的想像力投入到藝術的創作中去。所作山水筆恣肆縱橫,新穎多變,景象鬱勃新奇,意境宏遠。

石濤以大膽的藝術革新與創造精神,打破了當時充斥畫苑千篇一律、食古不化的“八股山水”的壟斷,在奇險中兼繞秀潤。枯溼濃淡兼施並用,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墨氣淋漓,給人以強烈的空間感。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溪橋野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鬆蔭研讀圖》

花果、蘭竹和人物也是石濤的創作素材。在繪畫上石濤講究“遺貌取神”、“不似之似似之”,所作花卉饒有生趣,自得機杼,多取材自村野閒園或案頭所見,即便隨手勾勒,也能於寫實中寫意,於爽利中見含蓄。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脫盡恆蹊的石濤,有著獨特的藝術視角,不論黃山雲煙、南國水鄉、江村風雨,或是峭壁長鬆、柳岸清秋、枯樹寒鴉,都有自己的構思布意,筆路墨法和題詩書跋,都有自家的格局和風趣。對藝術與生活、學習遺產與發揮獨創、主觀與客觀等有極為精闢的見地。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南山為壽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江上望南嶽圖軸》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山石徑圖》

精於理論的石濤在其遺存後世的畫語錄和諸多題跋中,構築自己的藝術審美理想,力主獨創的他以自然為師,從生活中的真山實水裡吸引創作的源泉,他那縱肆多變、昂揚雄奇的畫風和勇於開拓的創造精神,無時不刻地引領著後人追索前行。


“偶將筆墨落人間,綺麗亭臺亂後刪。花草吳宮皆不問,獨餘殘沉寫鐘山。”

——弘仁

空靈神運,俊逸絕塵


弘仁(1610——1661),字無智,號漸江,俗姓江,名韜,字大奇;又名舫,字歐盟,安徽歙縣人。青年時曾研讀兵書,明亡後有志抗清,後去福建出家為僧,自號“漸江上人”,精山水、擅花鳥,為新安畫派的奠基人。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竹石風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微風疏雨圖》

深受儒學影響的弘仁,自青年時代就心繫天下安危,在時代的劇變下走上一條抗爭的道路,不苟世俗的他內心充斥著對故明王朝的依戀,然而現實的境遇給了他當頭一棒。無可奈何之下出家的弘仁,用畫筆獨善其身,凡塵俗世充耳不聞,專注于丹青之下,空靈俊逸之氣踏空而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 鬆壑清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山水》

受元代倪瓚畫法的滋養,弘仁筆墨清新凝練,追求俊達的意境,筆法結構秀逸可愛,清剛簡逸,意趣高潔俊雅,構圖取景疏密有致,善於布白。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西園坐雨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鬆澗清音圖》

往來徽閩之間的弘仁,雲遊之處甚多,對黃山勝景深有體會,又不為倪瓚所縛,力求自我,獨得傳神和寫生之妙,善用折帶皴和幹筆渴墨,筆墨蒼勁整潔,富有秀逸之氣,給人以清新之感。

筆下所繪黃山真景,層巖陡壑,老樹虯鬆,奇險秀麗,新穎而不落俗套。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山水圖軸》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松溪石壁圖》

兼寫松樹、梅花和雙鉤竹,所作蒼松,落筆凝重,氣勢磅礴;所作傲梅,枝如屈鐵,暗香流動。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樹石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梅花圖軸》

於民族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的弘仁沉靜堅忍,遁跡名山,詩畫寄興,眷懷故國,借黃山勝景、鬆梅衝寒傲雪,時刻彰顯著自已高標獨立的人格寫照。


“春風吹綠草,草綠傷人心。殘花落便落,瑣碎沾衣襟。”

——髡殘

渾厚沉著,淳樸含蓄


髡殘(1612——1692),俗姓劉,字介丘,號石溪、白禿、石道人、殘道者、石溪道人、電住道人等,湖廣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在明代時為儒生,清軍南下後剃度出家,法名髡殘。生性鯁直,不亡故明,與前朝遺老及詩文書畫名家相善,在詩詞歌賦、書畫、禪學等方面備受推重。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圖冊》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江干垂釣圖》

髡殘山水,得力於元代王蒙為深,專以幹筆皴擦,墨氣沉著。所作墜石枯藤,枯木老樹,能以錐沙漏痕之書法通於畫法。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

早年雲遊名山大川之間的髡殘,對現實生活中的風姿光景耳濡目染。髡殘的山水注重景物氣氛的描寫,所作景色,山重水複,雲煙掩映,既受宋元名家影響,而又得之自然。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自題“八大山人”名號,以草書之法四字連綴而書,閱來既似“哭之”又似“笑之”,暗中渲洩內心對山河破碎的悲怮之情。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信札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

八大山人的藝術世界富含了對現實社會隱痛的寄意,常以蒼茫悽楚、殘山剩水的形象呈諸世人面前,構思不在俗套間,在不完整中求得完整,以象徵性的表現手法暗藏心意,給人以冷逸之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學之人。


“五十年來大夢春,野心一片白雲因。今生老禿原非我,前世衰陽卻是身。大滌草堂聊爾爾,苦瓜和尚淚津津。猶嫌未遂逃名早,筆墨牽人說假真。”

——石濤

恣肆縱橫,奔放闊達


石濤(1642——1707),俗姓朱,名苦極,小字阿長,廣西桂林全州人,明宗室後裔。出家為僧後,得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滌子、靖江後人、瞎尊者等。詩文書畫,無所不通,通無不精,既是書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其藝術理想之名言“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影響極為深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深山秋水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身為明朝王族後裔,突遇國運家世的巨大變故,如此強烈的人生反差使石濤的內心充滿著複雜的隱痛和矛盾。

懷著對祖國山河大地的深厚感情,石濤長期浪跡流返於名山大川間,半生雲遊的經歷使他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入獨到的觀察體驗為他的山水畫創作打下了充實的生活基礎。在黃山、華嶽、金陵、京師、揚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古木垂蔭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泉雲深圖》

特殊的經歷給予石濤蓬勃的創作激情,在天性和生活的交織下,石濤以豐富的想像力投入到藝術的創作中去。所作山水筆恣肆縱橫,新穎多變,景象鬱勃新奇,意境宏遠。

石濤以大膽的藝術革新與創造精神,打破了當時充斥畫苑千篇一律、食古不化的“八股山水”的壟斷,在奇險中兼繞秀潤。枯溼濃淡兼施並用,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墨氣淋漓,給人以強烈的空間感。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溪橋野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鬆蔭研讀圖》

花果、蘭竹和人物也是石濤的創作素材。在繪畫上石濤講究“遺貌取神”、“不似之似似之”,所作花卉饒有生趣,自得機杼,多取材自村野閒園或案頭所見,即便隨手勾勒,也能於寫實中寫意,於爽利中見含蓄。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脫盡恆蹊的石濤,有著獨特的藝術視角,不論黃山雲煙、南國水鄉、江村風雨,或是峭壁長鬆、柳岸清秋、枯樹寒鴉,都有自己的構思布意,筆路墨法和題詩書跋,都有自家的格局和風趣。對藝術與生活、學習遺產與發揮獨創、主觀與客觀等有極為精闢的見地。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南山為壽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江上望南嶽圖軸》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山石徑圖》

精於理論的石濤在其遺存後世的畫語錄和諸多題跋中,構築自己的藝術審美理想,力主獨創的他以自然為師,從生活中的真山實水裡吸引創作的源泉,他那縱肆多變、昂揚雄奇的畫風和勇於開拓的創造精神,無時不刻地引領著後人追索前行。


“偶將筆墨落人間,綺麗亭臺亂後刪。花草吳宮皆不問,獨餘殘沉寫鐘山。”

——弘仁

空靈神運,俊逸絕塵


弘仁(1610——1661),字無智,號漸江,俗姓江,名韜,字大奇;又名舫,字歐盟,安徽歙縣人。青年時曾研讀兵書,明亡後有志抗清,後去福建出家為僧,自號“漸江上人”,精山水、擅花鳥,為新安畫派的奠基人。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竹石風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微風疏雨圖》

深受儒學影響的弘仁,自青年時代就心繫天下安危,在時代的劇變下走上一條抗爭的道路,不苟世俗的他內心充斥著對故明王朝的依戀,然而現實的境遇給了他當頭一棒。無可奈何之下出家的弘仁,用畫筆獨善其身,凡塵俗世充耳不聞,專注于丹青之下,空靈俊逸之氣踏空而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 鬆壑清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山水》

受元代倪瓚畫法的滋養,弘仁筆墨清新凝練,追求俊達的意境,筆法結構秀逸可愛,清剛簡逸,意趣高潔俊雅,構圖取景疏密有致,善於布白。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西園坐雨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鬆澗清音圖》

往來徽閩之間的弘仁,雲遊之處甚多,對黃山勝景深有體會,又不為倪瓚所縛,力求自我,獨得傳神和寫生之妙,善用折帶皴和幹筆渴墨,筆墨蒼勁整潔,富有秀逸之氣,給人以清新之感。

筆下所繪黃山真景,層巖陡壑,老樹虯鬆,奇險秀麗,新穎而不落俗套。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山水圖軸》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松溪石壁圖》

兼寫松樹、梅花和雙鉤竹,所作蒼松,落筆凝重,氣勢磅礴;所作傲梅,枝如屈鐵,暗香流動。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樹石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梅花圖軸》

於民族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的弘仁沉靜堅忍,遁跡名山,詩畫寄興,眷懷故國,借黃山勝景、鬆梅衝寒傲雪,時刻彰顯著自已高標獨立的人格寫照。


“春風吹綠草,草綠傷人心。殘花落便落,瑣碎沾衣襟。”

——髡殘

渾厚沉著,淳樸含蓄


髡殘(1612——1692),俗姓劉,字介丘,號石溪、白禿、石道人、殘道者、石溪道人、電住道人等,湖廣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在明代時為儒生,清軍南下後剃度出家,法名髡殘。生性鯁直,不亡故明,與前朝遺老及詩文書畫名家相善,在詩詞歌賦、書畫、禪學等方面備受推重。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圖冊》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江干垂釣圖》

髡殘山水,得力於元代王蒙為深,專以幹筆皴擦,墨氣沉著。所作墜石枯藤,枯木老樹,能以錐沙漏痕之書法通於畫法。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

早年雲遊名山大川之間的髡殘,對現實生活中的風姿光景耳濡目染。髡殘的山水注重景物氣氛的描寫,所作景色,山重水複,雲煙掩映,既受宋元名家影響,而又得之自然。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雨洗山根圖》

喜用渴筆、禿毫,蒼勁凝重,幹而不枯,並以濃淡墨色渲染,間以淡赭作底,使得筆墨交融,形成鬱茂蒼渾、酣暢淋漓的情趣,使畫面產生雄渾壯闊、縱橫蓬勃的氣勢。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自題“八大山人”名號,以草書之法四字連綴而書,閱來既似“哭之”又似“笑之”,暗中渲洩內心對山河破碎的悲怮之情。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信札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

八大山人的藝術世界富含了對現實社會隱痛的寄意,常以蒼茫悽楚、殘山剩水的形象呈諸世人面前,構思不在俗套間,在不完整中求得完整,以象徵性的表現手法暗藏心意,給人以冷逸之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學之人。


“五十年來大夢春,野心一片白雲因。今生老禿原非我,前世衰陽卻是身。大滌草堂聊爾爾,苦瓜和尚淚津津。猶嫌未遂逃名早,筆墨牽人說假真。”

——石濤

恣肆縱橫,奔放闊達


石濤(1642——1707),俗姓朱,名苦極,小字阿長,廣西桂林全州人,明宗室後裔。出家為僧後,得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滌子、靖江後人、瞎尊者等。詩文書畫,無所不通,通無不精,既是書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其藝術理想之名言“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影響極為深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深山秋水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身為明朝王族後裔,突遇國運家世的巨大變故,如此強烈的人生反差使石濤的內心充滿著複雜的隱痛和矛盾。

懷著對祖國山河大地的深厚感情,石濤長期浪跡流返於名山大川間,半生雲遊的經歷使他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入獨到的觀察體驗為他的山水畫創作打下了充實的生活基礎。在黃山、華嶽、金陵、京師、揚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古木垂蔭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泉雲深圖》

特殊的經歷給予石濤蓬勃的創作激情,在天性和生活的交織下,石濤以豐富的想像力投入到藝術的創作中去。所作山水筆恣肆縱橫,新穎多變,景象鬱勃新奇,意境宏遠。

石濤以大膽的藝術革新與創造精神,打破了當時充斥畫苑千篇一律、食古不化的“八股山水”的壟斷,在奇險中兼繞秀潤。枯溼濃淡兼施並用,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墨氣淋漓,給人以強烈的空間感。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溪橋野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鬆蔭研讀圖》

花果、蘭竹和人物也是石濤的創作素材。在繪畫上石濤講究“遺貌取神”、“不似之似似之”,所作花卉饒有生趣,自得機杼,多取材自村野閒園或案頭所見,即便隨手勾勒,也能於寫實中寫意,於爽利中見含蓄。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脫盡恆蹊的石濤,有著獨特的藝術視角,不論黃山雲煙、南國水鄉、江村風雨,或是峭壁長鬆、柳岸清秋、枯樹寒鴉,都有自己的構思布意,筆路墨法和題詩書跋,都有自家的格局和風趣。對藝術與生活、學習遺產與發揮獨創、主觀與客觀等有極為精闢的見地。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南山為壽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江上望南嶽圖軸》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山石徑圖》

精於理論的石濤在其遺存後世的畫語錄和諸多題跋中,構築自己的藝術審美理想,力主獨創的他以自然為師,從生活中的真山實水裡吸引創作的源泉,他那縱肆多變、昂揚雄奇的畫風和勇於開拓的創造精神,無時不刻地引領著後人追索前行。


“偶將筆墨落人間,綺麗亭臺亂後刪。花草吳宮皆不問,獨餘殘沉寫鐘山。”

——弘仁

空靈神運,俊逸絕塵


弘仁(1610——1661),字無智,號漸江,俗姓江,名韜,字大奇;又名舫,字歐盟,安徽歙縣人。青年時曾研讀兵書,明亡後有志抗清,後去福建出家為僧,自號“漸江上人”,精山水、擅花鳥,為新安畫派的奠基人。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竹石風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微風疏雨圖》

深受儒學影響的弘仁,自青年時代就心繫天下安危,在時代的劇變下走上一條抗爭的道路,不苟世俗的他內心充斥著對故明王朝的依戀,然而現實的境遇給了他當頭一棒。無可奈何之下出家的弘仁,用畫筆獨善其身,凡塵俗世充耳不聞,專注于丹青之下,空靈俊逸之氣踏空而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 鬆壑清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山水》

受元代倪瓚畫法的滋養,弘仁筆墨清新凝練,追求俊達的意境,筆法結構秀逸可愛,清剛簡逸,意趣高潔俊雅,構圖取景疏密有致,善於布白。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西園坐雨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鬆澗清音圖》

往來徽閩之間的弘仁,雲遊之處甚多,對黃山勝景深有體會,又不為倪瓚所縛,力求自我,獨得傳神和寫生之妙,善用折帶皴和幹筆渴墨,筆墨蒼勁整潔,富有秀逸之氣,給人以清新之感。

筆下所繪黃山真景,層巖陡壑,老樹虯鬆,奇險秀麗,新穎而不落俗套。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山水圖軸》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松溪石壁圖》

兼寫松樹、梅花和雙鉤竹,所作蒼松,落筆凝重,氣勢磅礴;所作傲梅,枝如屈鐵,暗香流動。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樹石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梅花圖軸》

於民族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的弘仁沉靜堅忍,遁跡名山,詩畫寄興,眷懷故國,借黃山勝景、鬆梅衝寒傲雪,時刻彰顯著自已高標獨立的人格寫照。


“春風吹綠草,草綠傷人心。殘花落便落,瑣碎沾衣襟。”

——髡殘

渾厚沉著,淳樸含蓄


髡殘(1612——1692),俗姓劉,字介丘,號石溪、白禿、石道人、殘道者、石溪道人、電住道人等,湖廣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在明代時為儒生,清軍南下後剃度出家,法名髡殘。生性鯁直,不亡故明,與前朝遺老及詩文書畫名家相善,在詩詞歌賦、書畫、禪學等方面備受推重。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圖冊》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江干垂釣圖》

髡殘山水,得力於元代王蒙為深,專以幹筆皴擦,墨氣沉著。所作墜石枯藤,枯木老樹,能以錐沙漏痕之書法通於畫法。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

早年雲遊名山大川之間的髡殘,對現實生活中的風姿光景耳濡目染。髡殘的山水注重景物氣氛的描寫,所作景色,山重水複,雲煙掩映,既受宋元名家影響,而又得之自然。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雨洗山根圖》

喜用渴筆、禿毫,蒼勁凝重,幹而不枯,並以濃淡墨色渲染,間以淡赭作底,使得筆墨交融,形成鬱茂蒼渾、酣暢淋漓的情趣,使畫面產生雄渾壯闊、縱橫蓬勃的氣勢。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自題“八大山人”名號,以草書之法四字連綴而書,閱來既似“哭之”又似“笑之”,暗中渲洩內心對山河破碎的悲怮之情。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信札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

八大山人的藝術世界富含了對現實社會隱痛的寄意,常以蒼茫悽楚、殘山剩水的形象呈諸世人面前,構思不在俗套間,在不完整中求得完整,以象徵性的表現手法暗藏心意,給人以冷逸之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學之人。


“五十年來大夢春,野心一片白雲因。今生老禿原非我,前世衰陽卻是身。大滌草堂聊爾爾,苦瓜和尚淚津津。猶嫌未遂逃名早,筆墨牽人說假真。”

——石濤

恣肆縱橫,奔放闊達


石濤(1642——1707),俗姓朱,名苦極,小字阿長,廣西桂林全州人,明宗室後裔。出家為僧後,得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滌子、靖江後人、瞎尊者等。詩文書畫,無所不通,通無不精,既是書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其藝術理想之名言“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影響極為深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深山秋水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身為明朝王族後裔,突遇國運家世的巨大變故,如此強烈的人生反差使石濤的內心充滿著複雜的隱痛和矛盾。

懷著對祖國山河大地的深厚感情,石濤長期浪跡流返於名山大川間,半生雲遊的經歷使他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入獨到的觀察體驗為他的山水畫創作打下了充實的生活基礎。在黃山、華嶽、金陵、京師、揚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古木垂蔭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泉雲深圖》

特殊的經歷給予石濤蓬勃的創作激情,在天性和生活的交織下,石濤以豐富的想像力投入到藝術的創作中去。所作山水筆恣肆縱橫,新穎多變,景象鬱勃新奇,意境宏遠。

石濤以大膽的藝術革新與創造精神,打破了當時充斥畫苑千篇一律、食古不化的“八股山水”的壟斷,在奇險中兼繞秀潤。枯溼濃淡兼施並用,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墨氣淋漓,給人以強烈的空間感。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溪橋野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鬆蔭研讀圖》

花果、蘭竹和人物也是石濤的創作素材。在繪畫上石濤講究“遺貌取神”、“不似之似似之”,所作花卉饒有生趣,自得機杼,多取材自村野閒園或案頭所見,即便隨手勾勒,也能於寫實中寫意,於爽利中見含蓄。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脫盡恆蹊的石濤,有著獨特的藝術視角,不論黃山雲煙、南國水鄉、江村風雨,或是峭壁長鬆、柳岸清秋、枯樹寒鴉,都有自己的構思布意,筆路墨法和題詩書跋,都有自家的格局和風趣。對藝術與生活、學習遺產與發揮獨創、主觀與客觀等有極為精闢的見地。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南山為壽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江上望南嶽圖軸》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山石徑圖》

精於理論的石濤在其遺存後世的畫語錄和諸多題跋中,構築自己的藝術審美理想,力主獨創的他以自然為師,從生活中的真山實水裡吸引創作的源泉,他那縱肆多變、昂揚雄奇的畫風和勇於開拓的創造精神,無時不刻地引領著後人追索前行。


“偶將筆墨落人間,綺麗亭臺亂後刪。花草吳宮皆不問,獨餘殘沉寫鐘山。”

——弘仁

空靈神運,俊逸絕塵


弘仁(1610——1661),字無智,號漸江,俗姓江,名韜,字大奇;又名舫,字歐盟,安徽歙縣人。青年時曾研讀兵書,明亡後有志抗清,後去福建出家為僧,自號“漸江上人”,精山水、擅花鳥,為新安畫派的奠基人。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竹石風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微風疏雨圖》

深受儒學影響的弘仁,自青年時代就心繫天下安危,在時代的劇變下走上一條抗爭的道路,不苟世俗的他內心充斥著對故明王朝的依戀,然而現實的境遇給了他當頭一棒。無可奈何之下出家的弘仁,用畫筆獨善其身,凡塵俗世充耳不聞,專注于丹青之下,空靈俊逸之氣踏空而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 鬆壑清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山水》

受元代倪瓚畫法的滋養,弘仁筆墨清新凝練,追求俊達的意境,筆法結構秀逸可愛,清剛簡逸,意趣高潔俊雅,構圖取景疏密有致,善於布白。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西園坐雨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鬆澗清音圖》

往來徽閩之間的弘仁,雲遊之處甚多,對黃山勝景深有體會,又不為倪瓚所縛,力求自我,獨得傳神和寫生之妙,善用折帶皴和幹筆渴墨,筆墨蒼勁整潔,富有秀逸之氣,給人以清新之感。

筆下所繪黃山真景,層巖陡壑,老樹虯鬆,奇險秀麗,新穎而不落俗套。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山水圖軸》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松溪石壁圖》

兼寫松樹、梅花和雙鉤竹,所作蒼松,落筆凝重,氣勢磅礴;所作傲梅,枝如屈鐵,暗香流動。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樹石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梅花圖軸》

於民族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的弘仁沉靜堅忍,遁跡名山,詩畫寄興,眷懷故國,借黃山勝景、鬆梅衝寒傲雪,時刻彰顯著自已高標獨立的人格寫照。


“春風吹綠草,草綠傷人心。殘花落便落,瑣碎沾衣襟。”

——髡殘

渾厚沉著,淳樸含蓄


髡殘(1612——1692),俗姓劉,字介丘,號石溪、白禿、石道人、殘道者、石溪道人、電住道人等,湖廣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在明代時為儒生,清軍南下後剃度出家,法名髡殘。生性鯁直,不亡故明,與前朝遺老及詩文書畫名家相善,在詩詞歌賦、書畫、禪學等方面備受推重。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圖冊》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江干垂釣圖》

髡殘山水,得力於元代王蒙為深,專以幹筆皴擦,墨氣沉著。所作墜石枯藤,枯木老樹,能以錐沙漏痕之書法通於畫法。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

早年雲遊名山大川之間的髡殘,對現實生活中的風姿光景耳濡目染。髡殘的山水注重景物氣氛的描寫,所作景色,山重水複,雲煙掩映,既受宋元名家影響,而又得之自然。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雨洗山根圖》

喜用渴筆、禿毫,蒼勁凝重,幹而不枯,並以濃淡墨色渲染,間以淡赭作底,使得筆墨交融,形成鬱茂蒼渾、酣暢淋漓的情趣,使畫面產生雄渾壯闊、縱橫蓬勃的氣勢。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高士幽居圖》

荒率而渾厚的筆墨,含蓄而繁密的佈局,突出了畫面中的清幽之致。其嚴密蒼勁的畫風,更顯高曠絕塵。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自題“八大山人”名號,以草書之法四字連綴而書,閱來既似“哭之”又似“笑之”,暗中渲洩內心對山河破碎的悲怮之情。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信札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

八大山人的藝術世界富含了對現實社會隱痛的寄意,常以蒼茫悽楚、殘山剩水的形象呈諸世人面前,構思不在俗套間,在不完整中求得完整,以象徵性的表現手法暗藏心意,給人以冷逸之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學之人。


“五十年來大夢春,野心一片白雲因。今生老禿原非我,前世衰陽卻是身。大滌草堂聊爾爾,苦瓜和尚淚津津。猶嫌未遂逃名早,筆墨牽人說假真。”

——石濤

恣肆縱橫,奔放闊達


石濤(1642——1707),俗姓朱,名苦極,小字阿長,廣西桂林全州人,明宗室後裔。出家為僧後,得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滌子、靖江後人、瞎尊者等。詩文書畫,無所不通,通無不精,既是書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其藝術理想之名言“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影響極為深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深山秋水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身為明朝王族後裔,突遇國運家世的巨大變故,如此強烈的人生反差使石濤的內心充滿著複雜的隱痛和矛盾。

懷著對祖國山河大地的深厚感情,石濤長期浪跡流返於名山大川間,半生雲遊的經歷使他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入獨到的觀察體驗為他的山水畫創作打下了充實的生活基礎。在黃山、華嶽、金陵、京師、揚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古木垂蔭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泉雲深圖》

特殊的經歷給予石濤蓬勃的創作激情,在天性和生活的交織下,石濤以豐富的想像力投入到藝術的創作中去。所作山水筆恣肆縱橫,新穎多變,景象鬱勃新奇,意境宏遠。

石濤以大膽的藝術革新與創造精神,打破了當時充斥畫苑千篇一律、食古不化的“八股山水”的壟斷,在奇險中兼繞秀潤。枯溼濃淡兼施並用,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墨氣淋漓,給人以強烈的空間感。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溪橋野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鬆蔭研讀圖》

花果、蘭竹和人物也是石濤的創作素材。在繪畫上石濤講究“遺貌取神”、“不似之似似之”,所作花卉饒有生趣,自得機杼,多取材自村野閒園或案頭所見,即便隨手勾勒,也能於寫實中寫意,於爽利中見含蓄。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脫盡恆蹊的石濤,有著獨特的藝術視角,不論黃山雲煙、南國水鄉、江村風雨,或是峭壁長鬆、柳岸清秋、枯樹寒鴉,都有自己的構思布意,筆路墨法和題詩書跋,都有自家的格局和風趣。對藝術與生活、學習遺產與發揮獨創、主觀與客觀等有極為精闢的見地。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南山為壽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江上望南嶽圖軸》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山石徑圖》

精於理論的石濤在其遺存後世的畫語錄和諸多題跋中,構築自己的藝術審美理想,力主獨創的他以自然為師,從生活中的真山實水裡吸引創作的源泉,他那縱肆多變、昂揚雄奇的畫風和勇於開拓的創造精神,無時不刻地引領著後人追索前行。


“偶將筆墨落人間,綺麗亭臺亂後刪。花草吳宮皆不問,獨餘殘沉寫鐘山。”

——弘仁

空靈神運,俊逸絕塵


弘仁(1610——1661),字無智,號漸江,俗姓江,名韜,字大奇;又名舫,字歐盟,安徽歙縣人。青年時曾研讀兵書,明亡後有志抗清,後去福建出家為僧,自號“漸江上人”,精山水、擅花鳥,為新安畫派的奠基人。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竹石風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微風疏雨圖》

深受儒學影響的弘仁,自青年時代就心繫天下安危,在時代的劇變下走上一條抗爭的道路,不苟世俗的他內心充斥著對故明王朝的依戀,然而現實的境遇給了他當頭一棒。無可奈何之下出家的弘仁,用畫筆獨善其身,凡塵俗世充耳不聞,專注于丹青之下,空靈俊逸之氣踏空而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 鬆壑清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山水》

受元代倪瓚畫法的滋養,弘仁筆墨清新凝練,追求俊達的意境,筆法結構秀逸可愛,清剛簡逸,意趣高潔俊雅,構圖取景疏密有致,善於布白。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西園坐雨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鬆澗清音圖》

往來徽閩之間的弘仁,雲遊之處甚多,對黃山勝景深有體會,又不為倪瓚所縛,力求自我,獨得傳神和寫生之妙,善用折帶皴和幹筆渴墨,筆墨蒼勁整潔,富有秀逸之氣,給人以清新之感。

筆下所繪黃山真景,層巖陡壑,老樹虯鬆,奇險秀麗,新穎而不落俗套。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山水圖軸》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松溪石壁圖》

兼寫松樹、梅花和雙鉤竹,所作蒼松,落筆凝重,氣勢磅礴;所作傲梅,枝如屈鐵,暗香流動。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樹石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梅花圖軸》

於民族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的弘仁沉靜堅忍,遁跡名山,詩畫寄興,眷懷故國,借黃山勝景、鬆梅衝寒傲雪,時刻彰顯著自已高標獨立的人格寫照。


“春風吹綠草,草綠傷人心。殘花落便落,瑣碎沾衣襟。”

——髡殘

渾厚沉著,淳樸含蓄


髡殘(1612——1692),俗姓劉,字介丘,號石溪、白禿、石道人、殘道者、石溪道人、電住道人等,湖廣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在明代時為儒生,清軍南下後剃度出家,法名髡殘。生性鯁直,不亡故明,與前朝遺老及詩文書畫名家相善,在詩詞歌賦、書畫、禪學等方面備受推重。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圖冊》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江干垂釣圖》

髡殘山水,得力於元代王蒙為深,專以幹筆皴擦,墨氣沉著。所作墜石枯藤,枯木老樹,能以錐沙漏痕之書法通於畫法。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

早年雲遊名山大川之間的髡殘,對現實生活中的風姿光景耳濡目染。髡殘的山水注重景物氣氛的描寫,所作景色,山重水複,雲煙掩映,既受宋元名家影響,而又得之自然。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雨洗山根圖》

喜用渴筆、禿毫,蒼勁凝重,幹而不枯,並以濃淡墨色渲染,間以淡赭作底,使得筆墨交融,形成鬱茂蒼渾、酣暢淋漓的情趣,使畫面產生雄渾壯闊、縱橫蓬勃的氣勢。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高士幽居圖》

荒率而渾厚的筆墨,含蓄而繁密的佈局,突出了畫面中的清幽之致。其嚴密蒼勁的畫風,更顯高曠絕塵。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蒼翠凌天圖》

"

明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的女真族人,在已稱帝兩年的部族首領努爾哈赤的率領下,以摧枯拉朽的態勢自遼東席捲而來,如疾風吹勁草般加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人王朝——明朝的滅亡。

明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隨著崇禎皇帝在紫禁城神武門外的煤山自縊,正式宣告了明朝的覆滅。入關後的八旗軍一路高歌猛進,順利挺進江南腹地,連續擊敗大順李自成部、大西張獻忠部、南明小朝廷三股勢力,最終牢牢掌握中原王朝霸業,建立滿清政權。

滿清政權的建立對於當時的朱明“遺民”們間給予的沉重的心理創傷,在理想與現實的矛盾下,每個人都不得不思考著未來的出路,是隨波逐流抑或獨善其身,時常鐫刻在封建知識階層的心頭。

政權的更迭本是封建時代正常的政治現象,但當滿清政府極為嚴酷的衣冠易制度的到來,“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頭令使得前朝的知識分子到了必須抉擇的時候,許多知識階層的人連做普通“遺民”的幻想都不可能,部分知識分子在國滅家亡的現實、佛教的禪理、出家與還俗之間艱難地做出決定。

身處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先後削髮為僧的“四僧”八大山人、石濤、髡殘、弘仁,將他們對故國飽含的眷戀深情和對現實的憂患哀愁,通通傾訴於畫中,向後人訴說著他們時代的悲歡離合,中國美術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墨點無多淚點多,山河仍是舊山河。橫流亂世杈椰樹,留得文林細揣摹。”

——八大山人

凝鍊精簡,冷逸超韻


八大山人(1626——1705),俗姓朱,乳名耷,明朝宗室後裔。字刃庵,號“八大山人”,又有雪個、個山、一個山、個山驢、人屋、良月、道朗、驢漢等諸多名號,籍貫江西南昌人氏。出自書香門第,祖父及父都能詩善畫。明亡後出家為僧,後改信道教,居南昌青雲譜道院。擅花鳥、通山水、工書法、能詩文。在坎坷流離的一生中,將對明朝覆滅之痛,深埋於心底,一度精神失常。在終生的孤痛境遇中,選擇用藝術創作尋求靈魂的安放。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禽鳥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荷花》

花鳥是八大山人最常畫的題材,畫作多見蓮、石、鬆、麋鹿、怪鳥、鶴等物,畫法深受明代花鳥畫家林良、陳淳、徐渭的影響。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八大山人所作花鳥魚石,構思奇特、生機盎然,往往不在乎局部細節的過分塑造,而著眼於整體全局的把握控制,這使得他所描繪的形象精煉而生動,不拘形似而又神完氣足。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八大山人的花鳥畫,筆墨著色不多,畫風精簡凝鍊,一揮而就,不似他人細密工緻般層層描畫,寥寥數筆就高度概括了物象的動態。造型奇特誇張,筆下魚、鳥之眼一圈一點,眼珠頂著眼圈,給人以“白眼向天”的崛強倨傲之感,尤其禽鳥形態有觸之即飛之姿,又有單腿挺立,拳足縮頸般臨欺而不自屈的情態,八大山人無疑是對自我的寫照,將自己滿腹辛痠痛楚的人世感悟,隱晦幽澀地傳達出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花鳥條屏》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麋鹿》

八大山人的山水畫取法於元代黃公望,又深受明代董其昌的影響,筆意透著一股明潔秀逸之氣,而又不失滋潤充溋。但個人所處的時代境遇和情感的變化,又使得他能突破前人的藩籬,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特色的山水之路。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冊頁》

觀之八大山人的山水,渾樸酣暢、秀健明朗,其風神趣致,透著一股蒼勁絕逸之氣。從早年的狂怪衝張之氣力到晚年的蕭茫鬱楚,抑塞之情凝於筆端紙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山水》

於書法,八大山人一改千百年來瀰漫的“二王”秀媚妍趣的書風,純用中鋒行走,沉實圓暢,將篆籀筆法融於行草,輕便流轉。結構舒張,章法疏密得當、錯落有致,在均衡工整的佈置中巧妙穿插呈現出奇險誇張的藝術特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魚》

自題“八大山人”名號,以草書之法四字連綴而書,閱來既似“哭之”又似“笑之”,暗中渲洩內心對山河破碎的悲怮之情。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信札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八大山人《書法》

八大山人的藝術世界富含了對現實社會隱痛的寄意,常以蒼茫悽楚、殘山剩水的形象呈諸世人面前,構思不在俗套間,在不完整中求得完整,以象徵性的表現手法暗藏心意,給人以冷逸之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後學之人。


“五十年來大夢春,野心一片白雲因。今生老禿原非我,前世衰陽卻是身。大滌草堂聊爾爾,苦瓜和尚淚津津。猶嫌未遂逃名早,筆墨牽人說假真。”

——石濤

恣肆縱橫,奔放闊達


石濤(1642——1707),俗姓朱,名苦極,小字阿長,廣西桂林全州人,明宗室後裔。出家為僧後,得釋號原濟,又號石濤、清湘老人、苦瓜和尚、大滌子、靖江後人、瞎尊者等。詩文書畫,無所不通,通無不精,既是書畫實踐的探索者、革新者,又是藝術理論家,著有《苦瓜和尚畫語錄》,其藝術理想之名言“一畫論”、“搜盡奇峰打草稿”、“筆墨當隨時代”等影響極為深遠。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深山秋水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仿倪瓚秋山幽居圖》

身為明朝王族後裔,突遇國運家世的巨大變故,如此強烈的人生反差使石濤的內心充滿著複雜的隱痛和矛盾。

懷著對祖國山河大地的深厚感情,石濤長期浪跡流返於名山大川間,半生雲遊的經歷使他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深入獨到的觀察體驗為他的山水畫創作打下了充實的生活基礎。在黃山、華嶽、金陵、京師、揚州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古木垂蔭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泉雲深圖》

特殊的經歷給予石濤蓬勃的創作激情,在天性和生活的交織下,石濤以豐富的想像力投入到藝術的創作中去。所作山水筆恣肆縱橫,新穎多變,景象鬱勃新奇,意境宏遠。

石濤以大膽的藝術革新與創造精神,打破了當時充斥畫苑千篇一律、食古不化的“八股山水”的壟斷,在奇險中兼繞秀潤。枯溼濃淡兼施並用,通過水墨的滲化和筆墨的融和,表現出山川的氤氳氣象和深厚之態,墨氣淋漓,給人以強烈的空間感。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溪橋野色》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鬆蔭研讀圖》

花果、蘭竹和人物也是石濤的創作素材。在繪畫上石濤講究“遺貌取神”、“不似之似似之”,所作花卉饒有生趣,自得機杼,多取材自村野閒園或案頭所見,即便隨手勾勒,也能於寫實中寫意,於爽利中見含蓄。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花卉》

脫盡恆蹊的石濤,有著獨特的藝術視角,不論黃山雲煙、南國水鄉、江村風雨,或是峭壁長鬆、柳岸清秋、枯樹寒鴉,都有自己的構思布意,筆路墨法和題詩書跋,都有自家的格局和風趣。對藝術與生活、學習遺產與發揮獨創、主觀與客觀等有極為精闢的見地。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南山為壽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江上望南嶽圖軸》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石濤《寒山石徑圖》

精於理論的石濤在其遺存後世的畫語錄和諸多題跋中,構築自己的藝術審美理想,力主獨創的他以自然為師,從生活中的真山實水裡吸引創作的源泉,他那縱肆多變、昂揚雄奇的畫風和勇於開拓的創造精神,無時不刻地引領著後人追索前行。


“偶將筆墨落人間,綺麗亭臺亂後刪。花草吳宮皆不問,獨餘殘沉寫鐘山。”

——弘仁

空靈神運,俊逸絕塵


弘仁(1610——1661),字無智,號漸江,俗姓江,名韜,字大奇;又名舫,字歐盟,安徽歙縣人。青年時曾研讀兵書,明亡後有志抗清,後去福建出家為僧,自號“漸江上人”,精山水、擅花鳥,為新安畫派的奠基人。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竹石風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微風疏雨圖》

深受儒學影響的弘仁,自青年時代就心繫天下安危,在時代的劇變下走上一條抗爭的道路,不苟世俗的他內心充斥著對故明王朝的依戀,然而現實的境遇給了他當頭一棒。無可奈何之下出家的弘仁,用畫筆獨善其身,凡塵俗世充耳不聞,專注于丹青之下,空靈俊逸之氣踏空而來。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 鬆壑清泉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山水》

受元代倪瓚畫法的滋養,弘仁筆墨清新凝練,追求俊達的意境,筆法結構秀逸可愛,清剛簡逸,意趣高潔俊雅,構圖取景疏密有致,善於布白。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西園坐雨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鬆澗清音圖》

往來徽閩之間的弘仁,雲遊之處甚多,對黃山勝景深有體會,又不為倪瓚所縛,力求自我,獨得傳神和寫生之妙,善用折帶皴和幹筆渴墨,筆墨蒼勁整潔,富有秀逸之氣,給人以清新之感。

筆下所繪黃山真景,層巖陡壑,老樹虯鬆,奇險秀麗,新穎而不落俗套。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山水圖軸》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松溪石壁圖》

兼寫松樹、梅花和雙鉤竹,所作蒼松,落筆凝重,氣勢磅礴;所作傲梅,枝如屈鐵,暗香流動。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樹石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弘仁《梅花圖軸》

於民族危難之時挺身而出的弘仁沉靜堅忍,遁跡名山,詩畫寄興,眷懷故國,借黃山勝景、鬆梅衝寒傲雪,時刻彰顯著自已高標獨立的人格寫照。


“春風吹綠草,草綠傷人心。殘花落便落,瑣碎沾衣襟。”

——髡殘

渾厚沉著,淳樸含蓄


髡殘(1612——1692),俗姓劉,字介丘,號石溪、白禿、石道人、殘道者、石溪道人、電住道人等,湖廣武陵(今湖南常德)人。在明代時為儒生,清軍南下後剃度出家,法名髡殘。生性鯁直,不亡故明,與前朝遺老及詩文書畫名家相善,在詩詞歌賦、書畫、禪學等方面備受推重。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圖冊》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江干垂釣圖》

髡殘山水,得力於元代王蒙為深,專以幹筆皴擦,墨氣沉著。所作墜石枯藤,枯木老樹,能以錐沙漏痕之書法通於畫法。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

早年雲遊名山大川之間的髡殘,對現實生活中的風姿光景耳濡目染。髡殘的山水注重景物氣氛的描寫,所作景色,山重水複,雲煙掩映,既受宋元名家影響,而又得之自然。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雨洗山根圖》

喜用渴筆、禿毫,蒼勁凝重,幹而不枯,並以濃淡墨色渲染,間以淡赭作底,使得筆墨交融,形成鬱茂蒼渾、酣暢淋漓的情趣,使畫面產生雄渾壯闊、縱橫蓬勃的氣勢。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高士幽居圖》

荒率而渾厚的筆墨,含蓄而繁密的佈局,突出了畫面中的清幽之致。其嚴密蒼勁的畫風,更顯高曠絕塵。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蒼翠凌天圖》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時代裂變下“四僧”的藝術人生

髡殘《山水》

髡殘徘徊於山林澤藪之間,侶煙霞而友泉石,躑躅峰巔,留連崖畔,以自然淨化無垢之美,對比人生坎坷、市俗機巧,從中感悟禪機畫趣,將禪機畫趣有機地統一起來,自是仙風道骨,妙不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