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國度”之痛'

"

環澳旅行歷時四個月,終於到達了昆士蘭州北部的庫克小鎮,從這裡也正式進入了針對原住民的酒精限制地區。

關於原住民的酗酒問題,我早有耳聞。之前讀過比爾-布萊恩的《走遍烤焦國》一書,他在書中就曾提到澳洲白人對原住民的看法:“他們都是好人,也都是很好的父母,前提是隻要他們不喝酒。因為每次喝酒,他們必會喝到酩酊大醉,不省人事,什麼家庭、孩子、責任,那時早就拋到九霄雲外了。”

"

環澳旅行歷時四個月,終於到達了昆士蘭州北部的庫克小鎮,從這裡也正式進入了針對原住民的酒精限制地區。

關於原住民的酗酒問題,我早有耳聞。之前讀過比爾-布萊恩的《走遍烤焦國》一書,他在書中就曾提到澳洲白人對原住民的看法:“他們都是好人,也都是很好的父母,前提是隻要他們不喝酒。因為每次喝酒,他們必會喝到酩酊大醉,不省人事,什麼家庭、孩子、責任,那時早就拋到九霄雲外了。”

“酒精國度”之痛

澳大利亞原住民聚集在一起喝酒的場景很常見。 (theaustralian供圖/圖)

回想起去年從阿德萊德自駕前往烏魯魯的路上,途經沒落的Paddy Cooper小鎮的時候,確是如此,只見原住民們三五成群地坐在樹下,有的拿著酒喝得正酣,有的明顯已經喝醉,還有的更是醉得昏睡過去;又路過小鎮唯一的酒吧,外面已經坐了不少原住民,人手一杯冰啤酒,我低頭看了看時間,僅早上10點。

兩週前,前往Cherbourg小鎮去參觀原住民的歷史博物館,車開在半路,一個原住民攔住了我們,想搭車前往鎮上的酒吧,當被告知我們只有兩個座位的時候,他先是露出了些微失望的表情,轉而又伸手索要20刀的“喝酒錢”,我們搖了搖頭拒絕了他。他懊惱地回到路邊坐下,繼續等待下一輛車以尋求“幫助”。

"

環澳旅行歷時四個月,終於到達了昆士蘭州北部的庫克小鎮,從這裡也正式進入了針對原住民的酒精限制地區。

關於原住民的酗酒問題,我早有耳聞。之前讀過比爾-布萊恩的《走遍烤焦國》一書,他在書中就曾提到澳洲白人對原住民的看法:“他們都是好人,也都是很好的父母,前提是隻要他們不喝酒。因為每次喝酒,他們必會喝到酩酊大醉,不省人事,什麼家庭、孩子、責任,那時早就拋到九霄雲外了。”

“酒精國度”之痛

澳大利亞原住民聚集在一起喝酒的場景很常見。 (theaustralian供圖/圖)

回想起去年從阿德萊德自駕前往烏魯魯的路上,途經沒落的Paddy Cooper小鎮的時候,確是如此,只見原住民們三五成群地坐在樹下,有的拿著酒喝得正酣,有的明顯已經喝醉,還有的更是醉得昏睡過去;又路過小鎮唯一的酒吧,外面已經坐了不少原住民,人手一杯冰啤酒,我低頭看了看時間,僅早上10點。

兩週前,前往Cherbourg小鎮去參觀原住民的歷史博物館,車開在半路,一個原住民攔住了我們,想搭車前往鎮上的酒吧,當被告知我們只有兩個座位的時候,他先是露出了些微失望的表情,轉而又伸手索要20刀的“喝酒錢”,我們搖了搖頭拒絕了他。他懊惱地回到路邊坐下,繼續等待下一輛車以尋求“幫助”。

“酒精國度”之痛

作者烹飪用的酒精被原住民誤喝。 (喜喜/圖)

在博物館裡,原住民講解員帶我們參觀完畢後,特意囑咐道,一定要在紮營做飯後,收好生火用的工業酒精,因為一些原住民為了喝酒會不顧一切作出非常瘋狂的行為:他們誤把瓶子上的“Spirits”一詞誤以為是食用酒精,而偷去飲用,從而引發生命危險。

原住民對待酒精的態度,除了在外人看來不可理喻外,更是引發了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原住民喝醉之後,或是持械鬥毆或是不停尖叫,使得整個社區都無法入睡”,這類新聞標題常見諸於報端,同時,這一行為也使得社區犯罪率隨之攀升,且酗酒也進而引發出更多的健康問題,許多原住民年紀輕輕就患上了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肝硬化等,更有婦女在懷孕期間飲酒,孩子也因此患上了“胎兒酒精綜合症”。酒精濫用同時也導致了高失業率,據官方統計,原住民的失業率高達38%,年輕人的失業率更是達到50%,他們基本靠領取福利度日,這也成為了澳洲政府很大的一筆財政負擔。

"

環澳旅行歷時四個月,終於到達了昆士蘭州北部的庫克小鎮,從這裡也正式進入了針對原住民的酒精限制地區。

關於原住民的酗酒問題,我早有耳聞。之前讀過比爾-布萊恩的《走遍烤焦國》一書,他在書中就曾提到澳洲白人對原住民的看法:“他們都是好人,也都是很好的父母,前提是隻要他們不喝酒。因為每次喝酒,他們必會喝到酩酊大醉,不省人事,什麼家庭、孩子、責任,那時早就拋到九霄雲外了。”

“酒精國度”之痛

澳大利亞原住民聚集在一起喝酒的場景很常見。 (theaustralian供圖/圖)

回想起去年從阿德萊德自駕前往烏魯魯的路上,途經沒落的Paddy Cooper小鎮的時候,確是如此,只見原住民們三五成群地坐在樹下,有的拿著酒喝得正酣,有的明顯已經喝醉,還有的更是醉得昏睡過去;又路過小鎮唯一的酒吧,外面已經坐了不少原住民,人手一杯冰啤酒,我低頭看了看時間,僅早上10點。

兩週前,前往Cherbourg小鎮去參觀原住民的歷史博物館,車開在半路,一個原住民攔住了我們,想搭車前往鎮上的酒吧,當被告知我們只有兩個座位的時候,他先是露出了些微失望的表情,轉而又伸手索要20刀的“喝酒錢”,我們搖了搖頭拒絕了他。他懊惱地回到路邊坐下,繼續等待下一輛車以尋求“幫助”。

“酒精國度”之痛

作者烹飪用的酒精被原住民誤喝。 (喜喜/圖)

在博物館裡,原住民講解員帶我們參觀完畢後,特意囑咐道,一定要在紮營做飯後,收好生火用的工業酒精,因為一些原住民為了喝酒會不顧一切作出非常瘋狂的行為:他們誤把瓶子上的“Spirits”一詞誤以為是食用酒精,而偷去飲用,從而引發生命危險。

原住民對待酒精的態度,除了在外人看來不可理喻外,更是引發了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原住民喝醉之後,或是持械鬥毆或是不停尖叫,使得整個社區都無法入睡”,這類新聞標題常見諸於報端,同時,這一行為也使得社區犯罪率隨之攀升,且酗酒也進而引發出更多的健康問題,許多原住民年紀輕輕就患上了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肝硬化等,更有婦女在懷孕期間飲酒,孩子也因此患上了“胎兒酒精綜合症”。酒精濫用同時也導致了高失業率,據官方統計,原住民的失業率高達38%,年輕人的失業率更是達到50%,他們基本靠領取福利度日,這也成為了澳洲政府很大的一筆財政負擔。

“酒精國度”之痛

原住民飲酒的同時產生了大量汙染環境的垃圾。 (daily供圖/圖)

原住民不僅過度消費酒精,且酒量還極差,有人調侃他們每次喝酒就像金魚一樣,對之前的酩酊大醉沒有任何記憶,喝起來也完全不加控制,直到喝得爛醉如泥才會被動停止。有人認為,這是因為原住民的遺傳基因決定了他們的酒量遠低於白人,但是這個說法由於沒有足夠的科學依據,而遭到了反對。

那麼,要想找到原住民如此沉迷酒精的根本原因,就不得不從當年的歷史說起。

原住民在英國殖民者到來之前,其實是飲酒的。他們從一些特定的物品上提取成分製作酒精,比如椰子樹、檀香樹甚至發酵的蜂蜜等,但由於缺乏合適的容器,再加上他們獲得這些資源的能力也極其有限,這就大大妨礙了他們規模生產和消費酒精。

此外,我還注意到了一個有趣的小細節,在原住民的語言中,“酒精”這個詞有“危險、壞的、有毒的”的意思,但同時它也可以理解成“美味的、鹹的、酸的”——也許,這個詞的幾重含義在冥冥之中預示著原住民和酒精長達數世紀苦樂參半的歷史。

1770年6月17日,庫克船長登陸庫克鎮,改變了一切。起初,英國的殖民者決定不賣酒給原住民,擔心“本地人比其他人受酒精的影響更大”,但很快他們就打破了自己定下的這項規矩,澳洲大陸氣候乾燥、炎熱,加上拓荒的辛苦和對家鄉的思念,“喝上幾杯放鬆放鬆”正式拉開了殖民者們狂飲的序幕,喝醉了的白人還會邀請原住民一起喝,甚至到最後,發展成用酒精和菸草來支付這些原住民工資的地步,還有一些無所事事的白人會專門跑到原住民居住的社區兜售酒精,為的就是看他們喝醉後打架取樂。

至此,原住民終於沉迷於這種來自“西方的液體”不能自拔,甚至一些女性甘願用身體交換酒精。至19世紀,在殖民者和原住民的共同“努力”下,這片大陸喜獲“酒鬼國”的稱號。

當發現一切都太晚了的時候,一位原住民說道:“我們被允許喝酒,但是卻沒有人告訴我們過度飲酒對身體、心靈的摧殘有多大。”這段話讓人感受到原住民面對酒精的掙扎和無奈。

事實上,自從白人殖民澳洲以來,就從沒有把原住民當作“人”來看待,“令人作嘔的”、“石器時代的野人”、“害蟲”,這些都是形容原住民常見的詞語。原住民不僅失去了自己的家園和土地,還在經濟、政治、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飽受歧視,這一系列悲劇更使得他們在現實社會中深感無力,於是只好以酒度日,借酒消愁。

在20世紀初,澳洲政府推出了“白澳政策”,將10萬名澳洲原住民兒童永久性地帶往白人家庭或者政府機構撫養,意在“白化”原住民,這造成了大批原住兒童被迫離開父母,成為“被偷走的一代”。這一荒謬的做法改變了許多原住民一生的命運。在短短的幾十年間,父母失去骨肉,孩子失去至親,破碎的成長經歷和文化、語言隔閡的掙扎,使得原住民為了逃避成長的痛苦和生活的創傷,也選擇通過酒精麻痺自己,這也使得原住民的酗酒問題進一步惡化。

"

環澳旅行歷時四個月,終於到達了昆士蘭州北部的庫克小鎮,從這裡也正式進入了針對原住民的酒精限制地區。

關於原住民的酗酒問題,我早有耳聞。之前讀過比爾-布萊恩的《走遍烤焦國》一書,他在書中就曾提到澳洲白人對原住民的看法:“他們都是好人,也都是很好的父母,前提是隻要他們不喝酒。因為每次喝酒,他們必會喝到酩酊大醉,不省人事,什麼家庭、孩子、責任,那時早就拋到九霄雲外了。”

“酒精國度”之痛

澳大利亞原住民聚集在一起喝酒的場景很常見。 (theaustralian供圖/圖)

回想起去年從阿德萊德自駕前往烏魯魯的路上,途經沒落的Paddy Cooper小鎮的時候,確是如此,只見原住民們三五成群地坐在樹下,有的拿著酒喝得正酣,有的明顯已經喝醉,還有的更是醉得昏睡過去;又路過小鎮唯一的酒吧,外面已經坐了不少原住民,人手一杯冰啤酒,我低頭看了看時間,僅早上10點。

兩週前,前往Cherbourg小鎮去參觀原住民的歷史博物館,車開在半路,一個原住民攔住了我們,想搭車前往鎮上的酒吧,當被告知我們只有兩個座位的時候,他先是露出了些微失望的表情,轉而又伸手索要20刀的“喝酒錢”,我們搖了搖頭拒絕了他。他懊惱地回到路邊坐下,繼續等待下一輛車以尋求“幫助”。

“酒精國度”之痛

作者烹飪用的酒精被原住民誤喝。 (喜喜/圖)

在博物館裡,原住民講解員帶我們參觀完畢後,特意囑咐道,一定要在紮營做飯後,收好生火用的工業酒精,因為一些原住民為了喝酒會不顧一切作出非常瘋狂的行為:他們誤把瓶子上的“Spirits”一詞誤以為是食用酒精,而偷去飲用,從而引發生命危險。

原住民對待酒精的態度,除了在外人看來不可理喻外,更是引發了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原住民喝醉之後,或是持械鬥毆或是不停尖叫,使得整個社區都無法入睡”,這類新聞標題常見諸於報端,同時,這一行為也使得社區犯罪率隨之攀升,且酗酒也進而引發出更多的健康問題,許多原住民年紀輕輕就患上了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肝硬化等,更有婦女在懷孕期間飲酒,孩子也因此患上了“胎兒酒精綜合症”。酒精濫用同時也導致了高失業率,據官方統計,原住民的失業率高達38%,年輕人的失業率更是達到50%,他們基本靠領取福利度日,這也成為了澳洲政府很大的一筆財政負擔。

“酒精國度”之痛

原住民飲酒的同時產生了大量汙染環境的垃圾。 (daily供圖/圖)

原住民不僅過度消費酒精,且酒量還極差,有人調侃他們每次喝酒就像金魚一樣,對之前的酩酊大醉沒有任何記憶,喝起來也完全不加控制,直到喝得爛醉如泥才會被動停止。有人認為,這是因為原住民的遺傳基因決定了他們的酒量遠低於白人,但是這個說法由於沒有足夠的科學依據,而遭到了反對。

那麼,要想找到原住民如此沉迷酒精的根本原因,就不得不從當年的歷史說起。

原住民在英國殖民者到來之前,其實是飲酒的。他們從一些特定的物品上提取成分製作酒精,比如椰子樹、檀香樹甚至發酵的蜂蜜等,但由於缺乏合適的容器,再加上他們獲得這些資源的能力也極其有限,這就大大妨礙了他們規模生產和消費酒精。

此外,我還注意到了一個有趣的小細節,在原住民的語言中,“酒精”這個詞有“危險、壞的、有毒的”的意思,但同時它也可以理解成“美味的、鹹的、酸的”——也許,這個詞的幾重含義在冥冥之中預示著原住民和酒精長達數世紀苦樂參半的歷史。

1770年6月17日,庫克船長登陸庫克鎮,改變了一切。起初,英國的殖民者決定不賣酒給原住民,擔心“本地人比其他人受酒精的影響更大”,但很快他們就打破了自己定下的這項規矩,澳洲大陸氣候乾燥、炎熱,加上拓荒的辛苦和對家鄉的思念,“喝上幾杯放鬆放鬆”正式拉開了殖民者們狂飲的序幕,喝醉了的白人還會邀請原住民一起喝,甚至到最後,發展成用酒精和菸草來支付這些原住民工資的地步,還有一些無所事事的白人會專門跑到原住民居住的社區兜售酒精,為的就是看他們喝醉後打架取樂。

至此,原住民終於沉迷於這種來自“西方的液體”不能自拔,甚至一些女性甘願用身體交換酒精。至19世紀,在殖民者和原住民的共同“努力”下,這片大陸喜獲“酒鬼國”的稱號。

當發現一切都太晚了的時候,一位原住民說道:“我們被允許喝酒,但是卻沒有人告訴我們過度飲酒對身體、心靈的摧殘有多大。”這段話讓人感受到原住民面對酒精的掙扎和無奈。

事實上,自從白人殖民澳洲以來,就從沒有把原住民當作“人”來看待,“令人作嘔的”、“石器時代的野人”、“害蟲”,這些都是形容原住民常見的詞語。原住民不僅失去了自己的家園和土地,還在經濟、政治、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飽受歧視,這一系列悲劇更使得他們在現實社會中深感無力,於是只好以酒度日,借酒消愁。

在20世紀初,澳洲政府推出了“白澳政策”,將10萬名澳洲原住民兒童永久性地帶往白人家庭或者政府機構撫養,意在“白化”原住民,這造成了大批原住兒童被迫離開父母,成為“被偷走的一代”。這一荒謬的做法改變了許多原住民一生的命運。在短短的幾十年間,父母失去骨肉,孩子失去至親,破碎的成長經歷和文化、語言隔閡的掙扎,使得原住民為了逃避成長的痛苦和生活的創傷,也選擇通過酒精麻痺自己,這也使得原住民的酗酒問題進一步惡化。

“酒精國度”之痛

“被偷走的一代”在白人寄宿學校。 (thesocialdaliy供圖/圖)

1938年,新南威爾士州首先頒佈了禁止原住民飲酒的禁酒令,其他各種紛紛效仿,但是收效卻並不明顯——黑市應運而生。白人因為利益的驅使,偷偷向原住民高價賣酒,原住民也是一有機會就大醉一場:聚在一起喝酒就是最好的證明,他們這樣做並不是出於社交的需要,而是聚眾狂飲可以增加有人出錢再去買酒的機率。每喝完一輪,就會有一個人從兜裡擠出幾枚硬幣,溜進白人的後院,買上幾瓶,就又能放縱狂歡一番了。

1962年以後,澳洲政府授予了原住民和白人同等的公民權,他們也就自認為和白人有了一樣的“飲酒權”——“我們終於可以正大光明地像白人一樣走進酒館飲酒了”,這句話成為了當時很多人的口頭語,同時也被他們引申為“飲酒是權利的象徵”。一名原住民就曾經公開說道:“我們去礦上勞作,回來後看到這些白人捧著冰啤酒喝得正酣,我們認為生活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現在我們和白人有一樣的權利了,而喝酒正是這種權利的象徵。”

隨著原住民酗酒之風愈演愈烈,迫使澳洲政府不得不出臺一系列措施來限制他們飲酒。

我在庫克小鎮就注意到,賣酒的商店在營業時間上和其他地區不太一樣,基本為早上10點開門下午5、6點關門,就是為了縮短營業時間以限制原住民買酒;而且我還在營業時間上面發現了“溫馨提示”,店員有權利知道你前往的目的地,再決定售賣與否和數量的多少;在小鎮Laura的規定則更為嚴格:每輛車只能購買11升啤酒,375毫升烈酒,1升葡萄酒,9升混合型烈酒,且只能在其中任選其二。雖然乍看起來數量不多,但是要知道澳洲可是“全世界人均酒精消費數量最高”的國家,實在不能小看他們飲酒的頻次和數量;且還規定,在購買的時候要進行實名登記,包括姓名、住址、車牌號、購買日期、前往目的地等。

政府更是在一些原住民聚集地實行“Dry Zone”的政策,即“無酒精社區”,我在前往庫克鎮的路上,就開車穿過了名為“Wujal Wujal”的小鎮,此小鎮全為原住民居住,在小鎮的兩端赫然豎立著牌子,規定禁止攜帶任何酒精進入或者穿越,再往下看,如果被發現後果可真的很嚴重:最高罰款至75000刀(約合人民幣37.5萬元),18個月的監禁及車輛充公。

"

環澳旅行歷時四個月,終於到達了昆士蘭州北部的庫克小鎮,從這裡也正式進入了針對原住民的酒精限制地區。

關於原住民的酗酒問題,我早有耳聞。之前讀過比爾-布萊恩的《走遍烤焦國》一書,他在書中就曾提到澳洲白人對原住民的看法:“他們都是好人,也都是很好的父母,前提是隻要他們不喝酒。因為每次喝酒,他們必會喝到酩酊大醉,不省人事,什麼家庭、孩子、責任,那時早就拋到九霄雲外了。”

“酒精國度”之痛

澳大利亞原住民聚集在一起喝酒的場景很常見。 (theaustralian供圖/圖)

回想起去年從阿德萊德自駕前往烏魯魯的路上,途經沒落的Paddy Cooper小鎮的時候,確是如此,只見原住民們三五成群地坐在樹下,有的拿著酒喝得正酣,有的明顯已經喝醉,還有的更是醉得昏睡過去;又路過小鎮唯一的酒吧,外面已經坐了不少原住民,人手一杯冰啤酒,我低頭看了看時間,僅早上10點。

兩週前,前往Cherbourg小鎮去參觀原住民的歷史博物館,車開在半路,一個原住民攔住了我們,想搭車前往鎮上的酒吧,當被告知我們只有兩個座位的時候,他先是露出了些微失望的表情,轉而又伸手索要20刀的“喝酒錢”,我們搖了搖頭拒絕了他。他懊惱地回到路邊坐下,繼續等待下一輛車以尋求“幫助”。

“酒精國度”之痛

作者烹飪用的酒精被原住民誤喝。 (喜喜/圖)

在博物館裡,原住民講解員帶我們參觀完畢後,特意囑咐道,一定要在紮營做飯後,收好生火用的工業酒精,因為一些原住民為了喝酒會不顧一切作出非常瘋狂的行為:他們誤把瓶子上的“Spirits”一詞誤以為是食用酒精,而偷去飲用,從而引發生命危險。

原住民對待酒精的態度,除了在外人看來不可理喻外,更是引發了一系列嚴重的社會問題——“原住民喝醉之後,或是持械鬥毆或是不停尖叫,使得整個社區都無法入睡”,這類新聞標題常見諸於報端,同時,這一行為也使得社區犯罪率隨之攀升,且酗酒也進而引發出更多的健康問題,許多原住民年紀輕輕就患上了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肝硬化等,更有婦女在懷孕期間飲酒,孩子也因此患上了“胎兒酒精綜合症”。酒精濫用同時也導致了高失業率,據官方統計,原住民的失業率高達38%,年輕人的失業率更是達到50%,他們基本靠領取福利度日,這也成為了澳洲政府很大的一筆財政負擔。

“酒精國度”之痛

原住民飲酒的同時產生了大量汙染環境的垃圾。 (daily供圖/圖)

原住民不僅過度消費酒精,且酒量還極差,有人調侃他們每次喝酒就像金魚一樣,對之前的酩酊大醉沒有任何記憶,喝起來也完全不加控制,直到喝得爛醉如泥才會被動停止。有人認為,這是因為原住民的遺傳基因決定了他們的酒量遠低於白人,但是這個說法由於沒有足夠的科學依據,而遭到了反對。

那麼,要想找到原住民如此沉迷酒精的根本原因,就不得不從當年的歷史說起。

原住民在英國殖民者到來之前,其實是飲酒的。他們從一些特定的物品上提取成分製作酒精,比如椰子樹、檀香樹甚至發酵的蜂蜜等,但由於缺乏合適的容器,再加上他們獲得這些資源的能力也極其有限,這就大大妨礙了他們規模生產和消費酒精。

此外,我還注意到了一個有趣的小細節,在原住民的語言中,“酒精”這個詞有“危險、壞的、有毒的”的意思,但同時它也可以理解成“美味的、鹹的、酸的”——也許,這個詞的幾重含義在冥冥之中預示著原住民和酒精長達數世紀苦樂參半的歷史。

1770年6月17日,庫克船長登陸庫克鎮,改變了一切。起初,英國的殖民者決定不賣酒給原住民,擔心“本地人比其他人受酒精的影響更大”,但很快他們就打破了自己定下的這項規矩,澳洲大陸氣候乾燥、炎熱,加上拓荒的辛苦和對家鄉的思念,“喝上幾杯放鬆放鬆”正式拉開了殖民者們狂飲的序幕,喝醉了的白人還會邀請原住民一起喝,甚至到最後,發展成用酒精和菸草來支付這些原住民工資的地步,還有一些無所事事的白人會專門跑到原住民居住的社區兜售酒精,為的就是看他們喝醉後打架取樂。

至此,原住民終於沉迷於這種來自“西方的液體”不能自拔,甚至一些女性甘願用身體交換酒精。至19世紀,在殖民者和原住民的共同“努力”下,這片大陸喜獲“酒鬼國”的稱號。

當發現一切都太晚了的時候,一位原住民說道:“我們被允許喝酒,但是卻沒有人告訴我們過度飲酒對身體、心靈的摧殘有多大。”這段話讓人感受到原住民面對酒精的掙扎和無奈。

事實上,自從白人殖民澳洲以來,就從沒有把原住民當作“人”來看待,“令人作嘔的”、“石器時代的野人”、“害蟲”,這些都是形容原住民常見的詞語。原住民不僅失去了自己的家園和土地,還在經濟、政治、文化和教育等方面飽受歧視,這一系列悲劇更使得他們在現實社會中深感無力,於是只好以酒度日,借酒消愁。

在20世紀初,澳洲政府推出了“白澳政策”,將10萬名澳洲原住民兒童永久性地帶往白人家庭或者政府機構撫養,意在“白化”原住民,這造成了大批原住兒童被迫離開父母,成為“被偷走的一代”。這一荒謬的做法改變了許多原住民一生的命運。在短短的幾十年間,父母失去骨肉,孩子失去至親,破碎的成長經歷和文化、語言隔閡的掙扎,使得原住民為了逃避成長的痛苦和生活的創傷,也選擇通過酒精麻痺自己,這也使得原住民的酗酒問題進一步惡化。

“酒精國度”之痛

“被偷走的一代”在白人寄宿學校。 (thesocialdaliy供圖/圖)

1938年,新南威爾士州首先頒佈了禁止原住民飲酒的禁酒令,其他各種紛紛效仿,但是收效卻並不明顯——黑市應運而生。白人因為利益的驅使,偷偷向原住民高價賣酒,原住民也是一有機會就大醉一場:聚在一起喝酒就是最好的證明,他們這樣做並不是出於社交的需要,而是聚眾狂飲可以增加有人出錢再去買酒的機率。每喝完一輪,就會有一個人從兜裡擠出幾枚硬幣,溜進白人的後院,買上幾瓶,就又能放縱狂歡一番了。

1962年以後,澳洲政府授予了原住民和白人同等的公民權,他們也就自認為和白人有了一樣的“飲酒權”——“我們終於可以正大光明地像白人一樣走進酒館飲酒了”,這句話成為了當時很多人的口頭語,同時也被他們引申為“飲酒是權利的象徵”。一名原住民就曾經公開說道:“我們去礦上勞作,回來後看到這些白人捧著冰啤酒喝得正酣,我們認為生活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現在我們和白人有一樣的權利了,而喝酒正是這種權利的象徵。”

隨著原住民酗酒之風愈演愈烈,迫使澳洲政府不得不出臺一系列措施來限制他們飲酒。

我在庫克小鎮就注意到,賣酒的商店在營業時間上和其他地區不太一樣,基本為早上10點開門下午5、6點關門,就是為了縮短營業時間以限制原住民買酒;而且我還在營業時間上面發現了“溫馨提示”,店員有權利知道你前往的目的地,再決定售賣與否和數量的多少;在小鎮Laura的規定則更為嚴格:每輛車只能購買11升啤酒,375毫升烈酒,1升葡萄酒,9升混合型烈酒,且只能在其中任選其二。雖然乍看起來數量不多,但是要知道澳洲可是“全世界人均酒精消費數量最高”的國家,實在不能小看他們飲酒的頻次和數量;且還規定,在購買的時候要進行實名登記,包括姓名、住址、車牌號、購買日期、前往目的地等。

政府更是在一些原住民聚集地實行“Dry Zone”的政策,即“無酒精社區”,我在前往庫克鎮的路上,就開車穿過了名為“Wujal Wujal”的小鎮,此小鎮全為原住民居住,在小鎮的兩端赫然豎立著牌子,規定禁止攜帶任何酒精進入或者穿越,再往下看,如果被發現後果可真的很嚴重:最高罰款至75000刀(約合人民幣37.5萬元),18個月的監禁及車輛充公。

“酒精國度”之痛

小鎮告示牌左下標明的懲罰相當嚴厲。 (喜喜/圖)

此時,我不僅產生了一個疑問,澳洲政府出臺的一系列限制和禁酒政策,成效如何?早在2007年,在西澳大利亞的原住民社區,最初只允許出售酒精度數低的啤酒,期限為五個月,隨後該規定延長至一年;在西北Kimberly地區,五個原住民因為酗酒問題自殺後,政府開始全面禁酒。幾年過去了,根據追蹤調查,起初成效顯著:老年人終於可以在晚上睡個安穩覺了;自殺率顯著下降;一部分人放棄了飲酒,轉而開始進行健康的戶外運動,如釣魚、徒步等。但隨後,效果卻令人洩氣,先是濫用毒品的數量急劇上升,隨後街頭暴力事件頻發,更是有人不惜開車幾百公里去買酒,導致酒駕事故不斷……

有的原住民責備政府沒有提供適當有力的支持,包括創傷康復中心,心理健康諮詢,就業崗位等,以“禁止、限制、罰款、監禁”等生硬粗暴的手段,從根本上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就如一位原住民所說:“(政府)不能強迫我們戒酒,我們需要自己作出選擇,強迫只能帶來更多的犯罪及暴力問題。”

喜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