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威脅論”再遭惡炒,國際社會看不下去了

工人在中國企業併購的波蘭工廠車間工作 新華社記者 陳 序攝

近來,所謂“中國威脅論”又被某些人惡意炒作。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美國研究中心8月19日發表報告,對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戰略和軍事開支進行了分析,聲稱美國在印太地區不再具有絕對軍事領先地位,中國的遠程導彈已經對美國及其盟國在西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存在構成主要威脅,可以在幾個小時之內使之無法發揮作用。之前,美國防長埃斯珀炒作“中國威脅”,要求北約跟進,還打算近期在亞洲部署中程導彈。美國國務卿蓬佩奧也在向北約呼籲,承認所謂“新威脅”,其中就包括“中國崛起、俄羅斯侵略”。

所幸,國際上還有理性聲音存在。他們清醒地指出,中國不會威脅世界,而是造福世界。中國的發展帶來的不是威脅,而是機遇和希望。

“憑什麼說自信的中國就是問題”

《愛爾蘭時報》8月17日發表題目為《憑什麼中國就不能有全球雄心?》的文章。文章指出,馬來西亞外交部前副祕書長、該國現任駐華大使阿比丁尖銳批評瑞典前首相卡爾·比爾特不久前的一篇文章。比爾特呼籲歐盟加強外交政策,避免在美俄中的大國競爭世界裡被邊緣化,且中國已“從一個友善的貿易伙伴變成推進自己全球雄心的自負國家”。阿比丁質問,為什麼一個自信的中國就是問題?復興的中國推進自己的全球雄心,難道不是自然而然、意料之中的事嗎?若一個西方國家出現同樣轉變,比爾特還會那樣說嗎?他認為其中隱含著種族主義。

對於所謂“中國威脅”的惡意炒作,明眼人並不容易被迷惑。最近,在中美交流基金會和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的會議上,美國前總統喬治·布什的兒子尼爾·布什就把“妖魔化中國”形容為“歇斯底里”。他還明確表示:“零和的輸贏心態是錯誤和幼稚的。”

在剛剛結束的第50屆太平洋島國論壇領導人會議上,澳大利亞總理一直渲染“中國威脅”。斐濟總理姆拜尼馬拉馬在接受採訪時,直言中國同太平洋島國間的關係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礎上。之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訪問太平洋島國密克羅尼西亞時,四處宣揚中國會成為南太平洋地區國家的“安全威脅”。不過,該國總統當場迴應稱,和中國打交道是“純粹的經濟和技術合作”,直接駁回了蓬佩奧的言論。

此外,據路透社報道,由於中導計劃無亞洲國家支持,同時美軍暫時缺乏現役裝備,埃斯珀已經改口,稱美國無法在亞洲部署中導,可能還要幾年時間。

“‘一帶一路’展現中國無私胸懷”

在當今這個不安寧的世界上,中國是維護和平穩定的堡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綱領,即是一個例證。”針對當下中國面臨的國際局勢挑戰,前民主德國領導人埃貢·克倫茨8月21日在北京如此表示。

阿比丁指出,從印度洋到太平洋的廣袤地區,正成為超越大西洋的世界商業政治中心。這種情況下,我們更有理由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礎上擴大與那裡的接觸。一些重大地區倡議也體現了這種精神,比如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亞投行及上合組織——而西方對這些幾乎沒有影響力。歐洲人理應歡迎這些巨大變化,並更徹底地討論如何最好地與他們建設性地接觸。

中國是國際秩序的維護者、建設者和貢獻者,如美國百人公開信所說,“中國參與國際體系對維護該體系以及在氣候變化等共同問題上採取有效行動必不可少。”中國也有大國擔當,願意為世界和平與發展貢獻力量。中國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就是最好的例證。

澳大利亞前外長鮑勃·卡爾日前在澳大利亞東亞論壇網站上發表題為《打造一個多邊的“一帶一路”》的文章,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多邊性和中國承擔的國際責任給予積極評價:“隨著各國參與有關互聯互通的基礎設施建設,世界將實現更高水平的和平與安全。”

津巴布韋《先驅報》援引津巴布韋新聞、宣傳和廣播服務部長莫妮卡·穆茨萬古瓦的話稱,中國希望向世界各國分享先進經驗,“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正是展現中國這一無私胸懷的光輝範例。

“崛起的中國可以惠及我們大家”

阿聯酋《國民報》網站日前刊登題為《一個崛起的中國可以惠及我們大家》的文章。文章說,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7億多貧困人口成功脫貧,這一過程並沒有對其他國家造成任何傷害。中國完全有能力扮演世界舞臺建設者和協作者的角色,造福所有人。

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中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增長來源,”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

《德國之聲》的文章認為,“在國際對比中可以發現,中國經濟影響力正變得越來越大。”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在中國對海外重要銷售市場的依賴程度越來越低的同時,世界對中國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例如,2017年中國只有9%的工業品用於出口,而在10年前,這個數字高達17%。中國的出口比重遠低於德國的34%、韓國的28%或是日本的14%。鑑於中國有巨大的國內市場,這種狀況並不讓人感到驚訝,中國經濟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對於中國發展的前景,世界信心滿滿。德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弗蘭克·澤林近日在德國《國會》週刊刊發文章指出,中國不再“僅僅”是世界工廠,它現在也是一個擁有深圳那樣富有活力的新硅谷的創新中心。藉助迅速發展的數字化和人工智能,中國的崛起應該會大大加速。文章還指出,中國要求的完全是一個全球平等的世紀。越來越多的亞洲、拉美和非洲新興國家樂於加入中國的倡議。中國有貫徹自己觀念的能力,而這些觀念常常與其他新興國家的觀念一致。(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 張紅)

原題:“妖魔化中國”,可以休矣!

責編:孟慶川、牛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