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嶺盤龍橫東西,兩城臥虎據南北

——烏鞘嶺、安門古城和安遠古城

趙大泰 涼州賢孝博覽館

在武威市天祝縣中部,一座烏鞘嶺橫亙東西。烏鞘嶺是一個天然的地理分界線,其南面是黃土丘陵廣佈的隴中高原,北面則是祁連山與騰格裡沙漠、龍首山、合黎山、馬鬃山等相扼而成的河西走廊,可以說一側是大漠綠洲,一側是高原河谷。

烏鞘嶺,是祁連山東延冷龍嶺的分支,山上的年均氣溫在零下2.2攝氏度左右,氣候變化無常、環境極為惡劣。由於山上光禿禿不長草,時常白茫茫一片雪,故被當地的藏族群眾稱為“哈香聶阿”,意譯過來即“和尚嶺”,相傳這一叫法最早來自於突厥語。

烏鞘嶺地勢險要,在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烏鞘嶺口拼鬼俠,赤套渡口扼官軍”一回當中就誇張地描寫了烏鞘嶺“一邊高山,一邊盡是峭壁,山谷深不見底”。

烏鞘嶺的軍事戰略位置十分重要,一直都是古代陸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關隘,素有“河西走廊門戶”之稱。

“河西五涼”的歷史事實證明“若要割據河西走廊,必先守好烏鞘嶺”,可以說“得烏鞘嶺者得河西”。在魏晉十六國時期,河西地區先後出現了前涼、後涼、南涼、北涼和西涼這五個地方割據政權。而以姑臧城(今甘肅武威)為都城的前涼、後涼和北涼統治河西時,時稱“洪池嶺”的烏鞘嶺的防衛地位和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376年,前秦苻堅派軍西征前涼時,一度被阻截在洪池嶺。但前涼軍最終失利,則使前涼都城門戶大開,進而速亡。398年,南涼乘後涼衰弱,攻佔洪池嶺南五郡(廣武、西平、樂都、澆河、湟河)之地,也為之後南涼進據姑臧打下了基礎。

烏鞘嶺如此險要的天然關隘,自然也在漢、明兩代修築長城防禦工事時被充分利用。

始築於漢元狩三年(前120年)的漢長城為夯土板築,因長期自然風化基本被毀,沿線烽燧墩絕大部分成為饅頭狀。此處的明長城則大部分保存較好,築於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牆體也均系夯土板築。

在烏鞘嶺東西兩邊山腳下,分別有兩座古城,嶺北為安遠,嶺南為安門。兩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安門古城依嶺邊地形而建,東西長130米,南北寬100米,城門向南,現存殘牆已成為兩米高的土埂,建於漢代。安門古城緊靠漢長城邊,向西過河就是金強驛(鎮羌驛)。漢代這一帶長城之外為羌族居住,在這裡設城是為守護長城的軍隊所設的住所。歷史上東西往來的商旅征夫及遊子使者,均需在這裡交驗文書,方可通過。是內地和河西地區的安全屏障。

安遠古城在烏鞘嶺北現安遠鎮,現僅存一面殘牆,牆高5米,寬3米,南北長180米,可見當時的規模。安遠俗稱達萬,蒙古語是盆地的意思。歷史上還稱作毛打班,也是蒙古語,毛者不毛之地,打班即高山、山坡之意。

安遠群山環抱,中有三條魚兒山,如同金魚在盆中戲水,俗有“金盆養魚”之美稱。

據清代地理學家、文學家樑份所著《秦邊紀略》記載,安遠堡亦稱打班堡,為涼州與莊浪的分界,“且肘腋皆番,河山所隔皆夷,可可口諸番為夷編氓久夷”,四周邊都是少數民族居住,設立軍堡,以長城為依託,通過烽火臺與安門城相呼應,防止入侵,也為絲綢之路往來提供保障。

據考證,漢代霍去病打通河西之後,修築了令居至酒泉的長城。安遠作為交通要衝,便成為一個小居落、站口和軍事重地。

唐代在涼州設六府,其中之一的洪地府就設在安遠。安遠古城西北方可可口達阪下,有一城稱番城,還可以辨其輪廓,為吐蕃所築。向西過可可口經抓喜秀龍通青海,兩城相距10公里,應是當時兩軍對壘的地方。番城毀於何時無從考證。

安遠古城,宋代稱為安遠砦,明為安遠驛,清為堡,有駐軍。宋代時,駐軍於離安門古城10公里的馬營城,安遠古城遂被廢棄,元、明、清各朝均未啟用。

烏鞘嶺下的兩座古城,以烏鞘嶺為戰略關隘,在歷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所謂“一嶺盤龍橫東西,兩城臥虎據南北”,虎踞龍盤,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