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的商代遺蹟舉世聞名,婦好墓更是考古界的瑰寶,那你知道安陽與中國考古歷史的淵源有多深嗎?而婦好墓這個寶貝又是如何安全地走過3000年與我們相見?


安陽婦好墓,原來是這樣跟我們相見的


李恩義 | 文

鳳九 | 編輯

婦好墓有多奢華?

2018年10月份對於安陽考古界來說絕對是值得紀念的。

中國社科院 、河南省文物局、安陽市人民政府在安陽市聯合召開“殷墟科學發掘九十週年紀念大會”,參加會議的大多是中國考古界領導和重量級人物。

10月20日下午,我隨孫子所在的《安陽日報》小記者班去安陽市博物館參觀《鳳歸大邑商一一殷墟婦好墓文物安陽故里展》,殷墟在甲骨文中稱為大邑商,所以展出題目才定為“鳳歸大邑商”。

這是婦好文物自離開安陽故土42年後,第一次迴歸故里與觀眾見面。

展出的474件文物是從婦好墓出土的1928件文物中精選的,琳瑯滿目的文物讓我驚歎不已。

安陽婦好墓,原來是這樣跟我們相見的


你看那底部鑄有“司母辛”字樣的銅鼎,重達114公斤,據殷墟博物苑志願講解員徐建麗女士說,銅鼎四條腿中空,是婦好的兒子為母親鑄造的祭器,正因為鼎上的銘文,才能認定墓主人是婦好。

另有兩個狀似闊斧一樣的銅鉞,一個9公斤,一個8.5公斤,雖經3000多年埋藏,仍露武器的鋥光。徐建麗說,裡面除銅以外,還含鋅、錫、鉛等金屬。

我們不得不為3000多年前的工藝所歎服,還有婦好鏤空銅觚楞透雕,讓人驚訝的是上面鑲嵌著64顆綠松石。

14公分長的弧形玉鳳凸腰處有可穿繩佩戴的孔,羽翼陽雕,3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對鳳的形象已為我們定形刻劃好了。

出土的文物中有玉器、骨器、石器、酒器、禮器、祭器以及大量武器,還有8600個帶孔海貝,有的玉器原料來自遼寧礦。

那麼這些價值連城的隨葬文物都到哪去了呢?

資料顯示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收藏了其中的大部分一一1788件,國家博物館118件,河南博博物院22件。

而出土地安陽連收藏的資格都沒有,你說這批文物珍貴不?而且國家文物局莊嚴宣佈,其中64件絕不允許出國展覽。

人們不禁要問,這是什麼人的墓葬陪葬品這樣奢華,足夠辦一個展覽館了?

安陽婦好墓,原來是這樣跟我們相見的


這是殷商第23位商王武丁妻子婦好的墓,前面已經說過,除司母辛鼎有婦好銘文,其他器物上也有婦好銘文,如婦好青銅圈足觥也有婦好銘文,甲骨文有220多處提到婦好。

武丁是一位有作為的商王,歷史上稱為武丁中興。婦好是武丁60多位妻子中一個地位顯赫的王后。

據徐建麗女士說,婦好姓子,是小方國貴族的女兒,由於得到武丁信任曾帶一萬三千士兵攻打土方等北方小國,為殷商開疆擴土立下汗馬功勞,是中國第一位有文字記載的女將軍,她還主持大型祭祀和占卜。

在武丁心目中婦好是一位好妻子,可惜英年早逝,讓他不勝哀痛,為了能經常看到賢妻,就把她埋在宮殿區邊緣,並陪葬了數目眾多的生活用品,還有妻子婦好領兵打仗的武器、祭器、禮器。

婦好墓如何重建天日?

那麼,安陽為啥會在考古界有如此舉足輕重的地位?婦好墓又是如何重見天日的?這還得從抗戰前說起。

1928年是中國的多事之秋。馮玉祥與張學良在漳河兩岸大戰,鄭州大學歷史系教授稱之為漳河戰役。

尤以安陽殷墟附近的侯家莊戰鬥最為慘烈。雙方激戰七晝夜,彈盡後肉搏,死傷無數,屍橫遍野,鮮血把洹河水都染紅了。

馮玉祥部以死傷10000餘人的代價取得了北伐的決定性勝利。

然而,戰爭的硝煙散去不久,1928年10月13日國民政府中央研究所歷史語言研究所所長傅斯年先生率領董作賓、李濟、樑思永、夏鼐、郭寶鈞等一批年輕的考古工作者開赴安陽小屯殷墟,進行有計劃地考古發掘工作。

其中李濟和梁啟超二兒子是今天所說的“海歸”人士。郭寶鈞是董作賓幼時的私塾同窗,河南教育廳祕書,因隨考古隊工作,也愛上了考古,走上了考古道路。


安陽婦好墓,原來是這樣跟我們相見的



殷墟是一片神祕的土地。

1899年清末金石學家王懿榮吃中藥偶然發現了甲骨文,就讓他弟弟去河南探尋甲骨文的出土地,本來甲骨文出土地在離安陽火車站咫尺之遠的小屯村,文物騙子卻騙其弟說在湯陰,導致他弟弟無功而返,成為遺憾。

董作賓、李濟等在安陽小屯殷墟紮下根,住在洹上村袁世凱府邸改成的漳濱高中。

從1928年到1937年日軍進佔安陽,9年間,考古隊對殷墟進行了15次大規模科學發掘,理清了商王宗廟區、王陵區、冶銅作坊區,弄清了殷墟建築佈局和城市結構。

他們還在一個發掘坑內挖出了15000片疊壓在一起的甲骨文,被稱為殷商檔案庫,為殷商王朝研究提供了大量珍貴資料。

1928年的考古第一鏟,開創了中國田野科學考古發掘的先河,在這15次發掘中石璋如、尹達、胡厚宣也先後加入進來,成為中國考古十兄弟,他們的專著和取得的驕人成就使世界考古界刮目相看,也使他們成世界考古界頂尖級專家。

1975年全國掀起農業學大寨高潮,在我的家鄉,據說是秦始皇時修的黃河古堤被削平,不知何年代的皇姑墳被夷為平地,我們村閆姓是土著居民,他們的祖墳是井筒墓,地處高崗地,也被平掉,家譜燒掉,那時的人根本沒有文物意識,隨葬品隨意就被砸掉。

安陽婦好墓,原來是這樣跟我們相見的


同樣地處平原的安陽小屯村民也沒有冬閒,決定挖掉不遠處的高崗。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安陽考古工作站聽說要挖平高崗,立即與小屯大隊幹部協商,要對尚沒有拔掉棉花杆的高崗進行鑽探。

因為殷墟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區,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豎著不少醒目的文物保護水泥標誌,保護區內每項建築動工前必須經過考古鑽探,在探明地下情況後,方可動工興建。

如安鋼就發現一座違背歷史規律漢代在上、唐代在下的疊壓墓葬,究其原因是唐代墓主看中了漢代墓主家墳墓風水,掏挖埋葬的。

另外小屯幹部和不少群眾都參與過考古工作隊的鑽探挖掘,對鑽探有十分豐富的經驗。因此考古鑽探立即得到生產大隊認可。

安陽婦好墓,原來是這樣跟我們相見的


1975年10月23日安陽考古站工作隊隊長鄭振香女士帶領民工,開始對高崗進行開鏟鑽探,他們首先從高崗南部已被群眾逐浙挖成斷崖的地方開鑽,果然發現房屋廊柱柱坑柱礎及夯土層和灰坑,他們斷定為商代房屋遺址。

由於轉入冬天,不便施工,鄭振香決定覆蓋回填掩埋,到來年春天再行考古。

1976年5月16日考古隊再次進入高地,發掘出一個大型墓葬,還沒挖到墓底就發現殉葬人骨,經統計,一共挖出1928件文物。

安陽婦好墓,原來是這樣跟我們相見的

殷商王陵那麼多貴族墓被盜得千孔百瘡七零八落,而埋在宮殿區的婦好墓出乎人們的意料,連精明的盜墓賊都沒有想到,所以才被完整地被保存下來,讓3000年後的人們得以看到婦好墓的奢華。

(圖片來自網絡)


作者簡介

李恩義,安陽市作家協會會員、古都學會理事、文史論壇成員。

豫記版權作品,轉載請關注“豫記”微信公眾號,後臺回覆“轉載”。投稿請發送郵件至 [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