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鞍山 中野良子 建築 武俠 遼寧 檔案 鞍山廣播電視臺 2019-09-04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和平電影院。

在沒有電視的年代,電影院和劇院是當時城市居民的主要文化娛樂場所,舉家穿戴整齊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是一種讓其他孩子們豔羨,大人們在鄰居面前不動聲色展示自家生活富裕的有效方式。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和平電影院。

在沒有電視的年代,電影院和劇院是當時城市居民的主要文化娛樂場所,舉家穿戴整齊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是一種讓其他孩子們豔羨,大人們在鄰居面前不動聲色展示自家生活富裕的有效方式。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鞍山城市發展的初期,電影院主要設在商業區內,直到解放後,人民政府在建設新工人住宅區的同時,電影院才成為區域的標配。專業的電影院有新華電影院、兒童電影院、和平電影院、繁榮電影院、大陸電影院、解放電影院。

鞍山人耳熟能詳的新華電影院,坐落在鐵東二道街與三道街之間的三經巷。三經巷原先是一條飯店街,方便人們逛街、購物、吃飯看電影。

新華電影院是日本人於1933年8月,在“鞍樂館”(日用簡易電影場所)舊址上興建,改名為千日座電影院,1939年10月1日建成開業,是當時鞍山建設的最大的電影院。1948年2月,鞍山解放後,千日座電影院由市政府接管,於1949年1月1日正式開業,更名為“新華電影院”。

之後的幾十年,新華電影院一直是鞍山電影業的領航者。2003年,因井字街改造,2006年,新華影院入駐景子街2號樓,並更名為“中影新華電影院”

繁榮電影院原址位於鐵西七道街東側。始建於1934年,由日偽鞍山劇場株式會社投資興建,原名為“世界館”。建院之初以演戲為主,不久轉營電影。解放後,鞍山市人民政府接管,改名為中國電影院。1964年3月,經上級批准,改名為繁榮電影院。因為地處鐵路以西的商業中心區,其經營效益僅次於新華電影院。

繁榮電影院1980年拆除擴建,1987年竣工並投入使用。新電影院按國內先進電影院的功能修建,採用的是立體聲環繞設備,當時僅有新華與和平兩家電影院有這樣的設備。2009年,因原址搞房地產開發而拆除,之後遷入人民路上的綜合商廈內。

和平電影院原址位於立山區北勝利路四段,今立山區鉑爾曼酒店南側,建於1953年,是鞍山解放後第一座新建的電影院,三層磚木結構。後來經過改造,和平電影院成為鞍山市設備最先進的電影院,能夠放映寬銀幕立體聲電影。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後開始轉變為錄像廳和二人轉場所。2012年因商業地產開發拆除。

大陸電影院原址位於鐵西區大陸街50號,建於1957年10月,1958年正式開業。為一層簡易磚木結構,建築面積828平方米,可容觀眾645人。因開發商業地產2003年3月12日停業後拆除。

兒童電影院位於青年街35號,始建於1919年,日偽時期的名為“演藝館”。解放後,改名為兒童電影院。該影院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停業至今。

解放電影院位於長甸的南中華路29號,建於1979年,由遼寧省電影公司和鞍山市電影公司投資興建。三層磚混,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可容觀眾1484人,是鞍山市當時最大的、設施最先進的電影院。1980年12月5日正式開業。1982年,解放電影院首次在鞍山單機放映立體電影。1999年電影院停業,現已改為二人轉劇場。

在電影院輝煌的1976年至1996年,熱門電影甚至一票難求,場場爆滿。先是“文革”前的國產電影復映,緊接著就是引進的日本電影熱潮,電影《追捕》,讓高倉健成為那個時期眾多女性觀眾心中的“硬漢”,以至於十多年後,本市還把“真由美”的飾演者—中野良子請來作鞍山的旅遊形象大使。在一片興隆之後,試圖用武俠類電影挽回市場,但是武俠類電影也是壓垮電影院的最後一根稻草,香港的武俠電影錄像帶和錄像廳蠶食了電影院的市場。

VCD機普及了,電視劇成熟了,電影院的好日子過去了。電影院逐步淪為與錄像廳一樣的角色。再後來,二人轉火了,還沒死的電影院被二人轉接管了,直到2012年以後,80後90後成為電影市場的消費主力,熬過“寒冬”的電影院迎來了新的春天。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來源於網絡)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和平電影院。

在沒有電視的年代,電影院和劇院是當時城市居民的主要文化娛樂場所,舉家穿戴整齊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是一種讓其他孩子們豔羨,大人們在鄰居面前不動聲色展示自家生活富裕的有效方式。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鞍山城市發展的初期,電影院主要設在商業區內,直到解放後,人民政府在建設新工人住宅區的同時,電影院才成為區域的標配。專業的電影院有新華電影院、兒童電影院、和平電影院、繁榮電影院、大陸電影院、解放電影院。

鞍山人耳熟能詳的新華電影院,坐落在鐵東二道街與三道街之間的三經巷。三經巷原先是一條飯店街,方便人們逛街、購物、吃飯看電影。

新華電影院是日本人於1933年8月,在“鞍樂館”(日用簡易電影場所)舊址上興建,改名為千日座電影院,1939年10月1日建成開業,是當時鞍山建設的最大的電影院。1948年2月,鞍山解放後,千日座電影院由市政府接管,於1949年1月1日正式開業,更名為“新華電影院”。

之後的幾十年,新華電影院一直是鞍山電影業的領航者。2003年,因井字街改造,2006年,新華影院入駐景子街2號樓,並更名為“中影新華電影院”

繁榮電影院原址位於鐵西七道街東側。始建於1934年,由日偽鞍山劇場株式會社投資興建,原名為“世界館”。建院之初以演戲為主,不久轉營電影。解放後,鞍山市人民政府接管,改名為中國電影院。1964年3月,經上級批准,改名為繁榮電影院。因為地處鐵路以西的商業中心區,其經營效益僅次於新華電影院。

繁榮電影院1980年拆除擴建,1987年竣工並投入使用。新電影院按國內先進電影院的功能修建,採用的是立體聲環繞設備,當時僅有新華與和平兩家電影院有這樣的設備。2009年,因原址搞房地產開發而拆除,之後遷入人民路上的綜合商廈內。

和平電影院原址位於立山區北勝利路四段,今立山區鉑爾曼酒店南側,建於1953年,是鞍山解放後第一座新建的電影院,三層磚木結構。後來經過改造,和平電影院成為鞍山市設備最先進的電影院,能夠放映寬銀幕立體聲電影。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後開始轉變為錄像廳和二人轉場所。2012年因商業地產開發拆除。

大陸電影院原址位於鐵西區大陸街50號,建於1957年10月,1958年正式開業。為一層簡易磚木結構,建築面積828平方米,可容觀眾645人。因開發商業地產2003年3月12日停業後拆除。

兒童電影院位於青年街35號,始建於1919年,日偽時期的名為“演藝館”。解放後,改名為兒童電影院。該影院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停業至今。

解放電影院位於長甸的南中華路29號,建於1979年,由遼寧省電影公司和鞍山市電影公司投資興建。三層磚混,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可容觀眾1484人,是鞍山市當時最大的、設施最先進的電影院。1980年12月5日正式開業。1982年,解放電影院首次在鞍山單機放映立體電影。1999年電影院停業,現已改為二人轉劇場。

在電影院輝煌的1976年至1996年,熱門電影甚至一票難求,場場爆滿。先是“文革”前的國產電影復映,緊接著就是引進的日本電影熱潮,電影《追捕》,讓高倉健成為那個時期眾多女性觀眾心中的“硬漢”,以至於十多年後,本市還把“真由美”的飾演者—中野良子請來作鞍山的旅遊形象大使。在一片興隆之後,試圖用武俠類電影挽回市場,但是武俠類電影也是壓垮電影院的最後一根稻草,香港的武俠電影錄像帶和錄像廳蠶食了電影院的市場。

VCD機普及了,電視劇成熟了,電影院的好日子過去了。電影院逐步淪為與錄像廳一樣的角色。再後來,二人轉火了,還沒死的電影院被二人轉接管了,直到2012年以後,80後90後成為電影市場的消費主力,熬過“寒冬”的電影院迎來了新的春天。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來源於網絡)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2005年的和平電影院。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和平電影院。

在沒有電視的年代,電影院和劇院是當時城市居民的主要文化娛樂場所,舉家穿戴整齊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是一種讓其他孩子們豔羨,大人們在鄰居面前不動聲色展示自家生活富裕的有效方式。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鞍山城市發展的初期,電影院主要設在商業區內,直到解放後,人民政府在建設新工人住宅區的同時,電影院才成為區域的標配。專業的電影院有新華電影院、兒童電影院、和平電影院、繁榮電影院、大陸電影院、解放電影院。

鞍山人耳熟能詳的新華電影院,坐落在鐵東二道街與三道街之間的三經巷。三經巷原先是一條飯店街,方便人們逛街、購物、吃飯看電影。

新華電影院是日本人於1933年8月,在“鞍樂館”(日用簡易電影場所)舊址上興建,改名為千日座電影院,1939年10月1日建成開業,是當時鞍山建設的最大的電影院。1948年2月,鞍山解放後,千日座電影院由市政府接管,於1949年1月1日正式開業,更名為“新華電影院”。

之後的幾十年,新華電影院一直是鞍山電影業的領航者。2003年,因井字街改造,2006年,新華影院入駐景子街2號樓,並更名為“中影新華電影院”

繁榮電影院原址位於鐵西七道街東側。始建於1934年,由日偽鞍山劇場株式會社投資興建,原名為“世界館”。建院之初以演戲為主,不久轉營電影。解放後,鞍山市人民政府接管,改名為中國電影院。1964年3月,經上級批准,改名為繁榮電影院。因為地處鐵路以西的商業中心區,其經營效益僅次於新華電影院。

繁榮電影院1980年拆除擴建,1987年竣工並投入使用。新電影院按國內先進電影院的功能修建,採用的是立體聲環繞設備,當時僅有新華與和平兩家電影院有這樣的設備。2009年,因原址搞房地產開發而拆除,之後遷入人民路上的綜合商廈內。

和平電影院原址位於立山區北勝利路四段,今立山區鉑爾曼酒店南側,建於1953年,是鞍山解放後第一座新建的電影院,三層磚木結構。後來經過改造,和平電影院成為鞍山市設備最先進的電影院,能夠放映寬銀幕立體聲電影。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後開始轉變為錄像廳和二人轉場所。2012年因商業地產開發拆除。

大陸電影院原址位於鐵西區大陸街50號,建於1957年10月,1958年正式開業。為一層簡易磚木結構,建築面積828平方米,可容觀眾645人。因開發商業地產2003年3月12日停業後拆除。

兒童電影院位於青年街35號,始建於1919年,日偽時期的名為“演藝館”。解放後,改名為兒童電影院。該影院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停業至今。

解放電影院位於長甸的南中華路29號,建於1979年,由遼寧省電影公司和鞍山市電影公司投資興建。三層磚混,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可容觀眾1484人,是鞍山市當時最大的、設施最先進的電影院。1980年12月5日正式開業。1982年,解放電影院首次在鞍山單機放映立體電影。1999年電影院停業,現已改為二人轉劇場。

在電影院輝煌的1976年至1996年,熱門電影甚至一票難求,場場爆滿。先是“文革”前的國產電影復映,緊接著就是引進的日本電影熱潮,電影《追捕》,讓高倉健成為那個時期眾多女性觀眾心中的“硬漢”,以至於十多年後,本市還把“真由美”的飾演者—中野良子請來作鞍山的旅遊形象大使。在一片興隆之後,試圖用武俠類電影挽回市場,但是武俠類電影也是壓垮電影院的最後一根稻草,香港的武俠電影錄像帶和錄像廳蠶食了電影院的市場。

VCD機普及了,電視劇成熟了,電影院的好日子過去了。電影院逐步淪為與錄像廳一樣的角色。再後來,二人轉火了,還沒死的電影院被二人轉接管了,直到2012年以後,80後90後成為電影市場的消費主力,熬過“寒冬”的電影院迎來了新的春天。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來源於網絡)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2005年的和平電影院。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大陸電影院。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和平電影院。

在沒有電視的年代,電影院和劇院是當時城市居民的主要文化娛樂場所,舉家穿戴整齊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是一種讓其他孩子們豔羨,大人們在鄰居面前不動聲色展示自家生活富裕的有效方式。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鞍山城市發展的初期,電影院主要設在商業區內,直到解放後,人民政府在建設新工人住宅區的同時,電影院才成為區域的標配。專業的電影院有新華電影院、兒童電影院、和平電影院、繁榮電影院、大陸電影院、解放電影院。

鞍山人耳熟能詳的新華電影院,坐落在鐵東二道街與三道街之間的三經巷。三經巷原先是一條飯店街,方便人們逛街、購物、吃飯看電影。

新華電影院是日本人於1933年8月,在“鞍樂館”(日用簡易電影場所)舊址上興建,改名為千日座電影院,1939年10月1日建成開業,是當時鞍山建設的最大的電影院。1948年2月,鞍山解放後,千日座電影院由市政府接管,於1949年1月1日正式開業,更名為“新華電影院”。

之後的幾十年,新華電影院一直是鞍山電影業的領航者。2003年,因井字街改造,2006年,新華影院入駐景子街2號樓,並更名為“中影新華電影院”

繁榮電影院原址位於鐵西七道街東側。始建於1934年,由日偽鞍山劇場株式會社投資興建,原名為“世界館”。建院之初以演戲為主,不久轉營電影。解放後,鞍山市人民政府接管,改名為中國電影院。1964年3月,經上級批准,改名為繁榮電影院。因為地處鐵路以西的商業中心區,其經營效益僅次於新華電影院。

繁榮電影院1980年拆除擴建,1987年竣工並投入使用。新電影院按國內先進電影院的功能修建,採用的是立體聲環繞設備,當時僅有新華與和平兩家電影院有這樣的設備。2009年,因原址搞房地產開發而拆除,之後遷入人民路上的綜合商廈內。

和平電影院原址位於立山區北勝利路四段,今立山區鉑爾曼酒店南側,建於1953年,是鞍山解放後第一座新建的電影院,三層磚木結構。後來經過改造,和平電影院成為鞍山市設備最先進的電影院,能夠放映寬銀幕立體聲電影。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後開始轉變為錄像廳和二人轉場所。2012年因商業地產開發拆除。

大陸電影院原址位於鐵西區大陸街50號,建於1957年10月,1958年正式開業。為一層簡易磚木結構,建築面積828平方米,可容觀眾645人。因開發商業地產2003年3月12日停業後拆除。

兒童電影院位於青年街35號,始建於1919年,日偽時期的名為“演藝館”。解放後,改名為兒童電影院。該影院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停業至今。

解放電影院位於長甸的南中華路29號,建於1979年,由遼寧省電影公司和鞍山市電影公司投資興建。三層磚混,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可容觀眾1484人,是鞍山市當時最大的、設施最先進的電影院。1980年12月5日正式開業。1982年,解放電影院首次在鞍山單機放映立體電影。1999年電影院停業,現已改為二人轉劇場。

在電影院輝煌的1976年至1996年,熱門電影甚至一票難求,場場爆滿。先是“文革”前的國產電影復映,緊接著就是引進的日本電影熱潮,電影《追捕》,讓高倉健成為那個時期眾多女性觀眾心中的“硬漢”,以至於十多年後,本市還把“真由美”的飾演者—中野良子請來作鞍山的旅遊形象大使。在一片興隆之後,試圖用武俠類電影挽回市場,但是武俠類電影也是壓垮電影院的最後一根稻草,香港的武俠電影錄像帶和錄像廳蠶食了電影院的市場。

VCD機普及了,電視劇成熟了,電影院的好日子過去了。電影院逐步淪為與錄像廳一樣的角色。再後來,二人轉火了,還沒死的電影院被二人轉接管了,直到2012年以後,80後90後成為電影市場的消費主力,熬過“寒冬”的電影院迎來了新的春天。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來源於網絡)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2005年的和平電影院。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大陸電影院。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新華電影院在三道街的出口。(龐闊)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和平電影院。

在沒有電視的年代,電影院和劇院是當時城市居民的主要文化娛樂場所,舉家穿戴整齊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是一種讓其他孩子們豔羨,大人們在鄰居面前不動聲色展示自家生活富裕的有效方式。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鞍山城市發展的初期,電影院主要設在商業區內,直到解放後,人民政府在建設新工人住宅區的同時,電影院才成為區域的標配。專業的電影院有新華電影院、兒童電影院、和平電影院、繁榮電影院、大陸電影院、解放電影院。

鞍山人耳熟能詳的新華電影院,坐落在鐵東二道街與三道街之間的三經巷。三經巷原先是一條飯店街,方便人們逛街、購物、吃飯看電影。

新華電影院是日本人於1933年8月,在“鞍樂館”(日用簡易電影場所)舊址上興建,改名為千日座電影院,1939年10月1日建成開業,是當時鞍山建設的最大的電影院。1948年2月,鞍山解放後,千日座電影院由市政府接管,於1949年1月1日正式開業,更名為“新華電影院”。

之後的幾十年,新華電影院一直是鞍山電影業的領航者。2003年,因井字街改造,2006年,新華影院入駐景子街2號樓,並更名為“中影新華電影院”

繁榮電影院原址位於鐵西七道街東側。始建於1934年,由日偽鞍山劇場株式會社投資興建,原名為“世界館”。建院之初以演戲為主,不久轉營電影。解放後,鞍山市人民政府接管,改名為中國電影院。1964年3月,經上級批准,改名為繁榮電影院。因為地處鐵路以西的商業中心區,其經營效益僅次於新華電影院。

繁榮電影院1980年拆除擴建,1987年竣工並投入使用。新電影院按國內先進電影院的功能修建,採用的是立體聲環繞設備,當時僅有新華與和平兩家電影院有這樣的設備。2009年,因原址搞房地產開發而拆除,之後遷入人民路上的綜合商廈內。

和平電影院原址位於立山區北勝利路四段,今立山區鉑爾曼酒店南側,建於1953年,是鞍山解放後第一座新建的電影院,三層磚木結構。後來經過改造,和平電影院成為鞍山市設備最先進的電影院,能夠放映寬銀幕立體聲電影。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後開始轉變為錄像廳和二人轉場所。2012年因商業地產開發拆除。

大陸電影院原址位於鐵西區大陸街50號,建於1957年10月,1958年正式開業。為一層簡易磚木結構,建築面積828平方米,可容觀眾645人。因開發商業地產2003年3月12日停業後拆除。

兒童電影院位於青年街35號,始建於1919年,日偽時期的名為“演藝館”。解放後,改名為兒童電影院。該影院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停業至今。

解放電影院位於長甸的南中華路29號,建於1979年,由遼寧省電影公司和鞍山市電影公司投資興建。三層磚混,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可容觀眾1484人,是鞍山市當時最大的、設施最先進的電影院。1980年12月5日正式開業。1982年,解放電影院首次在鞍山單機放映立體電影。1999年電影院停業,現已改為二人轉劇場。

在電影院輝煌的1976年至1996年,熱門電影甚至一票難求,場場爆滿。先是“文革”前的國產電影復映,緊接著就是引進的日本電影熱潮,電影《追捕》,讓高倉健成為那個時期眾多女性觀眾心中的“硬漢”,以至於十多年後,本市還把“真由美”的飾演者—中野良子請來作鞍山的旅遊形象大使。在一片興隆之後,試圖用武俠類電影挽回市場,但是武俠類電影也是壓垮電影院的最後一根稻草,香港的武俠電影錄像帶和錄像廳蠶食了電影院的市場。

VCD機普及了,電視劇成熟了,電影院的好日子過去了。電影院逐步淪為與錄像廳一樣的角色。再後來,二人轉火了,還沒死的電影院被二人轉接管了,直到2012年以後,80後90後成為電影市場的消費主力,熬過“寒冬”的電影院迎來了新的春天。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來源於網絡)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2005年的和平電影院。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大陸電影院。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新華電影院在三道街的出口。(龐闊)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繁榮影院。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和平電影院。

在沒有電視的年代,電影院和劇院是當時城市居民的主要文化娛樂場所,舉家穿戴整齊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是一種讓其他孩子們豔羨,大人們在鄰居面前不動聲色展示自家生活富裕的有效方式。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鞍山城市發展的初期,電影院主要設在商業區內,直到解放後,人民政府在建設新工人住宅區的同時,電影院才成為區域的標配。專業的電影院有新華電影院、兒童電影院、和平電影院、繁榮電影院、大陸電影院、解放電影院。

鞍山人耳熟能詳的新華電影院,坐落在鐵東二道街與三道街之間的三經巷。三經巷原先是一條飯店街,方便人們逛街、購物、吃飯看電影。

新華電影院是日本人於1933年8月,在“鞍樂館”(日用簡易電影場所)舊址上興建,改名為千日座電影院,1939年10月1日建成開業,是當時鞍山建設的最大的電影院。1948年2月,鞍山解放後,千日座電影院由市政府接管,於1949年1月1日正式開業,更名為“新華電影院”。

之後的幾十年,新華電影院一直是鞍山電影業的領航者。2003年,因井字街改造,2006年,新華影院入駐景子街2號樓,並更名為“中影新華電影院”

繁榮電影院原址位於鐵西七道街東側。始建於1934年,由日偽鞍山劇場株式會社投資興建,原名為“世界館”。建院之初以演戲為主,不久轉營電影。解放後,鞍山市人民政府接管,改名為中國電影院。1964年3月,經上級批准,改名為繁榮電影院。因為地處鐵路以西的商業中心區,其經營效益僅次於新華電影院。

繁榮電影院1980年拆除擴建,1987年竣工並投入使用。新電影院按國內先進電影院的功能修建,採用的是立體聲環繞設備,當時僅有新華與和平兩家電影院有這樣的設備。2009年,因原址搞房地產開發而拆除,之後遷入人民路上的綜合商廈內。

和平電影院原址位於立山區北勝利路四段,今立山區鉑爾曼酒店南側,建於1953年,是鞍山解放後第一座新建的電影院,三層磚木結構。後來經過改造,和平電影院成為鞍山市設備最先進的電影院,能夠放映寬銀幕立體聲電影。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後開始轉變為錄像廳和二人轉場所。2012年因商業地產開發拆除。

大陸電影院原址位於鐵西區大陸街50號,建於1957年10月,1958年正式開業。為一層簡易磚木結構,建築面積828平方米,可容觀眾645人。因開發商業地產2003年3月12日停業後拆除。

兒童電影院位於青年街35號,始建於1919年,日偽時期的名為“演藝館”。解放後,改名為兒童電影院。該影院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停業至今。

解放電影院位於長甸的南中華路29號,建於1979年,由遼寧省電影公司和鞍山市電影公司投資興建。三層磚混,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可容觀眾1484人,是鞍山市當時最大的、設施最先進的電影院。1980年12月5日正式開業。1982年,解放電影院首次在鞍山單機放映立體電影。1999年電影院停業,現已改為二人轉劇場。

在電影院輝煌的1976年至1996年,熱門電影甚至一票難求,場場爆滿。先是“文革”前的國產電影復映,緊接著就是引進的日本電影熱潮,電影《追捕》,讓高倉健成為那個時期眾多女性觀眾心中的“硬漢”,以至於十多年後,本市還把“真由美”的飾演者—中野良子請來作鞍山的旅遊形象大使。在一片興隆之後,試圖用武俠類電影挽回市場,但是武俠類電影也是壓垮電影院的最後一根稻草,香港的武俠電影錄像帶和錄像廳蠶食了電影院的市場。

VCD機普及了,電視劇成熟了,電影院的好日子過去了。電影院逐步淪為與錄像廳一樣的角色。再後來,二人轉火了,還沒死的電影院被二人轉接管了,直到2012年以後,80後90後成為電影市場的消費主力,熬過“寒冬”的電影院迎來了新的春天。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來源於網絡)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2005年的和平電影院。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大陸電影院。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新華電影院在三道街的出口。(龐闊)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繁榮影院。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日偽時期的鞍山演藝館,後來的兒童電影院。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和平電影院。

在沒有電視的年代,電影院和劇院是當時城市居民的主要文化娛樂場所,舉家穿戴整齊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是一種讓其他孩子們豔羨,大人們在鄰居面前不動聲色展示自家生活富裕的有效方式。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鞍山城市發展的初期,電影院主要設在商業區內,直到解放後,人民政府在建設新工人住宅區的同時,電影院才成為區域的標配。專業的電影院有新華電影院、兒童電影院、和平電影院、繁榮電影院、大陸電影院、解放電影院。

鞍山人耳熟能詳的新華電影院,坐落在鐵東二道街與三道街之間的三經巷。三經巷原先是一條飯店街,方便人們逛街、購物、吃飯看電影。

新華電影院是日本人於1933年8月,在“鞍樂館”(日用簡易電影場所)舊址上興建,改名為千日座電影院,1939年10月1日建成開業,是當時鞍山建設的最大的電影院。1948年2月,鞍山解放後,千日座電影院由市政府接管,於1949年1月1日正式開業,更名為“新華電影院”。

之後的幾十年,新華電影院一直是鞍山電影業的領航者。2003年,因井字街改造,2006年,新華影院入駐景子街2號樓,並更名為“中影新華電影院”

繁榮電影院原址位於鐵西七道街東側。始建於1934年,由日偽鞍山劇場株式會社投資興建,原名為“世界館”。建院之初以演戲為主,不久轉營電影。解放後,鞍山市人民政府接管,改名為中國電影院。1964年3月,經上級批准,改名為繁榮電影院。因為地處鐵路以西的商業中心區,其經營效益僅次於新華電影院。

繁榮電影院1980年拆除擴建,1987年竣工並投入使用。新電影院按國內先進電影院的功能修建,採用的是立體聲環繞設備,當時僅有新華與和平兩家電影院有這樣的設備。2009年,因原址搞房地產開發而拆除,之後遷入人民路上的綜合商廈內。

和平電影院原址位於立山區北勝利路四段,今立山區鉑爾曼酒店南側,建於1953年,是鞍山解放後第一座新建的電影院,三層磚木結構。後來經過改造,和平電影院成為鞍山市設備最先進的電影院,能夠放映寬銀幕立體聲電影。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後開始轉變為錄像廳和二人轉場所。2012年因商業地產開發拆除。

大陸電影院原址位於鐵西區大陸街50號,建於1957年10月,1958年正式開業。為一層簡易磚木結構,建築面積828平方米,可容觀眾645人。因開發商業地產2003年3月12日停業後拆除。

兒童電影院位於青年街35號,始建於1919年,日偽時期的名為“演藝館”。解放後,改名為兒童電影院。該影院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停業至今。

解放電影院位於長甸的南中華路29號,建於1979年,由遼寧省電影公司和鞍山市電影公司投資興建。三層磚混,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可容觀眾1484人,是鞍山市當時最大的、設施最先進的電影院。1980年12月5日正式開業。1982年,解放電影院首次在鞍山單機放映立體電影。1999年電影院停業,現已改為二人轉劇場。

在電影院輝煌的1976年至1996年,熱門電影甚至一票難求,場場爆滿。先是“文革”前的國產電影復映,緊接著就是引進的日本電影熱潮,電影《追捕》,讓高倉健成為那個時期眾多女性觀眾心中的“硬漢”,以至於十多年後,本市還把“真由美”的飾演者—中野良子請來作鞍山的旅遊形象大使。在一片興隆之後,試圖用武俠類電影挽回市場,但是武俠類電影也是壓垮電影院的最後一根稻草,香港的武俠電影錄像帶和錄像廳蠶食了電影院的市場。

VCD機普及了,電視劇成熟了,電影院的好日子過去了。電影院逐步淪為與錄像廳一樣的角色。再後來,二人轉火了,還沒死的電影院被二人轉接管了,直到2012年以後,80後90後成為電影市場的消費主力,熬過“寒冬”的電影院迎來了新的春天。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來源於網絡)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2005年的和平電影院。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大陸電影院。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新華電影院在三道街的出口。(龐闊)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繁榮影院。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日偽時期的鞍山演藝館,後來的兒童電影院。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解放電影院。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和平電影院。

在沒有電視的年代,電影院和劇院是當時城市居民的主要文化娛樂場所,舉家穿戴整齊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是一種讓其他孩子們豔羨,大人們在鄰居面前不動聲色展示自家生活富裕的有效方式。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鞍山城市發展的初期,電影院主要設在商業區內,直到解放後,人民政府在建設新工人住宅區的同時,電影院才成為區域的標配。專業的電影院有新華電影院、兒童電影院、和平電影院、繁榮電影院、大陸電影院、解放電影院。

鞍山人耳熟能詳的新華電影院,坐落在鐵東二道街與三道街之間的三經巷。三經巷原先是一條飯店街,方便人們逛街、購物、吃飯看電影。

新華電影院是日本人於1933年8月,在“鞍樂館”(日用簡易電影場所)舊址上興建,改名為千日座電影院,1939年10月1日建成開業,是當時鞍山建設的最大的電影院。1948年2月,鞍山解放後,千日座電影院由市政府接管,於1949年1月1日正式開業,更名為“新華電影院”。

之後的幾十年,新華電影院一直是鞍山電影業的領航者。2003年,因井字街改造,2006年,新華影院入駐景子街2號樓,並更名為“中影新華電影院”

繁榮電影院原址位於鐵西七道街東側。始建於1934年,由日偽鞍山劇場株式會社投資興建,原名為“世界館”。建院之初以演戲為主,不久轉營電影。解放後,鞍山市人民政府接管,改名為中國電影院。1964年3月,經上級批准,改名為繁榮電影院。因為地處鐵路以西的商業中心區,其經營效益僅次於新華電影院。

繁榮電影院1980年拆除擴建,1987年竣工並投入使用。新電影院按國內先進電影院的功能修建,採用的是立體聲環繞設備,當時僅有新華與和平兩家電影院有這樣的設備。2009年,因原址搞房地產開發而拆除,之後遷入人民路上的綜合商廈內。

和平電影院原址位於立山區北勝利路四段,今立山區鉑爾曼酒店南側,建於1953年,是鞍山解放後第一座新建的電影院,三層磚木結構。後來經過改造,和平電影院成為鞍山市設備最先進的電影院,能夠放映寬銀幕立體聲電影。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後開始轉變為錄像廳和二人轉場所。2012年因商業地產開發拆除。

大陸電影院原址位於鐵西區大陸街50號,建於1957年10月,1958年正式開業。為一層簡易磚木結構,建築面積828平方米,可容觀眾645人。因開發商業地產2003年3月12日停業後拆除。

兒童電影院位於青年街35號,始建於1919年,日偽時期的名為“演藝館”。解放後,改名為兒童電影院。該影院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停業至今。

解放電影院位於長甸的南中華路29號,建於1979年,由遼寧省電影公司和鞍山市電影公司投資興建。三層磚混,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可容觀眾1484人,是鞍山市當時最大的、設施最先進的電影院。1980年12月5日正式開業。1982年,解放電影院首次在鞍山單機放映立體電影。1999年電影院停業,現已改為二人轉劇場。

在電影院輝煌的1976年至1996年,熱門電影甚至一票難求,場場爆滿。先是“文革”前的國產電影復映,緊接著就是引進的日本電影熱潮,電影《追捕》,讓高倉健成為那個時期眾多女性觀眾心中的“硬漢”,以至於十多年後,本市還把“真由美”的飾演者—中野良子請來作鞍山的旅遊形象大使。在一片興隆之後,試圖用武俠類電影挽回市場,但是武俠類電影也是壓垮電影院的最後一根稻草,香港的武俠電影錄像帶和錄像廳蠶食了電影院的市場。

VCD機普及了,電視劇成熟了,電影院的好日子過去了。電影院逐步淪為與錄像廳一樣的角色。再後來,二人轉火了,還沒死的電影院被二人轉接管了,直到2012年以後,80後90後成為電影市場的消費主力,熬過“寒冬”的電影院迎來了新的春天。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來源於網絡)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2005年的和平電影院。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大陸電影院。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新華電影院在三道街的出口。(龐闊)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繁榮影院。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日偽時期的鞍山演藝館,後來的兒童電影院。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解放電影院。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已消失的人民劇場。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和平電影院。

在沒有電視的年代,電影院和劇院是當時城市居民的主要文化娛樂場所,舉家穿戴整齊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是一種讓其他孩子們豔羨,大人們在鄰居面前不動聲色展示自家生活富裕的有效方式。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鞍山城市發展的初期,電影院主要設在商業區內,直到解放後,人民政府在建設新工人住宅區的同時,電影院才成為區域的標配。專業的電影院有新華電影院、兒童電影院、和平電影院、繁榮電影院、大陸電影院、解放電影院。

鞍山人耳熟能詳的新華電影院,坐落在鐵東二道街與三道街之間的三經巷。三經巷原先是一條飯店街,方便人們逛街、購物、吃飯看電影。

新華電影院是日本人於1933年8月,在“鞍樂館”(日用簡易電影場所)舊址上興建,改名為千日座電影院,1939年10月1日建成開業,是當時鞍山建設的最大的電影院。1948年2月,鞍山解放後,千日座電影院由市政府接管,於1949年1月1日正式開業,更名為“新華電影院”。

之後的幾十年,新華電影院一直是鞍山電影業的領航者。2003年,因井字街改造,2006年,新華影院入駐景子街2號樓,並更名為“中影新華電影院”

繁榮電影院原址位於鐵西七道街東側。始建於1934年,由日偽鞍山劇場株式會社投資興建,原名為“世界館”。建院之初以演戲為主,不久轉營電影。解放後,鞍山市人民政府接管,改名為中國電影院。1964年3月,經上級批准,改名為繁榮電影院。因為地處鐵路以西的商業中心區,其經營效益僅次於新華電影院。

繁榮電影院1980年拆除擴建,1987年竣工並投入使用。新電影院按國內先進電影院的功能修建,採用的是立體聲環繞設備,當時僅有新華與和平兩家電影院有這樣的設備。2009年,因原址搞房地產開發而拆除,之後遷入人民路上的綜合商廈內。

和平電影院原址位於立山區北勝利路四段,今立山區鉑爾曼酒店南側,建於1953年,是鞍山解放後第一座新建的電影院,三層磚木結構。後來經過改造,和平電影院成為鞍山市設備最先進的電影院,能夠放映寬銀幕立體聲電影。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後開始轉變為錄像廳和二人轉場所。2012年因商業地產開發拆除。

大陸電影院原址位於鐵西區大陸街50號,建於1957年10月,1958年正式開業。為一層簡易磚木結構,建築面積828平方米,可容觀眾645人。因開發商業地產2003年3月12日停業後拆除。

兒童電影院位於青年街35號,始建於1919年,日偽時期的名為“演藝館”。解放後,改名為兒童電影院。該影院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停業至今。

解放電影院位於長甸的南中華路29號,建於1979年,由遼寧省電影公司和鞍山市電影公司投資興建。三層磚混,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可容觀眾1484人,是鞍山市當時最大的、設施最先進的電影院。1980年12月5日正式開業。1982年,解放電影院首次在鞍山單機放映立體電影。1999年電影院停業,現已改為二人轉劇場。

在電影院輝煌的1976年至1996年,熱門電影甚至一票難求,場場爆滿。先是“文革”前的國產電影復映,緊接著就是引進的日本電影熱潮,電影《追捕》,讓高倉健成為那個時期眾多女性觀眾心中的“硬漢”,以至於十多年後,本市還把“真由美”的飾演者—中野良子請來作鞍山的旅遊形象大使。在一片興隆之後,試圖用武俠類電影挽回市場,但是武俠類電影也是壓垮電影院的最後一根稻草,香港的武俠電影錄像帶和錄像廳蠶食了電影院的市場。

VCD機普及了,電視劇成熟了,電影院的好日子過去了。電影院逐步淪為與錄像廳一樣的角色。再後來,二人轉火了,還沒死的電影院被二人轉接管了,直到2012年以後,80後90後成為電影市場的消費主力,熬過“寒冬”的電影院迎來了新的春天。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來源於網絡)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2005年的和平電影院。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大陸電影院。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新華電影院在三道街的出口。(龐闊)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繁榮影院。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日偽時期的鞍山演藝館,後來的兒童電影院。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解放電影院。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已消失的人民劇場。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已消失的大眾劇場。

融媒體中心編輯:荀泓伊 李淳元

監製:張弘毅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和平電影院。

在沒有電視的年代,電影院和劇院是當時城市居民的主要文化娛樂場所,舉家穿戴整齊去電影院看一場電影,是一種讓其他孩子們豔羨,大人們在鄰居面前不動聲色展示自家生活富裕的有效方式。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鞍山城市發展的初期,電影院主要設在商業區內,直到解放後,人民政府在建設新工人住宅區的同時,電影院才成為區域的標配。專業的電影院有新華電影院、兒童電影院、和平電影院、繁榮電影院、大陸電影院、解放電影院。

鞍山人耳熟能詳的新華電影院,坐落在鐵東二道街與三道街之間的三經巷。三經巷原先是一條飯店街,方便人們逛街、購物、吃飯看電影。

新華電影院是日本人於1933年8月,在“鞍樂館”(日用簡易電影場所)舊址上興建,改名為千日座電影院,1939年10月1日建成開業,是當時鞍山建設的最大的電影院。1948年2月,鞍山解放後,千日座電影院由市政府接管,於1949年1月1日正式開業,更名為“新華電影院”。

之後的幾十年,新華電影院一直是鞍山電影業的領航者。2003年,因井字街改造,2006年,新華影院入駐景子街2號樓,並更名為“中影新華電影院”

繁榮電影院原址位於鐵西七道街東側。始建於1934年,由日偽鞍山劇場株式會社投資興建,原名為“世界館”。建院之初以演戲為主,不久轉營電影。解放後,鞍山市人民政府接管,改名為中國電影院。1964年3月,經上級批准,改名為繁榮電影院。因為地處鐵路以西的商業中心區,其經營效益僅次於新華電影院。

繁榮電影院1980年拆除擴建,1987年竣工並投入使用。新電影院按國內先進電影院的功能修建,採用的是立體聲環繞設備,當時僅有新華與和平兩家電影院有這樣的設備。2009年,因原址搞房地產開發而拆除,之後遷入人民路上的綜合商廈內。

和平電影院原址位於立山區北勝利路四段,今立山區鉑爾曼酒店南側,建於1953年,是鞍山解放後第一座新建的電影院,三層磚木結構。後來經過改造,和平電影院成為鞍山市設備最先進的電影院,能夠放映寬銀幕立體聲電影。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後開始轉變為錄像廳和二人轉場所。2012年因商業地產開發拆除。

大陸電影院原址位於鐵西區大陸街50號,建於1957年10月,1958年正式開業。為一層簡易磚木結構,建築面積828平方米,可容觀眾645人。因開發商業地產2003年3月12日停業後拆除。

兒童電影院位於青年街35號,始建於1919年,日偽時期的名為“演藝館”。解放後,改名為兒童電影院。該影院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停業至今。

解放電影院位於長甸的南中華路29號,建於1979年,由遼寧省電影公司和鞍山市電影公司投資興建。三層磚混,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可容觀眾1484人,是鞍山市當時最大的、設施最先進的電影院。1980年12月5日正式開業。1982年,解放電影院首次在鞍山單機放映立體電影。1999年電影院停業,現已改為二人轉劇場。

在電影院輝煌的1976年至1996年,熱門電影甚至一票難求,場場爆滿。先是“文革”前的國產電影復映,緊接著就是引進的日本電影熱潮,電影《追捕》,讓高倉健成為那個時期眾多女性觀眾心中的“硬漢”,以至於十多年後,本市還把“真由美”的飾演者—中野良子請來作鞍山的旅遊形象大使。在一片興隆之後,試圖用武俠類電影挽回市場,但是武俠類電影也是壓垮電影院的最後一根稻草,香港的武俠電影錄像帶和錄像廳蠶食了電影院的市場。

VCD機普及了,電視劇成熟了,電影院的好日子過去了。電影院逐步淪為與錄像廳一樣的角色。再後來,二人轉火了,還沒死的電影院被二人轉接管了,直到2012年以後,80後90後成為電影市場的消費主力,熬過“寒冬”的電影院迎來了新的春天。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來源於網絡)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2005年的和平電影院。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大陸電影院。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新華電影院在三道街的出口。(龐闊)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繁榮影院。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日偽時期的鞍山演藝館,後來的兒童電影院。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解放電影院。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已消失的人民劇場。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已消失的大眾劇場。

融媒體中心編輯:荀泓伊 李淳元

監製:張弘毅

「城市檔案」鞍山的電影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