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安徽行:安慶,這項非遺聲韻優美,猶如天籟,極受歡迎

非遺安徽行:安慶,這項非遺聲韻優美,猶如天籟,極受歡迎

“非物質文化遺產”簡稱“非遺”,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包括傳統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等。

安徽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擁有眾多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們是安徽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智慧結晶,也是中華文明的瑰寶。

“非遺安徽行”帶你一路游完皖省各地、解鎖非遺文化故事。


第十五站:安慶黃梅戲

非遺安徽行:安慶,這項非遺聲韻優美,猶如天籟,極受歡迎

安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素有中國“黃梅戲鄉”之美譽,是國粹京劇的起源地。

非遺安徽行:安慶,這項非遺聲韻優美,猶如天籟,極受歡迎

安慶還有著“千年古城、文化之邦、百年省會、戲劇之鄉”的稱號。

安慶境內的著名景點有天柱山、迎江寺、振風塔、菱湖公園等。在飲食方面,安慶屬於徽菜系,烹調方法上擅長燒、燉、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如老雞湯泡沙米、劍毫鱔魚、石塘甲魚等。

非遺安徽行:安慶,這項非遺聲韻優美,猶如天籟,極受歡迎

著名風味小吃有江毛水餃、迎江寺素鍋貼、韋家巷湯圓、蔣大順粉蒸肉、肖家橋油酥餅等。

在文化方面,安慶更是底蘊深厚、文風昌盛,留下了許多寶貴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譽滿天下的黃梅戲,土生土長的桐城歌,流傳千古的《孔雀東南飛》傳說,細膩精巧的望江挑花,獨具特色的嶽西高腔,極具藝術、學術、社會價值的文南詞等。

非遺安徽行:安慶,這項非遺聲韻優美,猶如天籟,極受歡迎

但安慶市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是婦孺皆知、聲名遠播的黃梅戲。

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採茶戲,主要流佈於安徽省皖西南廣大地區。

清代末期,黃梅調與安慶市懷寧縣等地區民間藝術結合,並用安慶方言歌唱和唸白,逐漸發展為一個新的戲曲劇種,當時稱為懷腔或“皖劇”,這就是早期的黃梅戲。

非遺安徽行:安慶,這項非遺聲韻優美,猶如天籟,極受歡迎

其後黃梅戲又借鑑吸收了青陽腔和徽劇的音樂、表演和劇目,開始演出“本戲”。後以安慶為中心,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黃梅戲成為安徽省著名的地方戲曲劇種和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影響十分深遠。

黃梅戲的唱腔屬板式變化體,有花腔、彩腔、主調三大腔系。

非遺安徽行:安慶,這項非遺聲韻優美,猶如天籟,極受歡迎

花腔以演小戲為主,曲調健康樸實,優美歡快,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和民歌小調色彩;彩腔曲調歡暢,曾在花腔小戲中廣泛使用;主調則是黃梅戲傳統正本大戲常用的腔調,有平詞、火攻、二行、三行之分,其中平詞是正本戲中最主要的唱腔,曲調嚴肅莊重,優美大方。

黃梅戲以抒情見長,韻味豐厚,唱腔淳樸清新,細膩動人,具有豐富的表現力,且通俗易懂,易於普及,深受各地群眾的喜愛。

非遺安徽行:安慶,這項非遺聲韻優美,猶如天籟,極受歡迎

在音樂伴奏上,早期黃梅戲由三人演奏堂鼓、鈸、小鑼、大鑼等打擊樂器,同時參加幫腔,號稱“三打七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黃梅戲正式確立了以高胡為主奏樂器的伴奏體系。

非遺安徽行:安慶,這項非遺聲韻優美,猶如天籟,極受歡迎

黃梅戲的角色行當體制是在“二小戲”、“三小戲”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包括正旦、正生、小旦、小生、花旦、小丑、老旦、老生、花臉、刀馬旦、武二花等行。雖有分工,但並無嚴格限制,演員常可兼扮他行。

非遺安徽行:安慶,這項非遺聲韻優美,猶如天籟,極受歡迎

黃梅戲的表演載歌載舞,質樸細緻,真實活潑,富有生活氣息,以崇尚情感體驗著稱,具有清新自然、優美流暢的藝術風格。

黃梅戲中有許多為人熟知的優秀劇目,以《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夫妻觀燈》、《打豬草》、《紡棉紗》等最具代表性。

你會唱黃梅戲嗎?不妨找一兩曲聽一聽,學一學喔!

我們下一站見啦!


感謝安慶市文化館提供的圖片與資料

免責聲明: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點擊左下角“瞭解更多”,更多安徽文化、活動信息給你精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