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祿山被安慶緒殺 慶緒被史思明殺 思明被史朝義殺 史朝義被誰殺

(說歷史的女人——第806期)

我們知道,唐朝長達8年的安史之亂最終被平定,固然是取決於郭子儀和李光弼等眾將士的努力,但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就是叛軍之間不團結。自始至終,叛軍各重要統帥和將領之間,就經常發生內訌,互相殘殺。如果叛軍鐵板一塊,唐朝也很難將之平定。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安史之亂的挑起者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所殺;然後是安慶緒被叛軍另一頭子史思明所殺;而史思明又被其子史朝義殺;史朝義死後,安史之亂便戛然而止。那麼史朝義最終又是被誰殺掉的?仍是被叛軍殺掉的?還是另有死法?是誰終結了這個“連環殺人案”?欲知詳情如何,且看本期分解。

安祿山被安慶緒殺 慶緒被史思明殺 思明被史朝義殺 史朝義被誰殺

一、安祿山:正月初一生,正月初一稱帝,正月初一死

安祿山這人很有意思,他似乎有過年情結,正月初一生的,又死在正月初一,而且他稱帝那天也是正月初一。

安祿山的父親是胡人,母親是突厥人,他於703年正月初一出生。據《新唐書》記載,他出生時,有神奇的光照在他們家的蒙古包上,周圍的野獸也都開始嚎叫。“及生,有光照穹廬,野獸盡鳴,望氣者言其祥”。看來此人也非尋常之輩。不過他也確實異於常人,不僅勇猛彪悍,關鍵腦子好使,會說六種語言,在古代,又不開外語課,一般人會說一種都不錯了,人家會六種,也是個人才。關於此人如何老奸巨猾、口蜜腹劍、笑裡藏刀、假痴不癲、瞞天過海、趁火打劫、渾水摸魚、恩將仇報(此君簡直把三十六計玩絕了),此不多講。

話說755年11月,安祿山看時機成熟,遂率15萬大軍起兵反唐,氣勢洶洶。因為安祿山平常治軍嚴謹,其麾下兵將訓練有素,所以很快便以風捲殘雲之勢拿下東都洛陽,然後派其子安慶緒和悍將崔乾佑等率軍西進,劍指潼關。安祿山不得不志高意滿,春風得意,原來世界第一帝國大唐王朝也不過如此,那麼稱霸世界也是遲早的事。然而他畢竟不是成吉思汗,沒有什麼世界眼光,並沒有接著勵精圖治,而是在洛陽欣欣然當上了皇帝。

756年正月初一,安祿山在洛陽稱帝,國號大燕,還取年號聖武,把自己弄得跟聖人似的。從他起兵到稱帝,才不過倆月時間。這節奏也太快了點。不過凡事有一規律,得來的容易,失去的也快。他當上皇帝之後,便開始目空一切,滋生了驕傲自滿情緒。安祿山本來就胖,當上皇帝后,未免天天山珍海味,胡吃海喝,身體像吹氣球一樣,加速變肥。他的體重一直增加到了330多斤,行動非常不便,肚子又大,幾乎垂到膝蓋以下,每次穿衣繫帶,都需要三四個人幫忙:兩個人抬起肚子,讓侍從李豬兒用頭頂住(那個勁頭估計不次於C羅的一個頭球,就差梅西的一腳踹了),才能把褲子湊合穿上。

他除了肥胖外,身上又長滿塊狀毒瘡,讓他感到很不爽,後來視力也變得越來越模糊,看不清東西,基本上瞎了,所以變得脾氣暴躁,動輒使用刑罰,暴打他的部下,連身為重臣的嚴莊也常遭鞭棍抽打。嚴莊實在受不了啦,於是決定弒君,他就聯合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行動。安慶緒是安祿山次子,但他並不受父親寵愛,安祿山喜歡他的小兒子,有意立小兒子為太子。所以安慶緒心中一直對其父怨恨,為了爭奪太子之位,於是決定和嚴莊合謀,殺掉老爹。

757年正月初一夜裡(也有種說法是正月初五,前後誤差有幾天,反正都是過年那會兒),安慶緒開始行動。他買通安祿山的近侍閹人李豬兒,讓他動手行刺。閹人李豬兒,乍聽起來,像是閹豬的一個姓李的人,其實他不是閹豬的,沒有閹過豬,而是“閹”了安祿山。而他也曾是一個被安祿山閹過的人。李豬兒自小聰明伶俐,十幾歲就跟著安祿山混了。據說當初安祿山為了讓他對自己效忠,用刀把他的生殖器全部割掉,鮮血流了好幾升,他疼得昏死過去。安祿山用火灰敷住他的傷口,過了整整一天他才甦醒過來。李豬兒由於成了閹人,安祿山便很寵愛他,他平常的飲食起居,穿衣吃飯都是李豬兒伺候的。

那夜,嚴莊讓安慶緒站在門外,自己握著刀帶著李豬兒一起走進安祿山的營帳。李豬兒借給安祿山穿衣服時,把刀捅到了安祿山的肚子裡。其實安祿山也一直在防備著別人害他的,他的床頭經常掛著一把刀。但他因眼睛基本瞎了,當他發覺李豬兒刺他時,情急之下卻找不著刀,只得任人宰割。臨死前,他還大叫了一聲,“你這個家賊!”喊罷就斷氣了。於是李豬兒和嚴莊就在床下挖了一個好幾尺深的坑,用毛毯把老安的屍體一包就埋了,省了副棺材。這樣,當了一年皇帝的一代梟雄從他的床下走向了地獄之門。

埋完安祿山之後,嚴莊立即向外宣告,皇帝暴死,皇帝曾立下遺囑傳位於晉王安慶緒。於是安慶緒就堂而皇之地當了大燕皇帝。

二、安慶緒因背信棄義被史思明謀殺

安慶緒初名安仁執,安慶緒是唐玄宗賜的名。他與長兄安慶宗同為安祿山與原配康夫人之子。安慶緒性格內向,但擅長騎射,也是一員驍將。

安祿山被安慶緒殺 慶緒被史思明殺 思明被史朝義殺 史朝義被誰殺

安慶緒殺父篡位之後,也是志高意滿,於是調兵遣將,派崔乾佑、嚴莊等繼續攻打唐軍,試圖一統天下。但此時唐肅宗繼位,唐軍開始發力,討伐叛軍。757年二月,郭子儀攻克河東郡,逼迫曾擊敗唐將哥舒翰的叛軍將領崔乾祐南逃;九月,唐軍收復長安,並乘勝追擊,收復陝郡,郭子儀又在陝西曲沃大敗叛軍,殲其10萬。

面對唐軍勢如破竹的攻勢,安慶緒放棄洛陽,帶領一千多人狼狽逃往鄴城。安慶緒在河北又招兵買馬,很快召集舊部,又聚集了6萬兵力,準備重整旗鼓,捲土重來。

可到了758年九月,唐軍出兵20萬,再次討伐安慶緒。唐軍在郭子儀、李光弼等帶領下一度勢如破竹,打得安慶緒找不著北,於是他只有退居鄴城,做困獸鬥。唐軍圍困鄴城四月之久,城內糧盡,安慶緒看看守不住,於是只得求助於史思明。但史思明不盡全力,持觀望態度,無奈安慶緒許諾把大燕皇帝讓給史思明。史思明終於答應全力援助。

759年史思明同唐軍展開大戰,唐軍因指揮失誤大敗。唐軍扔下大量物資、糧食向南撤退。史思明帶領部隊到鄴城南邊築營紮寨。安慶緒派人收繳了唐軍丟下的六七萬石糧食後又有了精神,於是想反悔曾答應讓位給史思明。他又跟部下崔乾祐等商議緊閉鄴城固守,抵禦史思明。但遭到不少將領的反對。大家說不能對史思明背信棄義。於是安慶緒就派張通儒、高尚等人去探視一下,看看史思明的意思。

史思明早看出安慶緒的鬼把戲了,所以當張通儒他們來時,竟同他們抱頭痛哭,跟親人久別重逢似的,臨走時還送給他們重禮,讓他們通知安慶緒來,雙方面談。不想讓位也可以啊,咱們可以合作,共對唐軍嘛。

但整整過了三天時間,安慶緒還是不到史思明那裡去。於是史思明祕密召見部將安太清,要他誘出安慶緒。安慶緒不得已,心想,畢竟史思明現在勢力大,還是跟他不鬧翻比較好,如果雙方合作,共謀大事,也是很不錯的選擇。於是他帶著三百騎兵去見史思明。

而等待他的卻是手握武器的史思明將士。安慶緒一愣,還不知是怎麼回事時,史思明走了過來,說,殺了吧。

安慶緒這才明白過來,於是腿一軟,噗通跪了下來,叩頭稱臣,說:“在下確實不能擔當重任,丟失了長安洛陽,又被唐軍圍困鄴城,多虧燕王您來救我,看在父王的面子上……”

史思明說:“勝敗乃兵之家常事,但你做為兒子,殺死自己的父親篡位,大逆不孝也!我今天是替你父親來教訓你小子的,拉出去砍了!”就這樣殺父奪位的安慶緒去見他老爹去了。同他一塊被殺的還有他的四個弟弟以及部將高尚、孫孝哲、崔乾祐等。

三、史思明因殘暴而被其子謀殺

史思明這人其貌不揚,但也是驍勇善戰之人,很早就得安祿山器重。他跟安祿山一樣聰明,也是通曉六種語言,而且狡猾多謀。安祿山起兵時,他在河北,被安祿山任為范陽節度使,佔有十三郡,有兵八萬,勢力也很大。此人的戰力確實很強,在郭子儀對付安軍的時候,他在北方獨當一面,若不是碰到更厲害的李光弼,後果不堪設想,唐朝很難擺平他。這一點是有目共睹的。明代史學家王世貞就曾說他:“史思明亦悍胡也,其才力遠出祿山之上”。

當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所殺後,唐軍發動攻勢,安史叛軍曾一度陷入低潮。史思明也一度屢遭敗績,也曾退保鄴城。但他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又一度降唐,被朝廷封歸義王,范陽長史、河北節度使。但隨後唐軍放慢對叛軍的攻勢,還有,他覺察出唐朝朝廷不信任他時,便再度叛唐。

後來安慶緒被唐軍圍困鄴城,在安慶緒許諾讓位大燕皇帝的情況下,他率軍救援。之後安慶緒反悔,他設計殺掉安慶緒,於759年五月在范陽稱帝,取國號大燕。

但史思明也沒有當皇帝多久,不到兩年,761年春,就被其子史朝義殺死了。事情是這樣的。史思明這人除了能打仗外,性格還非常殘暴,他攻下城池後,喜歡屠城,比如他攻下魏州後,就大肆屠殺了3萬多老百姓。他不但對別人殘暴,對自己人也是如此。他疑心很重,好殺無辜,部下稍不如他的意,就會被誅殺九族,因而人人都不能自保。

759年三月初九,史思明之子史朝義率軍在礓子嶺遭到唐軍將領衛伯玉的反擊而失敗。史思明追究此戰史朝義的責任,以為史朝義臨陣膽怯,說:“史朝義這個孽子終究不能成就我的大事!”,就揚言要按軍法斬殺史朝義及諸位將領,被部下勸說才罷。

安祿山被安慶緒殺 慶緒被史思明殺 思明被史朝義殺 史朝義被誰殺

接著,史思明攻打陝州時,又出戰不利,退守永寧。他下令築三角城以備軍糧,約期一個月時間築成。當時其子史朝義率軍士苦幹,限期內沒有完全完工,史思明大怒,欲把史朝義和部下駱悅等大將斬首以立軍威。史朝義請求饒命,史思明不允,並揚言等他攻克陝州後,必斬殺之。

史思明要殺史朝義其實有一個關鍵原因是,他跟安祿山一樣,都是喜歡自己的小兒子,欲立小兒子史朝清為太子,做為長子的史朝義當然有點不滿,所以史思明就想找理由殺死史朝義。既然殺人不眨眼的史思明撂下狠話要殺史朝義等人,就不只是說說而已。所以史朝義和駱悅等人都很懼怕,於是大家力勸史朝義先下手。史朝義思慮再三,下決心殺父。

當夜,史思明宿在營中。夜半時分,史思明因夢驚醒,起身上廁所。駱悅等人提刀闖入,不由分說就劈死數名侍從。史思明上廁所回來聽見臥帳內有響動,立馬意識到了風險,於是急忙翻牆而出。他騎馬剛跑到馬槽處,被駱悅的侍從周子俊一箭射中手臂,墜落馬下。當史思明被抓住時,居然還故作高姿態,從容地問了一句:“是誰在犯上作亂?”

駱悅回答說:“我等是奉懷王史朝義的命令。”好漢不吃眼前虧,史思明狡猾透頂,連忙放下架子說,“早上是我說話失口,我怎麼會捨得殺掉太子呢?即便我說錯話該死,但是這樣把我殺了也太早了點吧,不攻克長安,就這樣死了,朕死不瞑目矣!”他像一隻狡猾的狐狸,欲用最後的手段逃脫,但獵人不吃他那一套,立馬給綁成了一個“粽子”。 然後駱悅等人將史思明押送柳泉驛,囚禁起來。

接著史朝義的部下便擁立史朝義繼位大燕皇帝。為絕後患,駱悅等人又用繩子勒死了史思明,然後用氈毯把屍體一裹,扔駱駝背上運回洛陽去了。多行不義必自斃,史思明跟安祿山一樣,欲奪天下不成,反被親生兒子殺死。

四、史朝義之死

史朝義是史思明長子,史思明隨安祿山起兵時,他率軍曾守冀州、相州等。759年,史思明殺安慶緒稱帝,史朝義被封為懷王。跟其父史思明大不一樣,史載其人心地善良,為人寬厚,比較愛惜士兵,所以他在史軍中也有一定威信,頗受將士們擁戴。但他卻不受史思明的喜愛。史思明總想找機會殺掉史朝義,沒想到他沒有殺掉兒子,卻先被兒子幹掉了,也是咎由自取。

史朝義殺了史思明之後,於761年三月十四日在洛陽即皇帝位,改元顯聖。同時派遣使臣至范陽,祕令散騎常侍張通儒等人,殺掉他弟弟史朝清,以及他母親辛氏等。隨後叛軍各派勢力發生火併,大亂兩個多月,死亡數千人,使叛軍元氣大傷。

史朝義這人雖比較忠厚,但也沒有什麼手段,更沒有什麼統兵能力,當其父史思明死後,他很難駕馭史軍,加上各地方軍事頭子和節度使都是安祿山的老部下,跟史思明地位平等,史朝義根本指揮不動他們,召集軍隊都不肯來,史朝義面對巨大的窘境。

762年十月,唐朝對叛軍發動了總攻勢。唐代宗以雍王李適為天下兵馬大元帥,朔方節度使僕固懷恩為副元帥,率諸道節度使及回紇兵全面圍攻洛陽。十月三十日,唐軍在洛陽北郊大敗史朝義軍,殲其6萬餘人,俘其2萬餘人,史朝義僅率輕騎數百狼狽東逃。唐軍收復洛陽後,僕固懷恩派其子僕固瑒及朔方兵馬使高輔成,率軍乘勝追擊史朝義,連克鄭州、汴州等地。

史朝義只有從濮州渡黃河北逃。僕固懷恩一鼓作氣,勢如破竹,接連攻拔滑州(治今河南滑縣東),追擊史朝義至衛州(治今河南衛輝),再次將其擊敗。此時史朝義部將田承嗣率軍4萬與史朝義會合,迎戰唐軍。僕固懷恩之子僕固瑒率軍力戰,將田承嗣等擊潰。史朝義又率魏州(治今河北大名北)兵來戰,又敗走。

禍不單行,面對唐軍的強大攻勢,史軍將領薛嵩、張忠志等各率所領州縣降唐。史朝義又逃至貝州(治今河北清河),與其大將薛忠義合兵3萬南下迎戰,但又被僕固瑒戰敗。此時,唐朝的友軍回紇兵又趕到,與唐軍會合,於下博(今河北深縣)再次大敗史軍。

史朝義一潰千里,一敗再敗,逃往莫州(治今河北任丘)。僕固懷恩派都知兵馬使薛兼訓、河東節度使辛雲京等與僕固瑒會合,合圍莫州。763年正月,史朝義留部將田承嗣守莫州,自率騎兵5000人突圍北去幽州求援,以解莫州之圍。然而史朝義剛走走,田承嗣便投降了唐軍。緊接著,僕固瑒等率兵3萬,猛追窮寇,在歸義(今河北雄縣)再敗叛軍,史朝義遂敗走范陽。

屋漏偏逢連陰雨,當史朝義到范陽時,其守將李懷仙也已經降唐,並派其兵馬使李抱忠率3000人鎮守范陽。史朝義連范陽城也進不去了。開始他還想斥責李抱忠,不守君臣之道,結果被對方罵了一頓,看看大勢已去,他狼狽之極,竟然只求李抱忠賜一頓飯吃,混到這種地步,也是夠慘了。吃完飯後,史朝義一看,自己帶的5000人基本跑光了,於是帶上最後幾百人繼續逃難,當他到廣陽(今北京房山)時,又遭守軍拒絕,只得向北欲向奚族、契丹逃亡。

安祿山被安慶緒殺 慶緒被史思明殺 思明被史朝義殺 史朝義被誰殺

763年2月,當史朝義行至溫泉柵(今河北豐潤東)時,李懷仙的追兵也已經趕到。史朝義走投無路,走到路邊樹林裡,仰天長嘆:天亡我也!遂自縊身亡。史朝義一缺乏才幹,二時運不濟,但也不失為一條漢子,成為安史叛軍四巨頭唯一自殺者。李懷仙趕到,取其首級派人送往大唐朝廷;然後葬其屍,並哭之。史朝義的死,標誌著歷時7年2個月,給社會帶來巨大動盪的安史之亂終於結束了。

這場叛亂時間之久,危害之大,在中國歷史上實為罕見。幸虧大唐人才濟濟,否則唐朝將面臨滅頂之災。但這次戰亂之所以不到8年就結束,還跟叛軍的內鬥有很大關係。叛軍各頭目之間的相互殘殺,無異於自己作死;尤其是兩大巨頭安祿山和史思明都被自己的兒子所殺,在歷史上也是空前絕後,這證明了多行不義必自斃的道理。最後還是史朝義親手終結了這場大動亂,親手終結了這個連環殺人案,不過史朝義雖為自殺,也有他殺的因素。因為在最後階段,他眾叛親離,比如其部將田承嗣、李懷仙、李抱忠等人都有致死他的原因,況且李懷仙還在他死後又給他來個割頭取首,史朝義也可以說是被李懷仙又殺一次。(文/一米暖陽)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