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是發生在唐玄宗時期的一場大叛亂,叛亂的始作俑者是安祿山。

安祿山出身混血胡人,會說六蕃語言,長相醜陋,身材肥胖,性格圓滑,成年後在幽州做互市郎維持生計。安祿山後來投靠幽州節度使張守珪,與老鄉史思明同時擔任捉生將,通過建立軍功不斷升職,使自己的事業漸有起色。

安祿山精通人情世故,經常賄賂朝中權貴,終於在天寶元年(742年)升任平盧節度使,躋身地方大員之列。安祿山入朝時,不放過任何向唐玄宗表露忠心的機會,例如他不拜太子,說只知道當今天子,再如他自認比自己小十六歲的楊貴妃為義母。

三分鐘讀完安史之亂

《妖貓傳》中的唐玄宗與安祿山

安祿山的表現讓唐玄宗大為信任,其仕途自然一帆風順,青雲直上。天寶三載(744年),安祿山兼任范陽節度使,天寶十載(751年),安祿山又兼任河東節度使,同時節制三鎮,成為掌握軍隊最多的軍事長官。

安祿山能夠兼任三鎮節度使,也離不開宰相李林甫的提攜。李林甫有一個政治對手名叫楊國忠,楊國忠的靠山便是楊貴妃。天寶十一載(752年),李林甫病死,楊國忠掌權,由於安祿山與李林甫關係親密,楊國忠便把安祿山看成李林甫的黨羽,對安祿山處處提防,時刻準備除掉安祿山。

安祿山見自己的處境堪憂,對朝廷開始產生貳心,於是暗中招兵買馬,以預防意外情況發生。天寶十四載(755年)十一月,安祿山正式起兵,打著討伐楊國忠的旗號反叛,向朝廷發動戰爭。 安祿山的將士多為胡人,又經常在邊境打仗,戰鬥力十分強大,僅用兩個月的時間就攻陷河北,擊敗名將封常清,佔領洛陽。次年(756)正月,安祿山在洛陽稱皇帝,建立燕國。

三分鐘讀完安史之亂

安祿山派崔乾祐進攻長安,卻在潼關受到名將哥舒翰的阻擋,哥舒翰堅壁不戰,與崔乾祐展開對峙,以消耗叛軍的力量。在此期間,唐將郭子儀、李光弼出兵河北,屢敗史思明,收復河北,幾乎切斷安祿山與老巢范陽的聯繫,安祿山的形勢岌岌可危。

正在這時,唐玄宗強迫哥舒翰出戰,崔乾祐用計大敗唐軍,俘虜哥舒翰,攻陷潼關。唐玄宗聽到哥舒翰戰敗的消息後,倉皇出逃長安,戰爭的形勢瞬間扭轉,郭子儀、李光弼隨後從河北撤軍,西還護駕,致使河北再次陷落。崔乾祐趁勝攻佔長安,在關中建立新地盤。

三分鐘讀完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地圖

同年(756年)七月,唐肅宗在靈武即位,開始調整策略,對叛軍發動反攻,三個月後,唐肅宗派宰相房琯領兵收復長安,房琯沒有軍事才能,在咸陽陳濤斜被叛軍大敗。

至德二年(757年)正月,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殺害,叛軍內部發生動亂。幾個月後,唐肅宗派郭子儀領兵收復長安,郭子儀因大意輕敵,在長安西邊的清渠被叛軍大敗。

唐肅宗經歷兩次大敗後,知道單憑自己的力量已經不能擊敗叛軍,便向回紇求援。回紇發兵後,唐肅宗派廣平王李俶(後來的唐代宗)和郭子儀率領唐朝和回紇聯軍對叛軍展開反攻,唐朝和回紇聯軍接連獲勝,先後收復長安和洛陽。不久,史思明受到安慶緒的猜忌,也以范陽歸降唐朝,極大削弱了叛軍的力量。

三分鐘讀完安史之亂

乾元元年(758年),唐肅宗派郭子儀、李光弼等九個節度使大舉討伐盤踞河北的安慶緒,唐軍起初節節勝利,將安慶緒圍困在鄴城,幾乎就要完全平定叛亂。安慶緒危在旦夕,便向史思明求救,此時的史思明正受唐朝的猜忌,當他發覺朝廷早已在密謀除掉自己時,於是決定反叛朝廷,從范陽南下,前往鄴城救援安慶緒。

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在相州大敗九節度使,殺死安慶緒,自稱大燕皇帝。史思明隨後趁勝攻佔洛陽,進攻河陽,卻被李光弼擊敗。史思明又想進攻長安,在陝州覆被衛伯玉擊敗。唐朝和叛軍於是再次展開對峙。

三分鐘讀完安史之亂

上元二年(761年),唐肅宗派李光弼、僕固懷恩領兵收復洛陽,當唐軍和史思明在邙山決戰時,李光弼和僕固懷恩意見不合,分兵而陣,史思明抓住難得的機會大敗唐軍,趁勝攻陷河陽、懷州等地。史思明隨後大舉進攻陝州,再次被衛伯玉擊敗。

史思明無奈,被迫撤軍永寧。在永寧,史思明與兒子史朝義的矛盾激化,史朝義發動兵變,殺死史思明,叛軍內部再次發生動亂。叛將皆為安祿山的舊將,他們自恃資歷比史朝義老很多,因此並不太願意服從史朝義的命令,史朝義的力量於是被大大削弱。

寶應元年(762年),唐玄宗和唐肅宗先後駕崩,唐代宗即位。唐代宗向回紇請求援軍,派雍王李適(後來的唐德宗)和僕固懷恩率領唐朝和回紇聯軍討伐史朝義。唐朝和回紇聯軍勢如破竹,收復洛陽,史朝義一路向北逃亡,叛將薛嵩、張忠志等相繼投降。第二年(763年)正月,叛將田承嗣、李懷仙等投降唐朝,史朝義無處落身,自縊而死,叛亂結束。

三分鐘讀完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後的唐朝疆域大大縮小

安史之亂歷時七年零三個月,戰亂範圍波及河北、河南、陝西、山西、山東和安徽等大片區域,對唐朝的政治、軍事和經濟造成極大地破壞。安史之亂催生了唐朝中後期的宦官干政、藩鎮割據等嚴重影響唐朝的問題,使唐朝由盛轉衰,再也難以出現唐玄宗時代那樣的盛世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