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牽手!浙江安吉“白葉一號”茶紮根沿河中寨鎮芳華綻放'

"

“一片白葉”牽出的山海情誼!

浙江安吉縣黃杜村“白葉一號”扶貧茶落戶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中寨鎮那些事

自2003年伊始,浙江省安吉縣黃杜村歷經15年辛勤培育,截至2018年,白茶種植面積從5000餘畝發展到1.2萬畝,年產值達到1.5億元左右,戶均收入30多萬元,被稱作“安吉白茶第一村”。

黃杜村黨員致富不忘黨恩,深入思考如何發揚“先富幫後富”的善助和大愛精神,為國家精準扶貧戰略貢獻力量。不僅黨員幹部自願捐茶苗,黃杜村的村民也表示積極向貧困地區捐獻茶苗。

正因為有了這種精神,才使得相隔1500多公里的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中寨鎮志強村、三會溪村、大宅村與安吉縣黃杜村譜寫了一段山海情誼一線牽的動人佳話。

2018年7月15日,浙江省安吉縣黃杜村與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中寨鎮大宅村、志強村、三會溪村正式簽訂捐贈“安吉白葉一號”茶苗360萬株1200畝的協議。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委副書記、縣長何支剛簽字落款的那一刻,眼裡閃動出喜悅的淚光。

"

“一片白葉”牽出的山海情誼!

浙江安吉縣黃杜村“白葉一號”扶貧茶落戶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中寨鎮那些事

自2003年伊始,浙江省安吉縣黃杜村歷經15年辛勤培育,截至2018年,白茶種植面積從5000餘畝發展到1.2萬畝,年產值達到1.5億元左右,戶均收入30多萬元,被稱作“安吉白茶第一村”。

黃杜村黨員致富不忘黨恩,深入思考如何發揚“先富幫後富”的善助和大愛精神,為國家精準扶貧戰略貢獻力量。不僅黨員幹部自願捐茶苗,黃杜村的村民也表示積極向貧困地區捐獻茶苗。

正因為有了這種精神,才使得相隔1500多公里的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中寨鎮志強村、三會溪村、大宅村與安吉縣黃杜村譜寫了一段山海情誼一線牽的動人佳話。

2018年7月15日,浙江省安吉縣黃杜村與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中寨鎮大宅村、志強村、三會溪村正式簽訂捐贈“安吉白葉一號”茶苗360萬株1200畝的協議。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委副書記、縣長何支剛簽字落款的那一刻,眼裡閃動出喜悅的淚光。

千里牽手!浙江安吉“白葉一號”茶紮根沿河中寨鎮芳華綻放

齊心協力把“白葉一號”種植作為一場攻堅仗

邊遠落後、地勢高寒的中寨鎮,缺乏主導產業支撐。所轄的大宅村、志強村、三會溪村毗鄰交錯,地理海拔較高、土地資源豐富、貧困人口多、貧困面大是三個村的基本村情。三個村共有29個村民組1432戶5385人,其中貧困戶300餘戶1000餘人,是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一類貧困村。以前公路不通時,村民到集鎮趕集需要徒步3個多小時。

三個村有一個共性點:就是沒有任何主導產業。沒有主導產業,村民多數外出務工,留在村裡的就以種植水稻、玉米、紅薯等傳統農作物為主,靠“鋤挖手摳”的耕作方式維持生計。久困於貧,當地幹部群眾渴盼脫貧致富的願望特別急切、強烈。

當知道“白葉一號”落戶村裡時,三個村的幹部群眾激動不已。

2018年10月20日凌晨00:30分,輾轉1500多公里的安吉縣黃杜村“白葉一號”茶苗到達中寨鎮,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樹種植工程中心主任肖強,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副縣長陳鳳和全鎮黨員幹部的見證下,黃杜村黨委組織委員劉煒將“白葉一號”扶貧茶正式移交給中寨鎮黨委書記譚鵬飛。

10月20日凌晨6點30分,寒冷和陰雨絲毫沒有沖淡村民種茶的激情。中寨鎮志強村300名幹部群眾冒雨趕到茶山,與黃杜村黨員劉煒和志強村村幹部張勇一道種下第一株“白葉一號”茶苗,就此拉開“白葉一號”在中寨鎮落地移栽的大幕。

當“白葉一號”扶貧項目落戶中寨後,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縣委書記任廷浬,縣委副書記、縣長何支剛多次到中寨大宅、志強、三會溪三個項目實施村調研,並親自參與土地的選址和項目規劃。提出要把“白葉一號”種植作為一場攻堅仗來打。縣、鎮成立茶苗移栽工作專班,統籌協調,完善基礎設施配套項目,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建設好茶園。要求相關單位、部門要主動作為,共同把白葉一號扶貧茶、感恩茶栽種好,決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和期望,不辜負國務院扶貧辦和浙江省各級領導及黃杜村20名黨員的一片深情。

為把“白葉一號”種植好,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和貴州省農業廳專家,安吉黃杜村的技術專家團隊以及沿河自治縣茶辦的技術員等深入中寨鎮"白葉一號"茶園基地,現場進行技術指導和業務培訓。

"

“一片白葉”牽出的山海情誼!

浙江安吉縣黃杜村“白葉一號”扶貧茶落戶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中寨鎮那些事

自2003年伊始,浙江省安吉縣黃杜村歷經15年辛勤培育,截至2018年,白茶種植面積從5000餘畝發展到1.2萬畝,年產值達到1.5億元左右,戶均收入30多萬元,被稱作“安吉白茶第一村”。

黃杜村黨員致富不忘黨恩,深入思考如何發揚“先富幫後富”的善助和大愛精神,為國家精準扶貧戰略貢獻力量。不僅黨員幹部自願捐茶苗,黃杜村的村民也表示積極向貧困地區捐獻茶苗。

正因為有了這種精神,才使得相隔1500多公里的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中寨鎮志強村、三會溪村、大宅村與安吉縣黃杜村譜寫了一段山海情誼一線牽的動人佳話。

2018年7月15日,浙江省安吉縣黃杜村與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中寨鎮大宅村、志強村、三會溪村正式簽訂捐贈“安吉白葉一號”茶苗360萬株1200畝的協議。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委副書記、縣長何支剛簽字落款的那一刻,眼裡閃動出喜悅的淚光。

千里牽手!浙江安吉“白葉一號”茶紮根沿河中寨鎮芳華綻放

齊心協力把“白葉一號”種植作為一場攻堅仗

邊遠落後、地勢高寒的中寨鎮,缺乏主導產業支撐。所轄的大宅村、志強村、三會溪村毗鄰交錯,地理海拔較高、土地資源豐富、貧困人口多、貧困面大是三個村的基本村情。三個村共有29個村民組1432戶5385人,其中貧困戶300餘戶1000餘人,是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一類貧困村。以前公路不通時,村民到集鎮趕集需要徒步3個多小時。

三個村有一個共性點:就是沒有任何主導產業。沒有主導產業,村民多數外出務工,留在村裡的就以種植水稻、玉米、紅薯等傳統農作物為主,靠“鋤挖手摳”的耕作方式維持生計。久困於貧,當地幹部群眾渴盼脫貧致富的願望特別急切、強烈。

當知道“白葉一號”落戶村裡時,三個村的幹部群眾激動不已。

2018年10月20日凌晨00:30分,輾轉1500多公里的安吉縣黃杜村“白葉一號”茶苗到達中寨鎮,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樹種植工程中心主任肖強,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副縣長陳鳳和全鎮黨員幹部的見證下,黃杜村黨委組織委員劉煒將“白葉一號”扶貧茶正式移交給中寨鎮黨委書記譚鵬飛。

10月20日凌晨6點30分,寒冷和陰雨絲毫沒有沖淡村民種茶的激情。中寨鎮志強村300名幹部群眾冒雨趕到茶山,與黃杜村黨員劉煒和志強村村幹部張勇一道種下第一株“白葉一號”茶苗,就此拉開“白葉一號”在中寨鎮落地移栽的大幕。

當“白葉一號”扶貧項目落戶中寨後,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縣委書記任廷浬,縣委副書記、縣長何支剛多次到中寨大宅、志強、三會溪三個項目實施村調研,並親自參與土地的選址和項目規劃。提出要把“白葉一號”種植作為一場攻堅仗來打。縣、鎮成立茶苗移栽工作專班,統籌協調,完善基礎設施配套項目,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建設好茶園。要求相關單位、部門要主動作為,共同把白葉一號扶貧茶、感恩茶栽種好,決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和期望,不辜負國務院扶貧辦和浙江省各級領導及黃杜村20名黨員的一片深情。

為把“白葉一號”種植好,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和貴州省農業廳專家,安吉黃杜村的技術專家團隊以及沿河自治縣茶辦的技術員等深入中寨鎮"白葉一號"茶園基地,現場進行技術指導和業務培訓。

千里牽手!浙江安吉“白葉一號”茶紮根沿河中寨鎮芳華綻放

“白葉一號“扶貧茶種成“搖錢樹、致富樹和感恩樹”

志強村黨支部書記石捍南是沿河風景名勝區管理局下派到該村的駐村第一書記。“白葉一號”落戶志強村後,他比以前更忙,白天在山上跑,晚上到農戶家中開會,幾個月下來,工作進展順利,但石捍南的頭髮比以往更白,群眾說,石捍南的白髮是操心“白葉一號”種植,工作忙碌出來的。

為了加快移栽進度,中寨鎮全體幹部職工連續奮戰在茶山,餓了就著山泉吃乾糧,累了靠著石頭眯一會兒,輕傷不下火線,沒有一個人打退堂鼓。

為高標準、高質量移栽“白葉一號”,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樹種植工程中心主任肖強、安吉縣技術專家團隊以及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茶辦技術團隊全程指導移栽,鼓勵大家要齊心協力寫好、演好“一片葉子富一方百姓”的新劇本,向組織上交上一份滿意的種茶致富精彩答卷。

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天氣,在中寨鎮大宅村,第二批扶貧茶苗抵達後,村支兩委連夜組織幹部群眾轉運茶苗,統籌安排第二天的移栽。第二天,大宅村的栽茶大軍中又多了一支力量:大宅村在外經商20多年的村民田洪軍,帶領20多個在外務工的本村村民返鄉,火速增援。

田洪軍在浙江承包一家規模不大不小的皮鞋廠,一年下來,收入二三十萬。得知村裡來了扶貧茶、感恩茶,田洪軍敏銳地發現村裡迎來了發展的大好機遇,於是組織在外村民,趕回村裡幫助移栽茶苗。

眼下,田洪軍已經轉讓鞋廠,入股大宅村茶葉專業合作社,並擔任法人。他還在“白葉一號”項目基礎上,建設500畝“中黃3號”高端茶園,免費送給本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由貧困戶自己管護、合作社負責技術指導和茶青的收購。

問起田洪軍為什麼捨棄外地辦廠的豐厚收入,回來搞茶產業時,他自信地說:“扶貧茶、感恩茶大有作為,我回到家鄉帶領貧困群眾大幹一回。”

“白葉一號”扶貧茶落戶大宅村,貧困戶楊花享受到了以受捐茶苗入股分紅、土地流轉收取租金、貧困戶優先管護茶園等扶貧紅利,這樣一來,她的收入穩穩當當,持續穩定,真正實現了在家門口打工、放下鋤頭就拿錢的農民身份轉身,讓她欣喜不已。

2018年11月11日,歷經22天,中寨鎮順利完成360萬株茶苗1200畝的移栽任務。中寨鎮在受捐的“三省四縣”中最先完成整地、最先開始栽苗、最先完成移栽任務。

“沿河速度”打動了黃杜村黨委書記盛阿偉。他說,黃杜村黨員群眾對“白葉一號”有深厚的感情,不僅僅把它當作一片葉子,而是當作自己的兒女一樣,不光是把她們從浙江“嫁”到沿河來,今後還要負責茶葉種植技術指導、品牌建設以及茶葉銷售,提供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通過技能和產業鏈的扶持幫助貧困地區山村百姓拔掉窮根,走向康莊大道。

任廷浬表示:將加快推進“白葉一號”茶園基地的項目配套設施建設,積極謀劃扶貧茶、感恩茶產業的後續跟進,建立健全產業利益聯結機制,全力以赴把扶貧茶管護好,切實將扶貧茶變成“搖錢樹、致富樹和感恩樹”。

"

“一片白葉”牽出的山海情誼!

浙江安吉縣黃杜村“白葉一號”扶貧茶落戶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中寨鎮那些事

自2003年伊始,浙江省安吉縣黃杜村歷經15年辛勤培育,截至2018年,白茶種植面積從5000餘畝發展到1.2萬畝,年產值達到1.5億元左右,戶均收入30多萬元,被稱作“安吉白茶第一村”。

黃杜村黨員致富不忘黨恩,深入思考如何發揚“先富幫後富”的善助和大愛精神,為國家精準扶貧戰略貢獻力量。不僅黨員幹部自願捐茶苗,黃杜村的村民也表示積極向貧困地區捐獻茶苗。

正因為有了這種精神,才使得相隔1500多公里的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中寨鎮志強村、三會溪村、大宅村與安吉縣黃杜村譜寫了一段山海情誼一線牽的動人佳話。

2018年7月15日,浙江省安吉縣黃杜村與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中寨鎮大宅村、志強村、三會溪村正式簽訂捐贈“安吉白葉一號”茶苗360萬株1200畝的協議。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委副書記、縣長何支剛簽字落款的那一刻,眼裡閃動出喜悅的淚光。

千里牽手!浙江安吉“白葉一號”茶紮根沿河中寨鎮芳華綻放

齊心協力把“白葉一號”種植作為一場攻堅仗

邊遠落後、地勢高寒的中寨鎮,缺乏主導產業支撐。所轄的大宅村、志強村、三會溪村毗鄰交錯,地理海拔較高、土地資源豐富、貧困人口多、貧困面大是三個村的基本村情。三個村共有29個村民組1432戶5385人,其中貧困戶300餘戶1000餘人,是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一類貧困村。以前公路不通時,村民到集鎮趕集需要徒步3個多小時。

三個村有一個共性點:就是沒有任何主導產業。沒有主導產業,村民多數外出務工,留在村裡的就以種植水稻、玉米、紅薯等傳統農作物為主,靠“鋤挖手摳”的耕作方式維持生計。久困於貧,當地幹部群眾渴盼脫貧致富的願望特別急切、強烈。

當知道“白葉一號”落戶村裡時,三個村的幹部群眾激動不已。

2018年10月20日凌晨00:30分,輾轉1500多公里的安吉縣黃杜村“白葉一號”茶苗到達中寨鎮,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樹種植工程中心主任肖強,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副縣長陳鳳和全鎮黨員幹部的見證下,黃杜村黨委組織委員劉煒將“白葉一號”扶貧茶正式移交給中寨鎮黨委書記譚鵬飛。

10月20日凌晨6點30分,寒冷和陰雨絲毫沒有沖淡村民種茶的激情。中寨鎮志強村300名幹部群眾冒雨趕到茶山,與黃杜村黨員劉煒和志強村村幹部張勇一道種下第一株“白葉一號”茶苗,就此拉開“白葉一號”在中寨鎮落地移栽的大幕。

當“白葉一號”扶貧項目落戶中寨後,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縣委書記任廷浬,縣委副書記、縣長何支剛多次到中寨大宅、志強、三會溪三個項目實施村調研,並親自參與土地的選址和項目規劃。提出要把“白葉一號”種植作為一場攻堅仗來打。縣、鎮成立茶苗移栽工作專班,統籌協調,完善基礎設施配套項目,高起點、高標準、高要求建設好茶園。要求相關單位、部門要主動作為,共同把白葉一號扶貧茶、感恩茶栽種好,決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和期望,不辜負國務院扶貧辦和浙江省各級領導及黃杜村20名黨員的一片深情。

為把“白葉一號”種植好,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和貴州省農業廳專家,安吉黃杜村的技術專家團隊以及沿河自治縣茶辦的技術員等深入中寨鎮"白葉一號"茶園基地,現場進行技術指導和業務培訓。

千里牽手!浙江安吉“白葉一號”茶紮根沿河中寨鎮芳華綻放

“白葉一號“扶貧茶種成“搖錢樹、致富樹和感恩樹”

志強村黨支部書記石捍南是沿河風景名勝區管理局下派到該村的駐村第一書記。“白葉一號”落戶志強村後,他比以前更忙,白天在山上跑,晚上到農戶家中開會,幾個月下來,工作進展順利,但石捍南的頭髮比以往更白,群眾說,石捍南的白髮是操心“白葉一號”種植,工作忙碌出來的。

為了加快移栽進度,中寨鎮全體幹部職工連續奮戰在茶山,餓了就著山泉吃乾糧,累了靠著石頭眯一會兒,輕傷不下火線,沒有一個人打退堂鼓。

為高標準、高質量移栽“白葉一號”,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茶樹種植工程中心主任肖強、安吉縣技術專家團隊以及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茶辦技術團隊全程指導移栽,鼓勵大家要齊心協力寫好、演好“一片葉子富一方百姓”的新劇本,向組織上交上一份滿意的種茶致富精彩答卷。

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天氣,在中寨鎮大宅村,第二批扶貧茶苗抵達後,村支兩委連夜組織幹部群眾轉運茶苗,統籌安排第二天的移栽。第二天,大宅村的栽茶大軍中又多了一支力量:大宅村在外經商20多年的村民田洪軍,帶領20多個在外務工的本村村民返鄉,火速增援。

田洪軍在浙江承包一家規模不大不小的皮鞋廠,一年下來,收入二三十萬。得知村裡來了扶貧茶、感恩茶,田洪軍敏銳地發現村裡迎來了發展的大好機遇,於是組織在外村民,趕回村裡幫助移栽茶苗。

眼下,田洪軍已經轉讓鞋廠,入股大宅村茶葉專業合作社,並擔任法人。他還在“白葉一號”項目基礎上,建設500畝“中黃3號”高端茶園,免費送給本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由貧困戶自己管護、合作社負責技術指導和茶青的收購。

問起田洪軍為什麼捨棄外地辦廠的豐厚收入,回來搞茶產業時,他自信地說:“扶貧茶、感恩茶大有作為,我回到家鄉帶領貧困群眾大幹一回。”

“白葉一號”扶貧茶落戶大宅村,貧困戶楊花享受到了以受捐茶苗入股分紅、土地流轉收取租金、貧困戶優先管護茶園等扶貧紅利,這樣一來,她的收入穩穩當當,持續穩定,真正實現了在家門口打工、放下鋤頭就拿錢的農民身份轉身,讓她欣喜不已。

2018年11月11日,歷經22天,中寨鎮順利完成360萬株茶苗1200畝的移栽任務。中寨鎮在受捐的“三省四縣”中最先完成整地、最先開始栽苗、最先完成移栽任務。

“沿河速度”打動了黃杜村黨委書記盛阿偉。他說,黃杜村黨員群眾對“白葉一號”有深厚的感情,不僅僅把它當作一片葉子,而是當作自己的兒女一樣,不光是把她們從浙江“嫁”到沿河來,今後還要負責茶葉種植技術指導、品牌建設以及茶葉銷售,提供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通過技能和產業鏈的扶持幫助貧困地區山村百姓拔掉窮根,走向康莊大道。

任廷浬表示:將加快推進“白葉一號”茶園基地的項目配套設施建設,積極謀劃扶貧茶、感恩茶產業的後續跟進,建立健全產業利益聯結機制,全力以赴把扶貧茶管護好,切實將扶貧茶變成“搖錢樹、致富樹和感恩樹”。

千里牽手!浙江安吉“白葉一號”茶紮根沿河中寨鎮芳華綻放

“白葉一號”扶貧茶托起山村新未來

初夏,走在志強、三會溪、大宅三個村的連片茶區,空氣清新,茶葉吐翠。一道道產業路相連貫通,一座座蓄水池波光粼粼,“茶園園區化、園區景區化”美景正在鋪展、描繪。

何支剛說,為了種好扶貧茶,銅仁市級配套110萬元、縣級配套450萬元,專班主抓,全力以赴抓好這片扶貧茶、感恩茶。

扶貧茶、感恩茶落戶中寨,得到了各級領導的關心和厚愛。國務院扶貧辦、中茶所茶樹種植中心、貴州省人民政府、省大常委會及省扶貧辦、省農業農村廳、銅仁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常委會等各級領導先後走進中寨調研“白葉一號”種植進展情況,鼓勵廣大黨員幹部群眾要心懷感恩之心,把黃杜村捐贈的“白葉一號”精心栽種好、養護好,把白茶產業發展好,用實際成效回報黃杜村黨員群眾的一片深情。安吉縣、浙江貴茶集團等相關領導也多次走進沿河調研,指導白茶產業發展。省、市等有關部門多次走進中寨進行技術指導、業務培訓,超前佈局“白葉一號”後續產業規劃發展。

為確保“白葉一號”產業可持續發展,中寨鎮推行股份合作制,強化利益聯結,將茶苗折資量化到建檔立卡貧困戶,入股專業合作社,每戶貧困戶受捐茶苗1076株,折資3013元持股;農戶每畝撂荒地入股,折股3000元,每畝熟土折股6000元,共有 265戶以1426畝折資入股茶業合作社。撥付550萬元財政專項扶貧資金以3個村集體入股,組織農戶入股39萬元,齊心協力做大做強集體經濟。

中寨鎮借勢發力,依託“白葉一號”扶貧項目,引進江蘇客商成立貴州御錦農業旅遊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在金山、清河兩個村連片種植“中黃3號”黃金茶3000畝,讓更多的貧困戶獲得土地流轉和務工收入。

“我們不僅要讓這些茶苗儘早長成貧困群眾的‘搖錢樹’,還要依託茶葉基地,大力發展生態茶園,建設‘萬畝茶鄉’,讓群眾得到實惠,讓貧困遠離沿河,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對貧困地區的殷切期望和深切關懷,不辜負安吉縣黃杜村黨員幹部的深情厚誼。”任廷浬說。 “白葉一號”,這一株株扶貧茶、致富茶,越過江南水鄉,正在地處黔渝邊沿腹地的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烏江兩岸,拔節生長,吐露芳華。(陳述義 文葉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