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評價《史記》?

如題
你怎麼評價《史記》?
你怎麼評價《史記》?
你怎麼評價《史記》?
7 個回答
手机用户9022690001
2017-04-15

我沒讀過《史記》,我也不想讀,所以,我不知道”老子是道家的始祖,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這個謊言是不是記在《史記》裡。有人要產生疑問:你都不看《史記》,為什麼會知道那是謊言呢?《道德經》是歷史的沉澱,裡面蘊藏了若干歷史事件真象。如果有萬分之一的人真正的讀懂《道德經》,那麼,有很多歷史大事要從新改寫。

苍茫大地顾炜斌
2017-04-05

這個問題蒼茫大地來回答。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位居二十四史之首,它既是一部名傳千古的歷史鉅作,又是一部流芳百世的文學鉅著,難怪現代最傑出的文學大師魯迅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你怎麼評價《史記》?
《史記》記載的是中國上自黃帝、下至漢武帝太初年間大約三千多年的歷史。分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全書凡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

作者司馬遷,今陝西韓城人。約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遷父司馬談任太史令,專職史官。遷早年遍遊大江南北,考察風俗,採集傳說。後子承父業,遵父親遺屬撰寫《史記》,因替殺敵遠超自己所統五千之數,被迫投降匈奴的漢名將李陵辯解,觸怒武帝,下獄又無錢贖生,被宮刑。出獄後他忍辱負重繼續寫稿,直到公元前91年才完成任務,沒過幾年太史公就逝世。太史公因《史記》和司馬相如一起,成為西漢文壇的雙子星座,留下了“文章西漢兩司馬"的美名。

你怎麼評價《史記》?
司馬遷寫《史記》的本意是“窮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一、他的著作不同於流俗,常常見識卓絕,標新立意。如將項羽列入本紀,將孔子、陳涉列入世家,既驚世駭俗,又客觀公正。

二、獨創的體裁,不拘於史法。

司馬遷因《史記》成為紀傳體的鼻祖,與《左傳》的編年體分庭抗禮,《史記》紀傳體最大特點是以人物為中心鋪演歷史,而不像後世的一些列傳側重於歷史事件,它描寫的人物有血有肉,更為豐滿。如同為帝王,劉邦項羽性格大為不同;如同為狗頭軍師,張良與陳平各有風度;同樣是刺客,豫讓和專諸開口就迥異;同為大將之才,李廣和程不識帶兵方式又明顯不同…

三、《史記》喜歡讓細節說話,表現人物的性格、事件的原委,文采生動,扣人心絃,極具文學價值。如《項羽本紀》中記載:秦始皇帝遊會稽,渡浙江,樑與籍(項羽)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高祖本紀》高祖常繇咸陽,縱觀,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兩個細節也形成對比!項劉均非池中之物,這是共同點,項更魯莽、大膽!如《李將軍列傳》中寫李廣:胡騎得廣,廣時傷病,置廣兩馬間,絡而盛臥廣。行十餘里,廣詐死,睨其旁有一胡兒騎善馬,廣暫騰而上胡兒馬,因推墮兒,取其弓,鞭馬南馳數十里,復得其餘軍,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騎數百追之,廣行取胡兒馬,射殺追騎,以故得脫。這一細節寫盡了李廣的機智、勇敢!留下了形象!說的是病傷交加的李廣做了匈奴騎隊的俘虜,李廣被用麻績網兜盛起,躺臥在馬背上,夾在兩馬之間慢行。走了十餘里,李廣裝死。斜眼看到匈奴小夥騎良馬,李廣冷不防一躍而起,跳上胡兒烏有,順手還奪了小夥子手中的弓,把小夥子推下馬,快馬加鞭飛馳數十里,找到殘部,一同回到塞內。匈奴騎隊數百人自後猛追,又病又受重傷的李廣用奪到的弓,射殺追騎,得以逃脫。牛人的形象凸顯出來啦!

總之,《史記》是當之無愧的史學鉅著,司馬遷是貨真價實的文學家、史學家、思想家。

望斧正!

A永不落幕中国国际名城名镇名乡村推介会
2017-04-06

《史記》在中國文化中的價值不可或缺不可撼動,《史記》的史學價值與文學價值都具有歷史性意義,《史記》毫無疑問的是中華民族文化鉅著。

但是,就中國歷史而言,要透過《史記》看歷史,要超越《史記》讀中國歷史。因為《史記》僅僅是一部書,記不了浩瀚如海的歷史;《史記》僅僅是司馬遷老先生的一家之言;《史記》還有她的歷史侷限性等。

中國智慧,以近知遠,以今知古,以所見知所不見。《史記》很偉大,但也只可做以借鑑和參考。否則,便有了歷史的侷限和偏見,便會少見多怪了。

历史蓝同学
2017-04-02

介紹幾個著名人物對史記的評價吧:

韓愈:“漢朝人莫不能文,獨司馬相如、太史公、劉向、楊雄之為最.”他認為司馬遷作品的風格是“雄深雅健”。

金聖嘆:把《史記》作為“六才子書”之一,評論《史記》序贊九十多篇.他在評《水滸傳》、《西廂記》中多次讚揚司馬遷,發表了不少真知灼見。他說:“隱忍以就功名,為史公一生之心。”

錢謙益:在《物齋有學集》中說:“司馬氏以命世之才、曠代之識、高視千載,創立《史記》。”

梁啟超:認為:“史界太祖,端推司馬遷”,“太史公誠史界之造物主也”.文學家、思想家【魯迅】,一生酷愛《史記》,在《漢文學史納要》一書中有專篇介紹司馬遷.魯迅認為:“武帝時文人,賦莫若司馬相如,文莫若司馬遷.”司馬遷寫文章“不拘於史法,不囿於字句,發於情,肆於心而為文”,因而《史記》不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魯迅的評價成為《史記》評論中的不朽名言。

郭沫若:特別讚賞司馬遷的文學才華.他說:“司馬遷這位史學大師實在值得我們誇耀,他的一部《史記》不啻是我們中國的一部古代的史詩,或者說它是一部歷史小說集也可以.”1958年郭沫若在為司馬祠題寫的碑文中對司馬遷有“文章曠代雄”、“功業追尼父”的讚語。

翦伯贊:認為,司馬遷是中國歷史學的開山祖師,《史記》是一部以社會為中心的歷史.他說:“中國的歷史學之成為一種獨立的學問,是從西漢起,這種學問之開山祖師是大史學家司馬遷.《史記》是中國歷史學出發點上一座不朽的紀念碑.”他還說:“《史記》雖系紀傳體,卻是一部以社會為中心的歷史.”司馬遷“幾乎注意到歷史上社會之每一個階層,每一個角落,每一方面的動態,而皆予以具體生動的描寫.所以我以為,《史記》是中國第一部大規模的社會史”。

求之
2017-04-04

《史記》原名《太史公書》,東漢末年始稱《史記》。《史記》是我國紀傳體史學的奠基之作,同時也是我國傳記文學的開端,魯迅《漢文學史綱要》稱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家之絕唱”是說其歷史學成就。司馬遷參酌古今,創造出史書撰寫的新體例。自此例一出,歷代史書,尤其是二十五史,遂不能出其範圍。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舉凡治亂興衰、典章制度,均分門別類,條分縷析。通史、紀傳、通典、通考,紀事本末,大都導源於此。《史記》確實是集先秦及漢初之大成的私家著作。分量之大,卷帙之多,內容之富,結構之嚴,體制之備,均可謂空前。班固說《史記》“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善,故謂之實錄。”“實錄”精神,又堪稱絕後。

“無韻之《離騷》”是說其文學成就。司馬遷著史絕非侷限於文獻的收集、整理、考證,也不是以一種冷漠的態度從外部客觀地觀察歷史,他是帶著深切的痛苦去理解筆下人物的奮鬥和成敗,所以筆端常飽含著悲憤。尤其對布衣閭巷之人、巖穴幽隱之士和才高被抑、無可申訴者,更是寫得一往情深,感同身受。司馬遷在敘事中敢寫事實,以致於“顯暴君過”,本來已經與屈原相似;其“肆於心而為文”,也和《離騷》一致。所不同者,《離騷》是直抒胸臆,《史記》則寄於筆下的人物。《史記》近於《離騷》的那種悲憤,不一定是得之於學,恐怕主要是因為司馬遷的感憤同屈原一致,甚至可以說,因為司馬遷生於漢季,比屈原看到了人世間更多的不公不平,所感憤者比屈原還要深廣。

《史記》具有開放思想,表現進步的民族觀 ,進步的經濟思想 ,強烈的民主性批判性 ,貫穿全書的豪邁的人生觀,生死觀,價值觀嚴謹實錄。  

司馬遷撰寫史記,態度嚴謹認真,實錄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寫的每一個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都經過了大量的調查研究,並對史實反覆作了核對。   

漢朝的歷史學家班固說,司馬遷“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也就是說,他的文章公正,史實可靠,不空講好話,不隱瞞壞事。這便高度評價了司馬遷的科學態度和《史記》的記事翔實。

客觀公正,司馬遷堅持“實錄”精神,在給人物作傳記時,並不為傳統歷史記載的成規所拘束,而是按照自己對歷史事實的思想感情記錄。

草原飞鸟2016
2017-04-06

我認為,不要把《史記》當成真正的歷史書,只是歷史的一個部分段或故事,如孔子世家應示為孔子檔案,其實巜史記》的用意是圍繞《周易》的內容來轉或補充,當然知道《周易》說什麼才會有這體會的。

妙妙爷爷2
2017-05-10

史記的歷史地位不容質疑,記載的歷史事件也絕大部分真實可信。這讓後輩佩服的五體投地,不敢發表評論。但司馬遷是史官,他只能記載事件的過程結果,內幕因果他肯定不知道,當政者在做決定的內心想法,謀事的計謀,策略肯定不能找他研究,所以有些事可能還是有出入的,研究史記時我感覺還是站在當時的決策者的位置上看待發生的事件,比如秦始皇的身材長像。徐福東渡就值得推敲。大不敬的說了一點,太史公老祖宗對不起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