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馬拉維:中國援建工程印上了紙幣,鄉村大喇叭深受當地歡迎
實拍馬拉維:中國援建工程印上了紙幣,鄉村大喇叭深受當地歡迎
實拍馬拉維:中國援建工程印上了紙幣,鄉村大喇叭深受當地歡迎
實拍馬拉維:中國援建工程印上了紙幣,鄉村大喇叭深受當地歡迎
實拍馬拉維:中國援建工程印上了紙幣,鄉村大喇叭深受當地歡迎
實拍馬拉維:中國援建工程印上了紙幣,鄉村大喇叭深受當地歡迎
實拍馬拉維:中國援建工程印上了紙幣,鄉村大喇叭深受當地歡迎
實拍馬拉維:中國援建工程印上了紙幣,鄉村大喇叭深受當地歡迎
實拍馬拉維:中國援建工程印上了紙幣,鄉村大喇叭深受當地歡迎
實拍馬拉維:中國援建工程印上了紙幣,鄉村大喇叭深受當地歡迎
東方視圖
1/9 馬拉維這個東南部非洲的內陸小國,國土面積11.8萬平方公里,同我國的福建省差不多,人口1800萬。與國家同名的湖——馬拉維湖是非洲第三大湖,風光秀美。馬拉維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極度貧困。在這裡,自行車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中馬建交後,中國援建的項目被印在紙幣上,複製中國經驗,甚至連中國鄉村式大喇叭廣播也受到馬拉維人的歡迎。
2/9 馬拉維位於非洲東南部,地形狹長,被坦桑尼亞、莫桑比克、贊比亞三國包圍,總面積為11.8萬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2.4萬平方公里。馬拉維屬熱帶草原氣候,年平均氣溫在20°C左右,雖為內陸國家,但水利資源豐富,境內河流、湖泊眾多。
3/9 馬拉維是是全世界最貧困的國家之一,曾為英國殖民地,受英國影響很深,獨立後仍留在英聯邦內。馬拉維人均GDP只有320美元,財政嚴重依賴外援。全國約86%人口從事農業,農業是馬拉維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主要種植菸草、棉花、玉米等,是非洲主要菸草生產國之一。圖為馬拉維小村莊菸草葉子。
4/9 在馬拉維,玉米作為主糧的地位,無論是城裡的上班族還是政府高官,總會在老家弄一塊地,種上玉米作為家裡的口糧。老百姓把玉米粒磨成麵粉一樣,製作國民食品希馬,在馬拉維農村,沒玉米麵的老百姓\ 吃飯一棵樹 \,只要找到芒果樹或香蕉樹,就不會餓。
5/9 在馬拉維鄉村,人們大多居住在圓形茅屋內。它是用樹枝編織抹泥做牆壁,用香蕉葉和茅草蓋屋頂。圓茅屋分為大房和小房。大房多由老人或家長居住;小房年輕人或孩子住,裡面除了睡覺用的一張席子外,別無他物。圖為馬拉維,典型非洲村莊。
6/9 在馬拉維,自行車不僅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還是一些人謀生的工具。一些靠騎自行車拉活的人,會在後座加裝軟墊,讓客人乘坐時的體驗儘量舒適。“自行車的士”有時還提供貨物運輸服務。在馬拉維首都利隆圭,人們經常能夠見到成排的自行車停在路邊待客。
7/9 馬拉維90%的人口都是靠土地吃飯,他們很關注中國農業發展和扶貧的經驗。中國企業早年在贊比亞棉花種植和加工建立的訂單農業和分級管理非常成功,馬拉維政府主動提出將這種模式複製到當地。為鼓勵種棉大戶,中國企業專門設立幾個獎項,有自行車、耕牛、農機具和摩托車等“接地氣”的獎品。這些年,中國國內農村廣播站的做法也複製到了馬拉維——很多村頭安裝“大喇叭”,受到馬拉維人的歡迎。圖為馬拉維茶葉種植。
8/9 中馬建交以來,在農業、醫療、體育、文化以及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成果有目共睹。由中國承建的馬拉維科技大學、議會大樓和賓古國家體育場項目已成為馬拉維的地標性建築。特別是中國援建的馬拉維科技大學和議會大樓項目,分別被印製在馬拉維2000克瓦查和200克瓦查的紙幣上。能夠在貨幣上同時出現兩個中國援建的項目,這在一個國家的貨幣史上應該是非常少見的!
9/9 馬拉維與中國直到2007年12月才建立外交關係,但2008年我國汶川大地震時,馬拉維捐款40.12萬元人民幣,雖然捐款數量不多,但作為人均GDP不足四百美元的國家來說,已經是難能可貴了。如今雙邊貿易關係得到長足發展,雙邊貿易額在不斷攀升。圖為江蘇省鎮江市江蘇大學國際文化節上,幾名來自馬拉維的留學生在活動上自拍。
2019-07-31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