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信陵君為救趙國而矯殺本國大將的行為?

9 個回答
WM晓奇
2019-03-22

謝邀。

信陵君救趙的故事,見於《史記-魏公子列傳》。

信陵君名無忌,魏國公子,被封為信陵君。他仁而下士,致有食客三千人,當時諸侯因畏懼信陵君的賢名,十多年間不敢對魏國動兵。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軍在長平之戰後兵圍趙國都城邯鄲,趙國危在旦夕。信陵君姐姐是趙國平原君的夫人,數次寫信給信陵君求救。魏王派將軍晉鄙率十萬大軍救趙,但又怕秦滅趙後報復魏國,又令晉鄙軍停留在鄴縣觀望。趙國求救的使者不斷地來魏國,信陵君不斷地催魏王,但魏王懼秦,總不聽公子的。信陵君急了,召集賓客,約車騎百餘輛,準備去趙國拼命。

信陵君有一個好朋友叫侯贏,年已七十。信陵君去趙前向他辭行。侯贏說,“你這樣去等於是送死,對趙國毫無益處。"信陵君說:"那怎麼辦呢?"侯贏說:“晉鄙的兵符在魏王的臥室內,魏王最寵信如姬。你曾幫如姬報殺父之仇。如姬一直想報答你。你找如姬幫忙,一定成功。"果然,如姬盜到了兵符給信陵君。

侯贏又向信陵君推薦了一位大力士朱亥。後來,侯贏自殺。

信陵君到了鄴縣,假託魏王令取代晉鄙,晉鄙合了兵符,心存懷疑,想不服從。朱亥身藏四十斤的鐵錘,出其不意,將晉鄙殺死。公子遂得統帥晉鄙軍,進軍擊秦軍。秦軍解除包圍撤走了。

這就是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

救趙,無疑是義舉。但信陵君能竊符救趙,在於有候贏和如姬這樣的生死朋友。所以有這樣的生死朋友,在於信陵君平時對人家好,誠心為人家辦實事。至於晉鄙是無辜的,殺晉鄙完全出於無奈。殺一人而救一國千萬人,不可謂無義。

歡迎點評。

寻根拜祖
2019-03-22

信陵君魏無忌竊符救趙,是戰國有名的歷史典故。為了救趙國,信陵君偷來兵符,企圖私自調兵救趙。不料大將晉鄙懷疑兵符來路不正,拒絕交出兵權,被信陵君的隨從朱亥錘殺。信陵君奪取兵權後,發兵趙國,解了趙國危難。為了別國,偷兵符,殺自家大將,信陵君此舉很像“賣國求榮”之輩,事實真的那麼簡單嗎?你如何看待信陵君為救趙國而矯殺本國大將的行為?

一、“竊符救趙”的歷史背景

信陵君魏無忌,是魏安僖王的異母弟弟,戰國四大公子之一。戰國四公子,孟嘗君、平原君、春申君和信陵君,都以養客數千,為人高義而聞名於世。不過說實話,四公子中,除了信陵君,其他三位多少有點名不副實。

秦趙長平之戰後,趙國四十萬大軍被坑殺,秦國乘勝追擊,兵圍邯鄲,準備一舉拿下趙國都城,徹底滅趙。

趙國精銳盡失,首都被圍,眼看面臨亡國之險。平原君急忙派人向魏王求救,他同時給魏王和信陵君去信,向魏王求兵的理由是脣亡齒寒,趙國一旦被滅,魏國失去一個友軍,將成為秦國的下一個目標;向信陵君求救的理由更簡單,你是我的小舅子,不能對你姐姐見死不救吧?本來你就是“高義”之人。

魏王一聽有道理,加之信陵君的建議,立刻派大將晉鄙將兵十萬救趙。晉鄙剛走到邊境,魏王又來了一道命令:駐兵待命!不走了。原來,魏王受到了秦王的威脅:你敢出兵,我就調轉槍口乾你!你如何看待信陵君為救趙國而矯殺本國大將的行為?

趙國危在旦夕,魏國十萬大軍隔岸觀火,平原君趙勝心急如焚,他寫信責備信陵君見死不救。其實,這哪是信陵君能左右的事,魏王對他這個賢名在外的弟弟,忌憚得要死,信陵君調幾個士卒幫他搬家都調不動,別說十萬大軍了。

但,信陵君深知,救趙國不光是為了趙國,戰國七雄,秦國一家獨大,早就有吞併六國的野心,他們六國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合縱是唯一的出路。

合縱最大的軟肋就是心不齊,各國各打各的小算盤,往往被秦國“連橫”了。但很顯然,一旦趙國被滅,離秦國最近的魏國首當其衝是受害者。平原君拿私人親情求信陵君,實在是太小看了信陵君的高度。

在門客侯贏的幫助下,信陵君上演了竊符、殺將、奪權、救趙的歷史壯舉,一舉解決了秦滅趙的危機,讓秦國的統一腳步不得不暫時放慢。你如何看待信陵君為救趙國而矯殺本國大將的行為?

二、“救趙”的價值與“殺將”的代價

信陵君救趙,對魏國來說意義重大,如果秦國順利滅掉趙國,就意味著秦國對魏國形成半包圍,下一步滅魏,將輕而易舉。

正是這個原因,魏王才同意發救兵,連楚國也意識到趙國滅亡,對他們的影響將是巨大的,都跟著發兵救趙了,何況魏國這個近鄰!

駐兵邊境,實在是魏王在“遠憂”和“近患”之間難以抉擇,說白了就是要眼前利益還是長遠利益,被嚇怕了!信陵君幫他做了決斷,雖然有點讓魏王失體面,但結果告訴他:秦國有時候就是個紙老虎,關鍵看你敢不敢下拳頭!

“殺將”雖說有點遺憾,但為了“救趙”就必須走這步棋,否則節外生枝,結果可不是弄著玩的。

也就是說,“救趙”是戰略,“殺將”是戰術,戰略和戰術發生了一點衝突,那麼犧牲戰術,滿足戰略,是必然的選擇!你如何看待信陵君為救趙國而矯殺本國大將的行為?

三、私利還是公利

有人可能認為,“救趙”是為別國,或者說為了信陵君的姐姐,滿足的是“私利”,“殺將”實實在在殺的是自家人,損的是“公利”。

其實,這件事不能以今天的國家概念,看待戰國的國家。古人的“天下”才是現代意義上的國家,古人的“國家”就是指諸侯國。所以,春秋戰國時期,經常會出現“朝秦暮楚”的事,人們也從來不認為這種人是“賣國賊”。

實際上,孔子給儒家弟子指出的人生目標就是:齊家治國平天下。“平臺下”才是最高目標。

所以,不能以現代的國家概念,看待信陵君的“救趙”與“殺將”。

綜上,信陵君竊符斬將,救趙國,既是符合本國長遠利益的行為,又是扶弱鋤強的高義行為!你如何看待信陵君為救趙國而矯殺本國大將的行為?

华竖
2019-03-22

歷史上有過一則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這是信陵君在歷史上大放異彩的一筆。你如何看待信陵君為救趙國而矯殺本國大將的行為?

戰國時有四大公子,分別是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 、趙國的平原君趙勝 、楚國的春申君黃歇 、齊國的孟嘗君田文。

信陵君是魏昭王的小兒子,魏安嫠王的異母兄弟,他為人仁厚並禮賢下士,在戰國四公子中排名首位。

信陵君魏無忌處於魏國走向衰落之時,魏國自馬陵慘敗後,國勢衰落,江河日下,而秦國則日漸強大,成為當時的小霸王,但信陵君面對強秦的侵擾與逼迫,曾兩度擊敗秦軍,分別挽救了趙國和魏國的危亡。而其中一次就是著名的信陵君竊符救趙。

魏安釐王二十年,秦軍包圍趙國首都邯鄲。趙國的平原君多次向信陵君發出求救書信,希望魏國能求助趙國,秦國要拿下趙國,隨後必定再攻打魏國,於公必須要幫助趙國解圍,於私來說, 信陵君的姐姐是趙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見死不救是說不過去的。信陵君也看到這個形勢的危急,就多次勸說魏釐王出兵救趙,但都沒有結果。最後沒有辦法,信陵君就想自己親自率領門客家丁進去求趙,但那無疑以卵擊石,根本起不到作用。在此時,門客侯嬴向信陵君獻計讓魏王寵妃如姬偷出魏王的兵符,調動大將晉鄙的軍權,可以向北援救趙國,向西打退秦軍。

後來,果然如計取得了兵符,但大將晉鄙非常懷疑,這時與信陵君同去的屠夫朱亥用四十斤的鐵錘將其擊斃,然後,信陵君就掌握了兵權,調動軍隊攻擊秦軍,與趙國內外夾擊,大敗秦軍,保全了趙國。

在這個過程中,信陵君不得已殺了大將晉鄙,而取得兵符。至於晉鄙死的確實有點冤枉,他可以說對魏王是很忠誠的,懷疑信陵君兵符來源不是王授的,而這一行為阻礙了信陵君的計劃,朱亥將其擊殺。但竊符救趙來說,信陵君在大義面前還是表現了剛硬的一面,成大事者不拘不節,可惜晉鄙成了冤死之人。

縱觀歷史的發展,秦國當時已成為戰國諸國中實力最強大的國家,他的目標就是消滅諸侯國實現大一統,這個已成為不可擋之勢,信陵君竊符救趙可以說是遲滯了秦國統一的時間表,使秦國統一的進程向後又推了若干年,但歷史滾滾,終改不了統一的車輪。然而,信陵君竊符救趙一事,成就了魏無忌千古的美名,也留下一段精彩紛呈的歷史。

老张头讲故事
2019-03-27

論國法那是要殺頭的滅族當然是不會嘍人家本來就是魏公子腫麼滅族呢若論長遠利益和道義該盜該殺,魏王對信陵君偷他的兵符,假傳王命殺死晉鄙的行為非常生氣,但也只是非常生氣而沒有想殺掉他,畢竟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再說就算想殺以信陵君的威望能殺嗎?信陵君也有自知之明感覺這事鬧的有點大,所以等到打退秦軍保全趙國之後,便派將領率魏國軍隊回到魏國,自己則與賓客留在了趙國,他自己也有點怕這萬一回去按律法真斬了腫麼辦。他留在趙國趙王對他冒著生命危險來救趙非常感激,
你如何看待信陵君為救趙國而矯殺本國大將的行為?
打算把五座城池封給信陵君信陵君聽了有點驕傲起來賓客中有人勸他說公子,如果是別人對公子有恩德您是不能忘掉的,如果是公子對別人有恩德那麼希望公子能夠忘掉,況且假傳魏王的命令,奪取晉鄙手下軍隊來救援趙國,對趙國來說是功勞,對魏王來說卻是不忠,公子竟然為自己驕傲,並且認為自己功勞很大,我認為公子不應當這樣,信陵君聽了這話立刻責備自己真想找個地縫鑽進去,這證明信陵君也知道這次他犯的罪行可不是一般的罪,盜取兵符,私調軍隊,假傳王命,斬殺大將,叛逃它國
你如何看待信陵君為救趙國而矯殺本國大將的行為?
那一條都夠砍幾次腦袋的信陵君流亡趙國十年沒有回魏國魏國平原君的門客有一半離開平原君投到了信陵君門下,天下各國的士人也紛紛來歸附可見信陵君的影響力!秦國聽說信陵君無忌在趙國,日夜不停的派兵攻打魏國,魏王十分擔心派使者到趙國去請信陵君,信陵君怕魏王生氣怪罪自己,就告誡門下賓客說“誰敢為魏王使者通報就殺誰,毛公和薛公兩二桿子不怕死跑去見信陵君說“現在秦國攻打魏國,魏國形勢危急而公子卻不體恤,假如秦國攻破大梁踏平先王宗廟,公子您還有什麼臉面立足於天下呢?話沒說完信陵君臉色煞白,
你如何看待信陵君為救趙國而矯殺本國大將的行為?
命人趕緊備車回去救援魏國魏王一見信陵君兄弟倆抱著相互哭了起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哭罷魏王說“兄弟現在你就是魏國的主將保家衛國就靠你了(前247年)信陵君無忌派使者通告所有諸侯打響自衛反擊戰,諸侯一聽大神信陵君成了魏國主將,各自派遣將領帶軍隊救援魏國。說實話信陵君能成為戰國四公子之首真是當之無愧。信陵君做夢都沒想到,若干年後一位自己從未見過面的粉絲,來自沛縣姓劉的小夥滅了秦國成立了大漢。信陵君統率五國聯軍在黃河以南打敗了秦軍,擊退秦軍主將蒙驁,乘勢追擊秦軍到了函谷關,
你如何看待信陵君為救趙國而矯殺本國大將的行為?使秦軍不敢再出函谷關信陵君威名震天下諸侯們紛紛向信陵君獻上兵法,信陵君把他們合在一起署上自己的名字,世人俗稱這本書為《魏公子兵法》後來秦國使用反間計他們找到晉鄙原來的門客,讓他們在魏王面前誹謗信陵君想南面稱王,魏王每天都聽到誹謗信陵君的言論,於是派人取代信陵君率領軍隊,信陵君稱病再也不上朝,跟自己賓客整日整夜地飲酒親近美女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四年,最終因為長期酗酒得病去世,同年魏安釐王也S了,晉鄙在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前195年)漢高祖劉邦擊敗黥布路過大梁,為信陵君無忌的墳墓專門安排了五戶看守的人家,世世代代每年在春夏秋冬幾個季節按時祭祀信陵君無忌。

历史图影馆
2019-03-22

長平之戰,秦將白起坑殺趙國四十萬降卒後,秦王又挾勝利之勢派大將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欲一舉蕩平趙國。
你如何看待信陵君為救趙國而矯殺本國大將的行為?
值此危難之際,趙國積極自救,先是平原君帶領二十食客求救於楚,毛遂自薦跟從,關鍵時刻,脅迫楚王,終得合縱。

後又求救於魏國,魏王初派宿將晉鄙率十萬眾馳救,後被秦王恫嚇,嚇得不敢前進。無奈,信陵君在侯嬴的建言下,在屠者朱亥的幫助下,竊符救趙,矯殺晉鄙。最終建立了卻秦存趙的大功。
你如何看待信陵君為救趙國而矯殺本國大將的行為?
平原君此舉甚是得當,只怨魏王膽小如鼠,對秦國恐懼殊甚。被逼無奈,平原君才行此計策。
你如何看待信陵君為救趙國而矯殺本國大將的行為?

一、於私而言,保存姐弟之私情

平原君的妻子是信陵君的姐姐,血脈相連,斷沒有置之不顧之理。如若趙國國都被破,姐姐勢必落入虎狼之手。平原君就曾致信信陵君:你可以不管我,難道你就不憐惜你的姐姐嗎?

二、於公而言,救趙即是存魏

彼時秦國勢大,山東六國諸侯皆無法獨立抗衡,故有戰國四公子大量養士之舉,就是為招攬人才以自保。

趙國與魏國,相依相存,如若脣與齒,脣亡必然齒寒,趙國一旦滅亡,秦國下一個目標就可能是魏國。魏國獨自面對秦國,必然不敵而亡。

所以,從常理看,信陵君竊符殺將,似乎背叛了魏王,背叛了魏國,實則不然。信陵君不虧是四公子中最賢者。

若愚若呆
2019-03-25

謝謝邀請。這個問題可以分成幾方面來看。首先從大局觀來看的話,信陵君救趙國的做法是非常有遠見的。當時的秦國已經遠遠強大於七雄中的任何一個國家,無需考慮“義”的部分,救趙國就等於救自己的國家。想要對抗秦國必須大家聯合起來,否則就只能等著秦國各個擊破,一塊塊把他們全吃掉,而事實歷史已經證明秦國就是這樣乾的。

其次從整個人類的角度來看,侵略一方總是不義的,被侵略一方總是值得同情的。如果在日本侵略中國的時候,蘇聯有人不顧斯大林的命令,帶領國家最強的軍隊來幫助中國,難道這個人不能被稱為“高義”嗎?有人說戰國時期整個中國是一個國家,個諸侯國屬於軍閥混戰,這是不對的。春秋時期還有“周天子”一說,但戰國時期確確實實是分裂成許多個國家了,情況大概類似於一戰前的歐洲。

最後可以討論一下何為“國家”。我認為國家是種規則,是一種讓人類更容易生存下去的規則,在這個規則里人們只要各行其是就好了,不需要考慮到生存要素的各個方面。就如流水線裡,每個工人都只需要關注自己的這一環節,就能讓產品順利的生產出來。所以國家這個概念總是讓人忽略個體的“小我”,總是讓人覺得應該犧牲了小部分的個體成就大部分個體組成的“國家”。但這是錯誤的,如果國家不能保證某一個體生存下去,那這個個體何必要參與到這種規則中來?回到信陵君這個問題,不是因為他先國家後個人才得到稱頌,相反正是由於他超脫了國家的概念而得到了稱頌。

历史摘要
2019-03-24

首先要弄清楚的是,春秋時代的“國”只是封地的意思,只有周王朝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國家。信陵君那個例子,其實我們可以等同於民國時代軍閥清除異己,屬於單個割據軍閥的內部矛盾。

竊符救趙,發生在周赧王57年,即公元前258年,當時屬戰國末期,秦國吞併六國日亟,戰爭進行得頻繁而激烈。公元前260年,在長平之戰中,秦國大破趙軍,坑殺趙降卒40萬。秦又乘勝進圍趙國首都邯鄲,企圖一舉滅趙,再進一步吞併韓、魏、楚、燕、齊等國,完成統一中國的計劃。當時的形勢十分緊張,特別是趙國首都被圍甚急,諸侯都被秦國的兵威所懾,不敢援助。魏國是趙國的近鄰,又是姻親之國,所以趙國只得向魏國求援。就魏國來說,脣亡齒寒,救鄰即自救,存趙就是存魏,趙亡魏也將隨之滅亡。信陵君認識了這一點,才不惜冒險犯難,竊符救趙,抗擊秦兵;終於,信陵君挫敗了敵人的圖謀,保障了兩國的安全。

你如何看待信陵君為救趙國而矯殺本國大將的行為?
春秋時代的諸侯國之間是相互獨立的,雖然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名義上的宗主周天子,但是隨著周天子的權勢日漸衰微,已經沒有諸侯國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

孔子稱這個時代是“禮崩樂壞”的時代,就是建立在分封制基礎之上的用來維繫這種等級制度的禮樂制已經崩潰。在這個時代,諸侯國之間連年征戰,再也沒有什麼道義可講,只要是能夠幫助自己的國家掙得利益的行為,都可以不擇手段的去做。我覺得這也是個道德崩塌的時代。

但是總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的眼界和境界決定了他們一定是和當時的普通人所想的不一樣,他們不僅僅著眼於自己眼前的利益,那些眼前的利益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就算秦國以詭詐的陰謀和野蠻的武力統一了全國,但不也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崩潰了麼。
你如何看待信陵君為救趙國而矯殺本國大將的行為?

信陵君的所作所為,可以說是不符合那個時代的普遍的價值取向的。但是他依然堅持做他認為對的事,依然讓如姬竊符,依然毫不猶豫地殺死了只知道執行死命令的晉鄙。而成功地化解了一場可能導致兩國滅亡的危機。

從實際效果上,公子是拖延了強秦統一天下20年。春秋戰國的貴族封建制到制的大轉型。貴族的行為可以參考權利的遊戲裡面。

也許很多時候,人們總是在做一些“別人認為對的事情”,但卻從來沒有考慮過這件事是不是自己認為對的事。

我覺得這既是我所理解的“高義”吧。 至於春秋時期的國家觀念,春秋戰國時期的諸侯國當然不是獨立的主權國家,他們都有一個共主就是周天子。周朝滅亡以後形成地方割據政權,秦國滅六國那也是統一戰爭。

信陵君的高義包含為了信義,拋家捨命,視死如歸的國際主義人道精神,這種人文情懷和英雄氣度,更深入人心.

平说客
2019-03-22

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故事,凡對春秋戰國歷史有所瞭解的人大多都知道。題主所問,貌似悖論(魏公子殺魏將軍而率魏軍去攻擊秦軍救援趙國)。其實,這是君主專制時期的必然。

魏趙韓三國皆出於晉,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所以他們之間有很深的歷史淵源。同時,他們之間也有爭長論短的時候。關鍵是魏國,沒有樹立起“世界是平的”正確世界觀,作為三晉中的老大,不能平視趙韓,總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優越感,總有要統帥三晉的領袖意識,甚至還有挾三晉以霸中原的高尚追求。這樣一來,本來想要平起平坐的趙國和韓國就不樂意了,老資格的燕國也不樂意了,一心圖謀“東帝”的齊國也不樂意了,有意問鼎中原的楚國也不樂意了,正在逐鹿中原的秦國更不樂意。齊國圍魏救趙、圍魏救韓的故事,大家想必不陌生。所以,在政治上,大魏國很孤獨。

在秦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的時候,孤獨的魏國就像一戰和二戰初期的美國,奉行“超然物外,獨善其身”的保守主義立場。即使趙國抬出“脣亡齒寒”的道理,哀求魏國拯救趙國於水火之中,魏國也只是象徵性地命令晉鄙將軍發兵,駐紮在邊界地區靜觀其變。讓魏國將士為趙國的存亡去浴血奮戰,卻沒有明確而現實的利益獲得感,魏王是不樂意的。反正已經分家另過了,反正趙國也不怎麼向魏核心看齊,反正魏國沒有直接而緊迫的切膚之痛,就得過且過吧。何況趙國有跟魏國分庭抗禮之嫌。

從魏國和魏王的角度來看,基本就是這個理兒。

可是,在信陵君眼裡,事情是另外的樣子。

除了魏王這個宗主,信陵君也是個小主呢。雖然作不了國家的主,但是作自己的主還是沒問題的。所以他要率領家臣去親臨前敵了。

信陵君為什麼要大義凜然地捨生取義呢?

其實,人家只是顧念親情,去救自己的親姐姐。原來,趙國的平原君就是魏國的信陵君的姐夫,他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懇求,把信紙都沾得溼漉漉的。

這樣一來,魏國領軍主將晉鄙就尷尬了。當信陵君帶著偷來的兵符前來代替自己的時候,交不交兵權呢?

國王的弟弟帶著兵符來交割軍務,若是拒不從命,則有逆反、跋扈之嫌疑。

如此軍國大事,值此特殊時節,王弟沒有持詔,僅憑兵符就來交割,若是立即從命,則有輕忽、瀆職之嫌疑。

所以,晉鄙將軍留了個心眼:答應交付兵權,卻藉口整理冊籍,使個緩兵之計,準備暗自請示魏王。一般來說,這是恰當的。

可是,有人比他棋高一招,預料到了這種情況,且提出了狠辣的應對手段。一見晉鄙不願“立即”交付兵權,從信陵君背後 立即 揮出一顆鐵錘,晉鄙將軍就此喪命,被扣上圖謀不軌的帽子,然後軍隊由信陵君指揮,打敗了秦軍。

晉鄙將軍的靈魂離開軀體,他感到冤屈,他想要投訴,他找到了悟空。

晉鄙:鬥戰勝佛,我死得冤啊!

悟空:汝有何冤,如實道來。

晉鄙:我衷心耿耿,為國為民,效力疆場,不辭辛勞。不料信陵君為一己之私,前來奪權,不容我核實情況,就痛下殺手,重錘出擊,破我頭顱,害我性命。是而可忍,孰不可忍?

悟空:汝冤是實。汝有何求?

晉鄙:我欲報此冤仇,求如來指點。

悟空:汝且在此,安心靜觀。如此世道,如何可比?

晉鄙:誇強鬥狠,猶如群狼爭雄。謀權奪利,猶如眾狗搶骨。骨肉分離,猶如風捲殘雲。恩斷義絕,猶如喝了孟婆湯,全不記得先前的情分。如此世界,實如幽冥地獄。

悟空:若真是地獄,汝願安之若素否?

晉鄙:若在地獄,遭受苦楚,我必唯願求出,安肯長安,忍心耐久?

悟空:汝有所願,如來必知。如來既知,必有所應。如今已應,汝知之否?

晉鄙:我今蒙冤,如何說應?如來說應,我實不知。

悟空:如來廣說,十二因緣。因果循環,報應不爽。汝昔為將,必有殺傷。今為人殺,如何說冤?且汝自願,出離惡世,今已得償,反不自知。況汝肉身,骨血所積,或五十年,或百來載,必致殞滅,無所存留。汝若有情,必戀彼身,安得脫身,見我悟空?

晉鄙:如來此說,無可辯駁。然彼信陵,戕害我命,若無報應,我心難服。

悟空:汝且觀之。

只見鬥戰勝佛撥動時間進度條,時光霎時飛逝。但見信陵君酒色之餘,形容頹廢,謀不見用,情思鬱結,輾轉病榻,自求速死。

悟空:以汝觀之,此景若何?

晉鄙:如此悽悽慘慘慼戚,實不如我。

悟空:莫作是說。各自因緣各自受,各人自行各人路。緣未至時莫攀緣,緣已去時莫怨怮。汝今已得長生果,且去西天坐蓮頭。

霎時,一道金光閃過,晉鄙的靈魂瞬間飛度無量那由他國土,於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中蓮花化生。

徐涛涛涛总
2019-03-22

那只有花開半夏,尚大人安心回家!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