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出自何處?用當代人的理解,做何解釋?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出自何處?用當代人的理解,做何解釋?
10 個回答
如是我闻诸法空相
2019-04-07

佛經,不一定是佛教徒就要學習;其實佛經中的諸多智慧,是我們平常人也可以學習和借鑑的。

在佛教徒看來,學習和理解了佛經,然後用淺顯的語言把它表述出來,讓別人理解和明白;這也是一種佈施,叫做法佈施。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語出於《心經》。空和色,是佛教用語;想要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要知道什麼是色,什麼是空。

佛祖看世界,是一種超脫凡俗的境界看待世間萬物的。“色”是指世間存在的可以看見或感知一切人和物。站在宏觀的角度,“空”就是宇宙間所有的事物都是會發生改變的,就好像花兒開了,這個表像是色。花兒又謝了,這種變化就是空。宇宙萬物既有色的表像,又有空的實質。

佛的智慧告訴我們,人生中許多的得和失,最終是歸於空的,不要太執著。

知道了空和色的含義,這句話就很好理解了:世間一切萬物與它的生滅變化,存在及消亡,在本質上是沒有區別的。包括人的感受,思想,行為和意識都是這樣子的。

妸姆星系盤古飞船
2019-02-14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這段很著名的經文,出自唐玄奘簡譯本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大家都知道,唐玄奘簡譯本的〈心經〉是〈大般若經〉的中心思想及總則。

這段經文主要是說明了‘色受想行識’與‘空’的關係。

〈大般若經〉中這段原文反覆週轉很繁瑣,提煉出其精華是這樣的:

‘色受想行識’不異空,空不異‘色受想行識’;‘色受想行識’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

由此可見,在佛教理論中,‘色受想行識’與‘空’的關係——既是相互‘不異’、又是相互‘即是’的關係。

這是佛教理念中很重要的部分,古往今來的高僧大德們都有過諸多種解釋版本,在此不需贅述。

那麼,用現代人的理解方式,如何來解釋這段經文呢?

我舉個現代的例子,給大家用現代的話來解釋這段經文的含義。

當代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曾經在1937年寫的〈實踐論〉中說過: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必須親口嘗一嘗。

毛主席用這句淺顯易懂的話,解釋了世界‘性’與‘相’的關係。

梨子的味道(性),體現在梨子(相)裡;梨子(相)裡,具有梨子的味道(性)。梨子(相)和梨子的味道(性),是統一圓融為一體的。

這就是‘梨子(相)’不異‘梨子的味道(性)’、‘梨子的味道(性)’不異‘梨子(相)’;‘梨子(相)’即是‘梨子的味道(性)’、‘梨子的味道(性)’即是‘梨子(相)’的道理!

以此類推,這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的道理!

我認為用毛主席所說的‘梨子’和‘梨子的味道’這個比喻,來解釋說明佛教中‘色受想行識’與‘空’的關係,是最準確最明白最恰當不過的了!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出自何處?用當代人的理解,做何解釋?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出自何處?用當代人的理解,做何解釋?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出自何處?用當代人的理解,做何解釋?
超级小勇勇
2019-03-27

這句話出自心經。

想解釋這句話,就要解釋整篇心經,想解釋整篇心經,就要解釋佛教中諸多架構。所以絕非三言兩語說的盡。

如果眾生沒文化,不認字,那即解釋不了,也看不懂解釋,那就無法修行了嗎?顯然肯定不是,就是肯定有所有人看懂而且不需要長篇大話才可以說清楚的。而且是必要的。

空和色,是相對存在的,有空對應成立色的概念,我們認識的任何物質的表像,包括主觀認識它的方法說是色,與之相反得到空的概念。但是理解空的方法呢,去辨別空的方法,依然是色,所以空和色就是一樣的,但又有概念的區別,有理所當然的不同,這來源於認知,無論是色和空,都來源於你的認知,本質是什麼?是同一種。

你觀察世界,說世界真切或是無常,這是色。你不觀察世界,你觀察自我探索內心,那這是什麼,依然是色,這個觀察起了作用。

這裡有人會覺得自欺欺人,比如你看到一把椅子,你說是椅子,也可以說這不存在,因為色即是空嗎。對吧。感覺符合這個邏輯,卻不符合實際,而且有什麼意義呢這樣認識。

首先,必須注意一個大前提,心經講的主題是什麼?心經講的是般若的智慧。也就是說,心經所講的,是有“名”的“色”,用來說明空和色的經文,辯證思路,依然是“色”的範疇,以色來應照出空的概念來,智慧是什麼?

聰明如果說應對與方法,那智慧顯然是更高級的聰明,智慧可以說是一個境界,一個境界的。就像格局不同,天泥之別。般若智慧呢,用通俗的話說,就是至高無上,最終極的智慧。

那至高無上的終極智慧什麼樣子呢?我們反問下,你覺得自己屬於智慧的什麼級別呢?假如我覺得我的智慧程度,和普通人差不多的水平,那很遺憾,因為咱們這個層級就是無法理解般若智慧這個層面的。方便的說,你要讓一個一生種地的老農民,寫一篇貝多芬交響曲的聽後感一樣。至少他要懂音樂,這是最基本的吧,然後還要有各種特質來評價。所以我們為啥不能明白般若智慧,就是這樣,也特別正常,你要明白了,你也就具備了。

那既然不能明白般若智慧,那如何才可以到達呢?

那就如心經的存在所言,告訴你有般若智慧,告訴你五蘊皆空,告訴你色和空的辯證,讓你去領悟。同時還告訴你,告訴你的這些方法,告訴你的這些概念,包括心經這個書,還是空。這是否定之否定,過或者是否定之否定的再否定,這是種什麼意思,探索,不斷探索,不斷否定,不斷接近,不斷探索,然後呢?你發現還是空。但是這個空與色的概念,本質上可能依然在那裡,你所謂的認識是不斷縱深和提高了,正是這種過程讓你最終好像沒有達到“目標”,卻取得了般若智慧的境界。而你是這樣無形之中具備了這種至高無上的智慧。

當你具備了般若智慧的時候,你再返觀這個過程,你就覺得,一切實際上都是空嗎,都是為了達到這個智慧嗎。

就像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接著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逐漸下去,又回來了,看山還是山,,,,,這是倒退的嗎?是無意義的嗎?正是這個過程,使你整個智慧的層面得到了升級,具備了比第一次看山時所沒有的境界。那到達那個境界,自然認為,心經,乃至所有經都是空,虛幻不實。

可是你沒有到那個境界,你不能這樣認為。老農民假如說,貝多芬交響曲沒啥意義,沒啥感覺,沒啥用處,也沒有人會有所感受,因為它不當水喝,不當飯吃,所以它一無是處。

所以說必須在智慧這個前提下,領略空與色的辯證,包括心經。脫離了這個前提,就是走了歪路,你不能否定座椅,汽車,飛機的存在,認為萬物皆空,這樣整個世界,包括心經都將是毫無意義。

只有在智慧的境界內,領會這一切,然後返觀到,智慧是色的本質,還是空的根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而後你所到達的那個境界,般若智慧,就是可以理解這些的。而我們達不到,就理解不了。

锐视觉何老师
2019-04-14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兩句偈出自於心經,講的是宇宙人生的結構與關係。

很多人把色理解為男女的情慾,這是不對的。

佛經中的色指的是所有物質以及物質引起的現象。水是色,波浪也是色。火是色,熱也是色。人是色,思維也是色。色指的就是我們的整個宇宙和人生。

現在流行的說法是我們的宇宙是大爆炸產生的,這就自然產生一個問題:宇宙產生之前是什麼,宇宙又是在哪裡產生的。

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先明白宇宙這個概念:時間是宇,空間是宙。時間加上空間就形成了我們的宇宙。

所以,宇宙是在哪裡產生的,有兩種可能:

A:我們這個宇宙是在一個更大一級的宇宙之內產生的,我們這個宇宙也是更大一級宇宙的一部分。因為那個宇宙比我們這個宇宙大,才能裝下我們這個宇宙,對不對?

B:我們的宇宙也可能存在於一個既沒有時間概念,也沒有空間概念的地方。大家閉眼睛體會一下,一個既沒有時間也沒有空間的地方,它肯定是永恆的也是無限的。

我們的宇宙很大,但它實際上是有限的,有大小限制的。只要有了空間的概念,不管它有多大,它都會有盡頭,就是有限。

然後大家再體會一下,一秒鐘,一年,一億年,一億億年......我們會感覺他們的差距很大,但是跟永恆比呢?跟永恆比,這些時間其實都是無限的接近於0的。

也就是說,只要有時間的概念,它就肯定是短暫的。

我們這個有限而短暫的宇宙,它一定是存在於一個無限而永恆的地方。只有無限才能裝得下有限,也只有永恆才能裝得下短暫。

而佛家管這個無限永恆的地方就叫:空。

我們再回到可能A,就算我們這個宇宙是某個更大一級的宇宙的一部分,但這個更大的宇宙也一定是裝在空裡的。現在我們還有平行宇宙的概念,就是有無數個宇宙,但這些宇宙也一定是裝在空裡的。

那麼這個空到底是什麼?佛家認為這個空才是真正的:我。

這個永恆無限的我才是真正的我。這個真正的我就是心經接下來說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其實就是永恆無限的意思。

而我們所在的宇宙,乃至我們的人生,還有我們自己的這個身體和思維,也就是色,都是這個真我,也就是空,映出來的假相。也就是現在打字的我是假我,短暫而有限。

佛,又是什麼呢?很多人對佛的認識是降妖伏魔,法力無邊,這是不對的。佛是覺悟的意思。信佛修行就是為了覺悟,看破這個假我,找到那個真我,這就叫:悟空!悟到了那個空,就找到了真我,也就是覺悟了,也就是成佛了。“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出自何處?用當代人的理解,做何解釋?

明白了色與空的概念,問題就容易解答了。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意思是:短暫有限的假我是離不開永恆無限的真我的,而無限永恆的真我也是離不開有限短暫的假我。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思就是:真我就是假我,假我就是真我。

真我和假我,色跟空,是手心手背一體的,誰也離不開誰。

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也就能明白了,有些人經常認為信佛是消極避世、看破紅塵甚至混吃等死是完全的誤解,是對佛教的不瞭解。

佛教是不否定我們現在生活的世界的,佛法當在世間求。佛家經常用顛倒夢想來形容我們現在的人生,但這並不是說我們現在都活在虛假之中,而是說我們這個世界:無常。無常就是不永恆,總會有結束消失的時候。

色即是空,告訴我們的是要珍惜現在,現在就是將來,將來也是現在。

信佛修行是為了幸福快樂,你現在不快樂,未來也不會快樂,你現在不解脫,未來也不會解脫。你要是現在放不下,把希望寄託在未來,這個色實際上就已經離開空了。就變成了色異空。

所以信佛的人,現在不修行,每天燒香磕頭,把希望寄託在未來佛菩薩來幫你,走的不是正道。而金剛經也明確的說了: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見如來。

“是”,是這個的意思。是人行邪道,就是:這個人已經走上了歪路。

羲皇后人
2019-08-27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唐玄奘(就是《西遊記》的唐僧)翻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部經文才260字,概括了大般若經的主旨,最要緊的就是“觀自在”。自在是不可說的,可以粗解為自然而然的本來面目。如何以般若智慧達到解脫的彼岸?佛陀教導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即知道“色”(現象)的本質是“空”,萬事萬物都是“緣起性空”的,皆因緣和合而成,緣聚緣散皆是虛妄。如果按照科學術語來說,一切物質都是由基本粒子組成,而且可以無限地分割下去,至大無外,至小無內,到達量子級別,哪裡還有具體的物象。但是,現象還是存在的,只不過我們要看到一切現象包括受想行識,三千大千世界最終都是虛幻無實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空”並非什麼都沒有,也表現為夢幻泡影,正如浪花浮雲、霓虹白露,儘管異彩紛呈,歸根究底都是水的各種形態(色)而已。只有這樣觀察世界,考量人生,修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二法門圓融的菩提智慧,才能夠“因無所住而生其心”,才能“心無掛礙”,才能“自在”,解脫苦海到達彼岸。《心經》告訴我們,菩薩是因此究竟涅槃的,三世諸佛也是因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證悟正等正覺)的。依法修行可以“度一切苦厄”,“能除一切苦。”這是“真實不虛”的。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出自何處?用當代人的理解,做何解釋?
方见
2019-01-09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出自何處?

這句話來自於《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開頭的第2段: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中國人更喜歡稱呼這部經典為《心經》,為佛陀在二轉無相法輪時所宣說,乃大乘佛法中之深法。在中國有2個比較出名的翻譯版本,分別為後秦鳩摩羅什所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明咒經》和唐朝玄奘所譯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出自何處?用當代人的理解,做何解釋?



色與空究竟是怎麼回事?

《大乘百法明門論》中認為:色法者,識之所依、所緣,也就是說色的產生形式有兩種,一種是識由於依附它而生的,比如下面的五根,我們通過眼睛看到人、房子,通過舌頭知道了酸甜苦辣,這叫所依;還有一種就是識之所緣,識是緣它為境的,就是產生的境界源自於它,如下面的五境,比如我看到這朵菊花是什麼樣子的,這個在我腦海理的樣子就是色境,又比如我吃了不同人家的辣椒炒肉,但是每一家的口感都會有區別,這個口感就是味境······細分之下色可以劃分為11種狀態:

五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

五境:色境、聲境、香境、味境、觸境;

這十種色也叫有對色,是有物質載體的,不管劃分的多麼細微都是可以感知到的。

還有一個色叫:法處所攝色是五境的影子,是意識層面產生的色。比如我一說楊梅,很多人會不自覺的留口水,或者頓時就有酸感,這種意識就緣自你當時吃楊梅的味境。又比如我說蘋果,你就會在腦海裡觀想出一個蘋果,但是和我觀想蘋果肯定不一樣,因為我們最初攝取到的的蘋果信息會不一樣。但是這個因為過去經歷所觀想的結果都是法處所攝色。法處所攝色也可以細分為五種,這裡就不多講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找。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出自何處?用當代人的理解,做何解釋?


關於什麼是空,在《大智度論》(卷五)中有載“觀五蘊無我無我所,是名為空”。

個人淺見,覺得空是一種狀態,面對世間萬物,不受其牽引,能時常保持客觀的去對待,去觀察。

比如,不會看到女人,就會覺得是美女因為有了美醜之分,才會覺得是美女,這是其一,其二是外在軀體之美,面貌之美,起這個念頭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色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注意力一直是被牽扯的,從而不能更客觀的去觀察他們。我們面對自己的母親或者姐妹時,肯定不會這樣想,往往評論會十分客觀。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出自何處?用當代人的理解,做何解釋?

誰能想到這位名叫卿晨璟靚的“美女”是2018年火爆全網的一位通緝犯呢?即使在知道她是通緝犯的情況下也有不少人是替她感到惋惜,並且表現出了依然可以接納她的態度。很容易忽略了她是一位詐騙通緝犯的事實。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看到了她的美色,期望與之發生關係,在這個過程中自己的主觀意識受到牽引,失去了客觀分析本質的能力。

所以,空就是一種正知、正念下產生的中正而平和的狀態。


國學式微,不在於西學入侵,而在於國民基礎知識的缺乏。關注方見,讓我們一起體會國學的智慧。

梅花诗社
2019-12-25

這句話出自《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簡稱《心經》,是一部幾乎家家都念誦,人人皆知的佛經。這句話的意思是:世間存在的色本來就與空不是異質,作為存在之底蘊的空也與任何物質形式沒有什麼區別、不同。那麼,物質的本體就是空,空的現象就是物質。色,即物質。空,指虛空。空的意思並不是說沒有色就是空,或者說色滅為空,因為空並不是空無所有,不是虛無。空就是色,色就是空。色又不是空,空又不是色。空有時是色,色有時是空。空與色是永恆不變的,又是隨時在變化的。空與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符相承的,不可分的,又各有不同。是一個,又是兩個。所以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這就好像《易經》的陰陽學說。一陰一陽之為道。陰陽代表了兩種力量。陽,代表了陽剛積極一面的事物。陰,代表了陰柔,消極一面的事物。乾坤是易經的兩扇門,參透了這兩卦,其它的六十二卦就好理解了。陰與陽的關係,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即是一體,又各有不同。只在你以何總方式,何總角度看它?你只看正面,在眼前的就只是陽,只是色;你只看被面,在眼前的就只是陰,只是空。所以有時你見到的未必就是真的,你沒見的未必就是假的。假做真時真亦假,真做假時假亦真。世間本沒有什麼是真,什麼是假?又什麼都是真,什麼都是假!真假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對於真假的態度,生活的太度,事物的太度,智慧的太度!

三颗沙子
2019-03-05

這幾句話出自《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簡稱為《般若心經》或《心經》,共260字,是集佛經之大成者,萬經之王。

很多人說了這麼多,重點沒說透。大多有謗佛

法之嫌!重點是以下幾句:

一、

1、色離不開空,空離不開色。

2、色是空的外在表現,空是色的無自性。

3、因緣起而性空,說得就是“色不異空”;

依性空而緣起,說得就是“空不異色”。

二、

4、色當體即空,萬物本系空無實體,由四大和合而成。

5、緣起無自性當體即性空,說得就是“色即是 空”。

性空為緣起所依,即是緣起之本體,說得就是“空即是色”。

6,色的本質是空,五蘊與空是不異,而且相即。

7、““色”與“空”是統一的,不可分割的。

從釋家角度看,無正見、無正念是大忌,法佈施是大事,要有正見、正念,所以,提問者和回答者要嚴肅以待,不可信口雌黃,亂正法,混淆視聽。

阿彌陀佛!!!

兔只兔子爱生活
2019-04-16

這句話出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出自何處?用當代人的理解,做何解釋?
用現代人的理解:色,就是有形有象看得見的物質。我們都知道,物質是由分子和原子構成的,原子又分為原子核和電子,原子核又分為質子中子……越分割越精微到肉眼無法分辨,彷彿空無所有。"色即是空"。

這所謂的空,佛說,就是構成世界最本初的物質。空,並非真的空無一物,只是這種物質精微到看不見也摸不到,就像什麼也沒有一樣,其實它有。"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們這物質世界,究竟怎麼說?說只有色,或是隻有空?好像都不很確切。那就只好說色空並不相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出自何處?用當代人的理解,做何解釋?

總結:色不是我們世俗的顏色,或是姿色。色就是物質,空也是物質。

有些東西,真的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就像釋伽牟尼佛拈花,摩柯伽葉會心微笑。懂是心裡的一種感覺,佛說,不可說不可說,說出來就不是了。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出自何處?用當代人的理解,做何解釋?
還是啥也別想,多念念心經吧,(3遍心經,21遍心咒,一個組合)靜心念多了,也許我們忽然就會心一笑,開悟了!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ga dei ga dei ba la ga dei

波羅僧(ba la sam)

揭諦菩提娑婆訶(ga dei bu dei sua ha)

@兔只兔子@——感謝關注

仁道居怡康斋
2019-10-14

這幾句話出自玄狀法師翻譯的佛教經典(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全文如下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別看簡單的幾句話,裡面卻包含了宇宙人生的真像。也可以說這部心經道出了一切佛理。一切諸佛無不是依此理成就的。那麼這部經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如何通過簡單而現代的詞彙和語句使人們一下子就明白呢!?這個問題很不容易解答,因為我們不是佛,沒有完全能夠通過簡單而現代的詞彙解釋清楚。如果說一定要說一說的話,那麼後學只能說說自己通過學習所得的一些感悟了。不過,這也只是後學的己知己見,不一定對,互相學習。

後學文化不高,科學理論也不是很明白,希望各位多多指點。後學覺得這部心經所要表達的其實也可以很簡單。色指的是一切物質,而空就不那麼簡單了,很多人以為是沒有,其實不是。空指的是空性和空相。什麼叫空性,什麼又叫空相呢?我理解啊!這個空性就是沒有性格,沒有固定的性格,沒有固定的性情。如同老子道德經裡面所說的水善利萬物而不爭一樣。這個叫空性。而空相就是沒有固定的形象,例如融化了的鐵水或者泥巴,它們沒有固定的形象,我們需要什麼想象就把它們造成什麼形象。如果這樣理解的話,那麼我再解釋什麼叫(色不亦空,空不亦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容易多了。一切物質的本身是沒有固定性格特點和固定形象的,正因為它們原本沒有固定性格特點和固定形象,才能夠造出各種物質形象。

這次後學暫且將這部經中的(色不亦空,空不亦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講到這裡。以後有機會再見。

最後祈願各位身體健康,闔家歡樂。阿彌陀佛。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出自何處?用當代人的理解,做何解釋?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出自何處?用當代人的理解,做何解釋?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出自何處?用當代人的理解,做何解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