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10 個回答
平沙趣说历史
2019-04-04

簡單來說,沒有,因為二人在世的時候,最大的敵人不是彼此。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司馬師和司馬昭是同母兄弟,司馬師比司馬昭要大三歲,現在人往前看,這兩兄弟都不是什麼善茬,廢立皇帝只在一念之間,都是西晉王朝的奠基人。

不過在司馬懿眼中,顯然是長子司馬師更為優秀。

司馬懿身為曹魏高官,司馬師自然也混跡於魏國一眾高官子弟之間,當他還年少時,就已經有了“雅有風彩,沈毅多大略”的名聲,在曹魏,這無疑是仕途的拍門磚,飛黃騰達不過時間問題。

一眾高官子弟聚在一起,談什麼呢?自然是人生哲理、國家未來,後來的事實證明,司馬師的人際圈子中,何晏、夏侯玄等人都躋身曹魏高層,而終結他們生命的,恰恰就是司馬師自己。

這幫世家子弟頻繁聚會,肆意談論時政、主流思想,引起了曹魏重臣董昭等人和魏明帝曹叡的不滿,於是一場浮華案,司馬師等人被趕回家改造去了。

司馬師再次入仕,是在魏明帝去世之後,司馬懿再次成為曹魏託孤大臣(上一次是曹丕死時),跟同為輔政大臣的曹爽經歷了短暫的蜜月期,繼而爭鬥越發激烈。

司馬懿隱忍不發,任由曹爽把自己明升暗降,奪去絕大部分權力,並以此為條件,把長子司馬師安插進了禁軍隊伍中,出任中護軍。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中護軍是禁軍的高級將領,掌部分禁軍軍權,此前一直由曹氏和夏侯氏把持,司馬懿曾短暫出任禁衛軍統領,不過很快就被撤銷,他能把司馬師安插進去,一方面是他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司馬師自己的手段。

當然,隨著司馬懿跟曹爽爭鬥趨於白熱化,曹爽耍手段架空了司馬師的實權,他並不能掌控太多禁軍,曹爽這才敢放心地跟曹芳去祭掃高平陵。

高平陵,曹叡的陵寢,因為那場改變司馬氏和曹魏命運的高平陵之變而為人熟知。既然司馬懿被剝奪大部分權力,司馬師已被架空兵權,司馬懿是怎麼發動政變的呢?因為司馬師還留有後手。

為了幫助父親奪權,司馬師陰養死士,一養就是三千!

三千死士可不是個小數目,司馬懿發動政變就是依靠的他們,如果沒有他們,政變基本不用搞。

正因為司馬師養有死士,所以政變策劃他是全程參與的,而司馬昭在政變前一晚才知道,當晚根本睡不著,而司馬師安然入睡,彰顯出他可怕的心理素質。

第二天早晨,“晨會兵司馬門,鎮靜內外,置陣甚整。宣帝曰:‘此子竟可也。’”當司馬懿看到司馬師率領士兵已經在都城門口集結完畢整裝待發的時候,他驚呆了,嘆道:知道你小子能幹,但沒想到你小子竟然如此能幹!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政變的結果不用多說,司馬懿就此掌控曹魏大權,但司馬氏上位不是靠自己的軍力打出來的,像曹操掌控漢朝大權,因為漢朝江山基本上是靠他打穩的,曹操依靠宗族、親信都分插到漢朝各個部門,牢固地把握住強權。

而司馬懿政變更多地是利用曹爽施政下士族的不滿,以欺騙手段搞掉了愚蠢的曹爽,在藉助士族的支持成為朝堂領袖,很多事還要依仗眾多士族,不然很難實施,所以政變後司馬懿一沒有對曹氏下狠手,二不敢自封丞相這些官職,更別說封公封王這些了,司馬氏的權力還遠遠達不到當年曹操的水平。

然而政變兩年後,司馬懿就去世了。

接替掌權的自然是司馬師,在司馬懿眼中,這個兒子的能力膽識都是要強於司馬昭的。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師被賜了侯爵,加封衛將軍,掌管了都城的軍事大權。司馬懿去世後,司馬師又升任大將軍,掌握曹魏軍權,禁軍軍權則交給了司馬昭,論任人唯親,哪還有人比司馬昭更親?

司馬師掌權後,一方面積極執政,一改曹爽執政時代朝廷的頹廢之風;另一方面,也積極展開軍事行動,與吳蜀兩國展開軍事交鋒。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隨著時間推移,司馬師的威望水漲船高,也越發招致不滿,不滿的人無非兩類,一是皇帝曹芳,二是曹魏忠臣。自從登基,曹芳就沒嘗過權力的滋味,年幼時曹爽專權,稍微長大一點,司馬懿來了,好不容易司馬懿死了,司馬師又權勢滔天。

雖然在司馬師自己眼中,他為曹魏忙前忙後,可在皇帝和忠臣們眼中,你只是個臣子,憑什麼替皇帝處理軍政事務?

曹芳於是搞了一場除權臣行動,跟中書令李豐,國丈張緝等人密謀除掉司馬師。結果跟當年衣帶詔是一樣的,李豐、張緝以及其他涉案的大臣,全部被殺,滅三族。

因為張緝是皇后的父親,所以皇后也被廢殺,此事距離當年曹操誅殺伏完及伏皇后,也才過了三四十年,還真是“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司馬師沒有曹操那種權力,也就沒有那種自信,他擔心皇帝還有動作,乾脆一不做二不休,廢了他再立一個聽話的,於是齊王曹芳下線,高貴鄉公曹髦上線。

曹髦即位後,司馬師因擁立有功,被恩賜“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也就是參拜的時候不用自稱姓名、面見天子不用疾步行走、可以佩劍穿鞋上朝,跟當年曹操一樣。

之前說過,司馬氏在曹魏國內還達不到鎮壓所有的地步,司馬師敢行廢立之事,一下子就激起反抗,揚州刺史文欽和鎮東將軍毌丘儉聯合起兵,發動淮南三叛第二叛(第一叛為王凌之叛,發生在高平陵政變後,由司馬懿平定)。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經過討論,司馬師親自出馬,率軍平叛,並取得勝利,可司馬師的生命也即將走向終結。

戰前司馬師左眼剛動了手術,戰爭中遭受文欽之子文鴦的突襲,受到驚嚇,眼珠子都迸出來了,為了不擾亂軍心,司馬師愣是咬著被子沒出聲,直到突襲結束。

平叛後,司馬師傷勢愈加嚴重,火急火燎地要趕回洛陽,可到了許昌,司馬師就一病不起了。

這個時候,誰最興奮呢?無疑是曹髦,司馬師在外將死,無疑是他掌權的大好時機。司馬師緊急把司馬昭從洛陽叫到許昌,託付後事,曹髦也在洛陽開始了自己的準備。

司馬師沒有兒子,而且司馬氏權力仍不夠大,這個時候,他有且只能選擇司馬昭,因為他唯一的養子司馬攸是司馬昭的兒子。

而從司馬懿死後的情況來看,司馬師面臨著朝廷內部的威脅(曹芳密謀)、地方上的威脅(文欽毋丘儉反叛)和外部威脅(蜀漢吳國北伐),多種威脅忙的他焦頭爛額,稍有不慎,司馬氏就可能被滅族,這時候,正是要仰仗能力出眾的弟弟司馬昭的時候,哪會想到爭權奪利,兩兄弟都是聰明人,知道他們這時候內鬥,無異於葬送家族,所以兄弟倆是精誠合作,一個在外平叛,一個就鎮守洛陽。

Mer86
2019-03-30

司馬師和司馬昭的關係一直都很好,並沒有相互起過殺心。不過這並不能說明司馬氏兄弟就不會發生內訌。畢竟司馬師死的早,他死的時候,司馬昭的羽翼還沒有豐滿,對司馬師沒有威脅。但如果司馬師活得久,奪取了曹魏的天下,並且還把大位傳給養子司馬攸。這就很難說了。

很難說司馬昭會不會跟司馬師內訌,也很難說司馬昭會不會跟司馬攸互起殺心。(司馬攸是司馬昭親兒子)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一、被低估的司馬師

司馬師這個人,歷史上一直都被低估。其實他的能力、情商、政治智慧、殺伐決斷,完全不不弱於其父司馬懿。別都不用說,就單說著名的高平陵政變。這就是司馬懿和司馬師父子二人合謀的,司馬懿事先根本就沒告訴司馬昭。

那麼,為什麼司馬懿瞞天瞞地,要瞞著二兒子司馬昭,卻不瞞著大兒子司馬師呢?

因為,司馬師手上有“牌”,他掌握了效忠自己的三千死士。而司馬懿和司馬昭都是沒兵的光桿司令罷了,不靠司馬師的兵馬,司馬懿根本無法發動高平陵之變。

宣帝之將誅曹爽,深謀祕策,獨與帝潛畫,文帝弗之知也,將發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覘之,帝寢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會兵司馬門,鎮靜內外,置陣甚整。宣帝曰:“此子竟可也。”初,帝陰養死士三千,散在人間,至是一朝而集,眾莫知所出也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發動高平陵政變之前,司馬懿被曹爽剝奪實權已久。維護他的勢力只有兩股:

第一是曹魏政權中開國元勳的支持,主要是蔣濟、高柔、王觀等人。由於曹爽的獨攬大權直接觸動了他們這些元老的根本利益,本著脣亡齒寒的道理,這些人不能讓司馬懿倒下,誓死也要保住司馬家族。(這也是司馬懿發動政變的原因)

第二就是司馬師。司馬懿自解兵權時,作為利益交換,司馬師被扶上了位,擔任了中護軍一職,與護軍將軍、領軍將軍一道掌握曹魏政權的禁軍軍權。

這裡插一句,禁衛軍拱衛皇宮,其將領一直以來都是由曹氏和夏侯氏的族人擔任。司馬懿曾短短暫擔任過禁衛軍的統領,但很快被排擠出了禁衛軍。司馬懿被解除兵權時,他是廢了九牛二虎之力,靠著其他元老的幫助才把司馬師插進禁衛軍,搞到了手握實權的中護軍一職。

當司馬懿退居二線,司馬師接班後,司馬家族的真正槓把子,顯然就是司馬師了。當時的司馬昭哪有跟大哥爭權的資本?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二、沒機會內訌

高平陵政變之後沒多久,司馬懿病死。司馬師憑藉能力、膽識、韜略以及武力,正式接過了其父司馬懿的大棒。

按常理來說,權力會使人失去理智。對於司馬師和司馬昭兄弟二人來說,爭權奪利,自相殘殺是有可能發生的。

但是,由於司馬家族是以士族領袖的形象操控著曹魏的軍政大權,不是曹操那種靠宗族關係維持的強權模式。於是這就導致了司馬家在高平陵之變後,雖然是國家領袖,但還要是依仗士族的支持才能維持統治。(司馬家族達不到曹操那種足以上挾天子,下御群臣的水平)

所以對於司馬師和司馬昭來說,在外有曹氏餘孽虎視眈眈,內有其他士族也有可能搶班奪權的壓力之下,司馬兄弟兩人也就毫無內訌的理由了。否則自相殘殺,讓外人奪了大權,高平陵政變的政治成果,豈不是要便宜外人了?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後來司馬師突然病死,這一突發事件對司馬昭的打擊很大,哭的稀里嘩啦的。有些人說司馬昭是在作秀,其實不然。

因為前面說過了,司馬氏控制的曹魏政權就像一艘破船,到處漏水。司馬師就像一個補鍋匠一樣,四處補漏。面對如此多的外敵叛亂,兄弟兩個人忙得焦頭爛額。現如今司馬師突然死了,所有的重擔全部壓在司馬昭一人身上,他怎麼可能會不想哭呢?面對如此大的壓力,換誰都會心酸想哭。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三、內訌存在可能性

司馬師活著的時候,司馬昭一直都是以跟班的角色定位跟在司馬師的身後,他的才華和心機還不明顯。但是司馬師死後,尤其是司馬昭穩定大局後,他身上的那膽識、韜略和殺伐決斷也顯露無疑。完全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比司馬懿和司馬師更狠。

比如,司馬懿和司馬師在位時,二人不敢殺皇帝,不敢僭越受封,不敢玩過火。但是司馬昭就敢殺皇帝曹髦,就敢僭越受封,堂而皇之的接受晉公、晉王的封號,並且還敢加九錫。儼然一副當年曹操的得意模樣。

這說明,司馬師是個狠角色,但司馬昭也不遑多讓,不比他哥差。司馬師活著時,司馬昭只是沒有機會展示自己而已。但如果一旦給他機會,他比司馬師更狠。

如果司馬師不是死的早,就憑司馬攸和司馬昭的雙重關係,很難說司馬昭不會被權力所迷失心智,跟司馬師搶權,跟自己的親兒子搶權。

畢竟按照禮法,司馬攸過繼給了司馬師,他就是司馬家族的合法繼承人。但是司馬昭也是個心狠人,他豈會向自己的親兒子俯首稱臣?想想這也不符合司馬昭的性格。

所以我個人覺得,如果司馬師老不死,並且不傳位給司馬昭,傳給司馬攸。兩兄弟還真有可能會互起殺心。搞不好,司馬昭就是西晉版的李世民也說不定。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四、綜述

司馬師、司馬昭兄弟二人,都是有長遠眼光的人,不是袁譚、袁熙那種碌碌之輩。並且司馬師又是嫡長子,不像曹丕那種是死了大哥才上位的二兒子,地位並不穩。因此從禮法傳統的角度來說,司馬師的政治地位很穩固,司馬昭根本不配跟他爭大權。

但是,權力鬥爭是不講親情禮法的。司馬昭之所以在司馬師還活著的時候沒有內訌,主要還是因為,當時他們家族還沒有手握足以讓他們起手足相殘的權力。這並不是兩位司馬公子有多麼高的心理剋制力,也不是二人有多麼好的家教。完全是因為時機沒到,還沒有到內訌的時候。

而如果時機到了,很難說兄弟二人會不會自相殘殺。畢竟從歷史形象來看,司馬師和司馬昭都不是善茬子。

每日趣评
2019-12-04

許多人對司馬懿有誤解,認為司馬懿像曹操一樣,在高平陵政變之後就把控了大局,以丞相自居,因此,他的後代可以盡享其利,爭奪權力。像當年的曹植和曹丕一樣,為了世子之位而相互爭鬥。其實事實情況完全不是這麼回事,那麼司馬師和司馬昭為什麼沒有相互殘殺呢?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司馬懿對兩個兒子的培養是有區別的,司馬師是大兒子,比司馬昭大三歲,性格沉穩,善於權謀,因此,司馬懿重點培養他入朝為官,目標是執掌中樞。司馬懿被曹爽架空為太傅的時候,為了平衡權利,不引起非議,曹爽舉薦司馬師為散騎常侍。司馬師後來屢次升遷,官拜中護軍。那麼既然曹爽要架空司馬懿,為什麼還要司馬師擔當中領軍之職呢?

原來曹叡臨死託孤時,任命司馬懿擔任侍中,和曹爽共同輔政,其中重點交代兩人各領三千禁兵,以相互牽制。後曹爽想要架空司馬懿,於是讓司馬師做中護軍,統領一部分禁軍,算是掩人耳目,怕別人非議太多而已。禁軍首領領軍將軍則由蔣濟擔任,這樣的話,司馬家族既被分散了勢力,又從表面維持了平衡,一舉兩得。

這其實就是司馬師的起點,中護軍,這個位置非常重要,是其弟弟司馬昭所望塵莫及的。那麼此時的司馬昭在做什麼呢?

司馬懿一開始是拒絕司馬昭為官的,當司馬懿被架空後,司馬懿考慮讓司馬昭做了洛陽典農中郎將,起點更低,後轉至散騎常侍,勉強跟上他哥哥司馬師的步伐。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後來,司馬懿有意鍛鍊司馬昭的在軍事上的才能,因此當曹爽伐蜀時,司馬昭作為夏侯玄的副手參與了整個伐蜀之戰,後司馬昭極力勸阻曹爽撤退,司馬昭說:如今我軍前進得不到作戰機會,攻堅又不能成功,應該趕快撤退,如果被蜀軍截斷歸路就麻煩了。後曹爽領兵撤退,由於撤得還算及時,損失不算太大。

帝謂玄曰:“費禕以據險距守,進不獲戰,攻之不可,宜亟旋軍,以為後圖。”爽等引旋。

公元249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誅殺曹爽,一時權利大握。那麼此時司馬懿可以高枕無憂了嗎?沒有。此時司馬懿不但不能懈怠,還急需兩個兒子的幫助,而兩個兒子相比來說,司馬師比司馬昭要有用的多。為什麼呢?

當時曹爽架空司馬懿的時候,司馬師比司馬懿還要氣憤,為什麼呢?曹爽和司馬師年紀差不多,又同朝為官。司馬師深知,一旦父親司馬懿失勢,那麼他們整個家族就要傾覆。而此時父親身體不佳,臥病在床,家裡能依靠的只有他了。所以,他其實已經早有準備。

帝陰養死士三千,散在人間,至是一朝而集,眾莫知所出也。

也就是說,當初發動高平陵政變的中堅力量,三千死士,其實是司馬師提前準備的。關於這一點,電視劇《虎嘯龍吟》有所改動,篡改了歷史。那麼司馬懿的作用是什麼呢?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司馬懿為太傅,他聯繫了當時的太尉蔣濟、司徒高柔(朝廷三公聚齊),還聯繫了郭太后,然後以郭太后的名義,發詔免去曹爽的大將軍之職。這等於是說師出有名,而不是叛亂。但是還需要兵力,而禁軍的權利早就被曹爽所霸佔,所以這時司馬師所陰養的三千死士就極為重要。

而司馬師在整個叛變過程中,率領士兵奪取京師各個大門,軍容齊整,肅然有序,連司馬懿都感嘆,這小子可以。那麼司馬昭的表現呢?明顯要遜色很多。

當時醞釀高平陵政變時,司馬懿去找了司馬師商量,根本就沒有告訴司馬昭。等兩人商量好了才告訴司馬昭。當夜兩人的狀態是司馬師安穩如平常,司馬昭嚇得睡不著覺。

將發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覘之,帝寢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

後司馬懿死去,司馬師順利接班,這一點是毫無爭議的。當時所有的大臣都有這麼一個共識:伊尹既卒,伊陟嗣事。也就是所司馬懿就像當年的權臣伊尹,而司馬師就像伊尹的兒子伊陟,父死子立,兩人都不是善茬。

其實他們說的沒有錯,司馬師是最像司馬懿的,不但善於權謀,更善於籠絡群臣。司馬師接管大將軍職位後,儘量表現的如同當年的父親一樣,舉薦賢才,籠絡人心。他舉薦了諸如諸葛誕、毌丘儉、鄧艾、石苞、鍾會、夏侯玄這些人,一時之間,朝綱肅然。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如果此時司馬昭來爭,鐵定是沒戲的。因為他的哥哥如同父親一樣,已經執掌了大局。而這個大局看起來很穩,其實很凶險,需要他們兄弟共同維持。為什麼這樣說呢?

首先關中地區屢次遭到姜維的進攻,因此司馬昭被任命為徵西將軍,鎮守長安,以抵抗姜維的進攻。而司馬師則坐鎮朝中,穩定局面。局面能穩定嗎?不可能呀。

司馬懿當年威望如此之重,尚且還有王凌之叛,司馬師時期肯定也鎮不住。果然,後來和司馬師私教甚深的夏侯玄聯合中書令李豐、後父光祿大夫張緝、黃門監蘇鑠等人,欲廢了司馬師的大將軍之職。而令人可笑的是,這些人都是司馬師舉薦和提拔的。

因此,司馬師異常憤怒,他派人逮捕了參與謀劃的所有人,經過審訊才發現,幕後主使其實是皇帝曹芳。於是司馬師下令誅殺所有參與陰謀的人,然後醞釀廢除皇帝曹芳。

朝廷政變後不久,又發生連鎖反應,駐兵淮南的毋丘儉和文欽看到夏侯玄被誅殺,怕自己受到牽連,於是以郭太后的名義發動叛亂。此時司馬師頭大了,朝中政變好應付,發生兵變就麻煩了。於是為了保證萬無一失,他讓自己的弟弟司馬昭坐鎮洛陽,而自己則領兵前去平叛。

此時司馬昭會趁機奪取司馬師的權利嗎?肯定不會。此時兩人就是一根繩上的螞蚱,誰那裡出事後果都不堪設想。果然想什麼,來什麼?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司馬昭留鎮洛陽,平安無事,但是司馬師這裡出事了。司馬師臨出發時其實已經有了眼疾,身體有恙,但還是強行出發了。在兩軍交戰時,文欽的兒子文鴛勇猛異常,他率軍逆襲司馬師的士兵,直接威脅到司馬師的中軍大營。司馬師受到驚嚇,眼疾發作,眼球都掉了出來。為了不使軍心擾動,司馬師用被子矇住身體,不讓外人看到,一直堅持到全軍獲勝,而此時司馬師已經生命垂危了。

於是司馬昭緊急從洛陽趕來,見到了司馬師最後一面。司馬師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繼掌權利,以保全軍。而這時的司馬昭遇到了一個難題,自己拙於權謀,難以應對局面呀。

這時“小張良”鍾會出面了,他建議司馬昭立刻繼任大將軍之職,等待皇帝命令。果然皇帝曹髦派人宣詔,讓尚書傅嘏統帥全軍返還,司馬昭則留鎮許昌。意思很明顯,要奪了司馬昭的兵權。

這時鐘會建議,司馬昭和尚書傅嘏一起率軍返還,然後屯兵於洛陽城外,不讓兵權。這時皇帝看到司馬昭沒有放權的意思,於是宣佈任命司馬昭為大將軍,接管司馬師的權利。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至此,兩人完成輪換。而司馬家族則避免了一次殺身之禍,試問,如果沒有司馬昭和司馬師的戮力同心,恐怕司馬家早就被滅門了。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司馬懿死時,僅為太尉,所以不存在世子之爭。即使司馬懿大權在握,當時反對司馬懿的人還有很多。後期司馬懿死去後,司馬師執掌權利,反對司馬師的更多。所以,司馬昭和司馬師疲於應對,力求團結,哪裡有功夫去爭奪權力呢?

本回答獨發於悟空問答,覺得寫得好請隨手點贊,謝謝!

喜歡請隨手關注我的頭條號,謝謝!

瓦尔登的船夫
2019-04-05

司馬師其人

司馬師是司馬懿的長子,也被看作是司馬懿的接班人, 而且司馬師為人非常沉著冷靜,通俗來講很頂事兒,很靠譜。而且雄才大略。他的妻子也不簡單,是徵南大將軍夏侯尚的女兒夏侯徽,看起來有點政治聯姻的味道。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司馬師在當時,就是很出色的青年才俊,當然這和他官二代的身份也離不開。與其他狗血的政治家族或帝王之家不太一樣,司馬師與他的弟弟司馬昭,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而且自小就一起長大,直白點說,就是有幾十年的親情做羈絆!

司馬昭其人

司馬昭比哥哥司馬師小三歲,比他哥哥多活了七年,司馬師47歲就死了,司馬昭活到了54歲,但還是沒等到黃袍加身的那一天,司馬家的晉朝在他去世後的幾個月建立了,但篡位的罵名卻背在了司馬昭身上!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小孩子都知道的諺語。

外患未除,壓力仍在

雖然在司馬懿政變以後,取得了曹魏的大部分權力,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只要一天沒有篡位,敵對勢力就有反撲勤王的可能,所以在這種外患仍在的大環境下。哥倆好還來不及呢,哪有時間窩裡鬥?但也彆著急,不是不亂,是時候未到!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在司馬昭的孫子司馬衷,也就是晉朝第二位皇帝晉惠帝登基後,就爆發了八王之亂,也可以說是司馬家的家族內亂,因為這八位都是司馬家的王爺!正應了那句話: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策神历史
2019-04-02

司馬師和司馬昭從歷史上看他們沒有發生內訌,我分析下來,他們也不可能發生內訌!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第一不具備內訌的內因

三國時期最著名的兄弟鬩牆,無非就是袁氏兄弟,劉氏兄弟,以及曹操的兩個寶貝兒子。他們最大的共同點就是老爸偏愛小兒子,讓小兒子產生了對大哥取而代之的想法。

而司馬師所處的環境則與這三位前輩不同。司馬懿和曹操,袁紹,劉表一樣,他也偏心,只是他偏愛的是大兒子司馬師!司馬懿更看重大兒子司馬師,司馬師不僅早早進入了官場,他被司馬懿當成接班人來培養。

一進官場就官拜中護軍,成為了朝廷中的實權派人物。而與此同時司馬懿遲遲不讓司馬昭當官,直到司馬懿被邊緣化,自己前途未卜的時候才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給司馬昭謀得了一個典農中郎將的位置,比之中護軍這個職務孰輕孰重一目瞭然!從這點我們就能看出司馬懿在兩個兒子中的喜好。

在高平陵之變這種關係到全族人生死存亡的關鍵問題上司馬懿只是找了司馬師進行了謀劃,司馬昭甚至沒有事先預聞。足可見在老爸心中兩個兒子份量孰輕孰重!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其次司馬師是一個狠人!

縱觀歷史上的司馬師的表現,他是一個非常有能力,非常有頭腦的人。他是司馬氏父子發動高平陵政變的核心人物,他的重要性,甚至不亞於司馬懿。

在這場政變中,司馬懿所仰仗的只有兩點:

第一就是既得利益集團的支持,曹爽上臺以後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嚴重的侵害了以蔣濟為首的曹魏老臣集團的利益,他們迫切需要司馬懿,作為代言人,維護自身的利益!

第二就是司馬師手中的兵權。在當時的情形下曹爽兄弟幾乎控制了整個禁軍,通常情況下,幾乎控制就等同於完全控制,只可惜曹爽遇到了司馬師!司馬師憑藉自己超強的能力,牢牢控制這支人馬,並且在高平陵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可以說在整個高平陵之變中,司馬懿只是一個吉祥物,是一面旗幟,真正出力的則是司馬師,他才是真正的旗手!司馬昭只是一個醬油角。面對如此強大的哥哥,司馬昭應該也不會萌生更多的雜念吧!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再次千萬不要低估司馬昭的智商

司馬師,司馬昭都是有天下視野的雄傑,絕不是袁譚兄弟這樣的鼠目寸光之輩,司馬昭深知司馬家族對朝廷的控制力有限,遠遠沒有達到曹操狹天子以令諸侯的程度,一旦兄弟產生嫌隙,極有可能被潛在的敵人利用而各個擊破,後果不堪設想,這就很好的解釋了同樣雄才大略的司馬昭為什麼始終雌服在大哥的光芒之下!

當然外部環境也不允許兄弟鬩牆

高平陵之後,司馬懿全面復出,但是並不意味著他成了獨裁者!相反他還要和蔣濟,高柔這些曹魏的老人分享權利!把曹魏看成一個股份公司的話,司馬懿這個董事長必須聯合蔣濟等人手中的股份才能實現對曹魏集團的絕對控股!他是一個弱勢的董事長!

到了司馬師時代更是如此!他面對了三股勢力,一方面曹家夏侯家的人隨時準備奪回權力,另一方面昔日的盟友可以為了利益背叛對他們恩重如山的曹操,他們也隨時可以背叛沒有什麼根基的司馬家,從而取而代之!

最後在帝國的外部還有孫劉兩家可以說是虎視眈眈!在當時司馬家面對的情況可以說是強敵環飼,雖然談不上危如累卵,但是一個小小的錯誤極有可能就斷送了司馬家的前途,甚至導致被滅門!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兩兄弟就如兩個泥瓦匠,天天忙著給漏雨的屋子補漏,忙併快樂著!用發哥的一句話說就是成功?我才剛上路!司馬家的事業此時也才剛上路,外敵完全沒有清除,兩兄弟完全沒有理由搞內訌,也完全沒有時間內訌!

當然最後一點也很重要!司馬師的“兒子”是司馬昭的兒子。司馬師沒有子女,他過繼了司馬昭的兒子司馬攸作為自己的繼承人。也就是說司馬師死後繼承他政治遺產的人只有兩個人選一個是司馬昭,一個是司馬昭的兒子,我想司馬昭想到這一層也壓根就不會和哥哥發生內訌了。

  

  

张生全精彩历史
2019-03-29

司馬師和司馬昭是否爭奪過儲位?是否為了儲位,兩人起過殘殺之心?這確實是一個讓人很感興趣的問題。因為曹操的兩個兒子曹丕和曹植,都曾激烈地爭奪過儲位。與曹操情況相似的司馬懿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是不是也會爭奪儲位呢?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司馬師劇照)

再說了,司馬家族在上位過程中,殺了非常多的人。司馬懿在高平陵政變中殺了曹爽及何晏、丁謐、鄧颺、畢軌、李勝、桓範等一眾黨羽,夷其三族;後來又殺了司空王凌及其黨羽,也是夷其三族。司馬師的時候,又殺了中書令李豐、太常夏侯玄、光祿大夫張緝等人,夷其三族。又殺了毌丘氏與文氏兩家人,也是把沒逃到東吳的都殺光。司馬昭的時候,不但排除異己,對自己人也不放過。成濟幫他殺了皇帝曹髦,但是最後他嫁禍在成濟身上,殺了他並夷其三族。

司馬家族家族之所以那麼好殺,無非就是為了奪取最高權位。因此,司馬師、司馬昭兄弟之間互相爭鬥,乃至於陰謀殘殺,也是有可能的。

然而奇怪的是,不管是《三國志》,還是《晉書》,這樣的史料上,都沒有司馬師、司馬昭兄弟爭奪儲位的記載。這是怎麼回事呢?他們兄弟之間難道會那樣的謙讓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曹操劇照)

一、不能爭鬥。

為什麼說司馬師、司馬昭兄弟不能爭鬥呢?因為司馬懿的情況和曹操不一樣。

曹操自從當了丞相以後,就一直挾天子而令諸侯。在整個國家中,就他一個老大。而且,由於曹操的文治武功及人格魅力,整個曹魏集團的人,都很服他。基本上很少有人站出來,對他擁有獨裁權力這件事表示不滿的。有不滿的,也僅限於董貴人、伏皇后這樣一些與漢獻帝最親近的人。

既然曹操已經是實際的老大,也沒有任何人能夠威脅到他的地位。那麼,他的繼承人肯定也是今後國家的實際老大,爭奪起來,就非常有意義。

但是司馬懿不是這樣的。他並不是當時魏國的老大,不但不是,連他本人的那點權位都可能不保。曹叡在世的時候,對他多有猜忌。曹叡去世以後,曹爽又多方排擠他。等他誅滅了曹爽後,王凌等很多人又對他表示不服,要想把他給搞下來。總之,司馬懿本人一直就處在危險之中。最後他甚至因為經常夢見被他處死的王凌等人來索命,嚇死掉了。

既然連司馬懿都自身難保,司馬師、司馬昭兄弟還有什麼爭鬥的本錢呢?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司馬懿劇照)

二、不會爭鬥。

說司馬師、司馬昭兄弟不會爭鬥,是因為他們兩個人的性格性格是差不多的。都跟著他們老爹司馬懿學得很好,表面愚笨,內心陰狠。同時,他們的目標,以及對問題的看法也一致。都是知道需要通過漸變,通過藏拙,讓司馬家族發揚光大。同時對阻擋司馬家族發展的人小心警惕,毫不留情。

可以說,在司馬懿三父子上位的過程中,他們是分工合作,各做各的事情。比如當他們家族被曹爽排擠的時候,司馬懿就負責裝病,司馬師就負責“陰養死士三千”,司馬昭就負責與同黨傳信聯合。為了共同的利益,分工很明確。

如果他們要是爭奪,自身一下暴露了,他們怎麼還打得敗政敵呢?

三、不必爭鬥。

之所以說不必爭鬥,是指司馬昭不用和司馬師爭鬥。因為司馬師雖然生了五個女兒,但是沒有兒子。沒有兒子,一旦司馬師去世後,整個司馬家族的權力,必然到達司馬昭手中,而且只能到達司馬昭手中。因為只有司馬昭出來主持,才能應付當時的複雜局面。

也就是說,司馬昭只需要等到司馬師去世,就可以妥妥地當老大,他有什麼必要和哥哥爭奪呢!

(參考資料:《三國志》《晉書》)

沉墨9527
2019-03-30

家庭教育很重要。司馬懿能夠隱忍幾十年,最後通過高平陵之變掌控了曹魏大權,為後來的司馬昭篡魏打下了基礎。但這其中起到至關重要的卻是司馬懿的大兒子司馬師。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司馬懿通過高平陵之變解決了曹爽大將軍,可以說當時整個曹魏政權都已經掌握在司馬懿手上了,但是並不是高枕無憂的,整個魏國還是有很多忠於曹魏的大臣存在的,甚至魏國的很多州郡都很明確的表態反對司馬懿。

司馬懿能夠逐步掌握曹魏大權,既靠的是自己隱忍幾十年和自己的權謀智慧,熬死了曹操,曹丕,更是因為他有兩個很得力的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從歷史上的作用來看,司馬師是的作用遠遠大於司馬昭,而且各方面能力也比司馬昭強,比如在高平陵之變前夕,司馬懿只與司馬師進行商議,確定了方針戰略後,才通知了司馬昭進行明天的行動。

司馬師和司馬昭在行動的前一天晚上的表現大相徑庭,司馬師跟沒事兒人一樣,呼呼大睡,而司馬昭卻是夜不能寐,從心理承受能力來看,司馬師就高司馬昭一個檔次。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家族算是掌控了朝局,但依然無法取代曹魏,司馬懿卻死了,形式更復雜。司馬師在權謀智慧上不輸司馬懿,他繼承了司馬懿的政治遺產,但同時也必須進行防範曹魏的反撲,而司馬師能夠依仗的人其實很少,主要是他的弟弟司馬昭,畢竟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司馬昭在司馬師手下得到了恨好的鍛鍊和重用。

沒多久,朝中發生了叛亂,司馬師必須親征討伐,但朝廷需要有人鎮守,原來鎮守的是司馬師,出征的是司馬昭。而此次情況特殊,司馬師要親征,他唯一放心的就是親兄弟司馬昭。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司馬師的出征是抱病出徵,途中居然病故了,司馬昭就承接了司馬師的政治遺產,這個時候司馬家族才考慮了取代曹魏的問題,但依然沒有去實施,只是後來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逼曹芳退位,自己建立了晉朝。

那麼回到題主的問題,為什麼司馬師司馬昭兩兄弟沒有在司馬懿死後進行世子爭奪呢,這就不得不說司馬懿的家庭教育了,估計他經常給這哥倆講袁紹死後,幾個兒子爭奪世子位的故事。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其實更重要的原因是當時司馬家族面臨的負責政治局面讓他們哥倆無暇爭鬥,必須緊密團結一致對外,才能保證司馬家族在朝廷中的地位,更何況司馬師和司馬昭兩人從小關係就很好,兩人的性格各有特點,但對司馬家族的興盛榮辱卻非常的在意,最後一點就是司馬家族其實完全沒有想過廢魏自立,他們只想做一個霍光似的的權臣而已。

钱多多读文史
2019-02-21

要說司馬師與司馬昭相親相愛,從無猜忌我是不相信的。

通往權力的路上都是血腥。君不見玄武門之變,九子又奪嫡?

司馬家既然想君臨天下,便難做聖人。縱傳司馬師溫厚,但他身為司馬懿長子,命定的繼承人,不可能不應對兄弟司馬昭的野心,而司馬昭並非庸才,自是不願屈居兄下。

但兄弟二人為何沒在明面上抓破?一是彼時尚還是曹魏的殼子,司馬家尚未登頂,不必急著鬩牆分薄勢力。二是司馬師無子,嗣子正是司馬昭兒子司馬攸。

故此兄弟二人暫安。

但司馬師死後,司馬昭的行為充分表明他也只是嘴上孝悌而已。他繼承司馬家權位後,嘴上說這是景王(師)天下,他只是代管,但直至去世,也沒傳位給司馬攸,儘管這也是他血緣上的兒子——但他掛在大哥戶頭上啊。

司馬兄弟之間有沒有刀光劍影,從司馬懿另一個兒司馬乾身上也看得出來。此子深得司馬懿真傳,深諳裝瘋賣傻精髓,安然活到八十歲。這也從側面證明:權力之家,兄弟相爭幾乎是避免不了的,除非你的言行明確表示,無意位置——如司馬乾。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历史简单说
2019-12-02

題主在問,司馬昭和司馬師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那我們就得來看一下,什麼情況下兩親兄弟會有相互相殺殘殺之心,這個在三國時期的例子有很多,我們舉幾個來說明。

曹操的兒子,曹丕與曹植,曹操確實在曹丕與曹植,立誰為世子上面確實很猶豫,因為曹植的文采水平能跟曹操相提並論,而曹丕要稍遜一些,但是曹丕是嫡長子,而且比較穩重,而曹植經常喝酒誤事。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當兩個人都有機會,成為競爭者的時候,那麼兩個人就會相互殘殺之心,所以曹丕死後,先是曹彰突然暴薨(世說新語有說曹彰是被曹丕毒死的),還有曹植的七步詩,還有封地不斷的改封。

那我們再來看袁紹的兒子,袁譚與袁尚,袁譚是長子,袁尚是幼子,按道理說應該由袁譚來繼承,但是袁紹比較喜歡袁尚這個幼子,而立袁尚為繼承人,所以當袁紹死之後,兩個人並不為袁紹報仇,還互相打起來了,袁譚還投靠了曹操。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孫權的兒子,孫和與孫霸,孫和是第三子,孫霸是第四子,孫權前面兩個兒子死得比較早,所以孫權就按順序立了孫和為太子,這個自然沒有問題,但是又將孫霸的禮制規格和太子孫和一樣。

也就是說孫霸雖然是魯王,但是各種待遇與太子孫和一樣,那就是相當於另外一個太子了,而江東士族,一半支持孫和,一半支持孫霸,兩邊打得不可開交。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從以前三個例子我們就可以看,當兩兄弟成為強有力的競爭對手的時候,勢均力敵,就會形如水火,他們為了爭那個唯一的繼承位子,自然就會自相殘殺。

那司馬師與司馬昭有這樣的問題嗎?完全沒有,主要原因有四點,第一,兩兄弟的關係好。第二,司馬師是嫡長子。第三,司馬師的能力要強過司馬昭。第四,司馬師沒有兒子,司馬昭將次子司馬攸過繼給了司馬師。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也就是說,司馬師成為世子,那是理所當然的,司馬昭是服氣的,這一點有點像孫策與孫權的關係。另外司馬師過世後,他沒有其他的選擇,只能傳位給司馬昭,正如孫策的兒子年紀太小,他只能傳位給孫權。

酒骑风
2019-01-05

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間互相殘殺,也是在天下定了以後的事。天下沒定,司馬師和司馬昭自相殘殺個鬼啊!

司馬家篡位的過程比起曹操來說,困難太多了。

對曹操來說,挾天子以令諸侯。當時皇室對手下臣子的控制,是一件特別屈辱的事。漢獻帝基本上找不到幾個親信,對朝廷的控制力也低。即便在這種情況下,曹操也沒著急篡位,逐步的擴大並穩定自己的地盤,一點點推進。

所以等曹丕篡位的時候,漢獻帝連個朋友都沒有,地位穩的不行,雜毛都清除了。

而司馬家要做的,就是把曹操已經弄穩了的班底,來一次大換血。在這期間,司馬家要面臨三座大山:

1. 司馬家的人命夠長——其實司馬懿還好,活了70多,但司馬昭和司馬師倆人,40多歲就死了。

2. 司馬家必須要立下汗馬功勞——這個司馬家也做的不錯,比如司馬懿擋住了諸葛亮的攻擊、滅了公孫康;司馬師也打退了諸葛恪對合肥的進攻、剿滅了叛亂。

剛給司馬昭鋪平了道路,司馬昭還死了。

3. 曹魏勢力的逐步瓦解——從司馬懿殺曹爽、司馬師殺王陵等事件,一點點來。

這些事情做完了,司馬炎才順利登機。在這之前,父子三人一條心,力氣往一處使。

講真,家族式作業真的比泥腿子有遠見多了。絕對不會幹天下不穩就瞎搞的破事。

司馬懿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和司馬昭,在司馬懿過世以後有沒有互相殘殺之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