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真的落後了嗎?

彼得大帝到今天真的落後了嗎?
10 個回答
战情解码
2019-08-14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是蘇聯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4號艦,目前它不僅是俄羅斯北方艦隊的旗艦,也是世界上噸位最大的非航母艦艇。該艦為。彼得大帝號研從1986年開始研製,並於1989年下水,1998年進入俄羅斯海軍服役。它主要用於遠洋反艦、反潛和防空作戰。彼得大帝號是俄海上艦隊的核心力量,與其它艦艇組成編隊後,可進行攻擊敵方大型水面艦艇、航母以及破壞敵方海上交通線等作戰行動。目前,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是俄羅斯海軍戰鬥力最強的水面艦艇,不過從現代海軍的發展角度來看,彼得大帝號已經有些顯得力不從心。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是蘇聯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4號艦,目前它不僅是俄羅斯北方艦隊的旗艦,也是世界上噸位最大的非航母艦艇。該艦為。彼得大帝號研從1986年開始研製,並於1989年下水,1998年進入俄羅斯海軍服役。它主要用於遠洋反艦、反潛和防空作戰。彼得大帝號是俄海上艦隊的核心力量,與其它艦艇組成編隊後,可進行攻擊敵方大型水面艦艇、航母以及破壞敵方海上交通線等作戰行動。目前,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是俄羅斯海軍戰鬥力最強的水面艦艇,不過從現代海軍的發展角度來看,彼得大帝號已經有些顯得力不從心。

(俄羅斯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作為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一員,其作戰思想還是基於美蘇冷戰背景下,以對抗美國大型航母或水面艦艇編隊為目的。蘇聯人希望通過自身強大的反艦、防空、反潛能力,對美國海軍水面艦艇發動致命打擊。但實際上,該級巡洋艦隻是蘇聯海軍與美國海軍軍備競賽的產物,當時蘇聯海軍水面艦艇實力不足,所以基洛夫級巡洋艦才會成為水面艦艇編隊的核心。彼得大帝號採用核動力系統,擁有強大的續航力。艦艇上配有3架直升機,總噸位達到了2.5萬噸。全艦還配備有各型導彈近500枚,擁有區域防空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和遠程反艦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可謂是世界上武備最強大的水面戰艦。蘇聯以強大火力的導彈巡洋艦作為艦隊核心,其目的還是為了彌補與美國海軍在大水面艦艇實力上的不足。而現今海軍艦艇的發展方向,已經朝著防空反導能力、多用途作戰能力、信息化網絡化作戰能力,一體化與高效化等方向發展,所以與之相比,彼得大帝號巡洋艦的作戰思想已經顯得有些落伍了。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是蘇聯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4號艦,目前它不僅是俄羅斯北方艦隊的旗艦,也是世界上噸位最大的非航母艦艇。該艦為。彼得大帝號研從1986年開始研製,並於1989年下水,1998年進入俄羅斯海軍服役。它主要用於遠洋反艦、反潛和防空作戰。彼得大帝號是俄海上艦隊的核心力量,與其它艦艇組成編隊後,可進行攻擊敵方大型水面艦艇、航母以及破壞敵方海上交通線等作戰行動。目前,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是俄羅斯海軍戰鬥力最強的水面艦艇,不過從現代海軍的發展角度來看,彼得大帝號已經有些顯得力不從心。

(俄羅斯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作為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一員,其作戰思想還是基於美蘇冷戰背景下,以對抗美國大型航母或水面艦艇編隊為目的。蘇聯人希望通過自身強大的反艦、防空、反潛能力,對美國海軍水面艦艇發動致命打擊。但實際上,該級巡洋艦隻是蘇聯海軍與美國海軍軍備競賽的產物,當時蘇聯海軍水面艦艇實力不足,所以基洛夫級巡洋艦才會成為水面艦艇編隊的核心。彼得大帝號採用核動力系統,擁有強大的續航力。艦艇上配有3架直升機,總噸位達到了2.5萬噸。全艦還配備有各型導彈近500枚,擁有區域防空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和遠程反艦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可謂是世界上武備最強大的水面戰艦。蘇聯以強大火力的導彈巡洋艦作為艦隊核心,其目的還是為了彌補與美國海軍在大水面艦艇實力上的不足。而現今海軍艦艇的發展方向,已經朝著防空反導能力、多用途作戰能力、信息化網絡化作戰能力,一體化與高效化等方向發展,所以與之相比,彼得大帝號巡洋艦的作戰思想已經顯得有些落伍了。

(美國海軍三艘核動力軍艦進行環球航行)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雖然武器眾多,火力強大,但是它已經疲態盡顯。彼得大帝號反艦手段為20枚傾斜發射的P-700“花崗岩”超音速反艦導彈。該型導彈採用慣性加主動雷達制導方式,可攜帶常規彈頭和核彈頭,射程達到700公里,可以進行超視距攻擊。不過這款導彈的巡航高度很高,已經達到了17000米左右,這很容易被敵方宙斯盾雷達發現,所以它的生存能力並不高。而且彼得大帝號僅能攜帶20枚反艦導彈,一旦發射完畢,將沒有反艦武器可以使用。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是蘇聯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4號艦,目前它不僅是俄羅斯北方艦隊的旗艦,也是世界上噸位最大的非航母艦艇。該艦為。彼得大帝號研從1986年開始研製,並於1989年下水,1998年進入俄羅斯海軍服役。它主要用於遠洋反艦、反潛和防空作戰。彼得大帝號是俄海上艦隊的核心力量,與其它艦艇組成編隊後,可進行攻擊敵方大型水面艦艇、航母以及破壞敵方海上交通線等作戰行動。目前,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是俄羅斯海軍戰鬥力最強的水面艦艇,不過從現代海軍的發展角度來看,彼得大帝號已經有些顯得力不從心。

(俄羅斯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作為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一員,其作戰思想還是基於美蘇冷戰背景下,以對抗美國大型航母或水面艦艇編隊為目的。蘇聯人希望通過自身強大的反艦、防空、反潛能力,對美國海軍水面艦艇發動致命打擊。但實際上,該級巡洋艦隻是蘇聯海軍與美國海軍軍備競賽的產物,當時蘇聯海軍水面艦艇實力不足,所以基洛夫級巡洋艦才會成為水面艦艇編隊的核心。彼得大帝號採用核動力系統,擁有強大的續航力。艦艇上配有3架直升機,總噸位達到了2.5萬噸。全艦還配備有各型導彈近500枚,擁有區域防空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和遠程反艦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可謂是世界上武備最強大的水面戰艦。蘇聯以強大火力的導彈巡洋艦作為艦隊核心,其目的還是為了彌補與美國海軍在大水面艦艇實力上的不足。而現今海軍艦艇的發展方向,已經朝著防空反導能力、多用途作戰能力、信息化網絡化作戰能力,一體化與高效化等方向發展,所以與之相比,彼得大帝號巡洋艦的作戰思想已經顯得有些落伍了。

(美國海軍三艘核動力軍艦進行環球航行)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雖然武器眾多,火力強大,但是它已經疲態盡顯。彼得大帝號反艦手段為20枚傾斜發射的P-700“花崗岩”超音速反艦導彈。該型導彈採用慣性加主動雷達制導方式,可攜帶常規彈頭和核彈頭,射程達到700公里,可以進行超視距攻擊。不過這款導彈的巡航高度很高,已經達到了17000米左右,這很容易被敵方宙斯盾雷達發現,所以它的生存能力並不高。而且彼得大帝號僅能攜帶20枚反艦導彈,一旦發射完畢,將沒有反艦武器可以使用。

(P-700“花崗岩”超音速反艦導彈)

該艦的防空系統採用的是S300防空導彈的艦用版防空系統(S-300F“裡夫”防空導彈系統),它可以攜帶96枚防空導彈,射程為100公里,最大速度可達6馬赫。該系統可同時發射12枚導彈,攻擊12個空中目標。近程防空主武器為128枚“利刃”近程艦空導彈和兩座AK-630型6管30毫米近防炮。而且它還有一座雙聯AK-130火炮和14枚“石英”反潛導彈,用於承擔輔助對海、對空防禦任務。不過,彼得大帝號的防空雷達性能卻只有上世紀80年代的水平,而且其裝備垂直髮射系統也不是現在常見的通用發射系統。雖然它攜帶的導彈數量眾多,但是由於發射系統數量固定,在執行某一類任務時,無法增加所需的導彈數量,這就限制了其作戰能力的發揮。另一方面,彼得大帝號也無法對陸地目標進行攻擊,在越來越強調海軍對地打擊的今天,彼得大帝號顯然缺乏執行多樣化任務的能力。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是蘇聯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4號艦,目前它不僅是俄羅斯北方艦隊的旗艦,也是世界上噸位最大的非航母艦艇。該艦為。彼得大帝號研從1986年開始研製,並於1989年下水,1998年進入俄羅斯海軍服役。它主要用於遠洋反艦、反潛和防空作戰。彼得大帝號是俄海上艦隊的核心力量,與其它艦艇組成編隊後,可進行攻擊敵方大型水面艦艇、航母以及破壞敵方海上交通線等作戰行動。目前,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是俄羅斯海軍戰鬥力最強的水面艦艇,不過從現代海軍的發展角度來看,彼得大帝號已經有些顯得力不從心。

(俄羅斯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作為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一員,其作戰思想還是基於美蘇冷戰背景下,以對抗美國大型航母或水面艦艇編隊為目的。蘇聯人希望通過自身強大的反艦、防空、反潛能力,對美國海軍水面艦艇發動致命打擊。但實際上,該級巡洋艦隻是蘇聯海軍與美國海軍軍備競賽的產物,當時蘇聯海軍水面艦艇實力不足,所以基洛夫級巡洋艦才會成為水面艦艇編隊的核心。彼得大帝號採用核動力系統,擁有強大的續航力。艦艇上配有3架直升機,總噸位達到了2.5萬噸。全艦還配備有各型導彈近500枚,擁有區域防空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和遠程反艦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可謂是世界上武備最強大的水面戰艦。蘇聯以強大火力的導彈巡洋艦作為艦隊核心,其目的還是為了彌補與美國海軍在大水面艦艇實力上的不足。而現今海軍艦艇的發展方向,已經朝著防空反導能力、多用途作戰能力、信息化網絡化作戰能力,一體化與高效化等方向發展,所以與之相比,彼得大帝號巡洋艦的作戰思想已經顯得有些落伍了。

(美國海軍三艘核動力軍艦進行環球航行)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雖然武器眾多,火力強大,但是它已經疲態盡顯。彼得大帝號反艦手段為20枚傾斜發射的P-700“花崗岩”超音速反艦導彈。該型導彈採用慣性加主動雷達制導方式,可攜帶常規彈頭和核彈頭,射程達到700公里,可以進行超視距攻擊。不過這款導彈的巡航高度很高,已經達到了17000米左右,這很容易被敵方宙斯盾雷達發現,所以它的生存能力並不高。而且彼得大帝號僅能攜帶20枚反艦導彈,一旦發射完畢,將沒有反艦武器可以使用。

(P-700“花崗岩”超音速反艦導彈)

該艦的防空系統採用的是S300防空導彈的艦用版防空系統(S-300F“裡夫”防空導彈系統),它可以攜帶96枚防空導彈,射程為100公里,最大速度可達6馬赫。該系統可同時發射12枚導彈,攻擊12個空中目標。近程防空主武器為128枚“利刃”近程艦空導彈和兩座AK-630型6管30毫米近防炮。而且它還有一座雙聯AK-130火炮和14枚“石英”反潛導彈,用於承擔輔助對海、對空防禦任務。不過,彼得大帝號的防空雷達性能卻只有上世紀80年代的水平,而且其裝備垂直髮射系統也不是現在常見的通用發射系統。雖然它攜帶的導彈數量眾多,但是由於發射系統數量固定,在執行某一類任務時,無法增加所需的導彈數量,這就限制了其作戰能力的發揮。另一方面,彼得大帝號也無法對陸地目標進行攻擊,在越來越強調海軍對地打擊的今天,彼得大帝號顯然缺乏執行多樣化任務的能力。

(S-300F“裡夫”防空導彈垂直髮射系統)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是蘇聯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4號艦,目前它不僅是俄羅斯北方艦隊的旗艦,也是世界上噸位最大的非航母艦艇。該艦為。彼得大帝號研從1986年開始研製,並於1989年下水,1998年進入俄羅斯海軍服役。它主要用於遠洋反艦、反潛和防空作戰。彼得大帝號是俄海上艦隊的核心力量,與其它艦艇組成編隊後,可進行攻擊敵方大型水面艦艇、航母以及破壞敵方海上交通線等作戰行動。目前,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是俄羅斯海軍戰鬥力最強的水面艦艇,不過從現代海軍的發展角度來看,彼得大帝號已經有些顯得力不從心。

(俄羅斯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作為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一員,其作戰思想還是基於美蘇冷戰背景下,以對抗美國大型航母或水面艦艇編隊為目的。蘇聯人希望通過自身強大的反艦、防空、反潛能力,對美國海軍水面艦艇發動致命打擊。但實際上,該級巡洋艦隻是蘇聯海軍與美國海軍軍備競賽的產物,當時蘇聯海軍水面艦艇實力不足,所以基洛夫級巡洋艦才會成為水面艦艇編隊的核心。彼得大帝號採用核動力系統,擁有強大的續航力。艦艇上配有3架直升機,總噸位達到了2.5萬噸。全艦還配備有各型導彈近500枚,擁有區域防空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和遠程反艦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可謂是世界上武備最強大的水面戰艦。蘇聯以強大火力的導彈巡洋艦作為艦隊核心,其目的還是為了彌補與美國海軍在大水面艦艇實力上的不足。而現今海軍艦艇的發展方向,已經朝著防空反導能力、多用途作戰能力、信息化網絡化作戰能力,一體化與高效化等方向發展,所以與之相比,彼得大帝號巡洋艦的作戰思想已經顯得有些落伍了。

(美國海軍三艘核動力軍艦進行環球航行)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雖然武器眾多,火力強大,但是它已經疲態盡顯。彼得大帝號反艦手段為20枚傾斜發射的P-700“花崗岩”超音速反艦導彈。該型導彈採用慣性加主動雷達制導方式,可攜帶常規彈頭和核彈頭,射程達到700公里,可以進行超視距攻擊。不過這款導彈的巡航高度很高,已經達到了17000米左右,這很容易被敵方宙斯盾雷達發現,所以它的生存能力並不高。而且彼得大帝號僅能攜帶20枚反艦導彈,一旦發射完畢,將沒有反艦武器可以使用。

(P-700“花崗岩”超音速反艦導彈)

該艦的防空系統採用的是S300防空導彈的艦用版防空系統(S-300F“裡夫”防空導彈系統),它可以攜帶96枚防空導彈,射程為100公里,最大速度可達6馬赫。該系統可同時發射12枚導彈,攻擊12個空中目標。近程防空主武器為128枚“利刃”近程艦空導彈和兩座AK-630型6管30毫米近防炮。而且它還有一座雙聯AK-130火炮和14枚“石英”反潛導彈,用於承擔輔助對海、對空防禦任務。不過,彼得大帝號的防空雷達性能卻只有上世紀80年代的水平,而且其裝備垂直髮射系統也不是現在常見的通用發射系統。雖然它攜帶的導彈數量眾多,但是由於發射系統數量固定,在執行某一類任務時,無法增加所需的導彈數量,這就限制了其作戰能力的發揮。另一方面,彼得大帝號也無法對陸地目標進行攻擊,在越來越強調海軍對地打擊的今天,彼得大帝號顯然缺乏執行多樣化任務的能力。

(S-300F“裡夫”防空導彈垂直髮射系統)

(彼得大帝號的武器系統)

基於彼得大帝號存在的問題,俄羅斯方面也曾計劃對其進行改裝。比如,在原有的“頂板”三座標雷達基礎上,加裝P-20K四面陣有源相控陣雷達,並改裝MR-650遠程警戒雷達和5P-30P三座標雷達。同時,為艦艇配備現代化作戰系統,改裝原有的電子設備。此外,原有的垂直髮射系統也將進行更換,換裝新一代通用垂直髮射系統,使其具備通用發射能力。拆除P-700反艦導彈,裝備最新的“皓石”型高超音速反艦導彈。替換原有的“裡夫”防空導彈系統,安裝最新S400艦用型“魯道特”防空導彈發射系統,並更新艦炮和近程防空系統。儘管俄羅斯海軍雄心勃勃,但迄今為止也只有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3號艦(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正在接受現代化改裝。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是蘇聯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4號艦,目前它不僅是俄羅斯北方艦隊的旗艦,也是世界上噸位最大的非航母艦艇。該艦為。彼得大帝號研從1986年開始研製,並於1989年下水,1998年進入俄羅斯海軍服役。它主要用於遠洋反艦、反潛和防空作戰。彼得大帝號是俄海上艦隊的核心力量,與其它艦艇組成編隊後,可進行攻擊敵方大型水面艦艇、航母以及破壞敵方海上交通線等作戰行動。目前,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是俄羅斯海軍戰鬥力最強的水面艦艇,不過從現代海軍的發展角度來看,彼得大帝號已經有些顯得力不從心。

(俄羅斯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作為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一員,其作戰思想還是基於美蘇冷戰背景下,以對抗美國大型航母或水面艦艇編隊為目的。蘇聯人希望通過自身強大的反艦、防空、反潛能力,對美國海軍水面艦艇發動致命打擊。但實際上,該級巡洋艦隻是蘇聯海軍與美國海軍軍備競賽的產物,當時蘇聯海軍水面艦艇實力不足,所以基洛夫級巡洋艦才會成為水面艦艇編隊的核心。彼得大帝號採用核動力系統,擁有強大的續航力。艦艇上配有3架直升機,總噸位達到了2.5萬噸。全艦還配備有各型導彈近500枚,擁有區域防空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和遠程反艦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可謂是世界上武備最強大的水面戰艦。蘇聯以強大火力的導彈巡洋艦作為艦隊核心,其目的還是為了彌補與美國海軍在大水面艦艇實力上的不足。而現今海軍艦艇的發展方向,已經朝著防空反導能力、多用途作戰能力、信息化網絡化作戰能力,一體化與高效化等方向發展,所以與之相比,彼得大帝號巡洋艦的作戰思想已經顯得有些落伍了。

(美國海軍三艘核動力軍艦進行環球航行)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雖然武器眾多,火力強大,但是它已經疲態盡顯。彼得大帝號反艦手段為20枚傾斜發射的P-700“花崗岩”超音速反艦導彈。該型導彈採用慣性加主動雷達制導方式,可攜帶常規彈頭和核彈頭,射程達到700公里,可以進行超視距攻擊。不過這款導彈的巡航高度很高,已經達到了17000米左右,這很容易被敵方宙斯盾雷達發現,所以它的生存能力並不高。而且彼得大帝號僅能攜帶20枚反艦導彈,一旦發射完畢,將沒有反艦武器可以使用。

(P-700“花崗岩”超音速反艦導彈)

該艦的防空系統採用的是S300防空導彈的艦用版防空系統(S-300F“裡夫”防空導彈系統),它可以攜帶96枚防空導彈,射程為100公里,最大速度可達6馬赫。該系統可同時發射12枚導彈,攻擊12個空中目標。近程防空主武器為128枚“利刃”近程艦空導彈和兩座AK-630型6管30毫米近防炮。而且它還有一座雙聯AK-130火炮和14枚“石英”反潛導彈,用於承擔輔助對海、對空防禦任務。不過,彼得大帝號的防空雷達性能卻只有上世紀80年代的水平,而且其裝備垂直髮射系統也不是現在常見的通用發射系統。雖然它攜帶的導彈數量眾多,但是由於發射系統數量固定,在執行某一類任務時,無法增加所需的導彈數量,這就限制了其作戰能力的發揮。另一方面,彼得大帝號也無法對陸地目標進行攻擊,在越來越強調海軍對地打擊的今天,彼得大帝號顯然缺乏執行多樣化任務的能力。

(S-300F“裡夫”防空導彈垂直髮射系統)

(彼得大帝號的武器系統)

基於彼得大帝號存在的問題,俄羅斯方面也曾計劃對其進行改裝。比如,在原有的“頂板”三座標雷達基礎上,加裝P-20K四面陣有源相控陣雷達,並改裝MR-650遠程警戒雷達和5P-30P三座標雷達。同時,為艦艇配備現代化作戰系統,改裝原有的電子設備。此外,原有的垂直髮射系統也將進行更換,換裝新一代通用垂直髮射系統,使其具備通用發射能力。拆除P-700反艦導彈,裝備最新的“皓石”型高超音速反艦導彈。替換原有的“裡夫”防空導彈系統,安裝最新S400艦用型“魯道特”防空導彈發射系統,並更新艦炮和近程防空系統。儘管俄羅斯海軍雄心勃勃,但迄今為止也只有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3號艦(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正在接受現代化改裝。

(進行現代化改裝的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

從整體技術水平和作戰能力來看,如今彼得大帝號已經難言先進。P-700反艦導彈雖然威力巨大,但是高拋彈道極卻容易被攔截,30N6E1單面平板相控陣火控雷達技術也已經嚴重落後。加之,彼得大帝號又是核動力艦艇,其維護保養成本很高,目前俄羅斯的財政又有些捉襟見肘,維持它的正常運轉都已經顯得吃力了。在今天,俄羅斯海軍的戰略已經從遠洋進攻變為了近海防禦,而且從蘇聯繼承的艦艇也多處於退役狀態,現如今俄羅斯海軍大型水面艦艇中也只剩下彼得大帝號這面旗幟。昔日那支馳騁大洋的紅海軍艦隊,早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是蘇聯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4號艦,目前它不僅是俄羅斯北方艦隊的旗艦,也是世界上噸位最大的非航母艦艇。該艦為。彼得大帝號研從1986年開始研製,並於1989年下水,1998年進入俄羅斯海軍服役。它主要用於遠洋反艦、反潛和防空作戰。彼得大帝號是俄海上艦隊的核心力量,與其它艦艇組成編隊後,可進行攻擊敵方大型水面艦艇、航母以及破壞敵方海上交通線等作戰行動。目前,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是俄羅斯海軍戰鬥力最強的水面艦艇,不過從現代海軍的發展角度來看,彼得大帝號已經有些顯得力不從心。

(俄羅斯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作為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一員,其作戰思想還是基於美蘇冷戰背景下,以對抗美國大型航母或水面艦艇編隊為目的。蘇聯人希望通過自身強大的反艦、防空、反潛能力,對美國海軍水面艦艇發動致命打擊。但實際上,該級巡洋艦隻是蘇聯海軍與美國海軍軍備競賽的產物,當時蘇聯海軍水面艦艇實力不足,所以基洛夫級巡洋艦才會成為水面艦艇編隊的核心。彼得大帝號採用核動力系統,擁有強大的續航力。艦艇上配有3架直升機,總噸位達到了2.5萬噸。全艦還配備有各型導彈近500枚,擁有區域防空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和遠程反艦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可謂是世界上武備最強大的水面戰艦。蘇聯以強大火力的導彈巡洋艦作為艦隊核心,其目的還是為了彌補與美國海軍在大水面艦艇實力上的不足。而現今海軍艦艇的發展方向,已經朝著防空反導能力、多用途作戰能力、信息化網絡化作戰能力,一體化與高效化等方向發展,所以與之相比,彼得大帝號巡洋艦的作戰思想已經顯得有些落伍了。

(美國海軍三艘核動力軍艦進行環球航行)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雖然武器眾多,火力強大,但是它已經疲態盡顯。彼得大帝號反艦手段為20枚傾斜發射的P-700“花崗岩”超音速反艦導彈。該型導彈採用慣性加主動雷達制導方式,可攜帶常規彈頭和核彈頭,射程達到700公里,可以進行超視距攻擊。不過這款導彈的巡航高度很高,已經達到了17000米左右,這很容易被敵方宙斯盾雷達發現,所以它的生存能力並不高。而且彼得大帝號僅能攜帶20枚反艦導彈,一旦發射完畢,將沒有反艦武器可以使用。

(P-700“花崗岩”超音速反艦導彈)

該艦的防空系統採用的是S300防空導彈的艦用版防空系統(S-300F“裡夫”防空導彈系統),它可以攜帶96枚防空導彈,射程為100公里,最大速度可達6馬赫。該系統可同時發射12枚導彈,攻擊12個空中目標。近程防空主武器為128枚“利刃”近程艦空導彈和兩座AK-630型6管30毫米近防炮。而且它還有一座雙聯AK-130火炮和14枚“石英”反潛導彈,用於承擔輔助對海、對空防禦任務。不過,彼得大帝號的防空雷達性能卻只有上世紀80年代的水平,而且其裝備垂直髮射系統也不是現在常見的通用發射系統。雖然它攜帶的導彈數量眾多,但是由於發射系統數量固定,在執行某一類任務時,無法增加所需的導彈數量,這就限制了其作戰能力的發揮。另一方面,彼得大帝號也無法對陸地目標進行攻擊,在越來越強調海軍對地打擊的今天,彼得大帝號顯然缺乏執行多樣化任務的能力。

(S-300F“裡夫”防空導彈垂直髮射系統)

(彼得大帝號的武器系統)

基於彼得大帝號存在的問題,俄羅斯方面也曾計劃對其進行改裝。比如,在原有的“頂板”三座標雷達基礎上,加裝P-20K四面陣有源相控陣雷達,並改裝MR-650遠程警戒雷達和5P-30P三座標雷達。同時,為艦艇配備現代化作戰系統,改裝原有的電子設備。此外,原有的垂直髮射系統也將進行更換,換裝新一代通用垂直髮射系統,使其具備通用發射能力。拆除P-700反艦導彈,裝備最新的“皓石”型高超音速反艦導彈。替換原有的“裡夫”防空導彈系統,安裝最新S400艦用型“魯道特”防空導彈發射系統,並更新艦炮和近程防空系統。儘管俄羅斯海軍雄心勃勃,但迄今為止也只有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3號艦(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正在接受現代化改裝。

(進行現代化改裝的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

從整體技術水平和作戰能力來看,如今彼得大帝號已經難言先進。P-700反艦導彈雖然威力巨大,但是高拋彈道極卻容易被攔截,30N6E1單面平板相控陣火控雷達技術也已經嚴重落後。加之,彼得大帝號又是核動力艦艇,其維護保養成本很高,目前俄羅斯的財政又有些捉襟見肘,維持它的正常運轉都已經顯得吃力了。在今天,俄羅斯海軍的戰略已經從遠洋進攻變為了近海防禦,而且從蘇聯繼承的艦艇也多處於退役狀態,現如今俄羅斯海軍大型水面艦艇中也只剩下彼得大帝號這面旗幟。昔日那支馳騁大洋的紅海軍艦隊,早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馳騁大洋的紅海軍已經成為歷史)

海事先锋
2019-09-05

基洛夫級肯定不會落後,畢竟排水量25000噸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有幾個關鍵點是目前依然領先的,比如他的核動力,比如他的反艦作戰能力,比如他的防空作戰能力,都是目前西方國家的驅逐艦、巡洋艦比不上的,即便是電子設備上稍微顯得有些落後,也會在今後的改進中得到彌補,而且改進已經開始了。

基洛夫級肯定不會落後,畢竟排水量25000噸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有幾個關鍵點是目前依然領先的,比如他的核動力,比如他的反艦作戰能力,比如他的防空作戰能力,都是目前西方國家的驅逐艦、巡洋艦比不上的,即便是電子設備上稍微顯得有些落後,也會在今後的改進中得到彌補,而且改進已經開始了。

基洛夫級肯定不會落後,畢竟排水量25000噸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有幾個關鍵點是目前依然領先的,比如他的核動力,比如他的反艦作戰能力,比如他的防空作戰能力,都是目前西方國家的驅逐艦、巡洋艦比不上的,即便是電子設備上稍微顯得有些落後,也會在今後的改進中得到彌補,而且改進已經開始了。

圖為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他的戰鬥力依然算是最強之一。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目前是世界上作戰穩定性最高的軍艦之一,這個之一主要是因為畢竟還有劃時代055型大型驅逐艦。彼得大帝號的強首先體現在反艦作戰能力強,他裝備了20單元的P700型“花崗岩”導彈發射裝置,花崗岩反艦導彈是一種飛行速度達到2.5馬赫、重大7噸重的超音速反艦導彈,可以使用核彈頭,實戰中可以多發齊射,其中一枚導彈飛行在高空指示目標,其餘導彈飛行在低空進行突防,這種導彈編組進攻的模式令西方防空系統應對吃力。

基洛夫級肯定不會落後,畢竟排水量25000噸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有幾個關鍵點是目前依然領先的,比如他的核動力,比如他的反艦作戰能力,比如他的防空作戰能力,都是目前西方國家的驅逐艦、巡洋艦比不上的,即便是電子設備上稍微顯得有些落後,也會在今後的改進中得到彌補,而且改進已經開始了。

圖為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他的戰鬥力依然算是最強之一。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目前是世界上作戰穩定性最高的軍艦之一,這個之一主要是因為畢竟還有劃時代055型大型驅逐艦。彼得大帝號的強首先體現在反艦作戰能力強,他裝備了20單元的P700型“花崗岩”導彈發射裝置,花崗岩反艦導彈是一種飛行速度達到2.5馬赫、重大7噸重的超音速反艦導彈,可以使用核彈頭,實戰中可以多發齊射,其中一枚導彈飛行在高空指示目標,其餘導彈飛行在低空進行突防,這種導彈編組進攻的模式令西方防空系統應對吃力。

基洛夫級肯定不會落後,畢竟排水量25000噸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有幾個關鍵點是目前依然領先的,比如他的核動力,比如他的反艦作戰能力,比如他的防空作戰能力,都是目前西方國家的驅逐艦、巡洋艦比不上的,即便是電子設備上稍微顯得有些落後,也會在今後的改進中得到彌補,而且改進已經開始了。

圖為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他的戰鬥力依然算是最強之一。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目前是世界上作戰穩定性最高的軍艦之一,這個之一主要是因為畢竟還有劃時代055型大型驅逐艦。彼得大帝號的強首先體現在反艦作戰能力強,他裝備了20單元的P700型“花崗岩”導彈發射裝置,花崗岩反艦導彈是一種飛行速度達到2.5馬赫、重大7噸重的超音速反艦導彈,可以使用核彈頭,實戰中可以多發齊射,其中一枚導彈飛行在高空指示目標,其餘導彈飛行在低空進行突防,這種導彈編組進攻的模式令西方防空系統應對吃力。

上圖為基洛夫級的航拍圖,下圖為基洛夫級的上視圖和側視圖,可見其通紅色的甲板,頗具特色。

就拿英國海軍的45型驅逐艦來說,他使用48單元席爾瓦A50垂直髮射系統,裝載48枚紫菀-30防空導彈作為自己的主要防空武器,這種導彈飛行速度為最快3馬赫多,射程為100公里左右,裝藥100千克左右,機動過載較大。45型驅逐艦用來制導這些導彈的是S1045型桑普森雷達,探測距離400公里。也就是說,等到桑普森雷達發現花崗岩導彈的時候,花崗岩導彈已經飛行了100公里進入高速。

基洛夫級肯定不會落後,畢竟排水量25000噸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有幾個關鍵點是目前依然領先的,比如他的核動力,比如他的反艦作戰能力,比如他的防空作戰能力,都是目前西方國家的驅逐艦、巡洋艦比不上的,即便是電子設備上稍微顯得有些落後,也會在今後的改進中得到彌補,而且改進已經開始了。

圖為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他的戰鬥力依然算是最強之一。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目前是世界上作戰穩定性最高的軍艦之一,這個之一主要是因為畢竟還有劃時代055型大型驅逐艦。彼得大帝號的強首先體現在反艦作戰能力強,他裝備了20單元的P700型“花崗岩”導彈發射裝置,花崗岩反艦導彈是一種飛行速度達到2.5馬赫、重大7噸重的超音速反艦導彈,可以使用核彈頭,實戰中可以多發齊射,其中一枚導彈飛行在高空指示目標,其餘導彈飛行在低空進行突防,這種導彈編組進攻的模式令西方防空系統應對吃力。

上圖為基洛夫級的航拍圖,下圖為基洛夫級的上視圖和側視圖,可見其通紅色的甲板,頗具特色。

就拿英國海軍的45型驅逐艦來說,他使用48單元席爾瓦A50垂直髮射系統,裝載48枚紫菀-30防空導彈作為自己的主要防空武器,這種導彈飛行速度為最快3馬赫多,射程為100公里左右,裝藥100千克左右,機動過載較大。45型驅逐艦用來制導這些導彈的是S1045型桑普森雷達,探測距離400公里。也就是說,等到桑普森雷達發現花崗岩導彈的時候,花崗岩導彈已經飛行了100公里進入高速。

基洛夫級肯定不會落後,畢竟排水量25000噸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有幾個關鍵點是目前依然領先的,比如他的核動力,比如他的反艦作戰能力,比如他的防空作戰能力,都是目前西方國家的驅逐艦、巡洋艦比不上的,即便是電子設備上稍微顯得有些落後,也會在今後的改進中得到彌補,而且改進已經開始了。

圖為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他的戰鬥力依然算是最強之一。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目前是世界上作戰穩定性最高的軍艦之一,這個之一主要是因為畢竟還有劃時代055型大型驅逐艦。彼得大帝號的強首先體現在反艦作戰能力強,他裝備了20單元的P700型“花崗岩”導彈發射裝置,花崗岩反艦導彈是一種飛行速度達到2.5馬赫、重大7噸重的超音速反艦導彈,可以使用核彈頭,實戰中可以多發齊射,其中一枚導彈飛行在高空指示目標,其餘導彈飛行在低空進行突防,這種導彈編組進攻的模式令西方防空系統應對吃力。

上圖為基洛夫級的航拍圖,下圖為基洛夫級的上視圖和側視圖,可見其通紅色的甲板,頗具特色。

就拿英國海軍的45型驅逐艦來說,他使用48單元席爾瓦A50垂直髮射系統,裝載48枚紫菀-30防空導彈作為自己的主要防空武器,這種導彈飛行速度為最快3馬赫多,射程為100公里左右,裝藥100千克左右,機動過載較大。45型驅逐艦用來制導這些導彈的是S1045型桑普森雷達,探測距離400公里。也就是說,等到桑普森雷達發現花崗岩導彈的時候,花崗岩導彈已經飛行了100公里進入高速。

基洛夫級肯定不會落後,畢竟排水量25000噸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有幾個關鍵點是目前依然領先的,比如他的核動力,比如他的反艦作戰能力,比如他的防空作戰能力,都是目前西方國家的驅逐艦、巡洋艦比不上的,即便是電子設備上稍微顯得有些落後,也會在今後的改進中得到彌補,而且改進已經開始了。

圖為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他的戰鬥力依然算是最強之一。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目前是世界上作戰穩定性最高的軍艦之一,這個之一主要是因為畢竟還有劃時代055型大型驅逐艦。彼得大帝號的強首先體現在反艦作戰能力強,他裝備了20單元的P700型“花崗岩”導彈發射裝置,花崗岩反艦導彈是一種飛行速度達到2.5馬赫、重大7噸重的超音速反艦導彈,可以使用核彈頭,實戰中可以多發齊射,其中一枚導彈飛行在高空指示目標,其餘導彈飛行在低空進行突防,這種導彈編組進攻的模式令西方防空系統應對吃力。

上圖為基洛夫級的航拍圖,下圖為基洛夫級的上視圖和側視圖,可見其通紅色的甲板,頗具特色。

就拿英國海軍的45型驅逐艦來說,他使用48單元席爾瓦A50垂直髮射系統,裝載48枚紫菀-30防空導彈作為自己的主要防空武器,這種導彈飛行速度為最快3馬赫多,射程為100公里左右,裝藥100千克左右,機動過載較大。45型驅逐艦用來制導這些導彈的是S1045型桑普森雷達,探測距離400公里。也就是說,等到桑普森雷達發現花崗岩導彈的時候,花崗岩導彈已經飛行了100公里進入高速。

圖為45型驅逐艦的桑普森雷達結構圖和性能表,桑普森雷達不能在花崗岩剛發射時就探測到目標。

等到紫菀30防空導彈發射的時候,花崗岩導彈已經進入了最後100公里衝刺階段,飛行速度達到了2.5馬赫,只需要不到10分鐘就能命中目標,紫菀30導彈只有1次攔截機會,如果錯過了就只能等後面的近防炮來攔截了,而此時其實已經等於攔截失敗,考慮到花崗岩導彈多達750千克的裝藥量,或者高達50萬噸級TNT當量的核彈頭,如果攔截失敗就等於這艘軍艦或者整個艦隊要被擊沉了。

基洛夫級肯定不會落後,畢竟排水量25000噸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有幾個關鍵點是目前依然領先的,比如他的核動力,比如他的反艦作戰能力,比如他的防空作戰能力,都是目前西方國家的驅逐艦、巡洋艦比不上的,即便是電子設備上稍微顯得有些落後,也會在今後的改進中得到彌補,而且改進已經開始了。

圖為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他的戰鬥力依然算是最強之一。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目前是世界上作戰穩定性最高的軍艦之一,這個之一主要是因為畢竟還有劃時代055型大型驅逐艦。彼得大帝號的強首先體現在反艦作戰能力強,他裝備了20單元的P700型“花崗岩”導彈發射裝置,花崗岩反艦導彈是一種飛行速度達到2.5馬赫、重大7噸重的超音速反艦導彈,可以使用核彈頭,實戰中可以多發齊射,其中一枚導彈飛行在高空指示目標,其餘導彈飛行在低空進行突防,這種導彈編組進攻的模式令西方防空系統應對吃力。

上圖為基洛夫級的航拍圖,下圖為基洛夫級的上視圖和側視圖,可見其通紅色的甲板,頗具特色。

就拿英國海軍的45型驅逐艦來說,他使用48單元席爾瓦A50垂直髮射系統,裝載48枚紫菀-30防空導彈作為自己的主要防空武器,這種導彈飛行速度為最快3馬赫多,射程為100公里左右,裝藥100千克左右,機動過載較大。45型驅逐艦用來制導這些導彈的是S1045型桑普森雷達,探測距離400公里。也就是說,等到桑普森雷達發現花崗岩導彈的時候,花崗岩導彈已經飛行了100公里進入高速。

圖為45型驅逐艦的桑普森雷達結構圖和性能表,桑普森雷達不能在花崗岩剛發射時就探測到目標。

等到紫菀30防空導彈發射的時候,花崗岩導彈已經進入了最後100公里衝刺階段,飛行速度達到了2.5馬赫,只需要不到10分鐘就能命中目標,紫菀30導彈只有1次攔截機會,如果錯過了就只能等後面的近防炮來攔截了,而此時其實已經等於攔截失敗,考慮到花崗岩導彈多達750千克的裝藥量,或者高達50萬噸級TNT當量的核彈頭,如果攔截失敗就等於這艘軍艦或者整個艦隊要被擊沉了。

圖為45型驅逐艦使用的48單元席爾瓦A50垂直髮射器。

彼得大帝號的攻擊力很強,但是防禦力也依然不含糊。彼得大帝號有96單元的48N6E防空導彈發射裝置,3秒鐘可以發射1發導彈,依靠一座3P41頂罩雷達和一座30N6E1墓碑雷達作為火控,還有一部頂板三座標雷達作為補充,此外還有128單元的3K95型近程防空導彈,也使用垂直髮射方式,1秒鐘可以發射一發導彈,這些防空導彈可以對200公里-10公里的距離實現全覆蓋,由於彼得大帝號火力通道多,因此一次可以同時和12個以上的遠程目標和10個左右的近距離目標交戰。

基洛夫級肯定不會落後,畢竟排水量25000噸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有幾個關鍵點是目前依然領先的,比如他的核動力,比如他的反艦作戰能力,比如他的防空作戰能力,都是目前西方國家的驅逐艦、巡洋艦比不上的,即便是電子設備上稍微顯得有些落後,也會在今後的改進中得到彌補,而且改進已經開始了。

圖為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他的戰鬥力依然算是最強之一。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目前是世界上作戰穩定性最高的軍艦之一,這個之一主要是因為畢竟還有劃時代055型大型驅逐艦。彼得大帝號的強首先體現在反艦作戰能力強,他裝備了20單元的P700型“花崗岩”導彈發射裝置,花崗岩反艦導彈是一種飛行速度達到2.5馬赫、重大7噸重的超音速反艦導彈,可以使用核彈頭,實戰中可以多發齊射,其中一枚導彈飛行在高空指示目標,其餘導彈飛行在低空進行突防,這種導彈編組進攻的模式令西方防空系統應對吃力。

上圖為基洛夫級的航拍圖,下圖為基洛夫級的上視圖和側視圖,可見其通紅色的甲板,頗具特色。

就拿英國海軍的45型驅逐艦來說,他使用48單元席爾瓦A50垂直髮射系統,裝載48枚紫菀-30防空導彈作為自己的主要防空武器,這種導彈飛行速度為最快3馬赫多,射程為100公里左右,裝藥100千克左右,機動過載較大。45型驅逐艦用來制導這些導彈的是S1045型桑普森雷達,探測距離400公里。也就是說,等到桑普森雷達發現花崗岩導彈的時候,花崗岩導彈已經飛行了100公里進入高速。

圖為45型驅逐艦的桑普森雷達結構圖和性能表,桑普森雷達不能在花崗岩剛發射時就探測到目標。

等到紫菀30防空導彈發射的時候,花崗岩導彈已經進入了最後100公里衝刺階段,飛行速度達到了2.5馬赫,只需要不到10分鐘就能命中目標,紫菀30導彈只有1次攔截機會,如果錯過了就只能等後面的近防炮來攔截了,而此時其實已經等於攔截失敗,考慮到花崗岩導彈多達750千克的裝藥量,或者高達50萬噸級TNT當量的核彈頭,如果攔截失敗就等於這艘軍艦或者整個艦隊要被擊沉了。

圖為45型驅逐艦使用的48單元席爾瓦A50垂直髮射器。

彼得大帝號的攻擊力很強,但是防禦力也依然不含糊。彼得大帝號有96單元的48N6E防空導彈發射裝置,3秒鐘可以發射1發導彈,依靠一座3P41頂罩雷達和一座30N6E1墓碑雷達作為火控,還有一部頂板三座標雷達作為補充,此外還有128單元的3K95型近程防空導彈,也使用垂直髮射方式,1秒鐘可以發射一發導彈,這些防空導彈可以對200公里-10公里的距離實現全覆蓋,由於彼得大帝號火力通道多,因此一次可以同時和12個以上的遠程目標和10個左右的近距離目標交戰。

基洛夫級肯定不會落後,畢竟排水量25000噸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有幾個關鍵點是目前依然領先的,比如他的核動力,比如他的反艦作戰能力,比如他的防空作戰能力,都是目前西方國家的驅逐艦、巡洋艦比不上的,即便是電子設備上稍微顯得有些落後,也會在今後的改進中得到彌補,而且改進已經開始了。

圖為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他的戰鬥力依然算是最強之一。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目前是世界上作戰穩定性最高的軍艦之一,這個之一主要是因為畢竟還有劃時代055型大型驅逐艦。彼得大帝號的強首先體現在反艦作戰能力強,他裝備了20單元的P700型“花崗岩”導彈發射裝置,花崗岩反艦導彈是一種飛行速度達到2.5馬赫、重大7噸重的超音速反艦導彈,可以使用核彈頭,實戰中可以多發齊射,其中一枚導彈飛行在高空指示目標,其餘導彈飛行在低空進行突防,這種導彈編組進攻的模式令西方防空系統應對吃力。

上圖為基洛夫級的航拍圖,下圖為基洛夫級的上視圖和側視圖,可見其通紅色的甲板,頗具特色。

就拿英國海軍的45型驅逐艦來說,他使用48單元席爾瓦A50垂直髮射系統,裝載48枚紫菀-30防空導彈作為自己的主要防空武器,這種導彈飛行速度為最快3馬赫多,射程為100公里左右,裝藥100千克左右,機動過載較大。45型驅逐艦用來制導這些導彈的是S1045型桑普森雷達,探測距離400公里。也就是說,等到桑普森雷達發現花崗岩導彈的時候,花崗岩導彈已經飛行了100公里進入高速。

圖為45型驅逐艦的桑普森雷達結構圖和性能表,桑普森雷達不能在花崗岩剛發射時就探測到目標。

等到紫菀30防空導彈發射的時候,花崗岩導彈已經進入了最後100公里衝刺階段,飛行速度達到了2.5馬赫,只需要不到10分鐘就能命中目標,紫菀30導彈只有1次攔截機會,如果錯過了就只能等後面的近防炮來攔截了,而此時其實已經等於攔截失敗,考慮到花崗岩導彈多達750千克的裝藥量,或者高達50萬噸級TNT當量的核彈頭,如果攔截失敗就等於這艘軍艦或者整個艦隊要被擊沉了。

圖為45型驅逐艦使用的48單元席爾瓦A50垂直髮射器。

彼得大帝號的攻擊力很強,但是防禦力也依然不含糊。彼得大帝號有96單元的48N6E防空導彈發射裝置,3秒鐘可以發射1發導彈,依靠一座3P41頂罩雷達和一座30N6E1墓碑雷達作為火控,還有一部頂板三座標雷達作為補充,此外還有128單元的3K95型近程防空導彈,也使用垂直髮射方式,1秒鐘可以發射一發導彈,這些防空導彈可以對200公里-10公里的距離實現全覆蓋,由於彼得大帝號火力通道多,因此一次可以同時和12個以上的遠程目標和10個左右的近距離目標交戰。

上圖為基洛夫級和颱風級核潛艇在一起,可見基洛夫級巨大的艦體;下圖為基洛夫級被西方P3C反潛巡邏機跟蹤,基洛夫只要一出海,他就是西方重點關照的對象。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還裝備有6座3M87型卡什坦近防彈炮合一系統,一側有3座,1座卡什坦就能夠對付2枚來襲的反艦導彈,這意味著6座卡什坦又能夠對付12個反艦導彈,如此一來,整個彼得大帝號的防空火力通道總數在34個左右,這個數字已經達到了3艘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之和,可見彼得大帝號算得上練就了一身“金鐘罩、鐵布衫”,很難被敵人攻破。

基洛夫級肯定不會落後,畢竟排水量25000噸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有幾個關鍵點是目前依然領先的,比如他的核動力,比如他的反艦作戰能力,比如他的防空作戰能力,都是目前西方國家的驅逐艦、巡洋艦比不上的,即便是電子設備上稍微顯得有些落後,也會在今後的改進中得到彌補,而且改進已經開始了。

圖為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他的戰鬥力依然算是最強之一。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目前是世界上作戰穩定性最高的軍艦之一,這個之一主要是因為畢竟還有劃時代055型大型驅逐艦。彼得大帝號的強首先體現在反艦作戰能力強,他裝備了20單元的P700型“花崗岩”導彈發射裝置,花崗岩反艦導彈是一種飛行速度達到2.5馬赫、重大7噸重的超音速反艦導彈,可以使用核彈頭,實戰中可以多發齊射,其中一枚導彈飛行在高空指示目標,其餘導彈飛行在低空進行突防,這種導彈編組進攻的模式令西方防空系統應對吃力。

上圖為基洛夫級的航拍圖,下圖為基洛夫級的上視圖和側視圖,可見其通紅色的甲板,頗具特色。

就拿英國海軍的45型驅逐艦來說,他使用48單元席爾瓦A50垂直髮射系統,裝載48枚紫菀-30防空導彈作為自己的主要防空武器,這種導彈飛行速度為最快3馬赫多,射程為100公里左右,裝藥100千克左右,機動過載較大。45型驅逐艦用來制導這些導彈的是S1045型桑普森雷達,探測距離400公里。也就是說,等到桑普森雷達發現花崗岩導彈的時候,花崗岩導彈已經飛行了100公里進入高速。

圖為45型驅逐艦的桑普森雷達結構圖和性能表,桑普森雷達不能在花崗岩剛發射時就探測到目標。

等到紫菀30防空導彈發射的時候,花崗岩導彈已經進入了最後100公里衝刺階段,飛行速度達到了2.5馬赫,只需要不到10分鐘就能命中目標,紫菀30導彈只有1次攔截機會,如果錯過了就只能等後面的近防炮來攔截了,而此時其實已經等於攔截失敗,考慮到花崗岩導彈多達750千克的裝藥量,或者高達50萬噸級TNT當量的核彈頭,如果攔截失敗就等於這艘軍艦或者整個艦隊要被擊沉了。

圖為45型驅逐艦使用的48單元席爾瓦A50垂直髮射器。

彼得大帝號的攻擊力很強,但是防禦力也依然不含糊。彼得大帝號有96單元的48N6E防空導彈發射裝置,3秒鐘可以發射1發導彈,依靠一座3P41頂罩雷達和一座30N6E1墓碑雷達作為火控,還有一部頂板三座標雷達作為補充,此外還有128單元的3K95型近程防空導彈,也使用垂直髮射方式,1秒鐘可以發射一發導彈,這些防空導彈可以對200公里-10公里的距離實現全覆蓋,由於彼得大帝號火力通道多,因此一次可以同時和12個以上的遠程目標和10個左右的近距離目標交戰。

上圖為基洛夫級和颱風級核潛艇在一起,可見基洛夫級巨大的艦體;下圖為基洛夫級被西方P3C反潛巡邏機跟蹤,基洛夫只要一出海,他就是西方重點關照的對象。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還裝備有6座3M87型卡什坦近防彈炮合一系統,一側有3座,1座卡什坦就能夠對付2枚來襲的反艦導彈,這意味著6座卡什坦又能夠對付12個反艦導彈,如此一來,整個彼得大帝號的防空火力通道總數在34個左右,這個數字已經達到了3艘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之和,可見彼得大帝號算得上練就了一身“金鐘罩、鐵布衫”,很難被敵人攻破。

基洛夫級肯定不會落後,畢竟排水量25000噸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有幾個關鍵點是目前依然領先的,比如他的核動力,比如他的反艦作戰能力,比如他的防空作戰能力,都是目前西方國家的驅逐艦、巡洋艦比不上的,即便是電子設備上稍微顯得有些落後,也會在今後的改進中得到彌補,而且改進已經開始了。

圖為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他的戰鬥力依然算是最強之一。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目前是世界上作戰穩定性最高的軍艦之一,這個之一主要是因為畢竟還有劃時代055型大型驅逐艦。彼得大帝號的強首先體現在反艦作戰能力強,他裝備了20單元的P700型“花崗岩”導彈發射裝置,花崗岩反艦導彈是一種飛行速度達到2.5馬赫、重大7噸重的超音速反艦導彈,可以使用核彈頭,實戰中可以多發齊射,其中一枚導彈飛行在高空指示目標,其餘導彈飛行在低空進行突防,這種導彈編組進攻的模式令西方防空系統應對吃力。

上圖為基洛夫級的航拍圖,下圖為基洛夫級的上視圖和側視圖,可見其通紅色的甲板,頗具特色。

就拿英國海軍的45型驅逐艦來說,他使用48單元席爾瓦A50垂直髮射系統,裝載48枚紫菀-30防空導彈作為自己的主要防空武器,這種導彈飛行速度為最快3馬赫多,射程為100公里左右,裝藥100千克左右,機動過載較大。45型驅逐艦用來制導這些導彈的是S1045型桑普森雷達,探測距離400公里。也就是說,等到桑普森雷達發現花崗岩導彈的時候,花崗岩導彈已經飛行了100公里進入高速。

圖為45型驅逐艦的桑普森雷達結構圖和性能表,桑普森雷達不能在花崗岩剛發射時就探測到目標。

等到紫菀30防空導彈發射的時候,花崗岩導彈已經進入了最後100公里衝刺階段,飛行速度達到了2.5馬赫,只需要不到10分鐘就能命中目標,紫菀30導彈只有1次攔截機會,如果錯過了就只能等後面的近防炮來攔截了,而此時其實已經等於攔截失敗,考慮到花崗岩導彈多達750千克的裝藥量,或者高達50萬噸級TNT當量的核彈頭,如果攔截失敗就等於這艘軍艦或者整個艦隊要被擊沉了。

圖為45型驅逐艦使用的48單元席爾瓦A50垂直髮射器。

彼得大帝號的攻擊力很強,但是防禦力也依然不含糊。彼得大帝號有96單元的48N6E防空導彈發射裝置,3秒鐘可以發射1發導彈,依靠一座3P41頂罩雷達和一座30N6E1墓碑雷達作為火控,還有一部頂板三座標雷達作為補充,此外還有128單元的3K95型近程防空導彈,也使用垂直髮射方式,1秒鐘可以發射一發導彈,這些防空導彈可以對200公里-10公里的距離實現全覆蓋,由於彼得大帝號火力通道多,因此一次可以同時和12個以上的遠程目標和10個左右的近距離目標交戰。

上圖為基洛夫級和颱風級核潛艇在一起,可見基洛夫級巨大的艦體;下圖為基洛夫級被西方P3C反潛巡邏機跟蹤,基洛夫只要一出海,他就是西方重點關照的對象。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還裝備有6座3M87型卡什坦近防彈炮合一系統,一側有3座,1座卡什坦就能夠對付2枚來襲的反艦導彈,這意味著6座卡什坦又能夠對付12個反艦導彈,如此一來,整個彼得大帝號的防空火力通道總數在34個左右,這個數字已經達到了3艘伯克級宙斯盾驅逐艦之和,可見彼得大帝號算得上練就了一身“金鐘罩、鐵布衫”,很難被敵人攻破。

圖為正在改造的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巡洋艦,他將會一艘非常現代化的軍艦,電子設備將會全面升級,使用俄羅斯最新的綜合射頻桅杆系統,嵌入X波段火控雷達和S波段搜索雷達,實現雙波段能力。

今後,基洛夫級還將進行諸多的改進,比如換裝飛行速度為5馬赫左右的鋯石高超音速反艦導彈,比如增加9M96E2型防空導彈,比如增設3M14型對地打擊巡航導彈等,電子系統也會增加新的5P20K型X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和5P27型S波段有源相控陣雷達,此外還會增加C波段的有源相控陣對海搜索和火控雷達,整體射頻系統和055型驅逐艦將會處於同一水準。現在,基洛夫級的3號艦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已經開始改裝,預計2022年交付俄羅斯海軍,彼得大帝號隨後改裝,改裝後的基洛夫級,依然是世界上航母之外最強的水面軍艦。

皇家橡树1972
2019-09-06

“基洛夫級核動力戰列巡洋艦”確實已經落後很多了!實事求是的講它從理論上已經不適宜現代戰爭的要求了,如果它還不利用現在艦體還算結實的這個時間進行升級改造,估計8年內最多10年後就退役了。

原則上來說:“基洛夫”這種排水量25000噸的大型戰艦建造用鋼板質量高、材質厚、施工標準高...可以使用40年左右的時間,但前提是得到了有效的保養和維護才行,但“基洛夫級”在蘇聯解體後一直都沒有進行過像樣的大修,整體狀況較差,首艦“基洛夫號”已經退役了,“伏龍芝號”(拉扎列夫海軍上將號)和“加裡寧號”(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都在趴窩,等待升級改造,只剩下“彼得大帝號”(安德烈波夫號)還處於較正常服役狀態,它沒趴窩是因為它是“基洛夫級”的最後一艘艦,在1989年下水的,但是在最後的舾裝過程中蘇聯解體了...然後它就一直待在舾裝碼頭,直到1998年它才完成最後的舾裝工程服役...只不過是艦齡相對的年輕,狀態相對的好一些罷了。

“基洛夫級核動力戰列巡洋艦”確實已經落後很多了!實事求是的講它從理論上已經不適宜現代戰爭的要求了,如果它還不利用現在艦體還算結實的這個時間進行升級改造,估計8年內最多10年後就退役了。

原則上來說:“基洛夫”這種排水量25000噸的大型戰艦建造用鋼板質量高、材質厚、施工標準高...可以使用40年左右的時間,但前提是得到了有效的保養和維護才行,但“基洛夫級”在蘇聯解體後一直都沒有進行過像樣的大修,整體狀況較差,首艦“基洛夫號”已經退役了,“伏龍芝號”(拉扎列夫海軍上將號)和“加裡寧號”(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都在趴窩,等待升級改造,只剩下“彼得大帝號”(安德烈波夫號)還處於較正常服役狀態,它沒趴窩是因為它是“基洛夫級”的最後一艘艦,在1989年下水的,但是在最後的舾裝過程中蘇聯解體了...然後它就一直待在舾裝碼頭,直到1998年它才完成最後的舾裝工程服役...只不過是艦齡相對的年輕,狀態相對的好一些罷了。
那麼,目前的“彼得大帝號”戰鬥力如何呢?從它現有的裝備水平來看充其量維持在1990年代初的水平,與世界最先進水平相比已經落後了20年左右時間!落後的原因就是在它1998服役後就沒有進行過較大的升級改造。

“基洛夫級”通常被認為是戰鬥力爆表的!比如說:是核動力具備了“無限航程”,艦上的武器裝備密集,防空、反艦、反潛、對岸攻擊...均非常的強大,但這個強大指的是它在2000年前的強大,到了現在就表現為外強中乾。

“基洛夫級核動力戰列巡洋艦”確實已經落後很多了!實事求是的講它從理論上已經不適宜現代戰爭的要求了,如果它還不利用現在艦體還算結實的這個時間進行升級改造,估計8年內最多10年後就退役了。

原則上來說:“基洛夫”這種排水量25000噸的大型戰艦建造用鋼板質量高、材質厚、施工標準高...可以使用40年左右的時間,但前提是得到了有效的保養和維護才行,但“基洛夫級”在蘇聯解體後一直都沒有進行過像樣的大修,整體狀況較差,首艦“基洛夫號”已經退役了,“伏龍芝號”(拉扎列夫海軍上將號)和“加裡寧號”(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都在趴窩,等待升級改造,只剩下“彼得大帝號”(安德烈波夫號)還處於較正常服役狀態,它沒趴窩是因為它是“基洛夫級”的最後一艘艦,在1989年下水的,但是在最後的舾裝過程中蘇聯解體了...然後它就一直待在舾裝碼頭,直到1998年它才完成最後的舾裝工程服役...只不過是艦齡相對的年輕,狀態相對的好一些罷了。
那麼,目前的“彼得大帝號”戰鬥力如何呢?從它現有的裝備水平來看充其量維持在1990年代初的水平,與世界最先進水平相比已經落後了20年左右時間!落後的原因就是在它1998服役後就沒有進行過較大的升級改造。

“基洛夫級”通常被認為是戰鬥力爆表的!比如說:是核動力具備了“無限航程”,艦上的武器裝備密集,防空、反艦、反潛、對岸攻擊...均非常的強大,但這個強大指的是它在2000年前的強大,到了現在就表現為外強中乾。
“彼得大帝號”發射S–300F遠程防空導彈,蘇聯研製的S–300有三個分支型號,由不同的軍種使用,S–300V是陸軍方面軍所屬野戰防空型、S–300P防空軍國土防空型、S–300F是海軍大型戰艦上的區域防空型。

從圖片裡來看S–300F的發射機械裝置非常複雜!就是“左輪手槍”那樣的轉動式單枚發射(光榮級那樣),發射系統非常龐大、通用性不好,根本不能共架使用...並且只能安裝在排水量超過6000以上的戰艦上,遠不及美軍的MK–41型和我軍新一代垂直髮射器輕盈、共架性能好!

“基洛夫級核動力戰列巡洋艦”確實已經落後很多了!實事求是的講它從理論上已經不適宜現代戰爭的要求了,如果它還不利用現在艦體還算結實的這個時間進行升級改造,估計8年內最多10年後就退役了。

原則上來說:“基洛夫”這種排水量25000噸的大型戰艦建造用鋼板質量高、材質厚、施工標準高...可以使用40年左右的時間,但前提是得到了有效的保養和維護才行,但“基洛夫級”在蘇聯解體後一直都沒有進行過像樣的大修,整體狀況較差,首艦“基洛夫號”已經退役了,“伏龍芝號”(拉扎列夫海軍上將號)和“加裡寧號”(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都在趴窩,等待升級改造,只剩下“彼得大帝號”(安德烈波夫號)還處於較正常服役狀態,它沒趴窩是因為它是“基洛夫級”的最後一艘艦,在1989年下水的,但是在最後的舾裝過程中蘇聯解體了...然後它就一直待在舾裝碼頭,直到1998年它才完成最後的舾裝工程服役...只不過是艦齡相對的年輕,狀態相對的好一些罷了。
那麼,目前的“彼得大帝號”戰鬥力如何呢?從它現有的裝備水平來看充其量維持在1990年代初的水平,與世界最先進水平相比已經落後了20年左右時間!落後的原因就是在它1998服役後就沒有進行過較大的升級改造。

“基洛夫級”通常被認為是戰鬥力爆表的!比如說:是核動力具備了“無限航程”,艦上的武器裝備密集,防空、反艦、反潛、對岸攻擊...均非常的強大,但這個強大指的是它在2000年前的強大,到了現在就表現為外強中乾。
“彼得大帝號”發射S–300F遠程防空導彈,蘇聯研製的S–300有三個分支型號,由不同的軍種使用,S–300V是陸軍方面軍所屬野戰防空型、S–300P防空軍國土防空型、S–300F是海軍大型戰艦上的區域防空型。

從圖片裡來看S–300F的發射機械裝置非常複雜!就是“左輪手槍”那樣的轉動式單枚發射(光榮級那樣),發射系統非常龐大、通用性不好,根本不能共架使用...並且只能安裝在排水量超過6000以上的戰艦上,遠不及美軍的MK–41型和我軍新一代垂直髮射器輕盈、共架性能好!


S–300F剛服役時採用老式的“頂罩”多普勒雷達制導(橙色箭頭),有效探測距離和探測精度都很差,只能引導S–300F早期型號攔截90公里外的目標,“基洛夫級”的前三艘在前艦橋和艦艉建築最高處安裝了兩部“頂罩,達到360°方位掃描。

“基洛夫級核動力戰列巡洋艦”確實已經落後很多了!實事求是的講它從理論上已經不適宜現代戰爭的要求了,如果它還不利用現在艦體還算結實的這個時間進行升級改造,估計8年內最多10年後就退役了。

原則上來說:“基洛夫”這種排水量25000噸的大型戰艦建造用鋼板質量高、材質厚、施工標準高...可以使用40年左右的時間,但前提是得到了有效的保養和維護才行,但“基洛夫級”在蘇聯解體後一直都沒有進行過像樣的大修,整體狀況較差,首艦“基洛夫號”已經退役了,“伏龍芝號”(拉扎列夫海軍上將號)和“加裡寧號”(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都在趴窩,等待升級改造,只剩下“彼得大帝號”(安德烈波夫號)還處於較正常服役狀態,它沒趴窩是因為它是“基洛夫級”的最後一艘艦,在1989年下水的,但是在最後的舾裝過程中蘇聯解體了...然後它就一直待在舾裝碼頭,直到1998年它才完成最後的舾裝工程服役...只不過是艦齡相對的年輕,狀態相對的好一些罷了。
那麼,目前的“彼得大帝號”戰鬥力如何呢?從它現有的裝備水平來看充其量維持在1990年代初的水平,與世界最先進水平相比已經落後了20年左右時間!落後的原因就是在它1998服役後就沒有進行過較大的升級改造。

“基洛夫級”通常被認為是戰鬥力爆表的!比如說:是核動力具備了“無限航程”,艦上的武器裝備密集,防空、反艦、反潛、對岸攻擊...均非常的強大,但這個強大指的是它在2000年前的強大,到了現在就表現為外強中乾。
“彼得大帝號”發射S–300F遠程防空導彈,蘇聯研製的S–300有三個分支型號,由不同的軍種使用,S–300V是陸軍方面軍所屬野戰防空型、S–300P防空軍國土防空型、S–300F是海軍大型戰艦上的區域防空型。

從圖片裡來看S–300F的發射機械裝置非常複雜!就是“左輪手槍”那樣的轉動式單枚發射(光榮級那樣),發射系統非常龐大、通用性不好,根本不能共架使用...並且只能安裝在排水量超過6000以上的戰艦上,遠不及美軍的MK–41型和我軍新一代垂直髮射器輕盈、共架性能好!


S–300F剛服役時採用老式的“頂罩”多普勒雷達制導(橙色箭頭),有效探測距離和探測精度都很差,只能引導S–300F早期型號攔截90公里外的目標,“基洛夫級”的前三艘在前艦橋和艦艉建築最高處安裝了兩部“頂罩,達到360°方位掃描。
而“彼得大帝
”號服役時前艦橋是的那部“頂罩”更換成了30N6E1型(墓碑)相控陣雷達,其綜合性能要大大超過“頂罩”雷達,達到了防空軍S–300P的2000年版本火控雷達的水平...該雷達是艦載“裡夫–M”防空系統的一部分,只生產了三套,其中的兩套在2002年被我國購買,安裝在了051C型驅逐艦上,剩下的一套安裝在“彼得大帝號”上了。

“基洛夫級核動力戰列巡洋艦”確實已經落後很多了!實事求是的講它從理論上已經不適宜現代戰爭的要求了,如果它還不利用現在艦體還算結實的這個時間進行升級改造,估計8年內最多10年後就退役了。

原則上來說:“基洛夫”這種排水量25000噸的大型戰艦建造用鋼板質量高、材質厚、施工標準高...可以使用40年左右的時間,但前提是得到了有效的保養和維護才行,但“基洛夫級”在蘇聯解體後一直都沒有進行過像樣的大修,整體狀況較差,首艦“基洛夫號”已經退役了,“伏龍芝號”(拉扎列夫海軍上將號)和“加裡寧號”(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都在趴窩,等待升級改造,只剩下“彼得大帝號”(安德烈波夫號)還處於較正常服役狀態,它沒趴窩是因為它是“基洛夫級”的最後一艘艦,在1989年下水的,但是在最後的舾裝過程中蘇聯解體了...然後它就一直待在舾裝碼頭,直到1998年它才完成最後的舾裝工程服役...只不過是艦齡相對的年輕,狀態相對的好一些罷了。
那麼,目前的“彼得大帝號”戰鬥力如何呢?從它現有的裝備水平來看充其量維持在1990年代初的水平,與世界最先進水平相比已經落後了20年左右時間!落後的原因就是在它1998服役後就沒有進行過較大的升級改造。

“基洛夫級”通常被認為是戰鬥力爆表的!比如說:是核動力具備了“無限航程”,艦上的武器裝備密集,防空、反艦、反潛、對岸攻擊...均非常的強大,但這個強大指的是它在2000年前的強大,到了現在就表現為外強中乾。
“彼得大帝號”發射S–300F遠程防空導彈,蘇聯研製的S–300有三個分支型號,由不同的軍種使用,S–300V是陸軍方面軍所屬野戰防空型、S–300P防空軍國土防空型、S–300F是海軍大型戰艦上的區域防空型。

從圖片裡來看S–300F的發射機械裝置非常複雜!就是“左輪手槍”那樣的轉動式單枚發射(光榮級那樣),發射系統非常龐大、通用性不好,根本不能共架使用...並且只能安裝在排水量超過6000以上的戰艦上,遠不及美軍的MK–41型和我軍新一代垂直髮射器輕盈、共架性能好!


S–300F剛服役時採用老式的“頂罩”多普勒雷達制導(橙色箭頭),有效探測距離和探測精度都很差,只能引導S–300F早期型號攔截90公里外的目標,“基洛夫級”的前三艘在前艦橋和艦艉建築最高處安裝了兩部“頂罩,達到360°方位掃描。
而“彼得大帝
”號服役時前艦橋是的那部“頂罩”更換成了30N6E1型(墓碑)相控陣雷達,其綜合性能要大大超過“頂罩”雷達,達到了防空軍S–300P的2000年版本火控雷達的水平...該雷達是艦載“裡夫–M”防空系統的一部分,只生產了三套,其中的兩套在2002年被我國購買,安裝在了051C型驅逐艦上,剩下的一套安裝在“彼得大帝號”上了。

051C型驅逐艦上的“裡夫–M”系統的30N6E1可摺疊式相控陣雷達和最新版本的S–300F導彈...這也說明俄軍的“彼得大帝號”的防空水平只相當於我軍051C驅逐艦的水平,遠不及我軍更新型的052C/D、052D改,更不要說055型驅逐艦了。

“基洛夫級核動力戰列巡洋艦”確實已經落後很多了!實事求是的講它從理論上已經不適宜現代戰爭的要求了,如果它還不利用現在艦體還算結實的這個時間進行升級改造,估計8年內最多10年後就退役了。

原則上來說:“基洛夫”這種排水量25000噸的大型戰艦建造用鋼板質量高、材質厚、施工標準高...可以使用40年左右的時間,但前提是得到了有效的保養和維護才行,但“基洛夫級”在蘇聯解體後一直都沒有進行過像樣的大修,整體狀況較差,首艦“基洛夫號”已經退役了,“伏龍芝號”(拉扎列夫海軍上將號)和“加裡寧號”(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都在趴窩,等待升級改造,只剩下“彼得大帝號”(安德烈波夫號)還處於較正常服役狀態,它沒趴窩是因為它是“基洛夫級”的最後一艘艦,在1989年下水的,但是在最後的舾裝過程中蘇聯解體了...然後它就一直待在舾裝碼頭,直到1998年它才完成最後的舾裝工程服役...只不過是艦齡相對的年輕,狀態相對的好一些罷了。
那麼,目前的“彼得大帝號”戰鬥力如何呢?從它現有的裝備水平來看充其量維持在1990年代初的水平,與世界最先進水平相比已經落後了20年左右時間!落後的原因就是在它1998服役後就沒有進行過較大的升級改造。

“基洛夫級”通常被認為是戰鬥力爆表的!比如說:是核動力具備了“無限航程”,艦上的武器裝備密集,防空、反艦、反潛、對岸攻擊...均非常的強大,但這個強大指的是它在2000年前的強大,到了現在就表現為外強中乾。
“彼得大帝號”發射S–300F遠程防空導彈,蘇聯研製的S–300有三個分支型號,由不同的軍種使用,S–300V是陸軍方面軍所屬野戰防空型、S–300P防空軍國土防空型、S–300F是海軍大型戰艦上的區域防空型。

從圖片裡來看S–300F的發射機械裝置非常複雜!就是“左輪手槍”那樣的轉動式單枚發射(光榮級那樣),發射系統非常龐大、通用性不好,根本不能共架使用...並且只能安裝在排水量超過6000以上的戰艦上,遠不及美軍的MK–41型和我軍新一代垂直髮射器輕盈、共架性能好!


S–300F剛服役時採用老式的“頂罩”多普勒雷達制導(橙色箭頭),有效探測距離和探測精度都很差,只能引導S–300F早期型號攔截90公里外的目標,“基洛夫級”的前三艘在前艦橋和艦艉建築最高處安裝了兩部“頂罩,達到360°方位掃描。
而“彼得大帝
”號服役時前艦橋是的那部“頂罩”更換成了30N6E1型(墓碑)相控陣雷達,其綜合性能要大大超過“頂罩”雷達,達到了防空軍S–300P的2000年版本火控雷達的水平...該雷達是艦載“裡夫–M”防空系統的一部分,只生產了三套,其中的兩套在2002年被我國購買,安裝在了051C型驅逐艦上,剩下的一套安裝在“彼得大帝號”上了。

051C型驅逐艦上的“裡夫–M”系統的30N6E1可摺疊式相控陣雷達和最新版本的S–300F導彈...這也說明俄軍的“彼得大帝號”的防空水平只相當於我軍051C驅逐艦的水平,遠不及我軍更新型的052C/D、052D改,更不要說055型驅逐艦了。
軍迷們對於“基洛夫級巡洋艦”談資最多的就是巨大的P700/SS–N–19巨型反艦導彈,該導彈超音速飛行、射程550公里,750㎏的黑索金高爆戰鬥部只需一枚就可以毀傷萬噸級別的戰艦,要不然北約為啥給它起名:海難?

P700導彈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確實是先進的反艦導彈,因為那個時候“宙斯盾”這種先進的防空系統正在研製當中,當時雖然有艦載遠程防空雷達和導彈,但是火控系統落後反應很慢,只能對抗“亞音速反艦導彈”對抗P700則很困難,因為它是超音速飛行,火控系統的運行速度不足以在極短時間將它的數據解析出來,等結果出來了導彈也近在眼前了再使用武器攔截已經不趕趟了!所以,P700導彈在那個年代是北約海軍恐懼的武器。

“基洛夫級核動力戰列巡洋艦”確實已經落後很多了!實事求是的講它從理論上已經不適宜現代戰爭的要求了,如果它還不利用現在艦體還算結實的這個時間進行升級改造,估計8年內最多10年後就退役了。

原則上來說:“基洛夫”這種排水量25000噸的大型戰艦建造用鋼板質量高、材質厚、施工標準高...可以使用40年左右的時間,但前提是得到了有效的保養和維護才行,但“基洛夫級”在蘇聯解體後一直都沒有進行過像樣的大修,整體狀況較差,首艦“基洛夫號”已經退役了,“伏龍芝號”(拉扎列夫海軍上將號)和“加裡寧號”(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都在趴窩,等待升級改造,只剩下“彼得大帝號”(安德烈波夫號)還處於較正常服役狀態,它沒趴窩是因為它是“基洛夫級”的最後一艘艦,在1989年下水的,但是在最後的舾裝過程中蘇聯解體了...然後它就一直待在舾裝碼頭,直到1998年它才完成最後的舾裝工程服役...只不過是艦齡相對的年輕,狀態相對的好一些罷了。
那麼,目前的“彼得大帝號”戰鬥力如何呢?從它現有的裝備水平來看充其量維持在1990年代初的水平,與世界最先進水平相比已經落後了20年左右時間!落後的原因就是在它1998服役後就沒有進行過較大的升級改造。

“基洛夫級”通常被認為是戰鬥力爆表的!比如說:是核動力具備了“無限航程”,艦上的武器裝備密集,防空、反艦、反潛、對岸攻擊...均非常的強大,但這個強大指的是它在2000年前的強大,到了現在就表現為外強中乾。
“彼得大帝號”發射S–300F遠程防空導彈,蘇聯研製的S–300有三個分支型號,由不同的軍種使用,S–300V是陸軍方面軍所屬野戰防空型、S–300P防空軍國土防空型、S–300F是海軍大型戰艦上的區域防空型。

從圖片裡來看S–300F的發射機械裝置非常複雜!就是“左輪手槍”那樣的轉動式單枚發射(光榮級那樣),發射系統非常龐大、通用性不好,根本不能共架使用...並且只能安裝在排水量超過6000以上的戰艦上,遠不及美軍的MK–41型和我軍新一代垂直髮射器輕盈、共架性能好!


S–300F剛服役時採用老式的“頂罩”多普勒雷達制導(橙色箭頭),有效探測距離和探測精度都很差,只能引導S–300F早期型號攔截90公里外的目標,“基洛夫級”的前三艘在前艦橋和艦艉建築最高處安裝了兩部“頂罩,達到360°方位掃描。
而“彼得大帝
”號服役時前艦橋是的那部“頂罩”更換成了30N6E1型(墓碑)相控陣雷達,其綜合性能要大大超過“頂罩”雷達,達到了防空軍S–300P的2000年版本火控雷達的水平...該雷達是艦載“裡夫–M”防空系統的一部分,只生產了三套,其中的兩套在2002年被我國購買,安裝在了051C型驅逐艦上,剩下的一套安裝在“彼得大帝號”上了。

051C型驅逐艦上的“裡夫–M”系統的30N6E1可摺疊式相控陣雷達和最新版本的S–300F導彈...這也說明俄軍的“彼得大帝號”的防空水平只相當於我軍051C驅逐艦的水平,遠不及我軍更新型的052C/D、052D改,更不要說055型驅逐艦了。
軍迷們對於“基洛夫級巡洋艦”談資最多的就是巨大的P700/SS–N–19巨型反艦導彈,該導彈超音速飛行、射程550公里,750㎏的黑索金高爆戰鬥部只需一枚就可以毀傷萬噸級別的戰艦,要不然北約為啥給它起名:海難?

P700導彈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確實是先進的反艦導彈,因為那個時候“宙斯盾”這種先進的防空系統正在研製當中,當時雖然有艦載遠程防空雷達和導彈,但是火控系統落後反應很慢,只能對抗“亞音速反艦導彈”對抗P700則很困難,因為它是超音速飛行,火控系統的運行速度不足以在極短時間將它的數據解析出來,等結果出來了導彈也近在眼前了再使用武器攔截已經不趕趟了!所以,P700導彈在那個年代是北約海軍恐懼的武器。
但到了21世紀角色互換了!現代戰艦的探測/火控雷達在高速計算機的管理運行下,P700導彈再想突破艦隊防禦已經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了,因為它是高彈道飛行的導彈,也就是說:它發射之後迅速的爬高到萬餘米高空,在衛星或者其它裝備的中繼下沿著基本固定的彈道飛行,到了末端才降低高度攻擊敵艦船,說白了就是從高空砸向目標艦,這種攻擊方式在現代看來已經非常的落後了!因為高彈道飛行不論有多快都是固定彈道,以現在的大型相控陣雷達的精確探測/跟蹤能力,會在幾百公里之外就發現了它的飛行軌跡,在100公里外使用艦載遠程防空導彈將它精準的統統擊落。

“基洛夫級核動力戰列巡洋艦”確實已經落後很多了!實事求是的講它從理論上已經不適宜現代戰爭的要求了,如果它還不利用現在艦體還算結實的這個時間進行升級改造,估計8年內最多10年後就退役了。

原則上來說:“基洛夫”這種排水量25000噸的大型戰艦建造用鋼板質量高、材質厚、施工標準高...可以使用40年左右的時間,但前提是得到了有效的保養和維護才行,但“基洛夫級”在蘇聯解體後一直都沒有進行過像樣的大修,整體狀況較差,首艦“基洛夫號”已經退役了,“伏龍芝號”(拉扎列夫海軍上將號)和“加裡寧號”(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都在趴窩,等待升級改造,只剩下“彼得大帝號”(安德烈波夫號)還處於較正常服役狀態,它沒趴窩是因為它是“基洛夫級”的最後一艘艦,在1989年下水的,但是在最後的舾裝過程中蘇聯解體了...然後它就一直待在舾裝碼頭,直到1998年它才完成最後的舾裝工程服役...只不過是艦齡相對的年輕,狀態相對的好一些罷了。
那麼,目前的“彼得大帝號”戰鬥力如何呢?從它現有的裝備水平來看充其量維持在1990年代初的水平,與世界最先進水平相比已經落後了20年左右時間!落後的原因就是在它1998服役後就沒有進行過較大的升級改造。

“基洛夫級”通常被認為是戰鬥力爆表的!比如說:是核動力具備了“無限航程”,艦上的武器裝備密集,防空、反艦、反潛、對岸攻擊...均非常的強大,但這個強大指的是它在2000年前的強大,到了現在就表現為外強中乾。
“彼得大帝號”發射S–300F遠程防空導彈,蘇聯研製的S–300有三個分支型號,由不同的軍種使用,S–300V是陸軍方面軍所屬野戰防空型、S–300P防空軍國土防空型、S–300F是海軍大型戰艦上的區域防空型。

從圖片裡來看S–300F的發射機械裝置非常複雜!就是“左輪手槍”那樣的轉動式單枚發射(光榮級那樣),發射系統非常龐大、通用性不好,根本不能共架使用...並且只能安裝在排水量超過6000以上的戰艦上,遠不及美軍的MK–41型和我軍新一代垂直髮射器輕盈、共架性能好!


S–300F剛服役時採用老式的“頂罩”多普勒雷達制導(橙色箭頭),有效探測距離和探測精度都很差,只能引導S–300F早期型號攔截90公里外的目標,“基洛夫級”的前三艘在前艦橋和艦艉建築最高處安裝了兩部“頂罩,達到360°方位掃描。
而“彼得大帝
”號服役時前艦橋是的那部“頂罩”更換成了30N6E1型(墓碑)相控陣雷達,其綜合性能要大大超過“頂罩”雷達,達到了防空軍S–300P的2000年版本火控雷達的水平...該雷達是艦載“裡夫–M”防空系統的一部分,只生產了三套,其中的兩套在2002年被我國購買,安裝在了051C型驅逐艦上,剩下的一套安裝在“彼得大帝號”上了。

051C型驅逐艦上的“裡夫–M”系統的30N6E1可摺疊式相控陣雷達和最新版本的S–300F導彈...這也說明俄軍的“彼得大帝號”的防空水平只相當於我軍051C驅逐艦的水平,遠不及我軍更新型的052C/D、052D改,更不要說055型驅逐艦了。
軍迷們對於“基洛夫級巡洋艦”談資最多的就是巨大的P700/SS–N–19巨型反艦導彈,該導彈超音速飛行、射程550公里,750㎏的黑索金高爆戰鬥部只需一枚就可以毀傷萬噸級別的戰艦,要不然北約為啥給它起名:海難?

P700導彈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確實是先進的反艦導彈,因為那個時候“宙斯盾”這種先進的防空系統正在研製當中,當時雖然有艦載遠程防空雷達和導彈,但是火控系統落後反應很慢,只能對抗“亞音速反艦導彈”對抗P700則很困難,因為它是超音速飛行,火控系統的運行速度不足以在極短時間將它的數據解析出來,等結果出來了導彈也近在眼前了再使用武器攔截已經不趕趟了!所以,P700導彈在那個年代是北約海軍恐懼的武器。
但到了21世紀角色互換了!現代戰艦的探測/火控雷達在高速計算機的管理運行下,P700導彈再想突破艦隊防禦已經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了,因為它是高彈道飛行的導彈,也就是說:它發射之後迅速的爬高到萬餘米高空,在衛星或者其它裝備的中繼下沿著基本固定的彈道飛行,到了末端才降低高度攻擊敵艦船,說白了就是從高空砸向目標艦,這種攻擊方式在現代看來已經非常的落後了!因為高彈道飛行不論有多快都是固定彈道,以現在的大型相控陣雷達的精確探測/跟蹤能力,會在幾百公里之外就發現了它的飛行軌跡,在100公里外使用艦載遠程防空導彈將它精準的統統擊落。美軍的“宙斯盾
”雷達和“標準”系列導彈、我軍的364系列相控陣雷達和海紅旗–9系列導彈,都具備擊落P700導彈的能力。

通過上面對“彼得大帝號”的最主要兩種武器的粗略介紹,就已經知曉“基洛夫級巡洋艦”已經失去了所有“紅海軍”的榮耀!成為了一型落後的武器裝備,陳舊落後的裝備適應現代戰爭的能力變得越來越差。

“基洛夫級核動力戰列巡洋艦”確實已經落後很多了!實事求是的講它從理論上已經不適宜現代戰爭的要求了,如果它還不利用現在艦體還算結實的這個時間進行升級改造,估計8年內最多10年後就退役了。

原則上來說:“基洛夫”這種排水量25000噸的大型戰艦建造用鋼板質量高、材質厚、施工標準高...可以使用40年左右的時間,但前提是得到了有效的保養和維護才行,但“基洛夫級”在蘇聯解體後一直都沒有進行過像樣的大修,整體狀況較差,首艦“基洛夫號”已經退役了,“伏龍芝號”(拉扎列夫海軍上將號)和“加裡寧號”(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都在趴窩,等待升級改造,只剩下“彼得大帝號”(安德烈波夫號)還處於較正常服役狀態,它沒趴窩是因為它是“基洛夫級”的最後一艘艦,在1989年下水的,但是在最後的舾裝過程中蘇聯解體了...然後它就一直待在舾裝碼頭,直到1998年它才完成最後的舾裝工程服役...只不過是艦齡相對的年輕,狀態相對的好一些罷了。
那麼,目前的“彼得大帝號”戰鬥力如何呢?從它現有的裝備水平來看充其量維持在1990年代初的水平,與世界最先進水平相比已經落後了20年左右時間!落後的原因就是在它1998服役後就沒有進行過較大的升級改造。

“基洛夫級”通常被認為是戰鬥力爆表的!比如說:是核動力具備了“無限航程”,艦上的武器裝備密集,防空、反艦、反潛、對岸攻擊...均非常的強大,但這個強大指的是它在2000年前的強大,到了現在就表現為外強中乾。
“彼得大帝號”發射S–300F遠程防空導彈,蘇聯研製的S–300有三個分支型號,由不同的軍種使用,S–300V是陸軍方面軍所屬野戰防空型、S–300P防空軍國土防空型、S–300F是海軍大型戰艦上的區域防空型。

從圖片裡來看S–300F的發射機械裝置非常複雜!就是“左輪手槍”那樣的轉動式單枚發射(光榮級那樣),發射系統非常龐大、通用性不好,根本不能共架使用...並且只能安裝在排水量超過6000以上的戰艦上,遠不及美軍的MK–41型和我軍新一代垂直髮射器輕盈、共架性能好!


S–300F剛服役時採用老式的“頂罩”多普勒雷達制導(橙色箭頭),有效探測距離和探測精度都很差,只能引導S–300F早期型號攔截90公里外的目標,“基洛夫級”的前三艘在前艦橋和艦艉建築最高處安裝了兩部“頂罩,達到360°方位掃描。
而“彼得大帝
”號服役時前艦橋是的那部“頂罩”更換成了30N6E1型(墓碑)相控陣雷達,其綜合性能要大大超過“頂罩”雷達,達到了防空軍S–300P的2000年版本火控雷達的水平...該雷達是艦載“裡夫–M”防空系統的一部分,只生產了三套,其中的兩套在2002年被我國購買,安裝在了051C型驅逐艦上,剩下的一套安裝在“彼得大帝號”上了。

051C型驅逐艦上的“裡夫–M”系統的30N6E1可摺疊式相控陣雷達和最新版本的S–300F導彈...這也說明俄軍的“彼得大帝號”的防空水平只相當於我軍051C驅逐艦的水平,遠不及我軍更新型的052C/D、052D改,更不要說055型驅逐艦了。
軍迷們對於“基洛夫級巡洋艦”談資最多的就是巨大的P700/SS–N–19巨型反艦導彈,該導彈超音速飛行、射程550公里,750㎏的黑索金高爆戰鬥部只需一枚就可以毀傷萬噸級別的戰艦,要不然北約為啥給它起名:海難?

P700導彈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確實是先進的反艦導彈,因為那個時候“宙斯盾”這種先進的防空系統正在研製當中,當時雖然有艦載遠程防空雷達和導彈,但是火控系統落後反應很慢,只能對抗“亞音速反艦導彈”對抗P700則很困難,因為它是超音速飛行,火控系統的運行速度不足以在極短時間將它的數據解析出來,等結果出來了導彈也近在眼前了再使用武器攔截已經不趕趟了!所以,P700導彈在那個年代是北約海軍恐懼的武器。
但到了21世紀角色互換了!現代戰艦的探測/火控雷達在高速計算機的管理運行下,P700導彈再想突破艦隊防禦已經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了,因為它是高彈道飛行的導彈,也就是說:它發射之後迅速的爬高到萬餘米高空,在衛星或者其它裝備的中繼下沿著基本固定的彈道飛行,到了末端才降低高度攻擊敵艦船,說白了就是從高空砸向目標艦,這種攻擊方式在現代看來已經非常的落後了!因為高彈道飛行不論有多快都是固定彈道,以現在的大型相控陣雷達的精確探測/跟蹤能力,會在幾百公里之外就發現了它的飛行軌跡,在100公里外使用艦載遠程防空導彈將它精準的統統擊落。美軍的“宙斯盾
”雷達和“標準”系列導彈、我軍的364系列相控陣雷達和海紅旗–9系列導彈,都具備擊落P700導彈的能力。

通過上面對“彼得大帝號”的最主要兩種武器的粗略介紹,就已經知曉“基洛夫級巡洋艦”已經失去了所有“紅海軍”的榮耀!成為了一型落後的武器裝備,陳舊落後的裝備適應現代戰爭的能力變得越來越差。
目前俄羅斯海軍處於青黃不接的狀態已經很多年了,目前只具備建造排水量4000噸以下的水面艦艇能力近乎淪為近海海軍,為了不在這樣沉淪下去,在沒有能力建造大型戰艦的情況下,俄海軍只能對包括“基洛級”在內的蘇聯時代戰艦進行延壽,目前要對“伏龍芝號”和“加裡寧號”進行升級改造,但由於資金的嚴重缺乏遲遲沒有動工。

“基洛夫級核動力戰列巡洋艦”確實已經落後很多了!實事求是的講它從理論上已經不適宜現代戰爭的要求了,如果它還不利用現在艦體還算結實的這個時間進行升級改造,估計8年內最多10年後就退役了。

原則上來說:“基洛夫”這種排水量25000噸的大型戰艦建造用鋼板質量高、材質厚、施工標準高...可以使用40年左右的時間,但前提是得到了有效的保養和維護才行,但“基洛夫級”在蘇聯解體後一直都沒有進行過像樣的大修,整體狀況較差,首艦“基洛夫號”已經退役了,“伏龍芝號”(拉扎列夫海軍上將號)和“加裡寧號”(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都在趴窩,等待升級改造,只剩下“彼得大帝號”(安德烈波夫號)還處於較正常服役狀態,它沒趴窩是因為它是“基洛夫級”的最後一艘艦,在1989年下水的,但是在最後的舾裝過程中蘇聯解體了...然後它就一直待在舾裝碼頭,直到1998年它才完成最後的舾裝工程服役...只不過是艦齡相對的年輕,狀態相對的好一些罷了。
那麼,目前的“彼得大帝號”戰鬥力如何呢?從它現有的裝備水平來看充其量維持在1990年代初的水平,與世界最先進水平相比已經落後了20年左右時間!落後的原因就是在它1998服役後就沒有進行過較大的升級改造。

“基洛夫級”通常被認為是戰鬥力爆表的!比如說:是核動力具備了“無限航程”,艦上的武器裝備密集,防空、反艦、反潛、對岸攻擊...均非常的強大,但這個強大指的是它在2000年前的強大,到了現在就表現為外強中乾。
“彼得大帝號”發射S–300F遠程防空導彈,蘇聯研製的S–300有三個分支型號,由不同的軍種使用,S–300V是陸軍方面軍所屬野戰防空型、S–300P防空軍國土防空型、S–300F是海軍大型戰艦上的區域防空型。

從圖片裡來看S–300F的發射機械裝置非常複雜!就是“左輪手槍”那樣的轉動式單枚發射(光榮級那樣),發射系統非常龐大、通用性不好,根本不能共架使用...並且只能安裝在排水量超過6000以上的戰艦上,遠不及美軍的MK–41型和我軍新一代垂直髮射器輕盈、共架性能好!


S–300F剛服役時採用老式的“頂罩”多普勒雷達制導(橙色箭頭),有效探測距離和探測精度都很差,只能引導S–300F早期型號攔截90公里外的目標,“基洛夫級”的前三艘在前艦橋和艦艉建築最高處安裝了兩部“頂罩,達到360°方位掃描。
而“彼得大帝
”號服役時前艦橋是的那部“頂罩”更換成了30N6E1型(墓碑)相控陣雷達,其綜合性能要大大超過“頂罩”雷達,達到了防空軍S–300P的2000年版本火控雷達的水平...該雷達是艦載“裡夫–M”防空系統的一部分,只生產了三套,其中的兩套在2002年被我國購買,安裝在了051C型驅逐艦上,剩下的一套安裝在“彼得大帝號”上了。

051C型驅逐艦上的“裡夫–M”系統的30N6E1可摺疊式相控陣雷達和最新版本的S–300F導彈...這也說明俄軍的“彼得大帝號”的防空水平只相當於我軍051C驅逐艦的水平,遠不及我軍更新型的052C/D、052D改,更不要說055型驅逐艦了。
軍迷們對於“基洛夫級巡洋艦”談資最多的就是巨大的P700/SS–N–19巨型反艦導彈,該導彈超音速飛行、射程550公里,750㎏的黑索金高爆戰鬥部只需一枚就可以毀傷萬噸級別的戰艦,要不然北約為啥給它起名:海難?

P700導彈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確實是先進的反艦導彈,因為那個時候“宙斯盾”這種先進的防空系統正在研製當中,當時雖然有艦載遠程防空雷達和導彈,但是火控系統落後反應很慢,只能對抗“亞音速反艦導彈”對抗P700則很困難,因為它是超音速飛行,火控系統的運行速度不足以在極短時間將它的數據解析出來,等結果出來了導彈也近在眼前了再使用武器攔截已經不趕趟了!所以,P700導彈在那個年代是北約海軍恐懼的武器。
但到了21世紀角色互換了!現代戰艦的探測/火控雷達在高速計算機的管理運行下,P700導彈再想突破艦隊防禦已經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了,因為它是高彈道飛行的導彈,也就是說:它發射之後迅速的爬高到萬餘米高空,在衛星或者其它裝備的中繼下沿著基本固定的彈道飛行,到了末端才降低高度攻擊敵艦船,說白了就是從高空砸向目標艦,這種攻擊方式在現代看來已經非常的落後了!因為高彈道飛行不論有多快都是固定彈道,以現在的大型相控陣雷達的精確探測/跟蹤能力,會在幾百公里之外就發現了它的飛行軌跡,在100公里外使用艦載遠程防空導彈將它精準的統統擊落。美軍的“宙斯盾
”雷達和“標準”系列導彈、我軍的364系列相控陣雷達和海紅旗–9系列導彈,都具備擊落P700導彈的能力。

通過上面對“彼得大帝號”的最主要兩種武器的粗略介紹,就已經知曉“基洛夫級巡洋艦”已經失去了所有“紅海軍”的榮耀!成為了一型落後的武器裝備,陳舊落後的裝備適應現代戰爭的能力變得越來越差。
目前俄羅斯海軍處於青黃不接的狀態已經很多年了,目前只具備建造排水量4000噸以下的水面艦艇能力近乎淪為近海海軍,為了不在這樣沉淪下去,在沒有能力建造大型戰艦的情況下,俄海軍只能對包括“基洛級”在內的蘇聯時代戰艦進行延壽,目前要對“伏龍芝號”和“加裡寧號”進行升級改造,但由於資金的嚴重缺乏遲遲沒有動工。
實事求是的說,改造“基洛夫級”這樣25000噸的大艦沒有20億美元的資金根本開工不了!要更換反艦導彈(升級為俱樂部系列導彈),更換雷達、電子裝備,更換核反應堆燃料棒...這些都要花費巨資,而這兩艘老艦的艦體長期得不到維護已經出現了腐朽的現象...即便是讓它們“枯木逢春”它們還能服役多久,也不知道它們“尚能飯否”?與其這樣不如花20億美元建幾艘新型的常規戰艦更有數量優勢、更能發揮出戰鬥力。

天下布武
2019-08-03

作為全球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一艘核動力巡洋艦,縱然“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有2.5萬噸的排水量、擁有異常強大的火力,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艘上世紀70年代設計的巡洋艦已經落後於時代潮流了!

作為全球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一艘核動力巡洋艦,縱然“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有2.5萬噸的排水量、擁有異常強大的火力,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艘上世紀70年代設計的巡洋艦已經落後於時代潮流了!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是上世紀70年代蘇聯設計建造的“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1144.2型)中的4號艦,原艦名為“尤里·安德羅波夫號”與1986年動工建造,後來因為蘇聯解體的原因,該艦後期工作暫停,直到1996年才恢復,而到了1998年才正式交付俄羅斯海軍,由於時間跨度太久,可以說是該艦一經服役就在設計理念上落後於時代潮流了,想想我們30年的驅護艦不是退役就是升級多次了!

作為全球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一艘核動力巡洋艦,縱然“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有2.5萬噸的排水量、擁有異常強大的火力,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艘上世紀70年代設計的巡洋艦已經落後於時代潮流了!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是上世紀70年代蘇聯設計建造的“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1144.2型)中的4號艦,原艦名為“尤里·安德羅波夫號”與1986年動工建造,後來因為蘇聯解體的原因,該艦後期工作暫停,直到1996年才恢復,而到了1998年才正式交付俄羅斯海軍,由於時間跨度太久,可以說是該艦一經服役就在設計理念上落後於時代潮流了,想想我們30年的驅護艦不是退役就是升級多次了!

▲“基洛夫級”巡洋艦和055

雖然在理念上落後了,但“彼得大帝號”巡洋艦還是有一些亮點的!比如該艦滿載排水量超過2.5萬噸,遠超目前各國建造的驅逐艦,比是055的近2倍,甚至超過了一些輕型航母!在動力方面該艦採用了2座kn-3核反應堆+4臺蒸汽輪機,如此強勁的動力使得該艦航速可以超過32節,也是目前除航母之外唯一的核動力水面艦艇!

作為全球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一艘核動力巡洋艦,縱然“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有2.5萬噸的排水量、擁有異常強大的火力,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艘上世紀70年代設計的巡洋艦已經落後於時代潮流了!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是上世紀70年代蘇聯設計建造的“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1144.2型)中的4號艦,原艦名為“尤里·安德羅波夫號”與1986年動工建造,後來因為蘇聯解體的原因,該艦後期工作暫停,直到1996年才恢復,而到了1998年才正式交付俄羅斯海軍,由於時間跨度太久,可以說是該艦一經服役就在設計理念上落後於時代潮流了,想想我們30年的驅護艦不是退役就是升級多次了!

▲“基洛夫級”巡洋艦和055

雖然在理念上落後了,但“彼得大帝號”巡洋艦還是有一些亮點的!比如該艦滿載排水量超過2.5萬噸,遠超目前各國建造的驅逐艦,比是055的近2倍,甚至超過了一些輕型航母!在動力方面該艦採用了2座kn-3核反應堆+4臺蒸汽輪機,如此強勁的動力使得該艦航速可以超過32節,也是目前除航母之外唯一的核動力水面艦艇!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俯視圖

而“彼得大帝號”巡洋艦目前能夠拿得出手的亮點除了噸位和核動力之外,應該就是強大的火力,該艦可以裝備各種導彈近400枚,其中包括20枚P-700“花崗岩”重型反艦導彈,這種反艦導彈的射程可達700公里,甚至可以攜帶核彈頭,是非常可怕的存在,在冷戰時期被稱為“航母殺手”!

作為全球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一艘核動力巡洋艦,縱然“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有2.5萬噸的排水量、擁有異常強大的火力,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艘上世紀70年代設計的巡洋艦已經落後於時代潮流了!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是上世紀70年代蘇聯設計建造的“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1144.2型)中的4號艦,原艦名為“尤里·安德羅波夫號”與1986年動工建造,後來因為蘇聯解體的原因,該艦後期工作暫停,直到1996年才恢復,而到了1998年才正式交付俄羅斯海軍,由於時間跨度太久,可以說是該艦一經服役就在設計理念上落後於時代潮流了,想想我們30年的驅護艦不是退役就是升級多次了!

▲“基洛夫級”巡洋艦和055

雖然在理念上落後了,但“彼得大帝號”巡洋艦還是有一些亮點的!比如該艦滿載排水量超過2.5萬噸,遠超目前各國建造的驅逐艦,比是055的近2倍,甚至超過了一些輕型航母!在動力方面該艦採用了2座kn-3核反應堆+4臺蒸汽輪機,如此強勁的動力使得該艦航速可以超過32節,也是目前除航母之外唯一的核動力水面艦艇!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俯視圖

而“彼得大帝號”巡洋艦目前能夠拿得出手的亮點除了噸位和核動力之外,應該就是強大的火力,該艦可以裝備各種導彈近400枚,其中包括20枚P-700“花崗岩”重型反艦導彈,這種反艦導彈的射程可達700公里,甚至可以攜帶核彈頭,是非常可怕的存在,在冷戰時期被稱為“航母殺手”!

▲高超音速導彈

但在現在看來該反艦導彈末端速度只有2.5馬赫,而且採用高彈道,全程高度在17公里以上,又有非常明顯的紅外特徵,在現代宙斯盾雷達和我們的346A相控陣雷達面前簡直就是活靶子,所以俄羅斯打算將其換成最大速度8馬赫的“鋯石”高超音速反艦導彈!

作為全球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一艘核動力巡洋艦,縱然“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有2.5萬噸的排水量、擁有異常強大的火力,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艘上世紀70年代設計的巡洋艦已經落後於時代潮流了!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是上世紀70年代蘇聯設計建造的“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1144.2型)中的4號艦,原艦名為“尤里·安德羅波夫號”與1986年動工建造,後來因為蘇聯解體的原因,該艦後期工作暫停,直到1996年才恢復,而到了1998年才正式交付俄羅斯海軍,由於時間跨度太久,可以說是該艦一經服役就在設計理念上落後於時代潮流了,想想我們30年的驅護艦不是退役就是升級多次了!

▲“基洛夫級”巡洋艦和055

雖然在理念上落後了,但“彼得大帝號”巡洋艦還是有一些亮點的!比如該艦滿載排水量超過2.5萬噸,遠超目前各國建造的驅逐艦,比是055的近2倍,甚至超過了一些輕型航母!在動力方面該艦採用了2座kn-3核反應堆+4臺蒸汽輪機,如此強勁的動力使得該艦航速可以超過32節,也是目前除航母之外唯一的核動力水面艦艇!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俯視圖

而“彼得大帝號”巡洋艦目前能夠拿得出手的亮點除了噸位和核動力之外,應該就是強大的火力,該艦可以裝備各種導彈近400枚,其中包括20枚P-700“花崗岩”重型反艦導彈,這種反艦導彈的射程可達700公里,甚至可以攜帶核彈頭,是非常可怕的存在,在冷戰時期被稱為“航母殺手”!

▲高超音速導彈

但在現在看來該反艦導彈末端速度只有2.5馬赫,而且採用高彈道,全程高度在17公里以上,又有非常明顯的紅外特徵,在現代宙斯盾雷達和我們的346A相控陣雷達面前簡直就是活靶子,所以俄羅斯打算將其換成最大速度8馬赫的“鋯石”高超音速反艦導彈!

▲“基洛夫級”巡洋艦武器配置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火力雖然強大,但該艦的缺點也是相當明顯的,比如雷達電子系統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海戰的需求,並沒有裝備相控陣雷達,其工作在C/D波段的遠程對空警戒雷達最大探測距離只有300公里,而對2平米的目標探測距離更是不足200公里,在面對現在稍微有點隱身能力的戰機和反艦導彈可以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其他對海、火控、導航等雷達也均已落後!

作為全球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一艘核動力巡洋艦,縱然“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有2.5萬噸的排水量、擁有異常強大的火力,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艘上世紀70年代設計的巡洋艦已經落後於時代潮流了!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是上世紀70年代蘇聯設計建造的“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1144.2型)中的4號艦,原艦名為“尤里·安德羅波夫號”與1986年動工建造,後來因為蘇聯解體的原因,該艦後期工作暫停,直到1996年才恢復,而到了1998年才正式交付俄羅斯海軍,由於時間跨度太久,可以說是該艦一經服役就在設計理念上落後於時代潮流了,想想我們30年的驅護艦不是退役就是升級多次了!

▲“基洛夫級”巡洋艦和055

雖然在理念上落後了,但“彼得大帝號”巡洋艦還是有一些亮點的!比如該艦滿載排水量超過2.5萬噸,遠超目前各國建造的驅逐艦,比是055的近2倍,甚至超過了一些輕型航母!在動力方面該艦採用了2座kn-3核反應堆+4臺蒸汽輪機,如此強勁的動力使得該艦航速可以超過32節,也是目前除航母之外唯一的核動力水面艦艇!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俯視圖

而“彼得大帝號”巡洋艦目前能夠拿得出手的亮點除了噸位和核動力之外,應該就是強大的火力,該艦可以裝備各種導彈近400枚,其中包括20枚P-700“花崗岩”重型反艦導彈,這種反艦導彈的射程可達700公里,甚至可以攜帶核彈頭,是非常可怕的存在,在冷戰時期被稱為“航母殺手”!

▲高超音速導彈

但在現在看來該反艦導彈末端速度只有2.5馬赫,而且採用高彈道,全程高度在17公里以上,又有非常明顯的紅外特徵,在現代宙斯盾雷達和我們的346A相控陣雷達面前簡直就是活靶子,所以俄羅斯打算將其換成最大速度8馬赫的“鋯石”高超音速反艦導彈!

▲“基洛夫級”巡洋艦武器配置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火力雖然強大,但該艦的缺點也是相當明顯的,比如雷達電子系統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海戰的需求,並沒有裝備相控陣雷達,其工作在C/D波段的遠程對空警戒雷達最大探測距離只有300公里,而對2平米的目標探測距離更是不足200公里,在面對現在稍微有點隱身能力的戰機和反艦導彈可以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其他對海、火控、導航等雷達也均已落後!

▲“彼得大帝號”錯綜複雜的上層建築

此外,“彼得大帝號”巡洋艦由於體型巨大且上層建築錯綜複雜,雷達特徵特別明顯,很容易被發現並鎖定攻擊,而該艦上最先進的防空導彈也就是S-300的海基型號“裡夫-M”艦空導彈了,可以搭載96枚該型導彈,只是與051C上的相同,在性能上已然跟不上時代的潮流!

作為全球最大的也是唯一的一艘核動力巡洋艦,縱然“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有2.5萬噸的排水量、擁有異常強大的火力,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艘上世紀70年代設計的巡洋艦已經落後於時代潮流了!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是上世紀70年代蘇聯設計建造的“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1144.2型)中的4號艦,原艦名為“尤里·安德羅波夫號”與1986年動工建造,後來因為蘇聯解體的原因,該艦後期工作暫停,直到1996年才恢復,而到了1998年才正式交付俄羅斯海軍,由於時間跨度太久,可以說是該艦一經服役就在設計理念上落後於時代潮流了,想想我們30年的驅護艦不是退役就是升級多次了!

▲“基洛夫級”巡洋艦和055

雖然在理念上落後了,但“彼得大帝號”巡洋艦還是有一些亮點的!比如該艦滿載排水量超過2.5萬噸,遠超目前各國建造的驅逐艦,比是055的近2倍,甚至超過了一些輕型航母!在動力方面該艦採用了2座kn-3核反應堆+4臺蒸汽輪機,如此強勁的動力使得該艦航速可以超過32節,也是目前除航母之外唯一的核動力水面艦艇!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俯視圖

而“彼得大帝號”巡洋艦目前能夠拿得出手的亮點除了噸位和核動力之外,應該就是強大的火力,該艦可以裝備各種導彈近400枚,其中包括20枚P-700“花崗岩”重型反艦導彈,這種反艦導彈的射程可達700公里,甚至可以攜帶核彈頭,是非常可怕的存在,在冷戰時期被稱為“航母殺手”!

▲高超音速導彈

但在現在看來該反艦導彈末端速度只有2.5馬赫,而且採用高彈道,全程高度在17公里以上,又有非常明顯的紅外特徵,在現代宙斯盾雷達和我們的346A相控陣雷達面前簡直就是活靶子,所以俄羅斯打算將其換成最大速度8馬赫的“鋯石”高超音速反艦導彈!

▲“基洛夫級”巡洋艦武器配置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火力雖然強大,但該艦的缺點也是相當明顯的,比如雷達電子系統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海戰的需求,並沒有裝備相控陣雷達,其工作在C/D波段的遠程對空警戒雷達最大探測距離只有300公里,而對2平米的目標探測距離更是不足200公里,在面對現在稍微有點隱身能力的戰機和反艦導彈可以說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其他對海、火控、導航等雷達也均已落後!

▲“彼得大帝號”錯綜複雜的上層建築

此外,“彼得大帝號”巡洋艦由於體型巨大且上層建築錯綜複雜,雷達特徵特別明顯,很容易被發現並鎖定攻擊,而該艦上最先進的防空導彈也就是S-300的海基型號“裡夫-M”艦空導彈了,可以搭載96枚該型導彈,只是與051C上的相同,在性能上已然跟不上時代的潮流!

總之,2.5萬噸的“彼得大帝號”巡洋艦已經是上世紀70年代的產物,縱然進行了升級改造,也改變不了其落後的設計理念和雷達電子系統,甚至可以就“彼得大帝號”這樣一艘2.5萬噸的巡洋艦的綜合戰鬥力還比不上7000噸的052D型驅逐艦!

用户58691520976
2019-08-05

唔,“基佬夫”家的老四,沒錯就是“基佬”,一艘滿載排水量25000噸、核動力的鉅艦,北方艦隊的旗艦,俄羅斯海軍的顏面,去年才剛剛搞完服役20週年慶典,怎麼就落後了呢?眼瞅著快30歲的阿利·伯克依然混的風生水起,正直當打之年的“彼得大帝”號怎麼就顯得暮氣沉沉了呢?窮根究底,我們只能說這都是錢鬧的,像這種大型海軍水面艦艇,過不過時並不是看他的艦級,也不是看他的現有武備,而是要看這型艦具體要怎麼用,能發揮什麼功能,升級潛力還有多少,畢竟艦上設備發展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就算是美國艦艇也不可能全是新銳武器和艦載設備。說句實話,“彼得大帝”號的底子還算不賴,艦體空間充足,核動力能量充沛,如果俄羅斯有錢,未來搞點電磁炮,大功率高性能相控陣雷達、先進的反艦/防空系統上艦,豈不是美滋滋?

唔,“基佬夫”家的老四,沒錯就是“基佬”,一艘滿載排水量25000噸、核動力的鉅艦,北方艦隊的旗艦,俄羅斯海軍的顏面,去年才剛剛搞完服役20週年慶典,怎麼就落後了呢?眼瞅著快30歲的阿利·伯克依然混的風生水起,正直當打之年的“彼得大帝”號怎麼就顯得暮氣沉沉了呢?窮根究底,我們只能說這都是錢鬧的,像這種大型海軍水面艦艇,過不過時並不是看他的艦級,也不是看他的現有武備,而是要看這型艦具體要怎麼用,能發揮什麼功能,升級潛力還有多少,畢竟艦上設備發展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就算是美國艦艇也不可能全是新銳武器和艦載設備。說句實話,“彼得大帝”號的底子還算不賴,艦體空間充足,核動力能量充沛,如果俄羅斯有錢,未來搞點電磁炮,大功率高性能相控陣雷達、先進的反艦/防空系統上艦,豈不是美滋滋?

▲“彼得大帝”號導彈巡洋艦進入黑海

“基洛夫”家的唏噓往事

1998年4月18日,在俄羅斯摩爾曼斯克的碼頭上,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升起“安德烈旗”,正式加入俄海軍戰鬥序列。入役儀式上,俄羅斯國家安全祕書、俄海軍司令、議會主席等高管悉數到場,時任俄羅斯總統的葉利欽發來賀信。一系列高規格的活動,充分說明了這艘磕磕絆絆建了12年的海上巨獸,承載了俄羅斯人怎樣的期望。

唔,“基佬夫”家的老四,沒錯就是“基佬”,一艘滿載排水量25000噸、核動力的鉅艦,北方艦隊的旗艦,俄羅斯海軍的顏面,去年才剛剛搞完服役20週年慶典,怎麼就落後了呢?眼瞅著快30歲的阿利·伯克依然混的風生水起,正直當打之年的“彼得大帝”號怎麼就顯得暮氣沉沉了呢?窮根究底,我們只能說這都是錢鬧的,像這種大型海軍水面艦艇,過不過時並不是看他的艦級,也不是看他的現有武備,而是要看這型艦具體要怎麼用,能發揮什麼功能,升級潛力還有多少,畢竟艦上設備發展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就算是美國艦艇也不可能全是新銳武器和艦載設備。說句實話,“彼得大帝”號的底子還算不賴,艦體空間充足,核動力能量充沛,如果俄羅斯有錢,未來搞點電磁炮,大功率高性能相控陣雷達、先進的反艦/防空系統上艦,豈不是美滋滋?

▲“彼得大帝”號導彈巡洋艦進入黑海

“基洛夫”家的唏噓往事

1998年4月18日,在俄羅斯摩爾曼斯克的碼頭上,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升起“安德烈旗”,正式加入俄海軍戰鬥序列。入役儀式上,俄羅斯國家安全祕書、俄海軍司令、議會主席等高管悉數到場,時任俄羅斯總統的葉利欽發來賀信。一系列高規格的活動,充分說明了這艘磕磕絆絆建了12年的海上巨獸,承載了俄羅斯人怎樣的期望。

▲彼得大帝號導彈巡洋艦基本信息

這邊廂老四剛剛披掛上陣,但是整個“基洛夫”家族的命運卻隨同這個國家的處境一樣,搖搖欲墜。五號艦“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原名:捷爾任斯基號)在開工兩年後,僅僅建造了35%的工程量後,就於1990年被取消建造,而後慘遭肢解老大“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原名:基洛夫號)和老二“拉扎耶夫海軍上將”號(原名:伏龍芝號),也在彼得大帝號服役的前一年因為發生故障而被轉入預備役,此後長期被拋棄在北德文斯克的“荒野”裡,慢慢等著腐朽和被拆解;狀態相對較好的老三“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原名:加裡寧號)也在老四服役之後不久,就駛入符拉迪沃斯託克等待接受改裝(後來被移至北德文斯克),然而因為資金窘迫和船廠工期安排,這一等就是小二十年。

唔,“基佬夫”家的老四,沒錯就是“基佬”,一艘滿載排水量25000噸、核動力的鉅艦,北方艦隊的旗艦,俄羅斯海軍的顏面,去年才剛剛搞完服役20週年慶典,怎麼就落後了呢?眼瞅著快30歲的阿利·伯克依然混的風生水起,正直當打之年的“彼得大帝”號怎麼就顯得暮氣沉沉了呢?窮根究底,我們只能說這都是錢鬧的,像這種大型海軍水面艦艇,過不過時並不是看他的艦級,也不是看他的現有武備,而是要看這型艦具體要怎麼用,能發揮什麼功能,升級潛力還有多少,畢竟艦上設備發展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就算是美國艦艇也不可能全是新銳武器和艦載設備。說句實話,“彼得大帝”號的底子還算不賴,艦體空間充足,核動力能量充沛,如果俄羅斯有錢,未來搞點電磁炮,大功率高性能相控陣雷達、先進的反艦/防空系統上艦,豈不是美滋滋?

▲“彼得大帝”號導彈巡洋艦進入黑海

“基洛夫”家的唏噓往事

1998年4月18日,在俄羅斯摩爾曼斯克的碼頭上,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升起“安德烈旗”,正式加入俄海軍戰鬥序列。入役儀式上,俄羅斯國家安全祕書、俄海軍司令、議會主席等高管悉數到場,時任俄羅斯總統的葉利欽發來賀信。一系列高規格的活動,充分說明了這艘磕磕絆絆建了12年的海上巨獸,承載了俄羅斯人怎樣的期望。

▲彼得大帝號導彈巡洋艦基本信息

這邊廂老四剛剛披掛上陣,但是整個“基洛夫”家族的命運卻隨同這個國家的處境一樣,搖搖欲墜。五號艦“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原名:捷爾任斯基號)在開工兩年後,僅僅建造了35%的工程量後,就於1990年被取消建造,而後慘遭肢解老大“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原名:基洛夫號)和老二“拉扎耶夫海軍上將”號(原名:伏龍芝號),也在彼得大帝號服役的前一年因為發生故障而被轉入預備役,此後長期被拋棄在北德文斯克的“荒野”裡,慢慢等著腐朽和被拆解;狀態相對較好的老三“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原名:加裡寧號)也在老四服役之後不久,就駛入符拉迪沃斯託克等待接受改裝(後來被移至北德文斯克),然而因為資金窘迫和船廠工期安排,這一等就是小二十年。

▲準備升級改造的“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

由此可以看出,建成的“基洛夫”四兄弟,其中三艘都是服役沒多久,就因為各種原因被廢置在碼頭上、船塢旁任憑風吹雨打,這不都還是缺錢嘛,再好的艦建成了養不起,壞了修不起,就跟個別人買車一樣,明明資金有限非得強行上豪華品牌,工資還不夠養車錢,這能是車的鍋嗎?總之以俄羅斯海軍的資金狀況,當年養著一條“彼得大帝”已經是極限,近些年來隨著俄羅斯對海軍的投入略有增加,這不就著急忙慌的把延宕多年的“納西莫夫”號改造升級項目正式啟動了。

唔,“基佬夫”家的老四,沒錯就是“基佬”,一艘滿載排水量25000噸、核動力的鉅艦,北方艦隊的旗艦,俄羅斯海軍的顏面,去年才剛剛搞完服役20週年慶典,怎麼就落後了呢?眼瞅著快30歲的阿利·伯克依然混的風生水起,正直當打之年的“彼得大帝”號怎麼就顯得暮氣沉沉了呢?窮根究底,我們只能說這都是錢鬧的,像這種大型海軍水面艦艇,過不過時並不是看他的艦級,也不是看他的現有武備,而是要看這型艦具體要怎麼用,能發揮什麼功能,升級潛力還有多少,畢竟艦上設備發展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就算是美國艦艇也不可能全是新銳武器和艦載設備。說句實話,“彼得大帝”號的底子還算不賴,艦體空間充足,核動力能量充沛,如果俄羅斯有錢,未來搞點電磁炮,大功率高性能相控陣雷達、先進的反艦/防空系統上艦,豈不是美滋滋?

▲“彼得大帝”號導彈巡洋艦進入黑海

“基洛夫”家的唏噓往事

1998年4月18日,在俄羅斯摩爾曼斯克的碼頭上,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升起“安德烈旗”,正式加入俄海軍戰鬥序列。入役儀式上,俄羅斯國家安全祕書、俄海軍司令、議會主席等高管悉數到場,時任俄羅斯總統的葉利欽發來賀信。一系列高規格的活動,充分說明了這艘磕磕絆絆建了12年的海上巨獸,承載了俄羅斯人怎樣的期望。

▲彼得大帝號導彈巡洋艦基本信息

這邊廂老四剛剛披掛上陣,但是整個“基洛夫”家族的命運卻隨同這個國家的處境一樣,搖搖欲墜。五號艦“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原名:捷爾任斯基號)在開工兩年後,僅僅建造了35%的工程量後,就於1990年被取消建造,而後慘遭肢解老大“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原名:基洛夫號)和老二“拉扎耶夫海軍上將”號(原名:伏龍芝號),也在彼得大帝號服役的前一年因為發生故障而被轉入預備役,此後長期被拋棄在北德文斯克的“荒野”裡,慢慢等著腐朽和被拆解;狀態相對較好的老三“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原名:加裡寧號)也在老四服役之後不久,就駛入符拉迪沃斯託克等待接受改裝(後來被移至北德文斯克),然而因為資金窘迫和船廠工期安排,這一等就是小二十年。

▲準備升級改造的“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

由此可以看出,建成的“基洛夫”四兄弟,其中三艘都是服役沒多久,就因為各種原因被廢置在碼頭上、船塢旁任憑風吹雨打,這不都還是缺錢嘛,再好的艦建成了養不起,壞了修不起,就跟個別人買車一樣,明明資金有限非得強行上豪華品牌,工資還不夠養車錢,這能是車的鍋嗎?總之以俄羅斯海軍的資金狀況,當年養著一條“彼得大帝”已經是極限,近些年來隨著俄羅斯對海軍的投入略有增加,這不就著急忙慌的把延宕多年的“納西莫夫”號改造升級項目正式啟動了。

▲幾艘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視圖

該級艦的坎坷改造啟動路

目前的“彼得大帝”號除了在2014年進行了雷達和聲吶系統的改造外,與服役之初並無太大的不同。俄羅斯海軍司令曾於2015年宣佈,彼得艦將在“納西莫夫”號改造升級完成之後進行現代化升級。2017年11月29日,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尤里·裡索夫確認了“彼得大帝”號將進行為期10年的大改,同時“基洛夫”級的前兩艘艦都被確定將遭拆解,未來只有老三、老四攜手同行。

唔,“基佬夫”家的老四,沒錯就是“基佬”,一艘滿載排水量25000噸、核動力的鉅艦,北方艦隊的旗艦,俄羅斯海軍的顏面,去年才剛剛搞完服役20週年慶典,怎麼就落後了呢?眼瞅著快30歲的阿利·伯克依然混的風生水起,正直當打之年的“彼得大帝”號怎麼就顯得暮氣沉沉了呢?窮根究底,我們只能說這都是錢鬧的,像這種大型海軍水面艦艇,過不過時並不是看他的艦級,也不是看他的現有武備,而是要看這型艦具體要怎麼用,能發揮什麼功能,升級潛力還有多少,畢竟艦上設備發展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就算是美國艦艇也不可能全是新銳武器和艦載設備。說句實話,“彼得大帝”號的底子還算不賴,艦體空間充足,核動力能量充沛,如果俄羅斯有錢,未來搞點電磁炮,大功率高性能相控陣雷達、先進的反艦/防空系統上艦,豈不是美滋滋?

▲“彼得大帝”號導彈巡洋艦進入黑海

“基洛夫”家的唏噓往事

1998年4月18日,在俄羅斯摩爾曼斯克的碼頭上,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升起“安德烈旗”,正式加入俄海軍戰鬥序列。入役儀式上,俄羅斯國家安全祕書、俄海軍司令、議會主席等高管悉數到場,時任俄羅斯總統的葉利欽發來賀信。一系列高規格的活動,充分說明了這艘磕磕絆絆建了12年的海上巨獸,承載了俄羅斯人怎樣的期望。

▲彼得大帝號導彈巡洋艦基本信息

這邊廂老四剛剛披掛上陣,但是整個“基洛夫”家族的命運卻隨同這個國家的處境一樣,搖搖欲墜。五號艦“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原名:捷爾任斯基號)在開工兩年後,僅僅建造了35%的工程量後,就於1990年被取消建造,而後慘遭肢解老大“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原名:基洛夫號)和老二“拉扎耶夫海軍上將”號(原名:伏龍芝號),也在彼得大帝號服役的前一年因為發生故障而被轉入預備役,此後長期被拋棄在北德文斯克的“荒野”裡,慢慢等著腐朽和被拆解;狀態相對較好的老三“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原名:加裡寧號)也在老四服役之後不久,就駛入符拉迪沃斯託克等待接受改裝(後來被移至北德文斯克),然而因為資金窘迫和船廠工期安排,這一等就是小二十年。

▲準備升級改造的“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

由此可以看出,建成的“基洛夫”四兄弟,其中三艘都是服役沒多久,就因為各種原因被廢置在碼頭上、船塢旁任憑風吹雨打,這不都還是缺錢嘛,再好的艦建成了養不起,壞了修不起,就跟個別人買車一樣,明明資金有限非得強行上豪華品牌,工資還不夠養車錢,這能是車的鍋嗎?總之以俄羅斯海軍的資金狀況,當年養著一條“彼得大帝”已經是極限,近些年來隨著俄羅斯對海軍的投入略有增加,這不就著急忙慌的把延宕多年的“納西莫夫”號改造升級項目正式啟動了。

▲幾艘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視圖

該級艦的坎坷改造啟動路

目前的“彼得大帝”號除了在2014年進行了雷達和聲吶系統的改造外,與服役之初並無太大的不同。俄羅斯海軍司令曾於2015年宣佈,彼得艦將在“納西莫夫”號改造升級完成之後進行現代化升級。2017年11月29日,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尤里·裡索夫確認了“彼得大帝”號將進行為期10年的大改,同時“基洛夫”級的前兩艘艦都被確定將遭拆解,未來只有老三、老四攜手同行。

▲基洛夫級導彈巡洋艦發射導彈

因為彼得的升級改裝要在“納西莫夫”號改造完工之後,目前還沒有動工,所以“納西莫夫”號的升級方案和改造情況將是彼得大帝號未來的一個極好寫照。話說90年代末期就要進行改造工作的“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在船廠被擱置了二十年:一開始是因為資金缺乏、方案未確定等問題沒有動工,後來北方機械造船廠承接了印度“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改裝工作,沒有能力同時對另外一艘大型水面戰艦進行改造,這一下子就耽誤了10年。不過禍福相依,印度的天價航母改裝工程,不僅讓北方機械獲得了充足的資金、更新了造船設備、鍛鍊了技術工人,而且經過十年的等待,納西莫夫上可以使用更多、更新的艦載設備。

唔,“基佬夫”家的老四,沒錯就是“基佬”,一艘滿載排水量25000噸、核動力的鉅艦,北方艦隊的旗艦,俄羅斯海軍的顏面,去年才剛剛搞完服役20週年慶典,怎麼就落後了呢?眼瞅著快30歲的阿利·伯克依然混的風生水起,正直當打之年的“彼得大帝”號怎麼就顯得暮氣沉沉了呢?窮根究底,我們只能說這都是錢鬧的,像這種大型海軍水面艦艇,過不過時並不是看他的艦級,也不是看他的現有武備,而是要看這型艦具體要怎麼用,能發揮什麼功能,升級潛力還有多少,畢竟艦上設備發展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就算是美國艦艇也不可能全是新銳武器和艦載設備。說句實話,“彼得大帝”號的底子還算不賴,艦體空間充足,核動力能量充沛,如果俄羅斯有錢,未來搞點電磁炮,大功率高性能相控陣雷達、先進的反艦/防空系統上艦,豈不是美滋滋?

▲“彼得大帝”號導彈巡洋艦進入黑海

“基洛夫”家的唏噓往事

1998年4月18日,在俄羅斯摩爾曼斯克的碼頭上,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升起“安德烈旗”,正式加入俄海軍戰鬥序列。入役儀式上,俄羅斯國家安全祕書、俄海軍司令、議會主席等高管悉數到場,時任俄羅斯總統的葉利欽發來賀信。一系列高規格的活動,充分說明了這艘磕磕絆絆建了12年的海上巨獸,承載了俄羅斯人怎樣的期望。

▲彼得大帝號導彈巡洋艦基本信息

這邊廂老四剛剛披掛上陣,但是整個“基洛夫”家族的命運卻隨同這個國家的處境一樣,搖搖欲墜。五號艦“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原名:捷爾任斯基號)在開工兩年後,僅僅建造了35%的工程量後,就於1990年被取消建造,而後慘遭肢解老大“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原名:基洛夫號)和老二“拉扎耶夫海軍上將”號(原名:伏龍芝號),也在彼得大帝號服役的前一年因為發生故障而被轉入預備役,此後長期被拋棄在北德文斯克的“荒野”裡,慢慢等著腐朽和被拆解;狀態相對較好的老三“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原名:加裡寧號)也在老四服役之後不久,就駛入符拉迪沃斯託克等待接受改裝(後來被移至北德文斯克),然而因為資金窘迫和船廠工期安排,這一等就是小二十年。

▲準備升級改造的“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

由此可以看出,建成的“基洛夫”四兄弟,其中三艘都是服役沒多久,就因為各種原因被廢置在碼頭上、船塢旁任憑風吹雨打,這不都還是缺錢嘛,再好的艦建成了養不起,壞了修不起,就跟個別人買車一樣,明明資金有限非得強行上豪華品牌,工資還不夠養車錢,這能是車的鍋嗎?總之以俄羅斯海軍的資金狀況,當年養著一條“彼得大帝”已經是極限,近些年來隨著俄羅斯對海軍的投入略有增加,這不就著急忙慌的把延宕多年的“納西莫夫”號改造升級項目正式啟動了。

▲幾艘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視圖

該級艦的坎坷改造啟動路

目前的“彼得大帝”號除了在2014年進行了雷達和聲吶系統的改造外,與服役之初並無太大的不同。俄羅斯海軍司令曾於2015年宣佈,彼得艦將在“納西莫夫”號改造升級完成之後進行現代化升級。2017年11月29日,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尤里·裡索夫確認了“彼得大帝”號將進行為期10年的大改,同時“基洛夫”級的前兩艘艦都被確定將遭拆解,未來只有老三、老四攜手同行。

▲基洛夫級導彈巡洋艦發射導彈

因為彼得的升級改裝要在“納西莫夫”號改造完工之後,目前還沒有動工,所以“納西莫夫”號的升級方案和改造情況將是彼得大帝號未來的一個極好寫照。話說90年代末期就要進行改造工作的“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在船廠被擱置了二十年:一開始是因為資金缺乏、方案未確定等問題沒有動工,後來北方機械造船廠承接了印度“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改裝工作,沒有能力同時對另外一艘大型水面戰艦進行改造,這一下子就耽誤了10年。不過禍福相依,印度的天價航母改裝工程,不僅讓北方機械獲得了充足的資金、更新了造船設備、鍛鍊了技術工人,而且經過十年的等待,納西莫夫上可以使用更多、更新的艦載設備。

▲改裝進行中的“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

2008年,北方機械在完成了印度的航母改造訂單後,就開始著手對“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進行核廢料拆除、艦艇狀況勘察、艦載設備檢測和改造方案擬定。2012年北方機械造船廠宣佈上述工作全部完成,並在2013年正式與俄羅斯政府簽訂改造合同,開始了這艘鉅艦的現代化升級之路。

唔,“基佬夫”家的老四,沒錯就是“基佬”,一艘滿載排水量25000噸、核動力的鉅艦,北方艦隊的旗艦,俄羅斯海軍的顏面,去年才剛剛搞完服役20週年慶典,怎麼就落後了呢?眼瞅著快30歲的阿利·伯克依然混的風生水起,正直當打之年的“彼得大帝”號怎麼就顯得暮氣沉沉了呢?窮根究底,我們只能說這都是錢鬧的,像這種大型海軍水面艦艇,過不過時並不是看他的艦級,也不是看他的現有武備,而是要看這型艦具體要怎麼用,能發揮什麼功能,升級潛力還有多少,畢竟艦上設備發展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就算是美國艦艇也不可能全是新銳武器和艦載設備。說句實話,“彼得大帝”號的底子還算不賴,艦體空間充足,核動力能量充沛,如果俄羅斯有錢,未來搞點電磁炮,大功率高性能相控陣雷達、先進的反艦/防空系統上艦,豈不是美滋滋?

▲“彼得大帝”號導彈巡洋艦進入黑海

“基洛夫”家的唏噓往事

1998年4月18日,在俄羅斯摩爾曼斯克的碼頭上,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升起“安德烈旗”,正式加入俄海軍戰鬥序列。入役儀式上,俄羅斯國家安全祕書、俄海軍司令、議會主席等高管悉數到場,時任俄羅斯總統的葉利欽發來賀信。一系列高規格的活動,充分說明了這艘磕磕絆絆建了12年的海上巨獸,承載了俄羅斯人怎樣的期望。

▲彼得大帝號導彈巡洋艦基本信息

這邊廂老四剛剛披掛上陣,但是整個“基洛夫”家族的命運卻隨同這個國家的處境一樣,搖搖欲墜。五號艦“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原名:捷爾任斯基號)在開工兩年後,僅僅建造了35%的工程量後,就於1990年被取消建造,而後慘遭肢解老大“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原名:基洛夫號)和老二“拉扎耶夫海軍上將”號(原名:伏龍芝號),也在彼得大帝號服役的前一年因為發生故障而被轉入預備役,此後長期被拋棄在北德文斯克的“荒野”裡,慢慢等著腐朽和被拆解;狀態相對較好的老三“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原名:加裡寧號)也在老四服役之後不久,就駛入符拉迪沃斯託克等待接受改裝(後來被移至北德文斯克),然而因為資金窘迫和船廠工期安排,這一等就是小二十年。

▲準備升級改造的“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

由此可以看出,建成的“基洛夫”四兄弟,其中三艘都是服役沒多久,就因為各種原因被廢置在碼頭上、船塢旁任憑風吹雨打,這不都還是缺錢嘛,再好的艦建成了養不起,壞了修不起,就跟個別人買車一樣,明明資金有限非得強行上豪華品牌,工資還不夠養車錢,這能是車的鍋嗎?總之以俄羅斯海軍的資金狀況,當年養著一條“彼得大帝”已經是極限,近些年來隨著俄羅斯對海軍的投入略有增加,這不就著急忙慌的把延宕多年的“納西莫夫”號改造升級項目正式啟動了。

▲幾艘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視圖

該級艦的坎坷改造啟動路

目前的“彼得大帝”號除了在2014年進行了雷達和聲吶系統的改造外,與服役之初並無太大的不同。俄羅斯海軍司令曾於2015年宣佈,彼得艦將在“納西莫夫”號改造升級完成之後進行現代化升級。2017年11月29日,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尤里·裡索夫確認了“彼得大帝”號將進行為期10年的大改,同時“基洛夫”級的前兩艘艦都被確定將遭拆解,未來只有老三、老四攜手同行。

▲基洛夫級導彈巡洋艦發射導彈

因為彼得的升級改裝要在“納西莫夫”號改造完工之後,目前還沒有動工,所以“納西莫夫”號的升級方案和改造情況將是彼得大帝號未來的一個極好寫照。話說90年代末期就要進行改造工作的“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在船廠被擱置了二十年:一開始是因為資金缺乏、方案未確定等問題沒有動工,後來北方機械造船廠承接了印度“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改裝工作,沒有能力同時對另外一艘大型水面戰艦進行改造,這一下子就耽誤了10年。不過禍福相依,印度的天價航母改裝工程,不僅讓北方機械獲得了充足的資金、更新了造船設備、鍛鍊了技術工人,而且經過十年的等待,納西莫夫上可以使用更多、更新的艦載設備。

▲改裝進行中的“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

2008年,北方機械在完成了印度的航母改造訂單後,就開始著手對“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進行核廢料拆除、艦艇狀況勘察、艦載設備檢測和改造方案擬定。2012年北方機械造船廠宣佈上述工作全部完成,並在2013年正式與俄羅斯政府簽訂改造合同,開始了這艘鉅艦的現代化升級之路。

▲除了艦艇主建築以外,可以看到艦載設備基本都被拆除,看來升級改造將比較徹底

“彼得大帝”號是否真的落後&升級改造前景

那麼,彼得大帝號是否真的落後,我覺得不能以目前的狀況來做評論,而是要看其現代化升級之後的情況,畢竟誰家海軍美改過幾條艦呢?根據“納西莫夫”號的改造升級方案來看,未來該級艦將裝備以下艦載設備:

唔,“基佬夫”家的老四,沒錯就是“基佬”,一艘滿載排水量25000噸、核動力的鉅艦,北方艦隊的旗艦,俄羅斯海軍的顏面,去年才剛剛搞完服役20週年慶典,怎麼就落後了呢?眼瞅著快30歲的阿利·伯克依然混的風生水起,正直當打之年的“彼得大帝”號怎麼就顯得暮氣沉沉了呢?窮根究底,我們只能說這都是錢鬧的,像這種大型海軍水面艦艇,過不過時並不是看他的艦級,也不是看他的現有武備,而是要看這型艦具體要怎麼用,能發揮什麼功能,升級潛力還有多少,畢竟艦上設備發展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就算是美國艦艇也不可能全是新銳武器和艦載設備。說句實話,“彼得大帝”號的底子還算不賴,艦體空間充足,核動力能量充沛,如果俄羅斯有錢,未來搞點電磁炮,大功率高性能相控陣雷達、先進的反艦/防空系統上艦,豈不是美滋滋?

▲“彼得大帝”號導彈巡洋艦進入黑海

“基洛夫”家的唏噓往事

1998年4月18日,在俄羅斯摩爾曼斯克的碼頭上,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升起“安德烈旗”,正式加入俄海軍戰鬥序列。入役儀式上,俄羅斯國家安全祕書、俄海軍司令、議會主席等高管悉數到場,時任俄羅斯總統的葉利欽發來賀信。一系列高規格的活動,充分說明了這艘磕磕絆絆建了12年的海上巨獸,承載了俄羅斯人怎樣的期望。

▲彼得大帝號導彈巡洋艦基本信息

這邊廂老四剛剛披掛上陣,但是整個“基洛夫”家族的命運卻隨同這個國家的處境一樣,搖搖欲墜。五號艦“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原名:捷爾任斯基號)在開工兩年後,僅僅建造了35%的工程量後,就於1990年被取消建造,而後慘遭肢解老大“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原名:基洛夫號)和老二“拉扎耶夫海軍上將”號(原名:伏龍芝號),也在彼得大帝號服役的前一年因為發生故障而被轉入預備役,此後長期被拋棄在北德文斯克的“荒野”裡,慢慢等著腐朽和被拆解;狀態相對較好的老三“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原名:加裡寧號)也在老四服役之後不久,就駛入符拉迪沃斯託克等待接受改裝(後來被移至北德文斯克),然而因為資金窘迫和船廠工期安排,這一等就是小二十年。

▲準備升級改造的“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

由此可以看出,建成的“基洛夫”四兄弟,其中三艘都是服役沒多久,就因為各種原因被廢置在碼頭上、船塢旁任憑風吹雨打,這不都還是缺錢嘛,再好的艦建成了養不起,壞了修不起,就跟個別人買車一樣,明明資金有限非得強行上豪華品牌,工資還不夠養車錢,這能是車的鍋嗎?總之以俄羅斯海軍的資金狀況,當年養著一條“彼得大帝”已經是極限,近些年來隨著俄羅斯對海軍的投入略有增加,這不就著急忙慌的把延宕多年的“納西莫夫”號改造升級項目正式啟動了。

▲幾艘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視圖

該級艦的坎坷改造啟動路

目前的“彼得大帝”號除了在2014年進行了雷達和聲吶系統的改造外,與服役之初並無太大的不同。俄羅斯海軍司令曾於2015年宣佈,彼得艦將在“納西莫夫”號改造升級完成之後進行現代化升級。2017年11月29日,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尤里·裡索夫確認了“彼得大帝”號將進行為期10年的大改,同時“基洛夫”級的前兩艘艦都被確定將遭拆解,未來只有老三、老四攜手同行。

▲基洛夫級導彈巡洋艦發射導彈

因為彼得的升級改裝要在“納西莫夫”號改造完工之後,目前還沒有動工,所以“納西莫夫”號的升級方案和改造情況將是彼得大帝號未來的一個極好寫照。話說90年代末期就要進行改造工作的“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在船廠被擱置了二十年:一開始是因為資金缺乏、方案未確定等問題沒有動工,後來北方機械造船廠承接了印度“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改裝工作,沒有能力同時對另外一艘大型水面戰艦進行改造,這一下子就耽誤了10年。不過禍福相依,印度的天價航母改裝工程,不僅讓北方機械獲得了充足的資金、更新了造船設備、鍛鍊了技術工人,而且經過十年的等待,納西莫夫上可以使用更多、更新的艦載設備。

▲改裝進行中的“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

2008年,北方機械在完成了印度的航母改造訂單後,就開始著手對“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進行核廢料拆除、艦艇狀況勘察、艦載設備檢測和改造方案擬定。2012年北方機械造船廠宣佈上述工作全部完成,並在2013年正式與俄羅斯政府簽訂改造合同,開始了這艘鉅艦的現代化升級之路。

▲除了艦艇主建築以外,可以看到艦載設備基本都被拆除,看來升級改造將比較徹底

“彼得大帝”號是否真的落後&升級改造前景

那麼,彼得大帝號是否真的落後,我覺得不能以目前的狀況來做評論,而是要看其現代化升級之後的情況,畢竟誰家海軍美改過幾條艦呢?根據“納西莫夫”號的改造升級方案來看,未來該級艦將裝備以下艦載設備:

▲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巡洋艦垂髮系統的改裝升級

首先,就是各位最關係的導彈垂髮系統。升級改造後,該艦將使用10組8聯裝的“3K14海軍通用垂髮系統替代原來那20根P-700導彈發射筒,共計80單元(可以裝填“口徑”、”縞瑪瑙“、”俱樂部“等反艦、陸攻巡航導彈)。武器區還會安裝4組8聯裝的”魯道特防空系統“垂髮裝置,能夠以”一坑四彈“形式裝填類似美國”改進型海麻雀“的9M100近程防空導彈(合計可裝填128枚),由於魯道特防空系統源自S-400技術,所以還可以裝填射程超過200公里的48N6DM遠程防空彈、射程120公里的9M96中程防空彈;出於節約資金的考慮,還會保留12部轉輪垂髮裝置,可以裝填96枚射程150公里的48N6E2中遠程防空導彈

唔,“基佬夫”家的老四,沒錯就是“基佬”,一艘滿載排水量25000噸、核動力的鉅艦,北方艦隊的旗艦,俄羅斯海軍的顏面,去年才剛剛搞完服役20週年慶典,怎麼就落後了呢?眼瞅著快30歲的阿利·伯克依然混的風生水起,正直當打之年的“彼得大帝”號怎麼就顯得暮氣沉沉了呢?窮根究底,我們只能說這都是錢鬧的,像這種大型海軍水面艦艇,過不過時並不是看他的艦級,也不是看他的現有武備,而是要看這型艦具體要怎麼用,能發揮什麼功能,升級潛力還有多少,畢竟艦上設備發展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就算是美國艦艇也不可能全是新銳武器和艦載設備。說句實話,“彼得大帝”號的底子還算不賴,艦體空間充足,核動力能量充沛,如果俄羅斯有錢,未來搞點電磁炮,大功率高性能相控陣雷達、先進的反艦/防空系統上艦,豈不是美滋滋?

▲“彼得大帝”號導彈巡洋艦進入黑海

“基洛夫”家的唏噓往事

1998年4月18日,在俄羅斯摩爾曼斯克的碼頭上,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升起“安德烈旗”,正式加入俄海軍戰鬥序列。入役儀式上,俄羅斯國家安全祕書、俄海軍司令、議會主席等高管悉數到場,時任俄羅斯總統的葉利欽發來賀信。一系列高規格的活動,充分說明了這艘磕磕絆絆建了12年的海上巨獸,承載了俄羅斯人怎樣的期望。

▲彼得大帝號導彈巡洋艦基本信息

這邊廂老四剛剛披掛上陣,但是整個“基洛夫”家族的命運卻隨同這個國家的處境一樣,搖搖欲墜。五號艦“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原名:捷爾任斯基號)在開工兩年後,僅僅建造了35%的工程量後,就於1990年被取消建造,而後慘遭肢解老大“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原名:基洛夫號)和老二“拉扎耶夫海軍上將”號(原名:伏龍芝號),也在彼得大帝號服役的前一年因為發生故障而被轉入預備役,此後長期被拋棄在北德文斯克的“荒野”裡,慢慢等著腐朽和被拆解;狀態相對較好的老三“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原名:加裡寧號)也在老四服役之後不久,就駛入符拉迪沃斯託克等待接受改裝(後來被移至北德文斯克),然而因為資金窘迫和船廠工期安排,這一等就是小二十年。

▲準備升級改造的“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

由此可以看出,建成的“基洛夫”四兄弟,其中三艘都是服役沒多久,就因為各種原因被廢置在碼頭上、船塢旁任憑風吹雨打,這不都還是缺錢嘛,再好的艦建成了養不起,壞了修不起,就跟個別人買車一樣,明明資金有限非得強行上豪華品牌,工資還不夠養車錢,這能是車的鍋嗎?總之以俄羅斯海軍的資金狀況,當年養著一條“彼得大帝”已經是極限,近些年來隨著俄羅斯對海軍的投入略有增加,這不就著急忙慌的把延宕多年的“納西莫夫”號改造升級項目正式啟動了。

▲幾艘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視圖

該級艦的坎坷改造啟動路

目前的“彼得大帝”號除了在2014年進行了雷達和聲吶系統的改造外,與服役之初並無太大的不同。俄羅斯海軍司令曾於2015年宣佈,彼得艦將在“納西莫夫”號改造升級完成之後進行現代化升級。2017年11月29日,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尤里·裡索夫確認了“彼得大帝”號將進行為期10年的大改,同時“基洛夫”級的前兩艘艦都被確定將遭拆解,未來只有老三、老四攜手同行。

▲基洛夫級導彈巡洋艦發射導彈

因為彼得的升級改裝要在“納西莫夫”號改造完工之後,目前還沒有動工,所以“納西莫夫”號的升級方案和改造情況將是彼得大帝號未來的一個極好寫照。話說90年代末期就要進行改造工作的“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在船廠被擱置了二十年:一開始是因為資金缺乏、方案未確定等問題沒有動工,後來北方機械造船廠承接了印度“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改裝工作,沒有能力同時對另外一艘大型水面戰艦進行改造,這一下子就耽誤了10年。不過禍福相依,印度的天價航母改裝工程,不僅讓北方機械獲得了充足的資金、更新了造船設備、鍛鍊了技術工人,而且經過十年的等待,納西莫夫上可以使用更多、更新的艦載設備。

▲改裝進行中的“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

2008年,北方機械在完成了印度的航母改造訂單後,就開始著手對“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進行核廢料拆除、艦艇狀況勘察、艦載設備檢測和改造方案擬定。2012年北方機械造船廠宣佈上述工作全部完成,並在2013年正式與俄羅斯政府簽訂改造合同,開始了這艘鉅艦的現代化升級之路。

▲除了艦艇主建築以外,可以看到艦載設備基本都被拆除,看來升級改造將比較徹底

“彼得大帝”號是否真的落後&升級改造前景

那麼,彼得大帝號是否真的落後,我覺得不能以目前的狀況來做評論,而是要看其現代化升級之後的情況,畢竟誰家海軍美改過幾條艦呢?根據“納西莫夫”號的改造升級方案來看,未來該級艦將裝備以下艦載設備:

▲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巡洋艦垂髮系統的改裝升級

首先,就是各位最關係的導彈垂髮系統。升級改造後,該艦將使用10組8聯裝的“3K14海軍通用垂髮系統替代原來那20根P-700導彈發射筒,共計80單元(可以裝填“口徑”、”縞瑪瑙“、”俱樂部“等反艦、陸攻巡航導彈)。武器區還會安裝4組8聯裝的”魯道特防空系統“垂髮裝置,能夠以”一坑四彈“形式裝填類似美國”改進型海麻雀“的9M100近程防空導彈(合計可裝填128枚),由於魯道特防空系統源自S-400技術,所以還可以裝填射程超過200公里的48N6DM遠程防空彈、射程120公里的9M96中程防空彈;出於節約資金的考慮,還會保留12部轉輪垂髮裝置,可以裝填96枚射程150公里的48N6E2中遠程防空導彈

▲俄羅斯艦載垂髮系統示意

其次,通過上文我們可以看出,得到更新之後的”納西莫夫“號或是未來改裝的”彼得大帝“號將具備強大的區域防空能力和反艦、陸攻能力。當然,這些能力的實現,除了需要換裝垂髮和彈藥以外,對高性能雷達的依賴也必不可少。根據俄羅斯海軍公佈的資料,改裝後該級艦將安裝探測距離達到200公里的"5P-20K”X波段四面固定陣列有源相控陣雷達(對空/對海),此外還將配合”MR-650“L波段遠程警戒雷達、“5P-30P”S/C波段三座標雷達等。

唔,“基佬夫”家的老四,沒錯就是“基佬”,一艘滿載排水量25000噸、核動力的鉅艦,北方艦隊的旗艦,俄羅斯海軍的顏面,去年才剛剛搞完服役20週年慶典,怎麼就落後了呢?眼瞅著快30歲的阿利·伯克依然混的風生水起,正直當打之年的“彼得大帝”號怎麼就顯得暮氣沉沉了呢?窮根究底,我們只能說這都是錢鬧的,像這種大型海軍水面艦艇,過不過時並不是看他的艦級,也不是看他的現有武備,而是要看這型艦具體要怎麼用,能發揮什麼功能,升級潛力還有多少,畢竟艦上設備發展速度實在是太快了,就算是美國艦艇也不可能全是新銳武器和艦載設備。說句實話,“彼得大帝”號的底子還算不賴,艦體空間充足,核動力能量充沛,如果俄羅斯有錢,未來搞點電磁炮,大功率高性能相控陣雷達、先進的反艦/防空系統上艦,豈不是美滋滋?

▲“彼得大帝”號導彈巡洋艦進入黑海

“基洛夫”家的唏噓往事

1998年4月18日,在俄羅斯摩爾曼斯克的碼頭上,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升起“安德烈旗”,正式加入俄海軍戰鬥序列。入役儀式上,俄羅斯國家安全祕書、俄海軍司令、議會主席等高管悉數到場,時任俄羅斯總統的葉利欽發來賀信。一系列高規格的活動,充分說明了這艘磕磕絆絆建了12年的海上巨獸,承載了俄羅斯人怎樣的期望。

▲彼得大帝號導彈巡洋艦基本信息

這邊廂老四剛剛披掛上陣,但是整個“基洛夫”家族的命運卻隨同這個國家的處境一樣,搖搖欲墜。五號艦“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原名:捷爾任斯基號)在開工兩年後,僅僅建造了35%的工程量後,就於1990年被取消建造,而後慘遭肢解老大“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原名:基洛夫號)和老二“拉扎耶夫海軍上將”號(原名:伏龍芝號),也在彼得大帝號服役的前一年因為發生故障而被轉入預備役,此後長期被拋棄在北德文斯克的“荒野”裡,慢慢等著腐朽和被拆解;狀態相對較好的老三“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原名:加裡寧號)也在老四服役之後不久,就駛入符拉迪沃斯託克等待接受改裝(後來被移至北德文斯克),然而因為資金窘迫和船廠工期安排,這一等就是小二十年。

▲準備升級改造的“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核動力導彈巡洋艦

由此可以看出,建成的“基洛夫”四兄弟,其中三艘都是服役沒多久,就因為各種原因被廢置在碼頭上、船塢旁任憑風吹雨打,這不都還是缺錢嘛,再好的艦建成了養不起,壞了修不起,就跟個別人買車一樣,明明資金有限非得強行上豪華品牌,工資還不夠養車錢,這能是車的鍋嗎?總之以俄羅斯海軍的資金狀況,當年養著一條“彼得大帝”已經是極限,近些年來隨著俄羅斯對海軍的投入略有增加,這不就著急忙慌的把延宕多年的“納西莫夫”號改造升級項目正式啟動了。

▲幾艘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視圖

該級艦的坎坷改造啟動路

目前的“彼得大帝”號除了在2014年進行了雷達和聲吶系統的改造外,與服役之初並無太大的不同。俄羅斯海軍司令曾於2015年宣佈,彼得艦將在“納西莫夫”號改造升級完成之後進行現代化升級。2017年11月29日,俄羅斯國防部副部長尤里·裡索夫確認了“彼得大帝”號將進行為期10年的大改,同時“基洛夫”級的前兩艘艦都被確定將遭拆解,未來只有老三、老四攜手同行。

▲基洛夫級導彈巡洋艦發射導彈

因為彼得的升級改裝要在“納西莫夫”號改造完工之後,目前還沒有動工,所以“納西莫夫”號的升級方案和改造情況將是彼得大帝號未來的一個極好寫照。話說90年代末期就要進行改造工作的“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在船廠被擱置了二十年:一開始是因為資金缺乏、方案未確定等問題沒有動工,後來北方機械造船廠承接了印度“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改裝工作,沒有能力同時對另外一艘大型水面戰艦進行改造,這一下子就耽誤了10年。不過禍福相依,印度的天價航母改裝工程,不僅讓北方機械獲得了充足的資金、更新了造船設備、鍛鍊了技術工人,而且經過十年的等待,納西莫夫上可以使用更多、更新的艦載設備。

▲改裝進行中的“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

2008年,北方機械在完成了印度的航母改造訂單後,就開始著手對“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進行核廢料拆除、艦艇狀況勘察、艦載設備檢測和改造方案擬定。2012年北方機械造船廠宣佈上述工作全部完成,並在2013年正式與俄羅斯政府簽訂改造合同,開始了這艘鉅艦的現代化升級之路。

▲除了艦艇主建築以外,可以看到艦載設備基本都被拆除,看來升級改造將比較徹底

“彼得大帝”號是否真的落後&升級改造前景

那麼,彼得大帝號是否真的落後,我覺得不能以目前的狀況來做評論,而是要看其現代化升級之後的情況,畢竟誰家海軍美改過幾條艦呢?根據“納西莫夫”號的改造升級方案來看,未來該級艦將裝備以下艦載設備:

▲納西莫夫海軍上將號巡洋艦垂髮系統的改裝升級

首先,就是各位最關係的導彈垂髮系統。升級改造後,該艦將使用10組8聯裝的“3K14海軍通用垂髮系統替代原來那20根P-700導彈發射筒,共計80單元(可以裝填“口徑”、”縞瑪瑙“、”俱樂部“等反艦、陸攻巡航導彈)。武器區還會安裝4組8聯裝的”魯道特防空系統“垂髮裝置,能夠以”一坑四彈“形式裝填類似美國”改進型海麻雀“的9M100近程防空導彈(合計可裝填128枚),由於魯道特防空系統源自S-400技術,所以還可以裝填射程超過200公里的48N6DM遠程防空彈、射程120公里的9M96中程防空彈;出於節約資金的考慮,還會保留12部轉輪垂髮裝置,可以裝填96枚射程150公里的48N6E2中遠程防空導彈

▲俄羅斯艦載垂髮系統示意

其次,通過上文我們可以看出,得到更新之後的”納西莫夫“號或是未來改裝的”彼得大帝“號將具備強大的區域防空能力和反艦、陸攻能力。當然,這些能力的實現,除了需要換裝垂髮和彈藥以外,對高性能雷達的依賴也必不可少。根據俄羅斯海軍公佈的資料,改裝後該級艦將安裝探測距離達到200公里的"5P-20K”X波段四面固定陣列有源相控陣雷達(對空/對海),此外還將配合”MR-650“L波段遠程警戒雷達、“5P-30P”S/C波段三座標雷達等。

▲改裝後四面固定陣列相控陣雷達示意

其他電子戰設備和艦炮等就不再敘述了,總之得益於充沛的核動力和充足的艦體空間,“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改裝潛力還是挺大的,至少僅憑藉上述兩項改造內容來看,世界上現役戰艦能超過的不多。最後,如果僅談論艦體平臺,該級艦還是有很大的潛力可挖,遠談不上落後;如果要比較艦載設備的話,雖說不能說是最好,但也是依俄羅斯目前經濟技術條件和作戰需求所能拿出的最好結果,當然要是“不差錢”的話,還能改的更好。

Sabot穿甲哥
2019-08-04

縱使成為了搭載數百枚導彈的存在,基洛夫級(彼得大帝號為該級四號艦)核動力巡洋艦也已然落後於時代。

火力:外強中乾

基洛夫級被認為是一款具有強大火力的軍艦,無外乎是因為其搭載的數百枚各型導彈。

但評價一艘艦船的火力,並不能單純看武器數量的多少。其質量以及武器系統的整體使用效率也是至關重要的。

縱使成為了搭載數百枚導彈的存在,基洛夫級(彼得大帝號為該級四號艦)核動力巡洋艦也已然落後於時代。

火力:外強中乾

基洛夫級被認為是一款具有強大火力的軍艦,無外乎是因為其搭載的數百枚各型導彈。

但評價一艘艦船的火力,並不能單純看武器數量的多少。其質量以及武器系統的整體使用效率也是至關重要的。

↑前蘇聯的1144型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滿載排水量超過2.5萬噸,將近是我國055級導彈驅逐艦排水量的兩倍,是052D級的三倍多。該級艦長250.1m,寬28.5m,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巨無霸。

縱使成為了搭載數百枚導彈的存在,基洛夫級(彼得大帝號為該級四號艦)核動力巡洋艦也已然落後於時代。

火力:外強中乾

基洛夫級被認為是一款具有強大火力的軍艦,無外乎是因為其搭載的數百枚各型導彈。

但評價一艘艦船的火力,並不能單純看武器數量的多少。其質量以及武器系統的整體使用效率也是至關重要的。

↑前蘇聯的1144型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滿載排水量超過2.5萬噸,將近是我國055級導彈驅逐艦排水量的兩倍,是052D級的三倍多。該級艦長250.1m,寬28.5m,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巨無霸。

↑與之相比,英國的無敵級輕型航母(該級艦已全部退役)也不過192.6m長、27.5m寬,滿載排水量20600噸。也就是說,基洛夫級比很多輕型航空母艦還要大一號。這麼大的船,當然是要多裝武器的。

縱使成為了搭載數百枚導彈的存在,基洛夫級(彼得大帝號為該級四號艦)核動力巡洋艦也已然落後於時代。

火力:外強中乾

基洛夫級被認為是一款具有強大火力的軍艦,無外乎是因為其搭載的數百枚各型導彈。

但評價一艘艦船的火力,並不能單純看武器數量的多少。其質量以及武器系統的整體使用效率也是至關重要的。

↑前蘇聯的1144型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滿載排水量超過2.5萬噸,將近是我國055級導彈驅逐艦排水量的兩倍,是052D級的三倍多。該級艦長250.1m,寬28.5m,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巨無霸。

↑與之相比,英國的無敵級輕型航母(該級艦已全部退役)也不過192.6m長、27.5m寬,滿載排水量20600噸。也就是說,基洛夫級比很多輕型航空母艦還要大一號。這麼大的船,當然是要多裝武器的。

↑基洛夫級裝有20單元SM-233型重型反艦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P-700“花崗岩”重型反艦導彈;96單元B-203A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S-300系列遠程艦空導彈;16座8單元(共128單元)S-95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3K95道爾中程防空導彈;還有兩座傳統的雙臂式ZIF-122艦空導彈發射架,用以發射9K33型近程防空導彈。除此之外,還有多座AK630近防炮、卡什坦彈炮合一近防炮系統、130mm或100mm艦炮(該級4艘艦的裝備情況都略有不同)。

縱使成為了搭載數百枚導彈的存在,基洛夫級(彼得大帝號為該級四號艦)核動力巡洋艦也已然落後於時代。

火力:外強中乾

基洛夫級被認為是一款具有強大火力的軍艦,無外乎是因為其搭載的數百枚各型導彈。

但評價一艘艦船的火力,並不能單純看武器數量的多少。其質量以及武器系統的整體使用效率也是至關重要的。

↑前蘇聯的1144型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滿載排水量超過2.5萬噸,將近是我國055級導彈驅逐艦排水量的兩倍,是052D級的三倍多。該級艦長250.1m,寬28.5m,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巨無霸。

↑與之相比,英國的無敵級輕型航母(該級艦已全部退役)也不過192.6m長、27.5m寬,滿載排水量20600噸。也就是說,基洛夫級比很多輕型航空母艦還要大一號。這麼大的船,當然是要多裝武器的。

↑基洛夫級裝有20單元SM-233型重型反艦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P-700“花崗岩”重型反艦導彈;96單元B-203A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S-300系列遠程艦空導彈;16座8單元(共128單元)S-95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3K95道爾中程防空導彈;還有兩座傳統的雙臂式ZIF-122艦空導彈發射架,用以發射9K33型近程防空導彈。除此之外,還有多座AK630近防炮、卡什坦彈炮合一近防炮系統、130mm或100mm艦炮(該級4艘艦的裝備情況都略有不同)。

↑順帶一提,首艦基洛夫號在艦艏還裝有10單元SS-N-14反潛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在後續艦上取消了垂髮系統,改為了SS-N-15導彈,由設在艦體中後部兩側的533mm魚雷發射裝置發射,在這裡不算入垂髮總數。

這樣算來,滿載排水量2.5萬噸的基洛夫級裝有共20+96+128=244單元的導彈垂直髮射裝置。而反觀今天的一眾水面作戰艦艇,美帝的提康德羅加級有122單元垂髮,阿利伯克是96單元,我國的055級是112單元,052D更是隻有64單元。那麼是不是應該說,基洛夫級的火力就遠遠好於今天的主流水面作戰艦艇?

恰恰相反。

縱使成為了搭載數百枚導彈的存在,基洛夫級(彼得大帝號為該級四號艦)核動力巡洋艦也已然落後於時代。

火力:外強中乾

基洛夫級被認為是一款具有強大火力的軍艦,無外乎是因為其搭載的數百枚各型導彈。

但評價一艘艦船的火力,並不能單純看武器數量的多少。其質量以及武器系統的整體使用效率也是至關重要的。

↑前蘇聯的1144型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滿載排水量超過2.5萬噸,將近是我國055級導彈驅逐艦排水量的兩倍,是052D級的三倍多。該級艦長250.1m,寬28.5m,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巨無霸。

↑與之相比,英國的無敵級輕型航母(該級艦已全部退役)也不過192.6m長、27.5m寬,滿載排水量20600噸。也就是說,基洛夫級比很多輕型航空母艦還要大一號。這麼大的船,當然是要多裝武器的。

↑基洛夫級裝有20單元SM-233型重型反艦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P-700“花崗岩”重型反艦導彈;96單元B-203A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S-300系列遠程艦空導彈;16座8單元(共128單元)S-95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3K95道爾中程防空導彈;還有兩座傳統的雙臂式ZIF-122艦空導彈發射架,用以發射9K33型近程防空導彈。除此之外,還有多座AK630近防炮、卡什坦彈炮合一近防炮系統、130mm或100mm艦炮(該級4艘艦的裝備情況都略有不同)。

↑順帶一提,首艦基洛夫號在艦艏還裝有10單元SS-N-14反潛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在後續艦上取消了垂髮系統,改為了SS-N-15導彈,由設在艦體中後部兩側的533mm魚雷發射裝置發射,在這裡不算入垂髮總數。

這樣算來,滿載排水量2.5萬噸的基洛夫級裝有共20+96+128=244單元的導彈垂直髮射裝置。而反觀今天的一眾水面作戰艦艇,美帝的提康德羅加級有122單元垂髮,阿利伯克是96單元,我國的055級是112單元,052D更是隻有64單元。那麼是不是應該說,基洛夫級的火力就遠遠好於今天的主流水面作戰艦艇?

恰恰相反。

↑從導彈類型的角度來說,基洛夫上兩百多個單元的垂髮,都不是通用垂髮。也就是說,特定類型的垂髮系統只能適配特定型號的導彈。當20枚P700反艦導彈都被髮射出去時,就意味著基洛夫級完全喪失了遠程對艦打擊能力。當目標距離較遠時,射程較短的128單元道爾艦空導彈也會因射程不足,乾瞪眼白著急,無法發射攻擊目標。

正是因為艦上各種導彈不可混裝,基洛夫級在實際出海巡航時,為了節約維護和使用成本,有至少一半數量的垂髮系統是不會裝填導彈的。即便是戰時,也不能保證每種導彈都可以發揮其最大的作戰效能。

換句話說,基洛夫級垂髮數量雖多,但由於每種垂髮系統的用途過於單一,其總體使用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縱使成為了搭載數百枚導彈的存在,基洛夫級(彼得大帝號為該級四號艦)核動力巡洋艦也已然落後於時代。

火力:外強中乾

基洛夫級被認為是一款具有強大火力的軍艦,無外乎是因為其搭載的數百枚各型導彈。

但評價一艘艦船的火力,並不能單純看武器數量的多少。其質量以及武器系統的整體使用效率也是至關重要的。

↑前蘇聯的1144型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滿載排水量超過2.5萬噸,將近是我國055級導彈驅逐艦排水量的兩倍,是052D級的三倍多。該級艦長250.1m,寬28.5m,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巨無霸。

↑與之相比,英國的無敵級輕型航母(該級艦已全部退役)也不過192.6m長、27.5m寬,滿載排水量20600噸。也就是說,基洛夫級比很多輕型航空母艦還要大一號。這麼大的船,當然是要多裝武器的。

↑基洛夫級裝有20單元SM-233型重型反艦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P-700“花崗岩”重型反艦導彈;96單元B-203A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S-300系列遠程艦空導彈;16座8單元(共128單元)S-95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3K95道爾中程防空導彈;還有兩座傳統的雙臂式ZIF-122艦空導彈發射架,用以發射9K33型近程防空導彈。除此之外,還有多座AK630近防炮、卡什坦彈炮合一近防炮系統、130mm或100mm艦炮(該級4艘艦的裝備情況都略有不同)。

↑順帶一提,首艦基洛夫號在艦艏還裝有10單元SS-N-14反潛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在後續艦上取消了垂髮系統,改為了SS-N-15導彈,由設在艦體中後部兩側的533mm魚雷發射裝置發射,在這裡不算入垂髮總數。

這樣算來,滿載排水量2.5萬噸的基洛夫級裝有共20+96+128=244單元的導彈垂直髮射裝置。而反觀今天的一眾水面作戰艦艇,美帝的提康德羅加級有122單元垂髮,阿利伯克是96單元,我國的055級是112單元,052D更是隻有64單元。那麼是不是應該說,基洛夫級的火力就遠遠好於今天的主流水面作戰艦艇?

恰恰相反。

↑從導彈類型的角度來說,基洛夫上兩百多個單元的垂髮,都不是通用垂髮。也就是說,特定類型的垂髮系統只能適配特定型號的導彈。當20枚P700反艦導彈都被髮射出去時,就意味著基洛夫級完全喪失了遠程對艦打擊能力。當目標距離較遠時,射程較短的128單元道爾艦空導彈也會因射程不足,乾瞪眼白著急,無法發射攻擊目標。

正是因為艦上各種導彈不可混裝,基洛夫級在實際出海巡航時,為了節約維護和使用成本,有至少一半數量的垂髮系統是不會裝填導彈的。即便是戰時,也不能保證每種導彈都可以發揮其最大的作戰效能。

換句話說,基洛夫級垂髮數量雖多,但由於每種垂髮系統的用途過於單一,其總體使用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同樣,導彈類型的繁多和不可通用混裝的弊端,也給基洛夫級的火控系統造成了不小的壓力。以防空導彈火控系統為例,在全艦密密麻麻的上層建築中,有K波段“十字劍”艦空導彈火控雷達1部,用於3K95道爾中程艦空導彈;J波段“頂罩”艦空導彈火控雷達2部,用於S-300遠程艦空導彈;F/H/I波段“突現群”/"汽槍群"艦空導彈火控雷達2部,用於9K33近程艦空導彈。每種每部火控雷達能夠同時引導1-2枚導彈攻擊目標。

也就是說,由於艦上導彈和火控互不兼容,縱使能搭載遠中近程總共近200發防空導彈,基洛夫級同時也只能攻擊4個遠距離目標,2箇中距離目標,和4個近距離目標。且在實戰時複雜的電磁環境下,如此繁複的火力和火控配置,必定會給艦上的指揮調度工作帶來混亂很多麻煩甚至是混亂。

縱使成為了搭載數百枚導彈的存在,基洛夫級(彼得大帝號為該級四號艦)核動力巡洋艦也已然落後於時代。

火力:外強中乾

基洛夫級被認為是一款具有強大火力的軍艦,無外乎是因為其搭載的數百枚各型導彈。

但評價一艘艦船的火力,並不能單純看武器數量的多少。其質量以及武器系統的整體使用效率也是至關重要的。

↑前蘇聯的1144型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滿載排水量超過2.5萬噸,將近是我國055級導彈驅逐艦排水量的兩倍,是052D級的三倍多。該級艦長250.1m,寬28.5m,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巨無霸。

↑與之相比,英國的無敵級輕型航母(該級艦已全部退役)也不過192.6m長、27.5m寬,滿載排水量20600噸。也就是說,基洛夫級比很多輕型航空母艦還要大一號。這麼大的船,當然是要多裝武器的。

↑基洛夫級裝有20單元SM-233型重型反艦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P-700“花崗岩”重型反艦導彈;96單元B-203A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S-300系列遠程艦空導彈;16座8單元(共128單元)S-95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3K95道爾中程防空導彈;還有兩座傳統的雙臂式ZIF-122艦空導彈發射架,用以發射9K33型近程防空導彈。除此之外,還有多座AK630近防炮、卡什坦彈炮合一近防炮系統、130mm或100mm艦炮(該級4艘艦的裝備情況都略有不同)。

↑順帶一提,首艦基洛夫號在艦艏還裝有10單元SS-N-14反潛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在後續艦上取消了垂髮系統,改為了SS-N-15導彈,由設在艦體中後部兩側的533mm魚雷發射裝置發射,在這裡不算入垂髮總數。

這樣算來,滿載排水量2.5萬噸的基洛夫級裝有共20+96+128=244單元的導彈垂直髮射裝置。而反觀今天的一眾水面作戰艦艇,美帝的提康德羅加級有122單元垂髮,阿利伯克是96單元,我國的055級是112單元,052D更是隻有64單元。那麼是不是應該說,基洛夫級的火力就遠遠好於今天的主流水面作戰艦艇?

恰恰相反。

↑從導彈類型的角度來說,基洛夫上兩百多個單元的垂髮,都不是通用垂髮。也就是說,特定類型的垂髮系統只能適配特定型號的導彈。當20枚P700反艦導彈都被髮射出去時,就意味著基洛夫級完全喪失了遠程對艦打擊能力。當目標距離較遠時,射程較短的128單元道爾艦空導彈也會因射程不足,乾瞪眼白著急,無法發射攻擊目標。

正是因為艦上各種導彈不可混裝,基洛夫級在實際出海巡航時,為了節約維護和使用成本,有至少一半數量的垂髮系統是不會裝填導彈的。即便是戰時,也不能保證每種導彈都可以發揮其最大的作戰效能。

換句話說,基洛夫級垂髮數量雖多,但由於每種垂髮系統的用途過於單一,其總體使用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同樣,導彈類型的繁多和不可通用混裝的弊端,也給基洛夫級的火控系統造成了不小的壓力。以防空導彈火控系統為例,在全艦密密麻麻的上層建築中,有K波段“十字劍”艦空導彈火控雷達1部,用於3K95道爾中程艦空導彈;J波段“頂罩”艦空導彈火控雷達2部,用於S-300遠程艦空導彈;F/H/I波段“突現群”/"汽槍群"艦空導彈火控雷達2部,用於9K33近程艦空導彈。每種每部火控雷達能夠同時引導1-2枚導彈攻擊目標。

也就是說,由於艦上導彈和火控互不兼容,縱使能搭載遠中近程總共近200發防空導彈,基洛夫級同時也只能攻擊4個遠距離目標,2箇中距離目標,和4個近距離目標。且在實戰時複雜的電磁環境下,如此繁複的火力和火控配置,必定會給艦上的指揮調度工作帶來混亂很多麻煩甚至是混亂。

↑而無論是美帝的MK41、MK57,亦或是我兔海軍055大驅上的112單元大口徑垂髮,都是是通用垂髮。也就是說,反艦導彈、防空導彈、反潛導彈、陸攻巡航導彈,統統可以不經特殊改裝裝進這些垂髮系統裡。

這就給軍艦的火力配置提供了非常強的靈活性:遂行艦隊防空任務時,可以多帶遠程防空彈,帶少量反艦、反潛彈和近程防空彈用於自衛即可;遂行對陸打擊任務時,則可以多帶陸攻巡航導彈,而只攜帶少量其他類型的導彈用於應對特殊情況。

縱使成為了搭載數百枚導彈的存在,基洛夫級(彼得大帝號為該級四號艦)核動力巡洋艦也已然落後於時代。

火力:外強中乾

基洛夫級被認為是一款具有強大火力的軍艦,無外乎是因為其搭載的數百枚各型導彈。

但評價一艘艦船的火力,並不能單純看武器數量的多少。其質量以及武器系統的整體使用效率也是至關重要的。

↑前蘇聯的1144型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滿載排水量超過2.5萬噸,將近是我國055級導彈驅逐艦排水量的兩倍,是052D級的三倍多。該級艦長250.1m,寬28.5m,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巨無霸。

↑與之相比,英國的無敵級輕型航母(該級艦已全部退役)也不過192.6m長、27.5m寬,滿載排水量20600噸。也就是說,基洛夫級比很多輕型航空母艦還要大一號。這麼大的船,當然是要多裝武器的。

↑基洛夫級裝有20單元SM-233型重型反艦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P-700“花崗岩”重型反艦導彈;96單元B-203A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S-300系列遠程艦空導彈;16座8單元(共128單元)S-95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3K95道爾中程防空導彈;還有兩座傳統的雙臂式ZIF-122艦空導彈發射架,用以發射9K33型近程防空導彈。除此之外,還有多座AK630近防炮、卡什坦彈炮合一近防炮系統、130mm或100mm艦炮(該級4艘艦的裝備情況都略有不同)。

↑順帶一提,首艦基洛夫號在艦艏還裝有10單元SS-N-14反潛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在後續艦上取消了垂髮系統,改為了SS-N-15導彈,由設在艦體中後部兩側的533mm魚雷發射裝置發射,在這裡不算入垂髮總數。

這樣算來,滿載排水量2.5萬噸的基洛夫級裝有共20+96+128=244單元的導彈垂直髮射裝置。而反觀今天的一眾水面作戰艦艇,美帝的提康德羅加級有122單元垂髮,阿利伯克是96單元,我國的055級是112單元,052D更是隻有64單元。那麼是不是應該說,基洛夫級的火力就遠遠好於今天的主流水面作戰艦艇?

恰恰相反。

↑從導彈類型的角度來說,基洛夫上兩百多個單元的垂髮,都不是通用垂髮。也就是說,特定類型的垂髮系統只能適配特定型號的導彈。當20枚P700反艦導彈都被髮射出去時,就意味著基洛夫級完全喪失了遠程對艦打擊能力。當目標距離較遠時,射程較短的128單元道爾艦空導彈也會因射程不足,乾瞪眼白著急,無法發射攻擊目標。

正是因為艦上各種導彈不可混裝,基洛夫級在實際出海巡航時,為了節約維護和使用成本,有至少一半數量的垂髮系統是不會裝填導彈的。即便是戰時,也不能保證每種導彈都可以發揮其最大的作戰效能。

換句話說,基洛夫級垂髮數量雖多,但由於每種垂髮系統的用途過於單一,其總體使用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同樣,導彈類型的繁多和不可通用混裝的弊端,也給基洛夫級的火控系統造成了不小的壓力。以防空導彈火控系統為例,在全艦密密麻麻的上層建築中,有K波段“十字劍”艦空導彈火控雷達1部,用於3K95道爾中程艦空導彈;J波段“頂罩”艦空導彈火控雷達2部,用於S-300遠程艦空導彈;F/H/I波段“突現群”/"汽槍群"艦空導彈火控雷達2部,用於9K33近程艦空導彈。每種每部火控雷達能夠同時引導1-2枚導彈攻擊目標。

也就是說,由於艦上導彈和火控互不兼容,縱使能搭載遠中近程總共近200發防空導彈,基洛夫級同時也只能攻擊4個遠距離目標,2箇中距離目標,和4個近距離目標。且在實戰時複雜的電磁環境下,如此繁複的火力和火控配置,必定會給艦上的指揮調度工作帶來混亂很多麻煩甚至是混亂。

↑而無論是美帝的MK41、MK57,亦或是我兔海軍055大驅上的112單元大口徑垂髮,都是是通用垂髮。也就是說,反艦導彈、防空導彈、反潛導彈、陸攻巡航導彈,統統可以不經特殊改裝裝進這些垂髮系統裡。

這就給軍艦的火力配置提供了非常強的靈活性:遂行艦隊防空任務時,可以多帶遠程防空彈,帶少量反艦、反潛彈和近程防空彈用於自衛即可;遂行對陸打擊任務時,則可以多帶陸攻巡航導彈,而只攜帶少量其他類型的導彈用於應對特殊情況。



也就是說,今天較為先進的大型驅逐艦,完全可以通過合理靈活的火力配置,在實戰中發揚出並不亞於基洛夫級的火力。而今天的大驅,排水量也不過是萬噸出頭而已。

換句話說,基洛夫級在1980年代一定算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作戰艦艇之一,也是紅海軍的中堅力量。但到了2019年,它早已難當重任,更不能稱得上先進二字。

頗為雞肋的核動力設計

巡洋艦/驅逐艦的動力系統是否應該採用核動力,也曾是一個困擾著某些大國海軍艦艇設計師的難題。不過,歷史已經給出了相當明確的結論:巡洋艦/驅逐艦採用核動力,是得不償失的。軍用艦船核動力的最大價值還是體現在航空母艦上。

縱使成為了搭載數百枚導彈的存在,基洛夫級(彼得大帝號為該級四號艦)核動力巡洋艦也已然落後於時代。

火力:外強中乾

基洛夫級被認為是一款具有強大火力的軍艦,無外乎是因為其搭載的數百枚各型導彈。

但評價一艘艦船的火力,並不能單純看武器數量的多少。其質量以及武器系統的整體使用效率也是至關重要的。

↑前蘇聯的1144型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滿載排水量超過2.5萬噸,將近是我國055級導彈驅逐艦排水量的兩倍,是052D級的三倍多。該級艦長250.1m,寬28.5m,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巨無霸。

↑與之相比,英國的無敵級輕型航母(該級艦已全部退役)也不過192.6m長、27.5m寬,滿載排水量20600噸。也就是說,基洛夫級比很多輕型航空母艦還要大一號。這麼大的船,當然是要多裝武器的。

↑基洛夫級裝有20單元SM-233型重型反艦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P-700“花崗岩”重型反艦導彈;96單元B-203A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S-300系列遠程艦空導彈;16座8單元(共128單元)S-95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3K95道爾中程防空導彈;還有兩座傳統的雙臂式ZIF-122艦空導彈發射架,用以發射9K33型近程防空導彈。除此之外,還有多座AK630近防炮、卡什坦彈炮合一近防炮系統、130mm或100mm艦炮(該級4艘艦的裝備情況都略有不同)。

↑順帶一提,首艦基洛夫號在艦艏還裝有10單元SS-N-14反潛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在後續艦上取消了垂髮系統,改為了SS-N-15導彈,由設在艦體中後部兩側的533mm魚雷發射裝置發射,在這裡不算入垂髮總數。

這樣算來,滿載排水量2.5萬噸的基洛夫級裝有共20+96+128=244單元的導彈垂直髮射裝置。而反觀今天的一眾水面作戰艦艇,美帝的提康德羅加級有122單元垂髮,阿利伯克是96單元,我國的055級是112單元,052D更是隻有64單元。那麼是不是應該說,基洛夫級的火力就遠遠好於今天的主流水面作戰艦艇?

恰恰相反。

↑從導彈類型的角度來說,基洛夫上兩百多個單元的垂髮,都不是通用垂髮。也就是說,特定類型的垂髮系統只能適配特定型號的導彈。當20枚P700反艦導彈都被髮射出去時,就意味著基洛夫級完全喪失了遠程對艦打擊能力。當目標距離較遠時,射程較短的128單元道爾艦空導彈也會因射程不足,乾瞪眼白著急,無法發射攻擊目標。

正是因為艦上各種導彈不可混裝,基洛夫級在實際出海巡航時,為了節約維護和使用成本,有至少一半數量的垂髮系統是不會裝填導彈的。即便是戰時,也不能保證每種導彈都可以發揮其最大的作戰效能。

換句話說,基洛夫級垂髮數量雖多,但由於每種垂髮系統的用途過於單一,其總體使用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同樣,導彈類型的繁多和不可通用混裝的弊端,也給基洛夫級的火控系統造成了不小的壓力。以防空導彈火控系統為例,在全艦密密麻麻的上層建築中,有K波段“十字劍”艦空導彈火控雷達1部,用於3K95道爾中程艦空導彈;J波段“頂罩”艦空導彈火控雷達2部,用於S-300遠程艦空導彈;F/H/I波段“突現群”/"汽槍群"艦空導彈火控雷達2部,用於9K33近程艦空導彈。每種每部火控雷達能夠同時引導1-2枚導彈攻擊目標。

也就是說,由於艦上導彈和火控互不兼容,縱使能搭載遠中近程總共近200發防空導彈,基洛夫級同時也只能攻擊4個遠距離目標,2箇中距離目標,和4個近距離目標。且在實戰時複雜的電磁環境下,如此繁複的火力和火控配置,必定會給艦上的指揮調度工作帶來混亂很多麻煩甚至是混亂。

↑而無論是美帝的MK41、MK57,亦或是我兔海軍055大驅上的112單元大口徑垂髮,都是是通用垂髮。也就是說,反艦導彈、防空導彈、反潛導彈、陸攻巡航導彈,統統可以不經特殊改裝裝進這些垂髮系統裡。

這就給軍艦的火力配置提供了非常強的靈活性:遂行艦隊防空任務時,可以多帶遠程防空彈,帶少量反艦、反潛彈和近程防空彈用於自衛即可;遂行對陸打擊任務時,則可以多帶陸攻巡航導彈,而只攜帶少量其他類型的導彈用於應對特殊情況。



也就是說,今天較為先進的大型驅逐艦,完全可以通過合理靈活的火力配置,在實戰中發揚出並不亞於基洛夫級的火力。而今天的大驅,排水量也不過是萬噸出頭而已。

換句話說,基洛夫級在1980年代一定算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作戰艦艇之一,也是紅海軍的中堅力量。但到了2019年,它早已難當重任,更不能稱得上先進二字。

頗為雞肋的核動力設計

巡洋艦/驅逐艦的動力系統是否應該採用核動力,也曾是一個困擾著某些大國海軍艦艇設計師的難題。不過,歷史已經給出了相當明確的結論:巡洋艦/驅逐艦採用核動力,是得不償失的。軍用艦船核動力的最大價值還是體現在航空母艦上。


↑航母採用核動力主要是為了航母能夠長時間以25-30節高速奔襲。哪怕是二戰時期的大型艦隊航母一般都能以10-15節的經濟航速達到8000海里(近15000km)的最大航程,走直線的話足夠從美國本土西海岸的聖地亞哥海軍基地一路開到新加坡的樟宜海軍基地。但以10節航速走完這8000海里,需要一個多月時間。如果戰事緊急,航母卻還需要一個月才能從本土開赴作戰海域,黃花菜都涼了。

縱使成為了搭載數百枚導彈的存在,基洛夫級(彼得大帝號為該級四號艦)核動力巡洋艦也已然落後於時代。

火力:外強中乾

基洛夫級被認為是一款具有強大火力的軍艦,無外乎是因為其搭載的數百枚各型導彈。

但評價一艘艦船的火力,並不能單純看武器數量的多少。其質量以及武器系統的整體使用效率也是至關重要的。

↑前蘇聯的1144型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滿載排水量超過2.5萬噸,將近是我國055級導彈驅逐艦排水量的兩倍,是052D級的三倍多。該級艦長250.1m,寬28.5m,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巨無霸。

↑與之相比,英國的無敵級輕型航母(該級艦已全部退役)也不過192.6m長、27.5m寬,滿載排水量20600噸。也就是說,基洛夫級比很多輕型航空母艦還要大一號。這麼大的船,當然是要多裝武器的。

↑基洛夫級裝有20單元SM-233型重型反艦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P-700“花崗岩”重型反艦導彈;96單元B-203A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S-300系列遠程艦空導彈;16座8單元(共128單元)S-95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3K95道爾中程防空導彈;還有兩座傳統的雙臂式ZIF-122艦空導彈發射架,用以發射9K33型近程防空導彈。除此之外,還有多座AK630近防炮、卡什坦彈炮合一近防炮系統、130mm或100mm艦炮(該級4艘艦的裝備情況都略有不同)。

↑順帶一提,首艦基洛夫號在艦艏還裝有10單元SS-N-14反潛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在後續艦上取消了垂髮系統,改為了SS-N-15導彈,由設在艦體中後部兩側的533mm魚雷發射裝置發射,在這裡不算入垂髮總數。

這樣算來,滿載排水量2.5萬噸的基洛夫級裝有共20+96+128=244單元的導彈垂直髮射裝置。而反觀今天的一眾水面作戰艦艇,美帝的提康德羅加級有122單元垂髮,阿利伯克是96單元,我國的055級是112單元,052D更是隻有64單元。那麼是不是應該說,基洛夫級的火力就遠遠好於今天的主流水面作戰艦艇?

恰恰相反。

↑從導彈類型的角度來說,基洛夫上兩百多個單元的垂髮,都不是通用垂髮。也就是說,特定類型的垂髮系統只能適配特定型號的導彈。當20枚P700反艦導彈都被髮射出去時,就意味著基洛夫級完全喪失了遠程對艦打擊能力。當目標距離較遠時,射程較短的128單元道爾艦空導彈也會因射程不足,乾瞪眼白著急,無法發射攻擊目標。

正是因為艦上各種導彈不可混裝,基洛夫級在實際出海巡航時,為了節約維護和使用成本,有至少一半數量的垂髮系統是不會裝填導彈的。即便是戰時,也不能保證每種導彈都可以發揮其最大的作戰效能。

換句話說,基洛夫級垂髮數量雖多,但由於每種垂髮系統的用途過於單一,其總體使用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同樣,導彈類型的繁多和不可通用混裝的弊端,也給基洛夫級的火控系統造成了不小的壓力。以防空導彈火控系統為例,在全艦密密麻麻的上層建築中,有K波段“十字劍”艦空導彈火控雷達1部,用於3K95道爾中程艦空導彈;J波段“頂罩”艦空導彈火控雷達2部,用於S-300遠程艦空導彈;F/H/I波段“突現群”/"汽槍群"艦空導彈火控雷達2部,用於9K33近程艦空導彈。每種每部火控雷達能夠同時引導1-2枚導彈攻擊目標。

也就是說,由於艦上導彈和火控互不兼容,縱使能搭載遠中近程總共近200發防空導彈,基洛夫級同時也只能攻擊4個遠距離目標,2箇中距離目標,和4個近距離目標。且在實戰時複雜的電磁環境下,如此繁複的火力和火控配置,必定會給艦上的指揮調度工作帶來混亂很多麻煩甚至是混亂。

↑而無論是美帝的MK41、MK57,亦或是我兔海軍055大驅上的112單元大口徑垂髮,都是是通用垂髮。也就是說,反艦導彈、防空導彈、反潛導彈、陸攻巡航導彈,統統可以不經特殊改裝裝進這些垂髮系統裡。

這就給軍艦的火力配置提供了非常強的靈活性:遂行艦隊防空任務時,可以多帶遠程防空彈,帶少量反艦、反潛彈和近程防空彈用於自衛即可;遂行對陸打擊任務時,則可以多帶陸攻巡航導彈,而只攜帶少量其他類型的導彈用於應對特殊情況。



也就是說,今天較為先進的大型驅逐艦,完全可以通過合理靈活的火力配置,在實戰中發揚出並不亞於基洛夫級的火力。而今天的大驅,排水量也不過是萬噸出頭而已。

換句話說,基洛夫級在1980年代一定算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作戰艦艇之一,也是紅海軍的中堅力量。但到了2019年,它早已難當重任,更不能稱得上先進二字。

頗為雞肋的核動力設計

巡洋艦/驅逐艦的動力系統是否應該採用核動力,也曾是一個困擾著某些大國海軍艦艇設計師的難題。不過,歷史已經給出了相當明確的結論:巡洋艦/驅逐艦採用核動力,是得不償失的。軍用艦船核動力的最大價值還是體現在航空母艦上。


↑航母採用核動力主要是為了航母能夠長時間以25-30節高速奔襲。哪怕是二戰時期的大型艦隊航母一般都能以10-15節的經濟航速達到8000海里(近15000km)的最大航程,走直線的話足夠從美國本土西海岸的聖地亞哥海軍基地一路開到新加坡的樟宜海軍基地。但以10節航速走完這8000海里,需要一個多月時間。如果戰事緊急,航母卻還需要一個月才能從本土開赴作戰海域,黃花菜都涼了。

↑如果以25-30節的高速航行,一個多月的航程能縮短到10-15天。但如果航母採用常規動力,持續高速航行不僅有損壞動力系統的風險,更會飛速消耗艦上燃油,航程就只剩下經濟航速下的一到兩成。

也就是說,常規動力航母用高航速走完這8000海里,要中途補給油料至少4-5次。而這在廣袤無垠、氣候海況多變的大洋上,又會帶來很多艦隊調度配合上的難度。

如果航母採用核動力,則不存在油料不足、動力系統負擔大的顧慮,可以放心大膽油門到底奔向目標,進行長距離的高速航行,向目標海域快速反應、快速部署。

縱使成為了搭載數百枚導彈的存在,基洛夫級(彼得大帝號為該級四號艦)核動力巡洋艦也已然落後於時代。

火力:外強中乾

基洛夫級被認為是一款具有強大火力的軍艦,無外乎是因為其搭載的數百枚各型導彈。

但評價一艘艦船的火力,並不能單純看武器數量的多少。其質量以及武器系統的整體使用效率也是至關重要的。

↑前蘇聯的1144型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滿載排水量超過2.5萬噸,將近是我國055級導彈驅逐艦排水量的兩倍,是052D級的三倍多。該級艦長250.1m,寬28.5m,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巨無霸。

↑與之相比,英國的無敵級輕型航母(該級艦已全部退役)也不過192.6m長、27.5m寬,滿載排水量20600噸。也就是說,基洛夫級比很多輕型航空母艦還要大一號。這麼大的船,當然是要多裝武器的。

↑基洛夫級裝有20單元SM-233型重型反艦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P-700“花崗岩”重型反艦導彈;96單元B-203A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S-300系列遠程艦空導彈;16座8單元(共128單元)S-95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3K95道爾中程防空導彈;還有兩座傳統的雙臂式ZIF-122艦空導彈發射架,用以發射9K33型近程防空導彈。除此之外,還有多座AK630近防炮、卡什坦彈炮合一近防炮系統、130mm或100mm艦炮(該級4艘艦的裝備情況都略有不同)。

↑順帶一提,首艦基洛夫號在艦艏還裝有10單元SS-N-14反潛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在後續艦上取消了垂髮系統,改為了SS-N-15導彈,由設在艦體中後部兩側的533mm魚雷發射裝置發射,在這裡不算入垂髮總數。

這樣算來,滿載排水量2.5萬噸的基洛夫級裝有共20+96+128=244單元的導彈垂直髮射裝置。而反觀今天的一眾水面作戰艦艇,美帝的提康德羅加級有122單元垂髮,阿利伯克是96單元,我國的055級是112單元,052D更是隻有64單元。那麼是不是應該說,基洛夫級的火力就遠遠好於今天的主流水面作戰艦艇?

恰恰相反。

↑從導彈類型的角度來說,基洛夫上兩百多個單元的垂髮,都不是通用垂髮。也就是說,特定類型的垂髮系統只能適配特定型號的導彈。當20枚P700反艦導彈都被髮射出去時,就意味著基洛夫級完全喪失了遠程對艦打擊能力。當目標距離較遠時,射程較短的128單元道爾艦空導彈也會因射程不足,乾瞪眼白著急,無法發射攻擊目標。

正是因為艦上各種導彈不可混裝,基洛夫級在實際出海巡航時,為了節約維護和使用成本,有至少一半數量的垂髮系統是不會裝填導彈的。即便是戰時,也不能保證每種導彈都可以發揮其最大的作戰效能。

換句話說,基洛夫級垂髮數量雖多,但由於每種垂髮系統的用途過於單一,其總體使用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同樣,導彈類型的繁多和不可通用混裝的弊端,也給基洛夫級的火控系統造成了不小的壓力。以防空導彈火控系統為例,在全艦密密麻麻的上層建築中,有K波段“十字劍”艦空導彈火控雷達1部,用於3K95道爾中程艦空導彈;J波段“頂罩”艦空導彈火控雷達2部,用於S-300遠程艦空導彈;F/H/I波段“突現群”/"汽槍群"艦空導彈火控雷達2部,用於9K33近程艦空導彈。每種每部火控雷達能夠同時引導1-2枚導彈攻擊目標。

也就是說,由於艦上導彈和火控互不兼容,縱使能搭載遠中近程總共近200發防空導彈,基洛夫級同時也只能攻擊4個遠距離目標,2箇中距離目標,和4個近距離目標。且在實戰時複雜的電磁環境下,如此繁複的火力和火控配置,必定會給艦上的指揮調度工作帶來混亂很多麻煩甚至是混亂。

↑而無論是美帝的MK41、MK57,亦或是我兔海軍055大驅上的112單元大口徑垂髮,都是是通用垂髮。也就是說,反艦導彈、防空導彈、反潛導彈、陸攻巡航導彈,統統可以不經特殊改裝裝進這些垂髮系統裡。

這就給軍艦的火力配置提供了非常強的靈活性:遂行艦隊防空任務時,可以多帶遠程防空彈,帶少量反艦、反潛彈和近程防空彈用於自衛即可;遂行對陸打擊任務時,則可以多帶陸攻巡航導彈,而只攜帶少量其他類型的導彈用於應對特殊情況。



也就是說,今天較為先進的大型驅逐艦,完全可以通過合理靈活的火力配置,在實戰中發揚出並不亞於基洛夫級的火力。而今天的大驅,排水量也不過是萬噸出頭而已。

換句話說,基洛夫級在1980年代一定算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作戰艦艇之一,也是紅海軍的中堅力量。但到了2019年,它早已難當重任,更不能稱得上先進二字。

頗為雞肋的核動力設計

巡洋艦/驅逐艦的動力系統是否應該採用核動力,也曾是一個困擾著某些大國海軍艦艇設計師的難題。不過,歷史已經給出了相當明確的結論:巡洋艦/驅逐艦採用核動力,是得不償失的。軍用艦船核動力的最大價值還是體現在航空母艦上。


↑航母採用核動力主要是為了航母能夠長時間以25-30節高速奔襲。哪怕是二戰時期的大型艦隊航母一般都能以10-15節的經濟航速達到8000海里(近15000km)的最大航程,走直線的話足夠從美國本土西海岸的聖地亞哥海軍基地一路開到新加坡的樟宜海軍基地。但以10節航速走完這8000海里,需要一個多月時間。如果戰事緊急,航母卻還需要一個月才能從本土開赴作戰海域,黃花菜都涼了。

↑如果以25-30節的高速航行,一個多月的航程能縮短到10-15天。但如果航母採用常規動力,持續高速航行不僅有損壞動力系統的風險,更會飛速消耗艦上燃油,航程就只剩下經濟航速下的一到兩成。

也就是說,常規動力航母用高航速走完這8000海里,要中途補給油料至少4-5次。而這在廣袤無垠、氣候海況多變的大洋上,又會帶來很多艦隊調度配合上的難度。

如果航母採用核動力,則不存在油料不足、動力系統負擔大的顧慮,可以放心大膽油門到底奔向目標,進行長距離的高速航行,向目標海域快速反應、快速部署。

↑而對於驅逐艦、巡洋艦來說,則極少有這種遠渡重洋的戰略機動需要。美帝現役的驅逐艦、巡洋艦均採用常規動力設計,在需要對長途奔襲的航母實施護航時,多采用從不同海外基地分別派出驅逐艦、對航母進行接力護航的辦法。

縱使成為了搭載數百枚導彈的存在,基洛夫級(彼得大帝號為該級四號艦)核動力巡洋艦也已然落後於時代。

火力:外強中乾

基洛夫級被認為是一款具有強大火力的軍艦,無外乎是因為其搭載的數百枚各型導彈。

但評價一艘艦船的火力,並不能單純看武器數量的多少。其質量以及武器系統的整體使用效率也是至關重要的。

↑前蘇聯的1144型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滿載排水量超過2.5萬噸,將近是我國055級導彈驅逐艦排水量的兩倍,是052D級的三倍多。該級艦長250.1m,寬28.5m,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巨無霸。

↑與之相比,英國的無敵級輕型航母(該級艦已全部退役)也不過192.6m長、27.5m寬,滿載排水量20600噸。也就是說,基洛夫級比很多輕型航空母艦還要大一號。這麼大的船,當然是要多裝武器的。

↑基洛夫級裝有20單元SM-233型重型反艦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P-700“花崗岩”重型反艦導彈;96單元B-203A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S-300系列遠程艦空導彈;16座8單元(共128單元)S-95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3K95道爾中程防空導彈;還有兩座傳統的雙臂式ZIF-122艦空導彈發射架,用以發射9K33型近程防空導彈。除此之外,還有多座AK630近防炮、卡什坦彈炮合一近防炮系統、130mm或100mm艦炮(該級4艘艦的裝備情況都略有不同)。

↑順帶一提,首艦基洛夫號在艦艏還裝有10單元SS-N-14反潛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在後續艦上取消了垂髮系統,改為了SS-N-15導彈,由設在艦體中後部兩側的533mm魚雷發射裝置發射,在這裡不算入垂髮總數。

這樣算來,滿載排水量2.5萬噸的基洛夫級裝有共20+96+128=244單元的導彈垂直髮射裝置。而反觀今天的一眾水面作戰艦艇,美帝的提康德羅加級有122單元垂髮,阿利伯克是96單元,我國的055級是112單元,052D更是隻有64單元。那麼是不是應該說,基洛夫級的火力就遠遠好於今天的主流水面作戰艦艇?

恰恰相反。

↑從導彈類型的角度來說,基洛夫上兩百多個單元的垂髮,都不是通用垂髮。也就是說,特定類型的垂髮系統只能適配特定型號的導彈。當20枚P700反艦導彈都被髮射出去時,就意味著基洛夫級完全喪失了遠程對艦打擊能力。當目標距離較遠時,射程較短的128單元道爾艦空導彈也會因射程不足,乾瞪眼白著急,無法發射攻擊目標。

正是因為艦上各種導彈不可混裝,基洛夫級在實際出海巡航時,為了節約維護和使用成本,有至少一半數量的垂髮系統是不會裝填導彈的。即便是戰時,也不能保證每種導彈都可以發揮其最大的作戰效能。

換句話說,基洛夫級垂髮數量雖多,但由於每種垂髮系統的用途過於單一,其總體使用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同樣,導彈類型的繁多和不可通用混裝的弊端,也給基洛夫級的火控系統造成了不小的壓力。以防空導彈火控系統為例,在全艦密密麻麻的上層建築中,有K波段“十字劍”艦空導彈火控雷達1部,用於3K95道爾中程艦空導彈;J波段“頂罩”艦空導彈火控雷達2部,用於S-300遠程艦空導彈;F/H/I波段“突現群”/"汽槍群"艦空導彈火控雷達2部,用於9K33近程艦空導彈。每種每部火控雷達能夠同時引導1-2枚導彈攻擊目標。

也就是說,由於艦上導彈和火控互不兼容,縱使能搭載遠中近程總共近200發防空導彈,基洛夫級同時也只能攻擊4個遠距離目標,2箇中距離目標,和4個近距離目標。且在實戰時複雜的電磁環境下,如此繁複的火力和火控配置,必定會給艦上的指揮調度工作帶來混亂很多麻煩甚至是混亂。

↑而無論是美帝的MK41、MK57,亦或是我兔海軍055大驅上的112單元大口徑垂髮,都是是通用垂髮。也就是說,反艦導彈、防空導彈、反潛導彈、陸攻巡航導彈,統統可以不經特殊改裝裝進這些垂髮系統裡。

這就給軍艦的火力配置提供了非常強的靈活性:遂行艦隊防空任務時,可以多帶遠程防空彈,帶少量反艦、反潛彈和近程防空彈用於自衛即可;遂行對陸打擊任務時,則可以多帶陸攻巡航導彈,而只攜帶少量其他類型的導彈用於應對特殊情況。



也就是說,今天較為先進的大型驅逐艦,完全可以通過合理靈活的火力配置,在實戰中發揚出並不亞於基洛夫級的火力。而今天的大驅,排水量也不過是萬噸出頭而已。

換句話說,基洛夫級在1980年代一定算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作戰艦艇之一,也是紅海軍的中堅力量。但到了2019年,它早已難當重任,更不能稱得上先進二字。

頗為雞肋的核動力設計

巡洋艦/驅逐艦的動力系統是否應該採用核動力,也曾是一個困擾著某些大國海軍艦艇設計師的難題。不過,歷史已經給出了相當明確的結論:巡洋艦/驅逐艦採用核動力,是得不償失的。軍用艦船核動力的最大價值還是體現在航空母艦上。


↑航母採用核動力主要是為了航母能夠長時間以25-30節高速奔襲。哪怕是二戰時期的大型艦隊航母一般都能以10-15節的經濟航速達到8000海里(近15000km)的最大航程,走直線的話足夠從美國本土西海岸的聖地亞哥海軍基地一路開到新加坡的樟宜海軍基地。但以10節航速走完這8000海里,需要一個多月時間。如果戰事緊急,航母卻還需要一個月才能從本土開赴作戰海域,黃花菜都涼了。

↑如果以25-30節的高速航行,一個多月的航程能縮短到10-15天。但如果航母採用常規動力,持續高速航行不僅有損壞動力系統的風險,更會飛速消耗艦上燃油,航程就只剩下經濟航速下的一到兩成。

也就是說,常規動力航母用高航速走完這8000海里,要中途補給油料至少4-5次。而這在廣袤無垠、氣候海況多變的大洋上,又會帶來很多艦隊調度配合上的難度。

如果航母採用核動力,則不存在油料不足、動力系統負擔大的顧慮,可以放心大膽油門到底奔向目標,進行長距離的高速航行,向目標海域快速反應、快速部署。

↑而對於驅逐艦、巡洋艦來說,則極少有這種遠渡重洋的戰略機動需要。美帝現役的驅逐艦、巡洋艦均採用常規動力設計,在需要對長途奔襲的航母實施護航時,多采用從不同海外基地分別派出驅逐艦、對航母進行接力護航的辦法。

↑而像前蘇聯/俄羅斯這樣在海上主要採取防禦態勢的國家來說,更加不需要艦船有強大的持續高速航行能力。說得難聽些,當年的紅海軍能在美帝的絕對海空優勢面前,守好自己家門口的一畝三分地,就已經很不錯了。

縱使成為了搭載數百枚導彈的存在,基洛夫級(彼得大帝號為該級四號艦)核動力巡洋艦也已然落後於時代。

火力:外強中乾

基洛夫級被認為是一款具有強大火力的軍艦,無外乎是因為其搭載的數百枚各型導彈。

但評價一艘艦船的火力,並不能單純看武器數量的多少。其質量以及武器系統的整體使用效率也是至關重要的。

↑前蘇聯的1144型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滿載排水量超過2.5萬噸,將近是我國055級導彈驅逐艦排水量的兩倍,是052D級的三倍多。該級艦長250.1m,寬28.5m,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巨無霸。

↑與之相比,英國的無敵級輕型航母(該級艦已全部退役)也不過192.6m長、27.5m寬,滿載排水量20600噸。也就是說,基洛夫級比很多輕型航空母艦還要大一號。這麼大的船,當然是要多裝武器的。

↑基洛夫級裝有20單元SM-233型重型反艦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P-700“花崗岩”重型反艦導彈;96單元B-203A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S-300系列遠程艦空導彈;16座8單元(共128單元)S-95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3K95道爾中程防空導彈;還有兩座傳統的雙臂式ZIF-122艦空導彈發射架,用以發射9K33型近程防空導彈。除此之外,還有多座AK630近防炮、卡什坦彈炮合一近防炮系統、130mm或100mm艦炮(該級4艘艦的裝備情況都略有不同)。

↑順帶一提,首艦基洛夫號在艦艏還裝有10單元SS-N-14反潛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在後續艦上取消了垂髮系統,改為了SS-N-15導彈,由設在艦體中後部兩側的533mm魚雷發射裝置發射,在這裡不算入垂髮總數。

這樣算來,滿載排水量2.5萬噸的基洛夫級裝有共20+96+128=244單元的導彈垂直髮射裝置。而反觀今天的一眾水面作戰艦艇,美帝的提康德羅加級有122單元垂髮,阿利伯克是96單元,我國的055級是112單元,052D更是隻有64單元。那麼是不是應該說,基洛夫級的火力就遠遠好於今天的主流水面作戰艦艇?

恰恰相反。

↑從導彈類型的角度來說,基洛夫上兩百多個單元的垂髮,都不是通用垂髮。也就是說,特定類型的垂髮系統只能適配特定型號的導彈。當20枚P700反艦導彈都被髮射出去時,就意味著基洛夫級完全喪失了遠程對艦打擊能力。當目標距離較遠時,射程較短的128單元道爾艦空導彈也會因射程不足,乾瞪眼白著急,無法發射攻擊目標。

正是因為艦上各種導彈不可混裝,基洛夫級在實際出海巡航時,為了節約維護和使用成本,有至少一半數量的垂髮系統是不會裝填導彈的。即便是戰時,也不能保證每種導彈都可以發揮其最大的作戰效能。

換句話說,基洛夫級垂髮數量雖多,但由於每種垂髮系統的用途過於單一,其總體使用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同樣,導彈類型的繁多和不可通用混裝的弊端,也給基洛夫級的火控系統造成了不小的壓力。以防空導彈火控系統為例,在全艦密密麻麻的上層建築中,有K波段“十字劍”艦空導彈火控雷達1部,用於3K95道爾中程艦空導彈;J波段“頂罩”艦空導彈火控雷達2部,用於S-300遠程艦空導彈;F/H/I波段“突現群”/"汽槍群"艦空導彈火控雷達2部,用於9K33近程艦空導彈。每種每部火控雷達能夠同時引導1-2枚導彈攻擊目標。

也就是說,由於艦上導彈和火控互不兼容,縱使能搭載遠中近程總共近200發防空導彈,基洛夫級同時也只能攻擊4個遠距離目標,2箇中距離目標,和4個近距離目標。且在實戰時複雜的電磁環境下,如此繁複的火力和火控配置,必定會給艦上的指揮調度工作帶來混亂很多麻煩甚至是混亂。

↑而無論是美帝的MK41、MK57,亦或是我兔海軍055大驅上的112單元大口徑垂髮,都是是通用垂髮。也就是說,反艦導彈、防空導彈、反潛導彈、陸攻巡航導彈,統統可以不經特殊改裝裝進這些垂髮系統裡。

這就給軍艦的火力配置提供了非常強的靈活性:遂行艦隊防空任務時,可以多帶遠程防空彈,帶少量反艦、反潛彈和近程防空彈用於自衛即可;遂行對陸打擊任務時,則可以多帶陸攻巡航導彈,而只攜帶少量其他類型的導彈用於應對特殊情況。



也就是說,今天較為先進的大型驅逐艦,完全可以通過合理靈活的火力配置,在實戰中發揚出並不亞於基洛夫級的火力。而今天的大驅,排水量也不過是萬噸出頭而已。

換句話說,基洛夫級在1980年代一定算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作戰艦艇之一,也是紅海軍的中堅力量。但到了2019年,它早已難當重任,更不能稱得上先進二字。

頗為雞肋的核動力設計

巡洋艦/驅逐艦的動力系統是否應該採用核動力,也曾是一個困擾著某些大國海軍艦艇設計師的難題。不過,歷史已經給出了相當明確的結論:巡洋艦/驅逐艦採用核動力,是得不償失的。軍用艦船核動力的最大價值還是體現在航空母艦上。


↑航母採用核動力主要是為了航母能夠長時間以25-30節高速奔襲。哪怕是二戰時期的大型艦隊航母一般都能以10-15節的經濟航速達到8000海里(近15000km)的最大航程,走直線的話足夠從美國本土西海岸的聖地亞哥海軍基地一路開到新加坡的樟宜海軍基地。但以10節航速走完這8000海里,需要一個多月時間。如果戰事緊急,航母卻還需要一個月才能從本土開赴作戰海域,黃花菜都涼了。

↑如果以25-30節的高速航行,一個多月的航程能縮短到10-15天。但如果航母採用常規動力,持續高速航行不僅有損壞動力系統的風險,更會飛速消耗艦上燃油,航程就只剩下經濟航速下的一到兩成。

也就是說,常規動力航母用高航速走完這8000海里,要中途補給油料至少4-5次。而這在廣袤無垠、氣候海況多變的大洋上,又會帶來很多艦隊調度配合上的難度。

如果航母採用核動力,則不存在油料不足、動力系統負擔大的顧慮,可以放心大膽油門到底奔向目標,進行長距離的高速航行,向目標海域快速反應、快速部署。

↑而對於驅逐艦、巡洋艦來說,則極少有這種遠渡重洋的戰略機動需要。美帝現役的驅逐艦、巡洋艦均採用常規動力設計,在需要對長途奔襲的航母實施護航時,多采用從不同海外基地分別派出驅逐艦、對航母進行接力護航的辦法。

↑而像前蘇聯/俄羅斯這樣在海上主要採取防禦態勢的國家來說,更加不需要艦船有強大的持續高速航行能力。說得難聽些,當年的紅海軍能在美帝的絕對海空優勢面前,守好自己家門口的一畝三分地,就已經很不錯了。


↑而且,核動力艦艇的造價也是驚人的。1961年,8萬噸的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造價為2.6億美元,同時期9萬噸的企業級核動力航母為4.5億美元,後者只比前者大10%出頭,但造價要翻番。

縱使成為了搭載數百枚導彈的存在,基洛夫級(彼得大帝號為該級四號艦)核動力巡洋艦也已然落後於時代。

火力:外強中乾

基洛夫級被認為是一款具有強大火力的軍艦,無外乎是因為其搭載的數百枚各型導彈。

但評價一艘艦船的火力,並不能單純看武器數量的多少。其質量以及武器系統的整體使用效率也是至關重要的。

↑前蘇聯的1144型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滿載排水量超過2.5萬噸,將近是我國055級導彈驅逐艦排水量的兩倍,是052D級的三倍多。該級艦長250.1m,寬28.5m,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巨無霸。

↑與之相比,英國的無敵級輕型航母(該級艦已全部退役)也不過192.6m長、27.5m寬,滿載排水量20600噸。也就是說,基洛夫級比很多輕型航空母艦還要大一號。這麼大的船,當然是要多裝武器的。

↑基洛夫級裝有20單元SM-233型重型反艦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P-700“花崗岩”重型反艦導彈;96單元B-203A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S-300系列遠程艦空導彈;16座8單元(共128單元)S-95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3K95道爾中程防空導彈;還有兩座傳統的雙臂式ZIF-122艦空導彈發射架,用以發射9K33型近程防空導彈。除此之外,還有多座AK630近防炮、卡什坦彈炮合一近防炮系統、130mm或100mm艦炮(該級4艘艦的裝備情況都略有不同)。

↑順帶一提,首艦基洛夫號在艦艏還裝有10單元SS-N-14反潛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在後續艦上取消了垂髮系統,改為了SS-N-15導彈,由設在艦體中後部兩側的533mm魚雷發射裝置發射,在這裡不算入垂髮總數。

這樣算來,滿載排水量2.5萬噸的基洛夫級裝有共20+96+128=244單元的導彈垂直髮射裝置。而反觀今天的一眾水面作戰艦艇,美帝的提康德羅加級有122單元垂髮,阿利伯克是96單元,我國的055級是112單元,052D更是隻有64單元。那麼是不是應該說,基洛夫級的火力就遠遠好於今天的主流水面作戰艦艇?

恰恰相反。

↑從導彈類型的角度來說,基洛夫上兩百多個單元的垂髮,都不是通用垂髮。也就是說,特定類型的垂髮系統只能適配特定型號的導彈。當20枚P700反艦導彈都被髮射出去時,就意味著基洛夫級完全喪失了遠程對艦打擊能力。當目標距離較遠時,射程較短的128單元道爾艦空導彈也會因射程不足,乾瞪眼白著急,無法發射攻擊目標。

正是因為艦上各種導彈不可混裝,基洛夫級在實際出海巡航時,為了節約維護和使用成本,有至少一半數量的垂髮系統是不會裝填導彈的。即便是戰時,也不能保證每種導彈都可以發揮其最大的作戰效能。

換句話說,基洛夫級垂髮數量雖多,但由於每種垂髮系統的用途過於單一,其總體使用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同樣,導彈類型的繁多和不可通用混裝的弊端,也給基洛夫級的火控系統造成了不小的壓力。以防空導彈火控系統為例,在全艦密密麻麻的上層建築中,有K波段“十字劍”艦空導彈火控雷達1部,用於3K95道爾中程艦空導彈;J波段“頂罩”艦空導彈火控雷達2部,用於S-300遠程艦空導彈;F/H/I波段“突現群”/"汽槍群"艦空導彈火控雷達2部,用於9K33近程艦空導彈。每種每部火控雷達能夠同時引導1-2枚導彈攻擊目標。

也就是說,由於艦上導彈和火控互不兼容,縱使能搭載遠中近程總共近200發防空導彈,基洛夫級同時也只能攻擊4個遠距離目標,2箇中距離目標,和4個近距離目標。且在實戰時複雜的電磁環境下,如此繁複的火力和火控配置,必定會給艦上的指揮調度工作帶來混亂很多麻煩甚至是混亂。

↑而無論是美帝的MK41、MK57,亦或是我兔海軍055大驅上的112單元大口徑垂髮,都是是通用垂髮。也就是說,反艦導彈、防空導彈、反潛導彈、陸攻巡航導彈,統統可以不經特殊改裝裝進這些垂髮系統裡。

這就給軍艦的火力配置提供了非常強的靈活性:遂行艦隊防空任務時,可以多帶遠程防空彈,帶少量反艦、反潛彈和近程防空彈用於自衛即可;遂行對陸打擊任務時,則可以多帶陸攻巡航導彈,而只攜帶少量其他類型的導彈用於應對特殊情況。



也就是說,今天較為先進的大型驅逐艦,完全可以通過合理靈活的火力配置,在實戰中發揚出並不亞於基洛夫級的火力。而今天的大驅,排水量也不過是萬噸出頭而已。

換句話說,基洛夫級在1980年代一定算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作戰艦艇之一,也是紅海軍的中堅力量。但到了2019年,它早已難當重任,更不能稱得上先進二字。

頗為雞肋的核動力設計

巡洋艦/驅逐艦的動力系統是否應該採用核動力,也曾是一個困擾著某些大國海軍艦艇設計師的難題。不過,歷史已經給出了相當明確的結論:巡洋艦/驅逐艦採用核動力,是得不償失的。軍用艦船核動力的最大價值還是體現在航空母艦上。


↑航母採用核動力主要是為了航母能夠長時間以25-30節高速奔襲。哪怕是二戰時期的大型艦隊航母一般都能以10-15節的經濟航速達到8000海里(近15000km)的最大航程,走直線的話足夠從美國本土西海岸的聖地亞哥海軍基地一路開到新加坡的樟宜海軍基地。但以10節航速走完這8000海里,需要一個多月時間。如果戰事緊急,航母卻還需要一個月才能從本土開赴作戰海域,黃花菜都涼了。

↑如果以25-30節的高速航行,一個多月的航程能縮短到10-15天。但如果航母採用常規動力,持續高速航行不僅有損壞動力系統的風險,更會飛速消耗艦上燃油,航程就只剩下經濟航速下的一到兩成。

也就是說,常規動力航母用高航速走完這8000海里,要中途補給油料至少4-5次。而這在廣袤無垠、氣候海況多變的大洋上,又會帶來很多艦隊調度配合上的難度。

如果航母採用核動力,則不存在油料不足、動力系統負擔大的顧慮,可以放心大膽油門到底奔向目標,進行長距離的高速航行,向目標海域快速反應、快速部署。

↑而對於驅逐艦、巡洋艦來說,則極少有這種遠渡重洋的戰略機動需要。美帝現役的驅逐艦、巡洋艦均採用常規動力設計,在需要對長途奔襲的航母實施護航時,多采用從不同海外基地分別派出驅逐艦、對航母進行接力護航的辦法。

↑而像前蘇聯/俄羅斯這樣在海上主要採取防禦態勢的國家來說,更加不需要艦船有強大的持續高速航行能力。說得難聽些,當年的紅海軍能在美帝的絕對海空優勢面前,守好自己家門口的一畝三分地,就已經很不錯了。


↑而且,核動力艦艇的造價也是驚人的。1961年,8萬噸的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造價為2.6億美元,同時期9萬噸的企業級核動力航母為4.5億美元,後者只比前者大10%出頭,但造價要翻番。

↑值得一提,同時期只有2萬噸的長灘號核動力巡洋艦的造價也高達3.32億美元,比8萬噸的小鷹級常規航母還高。

上上圖是企業號、長灘號和核動力驅逐領艦(後來被升格為巡洋艦)班布里奇號組成的全核動力艦隊於1964年進行的一次史無前例的環球航行。這次歷時64天的史詩航行總航程達32600海里,而且艦隊中途沒有進行任何補給。

但是輝煌和成就背後,有一點值得我們留意:9萬噸的企業號、2萬噸的長灘號、9千噸的班布里奇號,整個艦隊的總噸位不超過12萬噸,但總造價卻高達近9億美元(1960年代物價),足夠建造3艘半8萬噸的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了。

縱使成為了搭載數百枚導彈的存在,基洛夫級(彼得大帝號為該級四號艦)核動力巡洋艦也已然落後於時代。

火力:外強中乾

基洛夫級被認為是一款具有強大火力的軍艦,無外乎是因為其搭載的數百枚各型導彈。

但評價一艘艦船的火力,並不能單純看武器數量的多少。其質量以及武器系統的整體使用效率也是至關重要的。

↑前蘇聯的1144型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滿載排水量超過2.5萬噸,將近是我國055級導彈驅逐艦排水量的兩倍,是052D級的三倍多。該級艦長250.1m,寬28.5m,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巨無霸。

↑與之相比,英國的無敵級輕型航母(該級艦已全部退役)也不過192.6m長、27.5m寬,滿載排水量20600噸。也就是說,基洛夫級比很多輕型航空母艦還要大一號。這麼大的船,當然是要多裝武器的。

↑基洛夫級裝有20單元SM-233型重型反艦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P-700“花崗岩”重型反艦導彈;96單元B-203A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S-300系列遠程艦空導彈;16座8單元(共128單元)S-95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3K95道爾中程防空導彈;還有兩座傳統的雙臂式ZIF-122艦空導彈發射架,用以發射9K33型近程防空導彈。除此之外,還有多座AK630近防炮、卡什坦彈炮合一近防炮系統、130mm或100mm艦炮(該級4艘艦的裝備情況都略有不同)。

↑順帶一提,首艦基洛夫號在艦艏還裝有10單元SS-N-14反潛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在後續艦上取消了垂髮系統,改為了SS-N-15導彈,由設在艦體中後部兩側的533mm魚雷發射裝置發射,在這裡不算入垂髮總數。

這樣算來,滿載排水量2.5萬噸的基洛夫級裝有共20+96+128=244單元的導彈垂直髮射裝置。而反觀今天的一眾水面作戰艦艇,美帝的提康德羅加級有122單元垂髮,阿利伯克是96單元,我國的055級是112單元,052D更是隻有64單元。那麼是不是應該說,基洛夫級的火力就遠遠好於今天的主流水面作戰艦艇?

恰恰相反。

↑從導彈類型的角度來說,基洛夫上兩百多個單元的垂髮,都不是通用垂髮。也就是說,特定類型的垂髮系統只能適配特定型號的導彈。當20枚P700反艦導彈都被髮射出去時,就意味著基洛夫級完全喪失了遠程對艦打擊能力。當目標距離較遠時,射程較短的128單元道爾艦空導彈也會因射程不足,乾瞪眼白著急,無法發射攻擊目標。

正是因為艦上各種導彈不可混裝,基洛夫級在實際出海巡航時,為了節約維護和使用成本,有至少一半數量的垂髮系統是不會裝填導彈的。即便是戰時,也不能保證每種導彈都可以發揮其最大的作戰效能。

換句話說,基洛夫級垂髮數量雖多,但由於每種垂髮系統的用途過於單一,其總體使用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同樣,導彈類型的繁多和不可通用混裝的弊端,也給基洛夫級的火控系統造成了不小的壓力。以防空導彈火控系統為例,在全艦密密麻麻的上層建築中,有K波段“十字劍”艦空導彈火控雷達1部,用於3K95道爾中程艦空導彈;J波段“頂罩”艦空導彈火控雷達2部,用於S-300遠程艦空導彈;F/H/I波段“突現群”/"汽槍群"艦空導彈火控雷達2部,用於9K33近程艦空導彈。每種每部火控雷達能夠同時引導1-2枚導彈攻擊目標。

也就是說,由於艦上導彈和火控互不兼容,縱使能搭載遠中近程總共近200發防空導彈,基洛夫級同時也只能攻擊4個遠距離目標,2箇中距離目標,和4個近距離目標。且在實戰時複雜的電磁環境下,如此繁複的火力和火控配置,必定會給艦上的指揮調度工作帶來混亂很多麻煩甚至是混亂。

↑而無論是美帝的MK41、MK57,亦或是我兔海軍055大驅上的112單元大口徑垂髮,都是是通用垂髮。也就是說,反艦導彈、防空導彈、反潛導彈、陸攻巡航導彈,統統可以不經特殊改裝裝進這些垂髮系統裡。

這就給軍艦的火力配置提供了非常強的靈活性:遂行艦隊防空任務時,可以多帶遠程防空彈,帶少量反艦、反潛彈和近程防空彈用於自衛即可;遂行對陸打擊任務時,則可以多帶陸攻巡航導彈,而只攜帶少量其他類型的導彈用於應對特殊情況。



也就是說,今天較為先進的大型驅逐艦,完全可以通過合理靈活的火力配置,在實戰中發揚出並不亞於基洛夫級的火力。而今天的大驅,排水量也不過是萬噸出頭而已。

換句話說,基洛夫級在1980年代一定算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作戰艦艇之一,也是紅海軍的中堅力量。但到了2019年,它早已難當重任,更不能稱得上先進二字。

頗為雞肋的核動力設計

巡洋艦/驅逐艦的動力系統是否應該採用核動力,也曾是一個困擾著某些大國海軍艦艇設計師的難題。不過,歷史已經給出了相當明確的結論:巡洋艦/驅逐艦採用核動力,是得不償失的。軍用艦船核動力的最大價值還是體現在航空母艦上。


↑航母採用核動力主要是為了航母能夠長時間以25-30節高速奔襲。哪怕是二戰時期的大型艦隊航母一般都能以10-15節的經濟航速達到8000海里(近15000km)的最大航程,走直線的話足夠從美國本土西海岸的聖地亞哥海軍基地一路開到新加坡的樟宜海軍基地。但以10節航速走完這8000海里,需要一個多月時間。如果戰事緊急,航母卻還需要一個月才能從本土開赴作戰海域,黃花菜都涼了。

↑如果以25-30節的高速航行,一個多月的航程能縮短到10-15天。但如果航母採用常規動力,持續高速航行不僅有損壞動力系統的風險,更會飛速消耗艦上燃油,航程就只剩下經濟航速下的一到兩成。

也就是說,常規動力航母用高航速走完這8000海里,要中途補給油料至少4-5次。而這在廣袤無垠、氣候海況多變的大洋上,又會帶來很多艦隊調度配合上的難度。

如果航母採用核動力,則不存在油料不足、動力系統負擔大的顧慮,可以放心大膽油門到底奔向目標,進行長距離的高速航行,向目標海域快速反應、快速部署。

↑而對於驅逐艦、巡洋艦來說,則極少有這種遠渡重洋的戰略機動需要。美帝現役的驅逐艦、巡洋艦均採用常規動力設計,在需要對長途奔襲的航母實施護航時,多采用從不同海外基地分別派出驅逐艦、對航母進行接力護航的辦法。

↑而像前蘇聯/俄羅斯這樣在海上主要採取防禦態勢的國家來說,更加不需要艦船有強大的持續高速航行能力。說得難聽些,當年的紅海軍能在美帝的絕對海空優勢面前,守好自己家門口的一畝三分地,就已經很不錯了。


↑而且,核動力艦艇的造價也是驚人的。1961年,8萬噸的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造價為2.6億美元,同時期9萬噸的企業級核動力航母為4.5億美元,後者只比前者大10%出頭,但造價要翻番。

↑值得一提,同時期只有2萬噸的長灘號核動力巡洋艦的造價也高達3.32億美元,比8萬噸的小鷹級常規航母還高。

上上圖是企業號、長灘號和核動力驅逐領艦(後來被升格為巡洋艦)班布里奇號組成的全核動力艦隊於1964年進行的一次史無前例的環球航行。這次歷時64天的史詩航行總航程達32600海里,而且艦隊中途沒有進行任何補給。

但是輝煌和成就背後,有一點值得我們留意:9萬噸的企業號、2萬噸的長灘號、9千噸的班布里奇號,整個艦隊的總噸位不超過12萬噸,但總造價卻高達近9億美元(1960年代物價),足夠建造3艘半8萬噸的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了。

↑而且核動力艦船每過15到25年就需要換料大修,需要拆解部分艦體進行核反應堆芯的更換,一兩年的工期是少不了的。一次換料大修所需的費用也一般能達到軍艦造價的10%-15%。

此外核動力動力系統本身也比相同功率的常規動力系統昂貴得多。核動力艦船平時所需的使用成本、維護時間也高於一般常規動力艦艇。上圖是美國航母27個月一週期的航母日程安排,可見兩年多的週期裡,核動力航母有長達半年時間在港維修,又需要3-5個月的磨合重整時間,實際可出航部署時間只有15-17個月。

也就是說,以核動力航母為例的話,在一艘核動力艦隻的整個服役生涯中,即便是最理想的狀態,也只有六成時間可供出航(這其中也包括出海訓練、試航的時間),另外四成時間都處在不可出港的狀態。

縱使成為了搭載數百枚導彈的存在,基洛夫級(彼得大帝號為該級四號艦)核動力巡洋艦也已然落後於時代。

火力:外強中乾

基洛夫級被認為是一款具有強大火力的軍艦,無外乎是因為其搭載的數百枚各型導彈。

但評價一艘艦船的火力,並不能單純看武器數量的多少。其質量以及武器系統的整體使用效率也是至關重要的。

↑前蘇聯的1144型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滿載排水量超過2.5萬噸,將近是我國055級導彈驅逐艦排水量的兩倍,是052D級的三倍多。該級艦長250.1m,寬28.5m,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巨無霸。

↑與之相比,英國的無敵級輕型航母(該級艦已全部退役)也不過192.6m長、27.5m寬,滿載排水量20600噸。也就是說,基洛夫級比很多輕型航空母艦還要大一號。這麼大的船,當然是要多裝武器的。

↑基洛夫級裝有20單元SM-233型重型反艦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P-700“花崗岩”重型反艦導彈;96單元B-203A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S-300系列遠程艦空導彈;16座8單元(共128單元)S-95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3K95道爾中程防空導彈;還有兩座傳統的雙臂式ZIF-122艦空導彈發射架,用以發射9K33型近程防空導彈。除此之外,還有多座AK630近防炮、卡什坦彈炮合一近防炮系統、130mm或100mm艦炮(該級4艘艦的裝備情況都略有不同)。

↑順帶一提,首艦基洛夫號在艦艏還裝有10單元SS-N-14反潛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在後續艦上取消了垂髮系統,改為了SS-N-15導彈,由設在艦體中後部兩側的533mm魚雷發射裝置發射,在這裡不算入垂髮總數。

這樣算來,滿載排水量2.5萬噸的基洛夫級裝有共20+96+128=244單元的導彈垂直髮射裝置。而反觀今天的一眾水面作戰艦艇,美帝的提康德羅加級有122單元垂髮,阿利伯克是96單元,我國的055級是112單元,052D更是隻有64單元。那麼是不是應該說,基洛夫級的火力就遠遠好於今天的主流水面作戰艦艇?

恰恰相反。

↑從導彈類型的角度來說,基洛夫上兩百多個單元的垂髮,都不是通用垂髮。也就是說,特定類型的垂髮系統只能適配特定型號的導彈。當20枚P700反艦導彈都被髮射出去時,就意味著基洛夫級完全喪失了遠程對艦打擊能力。當目標距離較遠時,射程較短的128單元道爾艦空導彈也會因射程不足,乾瞪眼白著急,無法發射攻擊目標。

正是因為艦上各種導彈不可混裝,基洛夫級在實際出海巡航時,為了節約維護和使用成本,有至少一半數量的垂髮系統是不會裝填導彈的。即便是戰時,也不能保證每種導彈都可以發揮其最大的作戰效能。

換句話說,基洛夫級垂髮數量雖多,但由於每種垂髮系統的用途過於單一,其總體使用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同樣,導彈類型的繁多和不可通用混裝的弊端,也給基洛夫級的火控系統造成了不小的壓力。以防空導彈火控系統為例,在全艦密密麻麻的上層建築中,有K波段“十字劍”艦空導彈火控雷達1部,用於3K95道爾中程艦空導彈;J波段“頂罩”艦空導彈火控雷達2部,用於S-300遠程艦空導彈;F/H/I波段“突現群”/"汽槍群"艦空導彈火控雷達2部,用於9K33近程艦空導彈。每種每部火控雷達能夠同時引導1-2枚導彈攻擊目標。

也就是說,由於艦上導彈和火控互不兼容,縱使能搭載遠中近程總共近200發防空導彈,基洛夫級同時也只能攻擊4個遠距離目標,2箇中距離目標,和4個近距離目標。且在實戰時複雜的電磁環境下,如此繁複的火力和火控配置,必定會給艦上的指揮調度工作帶來混亂很多麻煩甚至是混亂。

↑而無論是美帝的MK41、MK57,亦或是我兔海軍055大驅上的112單元大口徑垂髮,都是是通用垂髮。也就是說,反艦導彈、防空導彈、反潛導彈、陸攻巡航導彈,統統可以不經特殊改裝裝進這些垂髮系統裡。

這就給軍艦的火力配置提供了非常強的靈活性:遂行艦隊防空任務時,可以多帶遠程防空彈,帶少量反艦、反潛彈和近程防空彈用於自衛即可;遂行對陸打擊任務時,則可以多帶陸攻巡航導彈,而只攜帶少量其他類型的導彈用於應對特殊情況。



也就是說,今天較為先進的大型驅逐艦,完全可以通過合理靈活的火力配置,在實戰中發揚出並不亞於基洛夫級的火力。而今天的大驅,排水量也不過是萬噸出頭而已。

換句話說,基洛夫級在1980年代一定算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作戰艦艇之一,也是紅海軍的中堅力量。但到了2019年,它早已難當重任,更不能稱得上先進二字。

頗為雞肋的核動力設計

巡洋艦/驅逐艦的動力系統是否應該採用核動力,也曾是一個困擾著某些大國海軍艦艇設計師的難題。不過,歷史已經給出了相當明確的結論:巡洋艦/驅逐艦採用核動力,是得不償失的。軍用艦船核動力的最大價值還是體現在航空母艦上。


↑航母採用核動力主要是為了航母能夠長時間以25-30節高速奔襲。哪怕是二戰時期的大型艦隊航母一般都能以10-15節的經濟航速達到8000海里(近15000km)的最大航程,走直線的話足夠從美國本土西海岸的聖地亞哥海軍基地一路開到新加坡的樟宜海軍基地。但以10節航速走完這8000海里,需要一個多月時間。如果戰事緊急,航母卻還需要一個月才能從本土開赴作戰海域,黃花菜都涼了。

↑如果以25-30節的高速航行,一個多月的航程能縮短到10-15天。但如果航母採用常規動力,持續高速航行不僅有損壞動力系統的風險,更會飛速消耗艦上燃油,航程就只剩下經濟航速下的一到兩成。

也就是說,常規動力航母用高航速走完這8000海里,要中途補給油料至少4-5次。而這在廣袤無垠、氣候海況多變的大洋上,又會帶來很多艦隊調度配合上的難度。

如果航母採用核動力,則不存在油料不足、動力系統負擔大的顧慮,可以放心大膽油門到底奔向目標,進行長距離的高速航行,向目標海域快速反應、快速部署。

↑而對於驅逐艦、巡洋艦來說,則極少有這種遠渡重洋的戰略機動需要。美帝現役的驅逐艦、巡洋艦均採用常規動力設計,在需要對長途奔襲的航母實施護航時,多采用從不同海外基地分別派出驅逐艦、對航母進行接力護航的辦法。

↑而像前蘇聯/俄羅斯這樣在海上主要採取防禦態勢的國家來說,更加不需要艦船有強大的持續高速航行能力。說得難聽些,當年的紅海軍能在美帝的絕對海空優勢面前,守好自己家門口的一畝三分地,就已經很不錯了。


↑而且,核動力艦艇的造價也是驚人的。1961年,8萬噸的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造價為2.6億美元,同時期9萬噸的企業級核動力航母為4.5億美元,後者只比前者大10%出頭,但造價要翻番。

↑值得一提,同時期只有2萬噸的長灘號核動力巡洋艦的造價也高達3.32億美元,比8萬噸的小鷹級常規航母還高。

上上圖是企業號、長灘號和核動力驅逐領艦(後來被升格為巡洋艦)班布里奇號組成的全核動力艦隊於1964年進行的一次史無前例的環球航行。這次歷時64天的史詩航行總航程達32600海里,而且艦隊中途沒有進行任何補給。

但是輝煌和成就背後,有一點值得我們留意:9萬噸的企業號、2萬噸的長灘號、9千噸的班布里奇號,整個艦隊的總噸位不超過12萬噸,但總造價卻高達近9億美元(1960年代物價),足夠建造3艘半8萬噸的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了。

↑而且核動力艦船每過15到25年就需要換料大修,需要拆解部分艦體進行核反應堆芯的更換,一兩年的工期是少不了的。一次換料大修所需的費用也一般能達到軍艦造價的10%-15%。

此外核動力動力系統本身也比相同功率的常規動力系統昂貴得多。核動力艦船平時所需的使用成本、維護時間也高於一般常規動力艦艇。上圖是美國航母27個月一週期的航母日程安排,可見兩年多的週期裡,核動力航母有長達半年時間在港維修,又需要3-5個月的磨合重整時間,實際可出航部署時間只有15-17個月。

也就是說,以核動力航母為例的話,在一艘核動力艦隻的整個服役生涯中,即便是最理想的狀態,也只有六成時間可供出航(這其中也包括出海訓練、試航的時間),另外四成時間都處在不可出港的狀態。

↑而且同樣地,核動力艦艇在退役後,拆解核反應堆也是個耗錢、費事、吃技術的大工程。

縱使成為了搭載數百枚導彈的存在,基洛夫級(彼得大帝號為該級四號艦)核動力巡洋艦也已然落後於時代。

火力:外強中乾

基洛夫級被認為是一款具有強大火力的軍艦,無外乎是因為其搭載的數百枚各型導彈。

但評價一艘艦船的火力,並不能單純看武器數量的多少。其質量以及武器系統的整體使用效率也是至關重要的。

↑前蘇聯的1144型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滿載排水量超過2.5萬噸,將近是我國055級導彈驅逐艦排水量的兩倍,是052D級的三倍多。該級艦長250.1m,寬28.5m,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巨無霸。

↑與之相比,英國的無敵級輕型航母(該級艦已全部退役)也不過192.6m長、27.5m寬,滿載排水量20600噸。也就是說,基洛夫級比很多輕型航空母艦還要大一號。這麼大的船,當然是要多裝武器的。

↑基洛夫級裝有20單元SM-233型重型反艦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P-700“花崗岩”重型反艦導彈;96單元B-203A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S-300系列遠程艦空導彈;16座8單元(共128單元)S-95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3K95道爾中程防空導彈;還有兩座傳統的雙臂式ZIF-122艦空導彈發射架,用以發射9K33型近程防空導彈。除此之外,還有多座AK630近防炮、卡什坦彈炮合一近防炮系統、130mm或100mm艦炮(該級4艘艦的裝備情況都略有不同)。

↑順帶一提,首艦基洛夫號在艦艏還裝有10單元SS-N-14反潛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在後續艦上取消了垂髮系統,改為了SS-N-15導彈,由設在艦體中後部兩側的533mm魚雷發射裝置發射,在這裡不算入垂髮總數。

這樣算來,滿載排水量2.5萬噸的基洛夫級裝有共20+96+128=244單元的導彈垂直髮射裝置。而反觀今天的一眾水面作戰艦艇,美帝的提康德羅加級有122單元垂髮,阿利伯克是96單元,我國的055級是112單元,052D更是隻有64單元。那麼是不是應該說,基洛夫級的火力就遠遠好於今天的主流水面作戰艦艇?

恰恰相反。

↑從導彈類型的角度來說,基洛夫上兩百多個單元的垂髮,都不是通用垂髮。也就是說,特定類型的垂髮系統只能適配特定型號的導彈。當20枚P700反艦導彈都被髮射出去時,就意味著基洛夫級完全喪失了遠程對艦打擊能力。當目標距離較遠時,射程較短的128單元道爾艦空導彈也會因射程不足,乾瞪眼白著急,無法發射攻擊目標。

正是因為艦上各種導彈不可混裝,基洛夫級在實際出海巡航時,為了節約維護和使用成本,有至少一半數量的垂髮系統是不會裝填導彈的。即便是戰時,也不能保證每種導彈都可以發揮其最大的作戰效能。

換句話說,基洛夫級垂髮數量雖多,但由於每種垂髮系統的用途過於單一,其總體使用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同樣,導彈類型的繁多和不可通用混裝的弊端,也給基洛夫級的火控系統造成了不小的壓力。以防空導彈火控系統為例,在全艦密密麻麻的上層建築中,有K波段“十字劍”艦空導彈火控雷達1部,用於3K95道爾中程艦空導彈;J波段“頂罩”艦空導彈火控雷達2部,用於S-300遠程艦空導彈;F/H/I波段“突現群”/"汽槍群"艦空導彈火控雷達2部,用於9K33近程艦空導彈。每種每部火控雷達能夠同時引導1-2枚導彈攻擊目標。

也就是說,由於艦上導彈和火控互不兼容,縱使能搭載遠中近程總共近200發防空導彈,基洛夫級同時也只能攻擊4個遠距離目標,2箇中距離目標,和4個近距離目標。且在實戰時複雜的電磁環境下,如此繁複的火力和火控配置,必定會給艦上的指揮調度工作帶來混亂很多麻煩甚至是混亂。

↑而無論是美帝的MK41、MK57,亦或是我兔海軍055大驅上的112單元大口徑垂髮,都是是通用垂髮。也就是說,反艦導彈、防空導彈、反潛導彈、陸攻巡航導彈,統統可以不經特殊改裝裝進這些垂髮系統裡。

這就給軍艦的火力配置提供了非常強的靈活性:遂行艦隊防空任務時,可以多帶遠程防空彈,帶少量反艦、反潛彈和近程防空彈用於自衛即可;遂行對陸打擊任務時,則可以多帶陸攻巡航導彈,而只攜帶少量其他類型的導彈用於應對特殊情況。



也就是說,今天較為先進的大型驅逐艦,完全可以通過合理靈活的火力配置,在實戰中發揚出並不亞於基洛夫級的火力。而今天的大驅,排水量也不過是萬噸出頭而已。

換句話說,基洛夫級在1980年代一定算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作戰艦艇之一,也是紅海軍的中堅力量。但到了2019年,它早已難當重任,更不能稱得上先進二字。

頗為雞肋的核動力設計

巡洋艦/驅逐艦的動力系統是否應該採用核動力,也曾是一個困擾著某些大國海軍艦艇設計師的難題。不過,歷史已經給出了相當明確的結論:巡洋艦/驅逐艦採用核動力,是得不償失的。軍用艦船核動力的最大價值還是體現在航空母艦上。


↑航母採用核動力主要是為了航母能夠長時間以25-30節高速奔襲。哪怕是二戰時期的大型艦隊航母一般都能以10-15節的經濟航速達到8000海里(近15000km)的最大航程,走直線的話足夠從美國本土西海岸的聖地亞哥海軍基地一路開到新加坡的樟宜海軍基地。但以10節航速走完這8000海里,需要一個多月時間。如果戰事緊急,航母卻還需要一個月才能從本土開赴作戰海域,黃花菜都涼了。

↑如果以25-30節的高速航行,一個多月的航程能縮短到10-15天。但如果航母採用常規動力,持續高速航行不僅有損壞動力系統的風險,更會飛速消耗艦上燃油,航程就只剩下經濟航速下的一到兩成。

也就是說,常規動力航母用高航速走完這8000海里,要中途補給油料至少4-5次。而這在廣袤無垠、氣候海況多變的大洋上,又會帶來很多艦隊調度配合上的難度。

如果航母採用核動力,則不存在油料不足、動力系統負擔大的顧慮,可以放心大膽油門到底奔向目標,進行長距離的高速航行,向目標海域快速反應、快速部署。

↑而對於驅逐艦、巡洋艦來說,則極少有這種遠渡重洋的戰略機動需要。美帝現役的驅逐艦、巡洋艦均採用常規動力設計,在需要對長途奔襲的航母實施護航時,多采用從不同海外基地分別派出驅逐艦、對航母進行接力護航的辦法。

↑而像前蘇聯/俄羅斯這樣在海上主要採取防禦態勢的國家來說,更加不需要艦船有強大的持續高速航行能力。說得難聽些,當年的紅海軍能在美帝的絕對海空優勢面前,守好自己家門口的一畝三分地,就已經很不錯了。


↑而且,核動力艦艇的造價也是驚人的。1961年,8萬噸的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造價為2.6億美元,同時期9萬噸的企業級核動力航母為4.5億美元,後者只比前者大10%出頭,但造價要翻番。

↑值得一提,同時期只有2萬噸的長灘號核動力巡洋艦的造價也高達3.32億美元,比8萬噸的小鷹級常規航母還高。

上上圖是企業號、長灘號和核動力驅逐領艦(後來被升格為巡洋艦)班布里奇號組成的全核動力艦隊於1964年進行的一次史無前例的環球航行。這次歷時64天的史詩航行總航程達32600海里,而且艦隊中途沒有進行任何補給。

但是輝煌和成就背後,有一點值得我們留意:9萬噸的企業號、2萬噸的長灘號、9千噸的班布里奇號,整個艦隊的總噸位不超過12萬噸,但總造價卻高達近9億美元(1960年代物價),足夠建造3艘半8萬噸的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了。

↑而且核動力艦船每過15到25年就需要換料大修,需要拆解部分艦體進行核反應堆芯的更換,一兩年的工期是少不了的。一次換料大修所需的費用也一般能達到軍艦造價的10%-15%。

此外核動力動力系統本身也比相同功率的常規動力系統昂貴得多。核動力艦船平時所需的使用成本、維護時間也高於一般常規動力艦艇。上圖是美國航母27個月一週期的航母日程安排,可見兩年多的週期裡,核動力航母有長達半年時間在港維修,又需要3-5個月的磨合重整時間,實際可出航部署時間只有15-17個月。

也就是說,以核動力航母為例的話,在一艘核動力艦隻的整個服役生涯中,即便是最理想的狀態,也只有六成時間可供出航(這其中也包括出海訓練、試航的時間),另外四成時間都處在不可出港的狀態。

↑而且同樣地,核動力艦艇在退役後,拆解核反應堆也是個耗錢、費事、吃技術的大工程。

↑因此從很大程度上來看,基洛夫級可以說是前蘇聯海軍不惜血本打造的一款核動力面子工程。其威懾、象徵意義遠大於其在實戰中所能發揮的實際作戰效能。

綜上,基洛夫級無論是從作戰性能上來看,亦或是從經濟實用角度進行考量,都很難被認為是一代成功的軍艦。

帝國餘暉:四艘基洛夫級的明天

基洛夫級首艦基洛夫號(後改名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於1974年3月26號就已開工,1980年12月30日服役,2004年3月30日退役。

餘下三艦分別於1984年、1988年、1998年完工入役。可以說四艘基洛夫級走到今天,都已經是有20-40年艦齡的老艦了,必然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艦體設備老化,以及核燃料的大修換料問題。

但眾所周知,今天的俄羅斯海軍已很難和當年的蘇聯紅海軍相提並論。對於這四艘海上巨獸,俄羅斯也曾多次提出過大規模的改造計劃,但它們中的絕大多數,都只是雷聲大雨點小。

縱使成為了搭載數百枚導彈的存在,基洛夫級(彼得大帝號為該級四號艦)核動力巡洋艦也已然落後於時代。

火力:外強中乾

基洛夫級被認為是一款具有強大火力的軍艦,無外乎是因為其搭載的數百枚各型導彈。

但評價一艘艦船的火力,並不能單純看武器數量的多少。其質量以及武器系統的整體使用效率也是至關重要的。

↑前蘇聯的1144型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滿載排水量超過2.5萬噸,將近是我國055級導彈驅逐艦排水量的兩倍,是052D級的三倍多。該級艦長250.1m,寬28.5m,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巨無霸。

↑與之相比,英國的無敵級輕型航母(該級艦已全部退役)也不過192.6m長、27.5m寬,滿載排水量20600噸。也就是說,基洛夫級比很多輕型航空母艦還要大一號。這麼大的船,當然是要多裝武器的。

↑基洛夫級裝有20單元SM-233型重型反艦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P-700“花崗岩”重型反艦導彈;96單元B-203A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S-300系列遠程艦空導彈;16座8單元(共128單元)S-95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3K95道爾中程防空導彈;還有兩座傳統的雙臂式ZIF-122艦空導彈發射架,用以發射9K33型近程防空導彈。除此之外,還有多座AK630近防炮、卡什坦彈炮合一近防炮系統、130mm或100mm艦炮(該級4艘艦的裝備情況都略有不同)。

↑順帶一提,首艦基洛夫號在艦艏還裝有10單元SS-N-14反潛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在後續艦上取消了垂髮系統,改為了SS-N-15導彈,由設在艦體中後部兩側的533mm魚雷發射裝置發射,在這裡不算入垂髮總數。

這樣算來,滿載排水量2.5萬噸的基洛夫級裝有共20+96+128=244單元的導彈垂直髮射裝置。而反觀今天的一眾水面作戰艦艇,美帝的提康德羅加級有122單元垂髮,阿利伯克是96單元,我國的055級是112單元,052D更是隻有64單元。那麼是不是應該說,基洛夫級的火力就遠遠好於今天的主流水面作戰艦艇?

恰恰相反。

↑從導彈類型的角度來說,基洛夫上兩百多個單元的垂髮,都不是通用垂髮。也就是說,特定類型的垂髮系統只能適配特定型號的導彈。當20枚P700反艦導彈都被髮射出去時,就意味著基洛夫級完全喪失了遠程對艦打擊能力。當目標距離較遠時,射程較短的128單元道爾艦空導彈也會因射程不足,乾瞪眼白著急,無法發射攻擊目標。

正是因為艦上各種導彈不可混裝,基洛夫級在實際出海巡航時,為了節約維護和使用成本,有至少一半數量的垂髮系統是不會裝填導彈的。即便是戰時,也不能保證每種導彈都可以發揮其最大的作戰效能。

換句話說,基洛夫級垂髮數量雖多,但由於每種垂髮系統的用途過於單一,其總體使用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同樣,導彈類型的繁多和不可通用混裝的弊端,也給基洛夫級的火控系統造成了不小的壓力。以防空導彈火控系統為例,在全艦密密麻麻的上層建築中,有K波段“十字劍”艦空導彈火控雷達1部,用於3K95道爾中程艦空導彈;J波段“頂罩”艦空導彈火控雷達2部,用於S-300遠程艦空導彈;F/H/I波段“突現群”/"汽槍群"艦空導彈火控雷達2部,用於9K33近程艦空導彈。每種每部火控雷達能夠同時引導1-2枚導彈攻擊目標。

也就是說,由於艦上導彈和火控互不兼容,縱使能搭載遠中近程總共近200發防空導彈,基洛夫級同時也只能攻擊4個遠距離目標,2箇中距離目標,和4個近距離目標。且在實戰時複雜的電磁環境下,如此繁複的火力和火控配置,必定會給艦上的指揮調度工作帶來混亂很多麻煩甚至是混亂。

↑而無論是美帝的MK41、MK57,亦或是我兔海軍055大驅上的112單元大口徑垂髮,都是是通用垂髮。也就是說,反艦導彈、防空導彈、反潛導彈、陸攻巡航導彈,統統可以不經特殊改裝裝進這些垂髮系統裡。

這就給軍艦的火力配置提供了非常強的靈活性:遂行艦隊防空任務時,可以多帶遠程防空彈,帶少量反艦、反潛彈和近程防空彈用於自衛即可;遂行對陸打擊任務時,則可以多帶陸攻巡航導彈,而只攜帶少量其他類型的導彈用於應對特殊情況。



也就是說,今天較為先進的大型驅逐艦,完全可以通過合理靈活的火力配置,在實戰中發揚出並不亞於基洛夫級的火力。而今天的大驅,排水量也不過是萬噸出頭而已。

換句話說,基洛夫級在1980年代一定算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作戰艦艇之一,也是紅海軍的中堅力量。但到了2019年,它早已難當重任,更不能稱得上先進二字。

頗為雞肋的核動力設計

巡洋艦/驅逐艦的動力系統是否應該採用核動力,也曾是一個困擾著某些大國海軍艦艇設計師的難題。不過,歷史已經給出了相當明確的結論:巡洋艦/驅逐艦採用核動力,是得不償失的。軍用艦船核動力的最大價值還是體現在航空母艦上。


↑航母採用核動力主要是為了航母能夠長時間以25-30節高速奔襲。哪怕是二戰時期的大型艦隊航母一般都能以10-15節的經濟航速達到8000海里(近15000km)的最大航程,走直線的話足夠從美國本土西海岸的聖地亞哥海軍基地一路開到新加坡的樟宜海軍基地。但以10節航速走完這8000海里,需要一個多月時間。如果戰事緊急,航母卻還需要一個月才能從本土開赴作戰海域,黃花菜都涼了。

↑如果以25-30節的高速航行,一個多月的航程能縮短到10-15天。但如果航母採用常規動力,持續高速航行不僅有損壞動力系統的風險,更會飛速消耗艦上燃油,航程就只剩下經濟航速下的一到兩成。

也就是說,常規動力航母用高航速走完這8000海里,要中途補給油料至少4-5次。而這在廣袤無垠、氣候海況多變的大洋上,又會帶來很多艦隊調度配合上的難度。

如果航母採用核動力,則不存在油料不足、動力系統負擔大的顧慮,可以放心大膽油門到底奔向目標,進行長距離的高速航行,向目標海域快速反應、快速部署。

↑而對於驅逐艦、巡洋艦來說,則極少有這種遠渡重洋的戰略機動需要。美帝現役的驅逐艦、巡洋艦均採用常規動力設計,在需要對長途奔襲的航母實施護航時,多采用從不同海外基地分別派出驅逐艦、對航母進行接力護航的辦法。

↑而像前蘇聯/俄羅斯這樣在海上主要採取防禦態勢的國家來說,更加不需要艦船有強大的持續高速航行能力。說得難聽些,當年的紅海軍能在美帝的絕對海空優勢面前,守好自己家門口的一畝三分地,就已經很不錯了。


↑而且,核動力艦艇的造價也是驚人的。1961年,8萬噸的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造價為2.6億美元,同時期9萬噸的企業級核動力航母為4.5億美元,後者只比前者大10%出頭,但造價要翻番。

↑值得一提,同時期只有2萬噸的長灘號核動力巡洋艦的造價也高達3.32億美元,比8萬噸的小鷹級常規航母還高。

上上圖是企業號、長灘號和核動力驅逐領艦(後來被升格為巡洋艦)班布里奇號組成的全核動力艦隊於1964年進行的一次史無前例的環球航行。這次歷時64天的史詩航行總航程達32600海里,而且艦隊中途沒有進行任何補給。

但是輝煌和成就背後,有一點值得我們留意:9萬噸的企業號、2萬噸的長灘號、9千噸的班布里奇號,整個艦隊的總噸位不超過12萬噸,但總造價卻高達近9億美元(1960年代物價),足夠建造3艘半8萬噸的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了。

↑而且核動力艦船每過15到25年就需要換料大修,需要拆解部分艦體進行核反應堆芯的更換,一兩年的工期是少不了的。一次換料大修所需的費用也一般能達到軍艦造價的10%-15%。

此外核動力動力系統本身也比相同功率的常規動力系統昂貴得多。核動力艦船平時所需的使用成本、維護時間也高於一般常規動力艦艇。上圖是美國航母27個月一週期的航母日程安排,可見兩年多的週期裡,核動力航母有長達半年時間在港維修,又需要3-5個月的磨合重整時間,實際可出航部署時間只有15-17個月。

也就是說,以核動力航母為例的話,在一艘核動力艦隻的整個服役生涯中,即便是最理想的狀態,也只有六成時間可供出航(這其中也包括出海訓練、試航的時間),另外四成時間都處在不可出港的狀態。

↑而且同樣地,核動力艦艇在退役後,拆解核反應堆也是個耗錢、費事、吃技術的大工程。

↑因此從很大程度上來看,基洛夫級可以說是前蘇聯海軍不惜血本打造的一款核動力面子工程。其威懾、象徵意義遠大於其在實戰中所能發揮的實際作戰效能。

綜上,基洛夫級無論是從作戰性能上來看,亦或是從經濟實用角度進行考量,都很難被認為是一代成功的軍艦。

帝國餘暉:四艘基洛夫級的明天

基洛夫級首艦基洛夫號(後改名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於1974年3月26號就已開工,1980年12月30日服役,2004年3月30日退役。

餘下三艦分別於1984年、1988年、1998年完工入役。可以說四艘基洛夫級走到今天,都已經是有20-40年艦齡的老艦了,必然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艦體設備老化,以及核燃料的大修換料問題。

但眾所周知,今天的俄羅斯海軍已很難和當年的蘇聯紅海軍相提並論。對於這四艘海上巨獸,俄羅斯也曾多次提出過大規模的改造計劃,但它們中的絕大多數,都只是雷聲大雨點小。

縱使成為了搭載數百枚導彈的存在,基洛夫級(彼得大帝號為該級四號艦)核動力巡洋艦也已然落後於時代。

火力:外強中乾

基洛夫級被認為是一款具有強大火力的軍艦,無外乎是因為其搭載的數百枚各型導彈。

但評價一艘艦船的火力,並不能單純看武器數量的多少。其質量以及武器系統的整體使用效率也是至關重要的。

↑前蘇聯的1144型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滿載排水量超過2.5萬噸,將近是我國055級導彈驅逐艦排水量的兩倍,是052D級的三倍多。該級艦長250.1m,寬28.5m,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巨無霸。

↑與之相比,英國的無敵級輕型航母(該級艦已全部退役)也不過192.6m長、27.5m寬,滿載排水量20600噸。也就是說,基洛夫級比很多輕型航空母艦還要大一號。這麼大的船,當然是要多裝武器的。

↑基洛夫級裝有20單元SM-233型重型反艦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P-700“花崗岩”重型反艦導彈;96單元B-203A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S-300系列遠程艦空導彈;16座8單元(共128單元)S-95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3K95道爾中程防空導彈;還有兩座傳統的雙臂式ZIF-122艦空導彈發射架,用以發射9K33型近程防空導彈。除此之外,還有多座AK630近防炮、卡什坦彈炮合一近防炮系統、130mm或100mm艦炮(該級4艘艦的裝備情況都略有不同)。

↑順帶一提,首艦基洛夫號在艦艏還裝有10單元SS-N-14反潛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在後續艦上取消了垂髮系統,改為了SS-N-15導彈,由設在艦體中後部兩側的533mm魚雷發射裝置發射,在這裡不算入垂髮總數。

這樣算來,滿載排水量2.5萬噸的基洛夫級裝有共20+96+128=244單元的導彈垂直髮射裝置。而反觀今天的一眾水面作戰艦艇,美帝的提康德羅加級有122單元垂髮,阿利伯克是96單元,我國的055級是112單元,052D更是隻有64單元。那麼是不是應該說,基洛夫級的火力就遠遠好於今天的主流水面作戰艦艇?

恰恰相反。

↑從導彈類型的角度來說,基洛夫上兩百多個單元的垂髮,都不是通用垂髮。也就是說,特定類型的垂髮系統只能適配特定型號的導彈。當20枚P700反艦導彈都被髮射出去時,就意味著基洛夫級完全喪失了遠程對艦打擊能力。當目標距離較遠時,射程較短的128單元道爾艦空導彈也會因射程不足,乾瞪眼白著急,無法發射攻擊目標。

正是因為艦上各種導彈不可混裝,基洛夫級在實際出海巡航時,為了節約維護和使用成本,有至少一半數量的垂髮系統是不會裝填導彈的。即便是戰時,也不能保證每種導彈都可以發揮其最大的作戰效能。

換句話說,基洛夫級垂髮數量雖多,但由於每種垂髮系統的用途過於單一,其總體使用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同樣,導彈類型的繁多和不可通用混裝的弊端,也給基洛夫級的火控系統造成了不小的壓力。以防空導彈火控系統為例,在全艦密密麻麻的上層建築中,有K波段“十字劍”艦空導彈火控雷達1部,用於3K95道爾中程艦空導彈;J波段“頂罩”艦空導彈火控雷達2部,用於S-300遠程艦空導彈;F/H/I波段“突現群”/"汽槍群"艦空導彈火控雷達2部,用於9K33近程艦空導彈。每種每部火控雷達能夠同時引導1-2枚導彈攻擊目標。

也就是說,由於艦上導彈和火控互不兼容,縱使能搭載遠中近程總共近200發防空導彈,基洛夫級同時也只能攻擊4個遠距離目標,2箇中距離目標,和4個近距離目標。且在實戰時複雜的電磁環境下,如此繁複的火力和火控配置,必定會給艦上的指揮調度工作帶來混亂很多麻煩甚至是混亂。

↑而無論是美帝的MK41、MK57,亦或是我兔海軍055大驅上的112單元大口徑垂髮,都是是通用垂髮。也就是說,反艦導彈、防空導彈、反潛導彈、陸攻巡航導彈,統統可以不經特殊改裝裝進這些垂髮系統裡。

這就給軍艦的火力配置提供了非常強的靈活性:遂行艦隊防空任務時,可以多帶遠程防空彈,帶少量反艦、反潛彈和近程防空彈用於自衛即可;遂行對陸打擊任務時,則可以多帶陸攻巡航導彈,而只攜帶少量其他類型的導彈用於應對特殊情況。



也就是說,今天較為先進的大型驅逐艦,完全可以通過合理靈活的火力配置,在實戰中發揚出並不亞於基洛夫級的火力。而今天的大驅,排水量也不過是萬噸出頭而已。

換句話說,基洛夫級在1980年代一定算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作戰艦艇之一,也是紅海軍的中堅力量。但到了2019年,它早已難當重任,更不能稱得上先進二字。

頗為雞肋的核動力設計

巡洋艦/驅逐艦的動力系統是否應該採用核動力,也曾是一個困擾著某些大國海軍艦艇設計師的難題。不過,歷史已經給出了相當明確的結論:巡洋艦/驅逐艦採用核動力,是得不償失的。軍用艦船核動力的最大價值還是體現在航空母艦上。


↑航母採用核動力主要是為了航母能夠長時間以25-30節高速奔襲。哪怕是二戰時期的大型艦隊航母一般都能以10-15節的經濟航速達到8000海里(近15000km)的最大航程,走直線的話足夠從美國本土西海岸的聖地亞哥海軍基地一路開到新加坡的樟宜海軍基地。但以10節航速走完這8000海里,需要一個多月時間。如果戰事緊急,航母卻還需要一個月才能從本土開赴作戰海域,黃花菜都涼了。

↑如果以25-30節的高速航行,一個多月的航程能縮短到10-15天。但如果航母採用常規動力,持續高速航行不僅有損壞動力系統的風險,更會飛速消耗艦上燃油,航程就只剩下經濟航速下的一到兩成。

也就是說,常規動力航母用高航速走完這8000海里,要中途補給油料至少4-5次。而這在廣袤無垠、氣候海況多變的大洋上,又會帶來很多艦隊調度配合上的難度。

如果航母採用核動力,則不存在油料不足、動力系統負擔大的顧慮,可以放心大膽油門到底奔向目標,進行長距離的高速航行,向目標海域快速反應、快速部署。

↑而對於驅逐艦、巡洋艦來說,則極少有這種遠渡重洋的戰略機動需要。美帝現役的驅逐艦、巡洋艦均採用常規動力設計,在需要對長途奔襲的航母實施護航時,多采用從不同海外基地分別派出驅逐艦、對航母進行接力護航的辦法。

↑而像前蘇聯/俄羅斯這樣在海上主要採取防禦態勢的國家來說,更加不需要艦船有強大的持續高速航行能力。說得難聽些,當年的紅海軍能在美帝的絕對海空優勢面前,守好自己家門口的一畝三分地,就已經很不錯了。


↑而且,核動力艦艇的造價也是驚人的。1961年,8萬噸的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造價為2.6億美元,同時期9萬噸的企業級核動力航母為4.5億美元,後者只比前者大10%出頭,但造價要翻番。

↑值得一提,同時期只有2萬噸的長灘號核動力巡洋艦的造價也高達3.32億美元,比8萬噸的小鷹級常規航母還高。

上上圖是企業號、長灘號和核動力驅逐領艦(後來被升格為巡洋艦)班布里奇號組成的全核動力艦隊於1964年進行的一次史無前例的環球航行。這次歷時64天的史詩航行總航程達32600海里,而且艦隊中途沒有進行任何補給。

但是輝煌和成就背後,有一點值得我們留意:9萬噸的企業號、2萬噸的長灘號、9千噸的班布里奇號,整個艦隊的總噸位不超過12萬噸,但總造價卻高達近9億美元(1960年代物價),足夠建造3艘半8萬噸的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了。

↑而且核動力艦船每過15到25年就需要換料大修,需要拆解部分艦體進行核反應堆芯的更換,一兩年的工期是少不了的。一次換料大修所需的費用也一般能達到軍艦造價的10%-15%。

此外核動力動力系統本身也比相同功率的常規動力系統昂貴得多。核動力艦船平時所需的使用成本、維護時間也高於一般常規動力艦艇。上圖是美國航母27個月一週期的航母日程安排,可見兩年多的週期裡,核動力航母有長達半年時間在港維修,又需要3-5個月的磨合重整時間,實際可出航部署時間只有15-17個月。

也就是說,以核動力航母為例的話,在一艘核動力艦隻的整個服役生涯中,即便是最理想的狀態,也只有六成時間可供出航(這其中也包括出海訓練、試航的時間),另外四成時間都處在不可出港的狀態。

↑而且同樣地,核動力艦艇在退役後,拆解核反應堆也是個耗錢、費事、吃技術的大工程。

↑因此從很大程度上來看,基洛夫級可以說是前蘇聯海軍不惜血本打造的一款核動力面子工程。其威懾、象徵意義遠大於其在實戰中所能發揮的實際作戰效能。

綜上,基洛夫級無論是從作戰性能上來看,亦或是從經濟實用角度進行考量,都很難被認為是一代成功的軍艦。

帝國餘暉:四艘基洛夫級的明天

基洛夫級首艦基洛夫號(後改名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於1974年3月26號就已開工,1980年12月30日服役,2004年3月30日退役。

餘下三艦分別於1984年、1988年、1998年完工入役。可以說四艘基洛夫級走到今天,都已經是有20-40年艦齡的老艦了,必然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艦體設備老化,以及核燃料的大修換料問題。

但眾所周知,今天的俄羅斯海軍已很難和當年的蘇聯紅海軍相提並論。對於這四艘海上巨獸,俄羅斯也曾多次提出過大規模的改造計劃,但它們中的絕大多數,都只是雷聲大雨點小。

↑2014年進行“現代化改造”前後的基洛夫級二號艦拉扎耶夫海軍上將號(原蘇聯海軍伏龍芝號,該艦早在1997年就退役封存,隨後在2002年遭遇嚴重火災,就此完全停航徹底失去戰鬥力),從外觀上來看僅僅是給軍艦刷了一層新油漆的翻新工程,並沒有更換任何武器、火控、雷達等艦上設備。

換句話說,該艦的作戰能力經過2014年的“改造”後,相比1984年服役時,甚至說相比於2002年的嚴重火災後,都很有可能並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步。

縱使成為了搭載數百枚導彈的存在,基洛夫級(彼得大帝號為該級四號艦)核動力巡洋艦也已然落後於時代。

火力:外強中乾

基洛夫級被認為是一款具有強大火力的軍艦,無外乎是因為其搭載的數百枚各型導彈。

但評價一艘艦船的火力,並不能單純看武器數量的多少。其質量以及武器系統的整體使用效率也是至關重要的。

↑前蘇聯的1144型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滿載排水量超過2.5萬噸,將近是我國055級導彈驅逐艦排水量的兩倍,是052D級的三倍多。該級艦長250.1m,寬28.5m,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巨無霸。

↑與之相比,英國的無敵級輕型航母(該級艦已全部退役)也不過192.6m長、27.5m寬,滿載排水量20600噸。也就是說,基洛夫級比很多輕型航空母艦還要大一號。這麼大的船,當然是要多裝武器的。

↑基洛夫級裝有20單元SM-233型重型反艦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P-700“花崗岩”重型反艦導彈;96單元B-203A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S-300系列遠程艦空導彈;16座8單元(共128單元)S-95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3K95道爾中程防空導彈;還有兩座傳統的雙臂式ZIF-122艦空導彈發射架,用以發射9K33型近程防空導彈。除此之外,還有多座AK630近防炮、卡什坦彈炮合一近防炮系統、130mm或100mm艦炮(該級4艘艦的裝備情況都略有不同)。

↑順帶一提,首艦基洛夫號在艦艏還裝有10單元SS-N-14反潛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在後續艦上取消了垂髮系統,改為了SS-N-15導彈,由設在艦體中後部兩側的533mm魚雷發射裝置發射,在這裡不算入垂髮總數。

這樣算來,滿載排水量2.5萬噸的基洛夫級裝有共20+96+128=244單元的導彈垂直髮射裝置。而反觀今天的一眾水面作戰艦艇,美帝的提康德羅加級有122單元垂髮,阿利伯克是96單元,我國的055級是112單元,052D更是隻有64單元。那麼是不是應該說,基洛夫級的火力就遠遠好於今天的主流水面作戰艦艇?

恰恰相反。

↑從導彈類型的角度來說,基洛夫上兩百多個單元的垂髮,都不是通用垂髮。也就是說,特定類型的垂髮系統只能適配特定型號的導彈。當20枚P700反艦導彈都被髮射出去時,就意味著基洛夫級完全喪失了遠程對艦打擊能力。當目標距離較遠時,射程較短的128單元道爾艦空導彈也會因射程不足,乾瞪眼白著急,無法發射攻擊目標。

正是因為艦上各種導彈不可混裝,基洛夫級在實際出海巡航時,為了節約維護和使用成本,有至少一半數量的垂髮系統是不會裝填導彈的。即便是戰時,也不能保證每種導彈都可以發揮其最大的作戰效能。

換句話說,基洛夫級垂髮數量雖多,但由於每種垂髮系統的用途過於單一,其總體使用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同樣,導彈類型的繁多和不可通用混裝的弊端,也給基洛夫級的火控系統造成了不小的壓力。以防空導彈火控系統為例,在全艦密密麻麻的上層建築中,有K波段“十字劍”艦空導彈火控雷達1部,用於3K95道爾中程艦空導彈;J波段“頂罩”艦空導彈火控雷達2部,用於S-300遠程艦空導彈;F/H/I波段“突現群”/"汽槍群"艦空導彈火控雷達2部,用於9K33近程艦空導彈。每種每部火控雷達能夠同時引導1-2枚導彈攻擊目標。

也就是說,由於艦上導彈和火控互不兼容,縱使能搭載遠中近程總共近200發防空導彈,基洛夫級同時也只能攻擊4個遠距離目標,2箇中距離目標,和4個近距離目標。且在實戰時複雜的電磁環境下,如此繁複的火力和火控配置,必定會給艦上的指揮調度工作帶來混亂很多麻煩甚至是混亂。

↑而無論是美帝的MK41、MK57,亦或是我兔海軍055大驅上的112單元大口徑垂髮,都是是通用垂髮。也就是說,反艦導彈、防空導彈、反潛導彈、陸攻巡航導彈,統統可以不經特殊改裝裝進這些垂髮系統裡。

這就給軍艦的火力配置提供了非常強的靈活性:遂行艦隊防空任務時,可以多帶遠程防空彈,帶少量反艦、反潛彈和近程防空彈用於自衛即可;遂行對陸打擊任務時,則可以多帶陸攻巡航導彈,而只攜帶少量其他類型的導彈用於應對特殊情況。



也就是說,今天較為先進的大型驅逐艦,完全可以通過合理靈活的火力配置,在實戰中發揚出並不亞於基洛夫級的火力。而今天的大驅,排水量也不過是萬噸出頭而已。

換句話說,基洛夫級在1980年代一定算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作戰艦艇之一,也是紅海軍的中堅力量。但到了2019年,它早已難當重任,更不能稱得上先進二字。

頗為雞肋的核動力設計

巡洋艦/驅逐艦的動力系統是否應該採用核動力,也曾是一個困擾著某些大國海軍艦艇設計師的難題。不過,歷史已經給出了相當明確的結論:巡洋艦/驅逐艦採用核動力,是得不償失的。軍用艦船核動力的最大價值還是體現在航空母艦上。


↑航母採用核動力主要是為了航母能夠長時間以25-30節高速奔襲。哪怕是二戰時期的大型艦隊航母一般都能以10-15節的經濟航速達到8000海里(近15000km)的最大航程,走直線的話足夠從美國本土西海岸的聖地亞哥海軍基地一路開到新加坡的樟宜海軍基地。但以10節航速走完這8000海里,需要一個多月時間。如果戰事緊急,航母卻還需要一個月才能從本土開赴作戰海域,黃花菜都涼了。

↑如果以25-30節的高速航行,一個多月的航程能縮短到10-15天。但如果航母採用常規動力,持續高速航行不僅有損壞動力系統的風險,更會飛速消耗艦上燃油,航程就只剩下經濟航速下的一到兩成。

也就是說,常規動力航母用高航速走完這8000海里,要中途補給油料至少4-5次。而這在廣袤無垠、氣候海況多變的大洋上,又會帶來很多艦隊調度配合上的難度。

如果航母採用核動力,則不存在油料不足、動力系統負擔大的顧慮,可以放心大膽油門到底奔向目標,進行長距離的高速航行,向目標海域快速反應、快速部署。

↑而對於驅逐艦、巡洋艦來說,則極少有這種遠渡重洋的戰略機動需要。美帝現役的驅逐艦、巡洋艦均採用常規動力設計,在需要對長途奔襲的航母實施護航時,多采用從不同海外基地分別派出驅逐艦、對航母進行接力護航的辦法。

↑而像前蘇聯/俄羅斯這樣在海上主要採取防禦態勢的國家來說,更加不需要艦船有強大的持續高速航行能力。說得難聽些,當年的紅海軍能在美帝的絕對海空優勢面前,守好自己家門口的一畝三分地,就已經很不錯了。


↑而且,核動力艦艇的造價也是驚人的。1961年,8萬噸的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造價為2.6億美元,同時期9萬噸的企業級核動力航母為4.5億美元,後者只比前者大10%出頭,但造價要翻番。

↑值得一提,同時期只有2萬噸的長灘號核動力巡洋艦的造價也高達3.32億美元,比8萬噸的小鷹級常規航母還高。

上上圖是企業號、長灘號和核動力驅逐領艦(後來被升格為巡洋艦)班布里奇號組成的全核動力艦隊於1964年進行的一次史無前例的環球航行。這次歷時64天的史詩航行總航程達32600海里,而且艦隊中途沒有進行任何補給。

但是輝煌和成就背後,有一點值得我們留意:9萬噸的企業號、2萬噸的長灘號、9千噸的班布里奇號,整個艦隊的總噸位不超過12萬噸,但總造價卻高達近9億美元(1960年代物價),足夠建造3艘半8萬噸的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了。

↑而且核動力艦船每過15到25年就需要換料大修,需要拆解部分艦體進行核反應堆芯的更換,一兩年的工期是少不了的。一次換料大修所需的費用也一般能達到軍艦造價的10%-15%。

此外核動力動力系統本身也比相同功率的常規動力系統昂貴得多。核動力艦船平時所需的使用成本、維護時間也高於一般常規動力艦艇。上圖是美國航母27個月一週期的航母日程安排,可見兩年多的週期裡,核動力航母有長達半年時間在港維修,又需要3-5個月的磨合重整時間,實際可出航部署時間只有15-17個月。

也就是說,以核動力航母為例的話,在一艘核動力艦隻的整個服役生涯中,即便是最理想的狀態,也只有六成時間可供出航(這其中也包括出海訓練、試航的時間),另外四成時間都處在不可出港的狀態。

↑而且同樣地,核動力艦艇在退役後,拆解核反應堆也是個耗錢、費事、吃技術的大工程。

↑因此從很大程度上來看,基洛夫級可以說是前蘇聯海軍不惜血本打造的一款核動力面子工程。其威懾、象徵意義遠大於其在實戰中所能發揮的實際作戰效能。

綜上,基洛夫級無論是從作戰性能上來看,亦或是從經濟實用角度進行考量,都很難被認為是一代成功的軍艦。

帝國餘暉:四艘基洛夫級的明天

基洛夫級首艦基洛夫號(後改名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於1974年3月26號就已開工,1980年12月30日服役,2004年3月30日退役。

餘下三艦分別於1984年、1988年、1998年完工入役。可以說四艘基洛夫級走到今天,都已經是有20-40年艦齡的老艦了,必然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艦體設備老化,以及核燃料的大修換料問題。

但眾所周知,今天的俄羅斯海軍已很難和當年的蘇聯紅海軍相提並論。對於這四艘海上巨獸,俄羅斯也曾多次提出過大規模的改造計劃,但它們中的絕大多數,都只是雷聲大雨點小。

↑2014年進行“現代化改造”前後的基洛夫級二號艦拉扎耶夫海軍上將號(原蘇聯海軍伏龍芝號,該艦早在1997年就退役封存,隨後在2002年遭遇嚴重火災,就此完全停航徹底失去戰鬥力),從外觀上來看僅僅是給軍艦刷了一層新油漆的翻新工程,並沒有更換任何武器、火控、雷達等艦上設備。

換句話說,該艦的作戰能力經過2014年的“改造”後,相比1984年服役時,甚至說相比於2002年的嚴重火災後,都很有可能並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步。

↑而三號艦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原加裡寧號)也早在幾年前就開始了所謂的現代化改裝工作。根據俄羅斯軍工新聞網報道稱,俄羅斯為改裝該艦共計撥款500億盧布(約合15.16億美元),計劃拆除除了船體和核動力裝置之外的其他所有艦載設備,然後安裝全新的武器、火控、雷達等全套艦用設備。

按照計劃,該艦的改裝工作應當於2018年結束,該艦在當年便可重返部隊服役,服役期可延長至2030-2040年。但如今9102年都已過去大半,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卻依舊沒有再度服役的消息,很有可能還靜靜地躺在空無一人的船臺上。

(後又有消息說該艦的改裝工作會持續到2020-2021年,希望不要又是遙遙無期)

縱使成為了搭載數百枚導彈的存在,基洛夫級(彼得大帝號為該級四號艦)核動力巡洋艦也已然落後於時代。

火力:外強中乾

基洛夫級被認為是一款具有強大火力的軍艦,無外乎是因為其搭載的數百枚各型導彈。

但評價一艘艦船的火力,並不能單純看武器數量的多少。其質量以及武器系統的整體使用效率也是至關重要的。

↑前蘇聯的1144型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滿載排水量超過2.5萬噸,將近是我國055級導彈驅逐艦排水量的兩倍,是052D級的三倍多。該級艦長250.1m,寬28.5m,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巨無霸。

↑與之相比,英國的無敵級輕型航母(該級艦已全部退役)也不過192.6m長、27.5m寬,滿載排水量20600噸。也就是說,基洛夫級比很多輕型航空母艦還要大一號。這麼大的船,當然是要多裝武器的。

↑基洛夫級裝有20單元SM-233型重型反艦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P-700“花崗岩”重型反艦導彈;96單元B-203A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S-300系列遠程艦空導彈;16座8單元(共128單元)S-95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3K95道爾中程防空導彈;還有兩座傳統的雙臂式ZIF-122艦空導彈發射架,用以發射9K33型近程防空導彈。除此之外,還有多座AK630近防炮、卡什坦彈炮合一近防炮系統、130mm或100mm艦炮(該級4艘艦的裝備情況都略有不同)。

↑順帶一提,首艦基洛夫號在艦艏還裝有10單元SS-N-14反潛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在後續艦上取消了垂髮系統,改為了SS-N-15導彈,由設在艦體中後部兩側的533mm魚雷發射裝置發射,在這裡不算入垂髮總數。

這樣算來,滿載排水量2.5萬噸的基洛夫級裝有共20+96+128=244單元的導彈垂直髮射裝置。而反觀今天的一眾水面作戰艦艇,美帝的提康德羅加級有122單元垂髮,阿利伯克是96單元,我國的055級是112單元,052D更是隻有64單元。那麼是不是應該說,基洛夫級的火力就遠遠好於今天的主流水面作戰艦艇?

恰恰相反。

↑從導彈類型的角度來說,基洛夫上兩百多個單元的垂髮,都不是通用垂髮。也就是說,特定類型的垂髮系統只能適配特定型號的導彈。當20枚P700反艦導彈都被髮射出去時,就意味著基洛夫級完全喪失了遠程對艦打擊能力。當目標距離較遠時,射程較短的128單元道爾艦空導彈也會因射程不足,乾瞪眼白著急,無法發射攻擊目標。

正是因為艦上各種導彈不可混裝,基洛夫級在實際出海巡航時,為了節約維護和使用成本,有至少一半數量的垂髮系統是不會裝填導彈的。即便是戰時,也不能保證每種導彈都可以發揮其最大的作戰效能。

換句話說,基洛夫級垂髮數量雖多,但由於每種垂髮系統的用途過於單一,其總體使用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同樣,導彈類型的繁多和不可通用混裝的弊端,也給基洛夫級的火控系統造成了不小的壓力。以防空導彈火控系統為例,在全艦密密麻麻的上層建築中,有K波段“十字劍”艦空導彈火控雷達1部,用於3K95道爾中程艦空導彈;J波段“頂罩”艦空導彈火控雷達2部,用於S-300遠程艦空導彈;F/H/I波段“突現群”/"汽槍群"艦空導彈火控雷達2部,用於9K33近程艦空導彈。每種每部火控雷達能夠同時引導1-2枚導彈攻擊目標。

也就是說,由於艦上導彈和火控互不兼容,縱使能搭載遠中近程總共近200發防空導彈,基洛夫級同時也只能攻擊4個遠距離目標,2箇中距離目標,和4個近距離目標。且在實戰時複雜的電磁環境下,如此繁複的火力和火控配置,必定會給艦上的指揮調度工作帶來混亂很多麻煩甚至是混亂。

↑而無論是美帝的MK41、MK57,亦或是我兔海軍055大驅上的112單元大口徑垂髮,都是是通用垂髮。也就是說,反艦導彈、防空導彈、反潛導彈、陸攻巡航導彈,統統可以不經特殊改裝裝進這些垂髮系統裡。

這就給軍艦的火力配置提供了非常強的靈活性:遂行艦隊防空任務時,可以多帶遠程防空彈,帶少量反艦、反潛彈和近程防空彈用於自衛即可;遂行對陸打擊任務時,則可以多帶陸攻巡航導彈,而只攜帶少量其他類型的導彈用於應對特殊情況。



也就是說,今天較為先進的大型驅逐艦,完全可以通過合理靈活的火力配置,在實戰中發揚出並不亞於基洛夫級的火力。而今天的大驅,排水量也不過是萬噸出頭而已。

換句話說,基洛夫級在1980年代一定算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作戰艦艇之一,也是紅海軍的中堅力量。但到了2019年,它早已難當重任,更不能稱得上先進二字。

頗為雞肋的核動力設計

巡洋艦/驅逐艦的動力系統是否應該採用核動力,也曾是一個困擾著某些大國海軍艦艇設計師的難題。不過,歷史已經給出了相當明確的結論:巡洋艦/驅逐艦採用核動力,是得不償失的。軍用艦船核動力的最大價值還是體現在航空母艦上。


↑航母採用核動力主要是為了航母能夠長時間以25-30節高速奔襲。哪怕是二戰時期的大型艦隊航母一般都能以10-15節的經濟航速達到8000海里(近15000km)的最大航程,走直線的話足夠從美國本土西海岸的聖地亞哥海軍基地一路開到新加坡的樟宜海軍基地。但以10節航速走完這8000海里,需要一個多月時間。如果戰事緊急,航母卻還需要一個月才能從本土開赴作戰海域,黃花菜都涼了。

↑如果以25-30節的高速航行,一個多月的航程能縮短到10-15天。但如果航母採用常規動力,持續高速航行不僅有損壞動力系統的風險,更會飛速消耗艦上燃油,航程就只剩下經濟航速下的一到兩成。

也就是說,常規動力航母用高航速走完這8000海里,要中途補給油料至少4-5次。而這在廣袤無垠、氣候海況多變的大洋上,又會帶來很多艦隊調度配合上的難度。

如果航母採用核動力,則不存在油料不足、動力系統負擔大的顧慮,可以放心大膽油門到底奔向目標,進行長距離的高速航行,向目標海域快速反應、快速部署。

↑而對於驅逐艦、巡洋艦來說,則極少有這種遠渡重洋的戰略機動需要。美帝現役的驅逐艦、巡洋艦均採用常規動力設計,在需要對長途奔襲的航母實施護航時,多采用從不同海外基地分別派出驅逐艦、對航母進行接力護航的辦法。

↑而像前蘇聯/俄羅斯這樣在海上主要採取防禦態勢的國家來說,更加不需要艦船有強大的持續高速航行能力。說得難聽些,當年的紅海軍能在美帝的絕對海空優勢面前,守好自己家門口的一畝三分地,就已經很不錯了。


↑而且,核動力艦艇的造價也是驚人的。1961年,8萬噸的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造價為2.6億美元,同時期9萬噸的企業級核動力航母為4.5億美元,後者只比前者大10%出頭,但造價要翻番。

↑值得一提,同時期只有2萬噸的長灘號核動力巡洋艦的造價也高達3.32億美元,比8萬噸的小鷹級常規航母還高。

上上圖是企業號、長灘號和核動力驅逐領艦(後來被升格為巡洋艦)班布里奇號組成的全核動力艦隊於1964年進行的一次史無前例的環球航行。這次歷時64天的史詩航行總航程達32600海里,而且艦隊中途沒有進行任何補給。

但是輝煌和成就背後,有一點值得我們留意:9萬噸的企業號、2萬噸的長灘號、9千噸的班布里奇號,整個艦隊的總噸位不超過12萬噸,但總造價卻高達近9億美元(1960年代物價),足夠建造3艘半8萬噸的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了。

↑而且核動力艦船每過15到25年就需要換料大修,需要拆解部分艦體進行核反應堆芯的更換,一兩年的工期是少不了的。一次換料大修所需的費用也一般能達到軍艦造價的10%-15%。

此外核動力動力系統本身也比相同功率的常規動力系統昂貴得多。核動力艦船平時所需的使用成本、維護時間也高於一般常規動力艦艇。上圖是美國航母27個月一週期的航母日程安排,可見兩年多的週期裡,核動力航母有長達半年時間在港維修,又需要3-5個月的磨合重整時間,實際可出航部署時間只有15-17個月。

也就是說,以核動力航母為例的話,在一艘核動力艦隻的整個服役生涯中,即便是最理想的狀態,也只有六成時間可供出航(這其中也包括出海訓練、試航的時間),另外四成時間都處在不可出港的狀態。

↑而且同樣地,核動力艦艇在退役後,拆解核反應堆也是個耗錢、費事、吃技術的大工程。

↑因此從很大程度上來看,基洛夫級可以說是前蘇聯海軍不惜血本打造的一款核動力面子工程。其威懾、象徵意義遠大於其在實戰中所能發揮的實際作戰效能。

綜上,基洛夫級無論是從作戰性能上來看,亦或是從經濟實用角度進行考量,都很難被認為是一代成功的軍艦。

帝國餘暉:四艘基洛夫級的明天

基洛夫級首艦基洛夫號(後改名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於1974年3月26號就已開工,1980年12月30日服役,2004年3月30日退役。

餘下三艦分別於1984年、1988年、1998年完工入役。可以說四艘基洛夫級走到今天,都已經是有20-40年艦齡的老艦了,必然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艦體設備老化,以及核燃料的大修換料問題。

但眾所周知,今天的俄羅斯海軍已很難和當年的蘇聯紅海軍相提並論。對於這四艘海上巨獸,俄羅斯也曾多次提出過大規模的改造計劃,但它們中的絕大多數,都只是雷聲大雨點小。

↑2014年進行“現代化改造”前後的基洛夫級二號艦拉扎耶夫海軍上將號(原蘇聯海軍伏龍芝號,該艦早在1997年就退役封存,隨後在2002年遭遇嚴重火災,就此完全停航徹底失去戰鬥力),從外觀上來看僅僅是給軍艦刷了一層新油漆的翻新工程,並沒有更換任何武器、火控、雷達等艦上設備。

換句話說,該艦的作戰能力經過2014年的“改造”後,相比1984年服役時,甚至說相比於2002年的嚴重火災後,都很有可能並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步。

↑而三號艦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原加裡寧號)也早在幾年前就開始了所謂的現代化改裝工作。根據俄羅斯軍工新聞網報道稱,俄羅斯為改裝該艦共計撥款500億盧布(約合15.16億美元),計劃拆除除了船體和核動力裝置之外的其他所有艦載設備,然後安裝全新的武器、火控、雷達等全套艦用設備。

按照計劃,該艦的改裝工作應當於2018年結束,該艦在當年便可重返部隊服役,服役期可延長至2030-2040年。但如今9102年都已過去大半,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卻依舊沒有再度服役的消息,很有可能還靜靜地躺在空無一人的船臺上。

(後又有消息說該艦的改裝工作會持續到2020-2021年,希望不要又是遙遙無期)
2019年4月18日,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發佈核動力艦艇拆解招標文件,決定從2019年至2021年拆除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拉扎耶夫海軍上將號兩艘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

與兩艘基洛夫級同時期拆除的一批艦艇,還包括一艘671型多用途核潛艇(維克托級)及3艘667BDR型戰略核潛艇(德爾塔3型),總拆解費用約摺合4200多萬美元。

縱使成為了搭載數百枚導彈的存在,基洛夫級(彼得大帝號為該級四號艦)核動力巡洋艦也已然落後於時代。

火力:外強中乾

基洛夫級被認為是一款具有強大火力的軍艦,無外乎是因為其搭載的數百枚各型導彈。

但評價一艘艦船的火力,並不能單純看武器數量的多少。其質量以及武器系統的整體使用效率也是至關重要的。

↑前蘇聯的1144型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滿載排水量超過2.5萬噸,將近是我國055級導彈驅逐艦排水量的兩倍,是052D級的三倍多。該級艦長250.1m,寬28.5m,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巨無霸。

↑與之相比,英國的無敵級輕型航母(該級艦已全部退役)也不過192.6m長、27.5m寬,滿載排水量20600噸。也就是說,基洛夫級比很多輕型航空母艦還要大一號。這麼大的船,當然是要多裝武器的。

↑基洛夫級裝有20單元SM-233型重型反艦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P-700“花崗岩”重型反艦導彈;96單元B-203A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S-300系列遠程艦空導彈;16座8單元(共128單元)S-95型艦空導彈垂直髮射裝置,用以發射3K95道爾中程防空導彈;還有兩座傳統的雙臂式ZIF-122艦空導彈發射架,用以發射9K33型近程防空導彈。除此之外,還有多座AK630近防炮、卡什坦彈炮合一近防炮系統、130mm或100mm艦炮(該級4艘艦的裝備情況都略有不同)。

↑順帶一提,首艦基洛夫號在艦艏還裝有10單元SS-N-14反潛導彈垂直髮射系統。在後續艦上取消了垂髮系統,改為了SS-N-15導彈,由設在艦體中後部兩側的533mm魚雷發射裝置發射,在這裡不算入垂髮總數。

這樣算來,滿載排水量2.5萬噸的基洛夫級裝有共20+96+128=244單元的導彈垂直髮射裝置。而反觀今天的一眾水面作戰艦艇,美帝的提康德羅加級有122單元垂髮,阿利伯克是96單元,我國的055級是112單元,052D更是隻有64單元。那麼是不是應該說,基洛夫級的火力就遠遠好於今天的主流水面作戰艦艇?

恰恰相反。

↑從導彈類型的角度來說,基洛夫上兩百多個單元的垂髮,都不是通用垂髮。也就是說,特定類型的垂髮系統只能適配特定型號的導彈。當20枚P700反艦導彈都被髮射出去時,就意味著基洛夫級完全喪失了遠程對艦打擊能力。當目標距離較遠時,射程較短的128單元道爾艦空導彈也會因射程不足,乾瞪眼白著急,無法發射攻擊目標。

正是因為艦上各種導彈不可混裝,基洛夫級在實際出海巡航時,為了節約維護和使用成本,有至少一半數量的垂髮系統是不會裝填導彈的。即便是戰時,也不能保證每種導彈都可以發揮其最大的作戰效能。

換句話說,基洛夫級垂髮數量雖多,但由於每種垂髮系統的用途過於單一,其總體使用效率是非常低下的。

↑同樣,導彈類型的繁多和不可通用混裝的弊端,也給基洛夫級的火控系統造成了不小的壓力。以防空導彈火控系統為例,在全艦密密麻麻的上層建築中,有K波段“十字劍”艦空導彈火控雷達1部,用於3K95道爾中程艦空導彈;J波段“頂罩”艦空導彈火控雷達2部,用於S-300遠程艦空導彈;F/H/I波段“突現群”/"汽槍群"艦空導彈火控雷達2部,用於9K33近程艦空導彈。每種每部火控雷達能夠同時引導1-2枚導彈攻擊目標。

也就是說,由於艦上導彈和火控互不兼容,縱使能搭載遠中近程總共近200發防空導彈,基洛夫級同時也只能攻擊4個遠距離目標,2箇中距離目標,和4個近距離目標。且在實戰時複雜的電磁環境下,如此繁複的火力和火控配置,必定會給艦上的指揮調度工作帶來混亂很多麻煩甚至是混亂。

↑而無論是美帝的MK41、MK57,亦或是我兔海軍055大驅上的112單元大口徑垂髮,都是是通用垂髮。也就是說,反艦導彈、防空導彈、反潛導彈、陸攻巡航導彈,統統可以不經特殊改裝裝進這些垂髮系統裡。

這就給軍艦的火力配置提供了非常強的靈活性:遂行艦隊防空任務時,可以多帶遠程防空彈,帶少量反艦、反潛彈和近程防空彈用於自衛即可;遂行對陸打擊任務時,則可以多帶陸攻巡航導彈,而只攜帶少量其他類型的導彈用於應對特殊情況。



也就是說,今天較為先進的大型驅逐艦,完全可以通過合理靈活的火力配置,在實戰中發揚出並不亞於基洛夫級的火力。而今天的大驅,排水量也不過是萬噸出頭而已。

換句話說,基洛夫級在1980年代一定算是世界上最先進的作戰艦艇之一,也是紅海軍的中堅力量。但到了2019年,它早已難當重任,更不能稱得上先進二字。

頗為雞肋的核動力設計

巡洋艦/驅逐艦的動力系統是否應該採用核動力,也曾是一個困擾著某些大國海軍艦艇設計師的難題。不過,歷史已經給出了相當明確的結論:巡洋艦/驅逐艦採用核動力,是得不償失的。軍用艦船核動力的最大價值還是體現在航空母艦上。


↑航母採用核動力主要是為了航母能夠長時間以25-30節高速奔襲。哪怕是二戰時期的大型艦隊航母一般都能以10-15節的經濟航速達到8000海里(近15000km)的最大航程,走直線的話足夠從美國本土西海岸的聖地亞哥海軍基地一路開到新加坡的樟宜海軍基地。但以10節航速走完這8000海里,需要一個多月時間。如果戰事緊急,航母卻還需要一個月才能從本土開赴作戰海域,黃花菜都涼了。

↑如果以25-30節的高速航行,一個多月的航程能縮短到10-15天。但如果航母採用常規動力,持續高速航行不僅有損壞動力系統的風險,更會飛速消耗艦上燃油,航程就只剩下經濟航速下的一到兩成。

也就是說,常規動力航母用高航速走完這8000海里,要中途補給油料至少4-5次。而這在廣袤無垠、氣候海況多變的大洋上,又會帶來很多艦隊調度配合上的難度。

如果航母採用核動力,則不存在油料不足、動力系統負擔大的顧慮,可以放心大膽油門到底奔向目標,進行長距離的高速航行,向目標海域快速反應、快速部署。

↑而對於驅逐艦、巡洋艦來說,則極少有這種遠渡重洋的戰略機動需要。美帝現役的驅逐艦、巡洋艦均採用常規動力設計,在需要對長途奔襲的航母實施護航時,多采用從不同海外基地分別派出驅逐艦、對航母進行接力護航的辦法。

↑而像前蘇聯/俄羅斯這樣在海上主要採取防禦態勢的國家來說,更加不需要艦船有強大的持續高速航行能力。說得難聽些,當年的紅海軍能在美帝的絕對海空優勢面前,守好自己家門口的一畝三分地,就已經很不錯了。


↑而且,核動力艦艇的造價也是驚人的。1961年,8萬噸的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造價為2.6億美元,同時期9萬噸的企業級核動力航母為4.5億美元,後者只比前者大10%出頭,但造價要翻番。

↑值得一提,同時期只有2萬噸的長灘號核動力巡洋艦的造價也高達3.32億美元,比8萬噸的小鷹級常規航母還高。

上上圖是企業號、長灘號和核動力驅逐領艦(後來被升格為巡洋艦)班布里奇號組成的全核動力艦隊於1964年進行的一次史無前例的環球航行。這次歷時64天的史詩航行總航程達32600海里,而且艦隊中途沒有進行任何補給。

但是輝煌和成就背後,有一點值得我們留意:9萬噸的企業號、2萬噸的長灘號、9千噸的班布里奇號,整個艦隊的總噸位不超過12萬噸,但總造價卻高達近9億美元(1960年代物價),足夠建造3艘半8萬噸的小鷹級常規動力航母了。

↑而且核動力艦船每過15到25年就需要換料大修,需要拆解部分艦體進行核反應堆芯的更換,一兩年的工期是少不了的。一次換料大修所需的費用也一般能達到軍艦造價的10%-15%。

此外核動力動力系統本身也比相同功率的常規動力系統昂貴得多。核動力艦船平時所需的使用成本、維護時間也高於一般常規動力艦艇。上圖是美國航母27個月一週期的航母日程安排,可見兩年多的週期裡,核動力航母有長達半年時間在港維修,又需要3-5個月的磨合重整時間,實際可出航部署時間只有15-17個月。

也就是說,以核動力航母為例的話,在一艘核動力艦隻的整個服役生涯中,即便是最理想的狀態,也只有六成時間可供出航(這其中也包括出海訓練、試航的時間),另外四成時間都處在不可出港的狀態。

↑而且同樣地,核動力艦艇在退役後,拆解核反應堆也是個耗錢、費事、吃技術的大工程。

↑因此從很大程度上來看,基洛夫級可以說是前蘇聯海軍不惜血本打造的一款核動力面子工程。其威懾、象徵意義遠大於其在實戰中所能發揮的實際作戰效能。

綜上,基洛夫級無論是從作戰性能上來看,亦或是從經濟實用角度進行考量,都很難被認為是一代成功的軍艦。

帝國餘暉:四艘基洛夫級的明天

基洛夫級首艦基洛夫號(後改名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於1974年3月26號就已開工,1980年12月30日服役,2004年3月30日退役。

餘下三艦分別於1984年、1988年、1998年完工入役。可以說四艘基洛夫級走到今天,都已經是有20-40年艦齡的老艦了,必然會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艦體設備老化,以及核燃料的大修換料問題。

但眾所周知,今天的俄羅斯海軍已很難和當年的蘇聯紅海軍相提並論。對於這四艘海上巨獸,俄羅斯也曾多次提出過大規模的改造計劃,但它們中的絕大多數,都只是雷聲大雨點小。

↑2014年進行“現代化改造”前後的基洛夫級二號艦拉扎耶夫海軍上將號(原蘇聯海軍伏龍芝號,該艦早在1997年就退役封存,隨後在2002年遭遇嚴重火災,就此完全停航徹底失去戰鬥力),從外觀上來看僅僅是給軍艦刷了一層新油漆的翻新工程,並沒有更換任何武器、火控、雷達等艦上設備。

換句話說,該艦的作戰能力經過2014年的“改造”後,相比1984年服役時,甚至說相比於2002年的嚴重火災後,都很有可能並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步。

↑而三號艦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原加裡寧號)也早在幾年前就開始了所謂的現代化改裝工作。根據俄羅斯軍工新聞網報道稱,俄羅斯為改裝該艦共計撥款500億盧布(約合15.16億美元),計劃拆除除了船體和核動力裝置之外的其他所有艦載設備,然後安裝全新的武器、火控、雷達等全套艦用設備。

按照計劃,該艦的改裝工作應當於2018年結束,該艦在當年便可重返部隊服役,服役期可延長至2030-2040年。但如今9102年都已過去大半,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卻依舊沒有再度服役的消息,很有可能還靜靜地躺在空無一人的船臺上。

(後又有消息說該艦的改裝工作會持續到2020-2021年,希望不要又是遙遙無期)
2019年4月18日,俄羅斯國家原子能集團公司發佈核動力艦艇拆解招標文件,決定從2019年至2021年拆除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拉扎耶夫海軍上將號兩艘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

與兩艘基洛夫級同時期拆除的一批艦艇,還包括一艘671型多用途核潛艇(維克托級)及3艘667BDR型戰略核潛艇(德爾塔3型),總拆解費用約摺合4200多萬美元。

時至今日,四艘基洛夫級中,只有最年輕的彼得大帝號還在為昔日紅色帝國的海疆站著最後一班崗。她偉岸、龐大的身軀,無聲地向世人述說著紅海軍曾經的輝煌。

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命運,也許也會和許多那個瘋狂年代誕生出來的紅色巨獸一樣,只得靜靜地沉睡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化為昔日帝國的一抹餘暉。

河东三叔
2019-08-15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是蘇聯1144型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四號艦,滿載排水量25000噸,採用核動力/蒸汽輪機混合推進系統。配有500枚各型導彈,曾經是蘇聯時代最強悍的水面戰鬥艦艇,目前作為俄羅斯北方艦隊旗艦存在。今年4月,俄羅斯國防部表示2021年之前,將要銷燬兩艘"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不論是從軍費還是技術考慮,該型艦的繼續服役都已經落後於時代。

紅色甲板,塞滿各型導彈的武庫艦。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是蘇聯1144型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四號艦,滿載排水量25000噸,採用核動力/蒸汽輪機混合推進系統。配有500枚各型導彈,曾經是蘇聯時代最強悍的水面戰鬥艦艇,目前作為俄羅斯北方艦隊旗艦存在。今年4月,俄羅斯國防部表示2021年之前,將要銷燬兩艘"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不論是從軍費還是技術考慮,該型艦的繼續服役都已經落後於時代。

紅色甲板,塞滿各型導彈的武庫艦。

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是蘇聯海軍走向遠洋和美國海軍爭霸海洋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用於彌補和美國海軍競爭中的實力不足。上世紀60年代“古巴危機”發生之後,在美國航母編隊的立體打擊面前,缺乏大型遠洋作戰艦艇以及艦載航空兵的蘇聯只能選擇忍氣吞聲。

也正是在這種壓倒性優勢壓力下,蘇聯海軍總司機“戈爾什科夫”推動下,開始航母以及大型水面艦艇的建造工作。基洛夫級巡洋艦作為編隊核心艦艇同步開啟建造,由於航母發展的落後,基洛夫級巡洋艦隻能追求單艦配套超強的火力,包括防空、反潛、反艦無所不能。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是蘇聯1144型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四號艦,滿載排水量25000噸,採用核動力/蒸汽輪機混合推進系統。配有500枚各型導彈,曾經是蘇聯時代最強悍的水面戰鬥艦艇,目前作為俄羅斯北方艦隊旗艦存在。今年4月,俄羅斯國防部表示2021年之前,將要銷燬兩艘"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不論是從軍費還是技術考慮,該型艦的繼續服役都已經落後於時代。

紅色甲板,塞滿各型導彈的武庫艦。

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是蘇聯海軍走向遠洋和美國海軍爭霸海洋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用於彌補和美國海軍競爭中的實力不足。上世紀60年代“古巴危機”發生之後,在美國航母編隊的立體打擊面前,缺乏大型遠洋作戰艦艇以及艦載航空兵的蘇聯只能選擇忍氣吞聲。

也正是在這種壓倒性優勢壓力下,蘇聯海軍總司機“戈爾什科夫”推動下,開始航母以及大型水面艦艇的建造工作。基洛夫級巡洋艦作為編隊核心艦艇同步開啟建造,由於航母發展的落後,基洛夫級巡洋艦隻能追求單艦配套超強的火力,包括防空、反潛、反艦無所不能。

防空系統由遠中近三道防線構成,包括遠程SA-N-6防空導彈,中程SA-N-9防空導彈,以及近程SA-N-4防空導彈。當然還有AK-630M近防炮系統充當最事一道防線。

SS-N-19“花崗岩”反艦導彈是該艦的火力核心,最大射程500-550公里,最高飛行速度1.6馬赫,可以裝備核戰斗部或者750公斤高爆戰鬥部。是典型的航母殺手,一發入魂。

反潛系統則由艦載反潛武器系統,以及艦載直升飛機完成(三架Ka-27PL或Ka-25RT艦載直升飛機)。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是蘇聯1144型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四號艦,滿載排水量25000噸,採用核動力/蒸汽輪機混合推進系統。配有500枚各型導彈,曾經是蘇聯時代最強悍的水面戰鬥艦艇,目前作為俄羅斯北方艦隊旗艦存在。今年4月,俄羅斯國防部表示2021年之前,將要銷燬兩艘"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不論是從軍費還是技術考慮,該型艦的繼續服役都已經落後於時代。

紅色甲板,塞滿各型導彈的武庫艦。

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是蘇聯海軍走向遠洋和美國海軍爭霸海洋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用於彌補和美國海軍競爭中的實力不足。上世紀60年代“古巴危機”發生之後,在美國航母編隊的立體打擊面前,缺乏大型遠洋作戰艦艇以及艦載航空兵的蘇聯只能選擇忍氣吞聲。

也正是在這種壓倒性優勢壓力下,蘇聯海軍總司機“戈爾什科夫”推動下,開始航母以及大型水面艦艇的建造工作。基洛夫級巡洋艦作為編隊核心艦艇同步開啟建造,由於航母發展的落後,基洛夫級巡洋艦隻能追求單艦配套超強的火力,包括防空、反潛、反艦無所不能。

防空系統由遠中近三道防線構成,包括遠程SA-N-6防空導彈,中程SA-N-9防空導彈,以及近程SA-N-4防空導彈。當然還有AK-630M近防炮系統充當最事一道防線。

SS-N-19“花崗岩”反艦導彈是該艦的火力核心,最大射程500-550公里,最高飛行速度1.6馬赫,可以裝備核戰斗部或者750公斤高爆戰鬥部。是典型的航母殺手,一發入魂。

反潛系統則由艦載反潛武器系統,以及艦載直升飛機完成(三架Ka-27PL或Ka-25RT艦載直升飛機)。

從火力配置的多樣化,以及備彈數量來看完勝很多現代戰艦,但是作為一款冷戰時代的武庫艦,在蘇/俄大型航母編隊一直無法成型的情況下,推崇火力至上、強調單艦獨立作戰能力。但是這種火力刺蝟並不適用於現代戰場,現在戰艦更注重系統整合、體系配合以及先進航電的指揮、控制性能。因此作為曾經蘇聯紅海軍中的巨無霸,逐步退出歷史舞臺也是相當正常的。

“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是蘇聯1144型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四號艦,滿載排水量25000噸,採用核動力/蒸汽輪機混合推進系統。配有500枚各型導彈,曾經是蘇聯時代最強悍的水面戰鬥艦艇,目前作為俄羅斯北方艦隊旗艦存在。今年4月,俄羅斯國防部表示2021年之前,將要銷燬兩艘"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不論是從軍費還是技術考慮,該型艦的繼續服役都已經落後於時代。

紅色甲板,塞滿各型導彈的武庫艦。

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是蘇聯海軍走向遠洋和美國海軍爭霸海洋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用於彌補和美國海軍競爭中的實力不足。上世紀60年代“古巴危機”發生之後,在美國航母編隊的立體打擊面前,缺乏大型遠洋作戰艦艇以及艦載航空兵的蘇聯只能選擇忍氣吞聲。

也正是在這種壓倒性優勢壓力下,蘇聯海軍總司機“戈爾什科夫”推動下,開始航母以及大型水面艦艇的建造工作。基洛夫級巡洋艦作為編隊核心艦艇同步開啟建造,由於航母發展的落後,基洛夫級巡洋艦隻能追求單艦配套超強的火力,包括防空、反潛、反艦無所不能。

防空系統由遠中近三道防線構成,包括遠程SA-N-6防空導彈,中程SA-N-9防空導彈,以及近程SA-N-4防空導彈。當然還有AK-630M近防炮系統充當最事一道防線。

SS-N-19“花崗岩”反艦導彈是該艦的火力核心,最大射程500-550公里,最高飛行速度1.6馬赫,可以裝備核戰斗部或者750公斤高爆戰鬥部。是典型的航母殺手,一發入魂。

反潛系統則由艦載反潛武器系統,以及艦載直升飛機完成(三架Ka-27PL或Ka-25RT艦載直升飛機)。

從火力配置的多樣化,以及備彈數量來看完勝很多現代戰艦,但是作為一款冷戰時代的武庫艦,在蘇/俄大型航母編隊一直無法成型的情況下,推崇火力至上、強調單艦獨立作戰能力。但是這種火力刺蝟並不適用於現代戰場,現在戰艦更注重系統整合、體系配合以及先進航電的指揮、控制性能。因此作為曾經蘇聯紅海軍中的巨無霸,逐步退出歷史舞臺也是相當正常的。

军武小咖
2019-08-15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是俄羅斯的第4艘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該艦在1989年下水,艦齡已經超過30年。雖然俄羅斯一直宣稱要對基洛夫級巡洋艦進行現代化升級,但是基洛夫級巡洋艦的本身設計理念就存在一定的問題,再加上艦齡較老的問題,即使進行現代化的升級,也很難能夠滿足現代化海戰的需求。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是俄羅斯的第4艘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該艦在1989年下水,艦齡已經超過30年。雖然俄羅斯一直宣稱要對基洛夫級巡洋艦進行現代化升級,但是基洛夫級巡洋艦的本身設計理念就存在一定的問題,再加上艦齡較老的問題,即使進行現代化的升級,也很難能夠滿足現代化海戰的需求。

蘇聯陸海空三軍的發展一直比較“偏科”,在整個冷戰時期,蘇聯海軍的發展速度遠遜於美國海軍。由於蘇聯不是傳統的海權國家,在海軍發展的過程中,蘇聯走了不少的彎路,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就屬於蘇聯走彎路生產出來的艦艇。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造價非常高,維護成本非常高,在海戰中的作用卻不大。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是俄羅斯的第4艘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該艦在1989年下水,艦齡已經超過30年。雖然俄羅斯一直宣稱要對基洛夫級巡洋艦進行現代化升級,但是基洛夫級巡洋艦的本身設計理念就存在一定的問題,再加上艦齡較老的問題,即使進行現代化的升級,也很難能夠滿足現代化海戰的需求。

蘇聯陸海空三軍的發展一直比較“偏科”,在整個冷戰時期,蘇聯海軍的發展速度遠遜於美國海軍。由於蘇聯不是傳統的海權國家,在海軍發展的過程中,蘇聯走了不少的彎路,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就屬於蘇聯走彎路生產出來的艦艇。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造價非常高,維護成本非常高,在海戰中的作用卻不大。



如果讓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給航母護航,肯定是大材小用,如果讓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單獨行動,那麼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生存能力也不強。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就像是二戰時期日本的武藏號戰列艦一樣,從數據上看非常的強大,在海戰中的地位卻非常的尷尬。實際上不僅俄羅斯海軍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落伍了,大部分俄羅斯海軍的水面艦艇都已經落伍了。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是俄羅斯的第4艘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該艦在1989年下水,艦齡已經超過30年。雖然俄羅斯一直宣稱要對基洛夫級巡洋艦進行現代化升級,但是基洛夫級巡洋艦的本身設計理念就存在一定的問題,再加上艦齡較老的問題,即使進行現代化的升級,也很難能夠滿足現代化海戰的需求。

蘇聯陸海空三軍的發展一直比較“偏科”,在整個冷戰時期,蘇聯海軍的發展速度遠遜於美國海軍。由於蘇聯不是傳統的海權國家,在海軍發展的過程中,蘇聯走了不少的彎路,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就屬於蘇聯走彎路生產出來的艦艇。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造價非常高,維護成本非常高,在海戰中的作用卻不大。



如果讓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給航母護航,肯定是大材小用,如果讓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單獨行動,那麼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生存能力也不強。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就像是二戰時期日本的武藏號戰列艦一樣,從數據上看非常的強大,在海戰中的地位卻非常的尷尬。實際上不僅俄羅斯海軍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落伍了,大部分俄羅斯海軍的水面艦艇都已經落伍了。

從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海軍的發展便開始停滯不前,時至今日,俄羅斯海軍的大部分艦艇仍然是蘇聯時期留下的老古董。從蘇聯解體到現在已經經歷了30年的時間,在這30年的時間裡面,俄羅斯基本沒有研製過新型的水面主力艦艇。俄羅斯海軍的大部分艦艇的艦齡都在30年以上,很多艦艇的艦齡甚至已經超過了40年,由於俄羅斯海軍經費不足,這些艦艇的保養情況普遍較差,很多艦艇都傷病纏身。

隨著時間的推移,“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在現代化海戰中的作用只會越來越低。從俄羅斯當前的經濟情況來看,在“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退役後,俄羅斯很難能夠繼續建造新的核動力巡洋艦。不過由於俄羅斯海軍沒有新型艦艇下水,“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應該還會服役很長的時間才會退役。

资讯所长
2019-08-14

完全沒有落後,如今把它放在任何一個國家海軍當中,都是作為絕對的主力存在,包括現在如日中天的美國海軍!確切的說不是“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落後了,而且俄羅斯的海軍落後了,說白了就是沒錢的原因!

完全沒有落後,如今把它放在任何一個國家海軍當中,都是作為絕對的主力存在,包括現在如日中天的美國海軍!確切的說不是“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落後了,而且俄羅斯的海軍落後了,說白了就是沒錢的原因!

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不知道繼承了前蘇聯多少好的武器裝備,但是東西是好,可是俄羅斯沒有錢來繼續使用,就算是銷燬都沒有錢銷燬,這讓美國等西方國家都看不下去了,甚至出錢替俄羅斯銷燬。

完全沒有落後,如今把它放在任何一個國家海軍當中,都是作為絕對的主力存在,包括現在如日中天的美國海軍!確切的說不是“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落後了,而且俄羅斯的海軍落後了,說白了就是沒錢的原因!

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不知道繼承了前蘇聯多少好的武器裝備,但是東西是好,可是俄羅斯沒有錢來繼續使用,就算是銷燬都沒有錢銷燬,這讓美國等西方國家都看不下去了,甚至出錢替俄羅斯銷燬。

不過有一級特殊的軍艦,俄羅斯沒有放棄,那就是基洛夫級/1144型核動力巡洋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款除航母之外,採用核動力的水面作戰艦隻,其中“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在役,除了一艘退役之外,還有兩艘正在接受現代化的改裝!

完全沒有落後,如今把它放在任何一個國家海軍當中,都是作為絕對的主力存在,包括現在如日中天的美國海軍!確切的說不是“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落後了,而且俄羅斯的海軍落後了,說白了就是沒錢的原因!

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不知道繼承了前蘇聯多少好的武器裝備,但是東西是好,可是俄羅斯沒有錢來繼續使用,就算是銷燬都沒有錢銷燬,這讓美國等西方國家都看不下去了,甚至出錢替俄羅斯銷燬。

不過有一級特殊的軍艦,俄羅斯沒有放棄,那就是基洛夫級/1144型核動力巡洋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款除航母之外,採用核動力的水面作戰艦隻,其中“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在役,除了一艘退役之外,還有兩艘正在接受現代化的改裝!

說到“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導彈火力,那完全可以媲美一個航母戰鬥群了,是名副其實的導彈武庫艦。全艦裝備了接近500枚導彈,導彈的種類應有盡有,包括反艦導彈、防空導彈和巡航導彈等等,並且各類型導彈的射程由遠及近都有,可以堪稱為立體式的防護模式和攻擊模式,基本上採用的都是垂直導彈發射系統!

完全沒有落後,如今把它放在任何一個國家海軍當中,都是作為絕對的主力存在,包括現在如日中天的美國海軍!確切的說不是“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落後了,而且俄羅斯的海軍落後了,說白了就是沒錢的原因!

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不知道繼承了前蘇聯多少好的武器裝備,但是東西是好,可是俄羅斯沒有錢來繼續使用,就算是銷燬都沒有錢銷燬,這讓美國等西方國家都看不下去了,甚至出錢替俄羅斯銷燬。

不過有一級特殊的軍艦,俄羅斯沒有放棄,那就是基洛夫級/1144型核動力巡洋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款除航母之外,採用核動力的水面作戰艦隻,其中“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在役,除了一艘退役之外,還有兩艘正在接受現代化的改裝!

說到“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導彈火力,那完全可以媲美一個航母戰鬥群了,是名副其實的導彈武庫艦。全艦裝備了接近500枚導彈,導彈的種類應有盡有,包括反艦導彈、防空導彈和巡航導彈等等,並且各類型導彈的射程由遠及近都有,可以堪稱為立體式的防護模式和攻擊模式,基本上採用的都是垂直導彈發射系統!

由於“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排水量超過了兩萬四千噸,所以俄羅斯人把能夠裝上的武器裝備全都裝上去了,簡單粗暴的堆疊在一起,光艦載直升機都有三架,是一般國家軍艦配備的直升機數量的好幾倍。除了導彈之外,“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還配有先進的火炮系統,比如說AK-130雙管100毫米艦炮和CADS-N-1近防系統,這在現在都是先進的。

完全沒有落後,如今把它放在任何一個國家海軍當中,都是作為絕對的主力存在,包括現在如日中天的美國海軍!確切的說不是“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落後了,而且俄羅斯的海軍落後了,說白了就是沒錢的原因!

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不知道繼承了前蘇聯多少好的武器裝備,但是東西是好,可是俄羅斯沒有錢來繼續使用,就算是銷燬都沒有錢銷燬,這讓美國等西方國家都看不下去了,甚至出錢替俄羅斯銷燬。

不過有一級特殊的軍艦,俄羅斯沒有放棄,那就是基洛夫級/1144型核動力巡洋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款除航母之外,採用核動力的水面作戰艦隻,其中“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在役,除了一艘退役之外,還有兩艘正在接受現代化的改裝!

說到“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導彈火力,那完全可以媲美一個航母戰鬥群了,是名副其實的導彈武庫艦。全艦裝備了接近500枚導彈,導彈的種類應有盡有,包括反艦導彈、防空導彈和巡航導彈等等,並且各類型導彈的射程由遠及近都有,可以堪稱為立體式的防護模式和攻擊模式,基本上採用的都是垂直導彈發射系統!

由於“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排水量超過了兩萬四千噸,所以俄羅斯人把能夠裝上的武器裝備全都裝上去了,簡單粗暴的堆疊在一起,光艦載直升機都有三架,是一般國家軍艦配備的直升機數量的好幾倍。除了導彈之外,“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還配有先進的火炮系統,比如說AK-130雙管100毫米艦炮和CADS-N-1近防系統,這在現在都是先進的。

不過由於服役20多年了,“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的裝備相比較頂尖國家的水平,已經相對顯得落後了。尤其是雷達裝備,有源相控陣雷達目前已經成為主流艦載雷達,所以“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同級的兩艘軍艦,目前正在接受改裝,改裝的重點就包括換裝更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和更先進的垂直導彈發射系統,這樣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實力將會再上一層樓,服役到本世紀中葉都沒有問題,不過由於經費問題,改裝過程一波三折。

完全沒有落後,如今把它放在任何一個國家海軍當中,都是作為絕對的主力存在,包括現在如日中天的美國海軍!確切的說不是“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落後了,而且俄羅斯的海軍落後了,說白了就是沒錢的原因!

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不知道繼承了前蘇聯多少好的武器裝備,但是東西是好,可是俄羅斯沒有錢來繼續使用,就算是銷燬都沒有錢銷燬,這讓美國等西方國家都看不下去了,甚至出錢替俄羅斯銷燬。

不過有一級特殊的軍艦,俄羅斯沒有放棄,那就是基洛夫級/1144型核動力巡洋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款除航母之外,採用核動力的水面作戰艦隻,其中“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在役,除了一艘退役之外,還有兩艘正在接受現代化的改裝!

說到“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導彈火力,那完全可以媲美一個航母戰鬥群了,是名副其實的導彈武庫艦。全艦裝備了接近500枚導彈,導彈的種類應有盡有,包括反艦導彈、防空導彈和巡航導彈等等,並且各類型導彈的射程由遠及近都有,可以堪稱為立體式的防護模式和攻擊模式,基本上採用的都是垂直導彈發射系統!

由於“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排水量超過了兩萬四千噸,所以俄羅斯人把能夠裝上的武器裝備全都裝上去了,簡單粗暴的堆疊在一起,光艦載直升機都有三架,是一般國家軍艦配備的直升機數量的好幾倍。除了導彈之外,“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還配有先進的火炮系統,比如說AK-130雙管100毫米艦炮和CADS-N-1近防系統,這在現在都是先進的。

不過由於服役20多年了,“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的裝備相比較頂尖國家的水平,已經相對顯得落後了。尤其是雷達裝備,有源相控陣雷達目前已經成為主流艦載雷達,所以“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同級的兩艘軍艦,目前正在接受改裝,改裝的重點就包括換裝更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和更先進的垂直導彈發射系統,這樣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實力將會再上一層樓,服役到本世紀中葉都沒有問題,不過由於經費問題,改裝過程一波三折。

雖然俄羅斯面臨的主要對手的是美國,是北約,但是雙方開戰的機會是渺茫的。所以俄羅斯更多的還是需要一款強大武器時不時出來威懾對手,“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其實也可以和戰略核潛艇一樣,在必要的時候威懾對手。比如雙方局勢緊張的時候,“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開過去顯示一下軍事存在。

完全沒有落後,如今把它放在任何一個國家海軍當中,都是作為絕對的主力存在,包括現在如日中天的美國海軍!確切的說不是“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落後了,而且俄羅斯的海軍落後了,說白了就是沒錢的原因!

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不知道繼承了前蘇聯多少好的武器裝備,但是東西是好,可是俄羅斯沒有錢來繼續使用,就算是銷燬都沒有錢銷燬,這讓美國等西方國家都看不下去了,甚至出錢替俄羅斯銷燬。

不過有一級特殊的軍艦,俄羅斯沒有放棄,那就是基洛夫級/1144型核動力巡洋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款除航母之外,採用核動力的水面作戰艦隻,其中“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在役,除了一艘退役之外,還有兩艘正在接受現代化的改裝!

說到“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導彈火力,那完全可以媲美一個航母戰鬥群了,是名副其實的導彈武庫艦。全艦裝備了接近500枚導彈,導彈的種類應有盡有,包括反艦導彈、防空導彈和巡航導彈等等,並且各類型導彈的射程由遠及近都有,可以堪稱為立體式的防護模式和攻擊模式,基本上採用的都是垂直導彈發射系統!

由於“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排水量超過了兩萬四千噸,所以俄羅斯人把能夠裝上的武器裝備全都裝上去了,簡單粗暴的堆疊在一起,光艦載直升機都有三架,是一般國家軍艦配備的直升機數量的好幾倍。除了導彈之外,“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還配有先進的火炮系統,比如說AK-130雙管100毫米艦炮和CADS-N-1近防系統,這在現在都是先進的。

不過由於服役20多年了,“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的裝備相比較頂尖國家的水平,已經相對顯得落後了。尤其是雷達裝備,有源相控陣雷達目前已經成為主流艦載雷達,所以“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同級的兩艘軍艦,目前正在接受改裝,改裝的重點就包括換裝更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和更先進的垂直導彈發射系統,這樣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實力將會再上一層樓,服役到本世紀中葉都沒有問題,不過由於經費問題,改裝過程一波三折。

雖然俄羅斯面臨的主要對手的是美國,是北約,但是雙方開戰的機會是渺茫的。所以俄羅斯更多的還是需要一款強大武器時不時出來威懾對手,“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其實也可以和戰略核潛艇一樣,在必要的時候威懾對手。比如雙方局勢緊張的時候,“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開過去顯示一下軍事存在。

另外俄羅斯面對的主要戰爭還是非對稱戰爭,自從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歷的全部都是,包括車臣戰爭和格魯吉亞戰爭,還有現在的敘利亞內戰,尤其是敘利亞內戰,像“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這樣的武庫艦,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部署到地中海就是一個移動的武器庫和發射平臺,數百枚的導彈,能夠不間斷的打擊敘利亞境內目標,因為是非對稱,幾乎不用擔心被攻擊!

完全沒有落後,如今把它放在任何一個國家海軍當中,都是作為絕對的主力存在,包括現在如日中天的美國海軍!確切的說不是“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落後了,而且俄羅斯的海軍落後了,說白了就是沒錢的原因!

前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不知道繼承了前蘇聯多少好的武器裝備,但是東西是好,可是俄羅斯沒有錢來繼續使用,就算是銷燬都沒有錢銷燬,這讓美國等西方國家都看不下去了,甚至出錢替俄羅斯銷燬。

不過有一級特殊的軍艦,俄羅斯沒有放棄,那就是基洛夫級/1144型核動力巡洋艦,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款除航母之外,採用核動力的水面作戰艦隻,其中“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在役,除了一艘退役之外,還有兩艘正在接受現代化的改裝!

說到“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導彈火力,那完全可以媲美一個航母戰鬥群了,是名副其實的導彈武庫艦。全艦裝備了接近500枚導彈,導彈的種類應有盡有,包括反艦導彈、防空導彈和巡航導彈等等,並且各類型導彈的射程由遠及近都有,可以堪稱為立體式的防護模式和攻擊模式,基本上採用的都是垂直導彈發射系統!

由於“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排水量超過了兩萬四千噸,所以俄羅斯人把能夠裝上的武器裝備全都裝上去了,簡單粗暴的堆疊在一起,光艦載直升機都有三架,是一般國家軍艦配備的直升機數量的好幾倍。除了導彈之外,“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還配有先進的火炮系統,比如說AK-130雙管100毫米艦炮和CADS-N-1近防系統,這在現在都是先進的。

不過由於服役20多年了,“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的裝備相比較頂尖國家的水平,已經相對顯得落後了。尤其是雷達裝備,有源相控陣雷達目前已經成為主流艦載雷達,所以“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同級的兩艘軍艦,目前正在接受改裝,改裝的重點就包括換裝更先進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和更先進的垂直導彈發射系統,這樣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實力將會再上一層樓,服役到本世紀中葉都沒有問題,不過由於經費問題,改裝過程一波三折。

雖然俄羅斯面臨的主要對手的是美國,是北約,但是雙方開戰的機會是渺茫的。所以俄羅斯更多的還是需要一款強大武器時不時出來威懾對手,“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其實也可以和戰略核潛艇一樣,在必要的時候威懾對手。比如雙方局勢緊張的時候,“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開過去顯示一下軍事存在。

另外俄羅斯面對的主要戰爭還是非對稱戰爭,自從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歷的全部都是,包括車臣戰爭和格魯吉亞戰爭,還有現在的敘利亞內戰,尤其是敘利亞內戰,像“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這樣的武庫艦,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部署到地中海就是一個移動的武器庫和發射平臺,數百枚的導彈,能夠不間斷的打擊敘利亞境內目標,因為是非對稱,幾乎不用擔心被攻擊!

所以即使是不升級,“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也不會落後,當然升級了會讓它變得更強!

九品侍卫
2019-08-03

謝邀!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它是一艘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先來說下它的歷史,上世紀60年代,蘇聯北方設計局開始了制定新一代巡洋艦,通過4年的時間完成了初步的設計,在1974年拿出最後設計方案,同年3月分在位於聖彼得堡市的波羅的海造船廠開工建造,在1977年12月下水測試,1980年7月加入北方艦隊服役。目前,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是世界上噸位最大的非航空母艦戰鬥艦艇,也是世界上唯一一艘現役的非航空母艦核動力水面作戰艦艇 。

謝邀!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它是一艘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先來說下它的歷史,上世紀60年代,蘇聯北方設計局開始了制定新一代巡洋艦,通過4年的時間完成了初步的設計,在1974年拿出最後設計方案,同年3月分在位於聖彼得堡市的波羅的海造船廠開工建造,在1977年12月下水測試,1980年7月加入北方艦隊服役。目前,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是世界上噸位最大的非航空母艦戰鬥艦艇,也是世界上唯一一艘現役的非航空母艦核動力水面作戰艦艇 。

你的問題中提到了“滿載2.5萬噸,可攜帶400枚導彈”通過一組數據來更詳細的瞭解下彼得大帝號,彼得大帝號全長252米,寬28.5米,吃水9.1米,高度59米,乘員635名,標準排水量19000噸,滿載排水量24300噸,它採用兩座核反應堆和兩座燃油鍋爐的混合式動力系統,續航力14000海里/30節,彼得大帝號裝置四臺發動機,其中兩臺核動力裝置的總功率達8萬馬力,能以24節的速度航行;兩臺蒸汽動力裝置的總功率是4萬馬力。如果兩套裝置同時使用的話,該艦以30節的全速前進。

謝邀!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它是一艘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先來說下它的歷史,上世紀60年代,蘇聯北方設計局開始了制定新一代巡洋艦,通過4年的時間完成了初步的設計,在1974年拿出最後設計方案,同年3月分在位於聖彼得堡市的波羅的海造船廠開工建造,在1977年12月下水測試,1980年7月加入北方艦隊服役。目前,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是世界上噸位最大的非航空母艦戰鬥艦艇,也是世界上唯一一艘現役的非航空母艦核動力水面作戰艦艇 。

你的問題中提到了“滿載2.5萬噸,可攜帶400枚導彈”通過一組數據來更詳細的瞭解下彼得大帝號,彼得大帝號全長252米,寬28.5米,吃水9.1米,高度59米,乘員635名,標準排水量19000噸,滿載排水量24300噸,它採用兩座核反應堆和兩座燃油鍋爐的混合式動力系統,續航力14000海里/30節,彼得大帝號裝置四臺發動機,其中兩臺核動力裝置的總功率達8萬馬力,能以24節的速度航行;兩臺蒸汽動力裝置的總功率是4萬馬力。如果兩套裝置同時使用的話,該艦以30節的全速前進。

反艦武器方面:可攜帶20枚垂直髮射的SS-N-19超音速長程反艦導彈(此彈裝有750公斤高爆炸藥,發射後最高速度能達到2.5馬赫,最大射程為500千米),還配備一座雙聯130毫米火炮,射程29千米,射速35-45發/分,彈頭重33.4千克。

謝邀!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它是一艘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先來說下它的歷史,上世紀60年代,蘇聯北方設計局開始了制定新一代巡洋艦,通過4年的時間完成了初步的設計,在1974年拿出最後設計方案,同年3月分在位於聖彼得堡市的波羅的海造船廠開工建造,在1977年12月下水測試,1980年7月加入北方艦隊服役。目前,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是世界上噸位最大的非航空母艦戰鬥艦艇,也是世界上唯一一艘現役的非航空母艦核動力水面作戰艦艇 。

你的問題中提到了“滿載2.5萬噸,可攜帶400枚導彈”通過一組數據來更詳細的瞭解下彼得大帝號,彼得大帝號全長252米,寬28.5米,吃水9.1米,高度59米,乘員635名,標準排水量19000噸,滿載排水量24300噸,它採用兩座核反應堆和兩座燃油鍋爐的混合式動力系統,續航力14000海里/30節,彼得大帝號裝置四臺發動機,其中兩臺核動力裝置的總功率達8萬馬力,能以24節的速度航行;兩臺蒸汽動力裝置的總功率是4萬馬力。如果兩套裝置同時使用的話,該艦以30節的全速前進。

反艦武器方面:可攜帶20枚垂直髮射的SS-N-19超音速長程反艦導彈(此彈裝有750公斤高爆炸藥,發射後最高速度能達到2.5馬赫,最大射程為500千米),還配備一座雙聯130毫米火炮,射程29千米,射速35-45發/分,彈頭重33.4千克。

防空武器方面:分為近程和中遠程,中遠程配有12個S-300防空導彈的垂直髮射系統(射程100公里,最快速度達6馬赫),每箱8枚,一共96枚。近程SA-N-9VLS導彈系統,共有兩組發射倉,每組發射倉可以同時發射八枚導彈(射程15公里,最快速度2.5馬赫),除以上防禦系統外還有30mm火炮,中心火控雷達。可搭載三架卡-27直升機。

謝邀!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它是一艘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先來說下它的歷史,上世紀60年代,蘇聯北方設計局開始了制定新一代巡洋艦,通過4年的時間完成了初步的設計,在1974年拿出最後設計方案,同年3月分在位於聖彼得堡市的波羅的海造船廠開工建造,在1977年12月下水測試,1980年7月加入北方艦隊服役。目前,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是世界上噸位最大的非航空母艦戰鬥艦艇,也是世界上唯一一艘現役的非航空母艦核動力水面作戰艦艇 。

你的問題中提到了“滿載2.5萬噸,可攜帶400枚導彈”通過一組數據來更詳細的瞭解下彼得大帝號,彼得大帝號全長252米,寬28.5米,吃水9.1米,高度59米,乘員635名,標準排水量19000噸,滿載排水量24300噸,它採用兩座核反應堆和兩座燃油鍋爐的混合式動力系統,續航力14000海里/30節,彼得大帝號裝置四臺發動機,其中兩臺核動力裝置的總功率達8萬馬力,能以24節的速度航行;兩臺蒸汽動力裝置的總功率是4萬馬力。如果兩套裝置同時使用的話,該艦以30節的全速前進。

反艦武器方面:可攜帶20枚垂直髮射的SS-N-19超音速長程反艦導彈(此彈裝有750公斤高爆炸藥,發射後最高速度能達到2.5馬赫,最大射程為500千米),還配備一座雙聯130毫米火炮,射程29千米,射速35-45發/分,彈頭重33.4千克。

防空武器方面:分為近程和中遠程,中遠程配有12個S-300防空導彈的垂直髮射系統(射程100公里,最快速度達6馬赫),每箱8枚,一共96枚。近程SA-N-9VLS導彈系統,共有兩組發射倉,每組發射倉可以同時發射八枚導彈(射程15公里,最快速度2.5馬赫),除以上防禦系統外還有30mm火炮,中心火控雷達。可搭載三架卡-27直升機。

通過上述性能小編用055驅逐艦進行對比,彼得大帝號的墓碑加頂罩合力攔截也不過在特定角度下最大攔截9枚導彈。055單面雷達就能攔截12枚以上,這個就是現代戰爭的差別。可以看下面兩張對比圖。

謝邀!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它是一艘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先來說下它的歷史,上世紀60年代,蘇聯北方設計局開始了制定新一代巡洋艦,通過4年的時間完成了初步的設計,在1974年拿出最後設計方案,同年3月分在位於聖彼得堡市的波羅的海造船廠開工建造,在1977年12月下水測試,1980年7月加入北方艦隊服役。目前,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是世界上噸位最大的非航空母艦戰鬥艦艇,也是世界上唯一一艘現役的非航空母艦核動力水面作戰艦艇 。

你的問題中提到了“滿載2.5萬噸,可攜帶400枚導彈”通過一組數據來更詳細的瞭解下彼得大帝號,彼得大帝號全長252米,寬28.5米,吃水9.1米,高度59米,乘員635名,標準排水量19000噸,滿載排水量24300噸,它採用兩座核反應堆和兩座燃油鍋爐的混合式動力系統,續航力14000海里/30節,彼得大帝號裝置四臺發動機,其中兩臺核動力裝置的總功率達8萬馬力,能以24節的速度航行;兩臺蒸汽動力裝置的總功率是4萬馬力。如果兩套裝置同時使用的話,該艦以30節的全速前進。

反艦武器方面:可攜帶20枚垂直髮射的SS-N-19超音速長程反艦導彈(此彈裝有750公斤高爆炸藥,發射後最高速度能達到2.5馬赫,最大射程為500千米),還配備一座雙聯130毫米火炮,射程29千米,射速35-45發/分,彈頭重33.4千克。

防空武器方面:分為近程和中遠程,中遠程配有12個S-300防空導彈的垂直髮射系統(射程100公里,最快速度達6馬赫),每箱8枚,一共96枚。近程SA-N-9VLS導彈系統,共有兩組發射倉,每組發射倉可以同時發射八枚導彈(射程15公里,最快速度2.5馬赫),除以上防禦系統外還有30mm火炮,中心火控雷達。可搭載三架卡-27直升機。

通過上述性能小編用055驅逐艦進行對比,彼得大帝號的墓碑加頂罩合力攔截也不過在特定角度下最大攔截9枚導彈。055單面雷達就能攔截12枚以上,這個就是現代戰爭的差別。可以看下面兩張對比圖。

謝邀!

彼得大帝號巡洋艦它是一艘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先來說下它的歷史,上世紀60年代,蘇聯北方設計局開始了制定新一代巡洋艦,通過4年的時間完成了初步的設計,在1974年拿出最後設計方案,同年3月分在位於聖彼得堡市的波羅的海造船廠開工建造,在1977年12月下水測試,1980年7月加入北方艦隊服役。目前,彼得大帝號巡洋艦是世界上噸位最大的非航空母艦戰鬥艦艇,也是世界上唯一一艘現役的非航空母艦核動力水面作戰艦艇 。

你的問題中提到了“滿載2.5萬噸,可攜帶400枚導彈”通過一組數據來更詳細的瞭解下彼得大帝號,彼得大帝號全長252米,寬28.5米,吃水9.1米,高度59米,乘員635名,標準排水量19000噸,滿載排水量24300噸,它採用兩座核反應堆和兩座燃油鍋爐的混合式動力系統,續航力14000海里/30節,彼得大帝號裝置四臺發動機,其中兩臺核動力裝置的總功率達8萬馬力,能以24節的速度航行;兩臺蒸汽動力裝置的總功率是4萬馬力。如果兩套裝置同時使用的話,該艦以30節的全速前進。

反艦武器方面:可攜帶20枚垂直髮射的SS-N-19超音速長程反艦導彈(此彈裝有750公斤高爆炸藥,發射後最高速度能達到2.5馬赫,最大射程為500千米),還配備一座雙聯130毫米火炮,射程29千米,射速35-45發/分,彈頭重33.4千克。

防空武器方面:分為近程和中遠程,中遠程配有12個S-300防空導彈的垂直髮射系統(射程100公里,最快速度達6馬赫),每箱8枚,一共96枚。近程SA-N-9VLS導彈系統,共有兩組發射倉,每組發射倉可以同時發射八枚導彈(射程15公里,最快速度2.5馬赫),除以上防禦系統外還有30mm火炮,中心火控雷達。可搭載三架卡-27直升機。

通過上述性能小編用055驅逐艦進行對比,彼得大帝號的墓碑加頂罩合力攔截也不過在特定角度下最大攔截9枚導彈。055單面雷達就能攔截12枚以上,這個就是現代戰爭的差別。可以看下面兩張對比圖。

世界各國海軍未來幾十年內中的發展趨勢不是噸位大就厲害,“軟件”上一定是現代戰爭的必殺技能。彼得大帝號巡洋艦它的短板就是電子系統比不上現代戰艦,雖然現在“落後”一些,但是在歷史的舞臺上它也是戰功赫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