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下一座明清古村,竟是橫跨歐亞大陸的萬里茶路起始點
武夷山下一座明清古村,竟是橫跨歐亞大陸的萬里茶路起始點
武夷山下一座明清古村,竟是橫跨歐亞大陸的萬里茶路起始點
武夷山下一座明清古村,竟是橫跨歐亞大陸的萬里茶路起始點
武夷山下一座明清古村,竟是橫跨歐亞大陸的萬里茶路起始點
武夷山下一座明清古村,竟是橫跨歐亞大陸的萬里茶路起始點
武夷山下一座明清古村,竟是橫跨歐亞大陸的萬里茶路起始點
武夷山下一座明清古村,竟是橫跨歐亞大陸的萬里茶路起始點
武夷山下一座明清古村,竟是橫跨歐亞大陸的萬里茶路起始點
武夷山下一座明清古村,竟是橫跨歐亞大陸的萬里茶路起始點
武夷山下一座明清古村,竟是橫跨歐亞大陸的萬里茶路起始點
鏽劍
1/10 中國是茶文化的發祥地,世界上其他國家的飲茶習慣和茶葉種植,都是直接或間接地從中國傳過去的。大家對絲綢之路不會陌生,但你知道我國還有一條萬里茶路嗎?我也是來到武夷山的下梅古村以後才瞭解到,原來在明清時期絲綢之路逐漸衰落後,歐洲對中國茶葉的需求依然旺盛,晉商看準這個商機,來到擁有上好茶源的武夷山,從下梅村開始,開闢了一條經水路至漢口,再起岸走陸路運往恰克圖,直至歐洲大陸的萬里茶葉商路,繁忙了近兩百年。
2/10 下梅村位於武夷山市東部,距離武夷山風景區八公里。走近古村,村頭屹立著一座高大的祖師橋,雄踞於梅溪與當溪交匯的水口。祖師橋後方,是貫穿村落的“小運河”當溪,萬里茶路時期,茶葉就是由當溪運出。溪流兩旁是臨水而建的民居,面溪一側大多為舊時茶商的商鋪,整個古村還完整保留著三十多座明清古民居。
3/10 古民居戶戶相連,臨水一側均有風雨廊、美人靠,村民至今仍以茶葉種植和炒製為主要經濟收入,所以能看到一些村民在風雨廊挑選、加工茶葉。武夷山茶好、品種多,其實茶農都是很有錢的,當地人開玩笑說,武夷山人家裡有茶園,相當於外面說的家裡有礦。
4/10 進村不久就可以看到一座氣勢宏偉的鄒氏家祠,是武夷山境內保存得最為完整的一座祠堂建築。鄒氏自江西南豐遷入,在下梅與晉商經營武夷茶葉而逐漸成為大戶人家,大興土木建豪宅、修當溪、立家祠。祠堂內外磚雕圖案豐富多彩,值得細細欣賞。
5/10 鄒氏家祠門前古橋上的石獅子,後方有一埠頭,就是當年往竹筏上裝卸茶葉的碼頭。短短的當溪只有九百多米,共建有九處埠頭。下梅在萬里茶路的鼎盛時期,成為武夷山重要的茶葉集散地:“日行竹筏300艘,轉運不絕”。
6/10 如今的當溪水位下降許多,我們來的時候下了一整天的大雨,所以溪水變得格外渾濁,據說平時水質是很清澈的。溪流兩岸商鋪林立,雖然早已沒了曾經舟來楫往的輝煌,但是仍能想像出當年水運繁榮的風光。
7/10 村子裡一處牆壁上畫著的萬里茶路示意圖。電視劇《喬家大院》中講述的主人公喬致庸南下前往產茶勝地武夷山,疏通茶路,就是到的下梅。在萬里茶路後期,下梅的茶葉也經廣東、廈門運往澳門,再經海上通道運往東南亞。海上運茶之路的出現,陸路運輸逐漸衰落,萬里茶路漸漸退出世人的視線。
8/10 鄒氏大夫第,也就是鄒家的祖屋,主屋、偏房等共有六棟,每一棟都有好幾進。這幢老建築的磚雕、石雕、木雕都很精美,尤其是最後方的小花園,完好保留了一堵雙面鏤空雕刻花牆。
9/10 這座因茶葉而興盛的古村落,早已褪去了幾百年前的中心光環,個別老房子已經破敗不堪,好在沿溪流的兩岸,仍然呈現出了百年前的風貌,希望隨著旅遊的開發,可以保存的更為完好。
10/10 下梅古村的村民們,大多還比較淳樸,不會拒絕拍照,甚至還會聊上幾句,招呼喝茶。這樣一處與在歷史上扮演著重要地位的小村落,相比武夷山的知名度而言卻要低調許多,希望去武夷山遊玩的朋友,都可以去下梅古村順便逛逛,感受一下萬里茶路曾經的光輝。
2019-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