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醇親王一家出了兩個皇帝,一個攝政王,他們家有何大功?你怎麼看?

7 個回答
吾与吾国
2019-07-14

一個醇親王府,竟出了兩個皇帝,一個攝政王,這事看似奇怪,卻絕非巧合和偶然。

醇親王府出的第一個皇帝是載湉,即光緒皇帝。

醇親王府出的第二個皇帝是溥儀,即宣統皇帝。

醇親王府出的一個監國攝政王是載灃,更讓人驚訝的是宣統皇帝溥儀是載灃的親生兒子。

醇親王不過歷經兩代,為什麼卻會在短短几十年時間之內得到這令無數人羨慕嫉妒的無上榮光呢?

這得從第一代醇親王,也就是奕譞開始說起。

一個醇親王府,竟出了兩個皇帝,一個攝政王,這事看似奇怪,卻絕非巧合和偶然。

醇親王府出的第一個皇帝是載湉,即光緒皇帝。

醇親王府出的第二個皇帝是溥儀,即宣統皇帝。

醇親王府出的一個監國攝政王是載灃,更讓人驚訝的是宣統皇帝溥儀是載灃的親生兒子。

醇親王不過歷經兩代,為什麼卻會在短短几十年時間之內得到這令無數人羨慕嫉妒的無上榮光呢?

這得從第一代醇親王,也就是奕譞開始說起。

奕譞是道光皇帝的七兒子,也是咸豐皇帝的弟弟,他生於1840年,說來也巧,這一年恰好爆發了鴉片戰爭,清朝也由此走上了受人欺辱的衰亡之路。

1860年,這一年爆發了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氣勢洶洶地攻向了清政府的中樞所在——北京,咸豐皇帝被嚇得一個哆嗦,慌慌張張地逃去了熱河行宮,當然,他打的是去木蘭圍場狩獵的旗號。

可是,洋人這一嚇可將咸豐皇帝嚇得不輕,嚇出了一身病,恭親王奕訢對他說,洋人已經退到天津了,皇帝回京吧?

咸豐一聽,雖然有點心動,但是想到可怕的洋人,他立刻搖了搖頭,說了句,天氣漸漸變冷了,這事緩緩吧。

這不緩還好,緩了一緩,他便回不去了。

一個醇親王府,竟出了兩個皇帝,一個攝政王,這事看似奇怪,卻絕非巧合和偶然。

醇親王府出的第一個皇帝是載湉,即光緒皇帝。

醇親王府出的第二個皇帝是溥儀,即宣統皇帝。

醇親王府出的一個監國攝政王是載灃,更讓人驚訝的是宣統皇帝溥儀是載灃的親生兒子。

醇親王不過歷經兩代,為什麼卻會在短短几十年時間之內得到這令無數人羨慕嫉妒的無上榮光呢?

這得從第一代醇親王,也就是奕譞開始說起。

奕譞是道光皇帝的七兒子,也是咸豐皇帝的弟弟,他生於1840年,說來也巧,這一年恰好爆發了鴉片戰爭,清朝也由此走上了受人欺辱的衰亡之路。

1860年,這一年爆發了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氣勢洶洶地攻向了清政府的中樞所在——北京,咸豐皇帝被嚇得一個哆嗦,慌慌張張地逃去了熱河行宮,當然,他打的是去木蘭圍場狩獵的旗號。

可是,洋人這一嚇可將咸豐皇帝嚇得不輕,嚇出了一身病,恭親王奕訢對他說,洋人已經退到天津了,皇帝回京吧?

咸豐一聽,雖然有點心動,但是想到可怕的洋人,他立刻搖了搖頭,說了句,天氣漸漸變冷了,這事緩緩吧。

這不緩還好,緩了一緩,他便回不去了。

1861年8月22日,如同一隻縮頭烏龜一般躲在熱河行宮的咸豐皇帝終於還是被洋人給活活嚇死了。

咸豐皇帝死了,誰當皇帝?當然是他和慈禧的兒子載淳了。

他也許也看到了慈禧的野心,也意料到了慈禧會在他死後擅權,所以專門給載淳留了後手,任命了所謂的“顧命八大臣”,然後又讓慈安和慈禧分別各掌一印,如此一來,便可以形成牽制。

只不過,慈禧可不是一個聽天由命的女人,咸豐一死,兒子即位,可是兒子年紀這麼小,皇權誰來拿?

慈禧這個26歲的小寡婦的小心臟“砰砰砰”地跳,這可是她行呂后、武則天故事的一個絕好時機!

於是,慈禧開始策劃,她的策劃中最重要的一步便是打垮咸豐任命的顧命八大臣,摧毀咸豐皇帝留下的所有佈置,讓他們沒辦法對她行成掣肘。

只是慈禧畢竟是一個久處後宮的女人,她想要打垮權勢滔天的顧命八大臣便得給自己尋找更強有力的援手,慈安被慈禧忽悠了幾句便站到了她這一邊,然後她又瞅向了皇室宗親,朝堂之上能夠有實力對付顧命八大臣的也唯有手握重權的皇室宗親了。

一個醇親王府,竟出了兩個皇帝,一個攝政王,這事看似奇怪,卻絕非巧合和偶然。

醇親王府出的第一個皇帝是載湉,即光緒皇帝。

醇親王府出的第二個皇帝是溥儀,即宣統皇帝。

醇親王府出的一個監國攝政王是載灃,更讓人驚訝的是宣統皇帝溥儀是載灃的親生兒子。

醇親王不過歷經兩代,為什麼卻會在短短几十年時間之內得到這令無數人羨慕嫉妒的無上榮光呢?

這得從第一代醇親王,也就是奕譞開始說起。

奕譞是道光皇帝的七兒子,也是咸豐皇帝的弟弟,他生於1840年,說來也巧,這一年恰好爆發了鴉片戰爭,清朝也由此走上了受人欺辱的衰亡之路。

1860年,這一年爆發了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氣勢洶洶地攻向了清政府的中樞所在——北京,咸豐皇帝被嚇得一個哆嗦,慌慌張張地逃去了熱河行宮,當然,他打的是去木蘭圍場狩獵的旗號。

可是,洋人這一嚇可將咸豐皇帝嚇得不輕,嚇出了一身病,恭親王奕訢對他說,洋人已經退到天津了,皇帝回京吧?

咸豐一聽,雖然有點心動,但是想到可怕的洋人,他立刻搖了搖頭,說了句,天氣漸漸變冷了,這事緩緩吧。

這不緩還好,緩了一緩,他便回不去了。

1861年8月22日,如同一隻縮頭烏龜一般躲在熱河行宮的咸豐皇帝終於還是被洋人給活活嚇死了。

咸豐皇帝死了,誰當皇帝?當然是他和慈禧的兒子載淳了。

他也許也看到了慈禧的野心,也意料到了慈禧會在他死後擅權,所以專門給載淳留了後手,任命了所謂的“顧命八大臣”,然後又讓慈安和慈禧分別各掌一印,如此一來,便可以形成牽制。

只不過,慈禧可不是一個聽天由命的女人,咸豐一死,兒子即位,可是兒子年紀這麼小,皇權誰來拿?

慈禧這個26歲的小寡婦的小心臟“砰砰砰”地跳,這可是她行呂后、武則天故事的一個絕好時機!

於是,慈禧開始策劃,她的策劃中最重要的一步便是打垮咸豐任命的顧命八大臣,摧毀咸豐皇帝留下的所有佈置,讓他們沒辦法對她行成掣肘。

只是慈禧畢竟是一個久處後宮的女人,她想要打垮權勢滔天的顧命八大臣便得給自己尋找更強有力的援手,慈安被慈禧忽悠了幾句便站到了她這一邊,然後她又瞅向了皇室宗親,朝堂之上能夠有實力對付顧命八大臣的也唯有手握重權的皇室宗親了。

當時,咸豐皇帝的弟弟恭親王奕訢手裡的權力可不小,自然成了慈禧所要拉攏的最主要對象。

除了奕訢之外,咸豐皇帝的另一個弟弟,即醇親王奕譞,也被慈禧列入了要拉攏的名單之中。

當然,奕訢和奕譞當時頗受肅順的排擠,所以,他們和慈禧也是一拍即合。

慈禧和奕訢算是“辛酉政變”的兩個主謀,可是,慈禧在熱河,奕訢卻被咸豐皇帝留在了北京,兩個人怎麼溝通,怎麼商量計策?

奕譞便是慈禧和奕訢溝通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關鍵性人物,為了給他們傳遞消息,他奔走於熱河和北京之間。

慈禧能夠成功發動政變,將皇權奪到手裡,奕譞也可謂是功不可沒,這是慈禧信任奕譞的一個原因。

一個醇親王府,竟出了兩個皇帝,一個攝政王,這事看似奇怪,卻絕非巧合和偶然。

醇親王府出的第一個皇帝是載湉,即光緒皇帝。

醇親王府出的第二個皇帝是溥儀,即宣統皇帝。

醇親王府出的一個監國攝政王是載灃,更讓人驚訝的是宣統皇帝溥儀是載灃的親生兒子。

醇親王不過歷經兩代,為什麼卻會在短短几十年時間之內得到這令無數人羨慕嫉妒的無上榮光呢?

這得從第一代醇親王,也就是奕譞開始說起。

奕譞是道光皇帝的七兒子,也是咸豐皇帝的弟弟,他生於1840年,說來也巧,這一年恰好爆發了鴉片戰爭,清朝也由此走上了受人欺辱的衰亡之路。

1860年,這一年爆發了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氣勢洶洶地攻向了清政府的中樞所在——北京,咸豐皇帝被嚇得一個哆嗦,慌慌張張地逃去了熱河行宮,當然,他打的是去木蘭圍場狩獵的旗號。

可是,洋人這一嚇可將咸豐皇帝嚇得不輕,嚇出了一身病,恭親王奕訢對他說,洋人已經退到天津了,皇帝回京吧?

咸豐一聽,雖然有點心動,但是想到可怕的洋人,他立刻搖了搖頭,說了句,天氣漸漸變冷了,這事緩緩吧。

這不緩還好,緩了一緩,他便回不去了。

1861年8月22日,如同一隻縮頭烏龜一般躲在熱河行宮的咸豐皇帝終於還是被洋人給活活嚇死了。

咸豐皇帝死了,誰當皇帝?當然是他和慈禧的兒子載淳了。

他也許也看到了慈禧的野心,也意料到了慈禧會在他死後擅權,所以專門給載淳留了後手,任命了所謂的“顧命八大臣”,然後又讓慈安和慈禧分別各掌一印,如此一來,便可以形成牽制。

只不過,慈禧可不是一個聽天由命的女人,咸豐一死,兒子即位,可是兒子年紀這麼小,皇權誰來拿?

慈禧這個26歲的小寡婦的小心臟“砰砰砰”地跳,這可是她行呂后、武則天故事的一個絕好時機!

於是,慈禧開始策劃,她的策劃中最重要的一步便是打垮咸豐任命的顧命八大臣,摧毀咸豐皇帝留下的所有佈置,讓他們沒辦法對她行成掣肘。

只是慈禧畢竟是一個久處後宮的女人,她想要打垮權勢滔天的顧命八大臣便得給自己尋找更強有力的援手,慈安被慈禧忽悠了幾句便站到了她這一邊,然後她又瞅向了皇室宗親,朝堂之上能夠有實力對付顧命八大臣的也唯有手握重權的皇室宗親了。

當時,咸豐皇帝的弟弟恭親王奕訢手裡的權力可不小,自然成了慈禧所要拉攏的最主要對象。

除了奕訢之外,咸豐皇帝的另一個弟弟,即醇親王奕譞,也被慈禧列入了要拉攏的名單之中。

當然,奕訢和奕譞當時頗受肅順的排擠,所以,他們和慈禧也是一拍即合。

慈禧和奕訢算是“辛酉政變”的兩個主謀,可是,慈禧在熱河,奕訢卻被咸豐皇帝留在了北京,兩個人怎麼溝通,怎麼商量計策?

奕譞便是慈禧和奕訢溝通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關鍵性人物,為了給他們傳遞消息,他奔走於熱河和北京之間。

慈禧能夠成功發動政變,將皇權奪到手裡,奕譞也可謂是功不可沒,這是慈禧信任奕譞的一個原因。

對於慈禧而言,奕譞比起奕訢還有一個優點——他的野心不如奕訢,他知道適可而止,當然,最重要的是他足夠聽話!

此外,奕譞的福晉是慈禧親妹妹,論親疏遠近,慈禧自然更親近奕譞。

後來,同治皇帝死了,慈禧選擇奕譞的兒子載湉作為皇位的繼承人的原因,除了奕譞曾經是她成功發動辛酉政變的功臣和妹夫,載湉是她的親侄子之外,說到底還是因為奕譞最聽話,堪稱是她的鐵桿支持者。

慈禧曾經試探奕譞說她要還政給光緒皇帝了,奕譞一聽,立刻搖頭。

後來,慈禧裝模做樣地歸政了,奕譞卻不顧光緒皇帝是自己的親兒子,很是配合地跳了出來,對慈禧說了句,太后雖然歸政了,可是皇帝到底太年輕了,如今又是剛剛接手國柄,對於軍國重事也是一竅不通,所以還得讓您來定奪呀,您應該永遠訓政下去!

慈禧聽了當然很高興,這便讓有了繼續訓政的理由,可是面上的功夫還是要做到位,所以她罵了奕譞幾句,然後奪了他的官。

不過,可惜的是奕譞在1891年的時候便病逝了,不然的話,他很可能會在光緒親政後組織光緒變法,即便不阻止光緒變法,也會提醒他悠著點,別去觸碰慈禧的底線。

光緒皇帝為了從慈禧手中奪回皇權,在康有為的忽悠下發動了變法,甚至是想要發動一場政變去刺殺慈禧,後被慈禧率先發動了“戊戌政變”,將光緒囚禁在了瀛臺。

一個醇親王府,竟出了兩個皇帝,一個攝政王,這事看似奇怪,卻絕非巧合和偶然。

醇親王府出的第一個皇帝是載湉,即光緒皇帝。

醇親王府出的第二個皇帝是溥儀,即宣統皇帝。

醇親王府出的一個監國攝政王是載灃,更讓人驚訝的是宣統皇帝溥儀是載灃的親生兒子。

醇親王不過歷經兩代,為什麼卻會在短短几十年時間之內得到這令無數人羨慕嫉妒的無上榮光呢?

這得從第一代醇親王,也就是奕譞開始說起。

奕譞是道光皇帝的七兒子,也是咸豐皇帝的弟弟,他生於1840年,說來也巧,這一年恰好爆發了鴉片戰爭,清朝也由此走上了受人欺辱的衰亡之路。

1860年,這一年爆發了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氣勢洶洶地攻向了清政府的中樞所在——北京,咸豐皇帝被嚇得一個哆嗦,慌慌張張地逃去了熱河行宮,當然,他打的是去木蘭圍場狩獵的旗號。

可是,洋人這一嚇可將咸豐皇帝嚇得不輕,嚇出了一身病,恭親王奕訢對他說,洋人已經退到天津了,皇帝回京吧?

咸豐一聽,雖然有點心動,但是想到可怕的洋人,他立刻搖了搖頭,說了句,天氣漸漸變冷了,這事緩緩吧。

這不緩還好,緩了一緩,他便回不去了。

1861年8月22日,如同一隻縮頭烏龜一般躲在熱河行宮的咸豐皇帝終於還是被洋人給活活嚇死了。

咸豐皇帝死了,誰當皇帝?當然是他和慈禧的兒子載淳了。

他也許也看到了慈禧的野心,也意料到了慈禧會在他死後擅權,所以專門給載淳留了後手,任命了所謂的“顧命八大臣”,然後又讓慈安和慈禧分別各掌一印,如此一來,便可以形成牽制。

只不過,慈禧可不是一個聽天由命的女人,咸豐一死,兒子即位,可是兒子年紀這麼小,皇權誰來拿?

慈禧這個26歲的小寡婦的小心臟“砰砰砰”地跳,這可是她行呂后、武則天故事的一個絕好時機!

於是,慈禧開始策劃,她的策劃中最重要的一步便是打垮咸豐任命的顧命八大臣,摧毀咸豐皇帝留下的所有佈置,讓他們沒辦法對她行成掣肘。

只是慈禧畢竟是一個久處後宮的女人,她想要打垮權勢滔天的顧命八大臣便得給自己尋找更強有力的援手,慈安被慈禧忽悠了幾句便站到了她這一邊,然後她又瞅向了皇室宗親,朝堂之上能夠有實力對付顧命八大臣的也唯有手握重權的皇室宗親了。

當時,咸豐皇帝的弟弟恭親王奕訢手裡的權力可不小,自然成了慈禧所要拉攏的最主要對象。

除了奕訢之外,咸豐皇帝的另一個弟弟,即醇親王奕譞,也被慈禧列入了要拉攏的名單之中。

當然,奕訢和奕譞當時頗受肅順的排擠,所以,他們和慈禧也是一拍即合。

慈禧和奕訢算是“辛酉政變”的兩個主謀,可是,慈禧在熱河,奕訢卻被咸豐皇帝留在了北京,兩個人怎麼溝通,怎麼商量計策?

奕譞便是慈禧和奕訢溝通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關鍵性人物,為了給他們傳遞消息,他奔走於熱河和北京之間。

慈禧能夠成功發動政變,將皇權奪到手裡,奕譞也可謂是功不可沒,這是慈禧信任奕譞的一個原因。

對於慈禧而言,奕譞比起奕訢還有一個優點——他的野心不如奕訢,他知道適可而止,當然,最重要的是他足夠聽話!

此外,奕譞的福晉是慈禧親妹妹,論親疏遠近,慈禧自然更親近奕譞。

後來,同治皇帝死了,慈禧選擇奕譞的兒子載湉作為皇位的繼承人的原因,除了奕譞曾經是她成功發動辛酉政變的功臣和妹夫,載湉是她的親侄子之外,說到底還是因為奕譞最聽話,堪稱是她的鐵桿支持者。

慈禧曾經試探奕譞說她要還政給光緒皇帝了,奕譞一聽,立刻搖頭。

後來,慈禧裝模做樣地歸政了,奕譞卻不顧光緒皇帝是自己的親兒子,很是配合地跳了出來,對慈禧說了句,太后雖然歸政了,可是皇帝到底太年輕了,如今又是剛剛接手國柄,對於軍國重事也是一竅不通,所以還得讓您來定奪呀,您應該永遠訓政下去!

慈禧聽了當然很高興,這便讓有了繼續訓政的理由,可是面上的功夫還是要做到位,所以她罵了奕譞幾句,然後奪了他的官。

不過,可惜的是奕譞在1891年的時候便病逝了,不然的話,他很可能會在光緒親政後組織光緒變法,即便不阻止光緒變法,也會提醒他悠著點,別去觸碰慈禧的底線。

光緒皇帝為了從慈禧手中奪回皇權,在康有為的忽悠下發動了變法,甚至是想要發動一場政變去刺殺慈禧,後被慈禧率先發動了“戊戌政變”,將光緒囚禁在了瀛臺。

1908年,慈禧和光緒來到了人生的最後一年,慈禧知道自己也許已經命不久矣,所以為了消除光緒皇帝這個後患,讓人毒死了光緒。

可是,如果光緒皇帝死了的話,誰來繼承皇位呢?

慈禧這個女人確實頗有手段,在光緒還沒死的時候便已經物色好了皇位繼承人的人選,這個人選也不是別人,正是奕譞的孫子、載灃的兒子溥儀,她為什麼要選溥儀呢?

除了奕譞的原因之外,也少不了載灃的原因。

一個醇親王府,竟出了兩個皇帝,一個攝政王,這事看似奇怪,卻絕非巧合和偶然。

醇親王府出的第一個皇帝是載湉,即光緒皇帝。

醇親王府出的第二個皇帝是溥儀,即宣統皇帝。

醇親王府出的一個監國攝政王是載灃,更讓人驚訝的是宣統皇帝溥儀是載灃的親生兒子。

醇親王不過歷經兩代,為什麼卻會在短短几十年時間之內得到這令無數人羨慕嫉妒的無上榮光呢?

這得從第一代醇親王,也就是奕譞開始說起。

奕譞是道光皇帝的七兒子,也是咸豐皇帝的弟弟,他生於1840年,說來也巧,這一年恰好爆發了鴉片戰爭,清朝也由此走上了受人欺辱的衰亡之路。

1860年,這一年爆發了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氣勢洶洶地攻向了清政府的中樞所在——北京,咸豐皇帝被嚇得一個哆嗦,慌慌張張地逃去了熱河行宮,當然,他打的是去木蘭圍場狩獵的旗號。

可是,洋人這一嚇可將咸豐皇帝嚇得不輕,嚇出了一身病,恭親王奕訢對他說,洋人已經退到天津了,皇帝回京吧?

咸豐一聽,雖然有點心動,但是想到可怕的洋人,他立刻搖了搖頭,說了句,天氣漸漸變冷了,這事緩緩吧。

這不緩還好,緩了一緩,他便回不去了。

1861年8月22日,如同一隻縮頭烏龜一般躲在熱河行宮的咸豐皇帝終於還是被洋人給活活嚇死了。

咸豐皇帝死了,誰當皇帝?當然是他和慈禧的兒子載淳了。

他也許也看到了慈禧的野心,也意料到了慈禧會在他死後擅權,所以專門給載淳留了後手,任命了所謂的“顧命八大臣”,然後又讓慈安和慈禧分別各掌一印,如此一來,便可以形成牽制。

只不過,慈禧可不是一個聽天由命的女人,咸豐一死,兒子即位,可是兒子年紀這麼小,皇權誰來拿?

慈禧這個26歲的小寡婦的小心臟“砰砰砰”地跳,這可是她行呂后、武則天故事的一個絕好時機!

於是,慈禧開始策劃,她的策劃中最重要的一步便是打垮咸豐任命的顧命八大臣,摧毀咸豐皇帝留下的所有佈置,讓他們沒辦法對她行成掣肘。

只是慈禧畢竟是一個久處後宮的女人,她想要打垮權勢滔天的顧命八大臣便得給自己尋找更強有力的援手,慈安被慈禧忽悠了幾句便站到了她這一邊,然後她又瞅向了皇室宗親,朝堂之上能夠有實力對付顧命八大臣的也唯有手握重權的皇室宗親了。

當時,咸豐皇帝的弟弟恭親王奕訢手裡的權力可不小,自然成了慈禧所要拉攏的最主要對象。

除了奕訢之外,咸豐皇帝的另一個弟弟,即醇親王奕譞,也被慈禧列入了要拉攏的名單之中。

當然,奕訢和奕譞當時頗受肅順的排擠,所以,他們和慈禧也是一拍即合。

慈禧和奕訢算是“辛酉政變”的兩個主謀,可是,慈禧在熱河,奕訢卻被咸豐皇帝留在了北京,兩個人怎麼溝通,怎麼商量計策?

奕譞便是慈禧和奕訢溝通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關鍵性人物,為了給他們傳遞消息,他奔走於熱河和北京之間。

慈禧能夠成功發動政變,將皇權奪到手裡,奕譞也可謂是功不可沒,這是慈禧信任奕譞的一個原因。

對於慈禧而言,奕譞比起奕訢還有一個優點——他的野心不如奕訢,他知道適可而止,當然,最重要的是他足夠聽話!

此外,奕譞的福晉是慈禧親妹妹,論親疏遠近,慈禧自然更親近奕譞。

後來,同治皇帝死了,慈禧選擇奕譞的兒子載湉作為皇位的繼承人的原因,除了奕譞曾經是她成功發動辛酉政變的功臣和妹夫,載湉是她的親侄子之外,說到底還是因為奕譞最聽話,堪稱是她的鐵桿支持者。

慈禧曾經試探奕譞說她要還政給光緒皇帝了,奕譞一聽,立刻搖頭。

後來,慈禧裝模做樣地歸政了,奕譞卻不顧光緒皇帝是自己的親兒子,很是配合地跳了出來,對慈禧說了句,太后雖然歸政了,可是皇帝到底太年輕了,如今又是剛剛接手國柄,對於軍國重事也是一竅不通,所以還得讓您來定奪呀,您應該永遠訓政下去!

慈禧聽了當然很高興,這便讓有了繼續訓政的理由,可是面上的功夫還是要做到位,所以她罵了奕譞幾句,然後奪了他的官。

不過,可惜的是奕譞在1891年的時候便病逝了,不然的話,他很可能會在光緒親政後組織光緒變法,即便不阻止光緒變法,也會提醒他悠著點,別去觸碰慈禧的底線。

光緒皇帝為了從慈禧手中奪回皇權,在康有為的忽悠下發動了變法,甚至是想要發動一場政變去刺殺慈禧,後被慈禧率先發動了“戊戌政變”,將光緒囚禁在了瀛臺。

1908年,慈禧和光緒來到了人生的最後一年,慈禧知道自己也許已經命不久矣,所以為了消除光緒皇帝這個後患,讓人毒死了光緒。

可是,如果光緒皇帝死了的話,誰來繼承皇位呢?

慈禧這個女人確實頗有手段,在光緒還沒死的時候便已經物色好了皇位繼承人的人選,這個人選也不是別人,正是奕譞的孫子、載灃的兒子溥儀,她為什麼要選溥儀呢?

除了奕譞的原因之外,也少不了載灃的原因。

1901年洋人點名讓載灃作為清政府代表去德國致歉,此舉被慈禧認為是洋人在通過載灃去扶植光緒,貪戀權杖的慈禧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斃,於是她便想著將載灃拉到自己這一邊,怎麼拉?將心腹榮祿的女兒嫁給載灃!

載灃也很有乃父奕譞的風範——識相和聽話,所以慈禧一向他伸出橄欖枝,他想也沒想便接受了。

這麼一來,載灃便上了慈禧和榮祿這一個政治利益集團的船。

一個醇親王府,竟出了兩個皇帝,一個攝政王,這事看似奇怪,卻絕非巧合和偶然。

醇親王府出的第一個皇帝是載湉,即光緒皇帝。

醇親王府出的第二個皇帝是溥儀,即宣統皇帝。

醇親王府出的一個監國攝政王是載灃,更讓人驚訝的是宣統皇帝溥儀是載灃的親生兒子。

醇親王不過歷經兩代,為什麼卻會在短短几十年時間之內得到這令無數人羨慕嫉妒的無上榮光呢?

這得從第一代醇親王,也就是奕譞開始說起。

奕譞是道光皇帝的七兒子,也是咸豐皇帝的弟弟,他生於1840年,說來也巧,這一年恰好爆發了鴉片戰爭,清朝也由此走上了受人欺辱的衰亡之路。

1860年,這一年爆發了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氣勢洶洶地攻向了清政府的中樞所在——北京,咸豐皇帝被嚇得一個哆嗦,慌慌張張地逃去了熱河行宮,當然,他打的是去木蘭圍場狩獵的旗號。

可是,洋人這一嚇可將咸豐皇帝嚇得不輕,嚇出了一身病,恭親王奕訢對他說,洋人已經退到天津了,皇帝回京吧?

咸豐一聽,雖然有點心動,但是想到可怕的洋人,他立刻搖了搖頭,說了句,天氣漸漸變冷了,這事緩緩吧。

這不緩還好,緩了一緩,他便回不去了。

1861年8月22日,如同一隻縮頭烏龜一般躲在熱河行宮的咸豐皇帝終於還是被洋人給活活嚇死了。

咸豐皇帝死了,誰當皇帝?當然是他和慈禧的兒子載淳了。

他也許也看到了慈禧的野心,也意料到了慈禧會在他死後擅權,所以專門給載淳留了後手,任命了所謂的“顧命八大臣”,然後又讓慈安和慈禧分別各掌一印,如此一來,便可以形成牽制。

只不過,慈禧可不是一個聽天由命的女人,咸豐一死,兒子即位,可是兒子年紀這麼小,皇權誰來拿?

慈禧這個26歲的小寡婦的小心臟“砰砰砰”地跳,這可是她行呂后、武則天故事的一個絕好時機!

於是,慈禧開始策劃,她的策劃中最重要的一步便是打垮咸豐任命的顧命八大臣,摧毀咸豐皇帝留下的所有佈置,讓他們沒辦法對她行成掣肘。

只是慈禧畢竟是一個久處後宮的女人,她想要打垮權勢滔天的顧命八大臣便得給自己尋找更強有力的援手,慈安被慈禧忽悠了幾句便站到了她這一邊,然後她又瞅向了皇室宗親,朝堂之上能夠有實力對付顧命八大臣的也唯有手握重權的皇室宗親了。

當時,咸豐皇帝的弟弟恭親王奕訢手裡的權力可不小,自然成了慈禧所要拉攏的最主要對象。

除了奕訢之外,咸豐皇帝的另一個弟弟,即醇親王奕譞,也被慈禧列入了要拉攏的名單之中。

當然,奕訢和奕譞當時頗受肅順的排擠,所以,他們和慈禧也是一拍即合。

慈禧和奕訢算是“辛酉政變”的兩個主謀,可是,慈禧在熱河,奕訢卻被咸豐皇帝留在了北京,兩個人怎麼溝通,怎麼商量計策?

奕譞便是慈禧和奕訢溝通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關鍵性人物,為了給他們傳遞消息,他奔走於熱河和北京之間。

慈禧能夠成功發動政變,將皇權奪到手裡,奕譞也可謂是功不可沒,這是慈禧信任奕譞的一個原因。

對於慈禧而言,奕譞比起奕訢還有一個優點——他的野心不如奕訢,他知道適可而止,當然,最重要的是他足夠聽話!

此外,奕譞的福晉是慈禧親妹妹,論親疏遠近,慈禧自然更親近奕譞。

後來,同治皇帝死了,慈禧選擇奕譞的兒子載湉作為皇位的繼承人的原因,除了奕譞曾經是她成功發動辛酉政變的功臣和妹夫,載湉是她的親侄子之外,說到底還是因為奕譞最聽話,堪稱是她的鐵桿支持者。

慈禧曾經試探奕譞說她要還政給光緒皇帝了,奕譞一聽,立刻搖頭。

後來,慈禧裝模做樣地歸政了,奕譞卻不顧光緒皇帝是自己的親兒子,很是配合地跳了出來,對慈禧說了句,太后雖然歸政了,可是皇帝到底太年輕了,如今又是剛剛接手國柄,對於軍國重事也是一竅不通,所以還得讓您來定奪呀,您應該永遠訓政下去!

慈禧聽了當然很高興,這便讓有了繼續訓政的理由,可是面上的功夫還是要做到位,所以她罵了奕譞幾句,然後奪了他的官。

不過,可惜的是奕譞在1891年的時候便病逝了,不然的話,他很可能會在光緒親政後組織光緒變法,即便不阻止光緒變法,也會提醒他悠著點,別去觸碰慈禧的底線。

光緒皇帝為了從慈禧手中奪回皇權,在康有為的忽悠下發動了變法,甚至是想要發動一場政變去刺殺慈禧,後被慈禧率先發動了“戊戌政變”,將光緒囚禁在了瀛臺。

1908年,慈禧和光緒來到了人生的最後一年,慈禧知道自己也許已經命不久矣,所以為了消除光緒皇帝這個後患,讓人毒死了光緒。

可是,如果光緒皇帝死了的話,誰來繼承皇位呢?

慈禧這個女人確實頗有手段,在光緒還沒死的時候便已經物色好了皇位繼承人的人選,這個人選也不是別人,正是奕譞的孫子、載灃的兒子溥儀,她為什麼要選溥儀呢?

除了奕譞的原因之外,也少不了載灃的原因。

1901年洋人點名讓載灃作為清政府代表去德國致歉,此舉被慈禧認為是洋人在通過載灃去扶植光緒,貪戀權杖的慈禧自然不可能坐以待斃,於是她便想著將載灃拉到自己這一邊,怎麼拉?將心腹榮祿的女兒嫁給載灃!

載灃也很有乃父奕譞的風範——識相和聽話,所以慈禧一向他伸出橄欖枝,他想也沒想便接受了。

這麼一來,載灃便上了慈禧和榮祿這一個政治利益集團的船。

此外,當時溥儀僅僅2歲,又是載灃的兒子和榮祿的外孫,無疑成了最合適的人選,即便溥儀即位了,只要慈禧不死,清政府的話語權便始終掌控在她的手裡。

所以,醇親王府能夠出兩個皇帝和一個攝政王從來不是什麼巧合,只是因為在政治上最符合慈禧的利益,僅此而已。

中華历史五千年
2019-06-08

第一代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 1850年—1890年)道光三十年(1850年)封為醇郡王、同治三年(1864年),奕譞加親王銜、同治十一年(1872年)晉封親王、同治十三年(1874年),因次子載湉入承大統為光緒帝,又被加封親王世襲罔替,到光緒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薨,諡號賢。

愛新覺羅·奕譞共有七個兒子:第一子、第三子早殤,第二子為載湉(光緒皇帝),第四子為載洸、第五子為載灃(宣統皇帝的生父,攝政王)、第六子為載洵(清末海軍大臣)、第七為載濤(清末軍諮府大臣)。

第二代醇親王愛新覺羅·載灃:(1890年—1911年)。奕譞與側福晉所生的五子載灃繼承醇親王封號,光緒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襲封醇親王。載灃的長子溥儀為清朝末代皇帝。次子為溥傑,三子為溥倛,四子為溥任。

第一代醇親王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人稱七王爺。他的哥哥咸豐皇帝登基時他只有十歲,被封為醇郡王。後來慈禧的妹妹選秀落選了,慈禧為了拉攏奕譞鞏固自己的勢力便將妹妹許配給了他,從此他成了慈禧小叔子加妹夫,親上加親,關係更進一步,後來在慈禧和恭親王發動政變時奕譞也參與了其中。因協助慈禧太后發動北京政變,被賞賜親王“世襲罔替”的恩榮,加封醇親王爵位,是晚清最為顯赫的家族。

第二代醇親王載灃是光緒帝之同父異母弟,宣統帝之父。生於清光緒九年正月初五日(1883年2月12日)北京太平湖醇親王府內。 光緒十六年(1890年)襲王爵,成為第二代醇親王。因義和團運動中德國公使克林德在北京被殺,他於1901年被委派充任頭等專使大臣赴德國道歉謝罪,拒絕德皇跪拜要求,堅持國家大義。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任軍機大臣。同年11月其子溥儀入承大統即皇帝位,載灃任監國攝政王。次年代理陸海軍大元帥。因此,在清朝的最後三年中(1909年—1911年),他是中國實際的統治者。在這三年中每天都是起早貪黑的辦公,非常勤奮。後有組閣推行君主立憲制。宣統三年八月(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被迫辭去攝政王職,閉門家居,次年他被迫同意兒子溥儀退位。民國初年在北京創辦學校,任校長。其後人受其影響多在教育行業有重大貢獻。 1928年,遷往天津居住,後又去東北,拒絕日本人勸降之要求,並怒斥其子溥儀投靠日本,後又返回關內居住。對日本很有血性,曾嚴厲拒絕日本人借用其王府儲存軍火。並聯閤家族力量與日本人硬剛。解放後,載灃將醇王府貢獻給新中國人民政府以作公用。1951年初,因多年老病感受風寒,於2月3日病故駕鶴西去。

誰說大清是垃圾王朝,誤我華夏三百年的。誰就是沒有良心的中國人。誰說大清是異族統治,賣國求榮不思進取。誰就是頭腦不清醒的中國人。君不見大清的血性拼殺,自強探索?站在現在看歷史是總有些偏頗的。因為忽略了當時人的思想和麵對的時局。我認為,清朝是一個了不起的朝代。沒有哪個皇帝是不勤政的,對皇子的教育歷代都非常嚴格,並且尊重和弘揚漢文化,把漢文化跟本民族文化融合得非常好。在民族和文化融合方面,清朝是歷朝歷代裡做得最好的。從道光時期與西方列強的第一鴉片戰爭開始,大清國便開始了近百年的自強與探索。中央權力核心始終都是牢牢的控制在皇帝和皇族手中。醇親王家族也可以說是皇權的最近一支血脈。承載了大清國的榮辱與興衰。其家族成員也都在國家重要部門擔任要職。一直到新中國建立其家族後人也還在為國家建設發揮作用。是我國持續貢獻最大的一個家族之一。


第一代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 1850年—1890年)道光三十年(1850年)封為醇郡王、同治三年(1864年),奕譞加親王銜、同治十一年(1872年)晉封親王、同治十三年(1874年),因次子載湉入承大統為光緒帝,又被加封親王世襲罔替,到光緒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薨,諡號賢。

愛新覺羅·奕譞共有七個兒子:第一子、第三子早殤,第二子為載湉(光緒皇帝),第四子為載洸、第五子為載灃(宣統皇帝的生父,攝政王)、第六子為載洵(清末海軍大臣)、第七為載濤(清末軍諮府大臣)。

第二代醇親王愛新覺羅·載灃:(1890年—1911年)。奕譞與側福晉所生的五子載灃繼承醇親王封號,光緒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襲封醇親王。載灃的長子溥儀為清朝末代皇帝。次子為溥傑,三子為溥倛,四子為溥任。

第一代醇親王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人稱七王爺。他的哥哥咸豐皇帝登基時他只有十歲,被封為醇郡王。後來慈禧的妹妹選秀落選了,慈禧為了拉攏奕譞鞏固自己的勢力便將妹妹許配給了他,從此他成了慈禧小叔子加妹夫,親上加親,關係更進一步,後來在慈禧和恭親王發動政變時奕譞也參與了其中。因協助慈禧太后發動北京政變,被賞賜親王“世襲罔替”的恩榮,加封醇親王爵位,是晚清最為顯赫的家族。

第二代醇親王載灃是光緒帝之同父異母弟,宣統帝之父。生於清光緒九年正月初五日(1883年2月12日)北京太平湖醇親王府內。 光緒十六年(1890年)襲王爵,成為第二代醇親王。因義和團運動中德國公使克林德在北京被殺,他於1901年被委派充任頭等專使大臣赴德國道歉謝罪,拒絕德皇跪拜要求,堅持國家大義。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任軍機大臣。同年11月其子溥儀入承大統即皇帝位,載灃任監國攝政王。次年代理陸海軍大元帥。因此,在清朝的最後三年中(1909年—1911年),他是中國實際的統治者。在這三年中每天都是起早貪黑的辦公,非常勤奮。後有組閣推行君主立憲制。宣統三年八月(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被迫辭去攝政王職,閉門家居,次年他被迫同意兒子溥儀退位。民國初年在北京創辦學校,任校長。其後人受其影響多在教育行業有重大貢獻。 1928年,遷往天津居住,後又去東北,拒絕日本人勸降之要求,並怒斥其子溥儀投靠日本,後又返回關內居住。對日本很有血性,曾嚴厲拒絕日本人借用其王府儲存軍火。並聯閤家族力量與日本人硬剛。解放後,載灃將醇王府貢獻給新中國人民政府以作公用。1951年初,因多年老病感受風寒,於2月3日病故駕鶴西去。

誰說大清是垃圾王朝,誤我華夏三百年的。誰就是沒有良心的中國人。誰說大清是異族統治,賣國求榮不思進取。誰就是頭腦不清醒的中國人。君不見大清的血性拼殺,自強探索?站在現在看歷史是總有些偏頗的。因為忽略了當時人的思想和麵對的時局。我認為,清朝是一個了不起的朝代。沒有哪個皇帝是不勤政的,對皇子的教育歷代都非常嚴格,並且尊重和弘揚漢文化,把漢文化跟本民族文化融合得非常好。在民族和文化融合方面,清朝是歷朝歷代裡做得最好的。從道光時期與西方列強的第一鴉片戰爭開始,大清國便開始了近百年的自強與探索。中央權力核心始終都是牢牢的控制在皇帝和皇族手中。醇親王家族也可以說是皇權的最近一支血脈。承載了大清國的榮辱與興衰。其家族成員也都在國家重要部門擔任要職。一直到新中國建立其家族後人也還在為國家建設發揮作用。是我國持續貢獻最大的一個家族之一。



第一代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 1850年—1890年)道光三十年(1850年)封為醇郡王、同治三年(1864年),奕譞加親王銜、同治十一年(1872年)晉封親王、同治十三年(1874年),因次子載湉入承大統為光緒帝,又被加封親王世襲罔替,到光緒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薨,諡號賢。

愛新覺羅·奕譞共有七個兒子:第一子、第三子早殤,第二子為載湉(光緒皇帝),第四子為載洸、第五子為載灃(宣統皇帝的生父,攝政王)、第六子為載洵(清末海軍大臣)、第七為載濤(清末軍諮府大臣)。

第二代醇親王愛新覺羅·載灃:(1890年—1911年)。奕譞與側福晉所生的五子載灃繼承醇親王封號,光緒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襲封醇親王。載灃的長子溥儀為清朝末代皇帝。次子為溥傑,三子為溥倛,四子為溥任。

第一代醇親王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人稱七王爺。他的哥哥咸豐皇帝登基時他只有十歲,被封為醇郡王。後來慈禧的妹妹選秀落選了,慈禧為了拉攏奕譞鞏固自己的勢力便將妹妹許配給了他,從此他成了慈禧小叔子加妹夫,親上加親,關係更進一步,後來在慈禧和恭親王發動政變時奕譞也參與了其中。因協助慈禧太后發動北京政變,被賞賜親王“世襲罔替”的恩榮,加封醇親王爵位,是晚清最為顯赫的家族。

第二代醇親王載灃是光緒帝之同父異母弟,宣統帝之父。生於清光緒九年正月初五日(1883年2月12日)北京太平湖醇親王府內。 光緒十六年(1890年)襲王爵,成為第二代醇親王。因義和團運動中德國公使克林德在北京被殺,他於1901年被委派充任頭等專使大臣赴德國道歉謝罪,拒絕德皇跪拜要求,堅持國家大義。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任軍機大臣。同年11月其子溥儀入承大統即皇帝位,載灃任監國攝政王。次年代理陸海軍大元帥。因此,在清朝的最後三年中(1909年—1911年),他是中國實際的統治者。在這三年中每天都是起早貪黑的辦公,非常勤奮。後有組閣推行君主立憲制。宣統三年八月(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被迫辭去攝政王職,閉門家居,次年他被迫同意兒子溥儀退位。民國初年在北京創辦學校,任校長。其後人受其影響多在教育行業有重大貢獻。 1928年,遷往天津居住,後又去東北,拒絕日本人勸降之要求,並怒斥其子溥儀投靠日本,後又返回關內居住。對日本很有血性,曾嚴厲拒絕日本人借用其王府儲存軍火。並聯閤家族力量與日本人硬剛。解放後,載灃將醇王府貢獻給新中國人民政府以作公用。1951年初,因多年老病感受風寒,於2月3日病故駕鶴西去。

誰說大清是垃圾王朝,誤我華夏三百年的。誰就是沒有良心的中國人。誰說大清是異族統治,賣國求榮不思進取。誰就是頭腦不清醒的中國人。君不見大清的血性拼殺,自強探索?站在現在看歷史是總有些偏頗的。因為忽略了當時人的思想和麵對的時局。我認為,清朝是一個了不起的朝代。沒有哪個皇帝是不勤政的,對皇子的教育歷代都非常嚴格,並且尊重和弘揚漢文化,把漢文化跟本民族文化融合得非常好。在民族和文化融合方面,清朝是歷朝歷代裡做得最好的。從道光時期與西方列強的第一鴉片戰爭開始,大清國便開始了近百年的自強與探索。中央權力核心始終都是牢牢的控制在皇帝和皇族手中。醇親王家族也可以說是皇權的最近一支血脈。承載了大清國的榮辱與興衰。其家族成員也都在國家重要部門擔任要職。一直到新中國建立其家族後人也還在為國家建設發揮作用。是我國持續貢獻最大的一個家族之一。




第一代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 1850年—1890年)道光三十年(1850年)封為醇郡王、同治三年(1864年),奕譞加親王銜、同治十一年(1872年)晉封親王、同治十三年(1874年),因次子載湉入承大統為光緒帝,又被加封親王世襲罔替,到光緒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薨,諡號賢。

愛新覺羅·奕譞共有七個兒子:第一子、第三子早殤,第二子為載湉(光緒皇帝),第四子為載洸、第五子為載灃(宣統皇帝的生父,攝政王)、第六子為載洵(清末海軍大臣)、第七為載濤(清末軍諮府大臣)。

第二代醇親王愛新覺羅·載灃:(1890年—1911年)。奕譞與側福晉所生的五子載灃繼承醇親王封號,光緒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二十一日,襲封醇親王。載灃的長子溥儀為清朝末代皇帝。次子為溥傑,三子為溥倛,四子為溥任。

第一代醇親王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人稱七王爺。他的哥哥咸豐皇帝登基時他只有十歲,被封為醇郡王。後來慈禧的妹妹選秀落選了,慈禧為了拉攏奕譞鞏固自己的勢力便將妹妹許配給了他,從此他成了慈禧小叔子加妹夫,親上加親,關係更進一步,後來在慈禧和恭親王發動政變時奕譞也參與了其中。因協助慈禧太后發動北京政變,被賞賜親王“世襲罔替”的恩榮,加封醇親王爵位,是晚清最為顯赫的家族。

第二代醇親王載灃是光緒帝之同父異母弟,宣統帝之父。生於清光緒九年正月初五日(1883年2月12日)北京太平湖醇親王府內。 光緒十六年(1890年)襲王爵,成為第二代醇親王。因義和團運動中德國公使克林德在北京被殺,他於1901年被委派充任頭等專使大臣赴德國道歉謝罪,拒絕德皇跪拜要求,堅持國家大義。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任軍機大臣。同年11月其子溥儀入承大統即皇帝位,載灃任監國攝政王。次年代理陸海軍大元帥。因此,在清朝的最後三年中(1909年—1911年),他是中國實際的統治者。在這三年中每天都是起早貪黑的辦公,非常勤奮。後有組閣推行君主立憲制。宣統三年八月(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被迫辭去攝政王職,閉門家居,次年他被迫同意兒子溥儀退位。民國初年在北京創辦學校,任校長。其後人受其影響多在教育行業有重大貢獻。 1928年,遷往天津居住,後又去東北,拒絕日本人勸降之要求,並怒斥其子溥儀投靠日本,後又返回關內居住。對日本很有血性,曾嚴厲拒絕日本人借用其王府儲存軍火。並聯閤家族力量與日本人硬剛。解放後,載灃將醇王府貢獻給新中國人民政府以作公用。1951年初,因多年老病感受風寒,於2月3日病故駕鶴西去。

誰說大清是垃圾王朝,誤我華夏三百年的。誰就是沒有良心的中國人。誰說大清是異族統治,賣國求榮不思進取。誰就是頭腦不清醒的中國人。君不見大清的血性拼殺,自強探索?站在現在看歷史是總有些偏頗的。因為忽略了當時人的思想和麵對的時局。我認為,清朝是一個了不起的朝代。沒有哪個皇帝是不勤政的,對皇子的教育歷代都非常嚴格,並且尊重和弘揚漢文化,把漢文化跟本民族文化融合得非常好。在民族和文化融合方面,清朝是歷朝歷代裡做得最好的。從道光時期與西方列強的第一鴉片戰爭開始,大清國便開始了近百年的自強與探索。中央權力核心始終都是牢牢的控制在皇帝和皇族手中。醇親王家族也可以說是皇權的最近一支血脈。承載了大清國的榮辱與興衰。其家族成員也都在國家重要部門擔任要職。一直到新中國建立其家族後人也還在為國家建設發揮作用。是我國持續貢獻最大的一個家族之一。




豫有得
2019-06-11

醇親王一家兩個皇帝,一個攝政王,沒什麼功勞,主要是和慈禧太后有親戚關係。不過看起來風光無限,實際上簡直是一場災難。

醇親王一家兩個皇帝,一個攝政王,沒什麼功勞,主要是和慈禧太后有親戚關係。不過看起來風光無限,實際上簡直是一場災難。



愛新覺羅載湉,即光緒皇帝,四歲入宮,從此失去父母之愛,也失去了幸福的童年,長大後慈禧給他取了個醜媳婦,葉赫那拉靜芬,失去了幸福的婚姻,親政後被慈禧控制,成為傀儡,想有所作為卻被慈禧軟禁,說他的一生是悲慘的一生,毫不誇張。

比光緒還悲慘的是他生母,葉赫那拉婉貞。光緒的生母是醇親王奕譞的福晉,慈禧的親妹妹。她為醇親王奕譞生了四個兒子,一個女兒,只有光緒自己成年,其他三子一女都早夭。光緒是皇帝,住在深宮,沒有特殊情況,即便是生母也不能隨時見面。她思子心切,又不能見,身心受到打擊,最後鬱鬱而終。母子想思不想見,悲涼一生那有幸福可言。

醇親王一家兩個皇帝,一個攝政王,沒什麼功勞,主要是和慈禧太后有親戚關係。不過看起來風光無限,實際上簡直是一場災難。



愛新覺羅載湉,即光緒皇帝,四歲入宮,從此失去父母之愛,也失去了幸福的童年,長大後慈禧給他取了個醜媳婦,葉赫那拉靜芬,失去了幸福的婚姻,親政後被慈禧控制,成為傀儡,想有所作為卻被慈禧軟禁,說他的一生是悲慘的一生,毫不誇張。

比光緒還悲慘的是他生母,葉赫那拉婉貞。光緒的生母是醇親王奕譞的福晉,慈禧的親妹妹。她為醇親王奕譞生了四個兒子,一個女兒,只有光緒自己成年,其他三子一女都早夭。光緒是皇帝,住在深宮,沒有特殊情況,即便是生母也不能隨時見面。她思子心切,又不能見,身心受到打擊,最後鬱鬱而終。母子想思不想見,悲涼一生那有幸福可言。



愛新覺羅溥儀,也就是宣統皇帝。三歲被慈禧推上皇位,六歲被逼退位,處清末亂世,當了三年皇帝,半生在驚恐中度過,逃亡的日子更沒有幸福可言。

監國攝政王愛新覺羅載灃,末代皇帝溥儀的生父,實際掌握大清政權三年。大清在他的手裡丟了,在大清皇族的眼裡,他怎麼說也不光彩,心理壓力還是很大的。

醇親王一家兩個皇帝,一個攝政王,沒什麼功勞,主要是和慈禧太后有親戚關係。不過看起來風光無限,實際上簡直是一場災難。



愛新覺羅載湉,即光緒皇帝,四歲入宮,從此失去父母之愛,也失去了幸福的童年,長大後慈禧給他取了個醜媳婦,葉赫那拉靜芬,失去了幸福的婚姻,親政後被慈禧控制,成為傀儡,想有所作為卻被慈禧軟禁,說他的一生是悲慘的一生,毫不誇張。

比光緒還悲慘的是他生母,葉赫那拉婉貞。光緒的生母是醇親王奕譞的福晉,慈禧的親妹妹。她為醇親王奕譞生了四個兒子,一個女兒,只有光緒自己成年,其他三子一女都早夭。光緒是皇帝,住在深宮,沒有特殊情況,即便是生母也不能隨時見面。她思子心切,又不能見,身心受到打擊,最後鬱鬱而終。母子想思不想見,悲涼一生那有幸福可言。



愛新覺羅溥儀,也就是宣統皇帝。三歲被慈禧推上皇位,六歲被逼退位,處清末亂世,當了三年皇帝,半生在驚恐中度過,逃亡的日子更沒有幸福可言。

監國攝政王愛新覺羅載灃,末代皇帝溥儀的生父,實際掌握大清政權三年。大清在他的手裡丟了,在大清皇族的眼裡,他怎麼說也不光彩,心理壓力還是很大的。



光緒和他生母婉貞,溥儀和他的生父載灃,他們都可以過平淡的生活,在王爺府,他們的生活質量也差不了,但是那平淡的生活會過得很好,很幸福。

我是豫有得,歡迎加關注互動討論!

海研会
2019-06-08

謝謝邀請!

清末的醇親王冊封於1872年,首任是咸豐帝的七弟、愛新覺羅奕譞。

醇親王家族在清末先後出了光緒皇帝和宣統皇帝兩個皇帝,以及一個攝政王,可謂貴極一時,之所以出現這麼特殊的政治光環,並不在於這個家族有什麼大功,更重要的實際上是“血統親近”“政治正確”。

先說醇王府出第一個皇帝的事。

1875年初,咸豐皇帝唯一的兒子、同治皇帝駕崩,去世時無嗣,於是就遇到了沒有繼承人的問題。隨後圍繞接班人選,同治帝的生母慈禧太后,以及皇族近支、軍機大臣們進行討論,決定從皇族近支中選取年齡合宜的子弟入繼大統。

所謂的皇族近支,即要和咸豐——同治帝這一枝關係親近的皇族,而咸豐帝有兩個兄弟,即恭親王和醇親王,於是恭王和醇王的兒子成了重要人選。當時身為領班軍機的恭親王,力主以自己的兒子入繼大統,而慈禧太后則力推醇親王奕譞的兒子入繼。

理由則非常清晰:此時恭親王和慈禧的權鬥已經明朗化,慈禧無疑不會接納一個政敵的兒子當皇帝這個事實,而且恭親王為人城府深,權欲大,難以駕馭。而醇親王奕譞為人忠厚,而且醇親王福晉是慈禧太后的親妹妹,選醇王的兒子入繼,無論從政治還是親情角度都顯然更為合適。

於是,最後醇王的兒子載淳入繼,以同治帝弟弟的名義繼承大統,成為光緒帝。

再說醇王府出的第二個皇帝。

1908年,光緒皇帝駕崩,又遇到了皇帝去世時無嗣的困擾。此時,再次需要從皇族近支中選擇子弟入繼,與光緒這一支最親近的皇族,顯然就是光緒的兄弟,即醇王府,而醇王府的小醇王恰好有幼子溥儀,於是理所當然地溥儀入繼,兼祧同治、光緒,成為了宣統皇帝。

民国年间那些事
2019-06-10

這個醇親王就是道光皇帝第七子奕譞,同治皇帝死後,他的二子載湉即位當了皇帝,即為光緒帝;光緒死後,慈禧指定奕譞第五子載灃(第二代醇親王)之子溥儀即位,即為宣統皇帝;因溥儀年紀還小,所以載灃以監國攝政王身份主持朝政。

為什麼晚清兩個皇帝、一個攝政王都出在醇親王府?他們家究竟有什麼來頭?

這個醇親王就是道光皇帝第七子奕譞,同治皇帝死後,他的二子載湉即位當了皇帝,即為光緒帝;光緒死後,慈禧指定奕譞第五子載灃(第二代醇親王)之子溥儀即位,即為宣統皇帝;因溥儀年紀還小,所以載灃以監國攝政王身份主持朝政。

為什麼晚清兩個皇帝、一個攝政王都出在醇親王府?他們家究竟有什麼來頭?

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與嫡福晉葉赫那拉·婉貞(慈禧胞姐)合影

其實很簡單,醇親王奕譞的身份非常特殊,他是咸豐帝七弟,慈禧太后的姐姐又嫁給了他,所以奕譞既是慈禧太后的小叔子,又是她的姐夫,是親上加親。慈禧的姐姐生了四個兒子,只有兒子載湉活了下來,慈禧太后兒子同治皇帝去世後,慈禧將自己的侄子兼外甥載湉立為皇帝,這就是光緒帝。

奕譞還有一個側福晉劉佳氏,生了三個兒子,老五載灃後來襲了王爵。光緒死後,慈禧太后又將載灃之子溥儀立為皇帝,載灃當了監國攝政王。

這個醇親王就是道光皇帝第七子奕譞,同治皇帝死後,他的二子載湉即位當了皇帝,即為光緒帝;光緒死後,慈禧指定奕譞第五子載灃(第二代醇親王)之子溥儀即位,即為宣統皇帝;因溥儀年紀還小,所以載灃以監國攝政王身份主持朝政。

為什麼晚清兩個皇帝、一個攝政王都出在醇親王府?他們家究竟有什麼來頭?

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與嫡福晉葉赫那拉·婉貞(慈禧胞姐)合影

其實很簡單,醇親王奕譞的身份非常特殊,他是咸豐帝七弟,慈禧太后的姐姐又嫁給了他,所以奕譞既是慈禧太后的小叔子,又是她的姐夫,是親上加親。慈禧的姐姐生了四個兒子,只有兒子載湉活了下來,慈禧太后兒子同治皇帝去世後,慈禧將自己的侄子兼外甥載湉立為皇帝,這就是光緒帝。

奕譞還有一個側福晉劉佳氏,生了三個兒子,老五載灃後來襲了王爵。光緒死後,慈禧太后又將載灃之子溥儀立為皇帝,載灃當了監國攝政王。

溥儀生父、監國攝政王載灃

慈禧對奕譞如此重視,他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其實在道光皇帝的幾個兒子中,奕譞是最平庸的,最具才華的是人稱“鬼子六”的恭親王奕訢,他是晚清洋務運動的開創者,也是同治中興的主要締造者。

光緒皇帝即位後,奕譞就辭去一切職務在家賦閒。慈禧太后非常精明,她唯恐奕譞以皇帝生父名義弄權。後來主持軍機處 的恭親王失勢,慈禧才讓醇親王參與軍國大事,他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恭親王的地位——還是應了那句老話:“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這個醇親王就是道光皇帝第七子奕譞,同治皇帝死後,他的二子載湉即位當了皇帝,即為光緒帝;光緒死後,慈禧指定奕譞第五子載灃(第二代醇親王)之子溥儀即位,即為宣統皇帝;因溥儀年紀還小,所以載灃以監國攝政王身份主持朝政。

為什麼晚清兩個皇帝、一個攝政王都出在醇親王府?他們家究竟有什麼來頭?

醇親王愛新覺羅·奕譞與嫡福晉葉赫那拉·婉貞(慈禧胞姐)合影

其實很簡單,醇親王奕譞的身份非常特殊,他是咸豐帝七弟,慈禧太后的姐姐又嫁給了他,所以奕譞既是慈禧太后的小叔子,又是她的姐夫,是親上加親。慈禧的姐姐生了四個兒子,只有兒子載湉活了下來,慈禧太后兒子同治皇帝去世後,慈禧將自己的侄子兼外甥載湉立為皇帝,這就是光緒帝。

奕譞還有一個側福晉劉佳氏,生了三個兒子,老五載灃後來襲了王爵。光緒死後,慈禧太后又將載灃之子溥儀立為皇帝,載灃當了監國攝政王。

溥儀生父、監國攝政王載灃

慈禧對奕譞如此重視,他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其實在道光皇帝的幾個兒子中,奕譞是最平庸的,最具才華的是人稱“鬼子六”的恭親王奕訢,他是晚清洋務運動的開創者,也是同治中興的主要締造者。

光緒皇帝即位後,奕譞就辭去一切職務在家賦閒。慈禧太后非常精明,她唯恐奕譞以皇帝生父名義弄權。後來主持軍機處 的恭親王失勢,慈禧才讓醇親王參與軍國大事,他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恭親王的地位——還是應了那句老話:“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末代皇帝溥儀和皇后婉容

醇親王曾經主持海軍衙門事務,據說他將海軍經費用於頤和園園工,導致了北洋海軍甲午戰爭中一敗塗地——當然,此說在學界還存在著爭議。

醇親王死於1890年,年僅51歲。

穿越再现彼岸
2019-06-08

清朝醇親王共有兩任:第一任愛新覺羅.奕譞,道光皇帝第七子,光緒皇帝是他的兒子;第二任愛新覺羅.載灃,宣統皇帝是他的兒子,他本人還是攝政王,一家出了兩位皇帝,一位攝政王,還有載濤、載洵兩個被封為郡王,他們兩個都是奕譞的兒子。這一家子是道光皇帝后代中絕對是最風光、最有權力的。(醇親王奕譞和嫡福晉婉貞,慈禧胞妹)

清朝醇親王共有兩任:第一任愛新覺羅.奕譞,道光皇帝第七子,光緒皇帝是他的兒子;第二任愛新覺羅.載灃,宣統皇帝是他的兒子,他本人還是攝政王,一家出了兩位皇帝,一位攝政王,還有載濤、載洵兩個被封為郡王,他們兩個都是奕譞的兒子。這一家子是道光皇帝后代中絕對是最風光、最有權力的。(醇親王奕譞和嫡福晉婉貞,慈禧胞妹)

兩任醇親王和慈禧有什麼關係?

第一任醇親王奕譞的嫡福晉是葉赫那拉.婉貞,是慈禧太后的同胞妹妹,參加選秀落選後指配給奕譞做嫡福晉。婉貞共生育四子一女,只有載湉存活下來,是未來的光緒皇帝。(光緒帝)

清朝醇親王共有兩任:第一任愛新覺羅.奕譞,道光皇帝第七子,光緒皇帝是他的兒子;第二任愛新覺羅.載灃,宣統皇帝是他的兒子,他本人還是攝政王,一家出了兩位皇帝,一位攝政王,還有載濤、載洵兩個被封為郡王,他們兩個都是奕譞的兒子。這一家子是道光皇帝后代中絕對是最風光、最有權力的。(醇親王奕譞和嫡福晉婉貞,慈禧胞妹)

兩任醇親王和慈禧有什麼關係?

第一任醇親王奕譞的嫡福晉是葉赫那拉.婉貞,是慈禧太后的同胞妹妹,參加選秀落選後指配給奕譞做嫡福晉。婉貞共生育四子一女,只有載湉存活下來,是未來的光緒皇帝。(光緒帝)

第二任醇親王載灃生母是側福晉劉佳氏所生,他的嫡福晉瓜爾佳.幼蘭是慈禧時期重臣榮祿的女兒,他們的兒子溥儀就是宣統皇帝。

兩任醇親王和慈禧的關係比較鐵,但是光靠關係是不太可能出兩位皇帝,一位攝政王的,事在人為。(載灃,監國攝政王)

清朝醇親王共有兩任:第一任愛新覺羅.奕譞,道光皇帝第七子,光緒皇帝是他的兒子;第二任愛新覺羅.載灃,宣統皇帝是他的兒子,他本人還是攝政王,一家出了兩位皇帝,一位攝政王,還有載濤、載洵兩個被封為郡王,他們兩個都是奕譞的兒子。這一家子是道光皇帝后代中絕對是最風光、最有權力的。(醇親王奕譞和嫡福晉婉貞,慈禧胞妹)

兩任醇親王和慈禧有什麼關係?

第一任醇親王奕譞的嫡福晉是葉赫那拉.婉貞,是慈禧太后的同胞妹妹,參加選秀落選後指配給奕譞做嫡福晉。婉貞共生育四子一女,只有載湉存活下來,是未來的光緒皇帝。(光緒帝)

第二任醇親王載灃生母是側福晉劉佳氏所生,他的嫡福晉瓜爾佳.幼蘭是慈禧時期重臣榮祿的女兒,他們的兒子溥儀就是宣統皇帝。

兩任醇親王和慈禧的關係比較鐵,但是光靠關係是不太可能出兩位皇帝,一位攝政王的,事在人為。(載灃,監國攝政王)

1899-1900年時,慈禧打算立溥儁為皇太子,接替光緒皇帝,遭到反對而沒有成功,溥儁和慈禧也是有姻親關係的。

兩任醇親王都有什麼“功績”?

1861年,咸豐皇帝建立神機營,這是清朝晚期用新式武器組建的禁衛軍,主要從八旗原有的禁衛軍中選拔成員,初期1.4萬人,同治初年增加到3萬人。

1861年第一任醇親王奕譞擔任步軍統領,接過首都衛戍的軍權。慈禧、奕訢等發動“辛酉政變”(又稱祺祥政變)時,奕譞親自率軍擒獲端華、肅順(顧命八大臣之首),他是執行者,慈禧和奕訢的政治光芒掩蓋了他的作用。這一年,奕譞被任命為領侍衛內大臣,管理神機營,神機營作為衛戍京師的最重要軍事力量,他一直控制了30年(1861-1891年,中間雖然未直接控制,實際掌控還在他手中),直到他去世。(載灃、溥儀家庭照)

清朝醇親王共有兩任:第一任愛新覺羅.奕譞,道光皇帝第七子,光緒皇帝是他的兒子;第二任愛新覺羅.載灃,宣統皇帝是他的兒子,他本人還是攝政王,一家出了兩位皇帝,一位攝政王,還有載濤、載洵兩個被封為郡王,他們兩個都是奕譞的兒子。這一家子是道光皇帝后代中絕對是最風光、最有權力的。(醇親王奕譞和嫡福晉婉貞,慈禧胞妹)

兩任醇親王和慈禧有什麼關係?

第一任醇親王奕譞的嫡福晉是葉赫那拉.婉貞,是慈禧太后的同胞妹妹,參加選秀落選後指配給奕譞做嫡福晉。婉貞共生育四子一女,只有載湉存活下來,是未來的光緒皇帝。(光緒帝)

第二任醇親王載灃生母是側福晉劉佳氏所生,他的嫡福晉瓜爾佳.幼蘭是慈禧時期重臣榮祿的女兒,他們的兒子溥儀就是宣統皇帝。

兩任醇親王和慈禧的關係比較鐵,但是光靠關係是不太可能出兩位皇帝,一位攝政王的,事在人為。(載灃,監國攝政王)

1899-1900年時,慈禧打算立溥儁為皇太子,接替光緒皇帝,遭到反對而沒有成功,溥儁和慈禧也是有姻親關係的。

兩任醇親王都有什麼“功績”?

1861年,咸豐皇帝建立神機營,這是清朝晚期用新式武器組建的禁衛軍,主要從八旗原有的禁衛軍中選拔成員,初期1.4萬人,同治初年增加到3萬人。

1861年第一任醇親王奕譞擔任步軍統領,接過首都衛戍的軍權。慈禧、奕訢等發動“辛酉政變”(又稱祺祥政變)時,奕譞親自率軍擒獲端華、肅順(顧命八大臣之首),他是執行者,慈禧和奕訢的政治光芒掩蓋了他的作用。這一年,奕譞被任命為領侍衛內大臣,管理神機營,神機營作為衛戍京師的最重要軍事力量,他一直控制了30年(1861-1891年,中間雖然未直接控制,實際掌控還在他手中),直到他去世。(載灃、溥儀家庭照)

奕譞很會做人,當得知自己的兒子做皇帝了,三十多歲的他居然暈倒在工作崗位上,堅決要求辭去職務。按照制度,自己的兒子做了皇帝,父親要避嫌的,突然“暈倒”省去了慈禧好多口舌,這一點得到慈禧太后的賞識。

1884年,慈禧太后突然將以奕訢為首的軍機大臣全部罷黜,重新任命新的領導班子,軍機大臣要和奕譞(總理衙門大臣)商討國家大事,延續“親王輔政”和“垂簾聽政”的政治格局,慈禧覺得奕訢做了23年的軍機大臣,不是那麼太順眼了。奕譞做這個職務按照規定是不允許的,御史們上奏彈劾,也就是做做樣子而已,奕譞也假意推脫,慈禧太后駁回御史們的彈劾,奕譞也就做上了這個位置。

奕譞在野時侃侃而談,譏諷時政,表現的“極左”,一旦坐到位置上,立馬來了大轉變,繼續延續奕訢等的投降政策。對慈禧態度更為柔順,還挪用了海軍軍費給慈禧蓋院子,他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慈禧能順利的將實權交給光緒皇帝,讓他早日親政。為了兒子他什麼鍋都敢背,這可真是光緒的親爹啊!

奕譞和李鴻章的關係不錯,過去奕訢暗中支持李鴻章,他是正大光明的支持李鴻章,拉攏朝中重臣,將來輔佐自己的兒子光緒皇帝,這一點應驗在載灃身上了。他於1891年1月1日去世,年僅52歲。

第二任醇親王是載灃,光緒皇帝同父異母的弟弟。義和團運動中德國公使克林德被殺,清政府要派員到德國,向德國道歉。李鴻章和奕劻推薦了年僅18歲的載灃為全權大臣赴德國道歉。訪問德國後,他打算到比利時、意大利和英國走一遭,遭到德國政府的反對,他也會裝病,藉故停止訪問回國。辦事地道,慈禧很欣賞他,1908年慈禧、光緒病危前,他已經是軍機大臣,這一年他才25歲。

慈禧太后在臨終前召集載灃、張之洞等,屬意載灃的兒子溥儀為帝,載灃為監國攝政王,這事慈禧和載灃以前應該商談過此事了。載灃上臺的第一件事就是幹掉袁世凱,他出賣光緒皇帝,手中權力太大,必須除掉。袁世凱也不是吃素的,急忙調段祺瑞的精銳進京,載灃得悉情況後,知道殺不了袁世凱,只得讓他回家養養受傷的腿了。

我個人認為,兩任醇親王首先得益於姻親關係,其次他們的個人能力還是不錯,擅長迎合慈禧,其最終目的就是皇位繼承者。

历史课课代表
2019-06-09

有清一代近三百年曆史中,出名的宗室親王很多,既有像多爾袞那樣權傾一時的無冕之皇,也有像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那樣的刀下之鬼。但是如果說哪位親王府中接連出現了兩位皇帝的話,那恐怕就只有晚清時期的醇親王府了,實際上醇親王付不僅接連出現了兩位皇帝,還先後出現了兩位“攝政王”(輔政大臣)。

清朝的宗室親貴那麼多,為何在皇帝絕嗣之後接連選擇醇親王府的王子繼位呢?醇親王一脈實際上對清王朝並沒有什麼大的功勞,之所以在晚清紅得發紫實際上就是在那場決定慈禧太后生死的辛酉政變中幫了慈禧太后的大忙,並且更為重要的是,醇親王家族與慈禧的母家葉赫那拉氏有著密切的姻親關係,說白了就是醇親王家族身上流著一半的葉赫那拉氏的血液,這是決定了醇親王府接連出現兩位皇帝的最根本原因。

有清一代近三百年曆史中,出名的宗室親王很多,既有像多爾袞那樣權傾一時的無冕之皇,也有像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那樣的刀下之鬼。但是如果說哪位親王府中接連出現了兩位皇帝的話,那恐怕就只有晚清時期的醇親王府了,實際上醇親王付不僅接連出現了兩位皇帝,還先後出現了兩位“攝政王”(輔政大臣)。

清朝的宗室親貴那麼多,為何在皇帝絕嗣之後接連選擇醇親王府的王子繼位呢?醇親王一脈實際上對清王朝並沒有什麼大的功勞,之所以在晚清紅得發紫實際上就是在那場決定慈禧太后生死的辛酉政變中幫了慈禧太后的大忙,並且更為重要的是,醇親王家族與慈禧的母家葉赫那拉氏有著密切的姻親關係,說白了就是醇親王家族身上流著一半的葉赫那拉氏的血液,這是決定了醇親王府接連出現兩位皇帝的最根本原因。

與慈禧親妹妹葉赫那拉婉貞聯姻的醇賢親王奕譞:

醇親王奕譞是道光皇帝第七子,生母莊順皇貴妃烏雅氏 ,道光皇帝駕崩後,相比其兄奕詝和奕訢分別成為新帝和恭親王而言,僅被循例封為醇郡王的奕譞明顯是不受其父道光皇帝的重視的,並且根據歷史上的記載,整個咸豐年間,也並未發現奕譞有任何明顯的作為。但是在咸豐皇帝死後不久發生的辛酉政變中,低調了多年的的奕譞開始嶄露頭角。在這場改變清王朝政局的政變中,作為正黃旗漢軍都統的奕譞具體負責了對八大臣的抓捕行動,對八大臣的抓捕行動是政變的最關進一步,也是風險最大的一步。

慈禧太后為何選擇年輕的醇郡王奕譞來負責這件事情,主要有兩點原因:首先,當時身兼步軍統領的奕譞掌握了京師衛戍的軍權;其次,奕譞因為娶了慈禧太后的親妹妹葉赫那拉氏婉貞而與慈禧太后惡關係親近了許多,奕譞不僅是慈禧太后的親小叔,還是慈禧太后的親妹夫。所以奕譞不僅會對代表愛新覺羅氏家族的同治皇帝忠誠,同樣也會對代表葉赫那拉氏家族的慈禧太后忠誠。這也就不可避免的與八大臣代表的託孤勢力產生了矛盾。而而隨後對八大臣的逐步行動中,奕譞的表現也並沒有讓慈禧太后失望。

有清一代近三百年曆史中,出名的宗室親王很多,既有像多爾袞那樣權傾一時的無冕之皇,也有像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那樣的刀下之鬼。但是如果說哪位親王府中接連出現了兩位皇帝的話,那恐怕就只有晚清時期的醇親王府了,實際上醇親王付不僅接連出現了兩位皇帝,還先後出現了兩位“攝政王”(輔政大臣)。

清朝的宗室親貴那麼多,為何在皇帝絕嗣之後接連選擇醇親王府的王子繼位呢?醇親王一脈實際上對清王朝並沒有什麼大的功勞,之所以在晚清紅得發紫實際上就是在那場決定慈禧太后生死的辛酉政變中幫了慈禧太后的大忙,並且更為重要的是,醇親王家族與慈禧的母家葉赫那拉氏有著密切的姻親關係,說白了就是醇親王家族身上流著一半的葉赫那拉氏的血液,這是決定了醇親王府接連出現兩位皇帝的最根本原因。

與慈禧親妹妹葉赫那拉婉貞聯姻的醇賢親王奕譞:

醇親王奕譞是道光皇帝第七子,生母莊順皇貴妃烏雅氏 ,道光皇帝駕崩後,相比其兄奕詝和奕訢分別成為新帝和恭親王而言,僅被循例封為醇郡王的奕譞明顯是不受其父道光皇帝的重視的,並且根據歷史上的記載,整個咸豐年間,也並未發現奕譞有任何明顯的作為。但是在咸豐皇帝死後不久發生的辛酉政變中,低調了多年的的奕譞開始嶄露頭角。在這場改變清王朝政局的政變中,作為正黃旗漢軍都統的奕譞具體負責了對八大臣的抓捕行動,對八大臣的抓捕行動是政變的最關進一步,也是風險最大的一步。

慈禧太后為何選擇年輕的醇郡王奕譞來負責這件事情,主要有兩點原因:首先,當時身兼步軍統領的奕譞掌握了京師衛戍的軍權;其次,奕譞因為娶了慈禧太后的親妹妹葉赫那拉氏婉貞而與慈禧太后惡關係親近了許多,奕譞不僅是慈禧太后的親小叔,還是慈禧太后的親妹夫。所以奕譞不僅會對代表愛新覺羅氏家族的同治皇帝忠誠,同樣也會對代表葉赫那拉氏家族的慈禧太后忠誠。這也就不可避免的與八大臣代表的託孤勢力產生了矛盾。而而隨後對八大臣的逐步行動中,奕譞的表現也並沒有讓慈禧太后失望。

奕譞的忠誠也讓他得到了回報。同治三年,做了十四年郡王的奕譞被慈禧太后下旨晉為親王。雖然同治年間恭親王在朝廷之中有很高的威望並且在朝政方面有著很大的作為,但是因為與慈禧太后在權力分配中出現矛盾,所以一直被慈禧所忌憚,慈禧為了平衡朝中的勢力,於是刻意的對能力才華遠不及恭親王奕訢的醇親王奕譞進行提拔,醇親王奕譞被授予都統、御前大臣、領侍衛內大臣、管理神機營等職務。 成為了慈禧的心腹。在同治皇帝死後,慈禧太后一錘定音的選擇了醇親王奕譞和自己妹妹的孩子載湉繼承了皇位。在舔也就是光緒皇帝,他的身上流淌著愛新覺羅氏和葉赫那拉氏的血液。

有清一代近三百年曆史中,出名的宗室親王很多,既有像多爾袞那樣權傾一時的無冕之皇,也有像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那樣的刀下之鬼。但是如果說哪位親王府中接連出現了兩位皇帝的話,那恐怕就只有晚清時期的醇親王府了,實際上醇親王付不僅接連出現了兩位皇帝,還先後出現了兩位“攝政王”(輔政大臣)。

清朝的宗室親貴那麼多,為何在皇帝絕嗣之後接連選擇醇親王府的王子繼位呢?醇親王一脈實際上對清王朝並沒有什麼大的功勞,之所以在晚清紅得發紫實際上就是在那場決定慈禧太后生死的辛酉政變中幫了慈禧太后的大忙,並且更為重要的是,醇親王家族與慈禧的母家葉赫那拉氏有著密切的姻親關係,說白了就是醇親王家族身上流著一半的葉赫那拉氏的血液,這是決定了醇親王府接連出現兩位皇帝的最根本原因。

與慈禧親妹妹葉赫那拉婉貞聯姻的醇賢親王奕譞:

醇親王奕譞是道光皇帝第七子,生母莊順皇貴妃烏雅氏 ,道光皇帝駕崩後,相比其兄奕詝和奕訢分別成為新帝和恭親王而言,僅被循例封為醇郡王的奕譞明顯是不受其父道光皇帝的重視的,並且根據歷史上的記載,整個咸豐年間,也並未發現奕譞有任何明顯的作為。但是在咸豐皇帝死後不久發生的辛酉政變中,低調了多年的的奕譞開始嶄露頭角。在這場改變清王朝政局的政變中,作為正黃旗漢軍都統的奕譞具體負責了對八大臣的抓捕行動,對八大臣的抓捕行動是政變的最關進一步,也是風險最大的一步。

慈禧太后為何選擇年輕的醇郡王奕譞來負責這件事情,主要有兩點原因:首先,當時身兼步軍統領的奕譞掌握了京師衛戍的軍權;其次,奕譞因為娶了慈禧太后的親妹妹葉赫那拉氏婉貞而與慈禧太后惡關係親近了許多,奕譞不僅是慈禧太后的親小叔,還是慈禧太后的親妹夫。所以奕譞不僅會對代表愛新覺羅氏家族的同治皇帝忠誠,同樣也會對代表葉赫那拉氏家族的慈禧太后忠誠。這也就不可避免的與八大臣代表的託孤勢力產生了矛盾。而而隨後對八大臣的逐步行動中,奕譞的表現也並沒有讓慈禧太后失望。

奕譞的忠誠也讓他得到了回報。同治三年,做了十四年郡王的奕譞被慈禧太后下旨晉為親王。雖然同治年間恭親王在朝廷之中有很高的威望並且在朝政方面有著很大的作為,但是因為與慈禧太后在權力分配中出現矛盾,所以一直被慈禧所忌憚,慈禧為了平衡朝中的勢力,於是刻意的對能力才華遠不及恭親王奕訢的醇親王奕譞進行提拔,醇親王奕譞被授予都統、御前大臣、領侍衛內大臣、管理神機營等職務。 成為了慈禧的心腹。在同治皇帝死後,慈禧太后一錘定音的選擇了醇親王奕譞和自己妹妹的孩子載湉繼承了皇位。在舔也就是光緒皇帝,他的身上流淌著愛新覺羅氏和葉赫那拉氏的血液。

與慈禧乾女兒瓜爾佳氏聯姻的攝政王載灃:

光緒皇帝病重陷入彌留之際時,實際上已經病入膏肓但是自認為身體狀況尚好的慈禧太后已經開始物色新皇帝的人選了,不出眾人所料,對權力迷戀了一生的慈禧太后故伎重演,選擇了醇親王載灃年僅三歲的兒子溥儀為嗣皇帝,同時頒佈懿旨命醇親王載灃為監國攝政王。隨後兩宮相繼歸天。歷時近四十八年的慈禧太后時代宣告結束。為何慈禧太后在即將撒手人寰之時再次將王朝的最高權力交給醇親王一系呢?首先,新皇帝溥儀的生母瓜爾佳氏是慈禧重臣瓜爾佳榮祿的女兒,這位瓜爾佳氏在年幼是被慈禧太后認為乾女兒,因為榮祿的緣故,慈禧太后對其頗為寵愛。並且醇親王載灃對於朝政和權力沒有太大的野心,對於日後自己繼續實行的垂簾聽政沒有任何威脅。

有清一代近三百年曆史中,出名的宗室親王很多,既有像多爾袞那樣權傾一時的無冕之皇,也有像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那樣的刀下之鬼。但是如果說哪位親王府中接連出現了兩位皇帝的話,那恐怕就只有晚清時期的醇親王府了,實際上醇親王付不僅接連出現了兩位皇帝,還先後出現了兩位“攝政王”(輔政大臣)。

清朝的宗室親貴那麼多,為何在皇帝絕嗣之後接連選擇醇親王府的王子繼位呢?醇親王一脈實際上對清王朝並沒有什麼大的功勞,之所以在晚清紅得發紫實際上就是在那場決定慈禧太后生死的辛酉政變中幫了慈禧太后的大忙,並且更為重要的是,醇親王家族與慈禧的母家葉赫那拉氏有著密切的姻親關係,說白了就是醇親王家族身上流著一半的葉赫那拉氏的血液,這是決定了醇親王府接連出現兩位皇帝的最根本原因。

與慈禧親妹妹葉赫那拉婉貞聯姻的醇賢親王奕譞:

醇親王奕譞是道光皇帝第七子,生母莊順皇貴妃烏雅氏 ,道光皇帝駕崩後,相比其兄奕詝和奕訢分別成為新帝和恭親王而言,僅被循例封為醇郡王的奕譞明顯是不受其父道光皇帝的重視的,並且根據歷史上的記載,整個咸豐年間,也並未發現奕譞有任何明顯的作為。但是在咸豐皇帝死後不久發生的辛酉政變中,低調了多年的的奕譞開始嶄露頭角。在這場改變清王朝政局的政變中,作為正黃旗漢軍都統的奕譞具體負責了對八大臣的抓捕行動,對八大臣的抓捕行動是政變的最關進一步,也是風險最大的一步。

慈禧太后為何選擇年輕的醇郡王奕譞來負責這件事情,主要有兩點原因:首先,當時身兼步軍統領的奕譞掌握了京師衛戍的軍權;其次,奕譞因為娶了慈禧太后的親妹妹葉赫那拉氏婉貞而與慈禧太后惡關係親近了許多,奕譞不僅是慈禧太后的親小叔,還是慈禧太后的親妹夫。所以奕譞不僅會對代表愛新覺羅氏家族的同治皇帝忠誠,同樣也會對代表葉赫那拉氏家族的慈禧太后忠誠。這也就不可避免的與八大臣代表的託孤勢力產生了矛盾。而而隨後對八大臣的逐步行動中,奕譞的表現也並沒有讓慈禧太后失望。

奕譞的忠誠也讓他得到了回報。同治三年,做了十四年郡王的奕譞被慈禧太后下旨晉為親王。雖然同治年間恭親王在朝廷之中有很高的威望並且在朝政方面有著很大的作為,但是因為與慈禧太后在權力分配中出現矛盾,所以一直被慈禧所忌憚,慈禧為了平衡朝中的勢力,於是刻意的對能力才華遠不及恭親王奕訢的醇親王奕譞進行提拔,醇親王奕譞被授予都統、御前大臣、領侍衛內大臣、管理神機營等職務。 成為了慈禧的心腹。在同治皇帝死後,慈禧太后一錘定音的選擇了醇親王奕譞和自己妹妹的孩子載湉繼承了皇位。在舔也就是光緒皇帝,他的身上流淌著愛新覺羅氏和葉赫那拉氏的血液。

與慈禧乾女兒瓜爾佳氏聯姻的攝政王載灃:

光緒皇帝病重陷入彌留之際時,實際上已經病入膏肓但是自認為身體狀況尚好的慈禧太后已經開始物色新皇帝的人選了,不出眾人所料,對權力迷戀了一生的慈禧太后故伎重演,選擇了醇親王載灃年僅三歲的兒子溥儀為嗣皇帝,同時頒佈懿旨命醇親王載灃為監國攝政王。隨後兩宮相繼歸天。歷時近四十八年的慈禧太后時代宣告結束。為何慈禧太后在即將撒手人寰之時再次將王朝的最高權力交給醇親王一系呢?首先,新皇帝溥儀的生母瓜爾佳氏是慈禧重臣瓜爾佳榮祿的女兒,這位瓜爾佳氏在年幼是被慈禧太后認為乾女兒,因為榮祿的緣故,慈禧太后對其頗為寵愛。並且醇親王載灃對於朝政和權力沒有太大的野心,對於日後自己繼續實行的垂簾聽政沒有任何威脅。

在慈禧太后面臨很多重大事件的而需要做出抉擇之時,她總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而不是把國家和皇室的利益放在首位,他選擇的光緒、宣統兩代皇帝是如此,提拔的醇親王奕譞和攝政王載灃也是如此

原創:歷史課課代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