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匠人之木版印繪四時春秋 河堤古鎮藏精美年畫
大國匠人之木版印繪四時春秋 河堤古鎮藏精美年畫
大國匠人之木版印繪四時春秋 河堤古鎮藏精美年畫
大國匠人之木版印繪四時春秋 河堤古鎮藏精美年畫
大國匠人之木版印繪四時春秋 河堤古鎮藏精美年畫
大國匠人之木版印繪四時春秋 河堤古鎮藏精美年畫
大國匠人之木版印繪四時春秋 河堤古鎮藏精美年畫
大國匠人之木版印繪四時春秋 河堤古鎮藏精美年畫
大國匠人之木版印繪四時春秋 河堤古鎮藏精美年畫
大國匠人之木版印繪四時春秋 河堤古鎮藏精美年畫
大國匠人之木版印繪四時春秋 河堤古鎮藏精美年畫
大國匠人之木版印繪四時春秋 河堤古鎮藏精美年畫
大國匠人之木版印繪四時春秋 河堤古鎮藏精美年畫
大國匠人之木版印繪四時春秋 河堤古鎮藏精美年畫
大國匠人之木版印繪四時春秋 河堤古鎮藏精美年畫
大國匠人之木版印繪四時春秋 河堤古鎮藏精美年畫
大國匠人之木版印繪四時春秋 河堤古鎮藏精美年畫
大國匠人之木版印繪四時春秋 河堤古鎮藏精美年畫
star丶sky
1/17 楊柳青木版年畫又叫楊柳青年畫,是中國年畫藝術的代表,在中國民間文化和天津文化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其歷史可追溯至明代。每一幅楊柳青木版年畫都能代表一個時期的時事風俗或歷史故事。(圖:霍慶有年畫博物館裡的清代年畫作品《消寒圖》)
2/17 楊柳青木版年畫的題材多為仕女、娃娃、神話傳說,其製作方法為“半印半畫”,即既有版畫的刀法韻味,又有繪畫的筆觸色調。楊柳青木版年畫多采用寓意寫實等手法,構思巧妙別緻,線條流暢清新,敷彩古樸曲雅,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圖:霍慶有年畫作品《掰瓜露子》)
3/17 天津楊柳青鎮是楊柳青木版年畫的產出地。明代京杭大運河及天津漕運的興起,為楊柳青木版年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如今風格獨特的楊柳青木版年畫是在繼承宋、元繪畫的傳統,吸收明代木刻版畫和工藝美術形式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上圖:《大觀園遊蓮花池》;下圖:《澠池赴會》)
4/17 \n楊柳青木版年畫的製作相當講究,全套細活下來要經過勾線、刻版、印刷、彩繪、裝裱五個程序,完成所有制作工序至少需要40天。與其它年畫不同的是,楊柳青木版年畫需要採用刻與繪相結合的手法。
5/17 柳青木版年畫製作的第一道工序是勾描畫稿,也就是將需要製作的年畫圖案起稿勾勒到紙上。勾描畫稿要經過構思、起草、修改、定稿等過程,整個過程講究下筆流暢,顏色統一,一氣呵成。(圖:霍慶有展示勾描畫稿過程)
6/17 一道工序是刻版。把畫好的“墨線”反貼在木板上,待乾透後將上層紙膜擦去,再用不同刻法雕刻。先刻內線,再刻外線,從細節入手。刻版是楊柳青年畫的筋骨,年畫的輪廓線就是靠刻版印刷出來的。(圖:霍慶有展示刻版技藝)
7/17 第三道工序是印刷。將準備好的墨汁噴至墨刷上,再用墨刷塗滿整個刻版,隨後將宣紙覆在刻版之上,再用塘子拓平,宣紙上面就印好了輪廓清晰的年畫。通常情況下,一塊刻版一次要印幾十張年畫,印好輪廓線後,年畫還需要晾半個月左右。(圖:霍慶有展示印刷工藝)
8/17 接下來是一道極其重要的工序——彩繪。先用一種特製的膠水將印刷後的年畫刷在門上,然後準備好各種畫刷,調好顏料後便可以為年畫上色了。(圖:霍慶有在畫胚上進行手工繪製)
9/17 裝裱之後,一幅楊柳青木版年畫作品才算完成。霍慶有喜歡用年畫記錄時代發展,1997年香港迴歸時,他便創作了《百代壽星》;2008年北京舉辦奧運會時,他創作了《奧運之門》;2014年,他又用3個月時間精心創作了巨幅年畫《盛世中國夢》。(圖:霍慶有講述《盛世中國夢》裝裱情況)
10/17 霍慶有出生在楊柳青鎮,祖上是年畫世家,他從小跟著父親霍玉堂(“玉成號畫莊”的創始人)學習木版年畫技藝。那時他覺得木版年畫枯燥乏味,只能算是打發時間的“玩具”,因此更愛和小夥伴去大運河邊玩耍。這條大運河,記錄了他的成長,孕育了他的思想。(圖:霍慶有講解年畫歷史)
11/17 “楊柳青鎮從小教育我們,做人要善良,心懷感恩,這對我後來的創作起到了很大的影響。”霍慶有回憶道,“小時候爸爸經常講《鍾馗》的故事,很多人說他長的醜,可他卻有才華。對於木版年畫工作者,也不要怕人家說醜,而是要有真正的學問,還要公正。”(圖:霍慶有作品《鍾馗》)
12/17 上世紀80年代,霍慶有繼承父志,決心恢復與振興楊柳青年畫。憑藉自身多年的努力,霍慶有逐步掌握了楊柳青木版年畫的全部製作工藝和技術,成為業內為數不多的集勾、刻、印、繪、裱技藝於一身的年畫藝人。
13/17 現在,霍慶有是楊柳青年畫世家的第六代傳人。2006年,楊柳青年畫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霍慶有說,爸爸在彌留之際對祖輩傳下來的木版年畫念念不忘,這讓他覺得責任很大。在對話中,他還多次提到文化傳承,要對得起祖宗。(圖:霍慶有年畫作品《福祿萬代》)
14/17 \n中國年畫題材近萬種,楊柳青年畫就佔據了近七成。清代中期是楊柳青年畫創作的頂峰,當時全鎮從事年畫製作的手工藝人達3000多人,出現了“家家會點染,戶戶善丹青”的盛況。清朝末年開始,霍家年畫一代一代延續下來。(圖:霍慶有講述家家戶戶貼木版年畫的場景)
15/17 如今戶戶貼年畫的習俗正逐漸消失,年畫逐漸演變成一種工藝品。為了更好地推廣傳統木版年畫技藝、弘揚民間藝術,霍慶有自籌資金建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博物館和畫店。在他的影響下,兒子兒媳都走上了年畫創作和傳承之路。(圖:霍慶有年畫博物館內景和霍氏古一張畫店內景)
16/17 談及未來,霍慶有說,自己的責任是讓更多年輕人知道木版年畫,並將這門手藝傳下去。“如果我們這一代不努力,下一代就更不可能知道了,刻版技藝就會失傳。”之後的霍慶有將會把工作重心放在挖掘、整理、搶救楊柳青木版年畫的歷史上。
17/17 目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蔘與到楊柳青木版年畫的文創當中。霍慶有還有一個夢想——重新尋找到百年前製作年畫時所採用的礦物、植物顏料並傳承下去,因為這樣純天然的顏料可以保持上百年不褪色。
2019-02-07

相關推薦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