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15歲南下拜師,養蜂39年發明8項國家專利,現年掙2000多萬元
我15歲南下拜師,養蜂39年發明8項國家專利,現年掙2000多萬元
我15歲南下拜師,養蜂39年發明8項國家專利,現年掙2000多萬元
我15歲南下拜師,養蜂39年發明8項國家專利,現年掙2000多萬元
我15歲南下拜師,養蜂39年發明8項國家專利,現年掙2000多萬元
我15歲南下拜師,養蜂39年發明8項國家專利,現年掙2000多萬元
我15歲南下拜師,養蜂39年發明8項國家專利,現年掙2000多萬元
我15歲南下拜師,養蜂39年發明8項國家專利,現年掙2000多萬元
我15歲南下拜師,養蜂39年發明8項國家專利,現年掙2000多萬元
我15歲南下拜師,養蜂39年發明8項國家專利,現年掙2000多萬元
我15歲南下拜師,養蜂39年發明8項國家專利,現年掙2000多萬元
我15歲南下拜師,養蜂39年發明8項國家專利,現年掙2000多萬元
我15歲南下拜師,養蜂39年發明8項國家專利,現年掙2000多萬元
我15歲南下拜師,養蜂39年發明8項國家專利,現年掙2000多萬元
我15歲南下拜師,養蜂39年發明8項國家專利,現年掙2000多萬元
我15歲南下拜師,養蜂39年發明8項國家專利,現年掙2000多萬元
我15歲南下拜師,養蜂39年發明8項國家專利,現年掙2000多萬元
新圖視野
1/16 #自拍我的故事# 今日頭條的網友,大家好,我叫劉加善,今年54歲了。我從15歲開始南下放蜂採蜜,先後三拜名師,到現在養蜂已經39年了,我先後發明了8項國家專利,帶領200多個養蜂戶走上了致富道路,我們的合作社現在年銷售收入達到2000多萬元。(講述\/劉加善 圖\/明之 本組圖片拍攝於2015年-2018年)
2/16 我的老家是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松柏鎮劉家南山村,這裡是一個具有原始風貌的小山村,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村前村後的山上就載滿了櫻桃樹,每到春暖花開的季節,漫山遍野開滿櫻桃花,空氣中散發著清新的花香,是不可多得的好蜜源。
3/16 加上我們村地處大山深處,櫻桃花、槐花、荊條花等野生花源豐富,政府就開始倡導農民養殖蜜蜂發家致富。我的家庭比較貧困,為了生活,還沒有初中畢業,我就跟著啟蒙師傅學習養蜂,經過一年多的時間我就基本掌握了這門技術。
4/16 1980年,剛剛15歲的我,為了開創“甜蜜”的事業,我帶上十幾個蜂箱,坐上火車,從山東南下,遠赴廣東曲江、英德縣等地開始了遊牧般的生活。當時由於我的養蜂經驗不足,技術不成熟,採的蜜少,質量也不好,當時幾乎掙不到錢,有時連吃飯也是問題。
5/16 我雖然沒多大文化,但是我是一個不服輸,喜歡自學,不斷挑戰自我的人。1981年,我遇到了上海一個經驗豐富的養蜂老師傅,我就拜師學藝,這一學就是四年。當時我只學了生產蜂蜜,後來隨著技術的逐漸成熟和眼界的開闊,我感覺到只生產蜂蜜,產品還是比較為單一,利潤也比較薄。
6/16 1984年,在放蜂採蜜過程中,我又認識了浙江的一名老師傅,跟著他學習蜂王漿生產技術。經過兩年的學習,我很快掌握了蜂王漿生產技術、花粉採集等全部的養蜂技術。經過幾年的學習和鑽研,讓我知道了學習的重要性,我開始一邊放蜂採蜜,一邊研究不斷改進技術。
7/16 1986年,我聯合了全國各地的養蜂人,開始承包火車皮,南下雲南、四川、河南,北上東北三省、北京,河北等省市,幾乎跑遍了大半個中國。因為沒有專用車,每一次轉場都十分的辛苦,搬運蜂箱,裝火車,費時費力又費心。
8/16 我們中國養蜂的歷史有幾千年了,我發現養蜂技術仍然停留在傳統的方法上,在運輸方式、蜂蜜採集、蜜蜂飼養、蜜蜂包裝等環節上,還有著很大的技術改進空間。
9/16 為了改變運輸方式,我開始研究專用養蜂車,經過近百次的試驗,終於發明出了專用養蜂車,不僅減少了搬運次數,也減輕了養蜂人的勞動強度。這種專用養蜂車,可以不用搬運蜂箱,到達目的地後,車箱自動打開,蜂箱就在車上,十分的方便。
10/16 我喜歡研究和發明,近40年來,我根據實際養蜂情況,本著實用、高效的原則,先後發明了“蜜蜂自動飼養器”、“養蜂車”、“養蜂專用集裝箱”、“移動式保溫養蜂棚”等8項國家專利技術,目前仍有兩項與養蜂有關的專利技術正在辦理之中。
11/16 我的家鄉是一個有山有水的生態旅遊之鄉,隨著我們不發地旅遊業的發展,從2012年開始,我不再外出採蜂蜜了,把養蜂場固定在了五蓮縣境內的大山裡,現在有6個規模化養蜂場,蜂群達到1500餘箱,被評為省級規模規範化示範養蜂場。
12/16 10年前,我們整個縣城僅有幾家養殖蜜蜂的,而都是“單打獨鬥”,不僅形成不了規模,蜂蜜的質量也參差不齊。我發現這問題後,就主動找他們商量,成立專業合作社,抱團發展,我免費提供技術指導,市場信息共享,得到蜂農的一致同意。
13/16 後來我組織成立了豐盛養蜂專業合作社,經過幾年的發展,從最初的十幾家,已經發展到了現在206戶,帶動500多人就業。目前,我們的合作社還吸引了濰坊、臨沂、江蘇等地的養蜂戶加入,年銷售收入達到2000多萬元,使他們走上了共同脫貧致富的道路。
14/16 為了提高蜂蜜的質量,我不斷的改進技術,我研究的“純天然無蔗糖蜂蜜高產綜合配套技術研究與應用”還獲得了五蓮縣2017年度科學技術獎三等獎。研究的“現代蜂業養殖裝備技術創新與應用”獲得了日照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15/16 合作社有了規模後,我開始注重品牌的建立。我註冊了“金紅櫻牌”槐花蜜、櫻桃花蜜、雜花蜜、荊花蜜、棗花蜜、慄花蜜等,為因蜂蜜純正,無任何添加成份,得到了市場的青睞和認可。
16/16 養蜂近40年,我喜歡上了發明創造。我感覺,社會上如果沒有發明和創造,我們的社會就不會進步,社會不進步就沒有人類的文明。雖然每次的發明都只是一次次很小的改進,但是我認為,正是這樣一次次的微小改進,推動著社會各個行業的向前發展。歡迎關注《新圖視野》,打開溫暖視界,感受百味人生。
2019-08-11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