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1972年的香港:現代化的建築隨處可見,圖3是當時的貧民區
實拍1972年的香港:現代化的建築隨處可見,圖3是當時的貧民區
實拍1972年的香港:現代化的建築隨處可見,圖3是當時的貧民區
實拍1972年的香港:現代化的建築隨處可見,圖3是當時的貧民區
實拍1972年的香港:現代化的建築隨處可見,圖3是當時的貧民區
實拍1972年的香港:現代化的建築隨處可見,圖3是當時的貧民區
實拍1972年的香港:現代化的建築隨處可見,圖3是當時的貧民區
實拍1972年的香港:現代化的建築隨處可見,圖3是當時的貧民區
實拍1972年的香港:現代化的建築隨處可見,圖3是當時的貧民區
實拍1972年的香港:現代化的建築隨處可見,圖3是當時的貧民區
實拍1972年的香港:現代化的建築隨處可見,圖3是當時的貧民區
歷史李老師
1/10 (這一組反映1972年香港的老照片,此時的香港處於英國統治期間。照片即使是拍攝於40多年前,但也能感受當時香港的繁榮。可能大家看完這組照片後,有這樣一種感受,跟內地一些三線城市的縣城有點類似。)圖:九龍街頭的人力車,這樣的人力車曾經行駛在香港的大街小巷。
2/10 站在居民樓上的兩個年輕女孩。當時的香港現代化的建築隨處可見,但是由於人口眾多,普通人的住宅面積狹小,生活艱難。
3/10 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秦漢以來先後隸屬番禺縣、寶安縣、東莞縣、新安縣管轄。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強佔香港島,後經《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3個不平等條約,結果香港島、九龍和新界先後被“割讓”或“租借”予英國。圖:路邊的低矮房屋,可以說是貧民區。
4/10 山腳下的一條商業街,樓房上站滿了人,這樣的樓房是不是跟如今內地很多地方的縣城房屋類似?當時的香港現代化建築隨處可見,經濟發展較為迅速。
5/10 1898年,這是香港歷史上相當重要的一年。這一年,香港的邊界從北九龍再向北推進至深圳河岸,西至后海灣,使香港行政區的面積擴大了十倍。圖:工人們正在從卡車上卸下象牙
6/10 路邊的中學生們,他們身穿統一的校服,連使用的書包也一樣。
7/10 九龍街頭的上班早高峰,雙層巴士很是顯眼。
8/10 夜幕下的維多利亞灣(局部),四周的建築燈火通明。
9/10 正在吃飯的大澳漁民們,他們以漁船為家。資料顯示,大澳是島上最早被開發的漁村,大澳漁村全部都是在水上搭建的“棚屋”,大澳漁村被三條通海的湧分為兩地,棚屋區由橋和水上木板走廊連接在一起,形成了縱橫交錯的水上人家。
10/10 新界路邊的賣珍珠攤位。“新界”是英人所制定的一個名詞,專指租供的新領土,在此之前,這些地方屬廣東新安縣南部一部分,包括大興山等離島。該“專條”規定英國在新界有“管理全權”。
2018-11-29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