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為什麼十分欣賞賈誼?

文帝與賈宜,賢才遇明君!
漢文帝為什麼十分欣賞賈誼?
漢文帝為什麼十分欣賞賈誼?
2 個回答
勇叔茶话
2017-03-27

剛聽過王立群的讀史記,我給他閹割了大部分內容,加入一點自己的理解,水平有限,文字功底淺顯,請諒解。

賈誼二十二歲的時候,孝文帝就起用他了,屬於在朝博士中最年輕的。後來又想讓賈誼擔任公卿的職位,則遭到了很大阻力。而那是文帝前元二年的事,孝文帝自己剛當兩年皇帝。反對起用賈誼的人以周勃這種重臣為首,自然無法實行

後世文人將這歸於周勃等人的嫉妒,這應該是屬於文人的矯情。當時的周勃是丞相,賈誼在他眼裡不過一介儒生而已,有什麼要嫉妒他的?而且前元二年的賈誼已經是博士中最年輕的了,甚至被文帝破格提拔為太中大夫。太中大夫是郎中令屬官,皇帝身邊的近臣顧問,這根本就是超級重用。

而且賈誼一上來就想搞的動作也太大了。

“賈生以為漢興至孝文二十餘年,天下和洽,而固當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興禮樂,乃悉草具其事儀法,色尚黃,數用五,為官名,悉更秦之法。 孝文帝初即位,謙讓未遑也。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國,其說皆自賈生髮之。於是天子議以為賈生任公卿之位。”

他畢竟還是個政論家,沒有實際政務處理經驗。就算說的都對,也沒有一口氣全都實行的,這不符合漢初不瞎折騰的國策。周勃等人反對起用賈誼的原因,應該也有避免他鬧的動靜太大出亂子的因素。

賈誼很多政策 文帝其實都挺支持的 不過文帝屬於穩重謙退不折騰型的 對於賈誼大刀闊斧意見自然是先聽進耳朵 在慢慢見縫插針的施行。譬如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在賈誼死後孝文、孝景實際上都是這麼幹的。對於漢初的文景來說,這也是他們要面對的最重要的議題。後來讓賈誼去做長沙王的太傅,乍一看是貶謫。王老師得出是下放鍛鍊。二十三歲的洛陽少年,經過歷練後回朝擔任要職,是很正常的思路吧。

去赴任的路上,賈誼心裡特別委屈,在湘江自愛自憐。自身心理承受能力還是太差。蘇軾評論說:“安有立談之間,而遽為人‘痛哭’哉!”他在長沙才待了四年,孝文帝就把他找回來了,身邊不能一日無大儒哉。

司馬遷對孝文帝召回賈誼的記載是:“後歲餘,賈生徵見。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罷,曰:‘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居頃之,拜賈生為樑懷王太傅。樑懷王,文帝之少子,愛,而好書,故令賈生傅之。”根本就是對賈誼念念不忘,甚至拿他當自己進步的動力和目標了啊。並且讓他做自己最喜愛的幼子的太傅,怎麼看也覺得這是孝文帝對賈誼的有意栽培。這一年賈誼才二十七歲。對比一下東漢末的諸葛亮,二十七歲的時候剛出茅廬。沒背景沒資產的青年賈誼簡直太受重用了。

樑懷王墜馬死,賈誼既覺得自己有責任,又覺得今生無望了。居然憂鬱而死,這時候他才三十二歲。蘇軾的評論很中肯啊:“夫謀之一不見用,則安知終不復用也?不知默默以待其變,而自殘至此。嗚呼!賈生志大而量小,才有餘而識不足也。”

蘇軾的《賈誼論》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若賈生者,非漢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漢文也。”

翻譯成白話就是,典型的高智商,低情商,易碎玻璃心,受不得挫折,心理素質極差。

尘世美98240327
2017-03-29

感謝邀請!首先賈誼是個有真才實學的政治家。再者就是賈誼以仁義治天下與漢文帝無為而治的執政方針相吻合。也符合當時的時代潮流。經過楚漢時期的動盪,文景時期正是修養生息的時候。從漢文帝重用晁錯,賈誼這些人感覺漢文帝有點抑武崇文的味道。而且賈誼三十多歲就去世了,要不難保不會是第二個晁錯。皇帝善用的手段不都是褒揚死了的,然後又讓活著的去死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