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有哪些節日?

7 個回答
文瀚第一
2019-09-15

一、春節

二、元宵節

三、上巳節

四、寒食節

五、清明節

六、端午節

七、七夕節

八、中元節

九、中秋節

十、重陽節

十一、寒衣節

十二、下元節


一、春節

二、元宵節

三、上巳節

四、寒食節

五、清明節

六、端午節

七、七夕節

八、中元節

九、中秋節

十、重陽節

十一、寒衣節

十二、下元節



一、春節

二、元宵節

三、上巳節

四、寒食節

五、清明節

六、端午節

七、七夕節

八、中元節

九、中秋節

十、重陽節

十一、寒衣節

十二、下元節




一、春節

二、元宵節

三、上巳節

四、寒食節

五、清明節

六、端午節

七、七夕節

八、中元節

九、中秋節

十、重陽節

十一、寒衣節

十二、下元節





一、春節

二、元宵節

三、上巳節

四、寒食節

五、清明節

六、端午節

七、七夕節

八、中元節

九、中秋節

十、重陽節

十一、寒衣節

十二、下元節






一、春節

二、元宵節

三、上巳節

四、寒食節

五、清明節

六、端午節

七、七夕節

八、中元節

九、中秋節

十、重陽節

十一、寒衣節

十二、下元節







一、春節

二、元宵節

三、上巳節

四、寒食節

五、清明節

六、端午節

七、七夕節

八、中元節

九、中秋節

十、重陽節

十一、寒衣節

十二、下元節








一、春節

二、元宵節

三、上巳節

四、寒食節

五、清明節

六、端午節

七、七夕節

八、中元節

九、中秋節

十、重陽節

十一、寒衣節

十二、下元節









一、春節

二、元宵節

三、上巳節

四、寒食節

五、清明節

六、端午節

七、七夕節

八、中元節

九、中秋節

十、重陽節

十一、寒衣節

十二、下元節










一、春節

二、元宵節

三、上巳節

四、寒食節

五、清明節

六、端午節

七、七夕節

八、中元節

九、中秋節

十、重陽節

十一、寒衣節

十二、下元節










小殷先生
2019-09-15

中國傳統節日 (以下為農曆日期)

臘八節(臘月初八)

除夕(臘月的最後一天)

春節(一月一日)

元宵節(一月十五日)

寒食節(清明的前一天)

清明節(春分後十五日)

端午節(五月初五)

七夕節(七月初七)

中元節(七月十五日)

中秋節(八月十五日)

重陽節(九月九日)

下元節(十月十五日)

行走的凉鞋
2019-09-15

一、春節

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曆,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二、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日,這便是春節過後的第一個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也是過去姑娘小夥最喜歡的日子之一。

三、清明節

清明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一般在公曆4月5日左右。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相傳在春秋時期,有“割股啖君”之功的介之推輔佐晉文公重耳回國後,功不言祿,與母隱跡綿山。晉文公求之不出,抱樹而死。後來晉文公為悼他,禁止國人在之推死日生火煮食,只吃冷食,以後相沿成俗,這一天定為“寒食禁火節”。寒食節最初確定在寒冷的冬季,後來“隨時之宜,唯變所適”,逐漸演變確定在了清明節令期間。鑑於寒食節活動內容長期在清明節日期間進行,久而久之,寒食節名稱漸漸被“清明”所替代。一般風俗是在清明前一天或兩禁火禁菸,吃冷食。

四、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主要一說是紀念中國古代偉大的詩人屈原。在這一天人們吃粽子,划龍舟。

五、七夕節

農曆七月初七。在我國,在這一天的夜晚,天氣溫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據民間傳說,這一天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並且很少有人看到喜鵲,原因是它們到天上銀河為牛郎和織女搭橋相會了。所以這一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現在中國人為了同西方的公曆2月14日相對應,這一天就看成了中國式的情人節。

六、鬼節(中元節) 七月十四/十五

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大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這個月人們認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每年農曆七月十四/十五日為盂蘭節,又稱中元節、七月半或鬼節,過去人們在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還準備一些菜餚、酒、飯、金銀衣紙之類到路口去祭祀鬼神.

   據說,當日閻王也會披著盛裝和鬼眾們共度佳節,並且讓我們活著的人一起為他們祝福,祝願另外一個世界的人們心想事成,快樂享受人間沒來得及享受的幸福。因此,我國許多地方界時將舉辦祭祀、參佛、淨墓、回顧、賞花、垂釣等活動以示慶祝。

七、中秋節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八、重陽節

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往往都在此時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裡;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著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準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九、小年

春節民俗。在春節前某日“過小年”。小年即每年農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在中國,它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主要習俗有兩個:掃年和祭灶。

十、除夕(年除日)

  臘月的最後一天為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節夜、大盡等,民間稱年三十、大年三十。除夕零點為兩年的分水嶺,俗語說:“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

  除日的活動很多,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響(放鞭炮),二是紅(貼春聯),三是火(點燈守歲)。

  除日的主要活動是掛家堂字畫,貼春聯、年畫、窗花,祭天,請神,祭祀等。家堂(卷軸圖畫)、字畫要貼在堂屋正中。春聯的內容十分豐富,一般大門上貼的是“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之類顯示門第家風的春聯,進門迎壁牆上要貼“抬頭見喜”、“萬象更新”之類的年關吉利的單聯,正房門上貼“國泰民安,人壽年豐”之類祈求福壽安康的對聯,中堂兩邊要貼“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之類的祝福祝壽的對聯。店鋪要貼“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之類寓意招財進寶的對聯,天地堂兩邊貼“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爐香”,宅神堂兩邊要貼“年年多吉慶,月月保平安,”灶君堂兩邊要貼“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之類祈求保佑的對聯。糧囤上貼“五穀豐登”、“糧食滿倉”,豬羊圈貼“六畜興旺”,牲口槽貼“騾馬滿槽”,大車上貼“日行千里路,夜行八百里”,其他地方還要貼“福”字(有些地方把“福”字倒貼,意為“福到了”)。魯西、長島和蓬萊沿海農村,家中有人去世,三年中不貼紅對聯,改用綠色對聯。日照沿海漁民除日午後到漁船貼對聯,將“招財進寶”合為一字,貼於船頭,五桅風船的桅杆上分別貼“大將軍八面威風”、“二將軍日行千里”、“三將軍隨後聽令”、“四將軍一路平安”、“五將軍馬到成功”。長島縣漁民除日早晨為漁船掛大吊子(長方形大旗)拉米旗,傍晚,到船上掛燈籠,設祭桌,敲鑼打鼓,放鞭炮,焚香紙,祭海龍王。山東各地都盛行貼年畫,年畫內容十分豐富,有各種故事如《唐僧取經》等,有歷史故事如《李自成》、《楚漢相爭》等,有戲曲故事如《回荊州》、《白蛇傳》等,還有山水畫等。年畫的形式有中堂、單開、四條屏等。在諸多的年畫中以雞畫、魚畫、娃娃畫較為普遍,因為雞表示吉祥,魚意味著錢糧有餘,娃娃則象徵人丁興旺。膠東、濱州、茌平等地幾乎家家貼窗花,窗花一般都是紅顏色,其內容因時而異。

  舊時全省各地都要在除日祭天。有的地方在院子裡用席或箔搭一個棚子,叫做天地棚子,上面除貼春聯外,還要用松枝、竹葉加以裝飾,裡面的天地桌或香臺子上,供奉“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君之神位”,有的還供奉玉皇大帝、地母娘娘等諸神的畫像,供品十分豐盛,要全豬全羊、五碗菜、五色點心、五碗水餃、一對棗糕、一個大饃饃,叫做天地供。祭祀時,由家長先點燃三炷香,接著叩頭跪拜,並念“祈求天地爺保佑”,然後其他人輪番跪拜,最後燒一道紙表,叫做“送錢糧”。

  除日祭祖儀式最為隆重,在這種追念先祖的活動中,也帶有一些迷信的色彩。下午開始把家譜掛上,備好香爐、燈籠、長錢、紙表、鞭炮等物,到黃昏時開始請祖。膠東是上墳請祖先回家過年。德州的請祖儀式十分隆重,由本族中長者帶領一二子孫,手執長錢,到村頭跪下,一邊燒紙一邊唸叨:“爺爺奶奶,回家過年了。”燒完紙便起身回家。到大門前,再燒紙表,鳴放鞭炮,面向大門叩頭,並念道:“爺爺奶奶回家過年了,請門神讓路”,然後才邁步進門,點燃明燭,徹夜不息。進了大門以後,要在門口橫放一根木棍,叫做攔門棍,最好是桃木的,攔住凶神惡鬼不準進門。在院內撒芝麻桿,或者穀草,叫做“踩歲”,據說有什麼精靈或鬼怪進來會有響聲。海陽縣麻姑島一帶,年三十黃昏,合族男子備香紙、“馬鞭”(以穀草為杆,糊剪紙)往祖墳焚香、燒紙,於每一墳頭插一支“馬鞭”,請老祖回家過年,名為“請年”。至家,於街門外設一橫木,名為“拴馬樁”,於街門外開始撒馬草,直至祖譜前,將另一些“馬鞭”供於祖譜前,待過年後正月初二晚飯後,持祖譜“馬鞭”送至村外,將“馬鞭”與香紙一起焚化,名為“送年”。長島縣漁民則於除夕黃昏持鑼至祖墳,一路鳴鑼,呼喚祖宗回家過年。即墨牛齊埠一帶,在佈置年節祭祖的同時,必在大街靠牆的地方用3塊土坯搭一個小屋,俗稱“孤魂棚”,棚內設一個牌位,上寫“孤魂之位”,兩邊貼一副對聯:“往日無主今有主,此處非家卻是家”或“往日無主今有主,昔日無家今有家”,橫批為“四方孤魂”。此後五更發紙,初一拜年,初二送神,都要祭孤魂棚。

  除日這天,民間家家做供品。膠東的供品有雞(吉祥)、魚(年年有餘)、盛蟲(蟠龍,一般在臘月二十八日蒸好,除日半夜供上,過了正月十五撤下,至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吃掉)、團圓餅(用面做成太陽的形狀,分層蒸熟,染色,祭日供上,初一中午全家分食,所以叫團圓餅)、豬蹄、小米棗飯、水果、蠟燭、香紙等。泰安團圓餅供品的造型非常美觀,用蘿蔔、豆腐和豆腐渣做原料,雕塑豬、羊、西瓜,加以彩繪。

  鳴放鞭炮是除日一項重要活動。爆竹是古人用來驅逐疫鬼的武器。除日鳴放鞭炮的時間各地不一,滕州家家都在午後放一掛火鞭,德州在除夕吃完餃子以後開始,一直到初一拜年,響聲不絕,膠東則於除夕餃子剛煮好時,開始祭祖,鳴放鞭炮。龍口、蓬萊以及膠東東部在除夕零點鳴放鞭炮最多,煙火此起彼伏,炮聲響成一片。

  包水餃、吃水餃是除日的重要內容。包水餃有的安排在除日下午,有的安排在辭歲酒之後。一般包三種餃子,一是葷的,晚上吃;二是素的,祭神用;三是驗歲的,包上硬幣、紅棗等,初一早晨吃。膠東的除夕餃子講究很多,除夕包餃子叫做“吃去年的陳糧,掙新年的錢財”,餃子包好後,要放上桃枝,叫做“驅邪避惡”。有的要包上豆腐,吃著有“鬥福”之運,吉不可言;有的要包上四樣素菜,叫做“四季發財”;有的要包上糖塊,叫做“新的一年有甜頭”;有的要包上花魚,叫做“年年有餘”;剛娶新媳婦的,要在餃子裡包上紅棗、栗子、花生米,意思是“早立子,生得花花,有兒有女”。最普遍的是在餃子裡包上硬幣,表示“新的一年有錢用”,硬幣數目一般是四、六、八、十,四是“四季發財”,六是“六六大順”,八是“四平八穩”,十是“大發財”。但乳山一帶則忌四,因為四是“事”的諧音。博興把除夕包的水餃叫做團圓餃子,據說包餃子時,全家團圓,意味著來年一家人和和睦睦,歡歡樂樂。如果有個別成員沒有歸來,就一邊包著餃子一邊唸叨,盼他早點歸來。如果家中有新亡之人,則全家為之流淚,表示哀悼。魯西南地區除夕煮餃子時,要燃一掛鞭,聲音越響則認為越吉利。

  山東有除夕守歲的習俗,除夕晚上,全家團聚(或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飲酒敘談,終夕不眠,叫做守歲。舊時守歲一般都是通宵達旦,建國以後,守歲一般都是象徵性的,10點以後各自安寢。近幾年來,大家都要看完電視春節聯歡晚會才睡。守歲的重要特徵是點燈度夜,一直到黎明。萊蕪把守歲叫做“熬五更”,一般是老年找老年,青年找青年,婦女找婦女,大家湊酒菜,一邊飲酒,一邊談笑,但不能喝醉。有的是一家人喝五更酒。膠東有吃年夜飯的習俗,除夕半夜吃餃子吃麵魚(魚形饅頭)。此時,人們沒有食慾,但是非吃不可,一般都吃一塊“魚頭”或“魚尾”,寓意是“頭尾都有餘”。即墨的年夜飯要吃豆腐和魚,叫做“福有餘”,要吃芋頭,叫做“黏合”(意思是團結和睦),要吃黍糕,叫做“年年登高”。此外,還要朝大門口潑餃子湯,據說門神不讓無家可歸的亡魂進門,只好讓他在大門外喝口餃子湯。發紙時,有的人在大街上焚香燒紙,朝著財神的方向叩頭,叫做接財神。有的人到處轉轉看看,據說此時寶貝會變做小動物出來過年,蛤蟆是金蛤蟆,蛇是金條,一旦遇到,決不能放走。午夜飯後,晚輩給長輩叩頭,長輩要給晚輩送錢,一人一份,叫做“年份子”,有的人家分糖塊,叫做“甜頭”。

  舊時除日有很多忌諱。泰安、招遠等地凡是做供品的餃子要用素餡,一般用豆腐、雞蛋、菠菜和植物油調餡,餃子要小一些,形狀象元寶。據說這樣的餃子,神靈吃了頭腦清醒。除日請神靈之前,家庭成員和物品必須齊全,否則就是人不團圓、財不完整。神靈請來了以後,供桌兩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佔用,否則就是與祖先爭座位;不得吵鬧,更不得罵人,否則就是對祖先不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潑在地上,否則就是混淆了澆奠與潑水;大祭神靈時不得高呼孩子的名字,逝世不滿三年者不能當神供奉,需要另寫牌位單獨供奉;香臺前的元寶不能掃掉,送神後要用紙包起來,作為二月二圍宅之用,據說可以得到神靈的保佑;送神前不得外出挑水,迫切需要時可以帶上一對紙做的小元寶到井臺上焚燒,以求得井神保佑@中國

赫黑姆1
2019-09-15

一、春節

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這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春節的歷史很悠久,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按照我國農曆,正月初一古稱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稱年初一,到了民國時期,改用公曆,公曆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把農曆的一月一日叫春節。

二、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日,這便是春節過後的第一個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們對此加以慶祝,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也是過去姑娘小夥最喜歡的日子之一。

三、清明節

清明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一般在公曆4月5日左右。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相傳在春秋時期,有“割股啖君”之功的介之推輔佐晉文公重耳回國後,功不言祿,與母隱跡綿山。晉文公求之不出,抱樹而死。後來晉文公為悼他,禁止國人在之推死日生火煮食,只吃冷食,以後相沿成俗,這一天定為“寒食禁火節”。寒食節最初確定在寒冷的冬季,後來“隨時之宜,唯變所適”,逐漸演變確定在了清明節令期間。鑑於寒食節活動內容長期在清明節日期間進行,久而久之,寒食節名稱漸漸被“清明”所替代。一般風俗是在清明前一天或兩禁火禁菸,吃冷食。

四、端午節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主要一說是紀念中國古代偉大的詩人屈原。在這一天人們吃粽子,划龍舟。

五、七夕節

農曆七月初七。在我國,在這一天的夜晚,天氣溫暖,草木飄香,這就是人們俗稱的七夕節,也有人稱之為“乞巧節”或“女兒節”。據民間傳說,這一天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並且很少有人看到喜鵲,原因是它們到天上銀河為牛郎和織女搭橋相會了。所以這一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現在中國人為了同西方的公曆2月14日相對應,這一天就看成了中國式的情人節。

六、鬼節(中元節) 七月十四/十五

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大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這個月人們認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每年農曆七月十四/十五日為盂蘭節,又稱中元節、七月半或鬼節,過去人們在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還準備一些菜餚、酒、飯、金銀衣紙之類到路口去祭祀鬼神.

   據說,當日閻王也會披著盛裝和鬼眾們共度佳節,並且讓我們活著的人一起為他們祝福,祝願另外一個世界的人們心想事成,快樂享受人間沒來得及享受的幸福。因此,我國許多地方界時將舉辦祭祀、參佛、淨墓、回顧、賞花、垂釣等活動以示慶祝。

七、中秋節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八、重陽節

農曆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並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穫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今天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在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全國各機關、團體、街道,往往都在此時組織從工作崗位上退下來的老人們秋遊賞景,或臨水玩樂,或登山健體,讓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裡;不少家庭的晚輩也會攙扶著年老的長輩到郊外活動或為老人準備一些可口的飲食。

九、小年

春節民俗。在春節前某日“過小年”。小年即每年農曆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在中國,它是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和伏筆,主要習俗有兩個:掃年和祭灶。

十、除夕(年除日)

  臘月的最後一天為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節夜、大盡等,民間稱年三十、大年三十。除夕零點為兩年的分水嶺,俗語說:“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

  除日的活動很多,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響(放鞭炮),二是紅(貼春聯),三是火(點燈守歲)。

  除日的主要活動是掛家堂字畫,貼春聯、年畫、窗花,祭天,請神,祭祀等。家堂(卷軸圖畫)、字畫要貼在堂屋正中。春聯的內容十分豐富,一般大門上貼的是“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之類顯示門第家風的春聯,進門迎壁牆上要貼“抬頭見喜”、“萬象更新”之類的年關吉利的單聯,正房門上貼“國泰民安,人壽年豐”之類祈求福壽安康的對聯,中堂兩邊要貼“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之類的祝福祝壽的對聯。店鋪要貼“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之類寓意招財進寶的對聯,天地堂兩邊貼“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爐香”,宅神堂兩邊要貼“年年多吉慶,月月保平安,”灶君堂兩邊要貼“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之類祈求保佑的對聯。糧囤上貼“五穀豐登”、“糧食滿倉”,豬羊圈貼“六畜興旺”,牲口槽貼“騾馬滿槽”,大車上貼“日行千里路,夜行八百里”,其他地方還要貼“福”字(有些地方把“福”字倒貼,意為“福到了”)。魯西、長島和蓬萊沿海農村,家中有人去世,三年中不貼紅對聯,改用綠色對聯。日照沿海漁民除日午後到漁船貼對聯,將“招財進寶”合為一字,貼於船頭,五桅風船的桅杆上分別貼“大將軍八面威風”、“二將軍日行千里”、“三將軍隨後聽令”、“四將軍一路平安”、“五將軍馬到成功”。長島縣漁民除日早晨為漁船掛大吊子(長方形大旗)拉米旗,傍晚,到船上掛燈籠,設祭桌,敲鑼打鼓,放鞭炮,焚香紙,祭海龍王。山東各地都盛行貼年畫,年畫內容十分豐富,有各種故事如《唐僧取經》等,有歷史故事如《李自成》、《楚漢相爭》等,有戲曲故事如《回荊州》、《白蛇傳》等,還有山水畫等。年畫的形式有中堂、單開、四條屏等。在諸多的年畫中以雞畫、魚畫、娃娃畫較為普遍,因為雞表示吉祥,魚意味著錢糧有餘,娃娃則象徵人丁興旺。膠東、濱州、茌平等地幾乎家家貼窗花,窗花一般都是紅顏色,其內容因時而異。

  舊時全省各地都要在除日祭天。有的地方在院子裡用席或箔搭一個棚子,叫做天地棚子,上面除貼春聯外,還要用松枝、竹葉加以裝飾,裡面的天地桌或香臺子上,供奉“天地三界十方萬靈真宰君之神位”,有的還供奉玉皇大帝、地母娘娘等諸神的畫像,供品十分豐盛,要全豬全羊、五碗菜、五色點心、五碗水餃、一對棗糕、一個大饃饃,叫做天地供。祭祀時,由家長先點燃三炷香,接著叩頭跪拜,並念“祈求天地爺保佑”,然後其他人輪番跪拜,最後燒一道紙表,叫做“送錢糧”。

  除日祭祖儀式最為隆重,在這種追念先祖的活動中,也帶有一些迷信的色彩。下午開始把家譜掛上,備好香爐、燈籠、長錢、紙表、鞭炮等物,到黃昏時開始請祖。膠東是上墳請祖先回家過年。德州的請祖儀式十分隆重,由本族中長者帶領一二子孫,手執長錢,到村頭跪下,一邊燒紙一邊唸叨:“爺爺奶奶,回家過年了。”燒完紙便起身回家。到大門前,再燒紙表,鳴放鞭炮,面向大門叩頭,並念道:“爺爺奶奶回家過年了,請門神讓路”,然後才邁步進門,點燃明燭,徹夜不息。進了大門以後,要在門口橫放一根木棍,叫做攔門棍,最好是桃木的,攔住凶神惡鬼不準進門。在院內撒芝麻桿,或者穀草,叫做“踩歲”,據說有什麼精靈或鬼怪進來會有響聲。海陽縣麻姑島一帶,年三十黃昏,合族男子備香紙、“馬鞭”(以穀草為杆,糊剪紙)往祖墳焚香、燒紙,於每一墳頭插一支“馬鞭”,請老祖回家過年,名為“請年”。至家,於街門外設一橫木,名為“拴馬樁”,於街門外開始撒馬草,直至祖譜前,將另一些“馬鞭”供於祖譜前,待過年後正月初二晚飯後,持祖譜“馬鞭”送至村外,將“馬鞭”與香紙一起焚化,名為“送年”。長島縣漁民則於除夕黃昏持鑼至祖墳,一路鳴鑼,呼喚祖宗回家過年。即墨牛齊埠一帶,在佈置年節祭祖的同時,必在大街靠牆的地方用3塊土坯搭一個小屋,俗稱“孤魂棚”,棚內設一個牌位,上寫“孤魂之位”,兩邊貼一副對聯:“往日無主今有主,此處非家卻是家”或“往日無主今有主,昔日無家今有家”,橫批為“四方孤魂”。此後五更發紙,初一拜年,初二送神,都要祭孤魂棚。

  除日這天,民間家家做供品。膠東的供品有雞(吉祥)、魚(年年有餘)、盛蟲(蟠龍,一般在臘月二十八日蒸好,除日半夜供上,過了正月十五撤下,至二月二龍抬頭的日子吃掉)、團圓餅(用面做成太陽的形狀,分層蒸熟,染色,祭日供上,初一中午全家分食,所以叫團圓餅)、豬蹄、小米棗飯、水果、蠟燭、香紙等。泰安團圓餅供品的造型非常美觀,用蘿蔔、豆腐和豆腐渣做原料,雕塑豬、羊、西瓜,加以彩繪。

  鳴放鞭炮是除日一項重要活動。爆竹是古人用來驅逐疫鬼的武器。除日鳴放鞭炮的時間各地不一,滕州家家都在午後放一掛火鞭,德州在除夕吃完餃子以後開始,一直到初一拜年,響聲不絕,膠東則於除夕餃子剛煮好時,開始祭祖,鳴放鞭炮。龍口、蓬萊以及膠東東部在除夕零點鳴放鞭炮最多,煙火此起彼伏,炮聲響成一片。

  包水餃、吃水餃是除日的重要內容。包水餃有的安排在除日下午,有的安排在辭歲酒之後。一般包三種餃子,一是葷的,晚上吃;二是素的,祭神用;三是驗歲的,包上硬幣、紅棗等,初一早晨吃。膠東的除夕餃子講究很多,除夕包餃子叫做“吃去年的陳糧,掙新年的錢財”,餃子包好後,要放上桃枝,叫做“驅邪避惡”。有的要包上豆腐,吃著有“鬥福”之運,吉不可言;有的要包上四樣素菜,叫做“四季發財”;有的要包上糖塊,叫做“新的一年有甜頭”;有的要包上花魚,叫做“年年有餘”;剛娶新媳婦的,要在餃子裡包上紅棗、栗子、花生米,意思是“早立子,生得花花,有兒有女”。最普遍的是在餃子裡包上硬幣,表示“新的一年有錢用”,硬幣數目一般是四、六、八、十,四是“四季發財”,六是“六六大順”,八是“四平八穩”,十是“大發財”。但乳山一帶則忌四,因為四是“事”的諧音。博興把除夕包的水餃叫做團圓餃子,據說包餃子時,全家團圓,意味著來年一家人和和睦睦,歡歡樂樂。如果有個別成員沒有歸來,就一邊包著餃子一邊唸叨,盼他早點歸來。如果家中有新亡之人,則全家為之流淚,表示哀悼。魯西南地區除夕煮餃子時,要燃一掛鞭,聲音越響則認為越吉利。

  山東有除夕守歲的習俗,除夕晚上,全家團聚(或三世同堂,或四世同堂),飲酒敘談,終夕不眠,叫做守歲。舊時守歲一般都是通宵達旦,建國以後,守歲一般都是象徵性的,10點以後各自安寢。近幾年來,大家都要看完電視春節聯歡晚會才睡。守歲的重要特徵是點燈度夜,一直到黎明。萊蕪把守歲叫做“熬五更”,一般是老年找老年,青年找青年,婦女找婦女,大家湊酒菜,一邊飲酒,一邊談笑,但不能喝醉。有的是一家人喝五更酒。膠東有吃年夜飯的習俗,除夕半夜吃餃子吃麵魚(魚形饅頭)。此時,人們沒有食慾,但是非吃不可,一般都吃一塊“魚頭”或“魚尾”,寓意是“頭尾都有餘”。即墨的年夜飯要吃豆腐和魚,叫做“福有餘”,要吃芋頭,叫做“黏合”(意思是團結和睦),要吃黍糕,叫做“年年登高”。此外,還要朝大門口潑餃子湯,據說門神不讓無家可歸的亡魂進門,只好讓他在大門外喝口餃子湯。發紙時,有的人在大街上焚香燒紙,朝著財神的方向叩頭,叫做接財神。有的人到處轉轉看看,據說此時寶貝會變做小動物出來過年,蛤蟆是金蛤蟆,蛇是金條,一旦遇到,決不能放走。午夜飯後,晚輩給長輩叩頭,長輩要給晚輩送錢,一人一份,叫做“年份子”,有的人家分糖塊,叫做“甜頭”。

  舊時除日有很多忌諱。泰安、招遠等地凡是做供品的餃子要用素餡,一般用豆腐、雞蛋、菠菜和植物油調餡,餃子要小一些,形狀象元寶。據說這樣的餃子,神靈吃了頭腦清醒。除日請神靈之前,家庭成員和物品必須齊全,否則就是人不團圓、財不完整。神靈請來了以後,供桌兩旁的座位,任何人不得佔用,否則就是與祖先爭座位;不得吵鬧,更不得罵人,否則就是對祖先不敬;不得把喝剩的茶水潑在地上,否則就是混淆了澆奠與潑水;大祭神靈時不得高呼孩子的名字,逝世不滿三年者不能當神供奉,需要另寫牌位單獨供奉;香臺前的元寶不能掃掉,送神後要用紙包起來,作為二月二圍宅之用,據說可以得到神靈的保佑;送神前不得外出挑水,迫切需要時可以帶上一對紙做的小元寶到井臺上焚燒,以求得井神保佑。

人生要浪得精彩
2019-09-15

1、春節: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祝春節的習俗。人們在春節這一天都儘可能地回到家裡和親人團聚,表達對未來一年的熱切期盼和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春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 同時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

2、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Lantern Festival)、上元佳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的地區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節日習俗元宵節的節期與節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裡才落燈,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燈節,與春節相接,白晝為市,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 舞龍、 舞獅、 跑旱船、 踩高蹺、 扭秧歌等“百戲”內容,只是節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3、上巳節:上巳(sì)節,俗稱三月三,古稱上巳節,是一個紀念黃帝的節日。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原地區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節日習俗上巳節起源於蘭湯辟邪的巫術活動,在這項活動中,蘭草被用作靈物。蘭草有香氣襲人的特點,古人在舉行重大祭神儀式前,須先期進行齋戒,其中包括採用當時最好的沐浴方式——蘭湯沐浴,這在楚辭中有生動的描寫。祭神必齋戒,齋戒必沐浴,沐浴用蘭湯,區別僅在於蘭湯沐浴是個人行為,多在室內,並可隨時實施,祓禊則是集體活動,必在河濱,並須定時舉行。

4、寒食節:寒食節亦稱“禁菸節”、“冷節”、“百五節”,在夏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二日。古人因季節不同,用不同的樹木鑽火,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後,就要換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們生火,這是當時的一件大事。節日習俗寒食節習俗,有上墳、郊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中國過往的春祭都在寒食節,直到後來改為清明節。但韓國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節進行春祭的傳統。

5、清明節:清明,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4月5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時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節……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故清明節總是在公曆4月4日、4月5日、4月6日三天中的一天。節日習俗盪鞦韆、蹴鞠、踏青、放風箏、掃墓、插柳、射柳、鬥雞、蠶花會。

6、端午節:端午節(英文為Dragon Boat Festival或Double Fifth Festival)又稱為端陽節,為每年的農曆5月初五日,在湖北、湖南、貴州、四川一帶,端午節又分為大端午與小端午。小端午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大端午為每年農曆五月十五日。節日習俗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葉符,懸掛菖蒲、艾草,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菖蒲酒,吃五毒餅、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

7、七夕節:七夕節,又名乞巧節、七巧節或七姐誕,發源於中國,是華人地區以及部分受漢族文化影響的東亞國家傳統節日,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故稱為“乞巧”。其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及婦女穿針乞巧,後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象徵愛情的節日。節日習俗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種生求子、供奉“磨喝樂”、拜織女、拜魁星 、晒書、晒衣、賀牛生日、吃巧果等等。

8、中元節: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節日習俗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

9、中秋節: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東亞諸國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節日習俗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中秋節與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10、重陽節: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在每年農曆的九月九日,是漢族的傳統節日,因《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此後歷朝歷代沿襲至今。節日習俗重陽節的習俗有:賞秋、登高、吃重陽糕、賞菊、飲菊花酒、佩茱萸。

11、寒衣節:寒衣節,又稱為十月朝、祭祖節、冥陰節、鬼頭日,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與春季的清明節、上巳節,秋季的中元節,並稱為一年之中的四大“鬼節”。節日習俗寒衣節習俗:祭奠。中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農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

12、下元節:下元節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農曆十月十五,亦稱“下元日”、“下元”。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為農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下元節,就是水官解厄暘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謂是日。節日習俗下元節習俗:修齋設醮、享祭祖先、祈願神靈、莆仙民間

13、臘八節:臘八節,俗稱“臘八”,漢族傳統節日,民間流傳著吃“臘八粥”,泡臘八蒜(有的地方是“臘八飯”)的風俗。在河南等地,臘八粥又稱“大家飯”,是紀念民族英雄岳飛的一種節日食俗。節日習俗臘八節習俗:祭祀、食臘八粥等。

14、冬至:冬至,又稱為“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起源於春秋時期;中國古代使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時間在每年公曆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間。節日習俗冬至節習俗:祭祀活動。部分地方有吃羊肉的習慣。

用户6857008104503
2019-09-15

1、春節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亦為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歲、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祈年祭祀演變而來。2、元宵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3、社日節社日節,又稱土地誕(農曆二月二),是古老的中國傳統節日,社日分為春社和秋社。古時代的社日節期依據干支曆法來定,後來因曆法變動改用陰曆定節期。春社按立春後第五個戊日(戊,五行屬土)推算,一般在農曆二月初二前後,秋社按立秋後第五個戊日,約新谷登場的農曆八月。4、花朝節花朝節,簡稱花朝,俗稱“花神節”、“百花生日”,一般在農曆二月初二舉行。花朝節當天要祭拜花神,祈福禳災。節日期間,人們還要結伴到郊外遊覽賞花,稱為“踏青”,姑娘們剪五色彩紙粘在花枝上,稱為“賞紅”。5、寒食節寒食為舊俗中流行於我國北方的一個節日,古時日期並不固定,有說在清明節前一天,也有另一種說法是清明前兩天。現大多和清明節過。

天地人4249025525652
2019-09-16

中國十大傳統節日:春節(正月初一)、元宵節(正月十五)、清明節(陽曆:4月5日前後)、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重陽節(農曆:九月九)、臘八節(農曆:臘月初八)等,小年(農曆臘月二十三),除夕(臘月最後一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