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搞懂《伯夷列傳》是讀通《史記》的鑰匙?

很多學者談過,要讀鑽研《史記》,首先要搞懂《伯夷列傳》,但原因都沒說明白。
4 個回答
丹健笔屋
2017-03-21

這篇傳記不能從是否符合史實,也不伯夷叔齊的行為做的對不對來分析。

史記這本書在漢朝時被稱謗書,背景就不用多提了,作者寫伯夷叔齊實際寫自己,大概也就是為什麼被稱為讀懂史記的鑰匙原因吧。

下面兩段文字,充斥著天道有無的困惑,忠而被謗的憤懣,這種情緒與太史公為李陵仗義執言而受宮刑的遭遇是吻合的,大概如此。

若伯夷、叔齊,可謂善人者非邪?積仁潔行,如此而餓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獨薦顏淵為好學。然回也屢空,糟糠不厭,而卒蚤夭。天之報施善人,其何如哉?盜跖日殺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黨數千人,橫行天下,竟以壽終,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軌,專犯忌諱,而終身逸樂,富厚累世不絕。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後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也。餘甚惑焉,倘所謂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亦各從其志也。故曰:“富貴如可求,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舉世混濁,清士乃見。豈以其重若彼,其輕若此哉?“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賈子曰:“貪夫徇財,烈士徇名,誇者死權,眾庶馮生。”同明相照,同類相求。“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睹。”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顏淵雖篤學,附驥尾而行益顯。巖穴之士,趨舍有時,若此類名湮滅而不稱,悲夫。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雲之士,惡能施於後世哉!

唐风宋月
2017-03-20

伯夷列傳說的是個什麼意思呢,許多人的確沒看懂,包括一幫專家學者。

伯夷叔齊是東夷一小國兩順位接班人,本來應該接班,但是二人沒接,跑了,把王位讓給了老三,他們一溜煙跑到西岐享清福。請注意跟他們一起跑到西岐的老鄉還有一位大神,就是姜子牙,也叫呂望。

呂望是來幫助西岐推翻殷商王朝的,起兵時候伯夷叔齊攔住了,勸說周武王應該先把老子埋了守孝三年再談打仗的事。於是有人說,這兩貨是反對武王伐紂,其實不然。他們是反對武王在不合適的時機伐紂。

那麼他們真是反對武王伐紂嗎,也不然。他們是為了在反對武王伐紂這件事情上給自己博得仁義的名聲。其實就憑這兩貨,每天住養老院也沒啥特殊才能,憑啥反對。但是姜子牙看在都是老鄉的份上,沒有殺他們,給了他們義人的名聲。

武王伐紂成功,這兩貨繼續博名氣,誓死不是周朝的高粱,跑到首陽山吃野菜,最後餓死了。其實他們跟殷商王朝毛線關係沒有,既沒有給殷商王朝守節的義務,也沒有這份感情。東夷地區的部落跟殷商王朝一直處於敵對狀態,牧野之戰前線的炮灰都是東夷的降兵,他們給殷商守的那門子節義。但是他們餓死了,得到了仁人的名聲。

兩貨死的時候大發牢騷,怨天尤人。子貢就問孔子,兩貨死了有怨嗎。孔子一針見血指出,不愧是千古一師,求仁得仁,何怨。他們就是想得到仁義的名聲,博出位。世人也給了他們仁義的名聲。想要的東西都得到了,還有啥抱怨的。

但是這句話人們都看不懂,以為孔子贊同這兩貨這種做法。其實司馬遷也不贊同這兩貨的做法。沽名釣譽,祭他人之鬼曰諂。如果他們的國家被西周滅了,他們殉節了,這應該鼓勵表揚,這叫節義。敵對國家滅了他們如喪考妣,這事怎麼說都不是那麼回事吧。

司馬遷把這兩貨排第一,是想告誡世人,仁義的名聲的確好,人死了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只留一個名聲在世,可是這個名聲也得來的名副其實,不能強求。像伯夷叔齊這兩貨這種名聲,不要也罷。所以這兩貨是反面教材,應該否定。

周课通赵长松
2017-03-20

《伯夷列傳》與其他所有的列傳在寫法上都不一樣,只有這篇是議論多過敘事。作者司馬遷通過《伯夷列傳》開宗明義:

一,他會關注歷史人物本身一一他會問:伯夷在餓死的時候,到底是怨恨呢還是不怨恨?

二,他會關注歷史的本來面目一一不會用"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一類人們一廂情願的謊言來粉飾歷史。

三,他會關注一個人價值堅守本身,伯夷,顏淵因孔子讚賞而名揚後世,並不代表那些沒得到名人聖人推崇的,淹沒無聞,但有價值堅守和人格魅力的人就沒有價值,他就是要讓這些普通人名垂青史,比如陳勝,吳廣,比如晏子的馬車伕和他老婆等等,這才是他追求的一家之言。

乾德堂1
2017-03-21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伯夷》是天下為公的象徵,是傳統儒家文化的基本認知,而史記也正體現了這樣一種歷史的價值觀,不理解伯夷也就對史記中的許多現象難以解讀,正因為如此通過伯夷的理解而去認識史記也就可以更易把握作者的理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