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帝一生“節儉”,為何他卻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陵寢?

8 個回答
丫丫说史
2019-06-13

道光帝為清宣宗愛新覺羅·旻寧,道光帝一生“節儉”,為何他卻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陵寢?

是嘉慶第二子,也是清朝三百餘年的歷史中,唯一以嫡長子身份繼承大統的皇帝,在位三十年整,可以說是一位比較中庸的皇帝,在位期間既無重大弊政,也沒有什麼如康乾盛世般的作為,而令道光帝最為人熟知的就是他的節儉,但是,一生勤儉節約的道光皇帝卻在他的陵墓上大費周章的,興建土木,這與他之前的節儉行為大相庭徑。

勤儉節約的道光帝

道光帝一生“節儉”,為何他卻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陵寢?

道光皇帝堪稱歷史上最為節約的皇帝,與其他口頭上喊著節儉,但實際上依然好大喜功,大興土木,生活奢靡的帝王不同,道光帝是將節儉進行到底,身體力行,從自己做起,從自己身邊的皇宮內院做起。

古代皇帝的龍袍是不需要洗的,穿舊一件,就會馬上有新款式更加璀璨奪目的黃袍來替換,但是道光帝不同,他身上的不管是龍袍,還是平居服,都是最少洗三遍以上才可以換的,他不追求華美秀麗的新衣服,反而對舊衣服情有獨鍾,提倡破舊衣服要用補丁修補後繼續穿戴,一件早已損壞的龍袍套褲上,在膝蓋處破了一個大洞,於是道光帝命人打上了補丁,繼續穿用。

在吃方面,與其他皇帝山珍海味,頓頓滿漢全席不同,道光帝體恤國情民生,同時鴉片戰爭過後,國內國庫空虛,他為了省錢,更是命令每頓飯只吃四個菜,不僅不多吃,而且做到餐餐不浪費。這位在位30年的皇帝,就是在吃穿用度上這樣的勤儉節約,他沒什麼經天緯地之才,卻懂得利用自己有限的力量來發展國家。

道光帝一建陵墓

道光帝一生“節儉”,為何他卻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陵寢?

道光帝在位期間,曾兩次修建陵墓,第一次所用材料,以及陵墓規模稀疏平常,沒有什麼奢靡豪華的宮殿,而第二次的修建,卻可以稱得上是清朝皇帝中最豪華的陵墓。

早在道光帝身為太子之時,他與自己的結髮妻子非常恩愛,但是鈕祜祿氏在道光帝登基前便去世,當時鈕祜祿氏還是太子的福晉,於是就只能葬在福晉陵裡,1820年道光登基後,開始修建自己的陵墓,這座陵墓很普通,沒有大費周章的去興建,也沒有找方士看風水找龍穴,因為道光很愛自己的結髮妻子,也就在自己的陵墓旁邊為鈕祜祿氏現在為孝穆成皇后也修建了一個皇后陵墓,七年後陵墓建成,於是便把孝穆成皇后遷入此處。

道光帝二建陵墓

道光帝一生“節儉”,為何他卻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陵寢?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道光帝也隨之變老,在中國,尤其是在古代,人一變老,就變得有些迷信,也可能是世事見得比較多了,連續好幾天晚上,道光帝都會夢到孝穆成皇后生活在一片汪洋大海中,孝穆成皇后則全身溼透,由於此時道光帝很迷信,下意識的覺得應該是孝穆成皇后的陵墓中出了問題,於是便派人去孝穆成皇后墓中查看,一看陵墓中早已積滿雨水,皇后的棺槨差點都被淹掉。

於是道光開始二次修建陵墓,他不僅將現在已經建好的這座由百萬工民修建七年之久才建成的陵墓遺棄,還開始在民間大肆搜尋能看風水的高手名家,來為自己與皇后重新選擇陵墓,最終決定在清西陵建造龍泉峪陵寢工程(慕陵),陵墓於道光十一年(1831)開始正式動工築建,至道光十五年(1835)九月竣工,耗時4年多,龍泉峪陵寢共耗白銀二百四十多萬兩,其規模程度堪比建築宏偉、工藝精美的乾隆皇帝裕陵還多花了三十七萬兩,更比窮奢極欲、豪費無度的耗銀二百二十七萬兩的慈禧太后的定東陵,也多花了十三萬兩,其奢華程度可想而知。

並且,陵墓中所有木質結構的用料,全部都用金絲楠木,在明朝時期,金絲楠木以近乎絕跡,數量不多但彌足珍貴,所以大多在一些皇家建築的重要部位使用,比如雍正帝泰陵的隆恩殿,只有門窗、樑柱用金絲楠木,而其他部位用其他木材代替建造,但是道光帝的慕陵,凡是用到木材的地方,甚至是不起眼根本看不到的柱子、樑枋一律都用金絲楠木建造,這不得不令人驚奇。

總的來說,道光帝的一生可用平庸二字概括,其前半生過的節儉樸素,給當時社會眾官員以及風氣帶了一個好頭,但是後來年級亦大,又身處深宮之中,又對孝穆成皇后愛的深沉,因為陵墓被淹,難免不變得迷信,從而把自己喜歡奢華的本性暴漏了出來。

姑蘇城南
2019-06-06

穿著打補丁的褲子的道光帝是真的“節儉”嗎?道光帝的節儉之事經常被人們談及,也向來被人們所稱道。然而惟有一事與他一生的崇尚背道相馳。

鴉片戰爭結束一年後,即道光二十三年,已經62歲高齡的道光皇帝,他徹底地死心了。多年的操勞,已經耗費了這位老者所有的力氣,如今這位道光皇帝,他已經疲憊至極,而那個勵志圖強,開創盛世的雄心與偉業,只能交給下一代去完成了。
道光帝一生“節儉”,為何他卻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陵寢?

就這樣,這場持續了三十年的悲情大戲,終於走到了盡頭。

道光三十年這位皇帝終於迎來了在位三十年的新年。此時的他,也已經69歲了道光帝已經算是高壽之人了。這年孝和皇太后的去世,也帶給他極大的打擊,結果身體一下子就垮了,據說,道光帝臨死前,除了宣佈皇四子奕詝為繼承人外,他更加關心的則是自己的陵寢,因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一世英名以及自己一生的目標,都要毀在這個陵墓裡。
道光帝一生“節儉”,為何他卻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陵寢?

200萬兩工程造價的“節儉”

道光皇帝的陵墓,史稱慕陵,位於河北易縣的清西陵裡。

殊不知,道光帝最早的陵墓,應該在河北省遵化市的清東陵裡。自從雍正皇帝自立門戶後,大清就出現了一東一西兩個陵墓群。後來,為了解決後世子孫的埋葬問題乾隆皇帝制定了“父子分家,與祖同葬,選分東西”的祖制。因此,道光帝應該很爺爺乾隆葬在一起,他應該埋葬在清東陵裡。
道光帝一生“節儉”,為何他卻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陵寢?

道光元年,這位剛剛登基的皇帝,他就迫不及待地找了一群風水先生,去清東陵為自己選擇“吉壤”,找一塊自己百年後睡覺的土地。後來,這些風水先生在數次勘察,反覆研究後,終於找到了一塊合適的土地,並於道光元年開工,道光七年竣工,工程造價200萬兩。

道光十三年四月,道光皇帝的第一任皇后佟佳氏病逝,她成為了第一個搬進這個陵寢的人。
道光帝一生“節儉”,為何他卻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陵寢?

據說,在安置好這位結髮妻子後,道光皇帝對左右高興地說:看看我修的這個陵墓,才花了朕200萬兩銀子,真值!

“豆腐渣”工程的教訓,一東一西兩陵園

然而,接下來的事情,道光皇帝就不會這麼高興了。道光十六年,道光帝去東陵祭拜祖先,在給他爺爺乾隆和其他祖先上供後,道光帝決定到自己的陵墓上去看一看。結果,這一看不打緊,道光帝嚇了一跳,這個讓他“信心滿滿”的陵墓,根本就是一個豆腐渣工程,不僅內部偷工減料、漏洞百出,而且現在的這個地宮,儼然變成了一個“積水潭”。那位結髮妻子皇后的棺槨,早就泡在了水裡數年,已經發黴得不成樣子了。
道光帝一生“節儉”,為何他卻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陵寢?

見到這幅場景,道光皇帝氣得差點住進去,他趕緊命人把皇后的棺槨抬出來,並且在祾恩殿內頒佈罪己詔,哭訴著對死者道歉。回到北京後,憤怒至極的道光皇帝把那些修陵墓的大臣抓起來,抄其家產,滅其子孫,並且痛罵他們慘無人道,喪盡天良。可見當時的道光帝有多氣急敗壞。
道光帝一生“節儉”,為何他卻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陵寢?

原來,當年陵墓修到一半的時候,這些修陵墓的大臣就驚訝地發現,選的這個地方滲水。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重新選址,再次挖掘?但是,負責此事的大臣一想,這要是重新選址,前期的投資就算是打水漂了,到時候,這位摳門皇帝怪罪下來,咱們可都得吃不了兜著走。所以到了最後,這些大臣們也不管不顧了,在後期施工時,他們修修築了很多防水設施,力求矇混過關。結果道光帝是個門外漢,他居然一點沒有看出來,還笑稱花的錢真值!

果然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雖然收拾了這群千刀萬剮的大臣,道光帝的氣也消了不少,但經過這件事,他再也沒有在清東陵居住的信心了。因此,道光帝不惜違背祖制,也要去清西陵,找他老爸嘉慶帝去住了。
道光帝一生“節儉”,為何他卻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陵寢?

話雖如此,但一個人不能有兩個陵墓啊,因此清東陵的豆腐渣工程,就被道光帝無情地拆毀了。結果,拆陵墓花費的人力,物力還有材料,只因為風水問題,不能夠搬出陵園,只能就地掩埋,這些錢也算是打了水漂了。

拆舊陵園費錢,修新的“頂級豪宅”也依舊不便宜。

新的陵園建成後,雖然規模不大,也沒有方城、明樓、石碑、守護雕像等標誌性建築,但是鑑於上次的慘痛教訓,新的陵園在細節方面沒有一絲一毫的馬虎。用“外儉內奢”四個字形容最為貼切,內奢到什麼程度呢?
道光帝一生“節儉”,為何他卻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陵寢?

各種樑柱、藻井、天花板的龍頭雕刻,不僅別具一格,而且用料極其講究。
道光帝一生“節儉”,為何他卻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陵寢?
隆恩殿和東西配殿的木架構件均為名貴的金絲楠木。要知道,由於常年採伐稀有的金絲楠木,到了明清時候,金絲楠木已經少之甚少,清朝其他陵園沒有一處純用金絲楠木,而慕陵就連柱子、樑枋都是獨根楠木,這不能不令人驚異。
道光帝一生“節儉”,為何他卻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陵寢?

整個陵墓的精細程度,更是超過了雍正的泰陵和嘉慶的昌陵,成為了清西陵首屈一指的建築。

總之,道光帝這麼一拆一建,花費之巨大,成為了清朝諸位陵墓的“擎天一柱”,造價更是超過了乾隆和慈禧的陵墓,這不得不說,一生致力於崇尚節儉的道光皇帝,他居然晚節不保,一世“英名”毀於一旦,這是一種何等的諷刺?
道光帝一生“節儉”,為何他卻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陵寢?

咸豐二年三月初二,這個塵封已久的地宮,它終於重見天日,也是最後一次重見天日,大臣們將道光皇帝的棺槨安安穩穩地放在寶床上,然後點上了長明燈,輕輕地關上了地宮入口的金剛門。至此,這位統治中國時間僅次於康熙,乾隆和後面的光緒,在位時間長達30年,更是高壽到69歲的道光皇帝,他終於壽終正寢,結束了自己輝煌但並不燦爛的一生。

史海烂柯人
2019-06-09

皇帝的節儉終究是相對的。清朝皇帝中,道光素有“節儉”的美譽,但盛名之下其實難副。關於這位皇帝厲行節儉之事,還有個頗為諷刺的段子:道光皇帝為了省錢,逼著後宮后妃學習針線活,縫補衣服,而大臣們為投其所好,紛紛跑到舊貨店買破衣服,致使京城裡的舊衣服,賣的比新衣服還貴!

道光帝一生“節儉”,為何他卻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陵寢?

提倡了大半輩子借鑑的道光,雖然也想給自己造一座奢華的陵墓,但終究還是放不下“面子”。所以,在選擇萬年吉地時,道光也一再強調節儉二字。

最初奉命主持修造陵墓的,是英和。道光之所以選擇他,是因為此前英和在同道光談話時,曾提到過漢文帝薄葬的故事。論才能和品性,道光或不及漢文帝,但後者卻有意無意地將其視為了榜樣。於是,英和也理所應當地去給道光帝修陵了。

為了達到“節儉”目的,道光特意取消了二柱門、地宮瓦頂等設施,同時還責令將大殿內的碑亭和陵中的石像生縮小體量,以節省開支。但即便如此,還是糜耗了200萬兩白銀。只是,道光起初還是很滿意的。

道光帝一生“節儉”,為何他卻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陵寢?

然而,這座原本建在清東陵的陵墓,後因地宮滲水遭到了廢棄。按照清朝律例,負責修造的英和被刑部擬定處斬。但因英和在修陵期間並無貪贓枉法,道光“法外開恩”:

英和發往黑龍江充當苦差,其子奎照、奎耀也一併隨同前往。

道光三十一年,道光皇帝親自到清西陵,在此選擇了一塊萬年吉地,這便是龍泉峪的慕陵。此陵於道光三十二年起建,為了凸顯“節儉”,將此前清東陵的墓葬拆除,把材料運到西陵重建,可謂是大費周章。

道光帝一生“節儉”,為何他卻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陵寢?

在重建慕陵的過程中,道光還特意去掉了方城、明樓等設施,一些建築也縮小規模。但是,雖然地面上的設施少了,可地宮卻依舊奢華。在加上此前的一建、一拆、一運,復建後的慕陵還是糜耗了大量白銀。

正如前文所講,皇帝的節儉終究是相對的。比起自詡為十全武功的乾隆,道光的生活也著實節儉了許多。但是,道光的作為未免有些太沽名釣譽,他的節儉,更像是做給別人看的,雖然“苦”了自己,倒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意義。

蝈蝈的文史原创
2019-06-07

道光帝的節儉是出了名的,所以他贏得了一個好名聲。

1.他鼓勵大臣們及後宮減少穿綾羅綢緞,而是鼓勵穿普通衣物。所以,道光自己穿的都是補丁的衣服,發現大臣誰穿的是新衣服就很不高興,所以在皇宮大內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是大家都穿舊衣服,和人們想象奢華的皇宮不一樣。

道光帝一生“節儉”,為何他卻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陵寢?

2.儘量降低宮內的消耗,節省一切開支。他和他的爺爺乾隆不一樣,一個四處巡遊下江南,一個整天在皇宮裡合計如何省錢。

3.節儉治國,節儉治軍。在國家治理上,他也奉行節儉之道,在有關國防開支、軍隊建設,以及一些重要大事上的開支,道光帝都不同程度的給以削減,竟然在宴請評定叛亂的功臣時,都力行節儉,一旦看到軍費開支多了就龍顏不悅。

道光帝一生“節儉”,為何他卻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陵寢?

從以上幾個方面,看出道光的節儉,但他的節儉只在表面而未進肌裡。

1.穿著的簡樸只是在他面前,雖然大家都穿著粗布麻衣,但擋不住官員們一顆顆貪汙腐化的心,大家都在他面前做做表面文章他就真信了。

2.精打細算宮內的各項支出,但不瞭解民間各項民機民生,連最基本的市場物價都不知道,公里一個雞蛋要五兩銀子他竟然相信,還捨不得吃,這不是天大的諷刺。大家都揣著一顆糊弄、貪腐的心,就在給他一個人表演,他還沉醉的不要不要的。

3.節儉是美德,但是分不清重點的節儉,那就是坑國誤國。道光在面對軍隊、國防、民計、民生等方面大額資金支出的時候,都是龍顏不悅,認為這些都是浪費金錢,對宮內的生活支出的錢算計也就罷了,這些關係國家實力和民生的大事也捨不得支出,可以看出道光帝的執政能力和水平。


道光帝一生“節儉”,為何他卻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陵寢?慕陵

但就是這樣節儉的道光帝,在修建自己陵墓時一點都不節儉,表面上看,他的陵墓是規模最小的,只是其他陵墓的一半,而且還簡化了很多內容,表面上看又是奉行節儉的原則,但實則不然:其材質結構卻異常精美。其圍牆採用磨磚對縫、幹擺灌漿工藝到頂,不塗紅掛灰,改變了傳統的上身糙砌灰磚,刷紅漿,下肩幹擺的做法;用精巧別緻的石牌坊代替琉璃門;尤其令人驚歎的是慕陵隆恩殿、東西配殿所有木構件全部採用珍貴的金絲楠木,造價驚人,加之兩建一拆的經歷,道光兩次建陵耗白銀440萬兩,超過了西陵任何一座陵墓。

道光帝一生“節儉”,為何他卻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陵寢?慕陵內金絲楠木大殿

這些反差只能說明道光帝:

1.他不具備作為一個皇帝的基本素質。作為天子皇帝,應該具有治國理政的方針大略,而其不具備,他分不清重點難點,也分不清誰好誰優。他不敢變革,滿足現狀,碌碌無為。

2.不敢變革,安於現狀。當時整個朝廷上下,都處於一個溜鬚拍馬,逢迎的一個狀態,人人都不說真話,人人都想著自己私利,不為國家著想。而道光帝卻安於這樣的狀態,盲目的自大,在英軍攻打邊界時,竟然認為很快就會被打敗,導致後來的割地賠款開放口岸。

道光帝一生“節儉”,為何他卻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陵寢?鴉片戰爭

3.面子上的節儉誤國。軍事、國防等重大事關國家生死存亡的設施建設投入不足,導致外敵入侵時軍隊一潰千里,各個國家蜂擁而至,讓清政府割地又賠款,任人宰割。道光是中國兩千年帝制史上,第一個同西方殖民者簽訂喪權辱國條約的皇帝。

4.窮其國庫修建陵墓正是其無能無德無才的表現。他自認為執政時間長,功績還不小,節儉持國有個好名聲,但是這些都是他自己以為的,一切皆出主觀臆想,活著的時候不求國富民安,死的時候追求自己舒坦,這樣的國君他不誤國誰誤國。

道光帝始終給人的感覺是總是在國家大事的外圍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上下功夫,始終沒有進到事關大清命運的內核開展工作,一切都是面子工程、形式主義。也就是從他手中開始,大清帝國加速了走向滅亡的進程,古老的中華大地開始遭受外敵的入侵和壓迫。

Johnny亲王
2019-06-08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先來說說為什麼道光帝要儉,再說說為什麼道光帝為什麼要奢。

在歷史的教科書,道光皇帝的一紙南京條約就把他定在昏君的恥辱柱上。很多書,可以說除了研究歷史的,對道光帝就沒有什麼好印象。其實道光帝放到中國歷史上絕不是什麼昏君,如果你仔細看了道光帝平定新疆回亂,甚至說他有點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味道。但是1884年的大英帝國如日中天,全世界都拿它沒辦法,可以說在藍星人家是無敵的存在,你讓道光帝怎麼辦呢?

進入主題,這場戰爭不光影響了世人對道光評價,也深深的影響了道光帝對自己的評價。自信心嚴重受挫。按照清朝祖制, 丟失封疆者斬 ,這是對大臣。對皇帝就是不能立神聖功德碑---就是一個烏龜託著一個石碑,寫著他的功績。當然那個不是烏龜是龍,龍生九子的第六子。道光帝丟失香港就不能立了。對皇帝來說那個碑就是讓他流芳百世的史書,道光帝的心情可想而知。而且他為了讓地下的祖宗原諒他丟失封疆,還下詔縮小陵墓的規格,沒有方城和明樓,大小比他爹嘉慶小了80畝,成了清朝所有皇陵中最小的一座。這就是為什麼道光帝陵寢儉樸的原因。

為什麼要奢華呢?

古代人事死如事生,生與死是一樣對待的,皇帝也不能免俗。 道光帝的儉樸是被迫的,為什麼這麼說呢,道光帝早就想好了,在生前多次暗示文宗皇帝 就是他兒子咸豐帝。讓咸豐帝在他死後以盡孝的名義把方城和明樓給補上。可是當時太平天國作亂,國家財政一直緊張,這件事就一直沒有辦。可見儉樸是被迫,奢華才是本意。怎麼才能滿足皇帝外儉內奢呢?道光陵寢就設計成簡約而不簡單 ,就是不在規模上下功夫,在材質和細節上掙長短。慕陵雖然外觀上保持了 “節儉”之意,但其材質結構卻異常精美。道光帝的慕陵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現存的最大的金絲楠木建築群。慕陵隆恩殿、東西配殿所有木構件全部採用珍貴的金絲楠木。金絲楠木被雕成許許多多的龍,佈滿天花藻井,造成「萬龍聚會,龍口噴香」的氣勢。因此慕陵的隆恩殿別具一格,不僅天花板上每一小方格內都有龍,而且樑枋、雀替,全是楠木雕成的游龍和蟠龍,表面都不飾油彩,保持原木本色。這些龍都張口鼓腮,噴雲吐霧。殿門一開,楠木香氣便會撲鼻而來。當時的中國金絲楠木連年採伐基本絕跡。這些金絲楠木都是從屬國緬甸運過來的。 其圍牆採用磨磚對縫、幹擺灌漿工藝到頂,不塗紅掛灰,改變了傳統的上身糙砌灰磚,刷紅漿,下肩幹擺的做法;用精巧別緻的石牌坊代替琉璃門。所以最小的慕陵花費了440萬兩白銀。考慮到現在金絲楠木在全世界都基本絕種了。現在慕陵的價值已經無法估量了。

附圖上的天井原來粘的全是金板,後來都被偷了。

道光帝一生“節儉”,為何他卻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陵寢?

道光帝一生“節儉”,為何他卻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陵寢?

道光帝一生“節儉”,為何他卻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陵寢?

KINGWEI865
2019-06-07

如何評價道光皇帝呢,只能說中規中矩,守成還是不錯的。

道光是一位勤政節儉的皇帝,卻鮮有作為。統治著平庸的王朝,在消化完成前幾朝皇帝留下的遺產後,將大清王朝拖入慢性死亡的時代。 作為清朝的第八位皇帝,道光帝算不上是昏君也絕非明主,很容易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湮沒無聞,但作為鴉片戰爭的頭號當事人,卻成為後世無法迴避並屢屢提及的人物。

道光帝一生“節儉”,為何他卻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陵寢?

道光帝一生“節儉”,為何他卻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陵寢?

1、經濟上的難作為:

由於大清經濟制度的約束,道光沒有改革的雄心和認識,在經濟上乏善可陳,導致大清生產力開始落後歐洲和日本;

2、政治上的平平庸庸:

在鴉片戰爭前的二十年間,他力圖繼承嘉慶帝的遺志,勤政圖治,克勤克儉;他也曾戡定西陲,嚴禁鴉片流毒,以重現盛世的輝煌。但是道光的性格疑慮猶豫、反覆無常,加之社會弊端積重難返,他的治國之舉成效甚微。他在禁菸時,嚴禁與馳禁猶豫搖擺;他在戰爭時,主戰與主和反覆無常;他在用人時,任賢與任奸功罪倒衡。戰爭失敗後,他苟安姑息,得過且過。

鴉片戰爭使清朝懵懂地敗於陌生的對手,開啟了中國近代史的苦難歷程,也成為道光帝人生的轉折點。

道光是三十九歲繼位,在位三十年,享年六十九歲,他這一生也是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譬如說懲辦貪汙,比如說他整頓吏治,比如說治河,通海運,整頓鹽政等等。道光這三十年皇帝,比較重大的政績是一條,就是新疆回部發生了張格爾叛亂,道光比較堅決,平定了這場叛亂,在道光八年,把張格爾捉住了,到北京午門獻俘,道光在午門城樓上張格爾跪在午門前的廣場,這是道光在位三十年一件重大的歷史政績,因為他穩定和鞏固了清朝對新疆的管理,但是道光這三十年的皇帝,最大的悲苦就是禁菸運動失敗,鴉片戰爭失敗,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

道光皇帝沒有清太祖努爾哈赤當年“薩爾滸之戰”的一種勇氣,也沒有清太宗皇太極當年“鬆錦之戰”的一種謀略,更沒有康熙皇帝親征噶爾丹的那種胸懷,所以我認為,鴉片戰爭失敗、喪權辱國《南京條約》的簽訂,歷史責任是道光皇帝,道光皇帝的名字應當釘在中華民族歷史的恥辱柱上,讓那些喪權辱國、割地賠款者鑑。

3、敗筆:

別的不說,最大的敗筆,作為皇帝選擇繼承人的失誤,繼承人和他一致缺乏戰略能力,直接導致對諸國宣戰,8國聯軍入侵北京,火燒圓明園。

柚子聊历史
2019-06-06

關於道光帝的節儉,史書上有很多記載,比如他一即位,就頒佈著名的《御製聲色貨利諭》,主要有下面幾個內容,重義輕利,不蓄私財,停止各省的進貢,不再增建宮殿樓閣。同時道光身體力行,甚至穿打補丁的衣服,飲食上也追求節儉,生活也十分樸素。

另外還有一個比較有趣的故事,一次皇后過生日,百官們前來朝賀,朝賀結束後,道光帝十分高興,下令賜宴。百官們心裡很高興,終於能狠狠的吃一回皇帝啦!結果上菜的時候,群臣們傻了眼,一人一碗打滷麵!就這打滷麵還是皇帝破例,特意下令御膳房宰了兩頭豬。

道光帝的節儉是清朝歷史上史無前例的,也可能使中國歷史上最節儉的了,甚至已經到了讓人覺得吝嗇的地步。但是這都是表象!道光皇帝背後的奢侈,遠遠超乎你的想象,連乾隆、慈禧都比不上!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件事就是修建陵寢。古代皇帝事死如事生,死後要修建陵寢,作為自己的萬年吉地。清朝入關後,先後在河北遵化,易縣兩地修建陵寢,其中道光帝的慕陵位於易縣。如果從表面來看,道光帝的慕陵,佔地面積小,建築規模小,沒有方城和明樓,簡直無法與清朝其他皇帝的陵寢相比,也體現了道光帝節儉的思路。

但如果你真的這麼認為,那就大錯特錯了!道光帝的慕陵是外儉內奢,而且光從工程造價一項,我們就可以看出道光帝的奢侈程度,遠超過乾隆、慈禧。比如乾隆的裕陵建造歷時9年,耗銀203萬兩;慈禧的定東陵也耗銀200多萬兩,而以節儉著稱的道光帝,卻用了15年的時間,耗銀達440萬兩。

道光帝為啥花這麼多錢呢?主要是道光帝的陵寢建了兩次,原來按照祖制,道光帝在河北遵化清東陵的寶華峪,經過幾年的建設,都已經完工了,自己的病故皇后,也已經先期葬入地宮。但後來地宮發生滲水,道光帝龍顏大怒,廢棄了寶華峪,重新在河北易縣清西陵的龍泉峪建設陵寢。

其實地宮滲水,在乾隆的裕陵也發生過,當時財大氣粗的乾隆帝下詔採取措施補救,並未重新修建,而以節儉著稱的道光卻這麼任性。現在的慕陵看著節儉,但裡面有玄機。比如隆恩殿,其他皇帝的都是五間,道光帝的是三間,看著很小,但道光帝的隆恩殿,全部使用金絲楠木建造的,造價驚人!

慕陵的隆恩殿雕工精湛,天花板、雀替、門窗上一共雕刻了大大小小1318條龍,這些龍都張口鼓腮,噴雲吐霧。即使到了今天,時間已經過去兩百年,隆恩殿門一開,楠木香氣便會撲鼻而來,人們從中不難發現道光帝節儉背後,有著超乎人們想象的另一面!


道光帝一生“節儉”,為何他卻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陵寢?
道光帝一生“節儉”,為何他卻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陵寢?
道光帝一生“節儉”,為何他卻為自己修建了一座豪華的陵寢?
梦霁诗月
2019-06-06

俗話說生前要蓋房子,死後要修陵墓,尤其是帝王,生前都會建造一座龐大繁華的宮殿,更會在還在位的時候就修築陵墓,為自己死後修築一座龐大的地下宮殿。

大多數帝王,他們在自己一繼位的時候就會開始修築陵墓,並且還會在修築過程中,就親自去查看。很多帝王對自己的陵墓都是很感興趣,很用心的,會親自參與選址,還會親自參與設計。

清朝大多皇帝都是遵循祖制,規規矩矩的修築陵墓的,並沒有什麼不同。可是,這些皇帝中,卻有一個皇帝很特殊,很不一樣。

他是道光皇帝,算得上是清朝眾多皇帝中比較中庸的一個皇帝,沒有多大的本事。一生膽小,生崇儉戒奢,但是,卻在修築陵墓這一塊顯得很奢侈,違背了自己節儉的原則。

道光皇帝在位30年,於1820登基。在登基後,道光皇帝就著手開始修築自己的陵墓。道光皇帝對自己的墓是很上心的,因為他的結髮妻子在自己登基之前就已經去世了,因那個時候道光皇帝還不是皇帝,因而孝穆成皇后鈕祜祿氏就只能葬在福晉陵裡。

可是,畢竟是少年結髮,有著很深的感情。因而,等道光皇帝一登基,他就想好好修好陵墓,然後把孝穆成皇后鈕祜祿氏遷到自己的陵墓中,死後同穴。

可是,等侍衛到了陵墓驗收後,他竟然發現道光皇帝的陵墓居然漏水了,連孝穆皇后的棺木都差點被淹了。

道光皇帝知道後,大發雷霆,很是生氣。他急忙下令讓人將孝穆皇后從墓中遷出來,並不顧大臣的反對,又下令重建一座陵墓。

是的,道光皇帝決定放棄這座已經修好的陵墓,因為自己的皇后,因為漏水。

他下旨拆除陵墓,改在清西陵龍泉峪建造新的陵寢。因而,花費數百萬白銀剛剛建成的寶華峪陵寢就這麼被拆除了,淪為了一片廢墟。而這,他已經違背了祖訓,違背了祖制,是極大的叛逆。

原本,當初乾隆皇帝為了不使東西陵寢冷落,特諭旨明示後代:“嗣後,吉地各依昭穆次序,在東西陵界分建。”所以,按照祖制,道光皇帝應該葬在東陵。

所以道光皇帝就不想繼續在東陵建陵墓,而是去到了西陵,重新在西陵重建了一座陵墓。

這次重建陵墓,道光皇帝可謂是大費苦心。他親自選址,親自制定規制,並在施工期間,多次去視察,最後又是親自驗收,用盡心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