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大批教授離職,人才留不住,學校頹勢該如何挽回?

南大近幾年離職跳槽的確實有點多,物理院好多老師都跳槽海外高校和北上的學校了,薪資待遇差了可能不止一倍,南大在尊重人才這方面實在是太差了,校內氣氛也很壓抑。南京大學大批教授離職,人才留不住,學校頹勢該如何挽回?
10 個回答
校园有思
2019-05-02

近來,南京大學教授學術論文造假、大批教授紛紛離職,讓南京大學成為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南京大學211和985工程大學,絕大多數專業在全國都是最頂尖的。其在國內高等院校的教學水平、科研能力都是可圈可點的。在這樣水平的高校中,竟然會出現大批教授離職,人才留不住的現象,的確讓人感到有些詫異。難道南京大學對待人才的態度或者方式有所改變,不能向以前那樣尊重和禮遇人才了嗎?

近來,南京大學教授學術論文造假、大批教授紛紛離職,讓南京大學成為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南京大學211和985工程大學,絕大多數專業在全國都是最頂尖的。其在國內高等院校的教學水平、科研能力都是可圈可點的。在這樣水平的高校中,竟然會出現大批教授離職,人才留不住的現象,的確讓人感到有些詫異。難道南京大學對待人才的態度或者方式有所改變,不能向以前那樣尊重和禮遇人才了嗎?

如果南京大學還想一如既往的名列國內高水平院校的話,必須要改善當前人才留不住的頹勢,讓更多的教授願意繼續留在南京大學教書育人,將南京大學當成自己奮鬥事業的主戰場。對於如何留住人才,改變當前的困難處境,筆者談談自己的看法。

提高教授的工資福利待遇是關鍵。雖然我們在強調教師從事教育事業時,更多的是說教師應該有奉獻精神,但教師畢竟也是人,也是在市場經濟下存活的社會主體,他們也需要更好的物質生活。而較高的工資福利待遇才是對教授們辛勤付出的肯定與禮遇,在發達國家的高等院校中,對於教授的工資待遇都是非常高的,他們在禮遇教授方面也是非常捨得下本錢的。

近來,南京大學教授學術論文造假、大批教授紛紛離職,讓南京大學成為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南京大學211和985工程大學,絕大多數專業在全國都是最頂尖的。其在國內高等院校的教學水平、科研能力都是可圈可點的。在這樣水平的高校中,竟然會出現大批教授離職,人才留不住的現象,的確讓人感到有些詫異。難道南京大學對待人才的態度或者方式有所改變,不能向以前那樣尊重和禮遇人才了嗎?

如果南京大學還想一如既往的名列國內高水平院校的話,必須要改善當前人才留不住的頹勢,讓更多的教授願意繼續留在南京大學教書育人,將南京大學當成自己奮鬥事業的主戰場。對於如何留住人才,改變當前的困難處境,筆者談談自己的看法。

提高教授的工資福利待遇是關鍵。雖然我們在強調教師從事教育事業時,更多的是說教師應該有奉獻精神,但教師畢竟也是人,也是在市場經濟下存活的社會主體,他們也需要更好的物質生活。而較高的工資福利待遇才是對教授們辛勤付出的肯定與禮遇,在發達國家的高等院校中,對於教授的工資待遇都是非常高的,他們在禮遇教授方面也是非常捨得下本錢的。

保障教授們科研項目支持是重點。如果高校教師達到教授級別,他們更多關注的往往就是科研項目,以及自己在現有的科研環境下,能否滿足自己科研項目的需求,能否在現有的科研環境下創造出自己理想的科研成果。因此,為高校教授提供更高水平的實驗室、實驗器材等科研必備基礎設施,也是其中別不可少的選項。

近來,南京大學教授學術論文造假、大批教授紛紛離職,讓南京大學成為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南京大學211和985工程大學,絕大多數專業在全國都是最頂尖的。其在國內高等院校的教學水平、科研能力都是可圈可點的。在這樣水平的高校中,竟然會出現大批教授離職,人才留不住的現象,的確讓人感到有些詫異。難道南京大學對待人才的態度或者方式有所改變,不能向以前那樣尊重和禮遇人才了嗎?

如果南京大學還想一如既往的名列國內高水平院校的話,必須要改善當前人才留不住的頹勢,讓更多的教授願意繼續留在南京大學教書育人,將南京大學當成自己奮鬥事業的主戰場。對於如何留住人才,改變當前的困難處境,筆者談談自己的看法。

提高教授的工資福利待遇是關鍵。雖然我們在強調教師從事教育事業時,更多的是說教師應該有奉獻精神,但教師畢竟也是人,也是在市場經濟下存活的社會主體,他們也需要更好的物質生活。而較高的工資福利待遇才是對教授們辛勤付出的肯定與禮遇,在發達國家的高等院校中,對於教授的工資待遇都是非常高的,他們在禮遇教授方面也是非常捨得下本錢的。

保障教授們科研項目支持是重點。如果高校教師達到教授級別,他們更多關注的往往就是科研項目,以及自己在現有的科研環境下,能否滿足自己科研項目的需求,能否在現有的科研環境下創造出自己理想的科研成果。因此,為高校教授提供更高水平的實驗室、實驗器材等科研必備基礎設施,也是其中別不可少的選項。

營造良好的學術競爭氛圍是基礎。高等院校的水平高不高,與其校園文化、學術競爭氛圍等具有相當大的關係。如果讓教授、教師們長期處於比較壓抑的狀態下,或者沒能為他們提供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長此以往,他們對於高校的環境就會產生厭倦情緒,最終也就會選擇裡看,尋求更積極向上的學術氛圍。

12345665451661
2019-06-30

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與江蘇省搞好關係,但是現在來看,效果還是不行。 南大作為華五之一,每年的資金預算和它的地位可不相等,就是說南大沒錢。 為啥隔壁浙大富的流油,南大那麼窮呢,主要就在政府了。 浙大一年在浙江招生3200名學生,佔總招生人數的49%,南大一年在江蘇招800人,佔總招生人數的25%, 江蘇現在看南大很不順眼,一直在大力培養自己的蘇州大學,蘇大一年在江蘇招生超過5000人。 有人說南大全國平衡著招生,對學校未來有利,那浙大呢? 一半都是浙江人,也絲毫沒阻攔它蒸蒸日上的步伐。 南大光憑自己的實力很難有大的突破,要知道在國內,政治力量大於一切,南大必須找到與江蘇省之間的平衡,未來的路充滿艱辛。

文史工作坊
2019-12-17

南京大學其實也在挖別人,南京大學曾經差點將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某著名教授挖走,後來學校出面將人留了下來。不過和挖別人相比,南京大學被人挖走的教授數量對於一個老牌強校來說是觸目驚心的,出走的老師基本上都是精英人物,或者是某領域的權威人物。

南京大學其實也在挖別人,南京大學曾經差點將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某著名教授挖走,後來學校出面將人留了下來。不過和挖別人相比,南京大學被人挖走的教授數量對於一個老牌強校來說是觸目驚心的,出走的老師基本上都是精英人物,或者是某領域的權威人物。

筆者是文科出身,知道一些情況。浙江大學挖南京大學文科人才挖得比較厲害。我們知道,浙江大學雖然歷經高校合併,但其文科實力並不顯眼,為了提高這所綜合院校的實力和名氣,財大氣粗的浙江大學四處挖人也就在所難免。浙江大學挖人出手穩準狠,一挖就是人家的心頭肉。比如南京大學社會學院院長周曉虹,長江學者,社會學領域的大佬,被浙江大學挖走了。

南京大學其實也在挖別人,南京大學曾經差點將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某著名教授挖走,後來學校出面將人留了下來。不過和挖別人相比,南京大學被人挖走的教授數量對於一個老牌強校來說是觸目驚心的,出走的老師基本上都是精英人物,或者是某領域的權威人物。

筆者是文科出身,知道一些情況。浙江大學挖南京大學文科人才挖得比較厲害。我們知道,浙江大學雖然歷經高校合併,但其文科實力並不顯眼,為了提高這所綜合院校的實力和名氣,財大氣粗的浙江大學四處挖人也就在所難免。浙江大學挖人出手穩準狠,一挖就是人家的心頭肉。比如南京大學社會學院院長周曉虹,長江學者,社會學領域的大佬,被浙江大學挖走了。


學者在高校之間的流動應該說是一種正常情況,但這種肆無忌憚的挖人模式的確會加重高校發展之中的浮躁。 題主說南大在尊重人才這方面實在是太差了,筆者不敢苟同,別的學校既然要來南京大學挖人,待遇肯定是要比南京大學高,這是毫無疑問的。一個高校的教師薪資水平是需要統籌學校整體來考慮的,南京大學對一些教授在待遇上比不上浙江大學等高校這並不意味著不尊重人才。教授出走的原因各異,南京大學當政者還是要通盤考量,一方面提高全校教師整體的薪資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設立傑出學者之類的項目留住學校的頂尖人才。還有,多找老師們談話,瞭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和真實處境,注重內部挖潛。南京大學是一個老牌名校,底蘊深厚,對自己要有信心。

Senkosy
2019-11-28

南京大學最近二十年的發展,明顯缺少活力和魄力,給人一種原地踏步不思進取的感覺,大量的人才流失,因為領導的問題錯失最佳合併時機,醫學和工科依然十分薄弱,以至於現在成了華東五校之末,這已經不是簡單的一句浮躁的環境可以安慰的,必然有其自身領導組織能力和策略的問題。而其同一檔次的華東五校其他四位,卻都在近十多年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越來越強勢。甚至同城的東南大學最近幾年也是發展的很好,所以並不是區位的問題,而是南大自身的問題,對人才長期不夠重視,缺少自我改革的魄力和決心。

自從當年錯失了合併南京醫科大學之後,就一蹶不振,越來越頹廢,以至於招生分數逐年下滑,大量的教師和管理人才流失,這就造成了惡性循環,學校不作為,給外界的印象也在下滑,就更難招收到頂尖的生源,現在就是在吃老本。

個人建議,要不惜一切代價合併南京醫科大學和南京工業大學,是惜不一切代價,比如合併後給予高度自治權力,可以讓出主要校領導名額(學學中南大學),這樣才能補齊醫學和工科短板,這兩項學科指標在高校評比中佔有很大的分額,加強最優秀人才的支持和引進。只有這樣,南京大學才能夠重回前五。

當然,目前來看,錯失了2000年左右大合併浪潮,現在再想合併這已經是難上加難了,但是不代表完全沒有希望。

有人說,合併就好了嗎,合併就是清華北大了嗎,好吧,清華美院,北大醫學部也是合併來的。醫學,工學,農學這三項不僅在評比中佔有很大的分額,而且是高校重要的資金支持來源,沒有大量的資金投入,搞好大學教育就是一句空話。這也是為什麼最近十來年,各大名校都在發展醫學院,工學院,農學院的原因。有人說學學中科大,中科大就沒有合併,我想說中科大也在合併,也在發展醫學。復旦,交大,浙大,哪個不是合併,這是趨勢這是必然。

還有人說,國外的好大學都不是靠合併的,我想說,世界頂尖的大學,基本上醫學院這都是頂尖的。再說了,國情不一樣,政策不一樣,發展基礎,發展時間不一樣,國外的路也不是唯一的路。

合併不是目的,也不是唯一辦法,但是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教育浪費,集中力量,能夠增強大學面對世界新格局新變化的創新能力,合併後的高校有發展好的,也有發展不好的,後並後同樣需要自強不息。

最後,希望南京大學越來越好。

东爱雨小公
2019-12-01

近來,南京大學教授學術論文造假、大批教授紛紛離職,讓南京大學成為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南京大學211和985工程大學,絕大多數專業在全國都是最頂尖的。其在國內高等院校的教學水平、科研能力都是可圈可點的。在這樣水平的高校中,竟然會出現大批教授離職,人才留不住的現象,的確讓人感到有些詫異。難道南京大學對待人才的態度或者方式有所改變,不能向以前那樣尊重和禮遇人才了嗎?

近來,南京大學教授學術論文造假、大批教授紛紛離職,讓南京大學成為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南京大學211和985工程大學,絕大多數專業在全國都是最頂尖的。其在國內高等院校的教學水平、科研能力都是可圈可點的。在這樣水平的高校中,竟然會出現大批教授離職,人才留不住的現象,的確讓人感到有些詫異。難道南京大學對待人才的態度或者方式有所改變,不能向以前那樣尊重和禮遇人才了嗎?

如果南京大學還想一如既往的名列國內高水平院校的話,必須要改善當前人才留不住的頹勢,讓更多的教授願意繼續留在南京大學教書育人,將南京大學當成自己奮鬥事業的主戰場。對於如何留住人才,改變當前的困難處境,筆者談談自己的看法。

提高教授的工資福利待遇是關鍵。雖然我們在強調教師從事教育事業時,更多的是說教師應該有奉獻精神,但教師畢竟也是人,也是在市場經濟下存活的社會主體,他們也需要更好的物質生活。而較高的工資福利待遇才是對教授們辛勤付出的肯定與禮遇,在發達國家的高等院校中,對於教授的工資待遇都是非常高的,他們在禮遇教授方面也是非常捨得下本錢的。

保障教授們科研項目支持是重點。如果高校教師達到教授級別,他們更多關注的往往就是科研項目,以及自己在現有的科研環境下,能否滿足自己科研項目的需求,能否在現有的科研環境下創造出自己理想的科研成果。因此,為高校教授提供更高水平的實驗室、實驗器材等科研必備基礎設施,也是其中別不可少的選項。

營造良好的學術競爭氛圍是基礎。高等院校的水平高不高,與其校園文化、學術競爭氛圍等具有相當大的關係。如果讓教授、教師們長期處於比較壓抑的狀態下,或者沒能為他們提供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長此以往,他們對於高校的環境就會產生厭倦情緒,最終也就會選擇裡看,尋求更積極向上的學術氛圍。

R杂谈
2019-03-01

南京大學大批教授離職應該與404教授樑瑩的學術不端有很大關係,也有環境與待遇等其他方面的原因。想挽回這一局面,應該淨化高校的學術環境,提高待遇。

南京大學有大批教授離職,很多人出去創業了,也有去了北上廣等大城市的高校任職,還有出國的。其實這種現象很普遍,不僅僅是南京大學,其他的高校也都有這樣的現象發生。究其原因,肯定是待遇與環境的問題。

南京大學大批教授離職應該與404教授樑瑩的學術不端有很大關係,也有環境與待遇等其他方面的原因。想挽回這一局面,應該淨化高校的學術環境,提高待遇。

南京大學有大批教授離職,很多人出去創業了,也有去了北上廣等大城市的高校任職,還有出國的。其實這種現象很普遍,不僅僅是南京大學,其他的高校也都有這樣的現象發生。究其原因,肯定是待遇與環境的問題。

南京這種二線城市,比起北上廣等大城市來說,生活環境、社會文明程度以及教授待遇,都有很大的差距。

都說人往高處走,有一些教授不甘心就在南京大學這種不怎麼出名的高校埋沒自己的才華,想去更好的環境中去,便跳槽到更好的高校去任職了。

現在創業環境也很好,有一些教授不甘心一輩子就停留在三尺講臺上,便辭職去下海經商,只能說人各有志吧。

南京大學大批教授離職應該與404教授樑瑩的學術不端有很大關係,也有環境與待遇等其他方面的原因。想挽回這一局面,應該淨化高校的學術環境,提高待遇。

南京大學有大批教授離職,很多人出去創業了,也有去了北上廣等大城市的高校任職,還有出國的。其實這種現象很普遍,不僅僅是南京大學,其他的高校也都有這樣的現象發生。究其原因,肯定是待遇與環境的問題。

南京這種二線城市,比起北上廣等大城市來說,生活環境、社會文明程度以及教授待遇,都有很大的差距。

都說人往高處走,有一些教授不甘心就在南京大學這種不怎麼出名的高校埋沒自己的才華,想去更好的環境中去,便跳槽到更好的高校去任職了。

現在創業環境也很好,有一些教授不甘心一輩子就停留在三尺講臺上,便辭職去下海經商,只能說人各有志吧。


南京大學的教授離職情況比較明顯,應該與之前本校的404教授樑瑩的學術不端有一定關係。

當時,樑瑩被查出來以後,說“按照這樣查下去,南京大學的很多學者都有一定問題”。估計有一些離職的教授,是怕自己被查出來吧,趕緊出去躲避風頭,否則,可能會大禍臨頭。

南京大學大批教授離職應該與404教授樑瑩的學術不端有很大關係,也有環境與待遇等其他方面的原因。想挽回這一局面,應該淨化高校的學術環境,提高待遇。

南京大學有大批教授離職,很多人出去創業了,也有去了北上廣等大城市的高校任職,還有出國的。其實這種現象很普遍,不僅僅是南京大學,其他的高校也都有這樣的現象發生。究其原因,肯定是待遇與環境的問題。

南京這種二線城市,比起北上廣等大城市來說,生活環境、社會文明程度以及教授待遇,都有很大的差距。

都說人往高處走,有一些教授不甘心就在南京大學這種不怎麼出名的高校埋沒自己的才華,想去更好的環境中去,便跳槽到更好的高校去任職了。

現在創業環境也很好,有一些教授不甘心一輩子就停留在三尺講臺上,便辭職去下海經商,只能說人各有志吧。


南京大學的教授離職情況比較明顯,應該與之前本校的404教授樑瑩的學術不端有一定關係。

當時,樑瑩被查出來以後,說“按照這樣查下去,南京大學的很多學者都有一定問題”。估計有一些離職的教授,是怕自己被查出來吧,趕緊出去躲避風頭,否則,可能會大禍臨頭。


像南京大學這樣的高校想要挽留留住人才,必須要淨化校園環境,堅決打擊學術不端的現象。同時要提高教授待遇,給他們好的生活保障,才能讓這些教授心甘情願奉獻一輩子。

躺好别起来
2019-04-22

一、決策層的問題。一些國企私企都有,一個管理人員月5000,同行業外面6000-8000,向上面反應想加薪到6000,領導覺得你不聽話,同意你辭職,然後再用7000招人,招到的人還是幹那麼多活,還要熟悉業務,但是反正沒多幾個錢,領導一定要“爭口氣”,所以很無奈。二、就是社會原因造成的,北上廣資源多,經濟好,所以無論哪個行業的工資都要高,有能耐就不愁賺錢,北上廣大學的普通教師的工資和社會資源好過偏遠地區大學的領導,就像北京家庭的廁所比三四線城市的三室一廳還要貴,資源分配不均,貧富差距過大,沒辦法的。

塔尖
2019-03-30



南京大學可謂出身名門,是直接繼承中央大學的衣缽。南京大學在各大排行榜上,常年位居前十,是“華東五校”之一。

南京大學遇到的問題,首先是學科上的,即“冷門”專業多,熱門工科,醫學類專業不夠強。以雙一流學科為例,南京大學雖然入選的雙一流學科數量不少,但是以文理學科為主,導致不少畢業生就業質量不好。


南京大學可謂出身名門,是直接繼承中央大學的衣缽。南京大學在各大排行榜上,常年位居前十,是“華東五校”之一。

南京大學遇到的問題,首先是學科上的,即“冷門”專業多,熱門工科,醫學類專業不夠強。以雙一流學科為例,南京大學雖然入選的雙一流學科數量不少,但是以文理學科為主,導致不少畢業生就業質量不好。

其次,南京大學近些年知名教授流失嚴重,特別是“千人計劃”這樣級別的教授。網上也給出了原因,南京大學的待遇較低,難以吸引優秀人才,再加上附近浙江,上海高校的“挖角”,南京大學可謂“無可奈何”。


南京大學可謂出身名門,是直接繼承中央大學的衣缽。南京大學在各大排行榜上,常年位居前十,是“華東五校”之一。

南京大學遇到的問題,首先是學科上的,即“冷門”專業多,熱門工科,醫學類專業不夠強。以雙一流學科為例,南京大學雖然入選的雙一流學科數量不少,但是以文理學科為主,導致不少畢業生就業質量不好。

其次,南京大學近些年知名教授流失嚴重,特別是“千人計劃”這樣級別的教授。網上也給出了原因,南京大學的待遇較低,難以吸引優秀人才,再加上附近浙江,上海高校的“挖角”,南京大學可謂“無可奈何”。

第四輪學科評估,南京大學只獲得了3個A+,位列全國高校17位。三個學科分別是天文學,地質學和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南大擅長的優勢學科,如物理,化學和大氣科學都出現了“衰退”。在總體上,南大的表現不如同城的東南大學。


南京大學可謂出身名門,是直接繼承中央大學的衣缽。南京大學在各大排行榜上,常年位居前十,是“華東五校”之一。

南京大學遇到的問題,首先是學科上的,即“冷門”專業多,熱門工科,醫學類專業不夠強。以雙一流學科為例,南京大學雖然入選的雙一流學科數量不少,但是以文理學科為主,導致不少畢業生就業質量不好。

其次,南京大學近些年知名教授流失嚴重,特別是“千人計劃”這樣級別的教授。網上也給出了原因,南京大學的待遇較低,難以吸引優秀人才,再加上附近浙江,上海高校的“挖角”,南京大學可謂“無可奈何”。

第四輪學科評估,南京大學只獲得了3個A+,位列全國高校17位。三個學科分別是天文學,地質學和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南大擅長的優勢學科,如物理,化學和大氣科學都出現了“衰退”。在總體上,南大的表現不如同城的東南大學。

作為一所百年名校,南京大學在國人心中也是一個很有地位和重量的大學,希望南京大學能在挫折中奮起,找到屬於自己的一條道路。

感謝關注塔尖頭條號,介紹國內優秀大學,有趣有料

另一个视角看世界
2019-12-12

這個問題我想回答一下,不邀自來!

首先,國內高校人才流失整體呈現“孔雀東南飛”的態勢。

受到影響的高校也遠不止南京大學一家,我個人認為,受到影響最大的是蘭州大學,

蘭州大學成立於1945年。但它真正開始在中國高教版圖上佔有一席之地,是在1949年以後。1954年,蘭州大學成為14所教育部直屬綜合性大學之一;1960年,成為當時為數不多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當時在西北地區是唯一的一所。

我們先來看一下蘭州大學近幾年人才流失情況。

這個問題我想回答一下,不邀自來!

首先,國內高校人才流失整體呈現“孔雀東南飛”的態勢。

受到影響的高校也遠不止南京大學一家,我個人認為,受到影響最大的是蘭州大學,

蘭州大學成立於1945年。但它真正開始在中國高教版圖上佔有一席之地,是在1949年以後。1954年,蘭州大學成為14所教育部直屬綜合性大學之一;1960年,成為當時為數不多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當時在西北地區是唯一的一所。

我們先來看一下蘭州大學近幾年人才流失情況。

這個問題我想回答一下,不邀自來!

首先,國內高校人才流失整體呈現“孔雀東南飛”的態勢。

受到影響的高校也遠不止南京大學一家,我個人認為,受到影響最大的是蘭州大學,

蘭州大學成立於1945年。但它真正開始在中國高教版圖上佔有一席之地,是在1949年以後。1954年,蘭州大學成為14所教育部直屬綜合性大學之一;1960年,成為當時為數不多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當時在西北地區是唯一的一所。

我們先來看一下蘭州大學近幾年人才流失情況。

正如很多人評論所說:“蘭州大學流失的人才可以組建一所蘭大了。”

現在再來說下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兩所高校比較相似,南大擅長文理,科大擅長理科,也因為位置原因,有著不同程度的人才流失,導致部分學科排名出現下滑。

先來看一下南京大學人才流失情況:

這個問題我想回答一下,不邀自來!

首先,國內高校人才流失整體呈現“孔雀東南飛”的態勢。

受到影響的高校也遠不止南京大學一家,我個人認為,受到影響最大的是蘭州大學,

蘭州大學成立於1945年。但它真正開始在中國高教版圖上佔有一席之地,是在1949年以後。1954年,蘭州大學成為14所教育部直屬綜合性大學之一;1960年,成為當時為數不多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當時在西北地區是唯一的一所。

我們先來看一下蘭州大學近幾年人才流失情況。

正如很多人評論所說:“蘭州大學流失的人才可以組建一所蘭大了。”

現在再來說下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兩所高校比較相似,南大擅長文理,科大擅長理科,也因為位置原因,有著不同程度的人才流失,導致部分學科排名出現下滑。

先來看一下南京大學人才流失情況: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作為國內高校的人才輸出重點高校,每年都會有幾位學術大拿主動或被動地調動。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中科大在過去三年裡流失了6位院士,流入高校包括清華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武漢大學、深圳大學等。還有很多教授都去了華南華東地區。

雖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向全球頂尖高校輸送了幾千名知名教授,為金字塔頂端的前沿科學研究貢獻甚多,但近幾年的人才流失現象的加劇,對其自身的名氣和發展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人才流入情況:青年千人作為人才引進的主要方式之一,我們看看各個高校的表現。(數據截止2017年)蘭州大學位於55名,合計7人。

這個問題我想回答一下,不邀自來!

首先,國內高校人才流失整體呈現“孔雀東南飛”的態勢。

受到影響的高校也遠不止南京大學一家,我個人認為,受到影響最大的是蘭州大學,

蘭州大學成立於1945年。但它真正開始在中國高教版圖上佔有一席之地,是在1949年以後。1954年,蘭州大學成為14所教育部直屬綜合性大學之一;1960年,成為當時為數不多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當時在西北地區是唯一的一所。

我們先來看一下蘭州大學近幾年人才流失情況。

正如很多人評論所說:“蘭州大學流失的人才可以組建一所蘭大了。”

現在再來說下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兩所高校比較相似,南大擅長文理,科大擅長理科,也因為位置原因,有著不同程度的人才流失,導致部分學科排名出現下滑。

先來看一下南京大學人才流失情況: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作為國內高校的人才輸出重點高校,每年都會有幾位學術大拿主動或被動地調動。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中科大在過去三年裡流失了6位院士,流入高校包括清華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武漢大學、深圳大學等。還有很多教授都去了華南華東地區。

雖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向全球頂尖高校輸送了幾千名知名教授,為金字塔頂端的前沿科學研究貢獻甚多,但近幾年的人才流失現象的加劇,對其自身的名氣和發展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人才流入情況:青年千人作為人才引進的主要方式之一,我們看看各個高校的表現。(數據截止2017年)蘭州大學位於55名,合計7人。

蘭州大學人才流失最多,卻沒有在人才流入的時候得到補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雖然有一定程度的流失,但是近幾年也引進了很多青年千人,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換血,南京大學引進的青年千人也不少, 但是很難補償其流失人才,所以整體上會呈現衰落的態勢。人才流失嚴重的當然也包括東北的吉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的西安交通大學等。

總之 ,人才流入不能補償掉流失的人才,那麼整體就是在倒退。

菜鸟大师兄
2019-04-21

菜鳥來談談吧,歡迎大家關注菜鳥!*^O^*

南京大學的人才流失有我大甘肅的蘭州大學人才流失嚴重?恐怕沒有,蘭州大學流失的人才都可以再建一所蘭州大學了。作為一名甘肅人,為我省唯一的一所985高校而感到惋惜。好了,談談南京大學人才流失情況吧。與其說是流失,還不如說是流動好一些。蘭大那才叫人才流失。

菜鳥來談談吧,歡迎大家關注菜鳥!*^O^*

南京大學的人才流失有我大甘肅的蘭州大學人才流失嚴重?恐怕沒有,蘭州大學流失的人才都可以再建一所蘭州大學了。作為一名甘肅人,為我省唯一的一所985高校而感到惋惜。好了,談談南京大學人才流失情況吧。與其說是流失,還不如說是流動好一些。蘭大那才叫人才流失。


這是菜鳥蒐集的一個南京大學近五年的人才流失情況的資料。有頭銜的人才多嗎?不多。一所高校的師資力量就是由幾個巔峰的人才撐起來的。原本就不多的頂尖人才被挖走,可能就會導致一個學科,或者是某一個專業由強直接轉成弱勢,這是很正常的。

東南沿海地區可能還好一些。尤其是西部地區的人才大都“孔雀東南飛”,西部高校的人才缺失是斷崖式的下降。人才留不住,待遇提不高,職稱升不了,那還留著幹嘛,往有待遇,有職稱的地方流動就成為了一個大趨勢。

菜鳥來談談吧,歡迎大家關注菜鳥!*^O^*

南京大學的人才流失有我大甘肅的蘭州大學人才流失嚴重?恐怕沒有,蘭州大學流失的人才都可以再建一所蘭州大學了。作為一名甘肅人,為我省唯一的一所985高校而感到惋惜。好了,談談南京大學人才流失情況吧。與其說是流失,還不如說是流動好一些。蘭大那才叫人才流失。


這是菜鳥蒐集的一個南京大學近五年的人才流失情況的資料。有頭銜的人才多嗎?不多。一所高校的師資力量就是由幾個巔峰的人才撐起來的。原本就不多的頂尖人才被挖走,可能就會導致一個學科,或者是某一個專業由強直接轉成弱勢,這是很正常的。

東南沿海地區可能還好一些。尤其是西部地區的人才大都“孔雀東南飛”,西部高校的人才缺失是斷崖式的下降。人才留不住,待遇提不高,職稱升不了,那還留著幹嘛,往有待遇,有職稱的地方流動就成為了一個大趨勢。

有多少人是在憑信念支撐著。再有信念也架不住衣服兜空空如也。精神很富足的同時,物質卻很貧乏。或者是物質很富足了,但還有更有誘惑的物質條件,那麼,大部分人都會趨之若鶩,現在的實際情況就是這樣。

想留住人才,恐怕先得提高其薪資待遇,滿足承諾的種種要求,恐怕只有這樣才能慢慢抑制住人才的流失情況。“人往高處走”,這是恆古不變的定律,沒有一定的誘惑在裡面,想留住人才,恐怕還是比較困難的。捨不得用財富換知識,那恐怕只會越走越多。高尚的情操,架不住腹中空空。自古以來便是如此,哪怕知道,可能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菜鳥來談談吧,歡迎大家關注菜鳥!*^O^*

南京大學的人才流失有我大甘肅的蘭州大學人才流失嚴重?恐怕沒有,蘭州大學流失的人才都可以再建一所蘭州大學了。作為一名甘肅人,為我省唯一的一所985高校而感到惋惜。好了,談談南京大學人才流失情況吧。與其說是流失,還不如說是流動好一些。蘭大那才叫人才流失。


這是菜鳥蒐集的一個南京大學近五年的人才流失情況的資料。有頭銜的人才多嗎?不多。一所高校的師資力量就是由幾個巔峰的人才撐起來的。原本就不多的頂尖人才被挖走,可能就會導致一個學科,或者是某一個專業由強直接轉成弱勢,這是很正常的。

東南沿海地區可能還好一些。尤其是西部地區的人才大都“孔雀東南飛”,西部高校的人才缺失是斷崖式的下降。人才留不住,待遇提不高,職稱升不了,那還留著幹嘛,往有待遇,有職稱的地方流動就成為了一個大趨勢。

有多少人是在憑信念支撐著。再有信念也架不住衣服兜空空如也。精神很富足的同時,物質卻很貧乏。或者是物質很富足了,但還有更有誘惑的物質條件,那麼,大部分人都會趨之若鶩,現在的實際情況就是這樣。

想留住人才,恐怕先得提高其薪資待遇,滿足承諾的種種要求,恐怕只有這樣才能慢慢抑制住人才的流失情況。“人往高處走”,這是恆古不變的定律,沒有一定的誘惑在裡面,想留住人才,恐怕還是比較困難的。捨不得用財富換知識,那恐怕只會越走越多。高尚的情操,架不住腹中空空。自古以來便是如此,哪怕知道,可能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