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10 個回答
这些历史要读

題主也不看看韓信一開始遇到的對手是誰,趙括一開始遇到的對手又是誰!

小編在這就不討論馬謖了,因為他的失敗完全是自找的,不怪別人。但趙括不同,他的失敗不能全怪他的紙上談兵,畢竟他一開始面對的就是一個神級的對手,實在是打不過啊!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首先,趙括也並非真的只是紙上談兵之輩;

實際上,當初廉頗的固守之策,雖然能擋住秦軍的進攻,但卻把長平之戰拖入了更為煎熬的秦趙之間的國力消耗戰。這對於國力更弱的趙國來說,無疑就是一步死棋。最終,在長期固守的情況下,趙國內部的糧食很快就被消耗殆盡。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更可怕的是,由於長時間的被動防守和缺糧,使得趙軍不論士氣還是補給,與秦軍的差距都不斷在拉大,局面對趙軍是越發的不利。因此,等到趙括統領趙軍時,趙軍已經錯失了從軍事上擊敗秦軍的機會了。也就是說,長平之戰中,趙括其實是替廉頗背黑鍋的!

的確,趙括最後是戰敗了,而且還葬送了趙軍46萬將士的性命。但是趙括率領的趙軍,同樣也給不可一世的秦軍造成了二十萬人的巨大損失。而且,趙括在深陷絕境之時,依舊能統兵固守40多天而不亂,最終力戰而死。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須知道,趙括當時所面對的對手,可是秦國戰神、素有“人屠”之稱的白起,還有他手下的六十萬虎狼秦師。如此可怕的對手,就連身經百戰的趙國名將廉頗也打不過,更何況趙括呢。所以說,作為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將帥,趙括在長平之戰的表現,已經算很不錯的了。至少,不應該落得“紙上談兵”的評價。

至於韓信,算是得到上天的眷顧,畢竟一開始沒遇到楚霸王項羽;

其實,韓信比趙括要幸運得多了,他一開始沒遇上項羽和他的主力楚軍,讓他有機會不斷的在戰場上刷經驗。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實際上,在楚漢戰爭的四年中,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劉邦的本部漢軍,在成皋滎陽一線與項羽的主力楚軍死扛。而韓信則率領另一支漢軍部隊北上,逐一消滅實力更弱的北方諸侯,進而完成對項羽的戰略迂迴。因此,這段時間裡,韓信更像是在打野升級,不斷積累作戰經驗。

而如果,讓韓信一出來就直接和項羽以及他所指揮的主力楚軍對決,那麼韓信還能如此輕易的還定三秦嗎?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當初,韓信憑藉“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一計,助劉邦走出巴蜀,一戰成名。但是,當時漢軍的對手可不是項羽的楚軍,而是雍王章邯、翟王董醫、塞王司馬欣。這三人過去是秦將,本來就是喪家之犬。而且他們投降後,眼巴巴看著項羽坑死二十萬秦軍,自己卻苟活於世,秦地百姓對他們更是恨之入骨。結果,項羽又故意把他們分封回秦地,讓他們備受煎熬。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因此,韓信所面對的章邯,早就不是往日的秦朝名將章邯了。加上劉邦先入關中,廢除秦國酷法,與百姓約法三章,而且“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這些舉措使得劉邦在秦地深得民心。也就是說,韓信能輕易還定三秦,其實也是建立在劉邦的民心基礎和對手的孱弱實力之上的。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實際上,韓信真正意義上擊敗項羽的戰役,就只有垓下之戰。在此之前,韓信基本上沒啥機會和項羽硬碰硬的對決。再說,韓信在垓下之戰中,也是依託漢軍在兵力上的絕對優勢才能擊敗項羽。而如果楚漢兩軍兵力為一比一,估計韓信還是打不過項羽的。


本文作者:小賤賤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衡量一個將領的能力,得看他的對手是誰?

而韓信之所以能一路開掛,除了本身的能力外,還與韓信的對手非常弱有關,而正是由於韓信的對手弱,而讓韓信得以施展計謀,一路收穫經驗,一路開掛,越戰越強。

趙括的對手是白起,戰國四大名將之一,而趙括本人卻是初出茅廬的新手,白起身經百戰,頗有才能,對付一個新兵蛋子的趙括,白起綽綽有餘。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馬謖的對手是張郃,張郃是當時魏國五子良將碩果僅存的良將,當世名將,身經百戰,從軍三十多年,而馬謖呢?只有軍事理論,沒有軍事實踐,再加上馬謖在戰場上犯了很大的錯誤 ,馬上被張郃抓住機會擊敗。

而韓信的對手呢?首先是魏豹。

魏豹是原魏國的貴族,在秦末農民大起義中,依靠借來的數千士兵,佔了原來魏國的一些地區,魏豹基本就是牆頭草一樣的存在,劉邦強就投靠劉邦,項羽強就投靠項羽,你要說魏豹多麼有才能,恐怕誰也不會相信。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韓信破魏豹用的就是聲東擊西之計,把重兵陳與一處假意要渡河,然後以奇兵從另一處渡河,魏豹就上當了,然後大敗被擒。

韓信的第二戰是陳餘。

陳餘是什麼人?陳餘是原六國中魏國的名士,性格高傲,最初與張耳為刎頸之交,參與秦末農民大起義,成為趙國的上將軍,後來因為鉅鹿之戰未主動救援鉅鹿城與張耳鬧翻,兩人互相攻擊。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陳餘身上有很多戰國時期的貴族行為,例如陳餘認為正義之師不用奇謀詭計,死記硬搬照抄兵書的計謀,不是說陳餘是個庸才完全沒有能力,只能說陳餘有一定的侷限性,至少陳餘不如李左車。

韓信破陳餘是用背水列陣、奇兵易幟擊敗陳餘的,陳餘完全沒有察覺韓信的計謀,因此大敗丟了性命,如果換做李左車,估計韓信就不一定能贏了。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計謀的使用是要看對手的,從不否認韓信確實是天下奇才,善於使用計謀,但韓信運氣也確實好,遇到的對手都是一些超級弱的對手,如果韓信遇到白起和張郃這樣的名將,聲東擊西和背水一戰,能成功嗎?我看不能,在名將面前,那些計謀可能根本就施展不了。

不是人人都能使用背水一戰取勝的,計謀的使用還要看對手和當時的環境,不能照搬硬抄,韓信是謀戰派的傑出代表,和別的武將不同,不會出現在戰場上和你硬拼的,韓信總是使用各種各樣的計謀來取勝,想想看,如果韓信遇到一個精通計謀的名將,這些計謀如果被看穿,那麼韓信如何取勝呢?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韓信打龍且也是這樣,不跟你力戰,而是使用半渡而擊的計謀,如果識別不了韓信的計謀,基本上就會失敗的。

韓信就是這樣靠計謀一步一步打出經驗,一步一步一路開掛,再加上韓信遇到的對方都不夠強,才讓韓信成就了千古名將,如果把韓信放在三國時代那個人才輩出、名將如雲的時代,韓信能不能取勝就難說了。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就是在楚漢戰爭中,重大的戰役基本上都是劉邦領導的,如還定三秦,是劉邦領導的,彭城之戰,也是劉邦領導,另外劉邦是在正面戰場對抗強大的項羽,而韓信則是偏師,對付一些弱小的對手,如果一開始就讓韓信去打項羽,很難說韓信打得能比劉邦好多少,因為對手太強了。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成就英雄是需要時勢的,當然了英雄本身也要有強大的能力,韓信能夠成就軍事大的巨大聲望,一是本身能力出眾,二是對手太弱,時勢對韓信有益,原來的六國各自為戰,也是讓韓信一一擊破的原因。

如果把韓信放在三國時期,那麼韓信就有可能只是三國名將之中一員,成就不了大的事業,因為時勢不同。

爱吃辣条的巴哥

韓信在歷史上是一個軍事天才,與旁人不同,他似乎沒有經過歷練,從名不經傳的投靠者,到一躍成為大將軍,差的只是一個蕭何的推薦。但是事實上,蕭何也只是與韓信聊得過來,認為韓信是個大才,這個時候韓信根本沒有證實自己,所以一開始劉邦根本就不在意。在歷史上,韓信的前期和許多人都很像,比如趙括,比如馬謖,但是韓信與他們不同的是,韓信做到了活學活用,而其他兩位只能死讀兵法。

韓信影視形象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因此,對於韓信沒有領兵打仗的經驗,為什麼後期打仗卻那麼厲害,小編認為正是天賦加努力。韓信幼年時家貧,甚至一度還依靠洗衣服的老婆婆施捨,但是儘管如此,他還是苦讀兵書,這樣他日後才有機會折服蕭何,才有機會一展才華。所以在成功之前,他寧願承受胯下之辱,也不肯動手反抗。

馬謖影視形象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韓信比趙括和馬謖幸運,因為他有很多機會改變或者實行自己的戰略。比如他在拜將之後的首戰,就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並以此打敗了原秦國老將後來被項羽封在關中之地看牢劉邦的章邯。這既證實了韓信的能力,也證實了蕭何的眼光。小編也不得不說,韓信就是一個天才,而且天才得很沒道理。

而趙括呢,他面對的卻是秦國戰神白起,而他本人並沒有單獨率軍打仗的經驗,甚至他的父親也在兵法上不如他,但是他卻毫無帶兵經驗,第一次率大軍單獨作戰就遇到了白起,這是何其不幸。可如果但凡他有一點真正的統兵打仗能力,他又何至於讓秦國坑殺40萬趙卒。同理,馬謖也是一樣,論兵法不輸於蜀國的很多人,不然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也不會讓他鎮守街亭,可惜他只是死讀兵法,說說還行,但是並不會利用兵法。放在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很多帶兵打仗的將軍都是軍校出身,可最後還是敗給瞭解放軍,甚至還有人不服氣說解放軍不按規矩打仗,這就是死讀兵法的壞處。而恰恰,韓信並非是死讀兵法的人。

趙括影視形象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綜上,我認為韓信在兵法上也未必會比趙括和馬謖這樣的失敗者強多少,只是他能夠做到活學活用。其實,這些人的事例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是存在著一些不能以常理理解的天才,但更多的人次還是要經過歷練,不然驟然得到高位,只能是害了他們,比如趙括,比如馬謖。如果他們能夠得到很好的歷練,一個何至於兵敗身亡,一個何至於被待他如子的諸葛亮含淚斬首。這都是血淋淋的教訓,在今天企業或者組織用人時,即便是一些在開始就展現出才華的人,也要認真培養從而給予他們鍛鍊的機會,另外也要給予他們犯錯誤並且還有能改正的機會。

庄呕

我就不信這些司馬遷的忽悠。縱觀古今軍事家履歷,從來就沒有從基層小幹部一躍成三軍統帥。即使戰神霍去病靠裙帶關係起家,也是在戰場上用業績換來的驃騎大將軍,白起,李牧,王翦,周亞夫,曹操,李靖,蘇定方,岳飛,哲別,伯顏,徐達,常遇春,藍玉,多爾袞等名將,哪個不是從基層開始。所以,韓信肯定在哪個時代已經戰功累累,只是不得志,又靠三寸之舍使得劉邦,蕭何的認同才成為三軍統帥。否則一個小屁兵,啥都沒有,突然成大帥,劉邦小弟不反啊?將士能認同嗎?要知道戰爭將帥意志和指揮藝術固然重要,但士氣和團結更重要,劉邦如果連這個都不懂,還打屁江山。

刚日读史

韓信一開始打動蕭何確實是靠紙上談兵,但他之所以不像趙括、馬謖一樣,是因為他有真才實料。

畢竟有能力的人是不用開掛的。 一開始沒有人會相信這個看倉庫的能當上大將,所以聽說劉邦要登臺拜將時:

“諸將皆喜,人人各自以為得大將。至拜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淮陰侯列傳》)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韓信是誰?此人又沒有輝煌的履歷,也沒用過硬的後臺,現在的職務也是個看倉庫的。何況他還差點被劉邦處死過。

要不是對著監斬官夏侯嬰喊那一嗓子:

“漢王不想爭奪天下了嗎?為什麼殺壯士!”

早就人頭落地了。 韓信對治粟都尉這個職務肯定是不滿意的,蕭何就在這時發現了他。但是劉邦不肯重用他,於是就有了蕭何月下追韓信這樣一出歷史喜劇。

拜了大將的韓信,告訴劉邦“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並且用實際行動表明他不是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坐談客。

在破代,趙,燕,齊之戰中,韓信靈活用兵,率軍東向2000餘里,從東、北兩面完成了對楚軍的戰略包圍,牽制、分散了楚軍,減輕了漢軍正面戰場壓力,同時也獲得了大量人力、物力資源,為劉邦獲得楚漢戰爭勝利創造了有利條件,做到了“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之糧道,西與大王會於滎陽”。

之後以十面埋伏之計,逼得項羽自刎烏江,為劉邦贏得了天下。 從結果上看,不得不佩服蕭何毒辣的眼光。

他通過觀察、交談了解了韓信的能力,並且對這隻“潛力股”做出了正確的判斷,真的做到了“識人之明”

趙括和馬謖是歷史上兩個紙上談兵的典型人物。他們和韓信的區別還是很大的。他們都是世家子弟,年紀輕輕就擁有了很多人一生都不能擁有的東西,屬於年少成名。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這樣的環境造成了他們眼高於頂,自以為是的性格。趙括和父親談兵法,經常能讓趙奢詞窮;馬謖的很多建議也受到諸葛亮的肯定。所以他們非常自負,總認為別人不如自己,聽不進不同意見。

韓信是從底層屌絲一步步走上來的,他的性格中有著堅忍的特性。這種性格正是一個指揮官所必須的。

趙括面對的,是殺神白起;馬謖面對的,是老謀深算的司馬懿。相比之下,他們的對手太強大了。對付兩個初出江湖的雛兒,白起和司馬贏得不要太輕鬆。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韓信的對手是項羽,勇則勇矣,但在戰略戰術上,項羽差白起、司馬太多。這是韓信不同於趙括和馬謖的客觀因素。

最終決定勝負的,還是能力。後人對韓信的評價是

“信之用兵,古今一人而已。”《人物誌•捲上•流業第三》說韓信“膽力絕眾,才略過人,是謂驍雄,白起、韓信是也。”

而趙括和馬謖被證明沒有這種能力。戰爭不是開玩笑,也容不得吹牛皮,能力不夠就是不夠,失敗就是在所難免。

所以韓信的成功,固然有偶然因素,最主要的還是自身的能力;趙括、馬謖之敗,固然有種種客觀因素,最根本的還是能力欠缺。

甬津先生

韓信的最高戰績pk的項羽,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這個戰績的含金量很足,劉邦遇到項羽是百戰百敗。

按照歷史唯物主義評判標準,在楚漢相爭名將輩出的年代,項羽武力100,韓信就是統帥100,謀略98的大牛,曾有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的典故,可見其統帥能力。管理是有極限的,能力強才能管理的來,能力不強的,人多了反而亂,例如前秦80萬草木皆兵的那位。

隋唐科舉制前,秦漢使用的是舉薦制,商周使用的是分封制,這兩種都是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老百姓做官得有關係。既你自己得行,得有人說你行,說你行的那個人得行。

韓信的舉薦人是夏侯嬰和蕭何,蕭何漢初三傑之首的大牛,印證了這句話。而趙括連他媽都說他不行,大家想想,這就一個現在門門考試100的學霸,但實踐經驗為0,假以時日磨練,可能會成為名將,但畢業就遇到白起,我擦,新手村遇最終BOSS的即視感。用現在比喻北大碩士畢業新生要與馬雲pk,絕望啊。

而韓信呢,制定關中戰略,主導關中之戰,伐魏破齊,一路打怪升級,本身就是大號,又吃了神裝,協助劉邦統一全國。

韓信身材魁梧,高大,一個字帥。但性格太差,恃才傲物,前期不為人喜,後期悲慘命運只是中國有才華人的縮影,李白也這樣。其實韓信能夠名留史冊,主要還是體現劉邦,蕭何識人而已!

渔耕樵读

我非常不贊同有些答案說韓信遇到的對手太弱的看法,韓信面對過秦國名將章邯,也面對過千古名將項羽,怎麼就對手弱了?

韓信

有人說那是韓信在優勢兵力下包圍了項羽,那你怎麼不說在彭城之戰後,劉邦一敗塗地,韓信收攏了一幫殘兵敗將,經過京索之戰劉邦穩定了局面後,為劉邦制定了一個非常宏大計劃:“北舉燕、趙,東擊齊,南絕楚之糧道,西與大王會於滎陽”。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這個計劃就是韓信通過消滅楚國周圍其它的國家,來包圍項羽。看到沒有,事實上垓下之戰從這裡已經埋下了伏筆,或者說是戰爭從這個時候已經開始了。所以說並不是韓信擁有比項羽多很多的優勢,而是韓信通過自己謀劃把弱勢變成強勢。兵法的精要就是強弱之勢轉換,難道韓信後來包圍項羽的的優勢是靠想出來的?人家是一步步做出了的。

趙括

我們再說一下趙括,有人說趙括背黑鍋了,其實這點我也不贊同。首先我們應該明白,秦強趙弱這是一個共識。面對弱勢的時候,韓信都沒有選擇硬碰硬,他總是一點點把弱勢轉為強弱再正面抗衡。趙括有選擇嗎?很顯然有。因為我們明白兩點,第一,秦國最終沒有能消滅趙國。第二,秦國和趙國一樣也拖不起。秦國也是舉全國之力來應對這場戰爭,徵調了全國年滿15週歲以上的男子,悉數調到了戰場。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秦國為什麼沒有能消滅趙國,當然是其他國家出手了。在秦國圍邯鄲的時候,楚國和魏國都派兵來救援了。其他國家不來救第一是懾於秦國的強大,第二是希望看著秦趙兩國兩敗俱傷,但是無論哪種原因,他們最終也不沒有坐視趙國的滅亡。所以趙括在沒有其它強弱轉換的妙計的情況下,最好的方法就是拖,拖得越久,其它國家出兵救援的可能性就越大,別管什麼原因最後秦國是沒有能消滅趙國,那拖到最後趙國士兵一定還有退路,至少不會敗的那麼慘。

你可以說這是根據事後的推斷得出的結論,但是廉頗雖然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但是他至少選擇了一個最穩妥的方案,也是最接近這個結果的方案。所以秦國才不得不反間計,把廉頗給換走。如果這個方案不湊效,秦國何必廢那麼大力氣,一定要把廉頗調走呢?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所以不要給失敗找藉口,不是說你消滅很多秦軍,很能打,就用兵很好。最終還是要看你有沒有把勝利的天平一點點的傾斜過來。韓信就能在弱勢兵力的情況下,一步步的運用各種方法變成強勢。井陘口之戰他依靠地形,拖住趙國士兵,然後又改旗易幟,造成趙國軍心渙散,最後滅了趙國二十萬大軍。濰水之戰,他利用濰水,滅了龍且率領的二十萬楚軍。人家都一步步的謀劃好的,難道只有你認為的硬碰硬才算會打仗?

书生即朮生

趙括的敗局是必定的,知道為啥換下廉頗不?就是因為廉頗知道趙國實力不濟,兩個直接剛正面打不贏,所以廉頗跟白起打消耗戰,秦國補給沒得趙國快、充足,廉頗是在等秦軍士氣低落,人疲馬乏之後去打秦軍。沒想到趙王那傻逼中了范雎的離間計,以為廉頗不行了,而且大軍出征糧草消耗很大,趙國也快負擔不起了,就派愣頭青趙括當主帥,趙括知道趙王換下他的意思就是主動出擊,所以就去跟白起剛正面了。趙軍哪是秦軍的對手嘛!加上白起身經百戰,熟練使用兵法地理就幹掉了趙括和他帶領的主力部隊。趙括一死,十多萬人群龍無首就投降了。紙上談兵與其說是趙括的愚蠢,不如說是趙王的愚蠢。趙括至少還是一個少年英雄,他在強大的對手面前至少沒有退縮,畏懼。長平之戰罪不在他一人,或者說錯的最多的是趙王的昏庸,趙括只是他的替罪羔羊。趙括要是遇上的不是秦軍和白起,加上趙王不催戰。隨便換成哪一個勢均力敵的國家都不會有長平之敗。

绽放的历史

道家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是說,能用語言表述出來的都不是最好的。要了解事物的深層次規律,還是要靠悟性。

什麼是悟性?是你對接觸到事物的感知能力,然後對感知到的進行思考,最終洞察到事物的本質。主要指對事物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悟性,三分天註定,七分靠鍛鍊。“觀千劍而後識器,操千曲而後曉聲”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趙括、馬謖都熟讀兵書且能高談闊論,可見他們智商都很高。但在打仗這件事上的悟性跟韓信根本不是一個檔次上的。為何?這跟他們的經歷密不可分!

韓信的出身,《史記-淮陰侯列傳》開篇便說:"淮陰侯韓信者,淮陰人也。始為布衣時,貧無行,好帶刀劍。"韓信就是平頭百姓,而且家中貧困,也沒有什麼德行,卻好帶佩劍!劍在那個時代是貴族的標配,由此推測韓信家到他這一代已經是沒落的貴族!

家裡窮的響叮噹,飯都吃不上。地方上招低級公務員,不要他這樣的,去經商又不是那塊料,天天腰上配著劍,遇到人還愛理不理,傲慢的很!什麼給的他自信?身上那把沒落貴族的劍嗎?不掛還好,掛了配上一副窮酸相,更惹人厭!是他心中的志向,讀兵書可以使他忘記飢餓,看著街上來來往往的人群可以產生一種“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優越感。

有位南昌亭長賞識他,就讓韓信到自己家蹭飯,可韓信一蹭就是幾個月,雖然亭長家有點錢,但你一個大男人怎麼也得去自謀生路。亭長夫人很生氣,見過蹭飯的,沒見過一蹭就是好幾個月的。就故意把飯做的很早,等韓信起床人家已經吃過飯了.韓信想:這是要趕我走啊,為何不明說呢?氣的要和亭長斷交,然後頭也不回的走了。這臉皮夠厚,脾氣也夠大!

接著跑到了河邊靠釣魚維持生計,依他這脾氣估計也釣不了幾條魚。河邊洗衣服的大娘看他餓的可憐,每天就帶飯給他吃。這天漂洗衣服的工作做完了,漂母就對韓信說:"以後我就不來了,吃飯的問題你自己解決吧",韓信說,將來我一定厚報,漂母說:“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還說什麼厚報,我不過是同情你罷了,你還說這種大話”。對漂母的話韓信或許一笑而過,但是人間的冷暖他一定深深的知曉!

有位"屠中少年"看不慣得得瑟瑟的韓信,決定要教訓一下他。

屠戶說:“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意思是說:你不要以為你個子高大,還帶了把破劍,就可以裝貴族了,告訴你如今大秦沒有貴族了,你現在就是個窩囊廢!你如果不怕死,就拔劍砍我,如果不敢,就從我褲襠下鑽過去!韓信盯著他的臉,看了一陣,鑽出了褲襠,然後頭也不回的走了,任由身後的嘲笑聲此起彼伏!這對天天佩劍以士標榜自己的人意味著什麼?“士可殺不可辱”啊!有人說換成我肯定就刺了,別人捅鼓你一下你就咬,那是螃蟹,逞的是匹夫之勇。如果嚇得魂不守舍,那是懦夫。要是為了將來蹦的更高,彎下膝蓋,這是英雄!韓信顯然想當英雄。但餘生要是沒有作為,他將擁有恥辱的一生!

此時的韓信,觀遍人間百態,嚐遍世間百味。臉皮厚如城牆,只有義無反顧的往前走,雖九死其猶未悔!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及項梁渡淮,信杖劍從之”,早就想造反的韓信乘勢而出,仗劍從軍,加入到項梁的起義軍隊伍中,走上了艱險、曲折的軍旅之路。

韓信在項梁麾下,默默無聞地跟隨戰鬥。征途漫漫,天下求功名利祿者熙熙攘攘,項梁不會把一個愣頭愣腦的青年放在眼裡,韓信也始終只是一個無名小卒,一直沒有能夠從中脫穎而出。儘管如此。他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對戰事決策和用兵謀略的思考。

項梁戰敗身亡後,又來到項羽的麾下,做了個執戟郎中,拿著戟給項羽站崗。他想盡一切辦法接近項羽,為他出謀劃策,均被孤傲的項羽置之不理。也使韓信能夠有機會近距離觀察項羽的為人和處事,掌握了一生中最重要敵人的第一手材料。他跟隨項羽轉戰各地,經歷了更為激烈地戰鬥,最有名的就是鉅鹿之戰。項羽率領數萬楚軍,戰勝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這是一場重大決戰性戰役。

韓信有幸參與其中,如此寶貴的歷練,讓他對戰爭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軍事思想愈加成熟。這時的韓信,對項羽是充滿敬佩之心的。但隨後項羽的舉動卻讓他瞠目結舌,項羽坑殺了20萬秦軍降卒。殘暴之名鵲起,讓韓信對他即惋惜又失望。鬱郁不得志的韓信聽說關中的劉邦廢除秦朝苛法和百姓約法三章,就趁項羽分封諸侯的機會,去關中投奔了劉邦,這條巨龍最終借了蕭何的風雨,騰空而起。

韓信就像發源於深山老林的小澗,翻山越嶺,彎彎曲曲的衝破阻礙,奔向平野。一路的雷電風雨使他迅速成長,從而變成了一條橫掃天下的巨龍。這條巨龍從來不怕風浪的挑戰,所有的挑戰只會讓他更加強大!

趙括是趙國名將趙奢之子,用現在的話說,官二代一枚,從小生活優渥,不懂人間疾苦。趙奢說:“戰爭,是關係將士生死存亡的大事,而括兒竟說得如此輕鬆容易。將來趙國不用括兒為將則已,如果真用了他,使趙國慘敗的,一定是他了。”趙括就如浮萍一樣,辦事不靠譜。不經過磨礪,斷難為將!

馬謖是蜀漢侍中馬良的弟弟。 馬謖一共兄弟五人,他在兄弟中排行最小。馬謖兄弟都有才華和名氣,並稱為“馬氏五常”。馬謖深得諸葛亮器重。可見馬謖並非無才。但戰爭是殘酷的,沒有經過烈火的淬鍊,極難領會其中的要義。如果諸葛亮交給他的第一仗不是如此重要的戰役,或許他還有重來的機會。任督二脈一旦打通,成為蜀國的一員干將也未嘗不可。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知你鱼

第一,趙括與馬謖的紙上談兵的方案並沒有錯,只是他們不懂得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變化他們的方案,還是按照沒有看到實際情況之前設計的方案來操作,最終必然會失敗。

第二,韓信的紙上談兵方案與趙括,馬謖同樣都是一種預判,但是他們唯一不同的是,在實際情況下,韓信懂得根據實際情況來對自己之前的方案,進行修改和部署,因此,韓信的紙上談兵方案是在實際情況下的分析下進行過修改的。這也是為什麼韓信能夠成功,而馬謖和趙括不能。

第三,趙括和馬謖都是自負之人,不懂得謙虛,不懂得聽取他人提供的建議和意見,而韓信為人謙虛謹慎,懂得聽取更多有利的方案與想法。這也是韓信能成功的必要條件~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
韓信一開始也是靠紙上談兵打動蕭何,可他為何就能一路開掛,卻不像趙括、馬謖一樣一敗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