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願意與父母談學習,作為家長,如何跟孩子好好溝通?

9 個回答
昱丞家庭教育
2019-05-27

首先,孩子不願意和家長談學習,這肯定不是突發的狀況,所以追根溯源,要嘗試找出根本原因。

怎樣找根本原因?我們先從父母身上找找,從一些個案中我們會發現家長普遍存在的問題:

第一,過於焦慮,“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想法讓家長陷入一種緊繃狀態,然後不自覺把這種狀態傳遞給孩子,孩子承受了不屬於他的壓力;

第二,喜歡比較,“隔壁家的孩子”總有比自家孩子強的地方,但是,對於孩子,比較的結果往往是批評多、表揚少,孩子容易受挫;

第三,跟不上孩子的進步,這個真的是家長們的痛,現在的小學功課很多家長都不會做,那孩子怎麼會期待和一個還不如自己的家長去談具體的功課?

第四,缺乏樹人意識,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功課只是教育的其中一部分,大部分的教育還在家庭、在家長,“家長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家長不言傳身教,孩子不會做人,對家長沒有恭敬心,你和他談啥都不樂意。

如何去溝通?孩子一天天長大,自己的主見也跟著增長,對人對事的看法和父母開始不一個致。這個非常正常,要承認孩子是獨立個體、不要抱著讓孩子完全接受你所有說教的幻想。要學會傾聽,你理解孩子,孩子才會願意去理解你。注意方式方法,少批評,多鼓勵。積極學習,爭取和孩子共同進步。

希望以上對你有所幫助。


孩子不願意與父母談學習,作為家長,如何跟孩子好好溝通?
陪读妈妈谈教育
2019-05-27

孩子不願意與父母談學習,很可能是孩子學習成績不夠好或者很不好,對學習不自信。作為父母應該鼓勵為主,不能因為孩子學習不好,就認為孩子笨,時間長了,孩子自然不願意與你談學習。
孩子不願意與父母談學習,作為家長,如何跟孩子好好溝通?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怎樣和孩子溝通,我認為你有必要好好和孩子談談,談談學習的重要性,談談你對她的期望。然後再讓孩子談談自己的想法,以及他對-未來的打算,我認為只有坦誠相待,才能打開孩子的心扉。
孩子不願意與父母談學習,作為家長,如何跟孩子好好溝通?

最後,作為父母不能只關注成績,其他各方面都要關注,多找找孩子的優點,多問問孩子在學習上遇到什麼困難,需要哪些幫助,只有及時溝通,才能拉進你和孩子的距離。

黄冈老学霸
2019-05-27

斗膽推測一下,孩子處於叛逆期。國外也將其稱為“狂躁期”、“困難期”等。

心理學認為大多數的孩子在2歲以後,即進入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俗稱“寶寶叛逆期”),這個大概很多人不太瞭解,至於學習期的叛逆,普遍認為開始於10-12歲,14歲達到高峰,因孩子個體差異,有所不同。孩子叛逆期的最突出的特點是,孩子反對父母把自己當小孩,而以成人自居。

處於叛逆期的孩子,家長既不可粗暴打壓,也不可放任自流,建議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調整——

1.      少一點嘮叨,多一點傾聽:“考這麼差,就不能爭口氣嗎?”“校就去掃大街”等話要少說,有位心理學家形容很貼切,這時候的孩子耳朵已經長繭,對這些話可以說是“百毒不侵”了。

2.      少一點命令,多一點尊重:說之前,一定要杜絕類似“你應該”、“你必須”、“你懂什麼”的口頭禪,把孩子當大人一樣平等對話。

3.      少一點安排,多一點建議:學習時間和娛樂時間,計劃安排,商量著和孩子一起做,一人之言得不到孩子認可,執行也很難。

4.      少一點監督,多一點隱私:孩子的日記本,手機,不要隨意翻看,更不可偷窺,是尊重孩子,也是尊重自己。

5.      少一點獨裁,多一點民主:家中大小事,不涉及到關鍵問題,比如買點窗簾衣服之類,徵求孩子意見,有個愉快輕鬆的氛圍。

孩子不願和父母談學習,要麼是成績不佳,要麼是最近沒考好或者成績下滑,擔心父母會為此責怪自己,只要不是父母長期疏遠不親近,完全是可以溝通的,孩子不願溝通,有幾個小方法可以試一試,比如給孩子發消息發微信聊天或者寫留言信,比如邀請孩子最好的朋友到家做客或者請他們搓一頓,比如全家帶孩子一起組織郊遊,讓孩子當總指揮等等,總之,這個階段,千萬不要急躁,更不要對對孩子大動肝火,把孩子當成年人,一切以溝通為主。


孩子不願意與父母談學習,作為家長,如何跟孩子好好溝通?
皮子420
2019-05-27

孩子不願意與家長談是因為家長的“指手畫腳”。

指導教學和學習,必須專業。老師就是專業化的。所謂專業,就是有著不可替代性,必須具備相關專業的學習和積累。對於各個不同階段的學習來說情況不同。對於我是高中老師來說就對初中或是小學的狀況不瞭解。後來我發現小學生的可塑性很強,老師起著很大的作用,而高中學生老師對他的影響就很難了。因此,我想說不要不瞭解就指導,正所謂指手畫腳。

第二,交流必須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才可能繼續。家長不能凌駕與孩子之上。說的簡單做的難,孩子已經從很小長大,而我們的教育方式沒有一點的變化,是我們一層不變的教育方式不適應日益變化的孩子而落伍了。

辦法:

(1)要談學習從談非學習開始,先談話再談心。走進孩子獲得信任。先開始談其他,從而再談學習。從談孩子感興趣的開始。

(2)談話過程中不指導,不評價,更不批評。如果我們家長批評的話就沒有後文,孩子絕對不再和你談了。

(3)家長可以從談自己開始,將孩子帶入談自己的狀態。你的坦誠,帶來孩子對你的信任,不設防。

立里
2019-05-27

對於這個問題,我是如下的看法:

首先孩子不願意父母談,可能是對於父母的依賴感不是那麼重,很有可能是父母孩子平時的陪伴較少,讓孩子缺乏安全感。

孩子和父母談心,最重要的是,他依賴父母,他願意與父母進行交流,所以如果想改變孩子,應該慢慢培養孩子對於父母的依賴感。

平時的時候,父母應該多一些陪伴,多一些理解,當父母走進了孩子的內心深處,孩子自然就會與父母進行交談。

中國父母都有一個通病,就是將孩子當做一個附屬物,而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沒有給孩子足夠的尊重和寬容。

孩子也有自己的隱私,所以父母也不應該對孩子有太多的干預,她願意與你說的事情你就聽,如果不願意也不能去強求。

书客vlog
2019-05-27

這的確是一個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無論是小學還是高中,縱橫兩個緯度,教育中的這類問題,其實是不可忽略的教育現象。

我覺得,首先應該追根溯源,這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孩子不願跟父母談學習,最該責備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探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們做父母的對孩子常常是“疏於交談”。也就是說,我們缺乏對孩子的心理管理。我們都是隻做孩子的“父母”,而沒有成為其“朋友”。所以,我們的言語行為不自覺地就會凌駕於孩子的思想之,這是不對等的。沒有日常的“平等”相處,我們怎能收穫“傾心相待”呢?明白了這個根本原因,該如何去做,我們是否心裡有數了呢?

其次要創設談話情景,這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準確的說,這是之一。 我們應該放下手裡的活計,放下長輩的意識,走進孩子的心裡,甚至可以交換角色,切身感受孩子所想,適時創設理想的交流環境,尋找共同話題,循序漸進,逐漸讓孩子感覺不到眼前“父母”的存在,這樣,中間那堵隱形的牆就會變得越來越透明,越來越豁然開朗了,此時,學習的話題不就順理成章了嗎?請你記住,孩子的成長需要的不是一次這樣的交流環境,只要你有機會,就一定要充分利用起來。

當然,還要區分對象,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不同的年齡段性格特徵的區別很明顯,所以,也要區別對待。低齡階段,我們應該多想想孩子的心理需求,而高齡階段,此時的他們正青春期、叛逆期,因此,我們要懂得換位思考。總之,孩子的教育是不可以模式化的,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孩子才能和我們坦誠自己的心扉,學習上的收穫和苦惱才能讓我們及時掌控,我們也才能“對症下藥”,引導孩子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一孔之見,真誠歡迎您批評指教!

wangjiegao777
2019-05-27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在我看來,家庭教育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是影響巨大的。孩子不願意學習,大多數時候是他們不理解學習的重要性,為什麼要去學,主觀能動性是激勵孩子學習的一個非常好的要素。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個過程,可以通過言語的交談、現實的實踐活動、榜樣的力量等等,眾多方法去感化他們,引導他們。當然家長也可以及時的與老師保持溝通聯繫,及時瞭解學生的在校情況,讓學校的老師、同學們積極配合,多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

姬火183
2019-05-27

潛移默化。不要太過於正式,溝通方面,主要採取暗示的方法,想要交流順暢,首先要勾起孩子想要說的興趣,不要太過於生硬,就算是說錯了什麼,也不要用先入為主的思想,和自己的經驗,去妄加評價,首先要自己想一想孩子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這種想法有什麼可取之處,如果不對點到為止,一次強迫式談話,不如多談幾次,潛移默化的把你的思想灌輸給你的孩子,還有就是談話時一定要深入淺出,剛開始要找一個輕鬆的話題,不可操之過急

国际儿童逻辑思维游戏
2019-05-27

學習成績只是孩子們成長過程中很小的一部分,不要過於強化擴大它的作用,要重視孩子們心理健康的狀況,重視孩子們的能力培養,重視孩子們社交的發展狀況。

家長們全面去了解孩子們的成長情況,就不會簡單為學習成績的虛假現象所焦慮,孩子們也就願意交流他們的所學,所思和所想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