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條不起名的小河'

liuliu傑123 2019-09-16
"

據說,故事要有三要素:環境、人物、事件……

環境

這一帶多山。盡是高原特有的那種蒼黃、難得見點綠色的土山。

說來也怪,在這麼個蒼黃一片的縣城裡,對這麼一條從遠處溝谷間潺潺流來,又順著溝谷間蜿蜒而去,給小城留下一片翠綠的小河,人們竟不曾給它起個名兒。娃娃家好奇,稍曉點事,就免不了纏著孃老子打問一番,得到的回答卻是一樣的。

"這河叫個啥名兒?"

"誰個也不跟它說話,要個名兒做啥?"

"那它是從哪流來的?"

"後山。"

"又往哪裡流去呢?"

"前灣。"

就是真正後山和前灣的娃兒們得到的也是這樣的答案。好在山後還有山,灣前還有灣,這回答也不能說錯。及至這些娃兒們長大了,又生了娃,他們也是這樣回答自家娃兒的詢問。誰也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對。

小河清清亮亮的,由南往北穿城而過,在城區扭成一個大大的 S 形,曲曲彎彎流淌著。

順河沿出南城門,那一帶叫廟灘子。灘,當然是指臨水的較闊的平地;廟嘛,是因為很早很早以前這裡就有個二郎廟。早年間,每逢初一、十五,廟裡便香火不斷,香客盈門。大概是因了同姓的緣故吧,廟灘子楊姓人家便很有些飄然、傲然。到了"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的時候,二郎像被砸,廟也拆了。香火、香客斷了不說,那些楊姓人家便又惶然、惴然。

這是閒話,不說也罷。

但有個去處卻是不能不說的。

這是個鋪面不大的小麵館。掌櫃兼廚子是個本地漢子——楊茂生。店名嘛,叫個"小橋流水",是粗通文墨的茂生從古詩中摘下的。對店名的評價是百人百口,眾說紛紜,褒貶不一。對小店的格局則是眾口一詞:妙!

這格局嘛,若是放在江南水鄉,也就算不得稀奇,但在這天蒼蒼、土茫茫的塞外山地,卻顯得頗具特色。一座扶手漆成天藍色的松木板橋橫跨水面,將小鋪和公路連在一起;八張同樣也漆成天藍色的四方桌則一字排開,擺在一半凌空懸在水面上的店堂裡。店面不寬,但極長,臨水的一面除了一溜只及膝蓋高的同樣也漆成天藍的欄杆外,無一遮擋……從進門吃飯到吃完出屋,眼前腳下始終是一河晶亮亮的流水。不難想象,那潺潺的水聲,那鮮亮的溪流,對於在風塵中奔波的旅人該是多大的誘惑。

不用說,生意是極好的。可除了市管會收稅的人,誰也說不清茂生一日能進多少錢。

每當廟灘子那些老漢、老婆們一邊靠著牆根晒太陽,一邊議論起茂生家的財源時,"群眾領袖"麻五爺,總會狠狠地拉拉頭上的藍布制帽,喑啞的嗓音隨著煙縷一起從牙縫中擠出:"嘁,官家有話嘛,叫一些人先富起來。"不難聽出,五爺這話說得既酸溜溜的,又是狠巴巴的。重音呢,則壓在"一些人先"幾個字上。

茂生也知道自己是人們普遍關注的中心。樹大招風嘛!可他心裡有底,小本經營,只要不偷稅抗稅,蒙人哄人,對得起自家的良心,這日子不用怕。買賣嘛,憑手藝謀生虧不了,要攢要賺,咱燕兒壘窩一口口銜。實在說話,他茂生的家業能由一個涼粉燒餅攤變成現在這氣勢,全靠了今天的好政策。

十好幾年前,他曾不止一次地瞅著自家房前的那段河道,幻想著在上面蓋兩間鋪面,那生意定然是紅紅火火的……當然,這只是暗中想想的。在那年月,就是守著一個扁擔能擔起來的涼粉攤,心裡也總像做賊似的不安。果不其然,剛一跨入史無前例的年代,茂生就和他的涼粉攤一起成了"資本主義復辟的活教材"。這之後,茂生揣著顆冰透的心,揹著身駭人的債,做夢也沒想再幹什麼了……近一年前,形勢好了之後,縣上的幹部找到茂生,說過去是錯了,如今鼓勵和保護個體商業戶經營。極力動員茂生重操舊業。還說,錢要是不夠,政府可以給貸款。人啊,也真怪,一席話說得茂生坐立不安,早先那死得一星熱氣也不剩的心,竟又熱火火的。那個多年前無數次在暗夜中萌生,又被他在暗夜中無數次扼死的誘人幻想,無法遏止地重又萌發了……望著怎麼看怎麼寒酸的家,想著怎麼想怎麼怕人的債,茂生挽挽袖子,動手了。跑貸款,買木頭,定磚料,請匠人,那個歡勢,嘿!

"娃娃呀,風雲難測,旦夕禍福,做賊還要留條退路哩,你這麼折騰,萬一的……咋處?"因年長輩分大而使人們不得不尊敬的麻五爺,端著那杆長長的黃銅煙桿,拖著長腔,很有些替茂生髮愁。

"天時,地利,人和,咱都全著,怕啥的?"茂生笑笑,幹得更歡了。

這不,從去年八月十五開始營生,不到一年光景,那似乎永遠也還不清的債竟去了一半,還零零碎碎地添置了幾件傢俱。心裡舒暢,人也顯得精氣十足。"嘖嘖,你可發了哩,怕是頓頓喝油了吧?"許多人逗他。他不吱聲,只是笑。心說,人,就活個心勁兒嘛!

不過,要說他再無惆悵,也不是實情。

惆悵是因小虎而起的。

"

據說,故事要有三要素:環境、人物、事件……

環境

這一帶多山。盡是高原特有的那種蒼黃、難得見點綠色的土山。

說來也怪,在這麼個蒼黃一片的縣城裡,對這麼一條從遠處溝谷間潺潺流來,又順著溝谷間蜿蜒而去,給小城留下一片翠綠的小河,人們竟不曾給它起個名兒。娃娃家好奇,稍曉點事,就免不了纏著孃老子打問一番,得到的回答卻是一樣的。

"這河叫個啥名兒?"

"誰個也不跟它說話,要個名兒做啥?"

"那它是從哪流來的?"

"後山。"

"又往哪裡流去呢?"

"前灣。"

就是真正後山和前灣的娃兒們得到的也是這樣的答案。好在山後還有山,灣前還有灣,這回答也不能說錯。及至這些娃兒們長大了,又生了娃,他們也是這樣回答自家娃兒的詢問。誰也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對。

小河清清亮亮的,由南往北穿城而過,在城區扭成一個大大的 S 形,曲曲彎彎流淌著。

順河沿出南城門,那一帶叫廟灘子。灘,當然是指臨水的較闊的平地;廟嘛,是因為很早很早以前這裡就有個二郎廟。早年間,每逢初一、十五,廟裡便香火不斷,香客盈門。大概是因了同姓的緣故吧,廟灘子楊姓人家便很有些飄然、傲然。到了"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的時候,二郎像被砸,廟也拆了。香火、香客斷了不說,那些楊姓人家便又惶然、惴然。

這是閒話,不說也罷。

但有個去處卻是不能不說的。

這是個鋪面不大的小麵館。掌櫃兼廚子是個本地漢子——楊茂生。店名嘛,叫個"小橋流水",是粗通文墨的茂生從古詩中摘下的。對店名的評價是百人百口,眾說紛紜,褒貶不一。對小店的格局則是眾口一詞:妙!

這格局嘛,若是放在江南水鄉,也就算不得稀奇,但在這天蒼蒼、土茫茫的塞外山地,卻顯得頗具特色。一座扶手漆成天藍色的松木板橋橫跨水面,將小鋪和公路連在一起;八張同樣也漆成天藍色的四方桌則一字排開,擺在一半凌空懸在水面上的店堂裡。店面不寬,但極長,臨水的一面除了一溜只及膝蓋高的同樣也漆成天藍的欄杆外,無一遮擋……從進門吃飯到吃完出屋,眼前腳下始終是一河晶亮亮的流水。不難想象,那潺潺的水聲,那鮮亮的溪流,對於在風塵中奔波的旅人該是多大的誘惑。

不用說,生意是極好的。可除了市管會收稅的人,誰也說不清茂生一日能進多少錢。

每當廟灘子那些老漢、老婆們一邊靠著牆根晒太陽,一邊議論起茂生家的財源時,"群眾領袖"麻五爺,總會狠狠地拉拉頭上的藍布制帽,喑啞的嗓音隨著煙縷一起從牙縫中擠出:"嘁,官家有話嘛,叫一些人先富起來。"不難聽出,五爺這話說得既酸溜溜的,又是狠巴巴的。重音呢,則壓在"一些人先"幾個字上。

茂生也知道自己是人們普遍關注的中心。樹大招風嘛!可他心裡有底,小本經營,只要不偷稅抗稅,蒙人哄人,對得起自家的良心,這日子不用怕。買賣嘛,憑手藝謀生虧不了,要攢要賺,咱燕兒壘窩一口口銜。實在說話,他茂生的家業能由一個涼粉燒餅攤變成現在這氣勢,全靠了今天的好政策。

十好幾年前,他曾不止一次地瞅著自家房前的那段河道,幻想著在上面蓋兩間鋪面,那生意定然是紅紅火火的……當然,這只是暗中想想的。在那年月,就是守著一個扁擔能擔起來的涼粉攤,心裡也總像做賊似的不安。果不其然,剛一跨入史無前例的年代,茂生就和他的涼粉攤一起成了"資本主義復辟的活教材"。這之後,茂生揣著顆冰透的心,揹著身駭人的債,做夢也沒想再幹什麼了……近一年前,形勢好了之後,縣上的幹部找到茂生,說過去是錯了,如今鼓勵和保護個體商業戶經營。極力動員茂生重操舊業。還說,錢要是不夠,政府可以給貸款。人啊,也真怪,一席話說得茂生坐立不安,早先那死得一星熱氣也不剩的心,竟又熱火火的。那個多年前無數次在暗夜中萌生,又被他在暗夜中無數次扼死的誘人幻想,無法遏止地重又萌發了……望著怎麼看怎麼寒酸的家,想著怎麼想怎麼怕人的債,茂生挽挽袖子,動手了。跑貸款,買木頭,定磚料,請匠人,那個歡勢,嘿!

"娃娃呀,風雲難測,旦夕禍福,做賊還要留條退路哩,你這麼折騰,萬一的……咋處?"因年長輩分大而使人們不得不尊敬的麻五爺,端著那杆長長的黃銅煙桿,拖著長腔,很有些替茂生髮愁。

"天時,地利,人和,咱都全著,怕啥的?"茂生笑笑,幹得更歡了。

這不,從去年八月十五開始營生,不到一年光景,那似乎永遠也還不清的債竟去了一半,還零零碎碎地添置了幾件傢俱。心裡舒暢,人也顯得精氣十足。"嘖嘖,你可發了哩,怕是頓頓喝油了吧?"許多人逗他。他不吱聲,只是笑。心說,人,就活個心勁兒嘛!

不過,要說他再無惆悵,也不是實情。

惆悵是因小虎而起的。

故事:一條不起名的小河

人物

去年,決定要開小店的時候,爺兒倆就很嘔了一陣氣。茂生覺得僱個外人來當夥計,既不合算,又不方便,想讓小虎退了學回來做個幫手。小虎不肯,"不嘛不嘛不嘛不嘛,"不管爺老子說什麼,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只是把頭夾在膝蓋間,再用胳膊抱住,一迭聲地嚷。

"唸書還不是為了過日子?過日子沒有錢能行嘛?"茂生開始了現身說法,"咱們是百姓,識幾個字,夠用了就行。我也念過書的,不也還是這樣嘛。"

小虎抬起頭,瞥了茂生一眼,那眼裡全然是一種對自家爺老子不屑一顧的神色。說實在的,別看茂生會背幾首古色古香的詩詞,也會來幾段文縐縐的"子曰",可小虎才不以為這是學問呢。是嘛,他知道埃及的金字塔嗎?他知道單句和複句該怎麼分嗎?小虎捨不得放棄上課聽講時那種身子端坐不動,心思卻能隨老師的話語而神遊八極的暢快。再說,上了幾年學,這學期才第一次被選為班長,一退學,班長還能當得成嗎?為了確實像個班長的樣兒,為了能成為暑假夏令營的營員,前幾天他剛給班主任做了保證:期中考試數學一定考個八十分以上!一退學,這些還有什麼意義呢?整天腰繫圍裙,肩搭汗巾,端湯送飯,能活得有味嗎?這麼一想,小虎便更加忿忿然地搖著頭:"就不就不就不就不!"

茂生火了,嘴皮哆嗦了半天,驀地一聲大吼:"不退也得退!由得你了?我是老子!"

小虎呆呆地看了爺老子半天,淚花兒在眼眶裡漸聚漸多,背轉身,抬起胳膊抹淚的時候,哼了一聲:"誰給你當兒子誰倒黴。"

茂生嘆了口氣,裝了個沒聽見。心想娃兒還小,日後會明白爺老子為他的一片心。可他卻連著給小虎看了幾天黑臉,自己也不知道為的啥。

儘管滿肚子委屈,小虎還是退學當了堂倌。一年下來,小虎也真成了茂生的好幫手。可憑著一種說不清的本能,茂生總覺得兒子在另外想著什麼,這使他心裡總有股隱隱的又是難言的惆悵……當然,在不明底細的外人看來,小虎只是個聰明、伶俐、極討人喜歡的小堂倌。甚至,就連我這個曾被小虎糊弄得哭笑不得的汽車司機,也是因了小虎的緣故,才成了這家飯鋪的常客。

那次,跑完一趟車的我頭回到這兒來吃飯。

小虎見我面生,又是一個人來的,把我當成那種只打一次照面便再難見蹤影的露水客了。我剛進店堂,還在四下打量,小虎就迎上來,先抹凳後擦桌,齜出兩個小虎牙,笑嘻嘻地問:"師傅,吃個啥哩?"嗓音是沙啞的,像傷風的鴨子,和那滿是稚氣的臉龐大相徑庭。初時我還以為是整天迎來送往喊啞的,後來才反應過來,那是男孩子步入青春期的正常現象。

"來碗滷麵。"初次登門,我怕這裡徒有虛名。

"好來——"小虎應著,一轉身,一手託著三炮臺的蓋碗茶盞,一手提著茶壺過來了。放下茶盞,一個白鶴亮翅,將壺直提到與頭齊平,稍一壓腕,那水便像一線銀泉飛瀉而下。

我趕忙從兜裡掏出司機們常用的那種果醬瓶旅行杯:"這裡有。"

"嗨,這水開得像牡丹花,和冰糖、圓圓(桂圓)一衝,味才竄呢!"說完,轉身走了。不一會兒,面端來了。味是不錯,我喊著又添了一碗。吃完抹抹嘴,一邊品著飯後那支賽神仙的煙,一邊喊小虎來算賬:

"多少錢?"

"一元八。"

"什麼?"睜圓眼睛,我愣住了,往脣間送煙的手也僵在空中。

"兩碗飯一元二,茶錢六毛,三六一八,不是整整一元八嗎?"小虎反倒笑了。

"茶我沒喝,真的,你看嘛,連碰都沒碰。"我很認真地解釋。

"茶一泡水,別個誰還肯要?"小虎斂起臉上那抹淡淡的笑意,也是極認真的。

"我又沒要茶,"我將剛吸了幾口的煙往地上憤憤地一摔,"這不是訛詐嗎?"

"啥,啥子詐?"詞沒聽清,但意思是明白的。小虎仰臉看著,沒有絲毫怯意,"茶端來你也沒說不要嘛……"

我反倒虧了理!無奈,只得氣呼呼地拍下兩塊錢,又氣呼呼地端起茶盞,脖子也仰了起來,媽的,不喝白不喝,六毛錢哩!小虎卻飛快地把錢裝進圍裙兜裡,又從我手中奪過茶盞,甜甜地笑著,說:"再好的葉子一涼就喝不出味了,我給你再衝點熱的。"聲音溫柔而體貼,絲毫沒有剛才那種毫釐不讓的口吻。眨眼工夫,一手端茶,一手託著個燒餅過來了:"喝吧。"放下茶盞,又吞吞吐吐地對我說:"嗯,沒零錢找,剩的兩毛,嗯,嗯,你就拿個饃吧。"

"……"我還沒來得及說什麼,他已放下燒餅,風似的旋走了。我怔了半天,才明白自己是讓人給當猴耍了。當時惱火得不行,過後卻忍不住"撲哧"笑了。該,誰讓你這麼憨來著?後來,我才知道,小虎之所以那般捉弄我,是有些自個的小九九的……

後來,只要在這條線上跑車,我都要到"小橋流水"來吃飯,好像別處館子吃不飽。一來二去,和茂生、小虎便熟了。我常常是在飯鋪門口停了車,扭頭對乘客們宣傳一句:"吃飯,休息。這飯館才真正是譽滿全球,領導世界新潮流的水平!"然後,就下車,一邊踩得松木板橋"咚咚"亂響,一邊衝茂生呵呵地笑,說:"掌櫃的,一車財神拉了來,給咱弄點啥子來?"忙得手腳不停的茂生以笑作答,幹得更見其歡了。小虎將我迎到和松木板橋平行的,同樣也一無遮擋的灶屋炕上坐下。這位子相當於大飯店裡的雅座。小炕桌是早就安好的,且擦得油亮。但小虎還要用搭在肩上的抹布擦擦,再把茶端來。這時我便眯著眼,問小虎:

"水開了?"

"牡丹花。"

"茶算我叫的,還是算你送的?"

"……"小虎瞥他一眼,悄聲一句:"冰糖放得多,喝吧,甜哩。"又去招呼別的客人了。

我端起茶,嚐嚐,是甜。吃完飯,抹抹嘴,先抽菸,後掏錢,還要說:"燒餅多嗎?我的票子大。"

小虎起先還臉紅,後來便也頂上一句:"拿口袋來,我給你裝。"

"

據說,故事要有三要素:環境、人物、事件……

環境

這一帶多山。盡是高原特有的那種蒼黃、難得見點綠色的土山。

說來也怪,在這麼個蒼黃一片的縣城裡,對這麼一條從遠處溝谷間潺潺流來,又順著溝谷間蜿蜒而去,給小城留下一片翠綠的小河,人們竟不曾給它起個名兒。娃娃家好奇,稍曉點事,就免不了纏著孃老子打問一番,得到的回答卻是一樣的。

"這河叫個啥名兒?"

"誰個也不跟它說話,要個名兒做啥?"

"那它是從哪流來的?"

"後山。"

"又往哪裡流去呢?"

"前灣。"

就是真正後山和前灣的娃兒們得到的也是這樣的答案。好在山後還有山,灣前還有灣,這回答也不能說錯。及至這些娃兒們長大了,又生了娃,他們也是這樣回答自家娃兒的詢問。誰也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對。

小河清清亮亮的,由南往北穿城而過,在城區扭成一個大大的 S 形,曲曲彎彎流淌著。

順河沿出南城門,那一帶叫廟灘子。灘,當然是指臨水的較闊的平地;廟嘛,是因為很早很早以前這裡就有個二郎廟。早年間,每逢初一、十五,廟裡便香火不斷,香客盈門。大概是因了同姓的緣故吧,廟灘子楊姓人家便很有些飄然、傲然。到了"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的時候,二郎像被砸,廟也拆了。香火、香客斷了不說,那些楊姓人家便又惶然、惴然。

這是閒話,不說也罷。

但有個去處卻是不能不說的。

這是個鋪面不大的小麵館。掌櫃兼廚子是個本地漢子——楊茂生。店名嘛,叫個"小橋流水",是粗通文墨的茂生從古詩中摘下的。對店名的評價是百人百口,眾說紛紜,褒貶不一。對小店的格局則是眾口一詞:妙!

這格局嘛,若是放在江南水鄉,也就算不得稀奇,但在這天蒼蒼、土茫茫的塞外山地,卻顯得頗具特色。一座扶手漆成天藍色的松木板橋橫跨水面,將小鋪和公路連在一起;八張同樣也漆成天藍色的四方桌則一字排開,擺在一半凌空懸在水面上的店堂裡。店面不寬,但極長,臨水的一面除了一溜只及膝蓋高的同樣也漆成天藍的欄杆外,無一遮擋……從進門吃飯到吃完出屋,眼前腳下始終是一河晶亮亮的流水。不難想象,那潺潺的水聲,那鮮亮的溪流,對於在風塵中奔波的旅人該是多大的誘惑。

不用說,生意是極好的。可除了市管會收稅的人,誰也說不清茂生一日能進多少錢。

每當廟灘子那些老漢、老婆們一邊靠著牆根晒太陽,一邊議論起茂生家的財源時,"群眾領袖"麻五爺,總會狠狠地拉拉頭上的藍布制帽,喑啞的嗓音隨著煙縷一起從牙縫中擠出:"嘁,官家有話嘛,叫一些人先富起來。"不難聽出,五爺這話說得既酸溜溜的,又是狠巴巴的。重音呢,則壓在"一些人先"幾個字上。

茂生也知道自己是人們普遍關注的中心。樹大招風嘛!可他心裡有底,小本經營,只要不偷稅抗稅,蒙人哄人,對得起自家的良心,這日子不用怕。買賣嘛,憑手藝謀生虧不了,要攢要賺,咱燕兒壘窩一口口銜。實在說話,他茂生的家業能由一個涼粉燒餅攤變成現在這氣勢,全靠了今天的好政策。

十好幾年前,他曾不止一次地瞅著自家房前的那段河道,幻想著在上面蓋兩間鋪面,那生意定然是紅紅火火的……當然,這只是暗中想想的。在那年月,就是守著一個扁擔能擔起來的涼粉攤,心裡也總像做賊似的不安。果不其然,剛一跨入史無前例的年代,茂生就和他的涼粉攤一起成了"資本主義復辟的活教材"。這之後,茂生揣著顆冰透的心,揹著身駭人的債,做夢也沒想再幹什麼了……近一年前,形勢好了之後,縣上的幹部找到茂生,說過去是錯了,如今鼓勵和保護個體商業戶經營。極力動員茂生重操舊業。還說,錢要是不夠,政府可以給貸款。人啊,也真怪,一席話說得茂生坐立不安,早先那死得一星熱氣也不剩的心,竟又熱火火的。那個多年前無數次在暗夜中萌生,又被他在暗夜中無數次扼死的誘人幻想,無法遏止地重又萌發了……望著怎麼看怎麼寒酸的家,想著怎麼想怎麼怕人的債,茂生挽挽袖子,動手了。跑貸款,買木頭,定磚料,請匠人,那個歡勢,嘿!

"娃娃呀,風雲難測,旦夕禍福,做賊還要留條退路哩,你這麼折騰,萬一的……咋處?"因年長輩分大而使人們不得不尊敬的麻五爺,端著那杆長長的黃銅煙桿,拖著長腔,很有些替茂生髮愁。

"天時,地利,人和,咱都全著,怕啥的?"茂生笑笑,幹得更歡了。

這不,從去年八月十五開始營生,不到一年光景,那似乎永遠也還不清的債竟去了一半,還零零碎碎地添置了幾件傢俱。心裡舒暢,人也顯得精氣十足。"嘖嘖,你可發了哩,怕是頓頓喝油了吧?"許多人逗他。他不吱聲,只是笑。心說,人,就活個心勁兒嘛!

不過,要說他再無惆悵,也不是實情。

惆悵是因小虎而起的。

故事:一條不起名的小河

人物

去年,決定要開小店的時候,爺兒倆就很嘔了一陣氣。茂生覺得僱個外人來當夥計,既不合算,又不方便,想讓小虎退了學回來做個幫手。小虎不肯,"不嘛不嘛不嘛不嘛,"不管爺老子說什麼,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只是把頭夾在膝蓋間,再用胳膊抱住,一迭聲地嚷。

"唸書還不是為了過日子?過日子沒有錢能行嘛?"茂生開始了現身說法,"咱們是百姓,識幾個字,夠用了就行。我也念過書的,不也還是這樣嘛。"

小虎抬起頭,瞥了茂生一眼,那眼裡全然是一種對自家爺老子不屑一顧的神色。說實在的,別看茂生會背幾首古色古香的詩詞,也會來幾段文縐縐的"子曰",可小虎才不以為這是學問呢。是嘛,他知道埃及的金字塔嗎?他知道單句和複句該怎麼分嗎?小虎捨不得放棄上課聽講時那種身子端坐不動,心思卻能隨老師的話語而神遊八極的暢快。再說,上了幾年學,這學期才第一次被選為班長,一退學,班長還能當得成嗎?為了確實像個班長的樣兒,為了能成為暑假夏令營的營員,前幾天他剛給班主任做了保證:期中考試數學一定考個八十分以上!一退學,這些還有什麼意義呢?整天腰繫圍裙,肩搭汗巾,端湯送飯,能活得有味嗎?這麼一想,小虎便更加忿忿然地搖著頭:"就不就不就不就不!"

茂生火了,嘴皮哆嗦了半天,驀地一聲大吼:"不退也得退!由得你了?我是老子!"

小虎呆呆地看了爺老子半天,淚花兒在眼眶裡漸聚漸多,背轉身,抬起胳膊抹淚的時候,哼了一聲:"誰給你當兒子誰倒黴。"

茂生嘆了口氣,裝了個沒聽見。心想娃兒還小,日後會明白爺老子為他的一片心。可他卻連著給小虎看了幾天黑臉,自己也不知道為的啥。

儘管滿肚子委屈,小虎還是退學當了堂倌。一年下來,小虎也真成了茂生的好幫手。可憑著一種說不清的本能,茂生總覺得兒子在另外想著什麼,這使他心裡總有股隱隱的又是難言的惆悵……當然,在不明底細的外人看來,小虎只是個聰明、伶俐、極討人喜歡的小堂倌。甚至,就連我這個曾被小虎糊弄得哭笑不得的汽車司機,也是因了小虎的緣故,才成了這家飯鋪的常客。

那次,跑完一趟車的我頭回到這兒來吃飯。

小虎見我面生,又是一個人來的,把我當成那種只打一次照面便再難見蹤影的露水客了。我剛進店堂,還在四下打量,小虎就迎上來,先抹凳後擦桌,齜出兩個小虎牙,笑嘻嘻地問:"師傅,吃個啥哩?"嗓音是沙啞的,像傷風的鴨子,和那滿是稚氣的臉龐大相徑庭。初時我還以為是整天迎來送往喊啞的,後來才反應過來,那是男孩子步入青春期的正常現象。

"來碗滷麵。"初次登門,我怕這裡徒有虛名。

"好來——"小虎應著,一轉身,一手託著三炮臺的蓋碗茶盞,一手提著茶壺過來了。放下茶盞,一個白鶴亮翅,將壺直提到與頭齊平,稍一壓腕,那水便像一線銀泉飛瀉而下。

我趕忙從兜裡掏出司機們常用的那種果醬瓶旅行杯:"這裡有。"

"嗨,這水開得像牡丹花,和冰糖、圓圓(桂圓)一衝,味才竄呢!"說完,轉身走了。不一會兒,面端來了。味是不錯,我喊著又添了一碗。吃完抹抹嘴,一邊品著飯後那支賽神仙的煙,一邊喊小虎來算賬:

"多少錢?"

"一元八。"

"什麼?"睜圓眼睛,我愣住了,往脣間送煙的手也僵在空中。

"兩碗飯一元二,茶錢六毛,三六一八,不是整整一元八嗎?"小虎反倒笑了。

"茶我沒喝,真的,你看嘛,連碰都沒碰。"我很認真地解釋。

"茶一泡水,別個誰還肯要?"小虎斂起臉上那抹淡淡的笑意,也是極認真的。

"我又沒要茶,"我將剛吸了幾口的煙往地上憤憤地一摔,"這不是訛詐嗎?"

"啥,啥子詐?"詞沒聽清,但意思是明白的。小虎仰臉看著,沒有絲毫怯意,"茶端來你也沒說不要嘛……"

我反倒虧了理!無奈,只得氣呼呼地拍下兩塊錢,又氣呼呼地端起茶盞,脖子也仰了起來,媽的,不喝白不喝,六毛錢哩!小虎卻飛快地把錢裝進圍裙兜裡,又從我手中奪過茶盞,甜甜地笑著,說:"再好的葉子一涼就喝不出味了,我給你再衝點熱的。"聲音溫柔而體貼,絲毫沒有剛才那種毫釐不讓的口吻。眨眼工夫,一手端茶,一手託著個燒餅過來了:"喝吧。"放下茶盞,又吞吞吐吐地對我說:"嗯,沒零錢找,剩的兩毛,嗯,嗯,你就拿個饃吧。"

"……"我還沒來得及說什麼,他已放下燒餅,風似的旋走了。我怔了半天,才明白自己是讓人給當猴耍了。當時惱火得不行,過後卻忍不住"撲哧"笑了。該,誰讓你這麼憨來著?後來,我才知道,小虎之所以那般捉弄我,是有些自個的小九九的……

後來,只要在這條線上跑車,我都要到"小橋流水"來吃飯,好像別處館子吃不飽。一來二去,和茂生、小虎便熟了。我常常是在飯鋪門口停了車,扭頭對乘客們宣傳一句:"吃飯,休息。這飯館才真正是譽滿全球,領導世界新潮流的水平!"然後,就下車,一邊踩得松木板橋"咚咚"亂響,一邊衝茂生呵呵地笑,說:"掌櫃的,一車財神拉了來,給咱弄點啥子來?"忙得手腳不停的茂生以笑作答,幹得更見其歡了。小虎將我迎到和松木板橋平行的,同樣也一無遮擋的灶屋炕上坐下。這位子相當於大飯店裡的雅座。小炕桌是早就安好的,且擦得油亮。但小虎還要用搭在肩上的抹布擦擦,再把茶端來。這時我便眯著眼,問小虎:

"水開了?"

"牡丹花。"

"茶算我叫的,還是算你送的?"

"……"小虎瞥他一眼,悄聲一句:"冰糖放得多,喝吧,甜哩。"又去招呼別的客人了。

我端起茶,嚐嚐,是甜。吃完飯,抹抹嘴,先抽菸,後掏錢,還要說:"燒餅多嗎?我的票子大。"

小虎起先還臉紅,後來便也頂上一句:"拿口袋來,我給你裝。"

故事:一條不起名的小河

事件

又是夏天了。

山裡的夏天,比山外涼快。太陽一落,老漢娃兒們就要加衣裳。

這天,月兒已躍入中天,茂生和小虎打掃完店堂,正要上鋪板的時候,麻五爺舉著從不離身的長煙杆進來了。

"喲,五爺,你老可是稀客……"茂生趕緊放下手中的活,忙不迭地張羅著,想去沏茶,小虎已經端來了;想讓座,麻五爺已經上了炕。撒著手轉了一圈,他也盤腿上了炕,從炕蓆上摸出一盒精裝"大前門",笨拙地拆開,給五爺遞了一根。五爺接過煙,抽了兩口嫌不得勁,將"前門"安在煙鍋上,有滋有味地吧嗒開了。他不說話,茂生只好乾坐著。靠牆坐在炕梢的小虎也默不作聲地盯著麻五爺……

五爺的沉默是有緣由的。

位居楊姓家族族長之尊的麻五爺,早已在優哉遊哉中無意間習慣了人們對他點頭哈腰,崇而敬之,敬而仰之。可如今,好些人們只顧自己過日子,把他五爺根本不往心上放了。前不久,五爺去剃頭,那個剃頭佬以前哪回不是精心盡意地侍候?敢打個馬虎眼嗎?就是把錢遞到他眼前,他敢收嗎?要找不自在嗎?可那回,那剃頭佬竟敢對他說:"五爺,兩毛錢。"五爺乍一聽,竟愣了一瞬,這才狠狠地盯住他,剃頭佬儘管臉上一紅一白地不自在,卻仍是初時的口氣:"兩毛錢,五爺。""下次,一起算。"

一想起這事,五爺就覺得心裡堵得慌。今兒個,穩篤篤地坐在茂生家的土炕上,五爺心裡又有些拿不準,要是茂生不搭他的茬,這張老臉該往何處放?如今的事,可難說。難說的事,五爺便覺得心裡打鼓,而這也需要用沉默來壓抑……三分之一的香菸變成灰屑的時候,五爺才慢吞吞地說話了,眼睛卻只盯著自己的煙桿兒:

"重修二郎廟的事,聽說了?"

"你看我這記性!"茂生恍然大悟,這才清楚五爺是幹什麼來了,"我那份佈施都準備好了,本該送去的,一忙就忘了。又勞您跑這一趟,真是個昏頭囉……"

這時,五爺這才抬起頭笑笑,仍不吱聲,只默默地抽菸,直到茂生將錢拿來。

"就這?"數了數,五爺撇撇嘴,古怪地望著茂生。

"五十,不少了哇。"茂生紅了臉,有些結巴,"貸款還沒清……當年,小虎媽,走、走的時候,連個棺木,都、都沒得,我想給她修墳……還有,這、這個家……"

"我說茂生,你也不尋思尋思,你哭窮,誰個信?"五爺驟然間神氣起來。

"不是我哭窮,實在是用錢的地方太多。正經事還不夠用,這……"

"正經事?廟灘子修廟不是正經事嗎?後山、前灣都有人送錢來哩!你還是楊家的後不?莫有幾個錢把先人都不要嘍!老六拿了這個數,"五爺伸出巴掌翻了幾番。

"一百五?"

"五百!你可是大戶,要是比不過他,日後做人怕不易喲。莫光顧了給女人修墳,自個兒落得死了進不了祖宗的墳場。"看茂生吭吭哧哧地犯難,五爺心裡委實愜意得很。在那剃頭佬家,他也是這般抬出茂生糊弄的:"老六,茂生拿了六百哩!你也算個大戶,少了怕眾人有話說喲!剃頭那回算私事,五叔我也不說啥哩,這回可是眾人的事,眾怒難犯喲!"一席話說得剃頭佬一瞬便沒了那日的神氣,臉紅了,又白了……

茂生一下蔫了,望著五爺,嘴抖了幾抖,終於什麼也沒說出來。

五爺走到門口,又甩下一句:"想通了,明兒個把錢送來,遲了,可就沒人接了。"

麻五爺走了,邁著和進門時大不一樣的很有氣勢的步子走了,橋上人家卻一夜不曾安穩。

涉世不深的小虎不明白爺老子為啥那般長吁短嘆,坐臥不寧。咱給人家,人家嫌少,那咱就不給了。誰怕誰呀?是否因了是五爺說的,爺老子便一定得聽?就像爺老子說的自己得聽一樣?可這能一樣嗎?爺老子生了自個,又養了自個,五爺呢?他真想和爺老子說說問問,可一望爺老子那沉沉的臉,便把話嚥了回去。算了吧,他想。明兒個問問我哥。我不知道的他知道,興許,爺老子說不清的他也明白呢。

茂生可知道麻五爺那幾句話的分量,儘管他並不相信那個什麼二郎神。當他還是個娃兒的時候,因那二郎廟曾生起過許多的疑問,免不了纏著老輩人打聽一番。末了,光知道那二郎神是個手執三尖兩刃刀,領一條哮天犬的天將,至於他因何貶落人間,奉為何神老輩人也說不清楚,他便也糊塗塗的。那二郎神似乎也並不咋著,平常日子也不見誰個唸叨。若是看見有人捧著黃表紙,提個竹籃子,顫顫地往那廟裡去,不用問,準是家裡有人病了或是啥事不順遂。好在四村十八莊的人們斷不了有個一差二錯,病病災災的,那廟也還不曾冷落過……

早年間,茂生見著那些燒香磕頭,求籤問卦的人們,也不覺著什麼,"誠則靈",神的事或許難說。然而,小虎媽走的那回,著實傷透了他的心。那時,他正在鄉下土裡刨食。小虎媽病了,看病就要花錢。跑遍了四處的村子,湊的錢實在可憐。只能找偏方,吃草藥。喝的藥渣渣都能用籮筐裝了,人也不見星點起色。再後來,連眼珠、頭髮的顏色都變了……情急中,茂生想起了平日裡從不曾想起的二郎神,成天磕頭許願,希冀二郎神顯顯靈,把人給保住。可那本家神仙並沒有賜福,小虎媽還是走了。人死了,也沒副棺木,是裹領炕蓆卷著送走的……茂生娶親遲,懂得疼媳婦,可她卻這麼走了!

光陰如梭,親人逝去時銘心刻骨的慘痛隨著時光的推移而漸趨平淡,但那領炕蓆和小虎他媽那雙怎麼也合不攏的眼睛,卻在茂生心中生了根。可以說,正是這原因,使茂生決定重操舊業的。可誰知……當聽到又要給二郎神修廟的時候,茂生就思量過: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眾人的事,一個人是萬萬擋不住的。要糧咱出,要人咱去,要錢咱捐。他可沒想到給了五十,麻五爺還嫌少。他知道,要得再多,麻五爺也不能往自家腰裡掖一個子兒,那各家所捐糧款的數目將來要用紅紙抄出來向眾人公佈的,茂生怕的也正是這個!

麻五爺那幾個翻動的手指,又開始在眼前亂晃:"……日後做人怕不易的。莫光顧了給女人修墳,自個兒落得死了進不了祖宗的墳場。"麻五爺這話的分量在茂生聽來實在是沉沉的。被同族視為異族的苦他是經歷過的……說話間,一下就比眾人矮了一截,那滋味……但那一次還有政府給平反。這回,若是落到被眾人戳脊梁骨的地步,別說沒人給平反,只怕後輩兒孫在人前也抬不起頭。

茂生終於想通了。唉,只好讓小虎媽再委屈些日子了……想著,他艱難地翻身起來,爬到炕櫃前,搬出那個青黑的裝錢瓦罐,撩起衣襟擦著,擦著。一直呆望著他的小虎卻忽地竄起,雙手抱住那瓦罐:"不,爹,咱不給。啊,不給……"茂生垂下頭,用抖索索的手捂住臉,呆怔著。藉著昏黃的燈光,只見幾滴混濁的淚珠從他乾裂的指縫間滲出,爬過手背,滴落在衣襟上……

狠狠心,茂生使勁揉揉眼睛,掰開小虎的手,從罐裡往外掏摸。小虎白著臉,緊抓住茂生的手,一迭聲地哀求著:"爹,咱不給,不給,啊?咱要給阿媽修墳,還要還政府的貸款,咱窮,得咬牙熬,這不都是你教的嗎?你不是還答應讓我再上學的嗎?爹,咱不,不,啊?"

"滾!"茂生突然啞嗓吼了一聲,一巴掌甩在小虎臉上……小虎愣了,茂生也愣了。小虎愣怔著,望著茂生;茂生也愣怔著,望著小虎。小虎臉頰上五個深深的指印,悄悄地由白轉紅,又漸漸發紫……茂生愣怔著,看著自己的手,猛地,他舉起那瓦罐,用勁朝炕沿摔去!

"爹!"小虎沙著嗓子哭叫著,跪到茂生面前。

第二天,似乎和往日一樣。天剛亮,卸下門板,仍是茂生灶上,小虎店堂,各自忙碌著。但細心人不難看出,茂生像是精力不濟,常常停下手中的活,搖頭、嘆氣、發愣怔;小虎呢,那神色則分明是在等什麼人,不時向省城方向望著……

那天,我沒來。

又是一天。小虎仍時不時地背倚門框,向省城方向望著。茂生知道小虎是在等誰,不由得在心裡嘆了口氣。唉,憨娃兒,他來了又會咋哩?他說上一遍,拍拍屁股走了,我,你,你的後人,不都和咱們的祖宗一樣,要在這裡從生到死過一世嗎?人活著,不是光需要錢的。看來,得給娃兒教教做人的道理了。似乎是為了補那一巴掌的過,茂生給小虎買來一雙羊皮包尖的運動鞋,上邊還滿是各種顏色的道道。這鞋是小虎要了好幾次的。可小虎只瞥了瞥,就塞到炕櫃裡。

那天,我還是沒來。

第四天中午,我來了,卻不見了小虎。店堂裡是一個比小虎大些,也比小虎笨些的半大小子在招呼。問了茂生,我才知道是一個臨時請來幫忙的遠房侄兒,小虎去廟裡幫工了。

"你自己還要僱人,怎麼又讓小虎出去了?"我很納悶。

茂生苦苦一笑:"規矩。蓋廟的料錢、糧工都要出的。"

平日裡少說要吃兩碗滷麵的我,那天一碗都沒吃完,便走了。不說,也不笑,悶悶的。

我也不知道自己想了些什麼。只是覺得心裡極憋,也很煩。我信步順著綠油油的河灘走著。

"

據說,故事要有三要素:環境、人物、事件……

環境

這一帶多山。盡是高原特有的那種蒼黃、難得見點綠色的土山。

說來也怪,在這麼個蒼黃一片的縣城裡,對這麼一條從遠處溝谷間潺潺流來,又順著溝谷間蜿蜒而去,給小城留下一片翠綠的小河,人們竟不曾給它起個名兒。娃娃家好奇,稍曉點事,就免不了纏著孃老子打問一番,得到的回答卻是一樣的。

"這河叫個啥名兒?"

"誰個也不跟它說話,要個名兒做啥?"

"那它是從哪流來的?"

"後山。"

"又往哪裡流去呢?"

"前灣。"

就是真正後山和前灣的娃兒們得到的也是這樣的答案。好在山後還有山,灣前還有灣,這回答也不能說錯。及至這些娃兒們長大了,又生了娃,他們也是這樣回答自家娃兒的詢問。誰也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對。

小河清清亮亮的,由南往北穿城而過,在城區扭成一個大大的 S 形,曲曲彎彎流淌著。

順河沿出南城門,那一帶叫廟灘子。灘,當然是指臨水的較闊的平地;廟嘛,是因為很早很早以前這裡就有個二郎廟。早年間,每逢初一、十五,廟裡便香火不斷,香客盈門。大概是因了同姓的緣故吧,廟灘子楊姓人家便很有些飄然、傲然。到了"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的時候,二郎像被砸,廟也拆了。香火、香客斷了不說,那些楊姓人家便又惶然、惴然。

這是閒話,不說也罷。

但有個去處卻是不能不說的。

這是個鋪面不大的小麵館。掌櫃兼廚子是個本地漢子——楊茂生。店名嘛,叫個"小橋流水",是粗通文墨的茂生從古詩中摘下的。對店名的評價是百人百口,眾說紛紜,褒貶不一。對小店的格局則是眾口一詞:妙!

這格局嘛,若是放在江南水鄉,也就算不得稀奇,但在這天蒼蒼、土茫茫的塞外山地,卻顯得頗具特色。一座扶手漆成天藍色的松木板橋橫跨水面,將小鋪和公路連在一起;八張同樣也漆成天藍色的四方桌則一字排開,擺在一半凌空懸在水面上的店堂裡。店面不寬,但極長,臨水的一面除了一溜只及膝蓋高的同樣也漆成天藍的欄杆外,無一遮擋……從進門吃飯到吃完出屋,眼前腳下始終是一河晶亮亮的流水。不難想象,那潺潺的水聲,那鮮亮的溪流,對於在風塵中奔波的旅人該是多大的誘惑。

不用說,生意是極好的。可除了市管會收稅的人,誰也說不清茂生一日能進多少錢。

每當廟灘子那些老漢、老婆們一邊靠著牆根晒太陽,一邊議論起茂生家的財源時,"群眾領袖"麻五爺,總會狠狠地拉拉頭上的藍布制帽,喑啞的嗓音隨著煙縷一起從牙縫中擠出:"嘁,官家有話嘛,叫一些人先富起來。"不難聽出,五爺這話說得既酸溜溜的,又是狠巴巴的。重音呢,則壓在"一些人先"幾個字上。

茂生也知道自己是人們普遍關注的中心。樹大招風嘛!可他心裡有底,小本經營,只要不偷稅抗稅,蒙人哄人,對得起自家的良心,這日子不用怕。買賣嘛,憑手藝謀生虧不了,要攢要賺,咱燕兒壘窩一口口銜。實在說話,他茂生的家業能由一個涼粉燒餅攤變成現在這氣勢,全靠了今天的好政策。

十好幾年前,他曾不止一次地瞅著自家房前的那段河道,幻想著在上面蓋兩間鋪面,那生意定然是紅紅火火的……當然,這只是暗中想想的。在那年月,就是守著一個扁擔能擔起來的涼粉攤,心裡也總像做賊似的不安。果不其然,剛一跨入史無前例的年代,茂生就和他的涼粉攤一起成了"資本主義復辟的活教材"。這之後,茂生揣著顆冰透的心,揹著身駭人的債,做夢也沒想再幹什麼了……近一年前,形勢好了之後,縣上的幹部找到茂生,說過去是錯了,如今鼓勵和保護個體商業戶經營。極力動員茂生重操舊業。還說,錢要是不夠,政府可以給貸款。人啊,也真怪,一席話說得茂生坐立不安,早先那死得一星熱氣也不剩的心,竟又熱火火的。那個多年前無數次在暗夜中萌生,又被他在暗夜中無數次扼死的誘人幻想,無法遏止地重又萌發了……望著怎麼看怎麼寒酸的家,想著怎麼想怎麼怕人的債,茂生挽挽袖子,動手了。跑貸款,買木頭,定磚料,請匠人,那個歡勢,嘿!

"娃娃呀,風雲難測,旦夕禍福,做賊還要留條退路哩,你這麼折騰,萬一的……咋處?"因年長輩分大而使人們不得不尊敬的麻五爺,端著那杆長長的黃銅煙桿,拖著長腔,很有些替茂生髮愁。

"天時,地利,人和,咱都全著,怕啥的?"茂生笑笑,幹得更歡了。

這不,從去年八月十五開始營生,不到一年光景,那似乎永遠也還不清的債竟去了一半,還零零碎碎地添置了幾件傢俱。心裡舒暢,人也顯得精氣十足。"嘖嘖,你可發了哩,怕是頓頓喝油了吧?"許多人逗他。他不吱聲,只是笑。心說,人,就活個心勁兒嘛!

不過,要說他再無惆悵,也不是實情。

惆悵是因小虎而起的。

故事:一條不起名的小河

人物

去年,決定要開小店的時候,爺兒倆就很嘔了一陣氣。茂生覺得僱個外人來當夥計,既不合算,又不方便,想讓小虎退了學回來做個幫手。小虎不肯,"不嘛不嘛不嘛不嘛,"不管爺老子說什麼,初中二年級的學生只是把頭夾在膝蓋間,再用胳膊抱住,一迭聲地嚷。

"唸書還不是為了過日子?過日子沒有錢能行嘛?"茂生開始了現身說法,"咱們是百姓,識幾個字,夠用了就行。我也念過書的,不也還是這樣嘛。"

小虎抬起頭,瞥了茂生一眼,那眼裡全然是一種對自家爺老子不屑一顧的神色。說實在的,別看茂生會背幾首古色古香的詩詞,也會來幾段文縐縐的"子曰",可小虎才不以為這是學問呢。是嘛,他知道埃及的金字塔嗎?他知道單句和複句該怎麼分嗎?小虎捨不得放棄上課聽講時那種身子端坐不動,心思卻能隨老師的話語而神遊八極的暢快。再說,上了幾年學,這學期才第一次被選為班長,一退學,班長還能當得成嗎?為了確實像個班長的樣兒,為了能成為暑假夏令營的營員,前幾天他剛給班主任做了保證:期中考試數學一定考個八十分以上!一退學,這些還有什麼意義呢?整天腰繫圍裙,肩搭汗巾,端湯送飯,能活得有味嗎?這麼一想,小虎便更加忿忿然地搖著頭:"就不就不就不就不!"

茂生火了,嘴皮哆嗦了半天,驀地一聲大吼:"不退也得退!由得你了?我是老子!"

小虎呆呆地看了爺老子半天,淚花兒在眼眶裡漸聚漸多,背轉身,抬起胳膊抹淚的時候,哼了一聲:"誰給你當兒子誰倒黴。"

茂生嘆了口氣,裝了個沒聽見。心想娃兒還小,日後會明白爺老子為他的一片心。可他卻連著給小虎看了幾天黑臉,自己也不知道為的啥。

儘管滿肚子委屈,小虎還是退學當了堂倌。一年下來,小虎也真成了茂生的好幫手。可憑著一種說不清的本能,茂生總覺得兒子在另外想著什麼,這使他心裡總有股隱隱的又是難言的惆悵……當然,在不明底細的外人看來,小虎只是個聰明、伶俐、極討人喜歡的小堂倌。甚至,就連我這個曾被小虎糊弄得哭笑不得的汽車司機,也是因了小虎的緣故,才成了這家飯鋪的常客。

那次,跑完一趟車的我頭回到這兒來吃飯。

小虎見我面生,又是一個人來的,把我當成那種只打一次照面便再難見蹤影的露水客了。我剛進店堂,還在四下打量,小虎就迎上來,先抹凳後擦桌,齜出兩個小虎牙,笑嘻嘻地問:"師傅,吃個啥哩?"嗓音是沙啞的,像傷風的鴨子,和那滿是稚氣的臉龐大相徑庭。初時我還以為是整天迎來送往喊啞的,後來才反應過來,那是男孩子步入青春期的正常現象。

"來碗滷麵。"初次登門,我怕這裡徒有虛名。

"好來——"小虎應著,一轉身,一手託著三炮臺的蓋碗茶盞,一手提著茶壺過來了。放下茶盞,一個白鶴亮翅,將壺直提到與頭齊平,稍一壓腕,那水便像一線銀泉飛瀉而下。

我趕忙從兜裡掏出司機們常用的那種果醬瓶旅行杯:"這裡有。"

"嗨,這水開得像牡丹花,和冰糖、圓圓(桂圓)一衝,味才竄呢!"說完,轉身走了。不一會兒,面端來了。味是不錯,我喊著又添了一碗。吃完抹抹嘴,一邊品著飯後那支賽神仙的煙,一邊喊小虎來算賬:

"多少錢?"

"一元八。"

"什麼?"睜圓眼睛,我愣住了,往脣間送煙的手也僵在空中。

"兩碗飯一元二,茶錢六毛,三六一八,不是整整一元八嗎?"小虎反倒笑了。

"茶我沒喝,真的,你看嘛,連碰都沒碰。"我很認真地解釋。

"茶一泡水,別個誰還肯要?"小虎斂起臉上那抹淡淡的笑意,也是極認真的。

"我又沒要茶,"我將剛吸了幾口的煙往地上憤憤地一摔,"這不是訛詐嗎?"

"啥,啥子詐?"詞沒聽清,但意思是明白的。小虎仰臉看著,沒有絲毫怯意,"茶端來你也沒說不要嘛……"

我反倒虧了理!無奈,只得氣呼呼地拍下兩塊錢,又氣呼呼地端起茶盞,脖子也仰了起來,媽的,不喝白不喝,六毛錢哩!小虎卻飛快地把錢裝進圍裙兜裡,又從我手中奪過茶盞,甜甜地笑著,說:"再好的葉子一涼就喝不出味了,我給你再衝點熱的。"聲音溫柔而體貼,絲毫沒有剛才那種毫釐不讓的口吻。眨眼工夫,一手端茶,一手託著個燒餅過來了:"喝吧。"放下茶盞,又吞吞吐吐地對我說:"嗯,沒零錢找,剩的兩毛,嗯,嗯,你就拿個饃吧。"

"……"我還沒來得及說什麼,他已放下燒餅,風似的旋走了。我怔了半天,才明白自己是讓人給當猴耍了。當時惱火得不行,過後卻忍不住"撲哧"笑了。該,誰讓你這麼憨來著?後來,我才知道,小虎之所以那般捉弄我,是有些自個的小九九的……

後來,只要在這條線上跑車,我都要到"小橋流水"來吃飯,好像別處館子吃不飽。一來二去,和茂生、小虎便熟了。我常常是在飯鋪門口停了車,扭頭對乘客們宣傳一句:"吃飯,休息。這飯館才真正是譽滿全球,領導世界新潮流的水平!"然後,就下車,一邊踩得松木板橋"咚咚"亂響,一邊衝茂生呵呵地笑,說:"掌櫃的,一車財神拉了來,給咱弄點啥子來?"忙得手腳不停的茂生以笑作答,幹得更見其歡了。小虎將我迎到和松木板橋平行的,同樣也一無遮擋的灶屋炕上坐下。這位子相當於大飯店裡的雅座。小炕桌是早就安好的,且擦得油亮。但小虎還要用搭在肩上的抹布擦擦,再把茶端來。這時我便眯著眼,問小虎:

"水開了?"

"牡丹花。"

"茶算我叫的,還是算你送的?"

"……"小虎瞥他一眼,悄聲一句:"冰糖放得多,喝吧,甜哩。"又去招呼別的客人了。

我端起茶,嚐嚐,是甜。吃完飯,抹抹嘴,先抽菸,後掏錢,還要說:"燒餅多嗎?我的票子大。"

小虎起先還臉紅,後來便也頂上一句:"拿口袋來,我給你裝。"

故事:一條不起名的小河

事件

又是夏天了。

山裡的夏天,比山外涼快。太陽一落,老漢娃兒們就要加衣裳。

這天,月兒已躍入中天,茂生和小虎打掃完店堂,正要上鋪板的時候,麻五爺舉著從不離身的長煙杆進來了。

"喲,五爺,你老可是稀客……"茂生趕緊放下手中的活,忙不迭地張羅著,想去沏茶,小虎已經端來了;想讓座,麻五爺已經上了炕。撒著手轉了一圈,他也盤腿上了炕,從炕蓆上摸出一盒精裝"大前門",笨拙地拆開,給五爺遞了一根。五爺接過煙,抽了兩口嫌不得勁,將"前門"安在煙鍋上,有滋有味地吧嗒開了。他不說話,茂生只好乾坐著。靠牆坐在炕梢的小虎也默不作聲地盯著麻五爺……

五爺的沉默是有緣由的。

位居楊姓家族族長之尊的麻五爺,早已在優哉遊哉中無意間習慣了人們對他點頭哈腰,崇而敬之,敬而仰之。可如今,好些人們只顧自己過日子,把他五爺根本不往心上放了。前不久,五爺去剃頭,那個剃頭佬以前哪回不是精心盡意地侍候?敢打個馬虎眼嗎?就是把錢遞到他眼前,他敢收嗎?要找不自在嗎?可那回,那剃頭佬竟敢對他說:"五爺,兩毛錢。"五爺乍一聽,竟愣了一瞬,這才狠狠地盯住他,剃頭佬儘管臉上一紅一白地不自在,卻仍是初時的口氣:"兩毛錢,五爺。""下次,一起算。"

一想起這事,五爺就覺得心裡堵得慌。今兒個,穩篤篤地坐在茂生家的土炕上,五爺心裡又有些拿不準,要是茂生不搭他的茬,這張老臉該往何處放?如今的事,可難說。難說的事,五爺便覺得心裡打鼓,而這也需要用沉默來壓抑……三分之一的香菸變成灰屑的時候,五爺才慢吞吞地說話了,眼睛卻只盯著自己的煙桿兒:

"重修二郎廟的事,聽說了?"

"你看我這記性!"茂生恍然大悟,這才清楚五爺是幹什麼來了,"我那份佈施都準備好了,本該送去的,一忙就忘了。又勞您跑這一趟,真是個昏頭囉……"

這時,五爺這才抬起頭笑笑,仍不吱聲,只默默地抽菸,直到茂生將錢拿來。

"就這?"數了數,五爺撇撇嘴,古怪地望著茂生。

"五十,不少了哇。"茂生紅了臉,有些結巴,"貸款還沒清……當年,小虎媽,走、走的時候,連個棺木,都、都沒得,我想給她修墳……還有,這、這個家……"

"我說茂生,你也不尋思尋思,你哭窮,誰個信?"五爺驟然間神氣起來。

"不是我哭窮,實在是用錢的地方太多。正經事還不夠用,這……"

"正經事?廟灘子修廟不是正經事嗎?後山、前灣都有人送錢來哩!你還是楊家的後不?莫有幾個錢把先人都不要嘍!老六拿了這個數,"五爺伸出巴掌翻了幾番。

"一百五?"

"五百!你可是大戶,要是比不過他,日後做人怕不易喲。莫光顧了給女人修墳,自個兒落得死了進不了祖宗的墳場。"看茂生吭吭哧哧地犯難,五爺心裡委實愜意得很。在那剃頭佬家,他也是這般抬出茂生糊弄的:"老六,茂生拿了六百哩!你也算個大戶,少了怕眾人有話說喲!剃頭那回算私事,五叔我也不說啥哩,這回可是眾人的事,眾怒難犯喲!"一席話說得剃頭佬一瞬便沒了那日的神氣,臉紅了,又白了……

茂生一下蔫了,望著五爺,嘴抖了幾抖,終於什麼也沒說出來。

五爺走到門口,又甩下一句:"想通了,明兒個把錢送來,遲了,可就沒人接了。"

麻五爺走了,邁著和進門時大不一樣的很有氣勢的步子走了,橋上人家卻一夜不曾安穩。

涉世不深的小虎不明白爺老子為啥那般長吁短嘆,坐臥不寧。咱給人家,人家嫌少,那咱就不給了。誰怕誰呀?是否因了是五爺說的,爺老子便一定得聽?就像爺老子說的自己得聽一樣?可這能一樣嗎?爺老子生了自個,又養了自個,五爺呢?他真想和爺老子說說問問,可一望爺老子那沉沉的臉,便把話嚥了回去。算了吧,他想。明兒個問問我哥。我不知道的他知道,興許,爺老子說不清的他也明白呢。

茂生可知道麻五爺那幾句話的分量,儘管他並不相信那個什麼二郎神。當他還是個娃兒的時候,因那二郎廟曾生起過許多的疑問,免不了纏著老輩人打聽一番。末了,光知道那二郎神是個手執三尖兩刃刀,領一條哮天犬的天將,至於他因何貶落人間,奉為何神老輩人也說不清楚,他便也糊塗塗的。那二郎神似乎也並不咋著,平常日子也不見誰個唸叨。若是看見有人捧著黃表紙,提個竹籃子,顫顫地往那廟裡去,不用問,準是家裡有人病了或是啥事不順遂。好在四村十八莊的人們斷不了有個一差二錯,病病災災的,那廟也還不曾冷落過……

早年間,茂生見著那些燒香磕頭,求籤問卦的人們,也不覺著什麼,"誠則靈",神的事或許難說。然而,小虎媽走的那回,著實傷透了他的心。那時,他正在鄉下土裡刨食。小虎媽病了,看病就要花錢。跑遍了四處的村子,湊的錢實在可憐。只能找偏方,吃草藥。喝的藥渣渣都能用籮筐裝了,人也不見星點起色。再後來,連眼珠、頭髮的顏色都變了……情急中,茂生想起了平日裡從不曾想起的二郎神,成天磕頭許願,希冀二郎神顯顯靈,把人給保住。可那本家神仙並沒有賜福,小虎媽還是走了。人死了,也沒副棺木,是裹領炕蓆卷著送走的……茂生娶親遲,懂得疼媳婦,可她卻這麼走了!

光陰如梭,親人逝去時銘心刻骨的慘痛隨著時光的推移而漸趨平淡,但那領炕蓆和小虎他媽那雙怎麼也合不攏的眼睛,卻在茂生心中生了根。可以說,正是這原因,使茂生決定重操舊業的。可誰知……當聽到又要給二郎神修廟的時候,茂生就思量過: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眾人的事,一個人是萬萬擋不住的。要糧咱出,要人咱去,要錢咱捐。他可沒想到給了五十,麻五爺還嫌少。他知道,要得再多,麻五爺也不能往自家腰裡掖一個子兒,那各家所捐糧款的數目將來要用紅紙抄出來向眾人公佈的,茂生怕的也正是這個!

麻五爺那幾個翻動的手指,又開始在眼前亂晃:"……日後做人怕不易的。莫光顧了給女人修墳,自個兒落得死了進不了祖宗的墳場。"麻五爺這話的分量在茂生聽來實在是沉沉的。被同族視為異族的苦他是經歷過的……說話間,一下就比眾人矮了一截,那滋味……但那一次還有政府給平反。這回,若是落到被眾人戳脊梁骨的地步,別說沒人給平反,只怕後輩兒孫在人前也抬不起頭。

茂生終於想通了。唉,只好讓小虎媽再委屈些日子了……想著,他艱難地翻身起來,爬到炕櫃前,搬出那個青黑的裝錢瓦罐,撩起衣襟擦著,擦著。一直呆望著他的小虎卻忽地竄起,雙手抱住那瓦罐:"不,爹,咱不給。啊,不給……"茂生垂下頭,用抖索索的手捂住臉,呆怔著。藉著昏黃的燈光,只見幾滴混濁的淚珠從他乾裂的指縫間滲出,爬過手背,滴落在衣襟上……

狠狠心,茂生使勁揉揉眼睛,掰開小虎的手,從罐裡往外掏摸。小虎白著臉,緊抓住茂生的手,一迭聲地哀求著:"爹,咱不給,不給,啊?咱要給阿媽修墳,還要還政府的貸款,咱窮,得咬牙熬,這不都是你教的嗎?你不是還答應讓我再上學的嗎?爹,咱不,不,啊?"

"滾!"茂生突然啞嗓吼了一聲,一巴掌甩在小虎臉上……小虎愣了,茂生也愣了。小虎愣怔著,望著茂生;茂生也愣怔著,望著小虎。小虎臉頰上五個深深的指印,悄悄地由白轉紅,又漸漸發紫……茂生愣怔著,看著自己的手,猛地,他舉起那瓦罐,用勁朝炕沿摔去!

"爹!"小虎沙著嗓子哭叫著,跪到茂生面前。

第二天,似乎和往日一樣。天剛亮,卸下門板,仍是茂生灶上,小虎店堂,各自忙碌著。但細心人不難看出,茂生像是精力不濟,常常停下手中的活,搖頭、嘆氣、發愣怔;小虎呢,那神色則分明是在等什麼人,不時向省城方向望著……

那天,我沒來。

又是一天。小虎仍時不時地背倚門框,向省城方向望著。茂生知道小虎是在等誰,不由得在心裡嘆了口氣。唉,憨娃兒,他來了又會咋哩?他說上一遍,拍拍屁股走了,我,你,你的後人,不都和咱們的祖宗一樣,要在這裡從生到死過一世嗎?人活著,不是光需要錢的。看來,得給娃兒教教做人的道理了。似乎是為了補那一巴掌的過,茂生給小虎買來一雙羊皮包尖的運動鞋,上邊還滿是各種顏色的道道。這鞋是小虎要了好幾次的。可小虎只瞥了瞥,就塞到炕櫃裡。

那天,我還是沒來。

第四天中午,我來了,卻不見了小虎。店堂裡是一個比小虎大些,也比小虎笨些的半大小子在招呼。問了茂生,我才知道是一個臨時請來幫忙的遠房侄兒,小虎去廟裡幫工了。

"你自己還要僱人,怎麼又讓小虎出去了?"我很納悶。

茂生苦苦一笑:"規矩。蓋廟的料錢、糧工都要出的。"

平日裡少說要吃兩碗滷麵的我,那天一碗都沒吃完,便走了。不說,也不笑,悶悶的。

我也不知道自己想了些什麼。只是覺得心裡極憋,也很煩。我信步順著綠油油的河灘走著。

故事:一條不起名的小河

雖說已是盛夏,可這裡卻像暮春。一朵朵淡藍、粉紅、雪白、金黃的小花和那些翩飛的彩蝶連成一片,竟分不清哪是迎風擺盪的鮮花,哪是斂翅憩歇的彩蝶。

"昂——昂——昂——",一陣突起的驢叫使我猛然一驚。抬眼望去,這才發現不知什麼時候他已隨著河床一起拐了個彎。一輛驢車正停在河灣後。套在轅裡的黑驢從河面上抬起頭,脣下還閃著瑩瑩的水花,正高興得伸著脖子直叫。車把式急得直拽韁繩,"籲——籲——,雜種,叫喪哩!"沙啞得有些古怪的嗓音使我一愣。

"小虎!"

"你……"小虎抬起頭,一臉欣喜地笑。

"你不是在廟上幹活嗎?怎麼到這來了?"

"飲驢哩。"小虎咕噥著,又突然抬起眼睛,"你信神不信?"那神情彷彿要把我的話全部吞下去。

"我不信……"似乎還有許多話,可我一時不知道該咋說……

"我也不信。"小虎爽快地說,信任地看著我。"這邊來。"他衝我詭祕地擠擠眼,吆喝著把驢車往近旁的山腳趕去。

盤腿坐在草灘上,小虎兩手撐膝托腮,凝神望著坐在對面的我:"我咋辦呢?"我不說話,只是挪開眼睛,茫然地望著遠處蒼黃的山巔。"唉!"小虎似乎是失望了,吐出一聲和他年齡極不相稱的嘆息,"錢多難掙呀。每天天不亮就爬起來挑水,劈柴,這就沒個完了……哪天不出幾身臭汗。哎,我哥,你還氣我嗎?那回哄了你?"我愣了一會兒,才明白小虎是指他第一次去"小橋流水"吃飯的那回,便默默地搖搖頭。小虎又說:"爺老子答應過我的,什麼時候把貸款還清,什麼時候給阿媽把墳修了,就讓我再去上學。唉,這下又都完了,這輩子念不成書了。我還給我們老師保證過,期中考試數學最少考八十分呢……"

"為什麼非要是八十呢?"

"好參加省裡組織的暑假夏令營啊!有規定的,主課非得在八十分以上。我就是數學不好,可我真想參加一次夏令營。長這麼大,省城我都沒去過。爺老子總說沒錢、沒錢,可這次一下就給廟裡捐了六百!唉,為了早些把錢掙夠,為了早些上學,我啥敗興事沒幹過!"說著,小虎倒在青青的草灘上,閉上了眼睛。也許他真是累了,不一會兒就發出了勻稱的鼾聲。呆呆地坐了一會兒,我躡手躡腳地離開了草灘。

開車走在熟悉的路上。我發現今天街上特別擠。走了沒多遠,我的"解放"客車就被一列長長的牛車、驢車壓住了,不得不緩緩地跟在後邊蠕動著。順著那牛車、驢車的長陣往前望去,只見一片亂哄哄的擠滿了石塊、木料和人頭的建廟工地,一個身穿佈扣對襟褂,頭戴藍布制帽,打扮得很古怪的老頭正揮著一根長煙杆,站在一堆石頭上指指畫畫地吆喝……

這一帶多山。盡是高原特有的那種蒼黃、難得見點綠色的土山。

說來也怪,在這麼個蒼黃一片的縣城裡,對這麼一條從遠處溝谷間潺潺流來,又順著溝谷間蜿蜒而去,給小城留下一片翠綠的小河,人們竟不曾給它起個名兒。娃娃家好奇,稍曉點事,就免不了纏著孃老子打問一番,得到的回答卻是一樣的。

"這河叫個啥名兒?"

"誰個也不跟它說話,要個名兒做啥?"

"那它是從哪流來的?"

"後山。"

"又往哪裡流去呢?"

"前灣。"

就是真正後山和前灣的娃兒們得到的也是這樣的答案。好在山後還有山,灣前還有灣,這回答也不能說錯。及至這些娃兒們長大了,又生了娃,他們也是這樣回答自己娃兒的詢問。誰也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