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曾說過“如果沒有找到一個當你睡覺時還能掙錢的方法你將一直工作到死”,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10 個回答
城惜水树
2019-04-05

我涉足投資理財的時間比較晚,看到這句話時,剛看完了《富爸爸窮爸爸》深有感觸,當時萌生的第一種想法就是如何才能做到樂退?唯一方法就是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現金流渠道,創造被動收入。

理財的前提是有財才行,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第一步積累原始資金,把之前所有的混亂的、毫無邏輯可言的理財模式都摒棄。因為有房貸沒有理財之前除了把房貸定時還款以外,幾乎都不怎麼處理投資問題,造成一部分資金躺在銀行活期裡浪費。

1、積累資金並讓它流動

工資收入是主要收入來源,不能放棄,而且在三線小城中本身的收入水平不高,更加需要精細化安排。每月工資下發第一件事定存1/5,作為儲蓄也為了以後有其他投資項目時可以及時取出(支付寶中有30天的理財產品)。

1/5用於基金定投,當時的想法是這部分費用也是當做強制儲蓄使用,而且短期內不打算挪用。所以即便在18年這樣的行情大黑時間這部分投入都沒有停止過,現在總體已經全部盈利。

剩餘的費用暫存餘額寶用於房貸和日常開銷,還能賺一丟丟蒼蠅肉。

巴菲特曾說過“如果沒有找到一個當你睡覺時還能掙錢的方法你將一直工作到死”,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2、開發兼職收入來源

剛才說到,理財的前提是有財可理。除了本職工作以外,還利用業餘時間做了其他兼職,收入不多每月也就幾百。但是這部分的工作一旦開始就收不住了,後期的總體趨勢看好,努力去做吧。兼職的全部收入僅用於理財,不做他用,慢慢的我的雪球也是越滾越大了。

巴菲特曾說過“如果沒有找到一個當你睡覺時還能掙錢的方法你將一直工作到死”,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3、睡眠收入

通過以上步驟的不斷打磨和處理,主要的被動收入集中在基金投資上。因為本人耐心比較好,而且在18年拿到了較多的低價籌碼,對於後市的看法也是利好,長期看好3500點(定投基金也經過幾次利潤收割,目前總體滿意,且手裡的流動資金增加,還是比較有滿足感的)。目前,通過投資的被動收入來看,對於巴菲特老爺子的那句話,也是越來越坦然,不是沒有壓力,而是一種通過自身努力後發現,合理規劃可以促進被動收入模式形成,也相信自己不斷努力之後可以達到這樣的目標而心裡沒有當初的慌張。

巴菲特曾說過“如果沒有找到一個當你睡覺時還能掙錢的方法你將一直工作到死”,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路都是人走出來的,發現自己的不足,抓住弱點,規劃自己的理財之路,才會越走越有底氣。更加自信的面對未來即將發生的事情,才是人生最好的境界吧!

财迷直通车
2019-01-03

這句話,是在我工作的第三年,翻看某篇財經軟文時看到的,當時很震驚,我想著,等我到50歲後,勞動力跟不上後,我還能做什麼?等60歲後呢,我是領著國家的補貼,天天算計著哪家超市搞促銷,淘寶店鋪衣服發放優惠券,還是和小孩擠著這百八十的房子裡,還要擔心他們過得好不好。對,這是我當時的想法,多年以後,再次看到這句話,我釋然了很多。並不是因為我現在有多富有,也不是我老家房子有了個拆,而是我確信,除了工作之外,我的其他收入,會隨著時間而累計,會超過我的工作收入,在經濟的角度來講,這就是財富自由吧。是的,我們首先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主動收入),因為它能最直接的解決你目前的生活問題,子女教育問題等等;其次,你需要拓展工作之外的收入,我們稱之為被動收入。這裡的被動收入可以是灰色收入(私單),也可以是投資某項實業,或者是投資證券市場等等,但有一點要確定的是,它的可控性,持續性,以及收益性。當被動收入大於主動收入時,你就能放緩點腳步了,你就不用擔心柴米油鹽,就不用擔心退休早晚,你就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財富自由。

巴菲特曾說過“如果沒有找到一個當你睡覺時還能掙錢的方法你將一直工作到死”,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這是我的個人理解,希望能通過吧!

胡兄财观
2019-12-12

巴菲特說的是一種工作境界。我們人生,從剛畢業開始,隨著年齡增長,差不多涉及三層工作境界。


第一層境界:基礎層

剛畢業小夥子,小姑娘,讀大學,就是希望找一份穩定工作,一天8小時,週末雙休,假期時,去這裡逛逛,那裡耍耍。


這類人比較多,至少筆者剛畢業時,也是這種狀態。日子是過的瀟灑,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但這種狀態不可長期持續,除非你這份工作真的年年加薪,待遇水漲船高,否則,人到中年,苦辣自知。


第二層境界:經營層

猶記得,在電視劇《奮鬥》,陸濤的富爸爸徐志森,給主角上了幾堂人生課,其中之一,就是學會成為一個owner(可惜,陸濤依然還是執著成為一名優秀設計師,也就是還處於第一層境界)。


我們,到了一定年紀,確實應該學習,如何擁有自己的事業,成為owner,比如筆者師兄,畢業兩年後,在繼續上班之外,嘗試開了一家自己的評估公司,即便早期不賺錢,但在這個過程中,也逐步積累自己資源,培育自己公司品牌,讓當地至少知道有這麼家公司,這麼個人物,最終水到渠成。


目前本人還在向第二層境界奮然前行。


第三層境界:錢生錢,及他人為自己掙錢。也是巴菲特先生說的,找到一個讓你睡覺也能賺錢方法。當然,這個確實又昇華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到。馬雲、馬化騰,算是做到了,在他們的生態中,我們普通人,都在為他打工。比如,在微信中,每提現一筆,收取的少許費用。


身邊許多已經挖到第一桶金的,也開始嘗試轉型,希望能夠錢生錢。


三重境界,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在第一層;有些人可能會沿著三層境界方向,到一定時期,前進一層;也有些人,可能直接跳過第一層,進入第二層。但大部分人,一輩子是在第一層次。


希望我們大家,都至少達到第二層,為自己打工。

郝会仓
2019-01-20

前天碰到個大姐聊到房子87年她在廣州小蠻腰附近3公里的地方買地150平方,20多元一平方,合計就算4000元吧!後來有錢起了五層樓,拆遷賠保密,普通人10代人都剩不下的拆遷費。人家老公就是一個海員一年買回一輛摩托車轉手賺一千多。幾年的積蓄她和老公的同事都罵他們傻跑鄉下買地建房。30年滄海變桑田人家有眼光就暴富,原因僅僅買了塊地皮,以後見有利持續買地買房。

那時有太多的人花三五千買摩托車不願意買那鄉間的土地,本末倒置啊!05年有二三十萬買車不肯多買一套房的何其相像!

蒋昊说经济
2019-01-20

總結這句話就是四個字:被動收益!

巴菲特說,如果你沒有找到一個當你睡覺時還能賺錢的方法,你講一直工作到死,其實就是指你要有被動收益,才能戰勝危機!

下面我想跟大家分享我的財富觀點:

1:被動收益是實現財務自由的必要條件

90%的人,每天都在忙忙碌碌,每天按時起床,上班,打卡,下班打卡,只有等到自己老了,退休了,每個月領的養老金,其實也是你自己工作的時候每個月公司和你自己的工資交的,這筆錢,每個月只能滿足你基本的物質要求,如果你想環球旅遊,想吃得好,穿得好,那不好意思,對不起,你的退休金不夠用。

所以,你要想自己有花不完的錢,只有一個途徑,每天你產生的被動收益,遠遠大於你的所有開支,怎麼實現,那就是讓你的“錢”生出更多的“錢”。

2:為什麼越閒的人,越賺錢,越忙的人,收入越低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辛辛苦苦的農民,兢兢業業的科學家,結果收入比不上“投機倒把”的二道販子。這其實就是人類商業文明的一個進化過程,從事底層工作的人,付出了社會80%的勞動力,卻只賺到了20%的錢,而另外20%的人,賺走了80%的財富。

二八定律,就是財富分配規則。

富人知道讓員工為自己賺錢,知道讓錢生錢,所以他很富有。

3:如何快速獲取被動收益

初級階段,從公司職員變成一個自由職業者,即你不用靠老闆給你發工資,你靠自己的努力,也能賺到很多錢,比如自媒體。

中級階段:將自己賺錢的方法記錄下來,組建一個團隊,然後將自己賺錢的方法分享給團隊裡面的每一個人,讓他們為你創造價值。(職業經理人或者小老闆)

高級階段:當你的財富積累到一定階段,就一定要讓自己閒下來,這裡所說的“閒”,是身體上的閒,你要去思考這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趨勢,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去投資一些有潛力,有價值的公司,讓一個公司為你賺錢,創造最大的財富價值。比如雷軍、馬雲、巴菲特、比爾蓋茨等等。

巴菲特曾說過“如果沒有找到一個當你睡覺時還能掙錢的方法你將一直工作到死”,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總結:

一個普通人在追逐財富的道路上,失敗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成功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利用團隊、投資團隊,為自己創造財富!

李合伟说
2019-12-14

巴菲特這句話其實就是說人生要有被動收入。人生財富收入分兩部分,一是主動收入,你幹了才有,休息就沒有。二是被動收入,睡覺都有收入,有以下這些:

巴菲特曾說過“如果沒有找到一個當你睡覺時還能掙錢的方法你將一直工作到死”,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一,房租等租賃收入

這個很簡單,比如你有很多房,每月房租收入都有十萬,而你家庭開支每月不超過十萬,你啥也不幹,天天睡覺,照樣過。

二,金融投資收入

巴菲特基本就是炒股,而且大部分時間都是持股狀態,平時就是研究股票,也不需要每天看盤,每天都盯著股票或者換手因為他是長期價值投資。一句話,他睡覺股票都給他賺錢。

銀行存款,理財,保險年金收益等,如果收入大於開支,也可以做到睡覺都掙錢。

三,資產投資收入

投資商鋪,古董,藝術品等等這些投資也會升值,放在家裡都在每天掙錢。

四,企業運營收入

人無股權不富,很多持有上市公司股權的或者未上市公司的股東,年底分紅的時候都很多。

還有自己創業的老闆們,自己出國,國內團隊繼續運營。

巴菲特曾說過“如果沒有找到一個當你睡覺時還能掙錢的方法你將一直工作到死”,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總結:當你被動收入大於你人生支出之後基本算財富自由了,也就是你啥也不幹就能生活的很好。

巴菲特曾說過“如果沒有找到一個當你睡覺時還能掙錢的方法你將一直工作到死”,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我是伯樂集團董事長李合偉,20多年創業經驗,天使投資人、《覺悟行果修渡》創投課導師、《財富人生密碼》財富增值課導師、《李合偉演講學院》創始人,感謝關注,期待與您深刻交流……

吴翔执业药师
2019-02-17

如果你不能靠產品賺錢,那麼只能出賣個人的勞動時間。

這是我這麼多年工作的經驗。

我談一談細化一下

我在2006年讀心理學研究生,得到碩士學位後又考了心理諮詢師。開始做心理諮詢。

心理諮詢師賣的是時間

心理諮詢師收費的確比三甲醫院掛號費貴,但是諮詢師只賣時間,沒有收取其他費用啊。

做課程

當我諮詢領域獲得一定影響力了,開始有知識分享平臺找我講課做課程,比如壹心理、網易、青音、小燈塔等。

合作方式採取利益分成關係。我負責課程內容,平臺負責推廣運營,實現“躺著賺錢”

做測評

我做了心理測評產品,成立團隊做測評,每天都有收益

做項目

諮詢、課程、測評都有了,個人能力被認可,開始做B端生意,開始接公司項目,比如諮詢項目、大數據項目、人機交互項目

這個收益大,一個項目少則幾萬,多的幾十萬上百萬。

總之來說,大家要學會“設計自己”

做B端生意,也要做C端生意。

要賣時間,也要做產品

巴菲特不是也賣時間嗎?一次午餐時間300萬美元💵😄😄😄

K涛资本
2019-01-21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這個社會就像一個長長的食物鏈,每個人賺錢的方式不同,最後就形成了不同的階層,形成了食物鏈中各不相同的一環,巴菲特說的這句話不無道理,我們賺錢的方式大致可以分為三種:1、靠出賣自己的體力、技術或智慧賺錢,2、錢生錢,3、讓別人替你賺錢。

一、靠出賣自己的體力、技術或智慧賺錢:

大多數人的工作都可以歸為此類,每天朝九晚五的上班,或純粹的出體力,或利用自己掌握的某種技能,或通過自己好的創意,這類工作最大的特點就是:你只要停止工作,就幾乎沒有了經濟來源,因此,在這種形勢下,你只能每日每夜的工作,直到死的那一天,這就是巴菲特所要表達的意思,通過這種方式賺錢的人,處在食物鏈的最末端!

二、錢生錢:

也就是充分發揮資本的力量,你把錢放在銀行賺利息,是一種錢生錢的方式;你把錢用來做房產投資,房價漲了或者出租,那麼漲的差價、房租都是錢生錢的方式;你把錢用來做股權投資、風險投資,最後公司賺錢了或者上市了,你享受分紅或者上市套現的機會,這也是一種錢生錢的方式,這種方式不需要你每日每夜的工作,需要的只是你的投資經驗和眼光,這是巴菲特所提倡的賺錢方式!

三、讓別人替你賺錢:

例如開個公司,僱傭一批職員,讓他們替你賺錢,這是最常見的讓別人替你賺錢的方式,再比如入股某家公司,坐享公司的分紅收益,也是屬於此類。

可以看出,第一個賺錢方式是巴菲特所要告誡大家的,而後面兩種方式則是巴菲特希望大家努力達到的境界,當然,這只是一種美好願望,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許多人一出生他的命運就差不多已經註定,能夠改變的人很少,從食物鏈的角度來說,也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是後面兩種人,這是一種自然法則!

以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同意的朋友請點贊,有異議的朋友請在下方留言指教,謝謝!

巴菲特曾說過“如果沒有找到一個當你睡覺時還能掙錢的方法你將一直工作到死”,你是如何理解這句話的?

吴城吴府
2019-12-27

人有三種!

第一種:工薪階級,靠出賣自己的勞動和時間換取金錢的,哪怕年薪百萬,老闆的目標就是你的目標,只要你不幹了就什麼都沒有了,所以年薪百萬你也是工薪階級。工薪階級最多隻能成為中產階級,小康家庭,確實是這樣的!

第二種:企業家,拿錢購買他人的時間和精力來達成自己的奮鬥目標和人生目標。企業家做得好會成為富翁階級,絕大多數是中產階級以上。

第三種:資本家,以強大的資本影響和誘導行業向自己所希望的方向發展,驅使大小企業做他們希望做的事,最終成為鉅富,再次也是富翁,多數成為所有階級中最高的資產階級。

而三種人的區別並不只在於錢,更關鍵的是“思維模式”!什麼事情都想自己乾的註定要做工薪階級,說老闆不幹活的的,那是對的,企業家買的就是別人的時間和精力。

与索罗斯同行—牛丰
2019-12-06

謝謝邀請。

我理解為時代趨勢的力量,可以讓順勢的人不勞而獲,時代不會虧待跟隨時代的人。

1、2000年深圳房市低迷,很多開發商釆用零首付推房。如果你有膽識,用身份證簽約十幾套後將房出租,以租養房,今天你就是躺著睡覺的億萬富豪。

2、互聯網時代,東方財富股票從2012年底部啟動,到2015年高點漲了100倍,也是躺著賺錢。

3、數字貨幣時代來臨,比特幣從2009年一文不值到2017年底漲幅2700萬倍。如果你在2009年投資一萬元持有到2017年底,身價淨值2700億元,超過王健林馬雲!

4、這就是時代的力量。任何時候都有視而不見的大機會。這需要知識、智慧和敏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