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沒有外來勢力緬甸政府,能解除民地武裝和解決羅興亞人嗎?為什麼?

4 個回答
唐僧他不懂爱
2019-02-19

緬甸長達幾十年的內戰,究其原因,還就是少數民族武裝過多的原因,但是他又涉及到一些民族政策方面,包括各少數民族本身的利益,還有少數民族武裝想要主張和聲索的利益,所以想要完全解除民族地方武裝是比較難的,而羅興亞人的問題就更難了,關於羅興亞人的問題,最早可以追溯到英緬第一次戰爭:
假如沒有外來勢力緬甸政府,能解除民地武裝和解決羅興亞人嗎?為什麼?

1823年2月,一支英軍佔領了刷浦黎島,豎起了英國國旗,緬甸的阿拉幹總督要求撤軍,他們沒有答應,後來一千多人的緬甸軍隊在島上登陸,驅逐了英軍,等到緬軍撤退之後,英國軍隊再次佔領了這裡,阿拉幹總督再次警告英軍必須全部撤離,但是英國軍隊對他的警告置之不理,時任阿拉幹總督,緬甸名將班都拉,,再次派出軍隊佔領了這個島,驅逐了英國軍隊,1824年3月5日,英國總督阿姆赫斯特正式宣佈,為了維護英國政府的權利和榮譽,對緬甸宣戰。

英國軍隊兵分三路,大舉入侵,第一次英國和緬甸的戰爭爆發,英軍遭到了以緬甸名將班都拉為首的軍隊的強烈抵抗,後來班杜拉被一顆炮彈打中,不幸身亡,失去了這位愛國名將的緬甸軍隊,陷入了混亂之中,英國軍隊趁機佔領了柳漂,卑謬重鎮,緬甸軍隊的失利,讓緬甸上層產生了恐慌,一些官員主張議和,國王派出了代表去議和,但英方需要他們割讓阿拉乾和丹那沙林,還要賠償200萬英鎊,緬甸拒絕了這一無理要求,談判失敗,繼續打仗,緬甸集結了包括8000名撣邦軍隊在內的6萬多名兵力,但是反攻還是遭受了失敗,緬甸軍隊的實力被削弱,已經無力抵抗,然後第二次派出代表談判,無條件接受英方提出的各種要求,1826年2月24日,簽訂了喪權辱國的楊達波條約。
假如沒有外來勢力緬甸政府,能解除民地武裝和解決羅興亞人嗎?為什麼?

第一次英緬戰爭的失敗,緬甸一分為二,一方面是英國殖民下的土地,一方面是封建王朝,他們喪失了對曼尼坡,阿薩姆等地的控制,割讓了阿拉幹活丹那沙林,損失了1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英國殖民初,大約有數百名中國人移居丹那沙林,這就是最初的華僑,由於阿拉乾地理上靠近孟加拉的原因,大批孟加拉穆斯林湧入阿拉幹,當時阿拉干城裡面8000多個人當中佛教徒只有二三十個人。

1851年6月,英國商船一商船船長謝潑德,把一名船員拋入海中淹死,兩個月之後,另一艘英國商船船長,在港口殺死了一名船員,仰光總督對這兩名船長實施了監禁,這給本來就對緬甸虎視眈眈的英屬印度總督找到了出兵的藉口,1851年12月27日,一支艦隊開赴緬甸,要求緬甸政府撤銷仰光總督並且賠款,緬甸答應了這一要求重新設立了總督…在你來我往的各種交鋒和讓步當中,英國政府想要侵略緬甸的決心並沒有動搖,1852年4月1日,英國在沒有正式宣戰的情況下,發動了第二次印緬戰爭,在當年年底,英國宣稱已經吞併下緬甸,第二次英緬戰爭之後,有半壁江山落入了英國人的懷抱。
假如沒有外來勢力緬甸政府,能解除民地武裝和解決羅興亞人嗎?為什麼?

當時英屬緬甸人口發展很快,但是居民成分變得很複雜,最開始的時候居民主要是緬族人,蒙族人,克倫人和若開人,後來由於移民的原因,印度人也增加了很多,在緬甸的印度人大多信奉印度教,也有一部分信奉伊斯蘭教,而以前的原住民,除了佛教徒之外,還有一些若開人也信奉伊斯蘭教,後來1885年11月13日英國發動了第三次對緬甸的戰爭,第三次緬甸戰爭持續半個月,幾乎沒有什麼軍事交鋒,從1886年1月1日開始,緬甸就變成了英國的一個省,雖然緬甸各個地方也堅持不懈的反英鬥爭,但是在1895年之後,英國已經基本上穩定了緬甸的局勢。

其實上文我們提到的阿拉幹,就是現在的若開邦,原來就包括孟加拉的部分地方,在英緬戰爭之後,阿拉幹就被歸入英屬印度下面的孟加拉省,由於殖民經濟的發展,當局出臺了很多的移民政策,所以大量的印度人,孟加拉人遷入當地定居,緬甸吳努上臺之後,把佛教定為國教,這一決策限制了其他宗教的發展,使得不同教派之間的仇恨日益加深,緬甸政府一直拒絕承認羅興亞人是一個少數民族,所以他們在緬甸沒有普通公民的權利。
假如沒有外來勢力緬甸政府,能解除民地武裝和解決羅興亞人嗎?為什麼?

由於一些羅興亞人想併入東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當局政府大規模批捕分離分子,(其實孟加拉國也不願意接受他們),所以使得大量的人逃到了孟加拉,後來迫於聯合國的壓力,羅興亞人才得以返回緬甸,緬甸當局多次對羅興亞人實施清剿和鎮壓,而羅興亞人也一直沒有放棄他們的主張,一些人主張把其他種族趕出若開邦,建立一個自治的羅興亞人領導的地區,有些人主張歸入東巴基斯坦,還有些人主張獨立建國…由於傳說若開邦比東巴基斯坦富裕,所以也有很多外來的穆斯林想要進入我若開邦,所以當地的武裝分子和外來的穆斯林不斷的發動各種鬥爭,再加上2012年若開族和羅興亞人的衝突,所以當地各個種族之間的矛盾,一直非常深…

正如緬甸的其他少數民族地區一樣,除了得不到公平公正的待遇,普通民眾連身份證都沒有之外,其實大多數的,老百姓還是很好的,他們也期盼和平,,也希望成為緬甸的一份子,真正亂起來的只是少數人,這些武裝分子為了自己的利益,置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於不顧,連年征戰暴動,使得政府和地方武裝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而這種矛盾又反過來作用在普通老百姓身上。
假如沒有外來勢力緬甸政府,能解除民地武裝和解決羅興亞人嗎?為什麼?

總之一句話:這種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信仰,少數民族和政府之間的矛盾,如果雙方都不願意讓步,永遠很難調和。我個人認為,緬甸當局還是要適當的讓步,近百萬的羅興亞人,還有其他的少數民族,很多人連一張身份證都沒有,只有一張沒有任何效力的臨時登記證明,根本就不能讓他們擁有普通公民的地位,也不能行使普通公民的權利,最起碼,你得給他們合法的地位,當他們的地位得不到尊重的時候,當然只有拿起武器去捍衛自己的權利,中國有一句俗話說得好:困難像彈簧你弱它就強,單純的靠清剿和鎮壓,根本解決不了問題,還是要給予他們平等的權利,尊重他們應得的地位,最終還是要回到談判桌上才能解決問題。

此岸情彼岸花180269099
2019-02-20

緬北各民族武裝最終被政府軍吃點掉那是大勢所趨,就好比兩千多年前秦滅六國,六國不是沒想到這個結局,可是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茅盾和利益。要想聯合六國來抗秦那是很難的,當今緬北局勢就是這樣子。

緬甸很聰明,民族武裝裡面最有實力的是佤邦,佤邦基本上就是獨立於緬甸的小王國,政治體制類似於國內,政府機構也和我們國內基本上差不多。佤邦有個聯合黨,總書記兼政府主席是鮑有祥。佤邦分南北兩塊區域,在民地武裡面算是大的,擁有正規軍三萬多,加上預備役可以武裝起十萬兵力來,所以緬甸政府很聰明,這些年緬甸政府沒閒著,對各個實力比較弱得民地武實行殲滅。08年通過果敢內部的動亂,緬甸政府一舉收復果敢。但是緬甸政府至今不敢動佤邦,緬甸政府很聰明,暫時它還不想樹敵太多。但是佤邦要認識到,脣亡齒寒,現在不打佤邦,不代表以後不打。

我們中國人對第一特區果敢並不陌生,所謂果敢族其實就是我們漢族,據說是明末隨永立帝遷過去漢人後裔,現在人口有十五萬。規模相當於國內的一個縣。果敢以前也是高度自治,基本上也是一個獨立王國,擁有自己的政府機構和軍隊。無奈08年兵變緬軍趁虛而入,趁機收復了果敢。可談我們漢人總是內鬥在行,總是因為內部的鬥爭讓外敵進入。

戰後以彭家聲為首的果敢同盟軍一度消失在人們的視野裡,幾年後同盟軍東山再起,現在兵力達到五千多人,總書記是彭家聲的兒子彭德仁。這幾年果敢同盟軍和緬甸政府軍打的不可開交,曾一度兵圍老街,後因兵力懸殊太大不得不退兵。現在和緬甸政府軍屬於僵持階段,雙方都沒有太大的進展。

現在主要和緬甸政府軍在打仗的地方組裝有這麼幾家,果敢同盟軍、德昂軍、若開軍、克欽軍。也正是因為緬甸軍對這幾家地方武裝打擊的比較厲害,所以這幾家形成了聯合,組建的聯合軍曾一度收復勐古縣城,最終還是不敵政府軍棄城而走。

現在和緬甸政府沒有開戰的地方武裝還有第四特區,第四特區領導人是林明賢,他是海南知青。當年緬共革命的時候很多中國知青抱著解放全人類的使命加入到緬共,最終緬共瓦解,當時手握兵力的緬共將領分分割據一方,其中就包括林明賢。現在四特區是各民地武當中經濟發展的最好的一個,也許是因為二三十多年沒有經歷戰火的原因吧。林明賢是彭家聲的女婿,也是因為這層關係,彭家聲敗退果敢後就到了四特區,經過林明賢的扶持果敢同盟軍才有能力東山再起。如今彭家聲在四特區養老,果敢同盟軍總部也設在四特區。

緬甸局勢有點類似於我們歷史上的諸侯割據或者軍閥混戰,造成這樣的原因是由來已久的。今後的走向除了各武裝拋開分歧聯合一致外,要不然被政府軍逐個消滅是遲早的事。因為任何一個政府也不會允許在政府之內還有獨立的政府,也不允許一個國家除了政府軍還有別的軍隊

利刃军事
2019-09-12

沒有外界干預就等於是退回到了二戰之前的混亂時代,緬甸那些民兵武裝和羅興亞人力量根本無力與政府軍抗衡,雖然緬甸政府軍也很弱,但政府到底是掌握著國家稅收有充足的資金來源,就像當年的工農紅軍打不過南京政府的中央軍一樣,緬甸地方武裝和伊斯蘭勢力同樣不是政府軍的對手。值得一提的是,緬甸反政府武裝各路人馬最高紀錄達到10萬之眾,而堅持到現在的還在抵抗政府軍的是鳳毛麟角。(下圖是緬甸象徵佛教大金塔)假如沒有外來勢力緬甸政府,能解除民地武裝和解決羅興亞人嗎?為什麼?

假如沒有聯合國的人道主義限制,緬甸政府軍完全可以對若開邦的130萬羅興亞人展開軍事圍剿,以緬甸5000萬佛教徒的實力足以碾壓這區區百餘萬羅興亞人了。這種衝突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屠殺現象,因為羅興亞人的故鄉孟家國太窮了,孟加拉全境14.75萬平方公里人口突破1.6億人,是個嚴重落後的農業國,130萬羅興亞人就足以摧毀它的經濟;

印度更是明確表示不僅不會接受這些羅興亞人,連國內的6萬多羅興亞難民也都是非法移民,無家可歸的羅興亞人除了和政府軍火拼就沒有別的出路了,如果沒有國家社會的監督政府軍會怎樣對待他們可想而知。羅興亞的穆斯林武裝最高紀錄達到了3000人的規模,雖然他們驍勇善戰但是現代化戰爭拼的是後勤和裝備,政府軍有一百種辦法打敗他們。

至於說大家熟知的克欽邦、撣邦兩地反政府武裝其實並不成氣候,他們大多數是佔山為王的軍閥組織,不僅沒有統一性,也缺乏傳承性和可出續發展的基礎,註定會不是政府軍對手。其實緬甸擁有多達100種少數民族,且大多數少數民族都和政府軍關係不好,除了上述3個邦之外孟邦、佤邦等都存在反政府情緒,尤其是佤邦最讓政府軍頭痛,該邦反政府軍規模超過3萬,控制人口22萬以上。即便如此,沒有外界的支援它們根本不可能堅持到現在。

谢承杰
2019-02-20

羅興亞人聚居的地區已經淪落為恐怖分裂分子的基地,各種實力都在暗中操縱著難民!短時間內幾乎沒有可能安定下來。素季本來對若開邦是抱有希望的,並且提出了合理解決方案。可是隨著問題日益複雜,特別是宗教之間的不可調和,以及面臨國家分裂的危機讓素季重回到強硬立場。

西方勢力對羅興亞人的表面上支持是大肆宣揚人權,暗中縱容暴力對抗。使羅興亞人直接站在了緬甸政府的對立面,可謂火上澆油用心歹毒!看著這一群被染色的羅興亞人緬甸政府唯有強硬到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