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味品與用藥注意事項?

調味品與用藥注意事項?
1 個回答
健康守门人
2017-03-14

調味品是人們一日三餐不可缺少的食物,但患者用藥時調味品就不能依個人口味而隨便吃,應注意少用或“忌用”某些調味品,否則影響藥效,甚至加重病情或舊病復發。現將常見的調味品對藥物療效的影響,列舉如下:

食醋與服藥

1.食醋的成分為醋酸,在未被人體吸收代謝之前是酸性物質。與鹼性藥同服可發生酸鹼中和反應,使藥品失效。如抗酸藥氫氧化鋁凝膠(胃舒平)、鋁碳酸鎂片等,及含碳酸氫鈉的中成藥大黃碳酸氫鈉片、小兒消食片、複方田七胃痛膠囊、野蘇膠囊等。

2.需服用碳酸氫鈉鹼化尿液的情況,不宜與食醋同服。如痛風患者需服用碳酸氫鈉鹼化尿液,促進尿酸的排洩。磺胺藥服用碳酸氫鈉鹼化尿液,防止結晶、尿閉和血尿。

糖與服藥

1.糖能減慢胃容物排空速度,延緩藥物的吸收,如減弱解熱鎮痛藥、感冒藥、異煙肼、維生素等的吸收。

2.苦味健胃藥(健胃散、大黃碳酸氫鈉片等)與糖同服,可失去增強食慾、助消化作用。

3.含鐵、鈣等元素和其他雜質較多的紅糖,與異煙肼、諾氟沙星等喹諾酮類抗菌藥可形成不溶性絡合物,使得吸收減少,生物效應降低而影響藥效。

4.糖尿病患者服降糖藥時忌與“糖”及高血糖指數的食物,如粟米片、土豆、曲奇、全麥包、西瓜、菠蘿、香蕉、葡萄等同服。

醬與服藥

1.醬屬於隱形鹽,含有豐富的金屬離子,容易和四環素族、喹諾酮類等抗菌藥絡合,形成的結合物不易被胃腸道吸收,降低其抗菌效果。

2.在服用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如優降寧、甲基苄肼、苯二肼等)時不要食用醬類,否則會引起噁心、嘔吐、腹痛、腹瀉、頭痛、頭暈、高血壓等副作用,不僅降低藥物效果,還會增加痛苦。

味精與服藥

1.味精以穀氨酸鈉為主,屬於隱形鹽,攝入過多會使人體的各種神經功能處於抑制狀態,從而出現眩暈、頭痛、肌肉痙攣等不良反應。老年人、高血壓患者、腎病患者等在服藥時禁吃或少吃味精。

2.藥物一般經腎臟排出,味精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如果同時服用,會增加腎臟的負擔。服用利尿藥、腎上腺皮質激素時要特別注意。

3.味精可降低長春新鹼的毒性反應,但亦可降低其抗肝腫瘤的藥理作用。

4.味精與抗膽鹼藥(山莨菪鹼、東莨菪鹼、顛茄等)合用,可減弱抗膽鹼藥的藥效。

食鹽與服藥

1.食鹽可降低降壓藥、利尿藥、腎上腺皮質激素等藥物的療效。在服用這些藥物時,應少吃鹽及含鈉較高的“隱形鹽”食品,如味精、醬油、番茄醬、甜麵醬、黃醬、辣醬、腐乳等調味品;鹹菜、醬菜、鹹蛋等醃製品;香腸、午餐肉、醬牛肉、火腿等熟肉製品;甜點、冰激凌、飲料、話梅、果脯、肉乾等零食。

2.風溼病伴有心臟損害者,在使用水楊酸鈉治療期間,要限制食鹽的攝入,因為鈉鹽的滲透壓的作用可使血容量增加,可促發或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

3.服用解熱鎮痛藥保泰鬆時,如用淡鹽水送服,會加重這些藥物的“鈉瀦留”作用,容易產生水腫。

4.食鹽還可加速碘在人體內的排洩,故服用碘劑的病人應採用忌鹽或低鹽飲食。

油(脂肪)與服藥

1.植物類食油,如花生油、豆油、芝麻油、橄欖油等,可增強降脂藥物的效果。動物油,主要是豬油、牛油、羊油、雞油等含脂肪量高,屬於高脂食物,能增加體內脂肪存貯,而降低某些治療及降低血脂藥物的功效。

2.藥物的起效時間與胃排空(胃空速率)密切相關,如葷類混合食物胃排空需要3~5小時、肉類、蛋白、脂肪混合食物胃排空則需要10小時,與小腸吸收的藥物同服,可顯著延緩的起效時間,甚至失去治療作用。

3.減少或延緩藥物的吸收 大量食用高脂食物時,不宜服用鐵劑如硫酸亞鐵、富馬酸鐵、碳酸亞鐵等。因為油脂能抑制胃酸的分泌,影響鐵離子的轉化,從而減少鐵在胃腸道的吸收。高脂食物能降低強力黴素、四環素、西地那非、茚地那韋、安普那韋、他克莫司、齊多夫定等的吸收或吸收速率。因此,不宜與脂肪性食物同服。

4.增加藥物的吸收 利福噴汀、洛匹那韋、利托那韋、艾法韋侖、特比萘芬、頭孢託侖匹酯、泊沙康唑,與食物(特別是脂肪性食物)同服,可促進吸收,增加生物利用度。但驅蟲藥如甲苯達唑等,在腸道內發揮局部治療作用,如攝入過多高脂食物,可增加脂溶性的驅蟲藥的溶解度並促進其吸收,使腸道藥物濃度下降,既降低療效又增加毒性。因此服用驅蟲藥時,忌食用油脂性食物。

5.尼索地平與食物同服,可減輕胃腸道不良反應。但高脂飲食可影響本藥某些包衣片的釋放特性,使在近端小腸的釋放增加,總吸收量降低。因此本藥包衣片應在餐前1小時或餐後2小時服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