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為孩子的朋友?

10 個回答
玲子智慧家教看招
2019-08-18

前些日子,北大學子吳謝宇弒母案刷爆了全網絡,人們驚訝他這種野獸般行為的同時,也一直在好奇和疑問為什麼這樣一個高學歷,從小品學兼優的同學會殘忍的殺害自己的母親。很多人都不理解,到底他身上發生了什麼,為何他會殘忍的傷害含辛茹苦把他撫養成人的母親。

據知情人士分析:導火索是母親不同意他和一名風月女子交往,但從他的成長經歷來看,吳謝宇是因為父親死後母親對他的態度發生改變,母親也從此變得沉默寡言。在這樣的壓力和束縛下,他是肯定是十分遵循母親的意願,一刻也不敢違背母親的意志。在這種長時間的壓制中,他已經形成了對母親的恨,想要反抗母親對他的管束和壓制。從他殺害自己的母親時的殘忍和之後的鎮定自若,可以大概推算出來,殺害他的母親讓他得到了一種心靈的解脫。(資料來源於騰訊網教育幫幫樂2019-08-14 22:08:44)

再讓我們盤點一下近幾年全國發生的弒母案:

2019.3.18

上午,楊某被發現死於家中,其13歲的兒子邵某有重大作案嫌疑,現已被抓獲。經查,16日晚,邵某因不服楊某管教,雙方發生激烈衝突,致楊某身亡。

2018.12

湖南沅江市泗湖山鎮發生了一起讓人毛骨悚人的大案件,村裡12歲的男孩吳某康,親手殺死了他34歲的親生母親陳欣(化名)。此案件使得當地的村民們心有餘悸的議論紛紛,同樣引起了當地全國人名的公憤。

所有這些事件讓我們覺得毛骨悚然但又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那麼愛孩子的母親,卻會被自己親生所愛的孩子殺掉?

仔細分析這些案件之後,發現它們都有共同或相似的地方:1、孩子的法律意識淡薄2、父母管控過嚴3、親子關係問題多,壓力 、矛盾的逐步累積、擴大與爆發4、孩子的學習壓力較大5、父母分居或家庭暴力專制6、孩子曾是“好學生”,但性格孤僻。

這些都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父母僅有一廂情願的愛,是遠遠不夠的!!

那麼,如何做智慧的家長,正確地愛孩子?怎樣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成為孩子的朋友,讓孩子真正地愛我們呢?

一、明確愛的前提和邊界,給孩子從小確立規則

嬰兒期母親無條件的完全包容的愛,不能延續孩子的一生。在孩子幼兒和小學階段,就要給孩子確立做人做事的規則了。

比如:遵守法律;尊重生命;尊重別人,不能嘲笑挖苦諷刺別人;打人是不對的,不能大人;不能偷搶別人的東西等等。

這些做人做事的原則性問題,家長不僅自身要態這些做人做事的原則性問題,家長不僅自身要態度明確,旗幟鮮明,對待要求孩子也是。小孩子是沒有是非觀念的,不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因此,家長給孩子從小就要立規矩,擺事實講道理明確後果,孩子就會內化為自己的觀念和行為,長大才不會在這些原則性問題上意識模糊,以身試法。

二、準確正確地定位親子關係:原則前提下的民主平等。既不能高高在上頤指氣使,更不能暴力專制;又不能低三下四,唯孩子是從

除了原則性問題外,家長要想成為孩子的朋友,就必須準確正確地定位與孩子的親子關係了。

家長要明確:孩子從一出生起,就已經成了一個獨立的個體。即使再小,也有自身的情感。再稍大一點,就慢慢會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識。請記住:孩子絕不是大人的附屬物!

不要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管控兒童,作為家長感覺自己擁有絕對的權威,對孩子上頤指氣使,甚至是暴力專制,從而讓孩子心中積累不滿和怨氣,時間長了,就會變成深切的恨。也不要對孩子過分寵溺,唯孩子是從,孩子說什麼就是什麼,什麼都聽孩子的,甚至對孩子低三下四,把孩子的位置抬得過高。這樣的孩子,會以自我為中心,根本就不考慮別人的感受。長大一點,家長根本就管不住孩子,孩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做壞事甚至危害社會。“慈母多敗兒”,溺愛也會害了孩子。

正確的親子關係應該是:原則前提下的民主平等。與孩子一起遵守原則和規矩。尊重孩子獨立的人格,允許孩子有自己的話語權,傾聽孩子的心聲,尊重支持孩子的正確決定,與孩子平等友好相處。

三、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家庭成員彼此態度真誠坦誠、推心置腹,經常一起交流各自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相互鼓勵支持、提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

良好的家庭環境,應該是善良友愛、民主平等、溫馨自由的。這就需要父母雙方的共同努力。即使是單親家庭,也可以營造善良友愛、民主平等、溫馨自由的家庭氛圍。

相互溝通交流的出發點首先應該是善意友好的,是出於關心和愛護。其次要講究溝通交流的方式方法,改掉強硬、武斷的說話方式(譬如你怎麼那麼磨蹭、你腦子進水啦、你怎麼那麼不聽話等等“你句式”),變為理智的、實事求是的、誠意十足的“我句式”(我看到你寫這項作業已經花了一個小時了,我都有點兒著急了;兒子,我們已經約好的玩電腦到十點,時間已經到了等等)。

經常一起交流各自的學習、工作、生活,可以和孩子說說自己在工作上取得的成績與問題,讓孩子談談自己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對孩子的進步及時地表揚,出現問題可以提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讓孩子及時加以糾正和改進。

家庭成員之間要相互鼓勵和支持,共同面對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參與到彼此的生活中,才能更鮮明地感覺彼此是生命中密切相連的一部分。

四、尊重、理解、信任、欣賞、支持、引導

尊重。尊重孩子獨立的人格,不說侮辱孩子人格的話,不給孩子貼上各種負面標籤。比如:不要說孩子是豬腦子、膽小鬼、蠢貨、小氣鬼、自私鬼、你怎麼不去死等等之類的帶有侮辱性的消極話語,對孩子的內心會造成極大的傷害;尊重孩子的正當權利。比如不偷看孩子的日記,尊重孩子的隱私權,傾聽孩子的心聲,讓孩子有自由表達想法的話語權等等;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每個人的興趣愛好在心中佔有異常重要的地位,要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給孩子一定的自由成長空間,如果一味壓制,結果只能適得其反。比如,孩子喜歡看的科幻漫畫書,被你一氣之下給撕了,孩子在心裡肯定會恨你,從而逆反。

理解。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 理解。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行為,而不是一味地站在成人的角度去衡量和要求孩子,要求孩子聽話當乖孩子。比如,孩子在學校和老師頂嘴了,家長就不問青紅皁白地把孩子批一頓,有的孩子小,甚至還動手打孩子。正確的做法是:先問問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如果確實也有老師的不對,教會孩子怎樣處理問題。比如,可以下課之後與老師私下溝通,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或者和家長說了之後,家長與老師進行理智有效的溝通等等。

信任。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向善的、是追求進步的、是優秀的。不要經常懷疑孩子、不相信孩子。比如,孩子在學校撿到鉛筆或者筆記本等帶回了家,家長就懷疑是孩子故意拿了別人的東西;孩子成績一直不錯,突然一次沒考好,就懷疑孩子最近上課沒用心聽講,從而對孩子批評、打擊。懷疑會傷害孩子的感情,讓孩子也覺得你不可信任,從而不願意在家長面前展示真實的自己,會出現欺騙、謊言和淡漠的親子關係。

欣賞。每個生命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作為家長要善於發現並時常肯定孩子的優點。孩子在自己喜歡的領域中活動是十分投入、十分自信的,所以家長要了解孩子的特點,善於發現他們的優點並經常給予表揚和肯定,這是孩子充滿自信,不斷進步的力量源泉。千萬不要把孩子的缺點掛在嘴上,讓孩子產生自卑感。

支持。讓孩子做自己的主人,自己決定自己的事情,並尊重和支持孩子自己合理正確的決定。這樣的父母,才是孩子人生成長道路上的堅強後盾,會增添孩子勇往直前的勇氣、力量和信心。

引導。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最智慧的父母,是有心無痕地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從而讓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順利前行。比如第二屆《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武亦姝,不僅詩詞了得,還寫得一手好字,今年高考又被清華大學錄取。可謂才華橫溢。看了她的成長經歷後,發現她的成長與父母的引導和教育密不可分。她母親從她小時候就開始帶著她一起角色扮演名著情節,改編故事結局。家裡經常玩“詩詞接龍”遊戲,誰輸了誰就做家務。正是父母長期的引導和堅持,武亦姝才成長為今天才華橫溢的詩詞才女。

五、高質量陪伴孩子,可以一起活動、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共同成長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高質量的陪伴,不僅可以讓孩子成為你的朋友,而且能讓孩子變得優秀和卓越。

一篇名為《詩詞才女武亦姝考入清華:每一個橫空出世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的文章,在前段時間刷爆各大媒體和網絡,短時間內閱讀量就達到五個億。文章提到詩詞才女武亦姝和廣西高考狀元楊晨煜,小時候都離不開父母用心地陪伴。高質量的陪伴,包括和孩子一起閱讀、一起玩智力遊戲、一起鍛鍊健身、一起探討學習生活中的問題等等。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活動,還可以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比如親子閱讀,一起探討書中的觀點、情節;改編故事;觀看有意義的電影;一起外出旅遊,遊覽名勝古蹟等等,做孩子的朋友,與孩子一起共同成長。

總之,智慧地愛孩子,引導孩子向善向上向美;與孩子做人格平等的朋友,尊重、理解、信任、欣賞、支持孩子;真誠地與孩子溝通交流;高質量陪伴,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與孩子共同成長,就一定可以成為孩子的朋友,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讓孩子也真心地愛我們。

本文原創首發,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和交流!!


前些日子,北大學子吳謝宇弒母案刷爆了全網絡,人們驚訝他這種野獸般行為的同時,也一直在好奇和疑問為什麼這樣一個高學歷,從小品學兼優的同學會殘忍的殺害自己的母親。很多人都不理解,到底他身上發生了什麼,為何他會殘忍的傷害含辛茹苦把他撫養成人的母親。

據知情人士分析:導火索是母親不同意他和一名風月女子交往,但從他的成長經歷來看,吳謝宇是因為父親死後母親對他的態度發生改變,母親也從此變得沉默寡言。在這樣的壓力和束縛下,他是肯定是十分遵循母親的意願,一刻也不敢違背母親的意志。在這種長時間的壓制中,他已經形成了對母親的恨,想要反抗母親對他的管束和壓制。從他殺害自己的母親時的殘忍和之後的鎮定自若,可以大概推算出來,殺害他的母親讓他得到了一種心靈的解脫。(資料來源於騰訊網教育幫幫樂2019-08-14 22:08:44)

再讓我們盤點一下近幾年全國發生的弒母案:

2019.3.18

上午,楊某被發現死於家中,其13歲的兒子邵某有重大作案嫌疑,現已被抓獲。經查,16日晚,邵某因不服楊某管教,雙方發生激烈衝突,致楊某身亡。

2018.12

湖南沅江市泗湖山鎮發生了一起讓人毛骨悚人的大案件,村裡12歲的男孩吳某康,親手殺死了他34歲的親生母親陳欣(化名)。此案件使得當地的村民們心有餘悸的議論紛紛,同樣引起了當地全國人名的公憤。

所有這些事件讓我們覺得毛骨悚然但又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那麼愛孩子的母親,卻會被自己親生所愛的孩子殺掉?

仔細分析這些案件之後,發現它們都有共同或相似的地方:1、孩子的法律意識淡薄2、父母管控過嚴3、親子關係問題多,壓力 、矛盾的逐步累積、擴大與爆發4、孩子的學習壓力較大5、父母分居或家庭暴力專制6、孩子曾是“好學生”,但性格孤僻。

這些都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父母僅有一廂情願的愛,是遠遠不夠的!!

那麼,如何做智慧的家長,正確地愛孩子?怎樣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成為孩子的朋友,讓孩子真正地愛我們呢?

一、明確愛的前提和邊界,給孩子從小確立規則

嬰兒期母親無條件的完全包容的愛,不能延續孩子的一生。在孩子幼兒和小學階段,就要給孩子確立做人做事的規則了。

比如:遵守法律;尊重生命;尊重別人,不能嘲笑挖苦諷刺別人;打人是不對的,不能大人;不能偷搶別人的東西等等。

這些做人做事的原則性問題,家長不僅自身要態這些做人做事的原則性問題,家長不僅自身要態度明確,旗幟鮮明,對待要求孩子也是。小孩子是沒有是非觀念的,不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因此,家長給孩子從小就要立規矩,擺事實講道理明確後果,孩子就會內化為自己的觀念和行為,長大才不會在這些原則性問題上意識模糊,以身試法。

二、準確正確地定位親子關係:原則前提下的民主平等。既不能高高在上頤指氣使,更不能暴力專制;又不能低三下四,唯孩子是從

除了原則性問題外,家長要想成為孩子的朋友,就必須準確正確地定位與孩子的親子關係了。

家長要明確:孩子從一出生起,就已經成了一個獨立的個體。即使再小,也有自身的情感。再稍大一點,就慢慢會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識。請記住:孩子絕不是大人的附屬物!

不要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管控兒童,作為家長感覺自己擁有絕對的權威,對孩子上頤指氣使,甚至是暴力專制,從而讓孩子心中積累不滿和怨氣,時間長了,就會變成深切的恨。也不要對孩子過分寵溺,唯孩子是從,孩子說什麼就是什麼,什麼都聽孩子的,甚至對孩子低三下四,把孩子的位置抬得過高。這樣的孩子,會以自我為中心,根本就不考慮別人的感受。長大一點,家長根本就管不住孩子,孩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做壞事甚至危害社會。“慈母多敗兒”,溺愛也會害了孩子。

正確的親子關係應該是:原則前提下的民主平等。與孩子一起遵守原則和規矩。尊重孩子獨立的人格,允許孩子有自己的話語權,傾聽孩子的心聲,尊重支持孩子的正確決定,與孩子平等友好相處。

三、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家庭成員彼此態度真誠坦誠、推心置腹,經常一起交流各自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相互鼓勵支持、提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

良好的家庭環境,應該是善良友愛、民主平等、溫馨自由的。這就需要父母雙方的共同努力。即使是單親家庭,也可以營造善良友愛、民主平等、溫馨自由的家庭氛圍。

相互溝通交流的出發點首先應該是善意友好的,是出於關心和愛護。其次要講究溝通交流的方式方法,改掉強硬、武斷的說話方式(譬如你怎麼那麼磨蹭、你腦子進水啦、你怎麼那麼不聽話等等“你句式”),變為理智的、實事求是的、誠意十足的“我句式”(我看到你寫這項作業已經花了一個小時了,我都有點兒著急了;兒子,我們已經約好的玩電腦到十點,時間已經到了等等)。

經常一起交流各自的學習、工作、生活,可以和孩子說說自己在工作上取得的成績與問題,讓孩子談談自己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對孩子的進步及時地表揚,出現問題可以提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讓孩子及時加以糾正和改進。

家庭成員之間要相互鼓勵和支持,共同面對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參與到彼此的生活中,才能更鮮明地感覺彼此是生命中密切相連的一部分。

四、尊重、理解、信任、欣賞、支持、引導

尊重。尊重孩子獨立的人格,不說侮辱孩子人格的話,不給孩子貼上各種負面標籤。比如:不要說孩子是豬腦子、膽小鬼、蠢貨、小氣鬼、自私鬼、你怎麼不去死等等之類的帶有侮辱性的消極話語,對孩子的內心會造成極大的傷害;尊重孩子的正當權利。比如不偷看孩子的日記,尊重孩子的隱私權,傾聽孩子的心聲,讓孩子有自由表達想法的話語權等等;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每個人的興趣愛好在心中佔有異常重要的地位,要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給孩子一定的自由成長空間,如果一味壓制,結果只能適得其反。比如,孩子喜歡看的科幻漫畫書,被你一氣之下給撕了,孩子在心裡肯定會恨你,從而逆反。

理解。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 理解。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行為,而不是一味地站在成人的角度去衡量和要求孩子,要求孩子聽話當乖孩子。比如,孩子在學校和老師頂嘴了,家長就不問青紅皁白地把孩子批一頓,有的孩子小,甚至還動手打孩子。正確的做法是:先問問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如果確實也有老師的不對,教會孩子怎樣處理問題。比如,可以下課之後與老師私下溝通,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或者和家長說了之後,家長與老師進行理智有效的溝通等等。

信任。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向善的、是追求進步的、是優秀的。不要經常懷疑孩子、不相信孩子。比如,孩子在學校撿到鉛筆或者筆記本等帶回了家,家長就懷疑是孩子故意拿了別人的東西;孩子成績一直不錯,突然一次沒考好,就懷疑孩子最近上課沒用心聽講,從而對孩子批評、打擊。懷疑會傷害孩子的感情,讓孩子也覺得你不可信任,從而不願意在家長面前展示真實的自己,會出現欺騙、謊言和淡漠的親子關係。

欣賞。每個生命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作為家長要善於發現並時常肯定孩子的優點。孩子在自己喜歡的領域中活動是十分投入、十分自信的,所以家長要了解孩子的特點,善於發現他們的優點並經常給予表揚和肯定,這是孩子充滿自信,不斷進步的力量源泉。千萬不要把孩子的缺點掛在嘴上,讓孩子產生自卑感。

支持。讓孩子做自己的主人,自己決定自己的事情,並尊重和支持孩子自己合理正確的決定。這樣的父母,才是孩子人生成長道路上的堅強後盾,會增添孩子勇往直前的勇氣、力量和信心。

引導。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最智慧的父母,是有心無痕地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從而讓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順利前行。比如第二屆《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武亦姝,不僅詩詞了得,還寫得一手好字,今年高考又被清華大學錄取。可謂才華橫溢。看了她的成長經歷後,發現她的成長與父母的引導和教育密不可分。她母親從她小時候就開始帶著她一起角色扮演名著情節,改編故事結局。家裡經常玩“詩詞接龍”遊戲,誰輸了誰就做家務。正是父母長期的引導和堅持,武亦姝才成長為今天才華橫溢的詩詞才女。

五、高質量陪伴孩子,可以一起活動、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共同成長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高質量的陪伴,不僅可以讓孩子成為你的朋友,而且能讓孩子變得優秀和卓越。

一篇名為《詩詞才女武亦姝考入清華:每一個橫空出世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的文章,在前段時間刷爆各大媒體和網絡,短時間內閱讀量就達到五個億。文章提到詩詞才女武亦姝和廣西高考狀元楊晨煜,小時候都離不開父母用心地陪伴。高質量的陪伴,包括和孩子一起閱讀、一起玩智力遊戲、一起鍛鍊健身、一起探討學習生活中的問題等等。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活動,還可以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比如親子閱讀,一起探討書中的觀點、情節;改編故事;觀看有意義的電影;一起外出旅遊,遊覽名勝古蹟等等,做孩子的朋友,與孩子一起共同成長。

總之,智慧地愛孩子,引導孩子向善向上向美;與孩子做人格平等的朋友,尊重、理解、信任、欣賞、支持孩子;真誠地與孩子溝通交流;高質量陪伴,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與孩子共同成長,就一定可以成為孩子的朋友,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讓孩子也真心地愛我們。

本文原創首發,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和交流!!



前些日子,北大學子吳謝宇弒母案刷爆了全網絡,人們驚訝他這種野獸般行為的同時,也一直在好奇和疑問為什麼這樣一個高學歷,從小品學兼優的同學會殘忍的殺害自己的母親。很多人都不理解,到底他身上發生了什麼,為何他會殘忍的傷害含辛茹苦把他撫養成人的母親。

據知情人士分析:導火索是母親不同意他和一名風月女子交往,但從他的成長經歷來看,吳謝宇是因為父親死後母親對他的態度發生改變,母親也從此變得沉默寡言。在這樣的壓力和束縛下,他是肯定是十分遵循母親的意願,一刻也不敢違背母親的意志。在這種長時間的壓制中,他已經形成了對母親的恨,想要反抗母親對他的管束和壓制。從他殺害自己的母親時的殘忍和之後的鎮定自若,可以大概推算出來,殺害他的母親讓他得到了一種心靈的解脫。(資料來源於騰訊網教育幫幫樂2019-08-14 22:08:44)

再讓我們盤點一下近幾年全國發生的弒母案:

2019.3.18

上午,楊某被發現死於家中,其13歲的兒子邵某有重大作案嫌疑,現已被抓獲。經查,16日晚,邵某因不服楊某管教,雙方發生激烈衝突,致楊某身亡。

2018.12

湖南沅江市泗湖山鎮發生了一起讓人毛骨悚人的大案件,村裡12歲的男孩吳某康,親手殺死了他34歲的親生母親陳欣(化名)。此案件使得當地的村民們心有餘悸的議論紛紛,同樣引起了當地全國人名的公憤。

所有這些事件讓我們覺得毛骨悚然但又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那麼愛孩子的母親,卻會被自己親生所愛的孩子殺掉?

仔細分析這些案件之後,發現它們都有共同或相似的地方:1、孩子的法律意識淡薄2、父母管控過嚴3、親子關係問題多,壓力 、矛盾的逐步累積、擴大與爆發4、孩子的學習壓力較大5、父母分居或家庭暴力專制6、孩子曾是“好學生”,但性格孤僻。

這些都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父母僅有一廂情願的愛,是遠遠不夠的!!

那麼,如何做智慧的家長,正確地愛孩子?怎樣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成為孩子的朋友,讓孩子真正地愛我們呢?

一、明確愛的前提和邊界,給孩子從小確立規則

嬰兒期母親無條件的完全包容的愛,不能延續孩子的一生。在孩子幼兒和小學階段,就要給孩子確立做人做事的規則了。

比如:遵守法律;尊重生命;尊重別人,不能嘲笑挖苦諷刺別人;打人是不對的,不能大人;不能偷搶別人的東西等等。

這些做人做事的原則性問題,家長不僅自身要態這些做人做事的原則性問題,家長不僅自身要態度明確,旗幟鮮明,對待要求孩子也是。小孩子是沒有是非觀念的,不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因此,家長給孩子從小就要立規矩,擺事實講道理明確後果,孩子就會內化為自己的觀念和行為,長大才不會在這些原則性問題上意識模糊,以身試法。

二、準確正確地定位親子關係:原則前提下的民主平等。既不能高高在上頤指氣使,更不能暴力專制;又不能低三下四,唯孩子是從

除了原則性問題外,家長要想成為孩子的朋友,就必須準確正確地定位與孩子的親子關係了。

家長要明確:孩子從一出生起,就已經成了一個獨立的個體。即使再小,也有自身的情感。再稍大一點,就慢慢會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識。請記住:孩子絕不是大人的附屬物!

不要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管控兒童,作為家長感覺自己擁有絕對的權威,對孩子上頤指氣使,甚至是暴力專制,從而讓孩子心中積累不滿和怨氣,時間長了,就會變成深切的恨。也不要對孩子過分寵溺,唯孩子是從,孩子說什麼就是什麼,什麼都聽孩子的,甚至對孩子低三下四,把孩子的位置抬得過高。這樣的孩子,會以自我為中心,根本就不考慮別人的感受。長大一點,家長根本就管不住孩子,孩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做壞事甚至危害社會。“慈母多敗兒”,溺愛也會害了孩子。

正確的親子關係應該是:原則前提下的民主平等。與孩子一起遵守原則和規矩。尊重孩子獨立的人格,允許孩子有自己的話語權,傾聽孩子的心聲,尊重支持孩子的正確決定,與孩子平等友好相處。

三、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家庭成員彼此態度真誠坦誠、推心置腹,經常一起交流各自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相互鼓勵支持、提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

良好的家庭環境,應該是善良友愛、民主平等、溫馨自由的。這就需要父母雙方的共同努力。即使是單親家庭,也可以營造善良友愛、民主平等、溫馨自由的家庭氛圍。

相互溝通交流的出發點首先應該是善意友好的,是出於關心和愛護。其次要講究溝通交流的方式方法,改掉強硬、武斷的說話方式(譬如你怎麼那麼磨蹭、你腦子進水啦、你怎麼那麼不聽話等等“你句式”),變為理智的、實事求是的、誠意十足的“我句式”(我看到你寫這項作業已經花了一個小時了,我都有點兒著急了;兒子,我們已經約好的玩電腦到十點,時間已經到了等等)。

經常一起交流各自的學習、工作、生活,可以和孩子說說自己在工作上取得的成績與問題,讓孩子談談自己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對孩子的進步及時地表揚,出現問題可以提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讓孩子及時加以糾正和改進。

家庭成員之間要相互鼓勵和支持,共同面對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參與到彼此的生活中,才能更鮮明地感覺彼此是生命中密切相連的一部分。

四、尊重、理解、信任、欣賞、支持、引導

尊重。尊重孩子獨立的人格,不說侮辱孩子人格的話,不給孩子貼上各種負面標籤。比如:不要說孩子是豬腦子、膽小鬼、蠢貨、小氣鬼、自私鬼、你怎麼不去死等等之類的帶有侮辱性的消極話語,對孩子的內心會造成極大的傷害;尊重孩子的正當權利。比如不偷看孩子的日記,尊重孩子的隱私權,傾聽孩子的心聲,讓孩子有自由表達想法的話語權等等;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每個人的興趣愛好在心中佔有異常重要的地位,要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給孩子一定的自由成長空間,如果一味壓制,結果只能適得其反。比如,孩子喜歡看的科幻漫畫書,被你一氣之下給撕了,孩子在心裡肯定會恨你,從而逆反。

理解。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 理解。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行為,而不是一味地站在成人的角度去衡量和要求孩子,要求孩子聽話當乖孩子。比如,孩子在學校和老師頂嘴了,家長就不問青紅皁白地把孩子批一頓,有的孩子小,甚至還動手打孩子。正確的做法是:先問問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如果確實也有老師的不對,教會孩子怎樣處理問題。比如,可以下課之後與老師私下溝通,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或者和家長說了之後,家長與老師進行理智有效的溝通等等。

信任。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向善的、是追求進步的、是優秀的。不要經常懷疑孩子、不相信孩子。比如,孩子在學校撿到鉛筆或者筆記本等帶回了家,家長就懷疑是孩子故意拿了別人的東西;孩子成績一直不錯,突然一次沒考好,就懷疑孩子最近上課沒用心聽講,從而對孩子批評、打擊。懷疑會傷害孩子的感情,讓孩子也覺得你不可信任,從而不願意在家長面前展示真實的自己,會出現欺騙、謊言和淡漠的親子關係。

欣賞。每個生命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作為家長要善於發現並時常肯定孩子的優點。孩子在自己喜歡的領域中活動是十分投入、十分自信的,所以家長要了解孩子的特點,善於發現他們的優點並經常給予表揚和肯定,這是孩子充滿自信,不斷進步的力量源泉。千萬不要把孩子的缺點掛在嘴上,讓孩子產生自卑感。

支持。讓孩子做自己的主人,自己決定自己的事情,並尊重和支持孩子自己合理正確的決定。這樣的父母,才是孩子人生成長道路上的堅強後盾,會增添孩子勇往直前的勇氣、力量和信心。

引導。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最智慧的父母,是有心無痕地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從而讓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順利前行。比如第二屆《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武亦姝,不僅詩詞了得,還寫得一手好字,今年高考又被清華大學錄取。可謂才華橫溢。看了她的成長經歷後,發現她的成長與父母的引導和教育密不可分。她母親從她小時候就開始帶著她一起角色扮演名著情節,改編故事結局。家裡經常玩“詩詞接龍”遊戲,誰輸了誰就做家務。正是父母長期的引導和堅持,武亦姝才成長為今天才華橫溢的詩詞才女。

五、高質量陪伴孩子,可以一起活動、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共同成長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高質量的陪伴,不僅可以讓孩子成為你的朋友,而且能讓孩子變得優秀和卓越。

一篇名為《詩詞才女武亦姝考入清華:每一個橫空出世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的文章,在前段時間刷爆各大媒體和網絡,短時間內閱讀量就達到五個億。文章提到詩詞才女武亦姝和廣西高考狀元楊晨煜,小時候都離不開父母用心地陪伴。高質量的陪伴,包括和孩子一起閱讀、一起玩智力遊戲、一起鍛鍊健身、一起探討學習生活中的問題等等。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活動,還可以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比如親子閱讀,一起探討書中的觀點、情節;改編故事;觀看有意義的電影;一起外出旅遊,遊覽名勝古蹟等等,做孩子的朋友,與孩子一起共同成長。

總之,智慧地愛孩子,引導孩子向善向上向美;與孩子做人格平等的朋友,尊重、理解、信任、欣賞、支持孩子;真誠地與孩子溝通交流;高質量陪伴,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與孩子共同成長,就一定可以成為孩子的朋友,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讓孩子也真心地愛我們。

本文原創首發,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和交流!!




前些日子,北大學子吳謝宇弒母案刷爆了全網絡,人們驚訝他這種野獸般行為的同時,也一直在好奇和疑問為什麼這樣一個高學歷,從小品學兼優的同學會殘忍的殺害自己的母親。很多人都不理解,到底他身上發生了什麼,為何他會殘忍的傷害含辛茹苦把他撫養成人的母親。

據知情人士分析:導火索是母親不同意他和一名風月女子交往,但從他的成長經歷來看,吳謝宇是因為父親死後母親對他的態度發生改變,母親也從此變得沉默寡言。在這樣的壓力和束縛下,他是肯定是十分遵循母親的意願,一刻也不敢違背母親的意志。在這種長時間的壓制中,他已經形成了對母親的恨,想要反抗母親對他的管束和壓制。從他殺害自己的母親時的殘忍和之後的鎮定自若,可以大概推算出來,殺害他的母親讓他得到了一種心靈的解脫。(資料來源於騰訊網教育幫幫樂2019-08-14 22:08:44)

再讓我們盤點一下近幾年全國發生的弒母案:

2019.3.18

上午,楊某被發現死於家中,其13歲的兒子邵某有重大作案嫌疑,現已被抓獲。經查,16日晚,邵某因不服楊某管教,雙方發生激烈衝突,致楊某身亡。

2018.12

湖南沅江市泗湖山鎮發生了一起讓人毛骨悚人的大案件,村裡12歲的男孩吳某康,親手殺死了他34歲的親生母親陳欣(化名)。此案件使得當地的村民們心有餘悸的議論紛紛,同樣引起了當地全國人名的公憤。

所有這些事件讓我們覺得毛骨悚然但又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那麼愛孩子的母親,卻會被自己親生所愛的孩子殺掉?

仔細分析這些案件之後,發現它們都有共同或相似的地方:1、孩子的法律意識淡薄2、父母管控過嚴3、親子關係問題多,壓力 、矛盾的逐步累積、擴大與爆發4、孩子的學習壓力較大5、父母分居或家庭暴力專制6、孩子曾是“好學生”,但性格孤僻。

這些都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父母僅有一廂情願的愛,是遠遠不夠的!!

那麼,如何做智慧的家長,正確地愛孩子?怎樣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成為孩子的朋友,讓孩子真正地愛我們呢?

一、明確愛的前提和邊界,給孩子從小確立規則

嬰兒期母親無條件的完全包容的愛,不能延續孩子的一生。在孩子幼兒和小學階段,就要給孩子確立做人做事的規則了。

比如:遵守法律;尊重生命;尊重別人,不能嘲笑挖苦諷刺別人;打人是不對的,不能大人;不能偷搶別人的東西等等。

這些做人做事的原則性問題,家長不僅自身要態這些做人做事的原則性問題,家長不僅自身要態度明確,旗幟鮮明,對待要求孩子也是。小孩子是沒有是非觀念的,不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因此,家長給孩子從小就要立規矩,擺事實講道理明確後果,孩子就會內化為自己的觀念和行為,長大才不會在這些原則性問題上意識模糊,以身試法。

二、準確正確地定位親子關係:原則前提下的民主平等。既不能高高在上頤指氣使,更不能暴力專制;又不能低三下四,唯孩子是從

除了原則性問題外,家長要想成為孩子的朋友,就必須準確正確地定位與孩子的親子關係了。

家長要明確:孩子從一出生起,就已經成了一個獨立的個體。即使再小,也有自身的情感。再稍大一點,就慢慢會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識。請記住:孩子絕不是大人的附屬物!

不要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管控兒童,作為家長感覺自己擁有絕對的權威,對孩子上頤指氣使,甚至是暴力專制,從而讓孩子心中積累不滿和怨氣,時間長了,就會變成深切的恨。也不要對孩子過分寵溺,唯孩子是從,孩子說什麼就是什麼,什麼都聽孩子的,甚至對孩子低三下四,把孩子的位置抬得過高。這樣的孩子,會以自我為中心,根本就不考慮別人的感受。長大一點,家長根本就管不住孩子,孩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做壞事甚至危害社會。“慈母多敗兒”,溺愛也會害了孩子。

正確的親子關係應該是:原則前提下的民主平等。與孩子一起遵守原則和規矩。尊重孩子獨立的人格,允許孩子有自己的話語權,傾聽孩子的心聲,尊重支持孩子的正確決定,與孩子平等友好相處。

三、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家庭成員彼此態度真誠坦誠、推心置腹,經常一起交流各自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相互鼓勵支持、提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

良好的家庭環境,應該是善良友愛、民主平等、溫馨自由的。這就需要父母雙方的共同努力。即使是單親家庭,也可以營造善良友愛、民主平等、溫馨自由的家庭氛圍。

相互溝通交流的出發點首先應該是善意友好的,是出於關心和愛護。其次要講究溝通交流的方式方法,改掉強硬、武斷的說話方式(譬如你怎麼那麼磨蹭、你腦子進水啦、你怎麼那麼不聽話等等“你句式”),變為理智的、實事求是的、誠意十足的“我句式”(我看到你寫這項作業已經花了一個小時了,我都有點兒著急了;兒子,我們已經約好的玩電腦到十點,時間已經到了等等)。

經常一起交流各自的學習、工作、生活,可以和孩子說說自己在工作上取得的成績與問題,讓孩子談談自己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對孩子的進步及時地表揚,出現問題可以提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讓孩子及時加以糾正和改進。

家庭成員之間要相互鼓勵和支持,共同面對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參與到彼此的生活中,才能更鮮明地感覺彼此是生命中密切相連的一部分。

四、尊重、理解、信任、欣賞、支持、引導

尊重。尊重孩子獨立的人格,不說侮辱孩子人格的話,不給孩子貼上各種負面標籤。比如:不要說孩子是豬腦子、膽小鬼、蠢貨、小氣鬼、自私鬼、你怎麼不去死等等之類的帶有侮辱性的消極話語,對孩子的內心會造成極大的傷害;尊重孩子的正當權利。比如不偷看孩子的日記,尊重孩子的隱私權,傾聽孩子的心聲,讓孩子有自由表達想法的話語權等等;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給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間。每個人的興趣愛好在心中佔有異常重要的地位,要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給孩子一定的自由成長空間,如果一味壓制,結果只能適得其反。比如,孩子喜歡看的科幻漫畫書,被你一氣之下給撕了,孩子在心裡肯定會恨你,從而逆反。

理解。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 理解。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行為,而不是一味地站在成人的角度去衡量和要求孩子,要求孩子聽話當乖孩子。比如,孩子在學校和老師頂嘴了,家長就不問青紅皁白地把孩子批一頓,有的孩子小,甚至還動手打孩子。正確的做法是:先問問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如果確實也有老師的不對,教會孩子怎樣處理問題。比如,可以下課之後與老師私下溝通,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或者和家長說了之後,家長與老師進行理智有效的溝通等等。

信任。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向善的、是追求進步的、是優秀的。不要經常懷疑孩子、不相信孩子。比如,孩子在學校撿到鉛筆或者筆記本等帶回了家,家長就懷疑是孩子故意拿了別人的東西;孩子成績一直不錯,突然一次沒考好,就懷疑孩子最近上課沒用心聽講,從而對孩子批評、打擊。懷疑會傷害孩子的感情,讓孩子也覺得你不可信任,從而不願意在家長面前展示真實的自己,會出現欺騙、謊言和淡漠的親子關係。

欣賞。每個生命都是獨立的個體,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作為家長要善於發現並時常肯定孩子的優點。孩子在自己喜歡的領域中活動是十分投入、十分自信的,所以家長要了解孩子的特點,善於發現他們的優點並經常給予表揚和肯定,這是孩子充滿自信,不斷進步的力量源泉。千萬不要把孩子的缺點掛在嘴上,讓孩子產生自卑感。

支持。讓孩子做自己的主人,自己決定自己的事情,並尊重和支持孩子自己合理正確的決定。這樣的父母,才是孩子人生成長道路上的堅強後盾,會增添孩子勇往直前的勇氣、力量和信心。

引導。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最智慧的父母,是有心無痕地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從而讓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順利前行。比如第二屆《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武亦姝,不僅詩詞了得,還寫得一手好字,今年高考又被清華大學錄取。可謂才華橫溢。看了她的成長經歷後,發現她的成長與父母的引導和教育密不可分。她母親從她小時候就開始帶著她一起角色扮演名著情節,改編故事結局。家裡經常玩“詩詞接龍”遊戲,誰輸了誰就做家務。正是父母長期的引導和堅持,武亦姝才成長為今天才華橫溢的詩詞才女。

五、高質量陪伴孩子,可以一起活動、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共同成長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高質量的陪伴,不僅可以讓孩子成為你的朋友,而且能讓孩子變得優秀和卓越。

一篇名為《詩詞才女武亦姝考入清華:每一個橫空出世的孩子,背後都是父母的奮力託舉》的文章,在前段時間刷爆各大媒體和網絡,短時間內閱讀量就達到五個億。文章提到詩詞才女武亦姝和廣西高考狀元楊晨煜,小時候都離不開父母用心地陪伴。高質量的陪伴,包括和孩子一起閱讀、一起玩智力遊戲、一起鍛鍊健身、一起探討學習生活中的問題等等。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活動,還可以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比如親子閱讀,一起探討書中的觀點、情節;改編故事;觀看有意義的電影;一起外出旅遊,遊覽名勝古蹟等等,做孩子的朋友,與孩子一起共同成長。

總之,智慧地愛孩子,引導孩子向善向上向美;與孩子做人格平等的朋友,尊重、理解、信任、欣賞、支持孩子;真誠地與孩子溝通交流;高質量陪伴,培養共同的興趣愛好,與孩子共同成長,就一定可以成為孩子的朋友,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讓孩子也真心地愛我們。

本文原創首發,歡迎大家點贊、評論和交流!!




花样小丸子
2019-08-17

想做孩子的朋友不是口頭說說就可以的,一個健康孩子的成長需要和諧、愉快、積極與充滿愛的心理環境。

那麼在生活中怎樣與孩子做朋友呢?

1、做孩子興趣發展的朋友

最重要的是父母能安下心來,做孩子忠實的觀眾,成長中的孩子,最缺少的是“觀眾”。假如有人能欣賞自己,孩子會感覺做什麼都有動力,在孩子的興趣發展上這一點尤為突出,當然興趣培養不是越多越好,更不能盲目求多,要根據孩子的自身特點進行選擇。

2、做孩子學習知識的朋友

關鍵是在孩子遇到疑難問題時,父母要積極主動參與和孩子一起研究討論。

3、花些時間瞭解那些流行的東西

無論是歌星、青少年偶像,還是新電腦遊戲,父母都要花一些時間去了解,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加親子間更多的話題,另一方面還可以告訴孩子父母在乎他的興趣,而且還可以讓父母感覺自己更年輕。

4、做孩子娛樂的朋友

要捨得花時間與孩子一起玩耍,分享其中的快樂,孩子只有把父母當做自己的朋友,才會有無盡的花向父母傾訴,才會與父母一起分享喜與怒,父母要專心傾聽,更要表現出興趣,在恰當的時候表現自己的意見,或支持孩子的見解。

5、不要擺父母的架子

不要擺起架子,做“高高在上”的父母,要對孩子說心裡話,不要把話悶在肚子裡。讓孩子明白他對你是多麼重要,告訴他你多麼的愛她,慷慨的把你的時間分給她,但是對物質上不要有求必應,把孩子當作朋友,經常與她談心。可以告訴他你每天經歷的事情,也可以聽他向你講述他一天所經歷的事情,假如他告訴你做了什麼不該做的事,不要訓斥,不要生氣,多聽少說,當他認為與你聊天兒沒有“被懲罰的威脅”的時候,他才會無所不談。


想做孩子的朋友不是口頭說說就可以的,一個健康孩子的成長需要和諧、愉快、積極與充滿愛的心理環境。

那麼在生活中怎樣與孩子做朋友呢?

1、做孩子興趣發展的朋友

最重要的是父母能安下心來,做孩子忠實的觀眾,成長中的孩子,最缺少的是“觀眾”。假如有人能欣賞自己,孩子會感覺做什麼都有動力,在孩子的興趣發展上這一點尤為突出,當然興趣培養不是越多越好,更不能盲目求多,要根據孩子的自身特點進行選擇。

2、做孩子學習知識的朋友

關鍵是在孩子遇到疑難問題時,父母要積極主動參與和孩子一起研究討論。

3、花些時間瞭解那些流行的東西

無論是歌星、青少年偶像,還是新電腦遊戲,父母都要花一些時間去了解,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加親子間更多的話題,另一方面還可以告訴孩子父母在乎他的興趣,而且還可以讓父母感覺自己更年輕。

4、做孩子娛樂的朋友

要捨得花時間與孩子一起玩耍,分享其中的快樂,孩子只有把父母當做自己的朋友,才會有無盡的花向父母傾訴,才會與父母一起分享喜與怒,父母要專心傾聽,更要表現出興趣,在恰當的時候表現自己的意見,或支持孩子的見解。

5、不要擺父母的架子

不要擺起架子,做“高高在上”的父母,要對孩子說心裡話,不要把話悶在肚子裡。讓孩子明白他對你是多麼重要,告訴他你多麼的愛她,慷慨的把你的時間分給她,但是對物質上不要有求必應,把孩子當作朋友,經常與她談心。可以告訴他你每天經歷的事情,也可以聽他向你講述他一天所經歷的事情,假如他告訴你做了什麼不該做的事,不要訓斥,不要生氣,多聽少說,當他認為與你聊天兒沒有“被懲罰的威脅”的時候,他才會無所不談。



想做孩子的朋友不是口頭說說就可以的,一個健康孩子的成長需要和諧、愉快、積極與充滿愛的心理環境。

那麼在生活中怎樣與孩子做朋友呢?

1、做孩子興趣發展的朋友

最重要的是父母能安下心來,做孩子忠實的觀眾,成長中的孩子,最缺少的是“觀眾”。假如有人能欣賞自己,孩子會感覺做什麼都有動力,在孩子的興趣發展上這一點尤為突出,當然興趣培養不是越多越好,更不能盲目求多,要根據孩子的自身特點進行選擇。

2、做孩子學習知識的朋友

關鍵是在孩子遇到疑難問題時,父母要積極主動參與和孩子一起研究討論。

3、花些時間瞭解那些流行的東西

無論是歌星、青少年偶像,還是新電腦遊戲,父母都要花一些時間去了解,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加親子間更多的話題,另一方面還可以告訴孩子父母在乎他的興趣,而且還可以讓父母感覺自己更年輕。

4、做孩子娛樂的朋友

要捨得花時間與孩子一起玩耍,分享其中的快樂,孩子只有把父母當做自己的朋友,才會有無盡的花向父母傾訴,才會與父母一起分享喜與怒,父母要專心傾聽,更要表現出興趣,在恰當的時候表現自己的意見,或支持孩子的見解。

5、不要擺父母的架子

不要擺起架子,做“高高在上”的父母,要對孩子說心裡話,不要把話悶在肚子裡。讓孩子明白他對你是多麼重要,告訴他你多麼的愛她,慷慨的把你的時間分給她,但是對物質上不要有求必應,把孩子當作朋友,經常與她談心。可以告訴他你每天經歷的事情,也可以聽他向你講述他一天所經歷的事情,假如他告訴你做了什麼不該做的事,不要訓斥,不要生氣,多聽少說,當他認為與你聊天兒沒有“被懲罰的威脅”的時候,他才會無所不談。




想做孩子的朋友不是口頭說說就可以的,一個健康孩子的成長需要和諧、愉快、積極與充滿愛的心理環境。

那麼在生活中怎樣與孩子做朋友呢?

1、做孩子興趣發展的朋友

最重要的是父母能安下心來,做孩子忠實的觀眾,成長中的孩子,最缺少的是“觀眾”。假如有人能欣賞自己,孩子會感覺做什麼都有動力,在孩子的興趣發展上這一點尤為突出,當然興趣培養不是越多越好,更不能盲目求多,要根據孩子的自身特點進行選擇。

2、做孩子學習知識的朋友

關鍵是在孩子遇到疑難問題時,父母要積極主動參與和孩子一起研究討論。

3、花些時間瞭解那些流行的東西

無論是歌星、青少年偶像,還是新電腦遊戲,父母都要花一些時間去了解,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加親子間更多的話題,另一方面還可以告訴孩子父母在乎他的興趣,而且還可以讓父母感覺自己更年輕。

4、做孩子娛樂的朋友

要捨得花時間與孩子一起玩耍,分享其中的快樂,孩子只有把父母當做自己的朋友,才會有無盡的花向父母傾訴,才會與父母一起分享喜與怒,父母要專心傾聽,更要表現出興趣,在恰當的時候表現自己的意見,或支持孩子的見解。

5、不要擺父母的架子

不要擺起架子,做“高高在上”的父母,要對孩子說心裡話,不要把話悶在肚子裡。讓孩子明白他對你是多麼重要,告訴他你多麼的愛她,慷慨的把你的時間分給她,但是對物質上不要有求必應,把孩子當作朋友,經常與她談心。可以告訴他你每天經歷的事情,也可以聽他向你講述他一天所經歷的事情,假如他告訴你做了什麼不該做的事,不要訓斥,不要生氣,多聽少說,當他認為與你聊天兒沒有“被懲罰的威脅”的時候,他才會無所不談。





想做孩子的朋友不是口頭說說就可以的,一個健康孩子的成長需要和諧、愉快、積極與充滿愛的心理環境。

那麼在生活中怎樣與孩子做朋友呢?

1、做孩子興趣發展的朋友

最重要的是父母能安下心來,做孩子忠實的觀眾,成長中的孩子,最缺少的是“觀眾”。假如有人能欣賞自己,孩子會感覺做什麼都有動力,在孩子的興趣發展上這一點尤為突出,當然興趣培養不是越多越好,更不能盲目求多,要根據孩子的自身特點進行選擇。

2、做孩子學習知識的朋友

關鍵是在孩子遇到疑難問題時,父母要積極主動參與和孩子一起研究討論。

3、花些時間瞭解那些流行的東西

無論是歌星、青少年偶像,還是新電腦遊戲,父母都要花一些時間去了解,這樣一方面可以增加親子間更多的話題,另一方面還可以告訴孩子父母在乎他的興趣,而且還可以讓父母感覺自己更年輕。

4、做孩子娛樂的朋友

要捨得花時間與孩子一起玩耍,分享其中的快樂,孩子只有把父母當做自己的朋友,才會有無盡的花向父母傾訴,才會與父母一起分享喜與怒,父母要專心傾聽,更要表現出興趣,在恰當的時候表現自己的意見,或支持孩子的見解。

5、不要擺父母的架子

不要擺起架子,做“高高在上”的父母,要對孩子說心裡話,不要把話悶在肚子裡。讓孩子明白他對你是多麼重要,告訴他你多麼的愛她,慷慨的把你的時間分給她,但是對物質上不要有求必應,把孩子當作朋友,經常與她談心。可以告訴他你每天經歷的事情,也可以聽他向你講述他一天所經歷的事情,假如他告訴你做了什麼不該做的事,不要訓斥,不要生氣,多聽少說,當他認為與你聊天兒沒有“被懲罰的威脅”的時候,他才會無所不談。





銮坤
2019-08-17

現在家長們都倡導要和孩子成為朋友,和孩子成為朋友我是贊同的,不過前提是別在該給孩子立規矩的年齡跟孩子做朋友。

現在家長們最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從小就和孩子做朋友。

從小愛孩子是可以的,但從小就和孩子做朋友,就會出現問題。

因為孩子從小是沒有是非觀的,也不知道哪些是對自己的未來好的。如果這個時候跟孩子做朋友,講民主,那很多好的習慣孩子是養不成的。

所以跟孩子做朋友的前提是你已經給孩子樹立好了邊界,聊會了孩子好的習慣,孩子已經有自己獨立的判斷力了。

接下來就正式講講怎麼跟孩子做朋友。

其實這個問題的最關鍵還是在於家長的心態。

家長真的能放平自己的心態跟孩子做朋友並不是什麼難題。

一:要有時間陪孩子玩,陪伴是最最好拉近自己和孩子距離的方法。

二:尊重孩子的決定,家長可以給孩子提建議,但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決定。而這一定是孩子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之後才行的。

三:對孩子一些跨代溝的行為,表示理解。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特徵。老一輩喜歡聽戲曲,看新聞。中年一輩喜歡聽流行音樂,追劇。現在的孩子可能喜歡聽嘻哈,二次元。

這些東西在家長看來可能覺得很奇怪,但奇怪歸奇怪,一定要表示理解。

只有理解,才能與孩子有共同話題,才能走入孩子的心裡。

以上就是我的建議。


現在家長們都倡導要和孩子成為朋友,和孩子成為朋友我是贊同的,不過前提是別在該給孩子立規矩的年齡跟孩子做朋友。

現在家長們最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從小就和孩子做朋友。

從小愛孩子是可以的,但從小就和孩子做朋友,就會出現問題。

因為孩子從小是沒有是非觀的,也不知道哪些是對自己的未來好的。如果這個時候跟孩子做朋友,講民主,那很多好的習慣孩子是養不成的。

所以跟孩子做朋友的前提是你已經給孩子樹立好了邊界,聊會了孩子好的習慣,孩子已經有自己獨立的判斷力了。

接下來就正式講講怎麼跟孩子做朋友。

其實這個問題的最關鍵還是在於家長的心態。

家長真的能放平自己的心態跟孩子做朋友並不是什麼難題。

一:要有時間陪孩子玩,陪伴是最最好拉近自己和孩子距離的方法。

二:尊重孩子的決定,家長可以給孩子提建議,但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決定。而這一定是孩子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之後才行的。

三:對孩子一些跨代溝的行為,表示理解。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特徵。老一輩喜歡聽戲曲,看新聞。中年一輩喜歡聽流行音樂,追劇。現在的孩子可能喜歡聽嘻哈,二次元。

這些東西在家長看來可能覺得很奇怪,但奇怪歸奇怪,一定要表示理解。

只有理解,才能與孩子有共同話題,才能走入孩子的心裡。

以上就是我的建議。



現在家長們都倡導要和孩子成為朋友,和孩子成為朋友我是贊同的,不過前提是別在該給孩子立規矩的年齡跟孩子做朋友。

現在家長們最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從小就和孩子做朋友。

從小愛孩子是可以的,但從小就和孩子做朋友,就會出現問題。

因為孩子從小是沒有是非觀的,也不知道哪些是對自己的未來好的。如果這個時候跟孩子做朋友,講民主,那很多好的習慣孩子是養不成的。

所以跟孩子做朋友的前提是你已經給孩子樹立好了邊界,聊會了孩子好的習慣,孩子已經有自己獨立的判斷力了。

接下來就正式講講怎麼跟孩子做朋友。

其實這個問題的最關鍵還是在於家長的心態。

家長真的能放平自己的心態跟孩子做朋友並不是什麼難題。

一:要有時間陪孩子玩,陪伴是最最好拉近自己和孩子距離的方法。

二:尊重孩子的決定,家長可以給孩子提建議,但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決定。而這一定是孩子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之後才行的。

三:對孩子一些跨代溝的行為,表示理解。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特徵。老一輩喜歡聽戲曲,看新聞。中年一輩喜歡聽流行音樂,追劇。現在的孩子可能喜歡聽嘻哈,二次元。

這些東西在家長看來可能覺得很奇怪,但奇怪歸奇怪,一定要表示理解。

只有理解,才能與孩子有共同話題,才能走入孩子的心裡。

以上就是我的建議。



学缘课堂
2019-08-17

一根管道,只有兩端的高度相平時,水才有可能在管道中來回流動,如果一端高,一端低,水就只能流向一個方向了。

媽媽和孩子之間的交流,也是同樣的道理。

要知道,大人和孩子,是兩個不同世界的物種,兩者之間的距離,可不僅僅是身高上的幾十釐米,而是一代人與另一代人的鴻溝,更是一顆心與另一顆心的天塹。

如果大人總是從自己的角度要求孩子,那麼,親子關係就會隔膜處處、嫌隙遍地,嚴重的,甚至會形同陌路、終生割裂。

我們知道,人際關係中,要打開一個人的心,首先要把自己的心交出去。對孩子,更是如此,用心了,才能和他們成為朋友。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家教經》一書告訴我們,只要適當調整標準,就能規避掉親子關係上的許多問題甚至矛盾。

01、尊重、信任孩子

冰心說:小孩子的自尊心可不小。所以,你不能以為你是大人,他是孩子,要平等。

“尊重”是一個被喊得氾濫的口號,但真正的尊重,或者說對於一個孩子的尊重,我們可能不是很瞭解。

我們作為大人,無論閱歷、見識、體力、智慧等等,在孩子面前,都有著無可爭議的壓倒性優勢,所以,我們常常會對他們抱有成見,認為我們的規則、審美、秩序等等,都是完美正確的,他們都必須無條件服從和執行,其實,這是錯誤的。

孩子再小,也是一個獨立體,有他自己的內核在悄然生長。而我們的責任,就是在他們自行生長的時候,站在他的角度看問題,並且有事多多與他商量、溝通。讓他感受到尊重、信任。

有這麼一個故事。

父親看到兒子用泥快砸自己班上的同學,當即喝止他,並令他放學時立刻回家去。

放學後,父親回到家,兒子已經等在門口了。一見面,父親掏出了三塊糖送給他,並說:這是獎給你的。

兒子非常驚異,父親對他解釋道:

第一塊糖是獎勵你守時,按規定時間回家;

第二塊糖是獎勵你尊重我,我不讓你再打人時你立即住手了;

第三塊糖是獎勵你正直善良,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不守遊戲規則,欺負女生。

兒子聽完,感動極了,流著眼淚後悔地說:爸爸,你打我兩下吧!我錯了,他們畢竟是我的同學啊。

當我們拋開成見,丟掉成年人的認知框架,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時,孩子自然不會產生敵對和反抗情緒,那麼問題處理起來,也就更加輕鬆。

02、欣賞、鼓勵孩子

意大利科學家布魯諾說:一味地挖苦、貶低,會導致孩子的反抗,反對父母,反對學校,甚至反對整個世界。

“你怎麼這麼笨”、“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等等類似的話,是不是很耳熟?

這些消極的、沒有邏輯的、蔑視的話,通常被大人們在情緒失控後脫口而出,其中的負面暗示在不經意間給孩子貼上了“智力低下”、“能力不足”等標籤。

其實,對孩子的小缺點、小過錯大加指責,會嚴重破壞孩子的勇氣和自信,但如果我們對他們抱有積極的期望、肯定他們、激勵他們,將會有意想不到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擁有3億歌迷,爆紅20年,陪伴了無數人青春的音樂天才周杰倫,小時候也是多數人眼中的“笨孩子”。

他學習成績很差,中考失利,高考兩次落榜,英語老師一度認為他“智力有問題”。在成績單與人生走向面前,他也曾一度失落彷徨,不知未來該何去何從。

但令人慶幸的是,在他3歲那年,母親葉惠美髮現了兒子的閃光點,認定了他的音樂天賦,拿出存摺裡的所有積蓄,給他買了一架鋼琴。

這架鋼琴,讓周杰倫的童年被禁錮在了黑白琴鍵上,也讓他在26年後的《聽媽媽的話》裡,理解了母親的良苦用心。

可以說,沒有幼年時母親以實際行動給予的欣賞和鼓勵,就沒有今天的周杰倫。可見,粗暴的批評只能帶來惡劣的後果,只有春風細雨的欣賞和鼓勵才能催人奮進。

03、與孩子對話,而不是訓話

英國教育家斯賓塞說:溝通不是在任何人之間都能實現的,父母只有放下架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才能實現最成功的溝通。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採用的都是權威式的命令和要求,言語簡答粗暴,訓斥咄咄逼人,很少甚至幾乎不會使用心平氣和的對話方式,通過闡述道理對孩子進行循循善誘。

回想一下和孩子互動的日常,我們是對話,還是訓話?是諷刺嘲笑,還是溫柔引導?是粗暴批評,還是用心教導?

說“快點,給我關掉電視去寫作業”,不如說“我們再看5分鐘,就去寫作業好嗎”,前者是訓話,後者是對話;

說“你不能做XXX事”,不如說“你可以做XXX事”,前者是命令,後者是引導;

說“你怎麼這麼笨,一首詩背這麼久都不會”,不如說“這首詩有一點長,我先給你講講它的故事吧,看看你能想到哪些畫面”,前者是粗暴羞辱,後者是用心灌輸。

美國家庭教育類電視劇《成長的煩惱》中,傑森夫婦的孩子們,都製造過大大小小的麻煩,但都被傑森夫婦一一化解。

當女兒卡蘿爾跳級升學時,傑森夫婦沒有橫加干涉,而是與她一起討論這個問題,引導她作出自己正確的選擇;

當兒子邁克經常調皮搗蛋時,傑森夫婦並沒有斥責、打罵他,而是分析事情來龍去脈,鼓勵邁克自己去做決定。

當我們改掉強硬、武斷的說話方式,同時不強求孩子的觀點完全與我們一致,自然就能贏得孩子的理解和服從,實現有效溝通。

04、傾聽孩子

美國作家亞科卡說:很多人認為小孩子講的話都是無稽之談。然而我認為,如果現在聽取孩子所關心的事,將來當他到十幾歲後也能分擔父母所操心的事。這兩點是密切相關的。

在親子交流中,傾訴與傾聽一脈相承、兩相膠合。就算媽媽學會了高超的“說”之技巧,但如果不會“聽”,就只是單方面“輸出”,無法與孩子取得“共鳴”,從而影響溝通效率和效果。

有這樣一個故事。

美國知名主持人林克萊特某天訪問一名小朋友,問他說:“你長大後想要當什麼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當飛機駕駛員!”

林克萊特接著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飛到太平洋上空時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會怎麼辦?”

小朋友想了想說:“我會先告訴坐在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後我掛上降落傘先跳下去。”

這時候,現場的觀眾笑得東倒西歪,孩子卻兩行熱淚奪眶而出:“我要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的!我還要回來!”

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當我們讓孩子把話說完,保持著傾聽者應有的親切、平和、耐心,我們自然就能聆聽到孩子最善良、最純真、最清澈的心語。

在“聽”這一方面,我們有3個細節可以去做:

01、引導孩子多說:早晚接送孩子時、週末外出郊遊時、走親訪友時,可以就街道上的景觀、路人的行為、朋友的言論等等,引導孩子發表自己的見解。

02、孩子說了之後,要聽得懂他的弦外之音:當孩子說,他不喜歡XX行為/言論/做法時,我們要懂得適時追問,因為這代表了他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經歷了什麼,感受了什麼。

03、允許孩子爭辯:當孩子有“頂嘴”行為時,不要慌,不要惱,這說明他有了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判斷,是一件好事,我們要寬厚地給予發揮的餘地。

綜上所述,關於如何跟孩子成為朋友,既有“道”可循,也有“術”可搬,但其實,歸根結底,只有兩個字:平等。

只有我們首先做到,不把孩子當依附者、被管理者、被支配者,我們才能真正心平氣和地,交出自己的心,和他互動,然後成為朋友。

早在半個世紀前,我們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告誡我們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我們如何真正贏得他們的信任,和他們成為貼心的朋友,是一個需要長期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逐漸完善我們自身的過程。

创造数学
2019-08-17

看到這個問題首先思考了下,自己需要什麼樣的朋友?

然後思考了下,在什麼樣的父母面前自己願意說出真心話?

最後想象了下,自己有孩子的時候要如何與他作朋友?

下面分享下問了自己三個問題之後得出來的結論


尊重

無論是與什麼人交朋友,首先第一條就是尊重。尊重他和自己的不同,尊重他自己的選擇,尊重他的喜好。尊重不代表遷就,而是“我不同意的觀點,但是我捍衛你發表自己看法的權利”。當我們和孩子的意見產生分歧時,請先思考,這個到底是孩子的訴求還是我自己的需求?我需要一個好孩子是我的需求,但是孩子不想成為我定義的好孩子是孩子的需求。


求同存異

我們是怎樣跟一個和我們個性、理念、生活環境不同的人做朋友的?那一定是求同存異,即我們因為相同的部分走到一起,彼此惺惺相惜,然後理解各自的不同。那麼對於父母和孩子,這種求同存異就體現在抓大放小。

大的原則性的問題不能觸犯,不能違法、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 小的方面可以有自己的個性,比方父母想給孩子報舞蹈班,但是孩子自己對樂器感興趣;比方孩子不想吃某種父母愛吃的食物……

網上有個經典的段子是這樣說的“為什麼大人不挑食?”“因為菜是他們買的”。請父母們牢記:在親子關係裡面,孩子天生是處於較弱的那一方,所以請一定給予更多理解。


共同成長

無論友情還是愛情,如果一方走得過快,另一方跟不上對方的腳步,那麼這段關係是不穩定的。在親子關係中,因為有血緣這個紐帶,所以不會斷,但是不能共同成長的關係,最終雙方都會不舒服。所以在勸子女好好讀書的時候,自己請好好工作;在教育子女上進的時候,自己也不能渾渾噩噩。


最後說說愛,父母孩子之間天生就有愛存在,但是要保持這種愛不消散,請做一個可愛的父母/孩子。

你的旭老师
2019-08-17

既然是朋友,首先要講究的當然就是平等,互助,理解,支持。不論是成人還是孩子都應如此。如果做不到真正的以誠相待,彼此尊重,那麼和孩子交朋友就成了一句謊言。

在以上基本原則的基礎上,為你提供以下幾方面的去具體建議:

1.理解孩子

多溝通多交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

要想理解孩子,首先必須定位好自己的身份和角色。如果自己看問題的視角得不到轉變,那麼我們只能對孩子的理解停留在表面。

很多事情在孩子眼裡看來他是正確的,但是在大人的角度看也許就不那麼完善和準確了。

比如說孩子上課舉手回答問題,為了爭取到發言權,他甚至爬上了桌子。他的行為,我們大人能否完全理解和認同呢?

在一些這樣的事情上,不要直接否定孩子。應該先準確指出他行為裡面值得肯定的地方。

2.一起玩耍。

魯迅說過,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不管是哪個年齡段的孩子,玩耍都是讓她最快樂的事情。對於那個有耐心陪他一起玩耍,和他共享遊戲快樂的人,他當然會格外的喜歡。當然會把他也當做自己的朋友。

那的實施需要成人真的放下姿態,真的把自己當做孩子,拿出耐心,你也會獲得相應的快樂的。而且我們得到的不止是孩子的友情,更重要的是孩子的信任和依賴。

3.信任孩子。

誠實的告訴孩子自己的想法。在自己遇到問題時,也試著向孩子尋求幫助。讓孩子覺得不僅是他要我們的幫助,你也需要他的幫助。你去引領孩子,孩子也能理解你的用心。他也會站在你的角度考慮問題。你們便形成了一種和諧、融洽、信任,互幫互助、共同努力、共同進步的生活原則。

最後,交朋友不只要誠心誠意,更需要始終如一,一定不可以對孩子忽冷忽熱。言傳,身教,做好自己是教育好孩子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一念之间520
2019-08-17

作為家長,都想成為孩子的朋友,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瞭解他們內心真正的想法,才可以更好的和他們相處。首先要和孩子有共同語言,和孩子有共同愛好,比如說孩子喜歡讀書,家長要多給孩子買書,買他感興趣的書,和孩子無話不談,多和孩子溝通,瞭解他心裡想什麼,對學習上的,生活上的看法和遇到了哪些困難,可以及時幫孩子解決。或者孩子喜歡動物,就要帶他去動物園參觀。孩子犯錯了要耐心開導而不是打罵。不要翻舊賬,揭孩子傷疤。孩子不喜歡的不要強制,要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尊重他。不要只在乎孩子的成績,不要拿他和別的孩子比。不要在公共場合批評孩子。多帶孩子看世界,不是一味地關在家裡學習。承諾孩子的事就要做到 不要欺騙孩子。只有和孩子成為朋友,才能更好地愛他,陪他一起成長。

Jesse妈0127
2019-08-17

有了孩子以後,感覺很奇妙,因為在不經意間被一個人牽掛,是件很幸福的事。如何和孩子成為朋友?我想說

一定要平等地對待你的孩子,當兩個人之前出現了階級等級之分時,就很難成為朋友了,舉個例子,在孩子問你問題時,千萬不要出現不耐煩的情緒,耐心回答,當然,你也可以提出你自己的問題,試試去看一下孩子眼中的世界。寬容地對待孩子,在孩子犯錯時,要用道理去勸導他,而不是不分青紅皁白地上前就使用過激言語以及暴力手段等。對於孩子一起去玩,戶外活動可以多些,和孩子有共同的語言,最重要的是,多傾聽孩子的心事,認真地聽,給出自己的建議,這樣相處,孩子也會更信任我們,我們是他們的大朋友,他們更是我們的小朋友,攜手同行,走過無數個春夏秋冬。

名师云课堂
2019-08-17

想一想,你平時是怎麼結交朋友的。你會對朋友高高在上嗎?你會對朋友頤指氣使嗎?你會拒絕聽取朋友的意見嗎?不會,因為朋友之間的交流是平等的。

所以,想要成為孩子的朋友,首先第一步就是不要把他當成小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和他對話,學會傾聽和交流。如果你仔細觀察小孩子交朋友的方式,就會發現,其實小孩子的世界觀很簡單,朋友就是能一起玩耍、有共同話題的人。所以,只要你能放下自己的身份,和孩子一起玩他們認為好玩的遊戲,一起討論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很快就能和他們成為朋友。

鸽樱
2019-08-17

你要喜她所喜,憂她所憂,我丫喜歡玩遊戲王者榮耀,我也學著玩,然後跟她一起組隊,她在學校有了什麼煩心事,我就幫她出主意,時間久了,她就越來越信任我,什麼事都找我商量,我也就順勢引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