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陵為何會在紹興?

大禹的活動領域是在黃河流域,紹興那會兒應該在他的領地之外。而且以當時的交通條件,他也不可能到達那麼遠的地方。為何大禹陵會在紹興呢?
大禹陵為何會在紹興?
8 個回答
我新悦所以你心悦
2017-04-08

#了不起的城市#

大禹陵為何會在紹興?
大禹陵為何會在紹興?
大禹陵為何會在紹興?

大禹與紹興的緊密關係   

大禹與紹興有著十分緊密的關係。

第一,大禹重要活動地在紹興。從史書 大禹陵上記載來看,大禹有五件大事都發生在紹興。一是禹禪會稽。紹興前人慣稱會稽。會稽之名出自大禹,其首義不是會計,而是會祭。《史記.封禪書》記載,“禹封泰山,禪會稽。”這是會稽山得以成名且列為中華九山之首的重要歷史事件。這是大禹的一項天才的政治發明,其目的在於通過召集諸侯共同祭祀會稽山,從而建立統一的國家政權。這種政治結盟的形式,在後世叫做“宗廟會同”,實為春秋戰國時代“諸侯會盟”之先河。二是禹疏了溪。大禹改堵為疏,“三過家門而不入”,終於治水成功。在紹興有許多大禹治水的傳說,而最有名的當推“禹疏了溪”。了溪,後稱剡溪,為今天曹娥江的上游。相傳為禹治水畢功後所棄饅頭所變,當地百姓呼作“石饅頭”。三是禹會會稽。大禹在會稽山會諸侯,祭諸神,明君位,示一體,創建中國第一王朝。四是禹娶會稽。大禹與塗山氏的結合,應是在禹“禪會稽”之時之地。五是禹葬會稽。大禹死後葬在會稽。   

第二,紹興有眾多的大禹遺蹟。紹興的“大禹陵”,早在1996年就成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1995年,江澤民主席來此謁陵,回京後專門為新建成不久的大禹陵牌坊題“大禹陵”三字。大禹陵景區內許多歷史遺蹟、人文景緻,如大禹陵廟、禹祠、窆石以及碑方題刻,不僅是歷史見證,更具有重大的文物價值。此外,紹興還有不少地名與大禹有關,比如夏履橋,相傳大禹治水經過這裡,他的一隻履被洪水沖走,老百姓為了紀念大禹治水的功績,在他失履的地方造了一座橋,名曰“夏履橋”;又比如,當前紹興市湖塘鎮的刑塘,相傳為大禹斬殺防風氏處。   第三,大禹姒姓後裔主要在紹興。現在大禹陵的守陵村——禹陵村有200多人姓姒的村民,而全國姒姓後裔不過幾千人。

手机用户51934112462
2017-04-07

我們的歷史學有許多誤區,應該是夏朝以前還有個虞朝,堯舜應該是那個朝代的國君,中心就在浙江的紹興,餘姚一帶,河姆渡文化,良諸文化是最好的印證,到了禹、啟時代,也許是氣候的變遷,洪水氾濫,雖然經過大禹治水,但眾多的河流湖泊已不適合當時落後的農業生產,所以中國的中心慢慢轉移到了黃河流域一帶。

浮云半日
2017-04-07

#了不起的城市#根據傳說,大禹曾經到達過紹興地區活動。實際上,大禹傳說中,他在治水之後最重要的一個記載,就是他在會稽山(原名據傳說為茅山)大會天下諸侯,並殺掉了來遲不恭的防風氏,確立了他天下之主的地位。會稽這個紹興幾千年的古稱就是為了紀念此事而來的。傳說又稱禹就崩於會稽,所以陵就修在了當地。

當然,歷來就有人懷疑禹時的會稽並非後來越地的會稽,太史公在《史記·夏本紀》就表示:“或言禹會諸侯江南,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會稽。”
大禹陵為何會在紹興?

金秋很努力
2017-04-07

#了不起的城市#大禹有五件大事都發生在紹興。一是禹禪會稽。紹興前人慣稱會稽。會稽之名出自大禹,其首義不是會計,而是會祭。《史記.封禪書》記載,“禹封泰山,禪會稽。”這是會稽山得以成名且列為中華九山之首的重要歷史事件。這是大禹的一項天才的政治發明,其目的在於通過召集諸侯共同祭祀會稽山,從而建立統一的國家政權。這種政治結盟的形式,在後世叫做“宗廟會同”,實為春秋戰國時代“諸侯會盟”之先河。二是禹疏了溪。大禹改堵為疏,

大禹陵為何會在紹興?
Adventurer很酷
2017-04-10

#了不起的城市#

大禹陵為何會在紹興?

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流傳中,可謂婦孺皆知,因而各地留存的遺蹟很多。其中談到禹的墓地,僅浙江紹興會稽山一處。據《史記·夏本紀》載:“帝禹東巡狩,至會稽而崩”;《史記·太史公自序》集解引張晏曰:“禹巡狩至會稽而崩,因葬焉,上有孔穴,民間雲禹入此穴。”而後人所作《禹穴記》卻稱:禹的墓地“在會稽山陰,昔黃帝藏書處也。禹治水至會稽,得黃帝水經於穴中,按而行之,而後水土平,故曰禹穴。”禹陵背依會稽山,面對亭山,坐東朝西,前臨禹池。池岸建有石牌坊一座,由甬道入,舊有陵殿,今已毀,現有1979年重建的大禹陵碑亭,亭內立有明嘉靖年間紹興知府南大吉手書“大禹陵”碑。亭南有禹穴辨亭和禹穴亭,系前人考辨夏禹墓穴所在而立。禹陵、禹廟自宋以來設有守陵吏,明以來禁陵廟周圍五百步內砍伐。現所見殿宇均為明、清以來建築,大殿為民國廿四年(1935)重建。

禹陵右側有禹廟,始建於南朝梁大同十一年(545),歷代屢毀屢建。禹廟中軸線上有午門、祭廳、正殿三進,順山勢逐步而建,正殿高24米,內有大禹立像。午門前有岣嶁亭,內置岣嶁碑,碑文原刻在湖南衡山縣雲密峰上,傳為夏禹治水時所立,凡77字,非篆非蝌蚪文,難能考釋,早佚。明嘉靖二十年(1541),張明道按拓本重摹於此,衡山原稱岣嶁山,故此碑亦稱岣嶁碑。實出於後人偽造。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踐,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於會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斷髮,披草萊而邑焉。後二十餘世,至於允常。”正義引《輿地誌》雲:“越侯傳國三十餘葉,歷殷至周敬王時,有越侯夫譚,子曰允常,拓土始大,稱王,春秋貶為子。” 從禹到勾踐一共經歷多少時間?禹生活在公元前21世紀,夏朝延續了471年,商朝延續了600多年 ,西周建立於前1046年,到周敬王時已歷500多年,也就是說,從禹到勾踐已過去了近1600年。這中間越地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史記》缺載,而《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說:“禹以下六世而得帝少康。少康恐禹祭之絕祀,乃封其庶子於越,號曰無餘。餘始受封,人民山居,雖有鳥田之利,租貢才給宗廟祭祀之費。乃復隨陵陸而耕種,或逐禽鹿而給食。無餘質樸,不設宮室之飾,從民所居。”徐天祜注:“少康元年壬午至周敬王元年壬午,凡一千五百六十一年。”如此長的歷史空白之後,禹的墓卻從中原跑到浙江,誰能說這是信史呢?陳橋驛說:有些人穿鑿文字,從傳說中研究禹,連當時越地是陸地,還是海洋都沒弄明白,“詎不知‘禹敷土,隨山砍木,奠高山大川’的時候,寧紹平原還是卷轉蟲海進時代的一片海水”(《多學科研究吳越文化》)。

《越王無餘外傳》還記載一名越巫求為越君併成功的故事:“無餘傳世十餘,末君微劣,不能自立,轉從眾庶為編戶之民,禹祀斷絕。十有餘歲,有人生而言語,其語曰‘禽鳥呼’ ,‘嚥喋嚥喋’,指天向禹墓曰:‘我是無餘君之苗末。我方修前君祭祀,復我禹墓之祀,為民請福於天,以通鬼神之道。’眾民悅喜,皆助奉禹祭,四時致貢,因共封立,以承越君之後,復夏王之祭,安集鳥田之瑞,以為百姓請命。自後稍有君臣之義,號曰無壬。壬生無曎,曎專心守國,不失上天之命。無曎卒,或為夫譚。夫譚生元常,常立,當吳王壽夢、諸樊、闔閭之時。越之興霸自元常矣。”這個被稱為無壬的巫師,就因為學了幾聲“禽鳥呼”,就成了越君。看來關於鳥是越祝之祖的說法是可信的,而禹的墓從中原跑到浙江,就是這個叫無壬的巫師所為。

在今蘇州城南、太湖東岸,有一個海拔80米高的小山,今稱胥山,古稱姑餘山或姑蘇山。《吳郡圖經續記》雲:“姑蘇山,在吳縣西三十五里,連橫山(今七子山)之北,或曰姑胥,或曰姑餘,其實一也。”此山產石英砂。現在來看,這座低矮小丘實在算不了什麼,但從歷史紀載來看,這座山不是平常的山,是吳國的象徵,是吳國的發祥地之一。姑餘是本稱,後因其上建有姑蘇臺,始改稱姑蘇山。

山東半島的昆嵛山原也稱“姑餘”。《齊乘》:“大昆嵛山,州東南四十里,嵎夷岸海名山也。秀拔為群山之冠。《仙經》雲:‘姑餘山,麻姑於此修道上升,餘此猶存,因名姑餘。後世以姑餘、昆嵛聲相類而訛為昆嵛。”又《牟平縣誌》:“昆嵛山,在縣東南四十里,一名根餘。崔鴻《十六國春秋》言:‘晉永嘉中,曹嶷據青州,石勒遣石虎來攻,嶷欲徙海中,保根餘山。’即此。山橫亙牟平、文登二縣界,南北約百里,東西約八九十里,為海上諸山之祖。《齊乘》雲:‘南岱東沂之外。沂之蒙山,密之九仙,即墨之大小勞,寧海之姑餘,般陽之長白,皆三齊之高大名山也,餘不得並列。’金朝大夫國偁記曰:‘昆嵛,麻姑洞天也,諸山綿亙相屬,秀異峭拔,為東方冠。’”《牟平縣誌》中《麻姑傳》引《山東通志》雲:“麻姑,王方平之妹,漢桓帝時,修道於牟平之姑餘山,今姑餘山一名昆嵛,仙蹟俱存。”以上史料從一個側面反映姑餘-昆嵛-根餘為同一來源的音譯詞,不可用漢語解釋。

麻姑為道教所尊的女仙。葛洪《神仙傳·麻姑傳》曰:“漢孝桓帝時,神仙王遠,字方平,降於蔡經家,…麻姑至,…自說雲:‘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向到蓬萊,水又淺於往者會時略半也,豈將復還為陵陸乎?’”《神仙傳》中之麻姑,原是親見“東海三為桑田”的仙人,是長壽不死者,故後世多以之象徵長壽,至遲在明代即有畫家作“麻姑獻壽圖”,以為人祝壽之禮品。《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引《登州府志》所記麻姑,為“後趙麻秋女,或雲建昌人,修道於牟州東南姑餘山,飛昇,政和中封真人。”,以上麻姑由姑餘山附會而來。此後,一些地方又出現麻姑山、麻姑洞、麻姑廟。唐顏真卿《撫州南城縣麻姑山仙壇記》雲:“按《圖經》,南城縣有麻姑山,頂有古壇,相傳雲麻姑於此得道。”《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謂江西寧國府東有麻姑山,“麻姑嘗修道於此,丹灶尚存。又嘗居建昌,山故亦號麻姑。”宋洪邁《夷堅丙志》稱:“(四川)青城山相去三十里,有麻姑洞,相傳雲亦麻姑修真處也。”《異苑》載:“秦時丹陽縣湖側有梅(一作麻)姑廟。姑生時有道術,能著履行水上。後負道法,婿怒殺之,投屍於水,乃隨流波漂至今廟處鈴(嶺)下。”大都亦為託名麻姑而來。由一個夷語詞頭“姑”字,衍發出這麼多神話傳說,可見語言以訛傳訛的魅力。

餘,古越語“鹽”的意思。《越絕書》卷8:“越人謂鹽曰餘。”從“餘”得音的字如塗、途、酴、荼、凃、峹、稌等,古音皆為dB,故“餘”的上古音亦為dB。試比較:布依語t?u¹(鹽)、水語dwa¹(鹽)、傣語tsim²(鹹)、莫家語?wa¹(鹽)。郭錫良說,殷商時代餘母(喻四)本屬定母,周秦時代才從定母中分化出來(《殷商時代音系初探》,載《北京大學學報》1988年第6期)。蘇魯交界的贛榆也與當地產鹽有關。贛榆縣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山海經·海外東經》“肝榆之屍”恐為它的最早記錄。在贛榆這片土地上 孕育出了璀璨奪目的古文化和文化遺存。境內有春秋、秦漢時期的古城—土城、古城、鹽倉城遺址。虞夏時地屬東夷;殷商時地屬人(夷)方;西周、春秋時為莒國、祝其國、郯國境域;戰國時,先後歸越、楚、齊領地。秦時置贛榆縣,治於鹽倉城。贛榆縣依山傍海,歷來有“享山川之饒,受漁鹽之利”之譽。海岸線長,盛產魚、蝦、蟹、貝、藻等各種海產品,有鹽田8萬畝,年生產能力達20萬噸左右。贛榆治於鹽倉,則是榆=鹽的最好註腳,只不過一為夷語,一為漢語而已。至於蘇州之姑餘山,則與當地產石英砂有關。石英砂在古人看來,太象鹽了,故有此稱。

浙江地名餘杭、餘姚、餘暨等,皆與當地產鹽有關。

《越絕書》說“越人謂鹽曰餘”,這個漢字“餘”,應該是譯音。作為山名,“餘”又作“塗”,古文作“嵞”。《說文》:“嵞,會稽山也。一曰九江當塗也。”地當在今安徽懷遠東南,不可能是浙江紹興。《呂氏春秋·音初》:“禹行功,見塗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塗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候禹於塗山之陽,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實始作為南音。”高誘注:“塗山在九江,今當塗也。” 《左傳·哀公七年》:“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杜預注:“塗山在壽春縣東北。” 史為樂指出:“安徽當塗,本漢代縣名,原屬九江郡。故城在今安徽懷遠縣南馬頭城,其北即塗山。…東晉成帝時,以江北當塗流民紛紛渡江南下,乃于于湖縣境(今安徽南陵縣北)僑置當塗縣。隋徙於姑熟,即今當塗縣治”(《談談我國縣名的命名》)。

《塗山之歌》是有史可稽的中國第一首情詩。“兮猗”是語氣詞,在楚辭中作“些”,沈括《夢溪筆談》:“今夔峽、湖湘及南北江獠人,凡禁咒句尾皆稱‘些’,此乃楚人舊俗。”塗山氏可能是一個多情的越族姑娘,這個越族姑娘住在今皖北地區(春秋戰國時屬楚國)。

《史記·夏本紀》索隱引《世本》:“塗山氏名女媧。”據此,塗山氏也是越族的高禖神。再由《左傳》“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推斷,當時塗山地區已有紡織業。《世本》:“伯余製衣裳。”《淮南子·氾論訓》也說:“伯余之初作衣也,緂麻索縷,手經指掛,其成猶網羅。”假如說,皮製衣裳是上古服裝的發展的第一階段,那麼麻製衣服則是第二階段。伯余初作衣裳時,把麻漂白,搓成細索,編織起來,作出的衣裳,好像網羅一樣。在良渚文化中,就曾發現平紋細麻布。所以,伯余應該就是古越族的一個首領,是他們首先發明瞭衣服。

2007-2009年考古學家在位於蚌埠西郊塗山南麓的禹會村發現規模很大的龍山文化遺址,出土大量具有不少龍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特徵的文物,遺址年代為距今4300-4000年。從目前發現結果看,禹會村遺址可定性為大型祭祀性遺址,其鼎盛期正是大禹時代且與大禹治水、會諸侯等活動密切相關。《史記·夏本紀》司馬貞索引《帝王世紀》雲:“今九江當塗有禹廟。”當指此。該遺址在國內惟此一例,殊為重要,將是揭祕中國古代文明起源、還原大禹及夏王朝前期社會歷史面貌的一把鑰匙。

目前學術界對徐王國的去向,徐偃王生死如何、逃往何處,由於史書記載不詳,沒有公認的說法。據一些地方誌,如《郡國志》、《太平寰宇記》、《大明一統志》等記載,徐偃王不是敗退彭城東山,而是南逃蘇南、浙江。今江蘇丹陽古有徐偃王廟。在丹陽北門外七裡的運河邊,俗名七裡廟。此廟有四進,門口有根大旗杆,內有戲臺。傳說唐僖宗末年,有個老人揹著他的像,到處宣揚他的仁義功德,走到丹陽城北七裡的河灣處,老人疲憊不堪,就坐下來休息。過了一會,站起來繼續趕路,但用盡力氣,這張像再也背不動了,這老人只能將這張像放下,並暫時供奉香火。後來,到宋天聖中,在這裡造徐偃王廟。至宋徽宗崇寧間,又重加擴建,使廟宇更加壯觀。咸豐十年,毀於戰火,後又在舊址重建。徐偃王廟在50年代拓寬京杭運河時拆毀。浙江龍遊有一座紀念徐偃王的廟宇,當地有許多人姓徐,皆以偃王為祖宗,揭示古代夷族和越族可能有某種關係。唐代作家韓愈曾撰《衢州徐偃王廟碑》碑文,記載公元814年一位徐姓官員修復此廟的事蹟。碑文說當地有許多人姓徐,皆以偃王為祖宗,當地有一傳說,說偃王失敗後南逃至越。“或曰,偃王之逃戰,不之彭城,之越城之隅,棄玉幾硯於會稽水中。”此外,浙江嘉興有徐偃王廟及墓;鄞縣、翁洲(舟山)有徐偃王宅;象山、湖州有徐偃王墓;黃岩有徐偃王城、偃王廟、徐偃王墓。 南宋陳耆卿的《嘉定赤城志》稱:“徐偃王故城在黃岩縣東南三十里大唐嶺東,外城周十里,高僅存二尺,厚四丈,內城週五裡,有洗馬池、九曲池,故宮基址崇一十四級。城上有喬木可數十圍,故老雲即徐偃王城也,城東偏有偃王廟、碑、墓。” 按照記載的方位,徐偃王故城即現在溫嶺市大溪鎮唐嶺。 外城斷續明顯可見。上層地面城牆為秦至於西漢早期的建築物,地面以下的城基址是春秋戰國時期所築。在遺址鄰近的樓旗村出土的西周青銅蟠龍大盤,其鑄造工藝、器形特徵、紋飾風格和時代,均與淮河流域出土的徐器基本相似,極有可能是徐人從其故土帶到台州的。根據種種史料記載,當時必有一支具有高度文明和強大經濟實力的外族遷入,而且極有可能就是徐偃王的後裔。為什麼要把王城建到黃岩來呢?當時強大的越國佔據著杭嘉湖、寧紹平原的大部分地區,而台州還是一片土著,並且沿海島嶼與海岸線犬牙交錯的地理環境與他們原來在洪澤湖邊上的泗洪非常相近。而把城建在山上就不怕水攻了。流亡的徐國人帶來了先進的中原文化,大大推進了台州的歷史進程。徐國人高度的文明和強大的經濟實力,打破了台州地區原本蠻荒的格局,先進生產力的發展也為以後的東甌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吳人的族源與徐接近,淮河流域的徐國史和長江流域的吳國史,共同組成了江蘇地區的上古史。吳國北上,必須經過徐國。據說吳季札經過徐時,徐君殷勤招待季札。徐君看見季札身上的佩劍,十分愛慕,形之於色。等到季札回國時,徐君已死,季札到徐君墓前掃墓後,就把劍掛在墓前樹上。人問其故。季札說:“我知道徐君愛慕我的劍,我因出使上國,沒有能夠給他,但是我已心許之”。西周末年,徐國衰落。周敬王八年(前512),吳伐徐,吳王闔廬築防壅水灌徐。就在這一年,徐滅亡了。《左傳·昭公三十年》記“吳子執鍾吾子,遂伐徐,防山以水之,己卯,滅徐。徐子章禹斷其發,攜其夫子以逆吳子。吳子唁而送之,使其邇臣從之,遂奔楚。楚沈尹戌帥師救徐,弗及,遂城夷,使徐子處之。”

徐國滅亡後,是否有一部分徐人流落江南,史無明文,但大量徐國青銅器在江南出土確實引人注目。江西迄今總共出土了15件徐器,是出土徐國銅器最多的省份之一。早在光緒十四年(1888)四月,高安市區西面45裡清泉市山坡中,就曾出土了12件銅器,其中就有銘文為“徐王義楚鍴”的銅鍴。1979年,江西靖安縣李家村發現青銅器窖藏一處,其中有徐器三件,其一為徐王義楚鑑。徐都自稱為王,與楚相同。2006年冬天,在靖安縣齋飯崗發現一座春秋中晚期的墓葬,被認為與徐國有關。墓穴中密密麻麻地擺放著47具棺木,有22具保存較為完好的人骨遺骸,能鑑別出性別的7具人骨遺骸均屬女性,年齡在15歲到25歲之間。她們衣服不僅色彩豔麗,而且完整保留了原有的圖案。1982年,在浙江紹興獅子山春秋古號墓內,出有湯鼎、爐等徐國銘文銅器。從湯鼎銘文來看,似乎是徐國的一個官員在紹興就地自制的。1986年,在江蘇丹徒北山頂春秋墓中,出土有徐器屍祭缶及舒器鼎和編鐘等,郭沫若據此推斷徐人是被周人逼迫而遷來江南的,並指出:“春秋初年之江浙殆猶徐土者,亦未可知也”(《西周金文辭大系》)。當然,對照現今的考古資料,將江浙視為“徐土”確是有失偏頗,但在局部地區有南下徐人的活動也不是不可能的。

塗山氏就是後來的徐人,商周時代,隨著古越族的南遷,會稽山名和禹廟一起被搬到紹興,安徽懷遠的會稽山和禹廟反而被遺忘,連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也搞不清會稽山原址在哪。李世源說:“若從紹興的會稽山又叫塗山,現山上還有大禹陵、禹王廟供人蔘觀遊覽,無疑是用禹在塗山娶塗女的故事附會而成的。塗山全國有多處,前人已考證‘塗’、‘塗’通‘徐’。塗山亦為徐人祭祀之神山。按理塗山應在今安徽淮水之濱,靠近徐王國才是。在浙江境內出現了塗山,再和紹興出土的徐器聯繫起來看,徐人在該地應是久居的住戶了”(《古徐國小史》)。

作者簡介:唐善純(1944-),1968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系,長期從事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發表過數十篇論文,出版過《中國的神祕文化》、《華夏探祕》等學術專著,曾獲得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本文為其新作《語言學視野裡的古代中國》之一部分。遺憾的是,網絡頁面在顯示國際音標時,會出現亂碼。這個問題將待此書正式出版時解決。

风暖3
2017-04-08

#了不起的城市#

大禹陵位於紹興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禹陵揹負會稽山,面對亭山,前臨禹池。池岸建青石牌坊一座,由通道入內,舊有陵殿,已廢。今有1979年重建的大禹陵碑亭一座,飛簷翹角,矗立通道盡頭,內立明人南大吉書“大禹陵”三字巨碑一塊。亭周古槐蟠鬱,松竹交翠,幽靜清雅。亭南有禹穴辯碑和禹穴碑,系前人考辨夏禹墓穴所在而立。陵左側有禹祠,為近年重建。陵右側有禹廟。
大禹陵為何會在紹興?

第三十三洞天洞主
2017-03-30

紹興古代名會稽,傳說大禹南巡,在會稽大會諸侯,會計功勞,所以得名會稽。大禹在南巡在會稽去世,葬於會稽。史記夏本紀有記載。

夏荣年
2017-04-08

考古研究不要只以黃河流域為重點,長江流域也是另外一個重點,畢竟在古代生存條件很差的情況下,亞熱帶、暖溫帶更適合生存,更能創造先進文明,大禹陵在紹興也就不足為奇!另外還有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也足見證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