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兒子臨死前,為何後悔沒有除掉姜維?兩人有何矛盾?

10 個回答
秉烛读春秋
2019-05-25

諸葛瞻(227~263)是諸葛亮的唯一的兒子,諸葛亮46歲時喜得貴子。由於諸葛亮一直帶兵北伐魏國,不可避免疏於了兒子的教育。

所以歷史上的諸葛瞻並沒有他父親顯赫的名聲和智慧。

諸葛亮能掐會算有識人之能,再者說了“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知子莫若父”,諸葛亮對兒子的將來早已瞭然於胸。

他在兒子7歲時,曾寫信給哥哥諸葛瑾曰:“(瞻)十分聰明可愛,只怕他過於早熟,將來成不了大器。”講真諸葛亮果然高明,諸葛瞻確實沒成大器。

這也不能全怪諸葛瞻,諸葛亮死時他只有7歲,換言之,諸葛亮的才能和智慧並沒有傳給他的兒子,反倒傳給了他的接班人——姜維了。姜維的名氣要遠大於諸葛瞻,姜維九伐中原時,當時諸葛瞻在幹什麼呢?

諸葛瞻(227~263)是諸葛亮的唯一的兒子,諸葛亮46歲時喜得貴子。由於諸葛亮一直帶兵北伐魏國,不可避免疏於了兒子的教育。

所以歷史上的諸葛瞻並沒有他父親顯赫的名聲和智慧。

諸葛亮能掐會算有識人之能,再者說了“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知子莫若父”,諸葛亮對兒子的將來早已瞭然於胸。

他在兒子7歲時,曾寫信給哥哥諸葛瑾曰:“(瞻)十分聰明可愛,只怕他過於早熟,將來成不了大器。”講真諸葛亮果然高明,諸葛瞻確實沒成大器。

這也不能全怪諸葛瞻,諸葛亮死時他只有7歲,換言之,諸葛亮的才能和智慧並沒有傳給他的兒子,反倒傳給了他的接班人——姜維了。姜維的名氣要遠大於諸葛瞻,姜維九伐中原時,當時諸葛瞻在幹什麼呢?



諸葛亮死後,7歲的諸葛瞻承襲了父親爵位——武鄉侯。17歲時,娶後主劉禪的女兒為妻,官拜都騎尉。次年擔任御林軍中郎將。

當時蜀漢百姓懷念諸葛亮,把朝廷的成績都歸功於了諸葛瞻,這讓諸葛瞻飄飄然不知所以。

在蜀國成都保衛戰——綿竹之戰時,【景耀六年(623年)】,諸葛瞻帶領的京都禁衛軍至少在3萬人以上,竟阻擋不住鄧艾1萬人馬的進攻。諸葛瞻最後兵敗悲憤地說道:【“我於內不能除去黃皓,於外不能制衡姜維,進軍又不能護衛國土,我有三罪也”。】

諸葛瞻為何要說不能制衡姜維?他和姜維有什麼仇呢?

姜維(202~264)是諸葛亮的徒弟,古語云: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如此看來諸葛亮是姜維的長輩,雖然姜維比諸葛瞻大25歲,但二人應該是平輩,故兄弟相稱。

諸葛瞻(227~263)是諸葛亮的唯一的兒子,諸葛亮46歲時喜得貴子。由於諸葛亮一直帶兵北伐魏國,不可避免疏於了兒子的教育。

所以歷史上的諸葛瞻並沒有他父親顯赫的名聲和智慧。

諸葛亮能掐會算有識人之能,再者說了“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知子莫若父”,諸葛亮對兒子的將來早已瞭然於胸。

他在兒子7歲時,曾寫信給哥哥諸葛瑾曰:“(瞻)十分聰明可愛,只怕他過於早熟,將來成不了大器。”講真諸葛亮果然高明,諸葛瞻確實沒成大器。

這也不能全怪諸葛瞻,諸葛亮死時他只有7歲,換言之,諸葛亮的才能和智慧並沒有傳給他的兒子,反倒傳給了他的接班人——姜維了。姜維的名氣要遠大於諸葛瞻,姜維九伐中原時,當時諸葛瞻在幹什麼呢?



諸葛亮死後,7歲的諸葛瞻承襲了父親爵位——武鄉侯。17歲時,娶後主劉禪的女兒為妻,官拜都騎尉。次年擔任御林軍中郎將。

當時蜀漢百姓懷念諸葛亮,把朝廷的成績都歸功於了諸葛瞻,這讓諸葛瞻飄飄然不知所以。

在蜀國成都保衛戰——綿竹之戰時,【景耀六年(623年)】,諸葛瞻帶領的京都禁衛軍至少在3萬人以上,竟阻擋不住鄧艾1萬人馬的進攻。諸葛瞻最後兵敗悲憤地說道:【“我於內不能除去黃皓,於外不能制衡姜維,進軍又不能護衛國土,我有三罪也”。】

諸葛瞻為何要說不能制衡姜維?他和姜維有什麼仇呢?

姜維(202~264)是諸葛亮的徒弟,古語云: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如此看來諸葛亮是姜維的長輩,雖然姜維比諸葛瞻大25歲,但二人應該是平輩,故兄弟相稱。



按照常理來說,兄弟之間應該相互幫助,諸葛瞻和姜維之間沒有利害衝突,應該和睦相處共保蜀國。

然而在景耀四年(262年)(即諸葛瞻戰死前一年)。諸葛瞻和輔國大將軍董厥共同執掌尚書檯政務,統領國事時,當姜維北伐失敗回來後,他和董厥等人認為姜維好戰無功,以致於造成國內疲弊, 於是上表後主劉禪,要求削奪姜維的兵權,但後主沒有采納他們的建議。

為何劉禪沒理會他們的建議呢?原來劉禪瞭解內情,姜維執行的是諸葛亮的遺囑——誓死北伐。

我們都知道諸葛亮六出祁山,七伐魏國的事情吧。諸葛亮把畢生的精力都用在了和曹魏死磕上。難道諸葛亮不懂“勞民傷財和窮兵黷武”的道理嗎?非也,諸葛亮比誰都看得清楚,不打仗蜀國死的更快。

諸葛瞻(227~263)是諸葛亮的唯一的兒子,諸葛亮46歲時喜得貴子。由於諸葛亮一直帶兵北伐魏國,不可避免疏於了兒子的教育。

所以歷史上的諸葛瞻並沒有他父親顯赫的名聲和智慧。

諸葛亮能掐會算有識人之能,再者說了“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知子莫若父”,諸葛亮對兒子的將來早已瞭然於胸。

他在兒子7歲時,曾寫信給哥哥諸葛瑾曰:“(瞻)十分聰明可愛,只怕他過於早熟,將來成不了大器。”講真諸葛亮果然高明,諸葛瞻確實沒成大器。

這也不能全怪諸葛瞻,諸葛亮死時他只有7歲,換言之,諸葛亮的才能和智慧並沒有傳給他的兒子,反倒傳給了他的接班人——姜維了。姜維的名氣要遠大於諸葛瞻,姜維九伐中原時,當時諸葛瞻在幹什麼呢?



諸葛亮死後,7歲的諸葛瞻承襲了父親爵位——武鄉侯。17歲時,娶後主劉禪的女兒為妻,官拜都騎尉。次年擔任御林軍中郎將。

當時蜀漢百姓懷念諸葛亮,把朝廷的成績都歸功於了諸葛瞻,這讓諸葛瞻飄飄然不知所以。

在蜀國成都保衛戰——綿竹之戰時,【景耀六年(623年)】,諸葛瞻帶領的京都禁衛軍至少在3萬人以上,竟阻擋不住鄧艾1萬人馬的進攻。諸葛瞻最後兵敗悲憤地說道:【“我於內不能除去黃皓,於外不能制衡姜維,進軍又不能護衛國土,我有三罪也”。】

諸葛瞻為何要說不能制衡姜維?他和姜維有什麼仇呢?

姜維(202~264)是諸葛亮的徒弟,古語云: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如此看來諸葛亮是姜維的長輩,雖然姜維比諸葛瞻大25歲,但二人應該是平輩,故兄弟相稱。



按照常理來說,兄弟之間應該相互幫助,諸葛瞻和姜維之間沒有利害衝突,應該和睦相處共保蜀國。

然而在景耀四年(262年)(即諸葛瞻戰死前一年)。諸葛瞻和輔國大將軍董厥共同執掌尚書檯政務,統領國事時,當姜維北伐失敗回來後,他和董厥等人認為姜維好戰無功,以致於造成國內疲弊, 於是上表後主劉禪,要求削奪姜維的兵權,但後主沒有采納他們的建議。

為何劉禪沒理會他們的建議呢?原來劉禪瞭解內情,姜維執行的是諸葛亮的遺囑——誓死北伐。

我們都知道諸葛亮六出祁山,七伐魏國的事情吧。諸葛亮把畢生的精力都用在了和曹魏死磕上。難道諸葛亮不懂“勞民傷財和窮兵黷武”的道理嗎?非也,諸葛亮比誰都看得清楚,不打仗蜀國死的更快。


▲姜維

原來這是蜀地的地理位置決定了蜀國的命運,蜀國山多地少人稀,不容易做大做強,只有不斷主動出擊侵擾魏國,遲延魏國的發展才是唯一的辦法。

換言之,諸葛亮是以一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以“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無畏精神去戰鬥,否則蜀國滅亡的更快。

姜維執行的是諸葛亮的戰略戰策,這一點劉禪比誰都清楚,諸葛瞻可能不明白,因為父親死時他才7歲,所以才有這種愚蠢的想法。

說實話,假如要懲罰姜維,首先第一個受懲罰的應該是諸葛亮。

諸葛亮六伐中原無寸土之功,沒有踏出祁山半步,消耗了蜀國20多年的國力、財力,姜維有罪,諸葛亮難辭其咎。

這也是劉禪對他們的建議置之不理的原因。

諸葛瞻(227~263)是諸葛亮的唯一的兒子,諸葛亮46歲時喜得貴子。由於諸葛亮一直帶兵北伐魏國,不可避免疏於了兒子的教育。

所以歷史上的諸葛瞻並沒有他父親顯赫的名聲和智慧。

諸葛亮能掐會算有識人之能,再者說了“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知子莫若父”,諸葛亮對兒子的將來早已瞭然於胸。

他在兒子7歲時,曾寫信給哥哥諸葛瑾曰:“(瞻)十分聰明可愛,只怕他過於早熟,將來成不了大器。”講真諸葛亮果然高明,諸葛瞻確實沒成大器。

這也不能全怪諸葛瞻,諸葛亮死時他只有7歲,換言之,諸葛亮的才能和智慧並沒有傳給他的兒子,反倒傳給了他的接班人——姜維了。姜維的名氣要遠大於諸葛瞻,姜維九伐中原時,當時諸葛瞻在幹什麼呢?



諸葛亮死後,7歲的諸葛瞻承襲了父親爵位——武鄉侯。17歲時,娶後主劉禪的女兒為妻,官拜都騎尉。次年擔任御林軍中郎將。

當時蜀漢百姓懷念諸葛亮,把朝廷的成績都歸功於了諸葛瞻,這讓諸葛瞻飄飄然不知所以。

在蜀國成都保衛戰——綿竹之戰時,【景耀六年(623年)】,諸葛瞻帶領的京都禁衛軍至少在3萬人以上,竟阻擋不住鄧艾1萬人馬的進攻。諸葛瞻最後兵敗悲憤地說道:【“我於內不能除去黃皓,於外不能制衡姜維,進軍又不能護衛國土,我有三罪也”。】

諸葛瞻為何要說不能制衡姜維?他和姜維有什麼仇呢?

姜維(202~264)是諸葛亮的徒弟,古語云: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如此看來諸葛亮是姜維的長輩,雖然姜維比諸葛瞻大25歲,但二人應該是平輩,故兄弟相稱。



按照常理來說,兄弟之間應該相互幫助,諸葛瞻和姜維之間沒有利害衝突,應該和睦相處共保蜀國。

然而在景耀四年(262年)(即諸葛瞻戰死前一年)。諸葛瞻和輔國大將軍董厥共同執掌尚書檯政務,統領國事時,當姜維北伐失敗回來後,他和董厥等人認為姜維好戰無功,以致於造成國內疲弊, 於是上表後主劉禪,要求削奪姜維的兵權,但後主沒有采納他們的建議。

為何劉禪沒理會他們的建議呢?原來劉禪瞭解內情,姜維執行的是諸葛亮的遺囑——誓死北伐。

我們都知道諸葛亮六出祁山,七伐魏國的事情吧。諸葛亮把畢生的精力都用在了和曹魏死磕上。難道諸葛亮不懂“勞民傷財和窮兵黷武”的道理嗎?非也,諸葛亮比誰都看得清楚,不打仗蜀國死的更快。


▲姜維

原來這是蜀地的地理位置決定了蜀國的命運,蜀國山多地少人稀,不容易做大做強,只有不斷主動出擊侵擾魏國,遲延魏國的發展才是唯一的辦法。

換言之,諸葛亮是以一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以“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無畏精神去戰鬥,否則蜀國滅亡的更快。

姜維執行的是諸葛亮的戰略戰策,這一點劉禪比誰都清楚,諸葛瞻可能不明白,因為父親死時他才7歲,所以才有這種愚蠢的想法。

說實話,假如要懲罰姜維,首先第一個受懲罰的應該是諸葛亮。

諸葛亮六伐中原無寸土之功,沒有踏出祁山半步,消耗了蜀國20多年的國力、財力,姜維有罪,諸葛亮難辭其咎。

這也是劉禪對他們的建議置之不理的原因。



姜維的功與過輪不到諸葛瞻說三道四,姜維再不濟也沒有失去最關鍵的一戰,假如是姜維帶著禁衛軍阻擊鄧艾,我估計成都不會很快失陷,劉禪也不會不戰而降。(腦補姜、鄧鬥智的精彩片段)

諸葛瞻在兵力優勢,條件有利的情況下卻錯失良機,失去了拯救蜀國的最後機會,諸葛瞻不檢討自己的責任,反而把所有責任推給姜維,難道能制衡姜維就能拯救蜀國嗎?(諸葛瞻想和鄧艾公平決鬥,不自量力的諸葛瞻)

我看未必,我們來看看諸葛瞻在蜀國保衛戰的表現吧!

景耀六年(263年)冬天,魏國徵西將軍鄧艾率領3000人馬,走陰平小路從景谷道(劍閣其中的道路)攻入,諸葛瞻請命前往拒敵,劉禪把守衛成都的精銳部隊交給女婿指揮。

諸葛瞻帶領著張飛之孫張遵、李恢的侄子李球、黃權之子黃崇等人出發了。

諸葛瞻帶領著部隊行進到綿陽時,突然下令部隊停止前進。當時尚書郎黃崇多次勸諸葛瞻迅速搶佔險要地勢,不讓敵人進入平原。把鄧艾人馬消滅在峽谷之中。

不知道諸葛瞻哪根神經搭錯了,他斷然拒絕了黃崇的建議,直急得黃崇痛哭不已。這就是人們吹捧他的結果,諸葛瞻養成了自以為是的壞毛病,聽不進不同意見。

諸葛瞻(227~263)是諸葛亮的唯一的兒子,諸葛亮46歲時喜得貴子。由於諸葛亮一直帶兵北伐魏國,不可避免疏於了兒子的教育。

所以歷史上的諸葛瞻並沒有他父親顯赫的名聲和智慧。

諸葛亮能掐會算有識人之能,再者說了“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知子莫若父”,諸葛亮對兒子的將來早已瞭然於胸。

他在兒子7歲時,曾寫信給哥哥諸葛瑾曰:“(瞻)十分聰明可愛,只怕他過於早熟,將來成不了大器。”講真諸葛亮果然高明,諸葛瞻確實沒成大器。

這也不能全怪諸葛瞻,諸葛亮死時他只有7歲,換言之,諸葛亮的才能和智慧並沒有傳給他的兒子,反倒傳給了他的接班人——姜維了。姜維的名氣要遠大於諸葛瞻,姜維九伐中原時,當時諸葛瞻在幹什麼呢?



諸葛亮死後,7歲的諸葛瞻承襲了父親爵位——武鄉侯。17歲時,娶後主劉禪的女兒為妻,官拜都騎尉。次年擔任御林軍中郎將。

當時蜀漢百姓懷念諸葛亮,把朝廷的成績都歸功於了諸葛瞻,這讓諸葛瞻飄飄然不知所以。

在蜀國成都保衛戰——綿竹之戰時,【景耀六年(623年)】,諸葛瞻帶領的京都禁衛軍至少在3萬人以上,竟阻擋不住鄧艾1萬人馬的進攻。諸葛瞻最後兵敗悲憤地說道:【“我於內不能除去黃皓,於外不能制衡姜維,進軍又不能護衛國土,我有三罪也”。】

諸葛瞻為何要說不能制衡姜維?他和姜維有什麼仇呢?

姜維(202~264)是諸葛亮的徒弟,古語云: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如此看來諸葛亮是姜維的長輩,雖然姜維比諸葛瞻大25歲,但二人應該是平輩,故兄弟相稱。



按照常理來說,兄弟之間應該相互幫助,諸葛瞻和姜維之間沒有利害衝突,應該和睦相處共保蜀國。

然而在景耀四年(262年)(即諸葛瞻戰死前一年)。諸葛瞻和輔國大將軍董厥共同執掌尚書檯政務,統領國事時,當姜維北伐失敗回來後,他和董厥等人認為姜維好戰無功,以致於造成國內疲弊, 於是上表後主劉禪,要求削奪姜維的兵權,但後主沒有采納他們的建議。

為何劉禪沒理會他們的建議呢?原來劉禪瞭解內情,姜維執行的是諸葛亮的遺囑——誓死北伐。

我們都知道諸葛亮六出祁山,七伐魏國的事情吧。諸葛亮把畢生的精力都用在了和曹魏死磕上。難道諸葛亮不懂“勞民傷財和窮兵黷武”的道理嗎?非也,諸葛亮比誰都看得清楚,不打仗蜀國死的更快。


▲姜維

原來這是蜀地的地理位置決定了蜀國的命運,蜀國山多地少人稀,不容易做大做強,只有不斷主動出擊侵擾魏國,遲延魏國的發展才是唯一的辦法。

換言之,諸葛亮是以一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是以“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無畏精神去戰鬥,否則蜀國滅亡的更快。

姜維執行的是諸葛亮的戰略戰策,這一點劉禪比誰都清楚,諸葛瞻可能不明白,因為父親死時他才7歲,所以才有這種愚蠢的想法。

說實話,假如要懲罰姜維,首先第一個受懲罰的應該是諸葛亮。

諸葛亮六伐中原無寸土之功,沒有踏出祁山半步,消耗了蜀國20多年的國力、財力,姜維有罪,諸葛亮難辭其咎。

這也是劉禪對他們的建議置之不理的原因。



姜維的功與過輪不到諸葛瞻說三道四,姜維再不濟也沒有失去最關鍵的一戰,假如是姜維帶著禁衛軍阻擊鄧艾,我估計成都不會很快失陷,劉禪也不會不戰而降。(腦補姜、鄧鬥智的精彩片段)

諸葛瞻在兵力優勢,條件有利的情況下卻錯失良機,失去了拯救蜀國的最後機會,諸葛瞻不檢討自己的責任,反而把所有責任推給姜維,難道能制衡姜維就能拯救蜀國嗎?(諸葛瞻想和鄧艾公平決鬥,不自量力的諸葛瞻)

我看未必,我們來看看諸葛瞻在蜀國保衛戰的表現吧!

景耀六年(263年)冬天,魏國徵西將軍鄧艾率領3000人馬,走陰平小路從景谷道(劍閣其中的道路)攻入,諸葛瞻請命前往拒敵,劉禪把守衛成都的精銳部隊交給女婿指揮。

諸葛瞻帶領著張飛之孫張遵、李恢的侄子李球、黃權之子黃崇等人出發了。

諸葛瞻帶領著部隊行進到綿陽時,突然下令部隊停止前進。當時尚書郎黃崇多次勸諸葛瞻迅速搶佔險要地勢,不讓敵人進入平原。把鄧艾人馬消滅在峽谷之中。

不知道諸葛瞻哪根神經搭錯了,他斷然拒絕了黃崇的建議,直急得黃崇痛哭不已。這就是人們吹捧他的結果,諸葛瞻養成了自以為是的壞毛病,聽不進不同意見。


▲鄧艾

當時諸葛瞻心中咋想的我不知道,也許他想和鄧艾來個公平交手,不想乘人之危吧!說實話就憑諸葛這點能耐,假如他乘鄧艾立足未穩主動出擊,鄧艾興許就會被包了“餃子”。

然而,機不可失,時不可再來。諸葛瞻在綿竹擺開陣勢等待鄧艾,鄧艾進入平原後,派兒子鄧忠和大將師篡從左右包抄,結果諸葛瞻被二人打得大敗,諸葛瞻,張遵等人戰死。

親們看到了吧!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不僅是一個草包,而且是一個好高騖遠之人。行軍打仗,講究的是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歷史上只有春秋戰國時宋襄公“半渡不擊”,諸葛瞻堪比當年愚蠢而“仁義”的宋襄公。

像他這樣水平的人,有什麼資格來指責姜維?

文/秉燭讀春秋

理科男读历史
2019-06-01

諸葛亮老來得子,46歲時有了一個兒子叫諸葛瞻。姜維則是諸葛亮的學生。姜維和諸葛瞻兩個人之間都有矛盾,矛盾可大可小,但是也不至於鬧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據歷史記載,諸葛瞻死前說:吾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進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目反?

黃皓用的是”除“,姜維則用的”制。對黃皓是恨的牙癢癢,而對姜維僅僅只是想要制約住。那姜維和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之間到底有什麼矛盾呢?

諸葛亮老來得子,46歲時有了一個兒子叫諸葛瞻。姜維則是諸葛亮的學生。姜維和諸葛瞻兩個人之間都有矛盾,矛盾可大可小,但是也不至於鬧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據歷史記載,諸葛瞻死前說:吾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進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目反?

黃皓用的是”除“,姜維則用的”制。對黃皓是恨的牙癢癢,而對姜維僅僅只是想要制約住。那姜維和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之間到底有什麼矛盾呢?

矛盾一

諸葛亮去世後,蜀漢一直是處於休養生息的狀態,由蔣琬、董允、費禕三人掌權。而這個時候諸葛瞻才8歲,他受到蜀漢的政治影響,也想把蜀漢整治的井井有條。後來到姜維掌權的時候,姜維主張主動出師北伐。諸葛瞻掌內政,姜維掌兵權。兩個人就有了分歧。但是從姜維的”九伐中原“來看,還是姜維厲害一點。也就是姜維一次次的北伐,讓諸葛瞻想趁早拿掉姜維的兵權,諸葛瞻才和姦臣合作。

諸葛亮老來得子,46歲時有了一個兒子叫諸葛瞻。姜維則是諸葛亮的學生。姜維和諸葛瞻兩個人之間都有矛盾,矛盾可大可小,但是也不至於鬧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據歷史記載,諸葛瞻死前說:吾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進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目反?

黃皓用的是”除“,姜維則用的”制。對黃皓是恨的牙癢癢,而對姜維僅僅只是想要制約住。那姜維和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之間到底有什麼矛盾呢?

矛盾一

諸葛亮去世後,蜀漢一直是處於休養生息的狀態,由蔣琬、董允、費禕三人掌權。而這個時候諸葛瞻才8歲,他受到蜀漢的政治影響,也想把蜀漢整治的井井有條。後來到姜維掌權的時候,姜維主張主動出師北伐。諸葛瞻掌內政,姜維掌兵權。兩個人就有了分歧。但是從姜維的”九伐中原“來看,還是姜維厲害一點。也就是姜維一次次的北伐,讓諸葛瞻想趁早拿掉姜維的兵權,諸葛瞻才和姦臣合作。

矛盾二

這一點就很簡單了,因為姜維得到了諸葛亮的真傳,而諸葛瞻作為兒子什麼都沒得到。

所以諸葛瞻心生嫉妒,嫉妒姜維。

諸葛亮老來得子,46歲時有了一個兒子叫諸葛瞻。姜維則是諸葛亮的學生。姜維和諸葛瞻兩個人之間都有矛盾,矛盾可大可小,但是也不至於鬧到你死我活的地步。據歷史記載,諸葛瞻死前說:吾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進不守江油,吾有三罪,何面目反?

黃皓用的是”除“,姜維則用的”制。對黃皓是恨的牙癢癢,而對姜維僅僅只是想要制約住。那姜維和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之間到底有什麼矛盾呢?

矛盾一

諸葛亮去世後,蜀漢一直是處於休養生息的狀態,由蔣琬、董允、費禕三人掌權。而這個時候諸葛瞻才8歲,他受到蜀漢的政治影響,也想把蜀漢整治的井井有條。後來到姜維掌權的時候,姜維主張主動出師北伐。諸葛瞻掌內政,姜維掌兵權。兩個人就有了分歧。但是從姜維的”九伐中原“來看,還是姜維厲害一點。也就是姜維一次次的北伐,讓諸葛瞻想趁早拿掉姜維的兵權,諸葛瞻才和姦臣合作。

矛盾二

這一點就很簡單了,因為姜維得到了諸葛亮的真傳,而諸葛瞻作為兒子什麼都沒得到。

所以諸葛瞻心生嫉妒,嫉妒姜維。

水鱼和
2019-05-15

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雖然是諸葛亮兒子,但他其實是一個兩面三刀、牆頭草類型的人物。

諸葛瞻說蜀漢亡國黃皓有責任,其實他自己責任更大。

諸葛瞻被劉禪重用,是朝廷的實力派人物,但他明知黃皓專權卻不想做壞人,多次對黃皓的作為無動於衷,甚至到了託病不出的地步。

雖然諸葛瞻知道連年北伐對蜀國不利,但他表面上見了姜維卻支持北伐,姜維走了之後又上書劉禪,建議讓姜維當刺史,以奪其兵權。諸葛瞻與黃皓兩人同位朝廷重臣,卻互為表裡,相互依存,兩人聯手排擠姜維,最後把姜維給逼去外邊屯田。

直到魏國大將鄧艾繞開蜀國守軍後,直接進逼成都,諸葛瞻這才慌張的帶著一大幫開國元勳的子孫前往抵抗。由於他自身能力有限,臨陣猶豫不決,錯失先機,蜀軍最後退守錦竹,諸葛瞻最後戰死。死前,他說了那句著名的話:內不能除黃皓,於外不制姜維。

蜀國滅亡,姜維、黃皓和諸葛瞻三人都有責任,但諸葛瞻與黃皓的責任要大於姜維。


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雖然是諸葛亮兒子,但他其實是一個兩面三刀、牆頭草類型的人物。

諸葛瞻說蜀漢亡國黃皓有責任,其實他自己責任更大。

諸葛瞻被劉禪重用,是朝廷的實力派人物,但他明知黃皓專權卻不想做壞人,多次對黃皓的作為無動於衷,甚至到了託病不出的地步。

雖然諸葛瞻知道連年北伐對蜀國不利,但他表面上見了姜維卻支持北伐,姜維走了之後又上書劉禪,建議讓姜維當刺史,以奪其兵權。諸葛瞻與黃皓兩人同位朝廷重臣,卻互為表裡,相互依存,兩人聯手排擠姜維,最後把姜維給逼去外邊屯田。

直到魏國大將鄧艾繞開蜀國守軍後,直接進逼成都,諸葛瞻這才慌張的帶著一大幫開國元勳的子孫前往抵抗。由於他自身能力有限,臨陣猶豫不決,錯失先機,蜀軍最後退守錦竹,諸葛瞻最後戰死。死前,他說了那句著名的話:內不能除黃皓,於外不制姜維。

蜀國滅亡,姜維、黃皓和諸葛瞻三人都有責任,但諸葛瞻與黃皓的責任要大於姜維。



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雖然是諸葛亮兒子,但他其實是一個兩面三刀、牆頭草類型的人物。

諸葛瞻說蜀漢亡國黃皓有責任,其實他自己責任更大。

諸葛瞻被劉禪重用,是朝廷的實力派人物,但他明知黃皓專權卻不想做壞人,多次對黃皓的作為無動於衷,甚至到了託病不出的地步。

雖然諸葛瞻知道連年北伐對蜀國不利,但他表面上見了姜維卻支持北伐,姜維走了之後又上書劉禪,建議讓姜維當刺史,以奪其兵權。諸葛瞻與黃皓兩人同位朝廷重臣,卻互為表裡,相互依存,兩人聯手排擠姜維,最後把姜維給逼去外邊屯田。

直到魏國大將鄧艾繞開蜀國守軍後,直接進逼成都,諸葛瞻這才慌張的帶著一大幫開國元勳的子孫前往抵抗。由於他自身能力有限,臨陣猶豫不決,錯失先機,蜀軍最後退守錦竹,諸葛瞻最後戰死。死前,他說了那句著名的話:內不能除黃皓,於外不制姜維。

蜀國滅亡,姜維、黃皓和諸葛瞻三人都有責任,但諸葛瞻與黃皓的責任要大於姜維。




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雖然是諸葛亮兒子,但他其實是一個兩面三刀、牆頭草類型的人物。

諸葛瞻說蜀漢亡國黃皓有責任,其實他自己責任更大。

諸葛瞻被劉禪重用,是朝廷的實力派人物,但他明知黃皓專權卻不想做壞人,多次對黃皓的作為無動於衷,甚至到了託病不出的地步。

雖然諸葛瞻知道連年北伐對蜀國不利,但他表面上見了姜維卻支持北伐,姜維走了之後又上書劉禪,建議讓姜維當刺史,以奪其兵權。諸葛瞻與黃皓兩人同位朝廷重臣,卻互為表裡,相互依存,兩人聯手排擠姜維,最後把姜維給逼去外邊屯田。

直到魏國大將鄧艾繞開蜀國守軍後,直接進逼成都,諸葛瞻這才慌張的帶著一大幫開國元勳的子孫前往抵抗。由於他自身能力有限,臨陣猶豫不決,錯失先機,蜀軍最後退守錦竹,諸葛瞻最後戰死。死前,他說了那句著名的話:內不能除黃皓,於外不制姜維。

蜀國滅亡,姜維、黃皓和諸葛瞻三人都有責任,但諸葛瞻與黃皓的責任要大於姜維。




三国逐鹿
2019-06-12


綿竹之戰,蜀漢與魏國的最後一戰,可以想見的結局,無法忘懷的悲壯。諸葛瞻,這位諸葛世家的公子,諸葛亮的親兒子,身死殉國。他的英勇忠義,後人緬懷;他的言語,後世流傳。其中臨死前一句“內不能除黃皓,外不能制姜維”的無奈更是讓人回味良久。

許多人會以此作為諸葛瞻想除掉姜維的直接佐證,但是筆者認為這個除掉需要加上引號,“除掉”是別有深意的,所以才會那樣悔恨。而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也根植於兩人之間無法調和的矛盾。筆者將從以下三方面來闡述,以饗讀者。


綿竹之戰,蜀漢與魏國的最後一戰,可以想見的結局,無法忘懷的悲壯。諸葛瞻,這位諸葛世家的公子,諸葛亮的親兒子,身死殉國。他的英勇忠義,後人緬懷;他的言語,後世流傳。其中臨死前一句“內不能除黃皓,外不能制姜維”的無奈更是讓人回味良久。

許多人會以此作為諸葛瞻想除掉姜維的直接佐證,但是筆者認為這個除掉需要加上引號,“除掉”是別有深意的,所以才會那樣悔恨。而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也根植於兩人之間無法調和的矛盾。筆者將從以下三方面來闡述,以饗讀者。


首先,“除掉”不是要致姜維於死地,而是內心深處希望他沒有存在過,尤其是在蜀國。這句古文有兩種解讀。其一,互文。《木蘭詩》中有一句“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這裡不是說將軍都戰死,而戰士們都活著回來了。而是互文,上下照應,真正的含義是將軍和壯士百戰死,將軍和壯士十年歸,都有犧牲,都有歸來。如果這一句是互文,那麼諸葛瞻臨死前想的是除掉和制衡黃皓、姜維。這是我們通常的理解。


綿竹之戰,蜀漢與魏國的最後一戰,可以想見的結局,無法忘懷的悲壯。諸葛瞻,這位諸葛世家的公子,諸葛亮的親兒子,身死殉國。他的英勇忠義,後人緬懷;他的言語,後世流傳。其中臨死前一句“內不能除黃皓,外不能制姜維”的無奈更是讓人回味良久。

許多人會以此作為諸葛瞻想除掉姜維的直接佐證,但是筆者認為這個除掉需要加上引號,“除掉”是別有深意的,所以才會那樣悔恨。而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也根植於兩人之間無法調和的矛盾。筆者將從以下三方面來闡述,以饗讀者。


首先,“除掉”不是要致姜維於死地,而是內心深處希望他沒有存在過,尤其是在蜀國。這句古文有兩種解讀。其一,互文。《木蘭詩》中有一句“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這裡不是說將軍都戰死,而戰士們都活著回來了。而是互文,上下照應,真正的含義是將軍和壯士百戰死,將軍和壯士十年歸,都有犧牲,都有歸來。如果這一句是互文,那麼諸葛瞻臨死前想的是除掉和制衡黃皓、姜維。這是我們通常的理解。


其二,不是互文,取“制”的本意。最相近的可以用赤壁之戰時的一句話解釋:“瑜請精兵五萬,自足制之。”這裡“制”含義《古漢語詞典》中解釋為禁止,遏制。其實這個含義更為準確,畢竟諸葛瞻和姜維之間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但是在歷史的背景下,國難當頭,諸葛瞻百感交集。他內心很希望姜維大軍不是遠征在外,而是能護衛京師,保佑黎民。

他希望姜維不是那樣常年征戰,以至於內防空虛,被鄧艾帥軍乘虛而入。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當因為某一個人特別受傷的的時候,我們會憤怒,會希望從來沒有見過這個人,而大廈將傾的蜀國,此時此刻的諸葛瞻是悲憤的,他相信若姜維沒在蜀國,也許蜀國還能再堅持,他後悔自己沒能阻止姜維,沒能做一個力挽狂瀾的存在。


綿竹之戰,蜀漢與魏國的最後一戰,可以想見的結局,無法忘懷的悲壯。諸葛瞻,這位諸葛世家的公子,諸葛亮的親兒子,身死殉國。他的英勇忠義,後人緬懷;他的言語,後世流傳。其中臨死前一句“內不能除黃皓,外不能制姜維”的無奈更是讓人回味良久。

許多人會以此作為諸葛瞻想除掉姜維的直接佐證,但是筆者認為這個除掉需要加上引號,“除掉”是別有深意的,所以才會那樣悔恨。而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也根植於兩人之間無法調和的矛盾。筆者將從以下三方面來闡述,以饗讀者。


首先,“除掉”不是要致姜維於死地,而是內心深處希望他沒有存在過,尤其是在蜀國。這句古文有兩種解讀。其一,互文。《木蘭詩》中有一句“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這裡不是說將軍都戰死,而戰士們都活著回來了。而是互文,上下照應,真正的含義是將軍和壯士百戰死,將軍和壯士十年歸,都有犧牲,都有歸來。如果這一句是互文,那麼諸葛瞻臨死前想的是除掉和制衡黃皓、姜維。這是我們通常的理解。


其二,不是互文,取“制”的本意。最相近的可以用赤壁之戰時的一句話解釋:“瑜請精兵五萬,自足制之。”這裡“制”含義《古漢語詞典》中解釋為禁止,遏制。其實這個含義更為準確,畢竟諸葛瞻和姜維之間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但是在歷史的背景下,國難當頭,諸葛瞻百感交集。他內心很希望姜維大軍不是遠征在外,而是能護衛京師,保佑黎民。

他希望姜維不是那樣常年征戰,以至於內防空虛,被鄧艾帥軍乘虛而入。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當因為某一個人特別受傷的的時候,我們會憤怒,會希望從來沒有見過這個人,而大廈將傾的蜀國,此時此刻的諸葛瞻是悲憤的,他相信若姜維沒在蜀國,也許蜀國還能再堅持,他後悔自己沒能阻止姜維,沒能做一個力挽狂瀾的存在。


其次,諸葛瞻和姜維的身份使得他們的立場對立。俗話說“屁股決定腦袋”,看兩人的矛盾最好的方法就是看他們在怎樣的立場上。諸葛瞻的身份,如《三國志》卷四十五所言:“時都護諸葛瞻初統朝事”,他主要處理蜀國中央的相關工作,負責內政。而姜維,根據《三國志》卷四十四中姜維有關傳記所言,先是:

十二年,亮卒,維還成都,為右監軍輔漢將軍,統諸軍”……十九年春,就遷維為大將軍。

兩個人一個負責內政,一個負責軍事。諸葛瞻更多的是以政治家的眼光去看待蜀國的命運,沒有諸葛亮的非凡才華,但是依然繼承了父親憂心百姓的情懷,他深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他走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結局。他的行為更像是一個知識分子,不必窮兵黷武,至少安穩百姓,更願捨身許國。《三國志》魏書和蜀書中所記載諸葛瞻的事蹟不多,但絕大多數都是與戰死綿竹有關。


綿竹之戰,蜀漢與魏國的最後一戰,可以想見的結局,無法忘懷的悲壯。諸葛瞻,這位諸葛世家的公子,諸葛亮的親兒子,身死殉國。他的英勇忠義,後人緬懷;他的言語,後世流傳。其中臨死前一句“內不能除黃皓,外不能制姜維”的無奈更是讓人回味良久。

許多人會以此作為諸葛瞻想除掉姜維的直接佐證,但是筆者認為這個除掉需要加上引號,“除掉”是別有深意的,所以才會那樣悔恨。而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也根植於兩人之間無法調和的矛盾。筆者將從以下三方面來闡述,以饗讀者。


首先,“除掉”不是要致姜維於死地,而是內心深處希望他沒有存在過,尤其是在蜀國。這句古文有兩種解讀。其一,互文。《木蘭詩》中有一句“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這裡不是說將軍都戰死,而戰士們都活著回來了。而是互文,上下照應,真正的含義是將軍和壯士百戰死,將軍和壯士十年歸,都有犧牲,都有歸來。如果這一句是互文,那麼諸葛瞻臨死前想的是除掉和制衡黃皓、姜維。這是我們通常的理解。


其二,不是互文,取“制”的本意。最相近的可以用赤壁之戰時的一句話解釋:“瑜請精兵五萬,自足制之。”這裡“制”含義《古漢語詞典》中解釋為禁止,遏制。其實這個含義更為準確,畢竟諸葛瞻和姜維之間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但是在歷史的背景下,國難當頭,諸葛瞻百感交集。他內心很希望姜維大軍不是遠征在外,而是能護衛京師,保佑黎民。

他希望姜維不是那樣常年征戰,以至於內防空虛,被鄧艾帥軍乘虛而入。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當因為某一個人特別受傷的的時候,我們會憤怒,會希望從來沒有見過這個人,而大廈將傾的蜀國,此時此刻的諸葛瞻是悲憤的,他相信若姜維沒在蜀國,也許蜀國還能再堅持,他後悔自己沒能阻止姜維,沒能做一個力挽狂瀾的存在。


其次,諸葛瞻和姜維的身份使得他們的立場對立。俗話說“屁股決定腦袋”,看兩人的矛盾最好的方法就是看他們在怎樣的立場上。諸葛瞻的身份,如《三國志》卷四十五所言:“時都護諸葛瞻初統朝事”,他主要處理蜀國中央的相關工作,負責內政。而姜維,根據《三國志》卷四十四中姜維有關傳記所言,先是:

十二年,亮卒,維還成都,為右監軍輔漢將軍,統諸軍”……十九年春,就遷維為大將軍。

兩個人一個負責內政,一個負責軍事。諸葛瞻更多的是以政治家的眼光去看待蜀國的命運,沒有諸葛亮的非凡才華,但是依然繼承了父親憂心百姓的情懷,他深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他走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結局。他的行為更像是一個知識分子,不必窮兵黷武,至少安穩百姓,更願捨身許國。《三國志》魏書和蜀書中所記載諸葛瞻的事蹟不多,但絕大多數都是與戰死綿竹有關。


而姜維呢?他是“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的英勇戰士,是被諸葛亮欣賞過的男人,“姜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從九伐中原就能看出他復興漢室的心有多迫切。

但凡是物極必反,過多的征戰消耗了蜀國的實力,反而給了敵人“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的絕佳戰機。鄧艾用了一招“斬首行動”讓姜維大軍失去了戰鬥力。痴迷於戰事的姜維和管理內政的諸葛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深有矛盾。諸葛瞻並不希望常年征戰消耗蜀國最後的實力,這便是癥結所在。


綿竹之戰,蜀漢與魏國的最後一戰,可以想見的結局,無法忘懷的悲壯。諸葛瞻,這位諸葛世家的公子,諸葛亮的親兒子,身死殉國。他的英勇忠義,後人緬懷;他的言語,後世流傳。其中臨死前一句“內不能除黃皓,外不能制姜維”的無奈更是讓人回味良久。

許多人會以此作為諸葛瞻想除掉姜維的直接佐證,但是筆者認為這個除掉需要加上引號,“除掉”是別有深意的,所以才會那樣悔恨。而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也根植於兩人之間無法調和的矛盾。筆者將從以下三方面來闡述,以饗讀者。


首先,“除掉”不是要致姜維於死地,而是內心深處希望他沒有存在過,尤其是在蜀國。這句古文有兩種解讀。其一,互文。《木蘭詩》中有一句“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這裡不是說將軍都戰死,而戰士們都活著回來了。而是互文,上下照應,真正的含義是將軍和壯士百戰死,將軍和壯士十年歸,都有犧牲,都有歸來。如果這一句是互文,那麼諸葛瞻臨死前想的是除掉和制衡黃皓、姜維。這是我們通常的理解。


其二,不是互文,取“制”的本意。最相近的可以用赤壁之戰時的一句話解釋:“瑜請精兵五萬,自足制之。”這裡“制”含義《古漢語詞典》中解釋為禁止,遏制。其實這個含義更為準確,畢竟諸葛瞻和姜維之間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但是在歷史的背景下,國難當頭,諸葛瞻百感交集。他內心很希望姜維大軍不是遠征在外,而是能護衛京師,保佑黎民。

他希望姜維不是那樣常年征戰,以至於內防空虛,被鄧艾帥軍乘虛而入。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當因為某一個人特別受傷的的時候,我們會憤怒,會希望從來沒有見過這個人,而大廈將傾的蜀國,此時此刻的諸葛瞻是悲憤的,他相信若姜維沒在蜀國,也許蜀國還能再堅持,他後悔自己沒能阻止姜維,沒能做一個力挽狂瀾的存在。


其次,諸葛瞻和姜維的身份使得他們的立場對立。俗話說“屁股決定腦袋”,看兩人的矛盾最好的方法就是看他們在怎樣的立場上。諸葛瞻的身份,如《三國志》卷四十五所言:“時都護諸葛瞻初統朝事”,他主要處理蜀國中央的相關工作,負責內政。而姜維,根據《三國志》卷四十四中姜維有關傳記所言,先是:

十二年,亮卒,維還成都,為右監軍輔漢將軍,統諸軍”……十九年春,就遷維為大將軍。

兩個人一個負責內政,一個負責軍事。諸葛瞻更多的是以政治家的眼光去看待蜀國的命運,沒有諸葛亮的非凡才華,但是依然繼承了父親憂心百姓的情懷,他深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他走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結局。他的行為更像是一個知識分子,不必窮兵黷武,至少安穩百姓,更願捨身許國。《三國志》魏書和蜀書中所記載諸葛瞻的事蹟不多,但絕大多數都是與戰死綿竹有關。


而姜維呢?他是“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的英勇戰士,是被諸葛亮欣賞過的男人,“姜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從九伐中原就能看出他復興漢室的心有多迫切。

但凡是物極必反,過多的征戰消耗了蜀國的實力,反而給了敵人“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的絕佳戰機。鄧艾用了一招“斬首行動”讓姜維大軍失去了戰鬥力。痴迷於戰事的姜維和管理內政的諸葛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深有矛盾。諸葛瞻並不希望常年征戰消耗蜀國最後的實力,這便是癥結所在。


最後,他們的出身使得兩個人處境不同,矛盾深重。姜維本來是魏國的人,但當時的天水太守“疑維等皆有疑心”,姜維投誠於蜀國;連年征戰,蜀國朝中人疑他擁兵自重,他會選擇明哲保身;後主投降,他很快投誠於鍾會,雖然他有妙計想暗助蜀國。這一切說明他是一個審時度勢的人,而旁人很難理解他真正的立場。

諸葛瞻不同,從小耳濡目染,深受父親教誨,母親也是知書達理的才女,在他心中,蜀漢就是他存在的意義,就是他願意用生命去捍衛的邊疆。姜維雖然是漢室的堅定的支持者,但很難被蜀漢第二代的諸葛瞻所接納,他們生長的土壤不一樣,他們的世界觀不一樣。


綿竹之戰,蜀漢與魏國的最後一戰,可以想見的結局,無法忘懷的悲壯。諸葛瞻,這位諸葛世家的公子,諸葛亮的親兒子,身死殉國。他的英勇忠義,後人緬懷;他的言語,後世流傳。其中臨死前一句“內不能除黃皓,外不能制姜維”的無奈更是讓人回味良久。

許多人會以此作為諸葛瞻想除掉姜維的直接佐證,但是筆者認為這個除掉需要加上引號,“除掉”是別有深意的,所以才會那樣悔恨。而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也根植於兩人之間無法調和的矛盾。筆者將從以下三方面來闡述,以饗讀者。


首先,“除掉”不是要致姜維於死地,而是內心深處希望他沒有存在過,尤其是在蜀國。這句古文有兩種解讀。其一,互文。《木蘭詩》中有一句“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這裡不是說將軍都戰死,而戰士們都活著回來了。而是互文,上下照應,真正的含義是將軍和壯士百戰死,將軍和壯士十年歸,都有犧牲,都有歸來。如果這一句是互文,那麼諸葛瞻臨死前想的是除掉和制衡黃皓、姜維。這是我們通常的理解。


其二,不是互文,取“制”的本意。最相近的可以用赤壁之戰時的一句話解釋:“瑜請精兵五萬,自足制之。”這裡“制”含義《古漢語詞典》中解釋為禁止,遏制。其實這個含義更為準確,畢竟諸葛瞻和姜維之間並沒有什麼深仇大恨。但是在歷史的背景下,國難當頭,諸葛瞻百感交集。他內心很希望姜維大軍不是遠征在外,而是能護衛京師,保佑黎民。

他希望姜維不是那樣常年征戰,以至於內防空虛,被鄧艾帥軍乘虛而入。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當因為某一個人特別受傷的的時候,我們會憤怒,會希望從來沒有見過這個人,而大廈將傾的蜀國,此時此刻的諸葛瞻是悲憤的,他相信若姜維沒在蜀國,也許蜀國還能再堅持,他後悔自己沒能阻止姜維,沒能做一個力挽狂瀾的存在。


其次,諸葛瞻和姜維的身份使得他們的立場對立。俗話說“屁股決定腦袋”,看兩人的矛盾最好的方法就是看他們在怎樣的立場上。諸葛瞻的身份,如《三國志》卷四十五所言:“時都護諸葛瞻初統朝事”,他主要處理蜀國中央的相關工作,負責內政。而姜維,根據《三國志》卷四十四中姜維有關傳記所言,先是:

十二年,亮卒,維還成都,為右監軍輔漢將軍,統諸軍”……十九年春,就遷維為大將軍。

兩個人一個負責內政,一個負責軍事。諸葛瞻更多的是以政治家的眼光去看待蜀國的命運,沒有諸葛亮的非凡才華,但是依然繼承了父親憂心百姓的情懷,他深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他走向“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結局。他的行為更像是一個知識分子,不必窮兵黷武,至少安穩百姓,更願捨身許國。《三國志》魏書和蜀書中所記載諸葛瞻的事蹟不多,但絕大多數都是與戰死綿竹有關。


而姜維呢?他是“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的英勇戰士,是被諸葛亮欣賞過的男人,“姜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從九伐中原就能看出他復興漢室的心有多迫切。

但凡是物極必反,過多的征戰消耗了蜀國的實力,反而給了敵人“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的絕佳戰機。鄧艾用了一招“斬首行動”讓姜維大軍失去了戰鬥力。痴迷於戰事的姜維和管理內政的諸葛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也深有矛盾。諸葛瞻並不希望常年征戰消耗蜀國最後的實力,這便是癥結所在。


最後,他們的出身使得兩個人處境不同,矛盾深重。姜維本來是魏國的人,但當時的天水太守“疑維等皆有疑心”,姜維投誠於蜀國;連年征戰,蜀國朝中人疑他擁兵自重,他會選擇明哲保身;後主投降,他很快投誠於鍾會,雖然他有妙計想暗助蜀國。這一切說明他是一個審時度勢的人,而旁人很難理解他真正的立場。

諸葛瞻不同,從小耳濡目染,深受父親教誨,母親也是知書達理的才女,在他心中,蜀漢就是他存在的意義,就是他願意用生命去捍衛的邊疆。姜維雖然是漢室的堅定的支持者,但很難被蜀漢第二代的諸葛瞻所接納,他們生長的土壤不一樣,他們的世界觀不一樣。


當歷史的車輪再次向前的時候,那留在背後的故事似被塵封,但永不凋零。在寥寥數筆之中,我們去體會曾經的愛恨糾葛,當三國的大幕即將落下的時候,當蜀漢的王朝的餘暉即將落入地平線的時刻,蜀漢最後的守衛者諸葛世家在綿竹一戰,令人動容。

如果你是諸葛瞻,你會在最後的時候想“除掉”姜維嗎?

歡迎關注,講述三國故事,瞭解那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史中醉
2019-06-18

這兩個人是一種很特殊的關係,諸葛瞻是諸葛亮的親生的兒子,而姜維是諸葛亮一手培養起來的弟子,幾乎把自己所有的絕學都給了姜維,而自己的兒子諸葛瞻呢?一方面諸葛亮神機妙算知道自己的兒子諸葛瞻日後不能成大器,另一方面在諸葛亮去世的時候諸葛瞻才七歲,所以就算是諸葛亮想要傳授一些東西,也沒有時間了,而且當時的諸葛亮一直忙於北伐,根本沒有時間顧及。

這兩個人是一種很特殊的關係,諸葛瞻是諸葛亮的親生的兒子,而姜維是諸葛亮一手培養起來的弟子,幾乎把自己所有的絕學都給了姜維,而自己的兒子諸葛瞻呢?一方面諸葛亮神機妙算知道自己的兒子諸葛瞻日後不能成大器,另一方面在諸葛亮去世的時候諸葛瞻才七歲,所以就算是諸葛亮想要傳授一些東西,也沒有時間了,而且當時的諸葛亮一直忙於北伐,根本沒有時間顧及。



但是諸葛瞻畢竟是諸葛亮的兒子,而諸葛亮又把畢生絕學幾乎都給了姜維,放在誰的心上誰都不舒服,畢竟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所以才會有人說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在臨死之前後悔沒有除掉姜維一說。但是讓諸葛瞻得到一點點慰藉的應該是他有幸繼承了諸葛亮的爵位,也就是諸葛亮留下的“魚”,雖然當時的諸葛瞻才七歲,但是對於能力原本就一般的諸葛瞻來說這簡直就是莫大的榮幸,而且有自己父親的影響力,自己的後半輩子應該不用愁了,在地位和權勢蠱惑之下,加上旁人的追捧,諸葛瞻已經找不到北了。

這兩個人是一種很特殊的關係,諸葛瞻是諸葛亮的親生的兒子,而姜維是諸葛亮一手培養起來的弟子,幾乎把自己所有的絕學都給了姜維,而自己的兒子諸葛瞻呢?一方面諸葛亮神機妙算知道自己的兒子諸葛瞻日後不能成大器,另一方面在諸葛亮去世的時候諸葛瞻才七歲,所以就算是諸葛亮想要傳授一些東西,也沒有時間了,而且當時的諸葛亮一直忙於北伐,根本沒有時間顧及。



但是諸葛瞻畢竟是諸葛亮的兒子,而諸葛亮又把畢生絕學幾乎都給了姜維,放在誰的心上誰都不舒服,畢竟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所以才會有人說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在臨死之前後悔沒有除掉姜維一說。但是讓諸葛瞻得到一點點慰藉的應該是他有幸繼承了諸葛亮的爵位,也就是諸葛亮留下的“魚”,雖然當時的諸葛瞻才七歲,但是對於能力原本就一般的諸葛瞻來說這簡直就是莫大的榮幸,而且有自己父親的影響力,自己的後半輩子應該不用愁了,在地位和權勢蠱惑之下,加上旁人的追捧,諸葛瞻已經找不到北了。



最好的證明莫過於鄧艾偷帶兵偷襲成都時,諸葛瞻帶了多於鄧艾的人馬去堵截鄧艾,當時的鄧艾大約只有3000左右的人馬,而鄧艾經過了長途跋涉,早就已經是疲憊不堪。當時諸葛瞻的屬下就建議諸葛瞻,和鄧艾交戰不可力敵應該用巧取,就準備在狹窄的山谷中埋伏鄧艾,但是被諸葛瞻否掉了,最後導致刀兵相見時被鄧艾的人馬殺片甲不留。可見諸葛瞻只不過是徒有其表根本沒有什麼才能,加上自信過度,導致堵截一群翻山越嶺精疲力盡的人都還失敗了,實在不可原諒。

這兩個人是一種很特殊的關係,諸葛瞻是諸葛亮的親生的兒子,而姜維是諸葛亮一手培養起來的弟子,幾乎把自己所有的絕學都給了姜維,而自己的兒子諸葛瞻呢?一方面諸葛亮神機妙算知道自己的兒子諸葛瞻日後不能成大器,另一方面在諸葛亮去世的時候諸葛瞻才七歲,所以就算是諸葛亮想要傳授一些東西,也沒有時間了,而且當時的諸葛亮一直忙於北伐,根本沒有時間顧及。



但是諸葛瞻畢竟是諸葛亮的兒子,而諸葛亮又把畢生絕學幾乎都給了姜維,放在誰的心上誰都不舒服,畢竟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所以才會有人說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在臨死之前後悔沒有除掉姜維一說。但是讓諸葛瞻得到一點點慰藉的應該是他有幸繼承了諸葛亮的爵位,也就是諸葛亮留下的“魚”,雖然當時的諸葛瞻才七歲,但是對於能力原本就一般的諸葛瞻來說這簡直就是莫大的榮幸,而且有自己父親的影響力,自己的後半輩子應該不用愁了,在地位和權勢蠱惑之下,加上旁人的追捧,諸葛瞻已經找不到北了。



最好的證明莫過於鄧艾偷帶兵偷襲成都時,諸葛瞻帶了多於鄧艾的人馬去堵截鄧艾,當時的鄧艾大約只有3000左右的人馬,而鄧艾經過了長途跋涉,早就已經是疲憊不堪。當時諸葛瞻的屬下就建議諸葛瞻,和鄧艾交戰不可力敵應該用巧取,就準備在狹窄的山谷中埋伏鄧艾,但是被諸葛瞻否掉了,最後導致刀兵相見時被鄧艾的人馬殺片甲不留。可見諸葛瞻只不過是徒有其表根本沒有什麼才能,加上自信過度,導致堵截一群翻山越嶺精疲力盡的人都還失敗了,實在不可原諒。



由此可見當年諸葛亮說諸葛瞻不能成大器並沒有冤枉諸葛瞻,但是畢竟是自己的兒子,所以諸葛亮沒有勉強諸葛瞻跟在自己的身邊學習,所以對於諸葛瞻的教導少是導致諸葛瞻結果的一方面原因,但是不是根本原因。所以諸葛亮自然不會把兒子諸葛瞻當作北伐大業的繼承人來培養,於是諸葛亮早就看到了天資聰穎的姜維,加上年紀又正好合適,所以諸葛亮不僅把會的都傳授給了姜維,還把興復漢室的大業也交給了姜維,後來姜維多次北伐就是最好的證明。

這兩個人是一種很特殊的關係,諸葛瞻是諸葛亮的親生的兒子,而姜維是諸葛亮一手培養起來的弟子,幾乎把自己所有的絕學都給了姜維,而自己的兒子諸葛瞻呢?一方面諸葛亮神機妙算知道自己的兒子諸葛瞻日後不能成大器,另一方面在諸葛亮去世的時候諸葛瞻才七歲,所以就算是諸葛亮想要傳授一些東西,也沒有時間了,而且當時的諸葛亮一直忙於北伐,根本沒有時間顧及。



但是諸葛瞻畢竟是諸葛亮的兒子,而諸葛亮又把畢生絕學幾乎都給了姜維,放在誰的心上誰都不舒服,畢竟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所以才會有人說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在臨死之前後悔沒有除掉姜維一說。但是讓諸葛瞻得到一點點慰藉的應該是他有幸繼承了諸葛亮的爵位,也就是諸葛亮留下的“魚”,雖然當時的諸葛瞻才七歲,但是對於能力原本就一般的諸葛瞻來說這簡直就是莫大的榮幸,而且有自己父親的影響力,自己的後半輩子應該不用愁了,在地位和權勢蠱惑之下,加上旁人的追捧,諸葛瞻已經找不到北了。



最好的證明莫過於鄧艾偷帶兵偷襲成都時,諸葛瞻帶了多於鄧艾的人馬去堵截鄧艾,當時的鄧艾大約只有3000左右的人馬,而鄧艾經過了長途跋涉,早就已經是疲憊不堪。當時諸葛瞻的屬下就建議諸葛瞻,和鄧艾交戰不可力敵應該用巧取,就準備在狹窄的山谷中埋伏鄧艾,但是被諸葛瞻否掉了,最後導致刀兵相見時被鄧艾的人馬殺片甲不留。可見諸葛瞻只不過是徒有其表根本沒有什麼才能,加上自信過度,導致堵截一群翻山越嶺精疲力盡的人都還失敗了,實在不可原諒。



由此可見當年諸葛亮說諸葛瞻不能成大器並沒有冤枉諸葛瞻,但是畢竟是自己的兒子,所以諸葛亮沒有勉強諸葛瞻跟在自己的身邊學習,所以對於諸葛瞻的教導少是導致諸葛瞻結果的一方面原因,但是不是根本原因。所以諸葛亮自然不會把兒子諸葛瞻當作北伐大業的繼承人來培養,於是諸葛亮早就看到了天資聰穎的姜維,加上年紀又正好合適,所以諸葛亮不僅把會的都傳授給了姜維,還把興復漢室的大業也交給了姜維,後來姜維多次北伐就是最好的證明。



那麼諸葛瞻和姜維之間究竟又什麼矛盾呢?在諸葛亮去世之後,姜維深知如果不北伐,蜀國沒有任何的出路,所以就多次北伐,其中有一次姜維大敗,於是諸葛瞻就和輔國大臣上書劉禪說:姜維連續的北伐耗費國力,而且沒有半點的進展。但是當時的劉禪知道,姜維是繼承了諸葛亮的遺志,北伐一定是對的,不然當年諸葛亮也不會多次北伐,所以劉禪並沒有聽諸葛瞻的挑撥。

這兩個人是一種很特殊的關係,諸葛瞻是諸葛亮的親生的兒子,而姜維是諸葛亮一手培養起來的弟子,幾乎把自己所有的絕學都給了姜維,而自己的兒子諸葛瞻呢?一方面諸葛亮神機妙算知道自己的兒子諸葛瞻日後不能成大器,另一方面在諸葛亮去世的時候諸葛瞻才七歲,所以就算是諸葛亮想要傳授一些東西,也沒有時間了,而且當時的諸葛亮一直忙於北伐,根本沒有時間顧及。



但是諸葛瞻畢竟是諸葛亮的兒子,而諸葛亮又把畢生絕學幾乎都給了姜維,放在誰的心上誰都不舒服,畢竟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所以才會有人說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在臨死之前後悔沒有除掉姜維一說。但是讓諸葛瞻得到一點點慰藉的應該是他有幸繼承了諸葛亮的爵位,也就是諸葛亮留下的“魚”,雖然當時的諸葛瞻才七歲,但是對於能力原本就一般的諸葛瞻來說這簡直就是莫大的榮幸,而且有自己父親的影響力,自己的後半輩子應該不用愁了,在地位和權勢蠱惑之下,加上旁人的追捧,諸葛瞻已經找不到北了。



最好的證明莫過於鄧艾偷帶兵偷襲成都時,諸葛瞻帶了多於鄧艾的人馬去堵截鄧艾,當時的鄧艾大約只有3000左右的人馬,而鄧艾經過了長途跋涉,早就已經是疲憊不堪。當時諸葛瞻的屬下就建議諸葛瞻,和鄧艾交戰不可力敵應該用巧取,就準備在狹窄的山谷中埋伏鄧艾,但是被諸葛瞻否掉了,最後導致刀兵相見時被鄧艾的人馬殺片甲不留。可見諸葛瞻只不過是徒有其表根本沒有什麼才能,加上自信過度,導致堵截一群翻山越嶺精疲力盡的人都還失敗了,實在不可原諒。



由此可見當年諸葛亮說諸葛瞻不能成大器並沒有冤枉諸葛瞻,但是畢竟是自己的兒子,所以諸葛亮沒有勉強諸葛瞻跟在自己的身邊學習,所以對於諸葛瞻的教導少是導致諸葛瞻結果的一方面原因,但是不是根本原因。所以諸葛亮自然不會把兒子諸葛瞻當作北伐大業的繼承人來培養,於是諸葛亮早就看到了天資聰穎的姜維,加上年紀又正好合適,所以諸葛亮不僅把會的都傳授給了姜維,還把興復漢室的大業也交給了姜維,後來姜維多次北伐就是最好的證明。



那麼諸葛瞻和姜維之間究竟又什麼矛盾呢?在諸葛亮去世之後,姜維深知如果不北伐,蜀國沒有任何的出路,所以就多次北伐,其中有一次姜維大敗,於是諸葛瞻就和輔國大臣上書劉禪說:姜維連續的北伐耗費國力,而且沒有半點的進展。但是當時的劉禪知道,姜維是繼承了諸葛亮的遺志,北伐一定是對的,不然當年諸葛亮也不會多次北伐,所以劉禪並沒有聽諸葛瞻的挑撥。



很顯然諸葛瞻不僅嫉妒姜維的才能,更加嫉妒姜維將軍的位置。不然也不會向劉禪提出建議,但是無奈諸葛瞻和姜維根本不是一個層次的對手,不然也不至於連一個鄧艾都抵擋不住,最後導致蜀國的國都淪陷,要知道姜維在劍閣和鍾會鄧艾人相持了許久,鄧艾才會想到偷襲的戰略,如果不是鄧艾的計策,蜀國滅亡之日估計要到姜維去世之後。

历史伶俜者
2019-02-22

自古以來,能使人水火不容的事情大致有三件:為名,為利,為權。諸葛瞻和姜維也不能免俗,看上去倆人像是政見不同,其實是蜀漢集團內部的爭權奪利。

諸葛亮五丈原病逝以後,擋在劉禪面前的一座大山蕩然無存,他開始有意識培植自己的親信。劉禪並不是《三國演義》中表現的那麼無能,既然諸葛亮已經不在了,那蜀漢的權力集團就面臨重新洗牌,這個時候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就成了他的首選對象,所謂將門有將嘛。就這樣,諸葛瞻帶著他父親的光環一步一步成為蜀漢的衛將軍。其實這也是劉禪制約姜維的一張王牌,但這張牌有多大的能量,我們稍後再提。

自古以來,能使人水火不容的事情大致有三件:為名,為利,為權。諸葛瞻和姜維也不能免俗,看上去倆人像是政見不同,其實是蜀漢集團內部的爭權奪利。

諸葛亮五丈原病逝以後,擋在劉禪面前的一座大山蕩然無存,他開始有意識培植自己的親信。劉禪並不是《三國演義》中表現的那麼無能,既然諸葛亮已經不在了,那蜀漢的權力集團就面臨重新洗牌,這個時候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就成了他的首選對象,所謂將門有將嘛。就這樣,諸葛瞻帶著他父親的光環一步一步成為蜀漢的衛將軍。其實這也是劉禪制約姜維的一張王牌,但這張牌有多大的能量,我們稍後再提。



之前蜀漢的軍權都掌握在諸葛亮一人的手中,姜維作為諸葛亮刻意培養的親傳弟子,也是大權在握,但這個權力是諸葛亮給他的。諸葛亮逝世後,他如果想保住現有的兵權,那就只能挾戰自重。只要魏蜀之間戰事不斷,那他姜維就沒有什麼危險,畢竟當時的蜀漢已經人才凋零,無人可代替他的位置。

自古以來,能使人水火不容的事情大致有三件:為名,為利,為權。諸葛瞻和姜維也不能免俗,看上去倆人像是政見不同,其實是蜀漢集團內部的爭權奪利。

諸葛亮五丈原病逝以後,擋在劉禪面前的一座大山蕩然無存,他開始有意識培植自己的親信。劉禪並不是《三國演義》中表現的那麼無能,既然諸葛亮已經不在了,那蜀漢的權力集團就面臨重新洗牌,這個時候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就成了他的首選對象,所謂將門有將嘛。就這樣,諸葛瞻帶著他父親的光環一步一步成為蜀漢的衛將軍。其實這也是劉禪制約姜維的一張王牌,但這張牌有多大的能量,我們稍後再提。



之前蜀漢的軍權都掌握在諸葛亮一人的手中,姜維作為諸葛亮刻意培養的親傳弟子,也是大權在握,但這個權力是諸葛亮給他的。諸葛亮逝世後,他如果想保住現有的兵權,那就只能挾戰自重。只要魏蜀之間戰事不斷,那他姜維就沒有什麼危險,畢竟當時的蜀漢已經人才凋零,無人可代替他的位置。



諸葛瞻雖然名為蜀軍的二號人物,但其實手中沒有兵權的,搞得他這個衛將軍像是個榮譽稱號一樣。其實劉禪是主和的,主張休養生息,恢復生產,諸葛瞻作為劉禪的心腹,自然是支持的。而姜維是主戰派,打著繼承諸葛亮遺志的七號北伐中原。《三國志注》記載,景耀五年,諸葛瞻上書彈劾姜維,指他“好戰無功,國內疲弊”,建議罷免姜維。劉禪雖然也想分化姜維的權力,但當時前線戰事正處於膠著狀態,而且身邊這些人都比不上姜維,只能沉默表態。

自古以來,能使人水火不容的事情大致有三件:為名,為利,為權。諸葛瞻和姜維也不能免俗,看上去倆人像是政見不同,其實是蜀漢集團內部的爭權奪利。

諸葛亮五丈原病逝以後,擋在劉禪面前的一座大山蕩然無存,他開始有意識培植自己的親信。劉禪並不是《三國演義》中表現的那麼無能,既然諸葛亮已經不在了,那蜀漢的權力集團就面臨重新洗牌,這個時候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就成了他的首選對象,所謂將門有將嘛。就這樣,諸葛瞻帶著他父親的光環一步一步成為蜀漢的衛將軍。其實這也是劉禪制約姜維的一張王牌,但這張牌有多大的能量,我們稍後再提。



之前蜀漢的軍權都掌握在諸葛亮一人的手中,姜維作為諸葛亮刻意培養的親傳弟子,也是大權在握,但這個權力是諸葛亮給他的。諸葛亮逝世後,他如果想保住現有的兵權,那就只能挾戰自重。只要魏蜀之間戰事不斷,那他姜維就沒有什麼危險,畢竟當時的蜀漢已經人才凋零,無人可代替他的位置。



諸葛瞻雖然名為蜀軍的二號人物,但其實手中沒有兵權的,搞得他這個衛將軍像是個榮譽稱號一樣。其實劉禪是主和的,主張休養生息,恢復生產,諸葛瞻作為劉禪的心腹,自然是支持的。而姜維是主戰派,打著繼承諸葛亮遺志的七號北伐中原。《三國志注》記載,景耀五年,諸葛瞻上書彈劾姜維,指他“好戰無功,國內疲弊”,建議罷免姜維。劉禪雖然也想分化姜維的權力,但當時前線戰事正處於膠著狀態,而且身邊這些人都比不上姜維,只能沉默表態。



景耀六年,鄧艾偷襲陰平。諸葛瞻領兵與之在綿竹對峙,本來可以據險死守,卻偏偏要出城決戰,結果戰死沙場,綿竹淪陷,劉禪投降。可見其軍事能力確實平平,劉禪雖有意培養,卻難當大任。

《元和郡縣圖志》記載,諸葛瞻決戰前悲憤地說:“吾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進不守江油,吾有三罪!”死前都對姜維滿腹怨氣,可見兩人成見之深。

煮酒君
2019-05-24

姜維,字伯約,是蜀漢時期的名將。在諸葛亮北伐時投降蜀漢,之後受到重用。

姜維在諸葛亮軍中,一步步從奉義將軍提升到了中監軍徵西將軍的位置,諸葛亮對其也是禮遇非常。在諸葛亮病逝後,姜維回到成都,被任命為右監軍輔漢將軍,封平襄侯。

姜維,字伯約,是蜀漢時期的名將。在諸葛亮北伐時投降蜀漢,之後受到重用。

姜維在諸葛亮軍中,一步步從奉義將軍提升到了中監軍徵西將軍的位置,諸葛亮對其也是禮遇非常。在諸葛亮病逝後,姜維回到成都,被任命為右監軍輔漢將軍,封平襄侯。

那麼諸葛亮看重的將軍姜維是因為什麼會和諸葛亮的長子諸葛瞻產生矛盾呢?

總的來說都是為了利益和權力,這場爭鬥實際上就是蜀漢集團內部的分裂與爭權奪利。

劉備死後,劉禪開始發展壯大自己的勢力,既然是發展,就必須要人支持自己,這時他想到了一個極佳的人選,那就是諸葛亮的長子諸葛瞻。諸葛瞻迎娶了蜀漢的公主,拜騎都尉,襲爵武鄉侯。這樣顯赫的門第,劉禪當然要將他爭取過來為自己所用。

姜維,字伯約,是蜀漢時期的名將。在諸葛亮北伐時投降蜀漢,之後受到重用。

姜維在諸葛亮軍中,一步步從奉義將軍提升到了中監軍徵西將軍的位置,諸葛亮對其也是禮遇非常。在諸葛亮病逝後,姜維回到成都,被任命為右監軍輔漢將軍,封平襄侯。

那麼諸葛亮看重的將軍姜維是因為什麼會和諸葛亮的長子諸葛瞻產生矛盾呢?

總的來說都是為了利益和權力,這場爭鬥實際上就是蜀漢集團內部的分裂與爭權奪利。

劉備死後,劉禪開始發展壯大自己的勢力,既然是發展,就必須要人支持自己,這時他想到了一個極佳的人選,那就是諸葛亮的長子諸葛瞻。諸葛瞻迎娶了蜀漢的公主,拜騎都尉,襲爵武鄉侯。這樣顯赫的門第,劉禪當然要將他爭取過來為自己所用。

諸葛瞻並沒有像民間所誇耀的那麼聰明敏捷,在景耀四年(261),諸葛瞻擔任代理都護並任衛將軍,和董厥一同輔佐政事。他們並沒有起到自己的作用,出面干預當時的宦官黃皓弄權的事,反而和朝中其他大臣一樣,遷就庇護黃皓。

諸葛瞻在當時是衛將軍,但是手中並無軍權,所以不過佔著一個空職位罷了。

而姜維作為諸葛亮看重倚重的後輩,手中掌握著當時蜀漢大部分的兵權,是手握實權的大將軍。劉禪性情軟弱,所以在當時其實是主和的,作為劉禪的心腹,諸葛瞻當然為劉禪是鞍,一切聽從劉禪。但是姜維卻是主戰派,主張北定收復中原。

姜維,字伯約,是蜀漢時期的名將。在諸葛亮北伐時投降蜀漢,之後受到重用。

姜維在諸葛亮軍中,一步步從奉義將軍提升到了中監軍徵西將軍的位置,諸葛亮對其也是禮遇非常。在諸葛亮病逝後,姜維回到成都,被任命為右監軍輔漢將軍,封平襄侯。

那麼諸葛亮看重的將軍姜維是因為什麼會和諸葛亮的長子諸葛瞻產生矛盾呢?

總的來說都是為了利益和權力,這場爭鬥實際上就是蜀漢集團內部的分裂與爭權奪利。

劉備死後,劉禪開始發展壯大自己的勢力,既然是發展,就必須要人支持自己,這時他想到了一個極佳的人選,那就是諸葛亮的長子諸葛瞻。諸葛瞻迎娶了蜀漢的公主,拜騎都尉,襲爵武鄉侯。這樣顯赫的門第,劉禪當然要將他爭取過來為自己所用。

諸葛瞻並沒有像民間所誇耀的那麼聰明敏捷,在景耀四年(261),諸葛瞻擔任代理都護並任衛將軍,和董厥一同輔佐政事。他們並沒有起到自己的作用,出面干預當時的宦官黃皓弄權的事,反而和朝中其他大臣一樣,遷就庇護黃皓。

諸葛瞻在當時是衛將軍,但是手中並無軍權,所以不過佔著一個空職位罷了。

而姜維作為諸葛亮看重倚重的後輩,手中掌握著當時蜀漢大部分的兵權,是手握實權的大將軍。劉禪性情軟弱,所以在當時其實是主和的,作為劉禪的心腹,諸葛瞻當然為劉禪是鞍,一切聽從劉禪。但是姜維卻是主戰派,主張北定收復中原。

景耀五年(262),姜維北伐敗回,這給了諸葛瞻和董厥一個罷免姜維的大好機會。

於是諸葛瞻與董厥上表給劉禪,上書說正是因為姜維好戰無功,才致使國內經濟貧弱,兵力不足,百姓無法安定生活,要求處罰姜維,讓姜維擔任益州刺史,並罷免姜維的兵權,這份表據說被當時的蜀漢的長老們保存了下來。

雖然劉禪也很想罷免姜維的兵權,但當時的政治和戰爭形勢卻不允許劉禪這樣做。當時的戰爭正處在白熱化狀態,朝中又沒有其他人可以用來帶兵打仗,只有姜維的軍事能力最為出眾,於是這件事就被擱置了下來。

姜維,字伯約,是蜀漢時期的名將。在諸葛亮北伐時投降蜀漢,之後受到重用。

姜維在諸葛亮軍中,一步步從奉義將軍提升到了中監軍徵西將軍的位置,諸葛亮對其也是禮遇非常。在諸葛亮病逝後,姜維回到成都,被任命為右監軍輔漢將軍,封平襄侯。

那麼諸葛亮看重的將軍姜維是因為什麼會和諸葛亮的長子諸葛瞻產生矛盾呢?

總的來說都是為了利益和權力,這場爭鬥實際上就是蜀漢集團內部的分裂與爭權奪利。

劉備死後,劉禪開始發展壯大自己的勢力,既然是發展,就必須要人支持自己,這時他想到了一個極佳的人選,那就是諸葛亮的長子諸葛瞻。諸葛瞻迎娶了蜀漢的公主,拜騎都尉,襲爵武鄉侯。這樣顯赫的門第,劉禪當然要將他爭取過來為自己所用。

諸葛瞻並沒有像民間所誇耀的那麼聰明敏捷,在景耀四年(261),諸葛瞻擔任代理都護並任衛將軍,和董厥一同輔佐政事。他們並沒有起到自己的作用,出面干預當時的宦官黃皓弄權的事,反而和朝中其他大臣一樣,遷就庇護黃皓。

諸葛瞻在當時是衛將軍,但是手中並無軍權,所以不過佔著一個空職位罷了。

而姜維作為諸葛亮看重倚重的後輩,手中掌握著當時蜀漢大部分的兵權,是手握實權的大將軍。劉禪性情軟弱,所以在當時其實是主和的,作為劉禪的心腹,諸葛瞻當然為劉禪是鞍,一切聽從劉禪。但是姜維卻是主戰派,主張北定收復中原。

景耀五年(262),姜維北伐敗回,這給了諸葛瞻和董厥一個罷免姜維的大好機會。

於是諸葛瞻與董厥上表給劉禪,上書說正是因為姜維好戰無功,才致使國內經濟貧弱,兵力不足,百姓無法安定生活,要求處罰姜維,讓姜維擔任益州刺史,並罷免姜維的兵權,這份表據說被當時的蜀漢的長老們保存了下來。

雖然劉禪也很想罷免姜維的兵權,但當時的政治和戰爭形勢卻不允許劉禪這樣做。當時的戰爭正處在白熱化狀態,朝中又沒有其他人可以用來帶兵打仗,只有姜維的軍事能力最為出眾,於是這件事就被擱置了下來。

景耀六年(263)的冬天,諸葛瞻也迎來了可以立功並證明他軍事才能的機會。魏國的徵西將軍帶領將士們從景谷道處攻入。緊急情況下,諸葛瞻帶領張飛的孫子張遵,黃權的兒子黃崇等前去應敵。但事實證明,諸葛瞻並沒有遺傳到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和天賦,諸葛瞻在帶兵時盤桓不前,又猶疑不決,狂妄自大,不採用黃崇的建議,因此錯失良機,蜀軍大敗。諸葛瞻也戰死軍中。當時姜維假裝投降敵將鍾會,但實際上是勸說鍾會造反,沒想到事情敗露,他們都被殺害了。

在《元和郡縣圖志》中記載:諸葛瞻決戰前悲憤地說:"吾內不除黃皓,外不制姜維,進不守江油,吾有三罪!"可見諸葛瞻對姜維和黃皓的痛恨。

但是姜維和諸葛瞻都是為了國家利益出發,都是忠君報國之輩,最終也都為國戰死。他們兩人都為了蜀漢拋頭顱,灑熱血,甚至犧牲自己的性命,在歷史上書寫了屬於他們的蕩氣迴腸的一筆。

老熊173806239
2019-11-12

據《三國志》蜀書五“諸葛亮傳”,景耀六年冬天,魏國徵西將軍鄧艾討伐蜀國,從陰平景谷道側面進入蜀國。諸葛瞻統帥軍隊到涪縣停留下來,前鋒被打敗,蜀軍退卻回師,駐紮在綿竹。鄧艾派使者送信引誘諸葛瞻說,假如你投降,我一定上表讓你做琅邪王。諸葛瞻大怒,殺了鄧艾的信史。於是兩軍交戰,蜀軍大敗,諸葛瞻戰死,時年三十七歲。由於有關他的記述不多,從“姜維傳”中也看不到他們有矛盾或者衝突的記述,我不知道所謂“後悔沒有除掉姜維”從何而來。

另外,《三國演義》第一百一十七回“鄧士載偷渡陰平,諸葛瞻戰死綿竹”中,也未提及姜維,只說諸葛瞻陣前中箭落馬,乃大呼曰,“吾力竭矣,當一死以報國”,遂拔劍自刎而死。

脑冻历史观
2019-11-12

諸葛亮死後,諸葛瞻秉承了父親的爵位。由於他醒目書法繪畫,又才情急迅,以是人們都將他看作第二個諸葛亮。每當朝廷頒發少許好的政令,庶民就會說是諸葛武侯所首倡的。連帶著對諸葛瞻也欽佩萬分,覺得是他發起的。實在,諸葛瞻只是頂了諸葛亮個名頭罷了,對此諸葛瞻心中也有牢騷。由於父親死後是姜維接了他的班,而不是本人。景耀五年,姜維北伐大北而歸。諸葛瞻乘隙勸劉禪回籠兵權,省得勞民傷財,拖垮蜀國。劉禪服從了他們的發起,回籠了姜維的兵權,和議了姜維回沓中種麥的要求。景耀六年,魏國上將鄧艾奇襲蜀地陰平,諸葛瞻領兵反抗。在抵達涪縣時,尚書黃崇屢次勸他佔有險峻局面,不行讓敵軍進來平原。但諸葛瞻因再三夷由,錯過了最好機遇。後來鄧艾雄師當者披靡,擊敗了蜀軍先鋒,諸葛瞻率人退守綿竹。那時鄧艾寫信勸降諸葛瞻,諸葛瞻盛怒,斬了來使。又有人勸他先撤回蜀國再做希望,他哭著說:“我對內不可撤除黃皓,對外不可管束姜維,進軍卻不可守禦河山。犯下這三宗罪,我另有什麼臉面且歸呢?”因而他帶人在綿竹決戰到底。可見諸葛瞻在死前都對黃皓和姜維定見頗深,對黃皓是由於他太監擅政,對姜維則是悵恨他北伐拖垮國度。

棍哥观史
2019-05-28

諸葛瞻臨死前並非後悔沒有除掉姜維,只是在綿竹之戰前說過一句“於內不能除黃皓,於外不能制衡姜維”的話,覺得有愧後主的厚待,以至敵入國境,致使國家陷入危亡之際。從諸葛瞻的結局來看,他繼承了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風亮節,卻沒有繼承其父親的才能與智慧。姜維是窮兵黷武,但他是貫徹了諸葛亮的北伐方針,這是基本戰略,諸葛亮在世也一定會繼續這個事業,諸葛瞻曾因姜維北伐失敗而上奏劉禪奪其兵權,這個做法很明顯是眼紅姜維的權力,二人並不存在矛盾。

諸葛瞻臨死前並非後悔沒有除掉姜維,只是在綿竹之戰前說過一句“於內不能除黃皓,於外不能制衡姜維”的話,覺得有愧後主的厚待,以至敵入國境,致使國家陷入危亡之際。從諸葛瞻的結局來看,他繼承了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風亮節,卻沒有繼承其父親的才能與智慧。姜維是窮兵黷武,但他是貫徹了諸葛亮的北伐方針,這是基本戰略,諸葛亮在世也一定會繼續這個事業,諸葛瞻曾因姜維北伐失敗而上奏劉禪奪其兵權,這個做法很明顯是眼紅姜維的權力,二人並不存在矛盾。

諸葛瞻守綿竹

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里,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先登至江油,蜀守將馬邈降。——《三國志.鄧艾傳》

諸葛瞻自幼聰慧,這也可能是諸葛亮在眾人面前抬了抬自己的兒子,他曾寫信給諸葛瑾,說自己的兒子八歲的時候就如此聰慧了,害怕太過於早熟,長大後會自負難以成大事。這種家信能被史料記錄下來,本來就顯得蹊蹺,我個人覺得是諸葛亮為自己兒子鋪路的做法。諸葛瞻也因其老爹的影響力,娶了公主,一路扶搖直上做了軍師將軍,又因寫得一手好字倍受蜀人喜愛。但這非治國治軍之才,沒有實質性的作用,當其受命鎮守綿竹之時,並沒有表現出諸葛亮口中的智慧。

諸葛瞻臨死前並非後悔沒有除掉姜維,只是在綿竹之戰前說過一句“於內不能除黃皓,於外不能制衡姜維”的話,覺得有愧後主的厚待,以至敵入國境,致使國家陷入危亡之際。從諸葛瞻的結局來看,他繼承了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風亮節,卻沒有繼承其父親的才能與智慧。姜維是窮兵黷武,但他是貫徹了諸葛亮的北伐方針,這是基本戰略,諸葛亮在世也一定會繼續這個事業,諸葛瞻曾因姜維北伐失敗而上奏劉禪奪其兵權,這個做法很明顯是眼紅姜維的權力,二人並不存在矛盾。

諸葛瞻守綿竹

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里,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先登至江油,蜀守將馬邈降。——《三國志.鄧艾傳》

諸葛瞻自幼聰慧,這也可能是諸葛亮在眾人面前抬了抬自己的兒子,他曾寫信給諸葛瑾,說自己的兒子八歲的時候就如此聰慧了,害怕太過於早熟,長大後會自負難以成大事。這種家信能被史料記錄下來,本來就顯得蹊蹺,我個人覺得是諸葛亮為自己兒子鋪路的做法。諸葛瞻也因其老爹的影響力,娶了公主,一路扶搖直上做了軍師將軍,又因寫得一手好字倍受蜀人喜愛。但這非治國治軍之才,沒有實質性的作用,當其受命鎮守綿竹之時,並沒有表現出諸葛亮口中的智慧。

景耀六年的時候,魏國伐蜀時鄧艾走西路,在沓中就與姜維所部發生過大戰,很明顯如果鄧艾南下,必克陰平郡。這個時候的諸葛瞻也許到不了陰平,因為整個伐蜀戰爭中,蜀國一直都是反應慢半拍,這與魏國長期以吳國為征伐目標有一定關係,全國都沒有進入高級戰備狀態,這個是諸葛瞻無法挽回的。當鄧艾偷渡陰平後順利奪下江由,並隨即拿下重鎮德陽。此時諸葛瞻軍至涪縣的時候便停下了,因其北進的前鋒軍失利,便直接放棄了涪縣,退守至綿竹城。這樣一來,失去了涪縣這一重鎮,致使綿竹北面廣大平原無險可守,因此一戰而敗。

諸葛瞻臨死前並非後悔沒有除掉姜維,只是在綿竹之戰前說過一句“於內不能除黃皓,於外不能制衡姜維”的話,覺得有愧後主的厚待,以至敵入國境,致使國家陷入危亡之際。從諸葛瞻的結局來看,他繼承了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風亮節,卻沒有繼承其父親的才能與智慧。姜維是窮兵黷武,但他是貫徹了諸葛亮的北伐方針,這是基本戰略,諸葛亮在世也一定會繼續這個事業,諸葛瞻曾因姜維北伐失敗而上奏劉禪奪其兵權,這個做法很明顯是眼紅姜維的權力,二人並不存在矛盾。

諸葛瞻守綿竹

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里,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先登至江油,蜀守將馬邈降。——《三國志.鄧艾傳》

諸葛瞻自幼聰慧,這也可能是諸葛亮在眾人面前抬了抬自己的兒子,他曾寫信給諸葛瑾,說自己的兒子八歲的時候就如此聰慧了,害怕太過於早熟,長大後會自負難以成大事。這種家信能被史料記錄下來,本來就顯得蹊蹺,我個人覺得是諸葛亮為自己兒子鋪路的做法。諸葛瞻也因其老爹的影響力,娶了公主,一路扶搖直上做了軍師將軍,又因寫得一手好字倍受蜀人喜愛。但這非治國治軍之才,沒有實質性的作用,當其受命鎮守綿竹之時,並沒有表現出諸葛亮口中的智慧。

景耀六年的時候,魏國伐蜀時鄧艾走西路,在沓中就與姜維所部發生過大戰,很明顯如果鄧艾南下,必克陰平郡。這個時候的諸葛瞻也許到不了陰平,因為整個伐蜀戰爭中,蜀國一直都是反應慢半拍,這與魏國長期以吳國為征伐目標有一定關係,全國都沒有進入高級戰備狀態,這個是諸葛瞻無法挽回的。當鄧艾偷渡陰平後順利奪下江由,並隨即拿下重鎮德陽。此時諸葛瞻軍至涪縣的時候便停下了,因其北進的前鋒軍失利,便直接放棄了涪縣,退守至綿竹城。這樣一來,失去了涪縣這一重鎮,致使綿竹北面廣大平原無險可守,因此一戰而敗。


反觀全局,鄧艾從沓中與姜維大戰之後,姜維是往南撤的,到陰平時調轉兵鋒向東奪了橋頭重鎮,進而據守劍閣要隘。這等於直接截斷了諸葛緒的中路軍和鍾會的西路軍的兩條進軍路線。這樣的大好時機下,諸葛瞻如果輕騎馳援江由,沿河據守,恐怕鄧艾沒那麼容易打到綿竹,畢竟此時的鄧艾軍遇到了“糧運將匱,頻於危殆”的危機,最怕的就是戰局往後拖。鍾會被姜維擋在劍閣以後,進軍受阻,故而派田章繞道與西路鄧艾匯合攻打江由,這足以見江由的戰略地位,孤軍守城的馬邈無奈投降獻城,致使鄧艾的西路軍長驅直入到涪縣,而此時的涪縣也被諸葛瞻放棄,輕易陷落敵手。由此可見諸葛瞻的軍事才能比其老爹差太多,而姜維已經做了自己能做的,此戰打成這樣怨不得人家姜維。並且諸葛瞻戰敗後,姜維不得不放棄劍閣要隘而回援成都,致使全盤崩潰。

諸葛瞻與姜維

“吾內不除黃晧,外不制姜維,進不守江由,吾有三罪,何面而返?”——《英雄記》

諸葛瞻在與鄧艾大戰之前總結了自己的三大罪狀,其實就後世看來,前兩條真的很自負,黃晧亂政曾致使姜維躲沓中屯田不敢回朝,這樣的角色諸葛瞻又能奈何的了麼?姜維是連年北伐,但並不是用窮兵黷武就能一句話概括的,姜維北伐一是繼承了諸葛亮遺志,二是“益州疲弊”下的圖存戰略,後世總說蜀國弱小,北伐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事,但蜀國除了北伐還能選擇怎樣呢?

諸葛瞻臨死前並非後悔沒有除掉姜維,只是在綿竹之戰前說過一句“於內不能除黃皓,於外不能制衡姜維”的話,覺得有愧後主的厚待,以至敵入國境,致使國家陷入危亡之際。從諸葛瞻的結局來看,他繼承了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風亮節,卻沒有繼承其父親的才能與智慧。姜維是窮兵黷武,但他是貫徹了諸葛亮的北伐方針,這是基本戰略,諸葛亮在世也一定會繼續這個事業,諸葛瞻曾因姜維北伐失敗而上奏劉禪奪其兵權,這個做法很明顯是眼紅姜維的權力,二人並不存在矛盾。

諸葛瞻守綿竹

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里,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先登至江油,蜀守將馬邈降。——《三國志.鄧艾傳》

諸葛瞻自幼聰慧,這也可能是諸葛亮在眾人面前抬了抬自己的兒子,他曾寫信給諸葛瑾,說自己的兒子八歲的時候就如此聰慧了,害怕太過於早熟,長大後會自負難以成大事。這種家信能被史料記錄下來,本來就顯得蹊蹺,我個人覺得是諸葛亮為自己兒子鋪路的做法。諸葛瞻也因其老爹的影響力,娶了公主,一路扶搖直上做了軍師將軍,又因寫得一手好字倍受蜀人喜愛。但這非治國治軍之才,沒有實質性的作用,當其受命鎮守綿竹之時,並沒有表現出諸葛亮口中的智慧。

景耀六年的時候,魏國伐蜀時鄧艾走西路,在沓中就與姜維所部發生過大戰,很明顯如果鄧艾南下,必克陰平郡。這個時候的諸葛瞻也許到不了陰平,因為整個伐蜀戰爭中,蜀國一直都是反應慢半拍,這與魏國長期以吳國為征伐目標有一定關係,全國都沒有進入高級戰備狀態,這個是諸葛瞻無法挽回的。當鄧艾偷渡陰平後順利奪下江由,並隨即拿下重鎮德陽。此時諸葛瞻軍至涪縣的時候便停下了,因其北進的前鋒軍失利,便直接放棄了涪縣,退守至綿竹城。這樣一來,失去了涪縣這一重鎮,致使綿竹北面廣大平原無險可守,因此一戰而敗。


反觀全局,鄧艾從沓中與姜維大戰之後,姜維是往南撤的,到陰平時調轉兵鋒向東奪了橋頭重鎮,進而據守劍閣要隘。這等於直接截斷了諸葛緒的中路軍和鍾會的西路軍的兩條進軍路線。這樣的大好時機下,諸葛瞻如果輕騎馳援江由,沿河據守,恐怕鄧艾沒那麼容易打到綿竹,畢竟此時的鄧艾軍遇到了“糧運將匱,頻於危殆”的危機,最怕的就是戰局往後拖。鍾會被姜維擋在劍閣以後,進軍受阻,故而派田章繞道與西路鄧艾匯合攻打江由,這足以見江由的戰略地位,孤軍守城的馬邈無奈投降獻城,致使鄧艾的西路軍長驅直入到涪縣,而此時的涪縣也被諸葛瞻放棄,輕易陷落敵手。由此可見諸葛瞻的軍事才能比其老爹差太多,而姜維已經做了自己能做的,此戰打成這樣怨不得人家姜維。並且諸葛瞻戰敗後,姜維不得不放棄劍閣要隘而回援成都,致使全盤崩潰。

諸葛瞻與姜維

“吾內不除黃晧,外不制姜維,進不守江由,吾有三罪,何面而返?”——《英雄記》

諸葛瞻在與鄧艾大戰之前總結了自己的三大罪狀,其實就後世看來,前兩條真的很自負,黃晧亂政曾致使姜維躲沓中屯田不敢回朝,這樣的角色諸葛瞻又能奈何的了麼?姜維是連年北伐,但並不是用窮兵黷武就能一句話概括的,姜維北伐一是繼承了諸葛亮遺志,二是“益州疲弊”下的圖存戰略,後世總說蜀國弱小,北伐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事,但蜀國除了北伐還能選擇怎樣呢?

其北伐目的也是佔據關中以及攏右地區,有點效仿漢朝開國鼻祖劉邦的意思,偏安一隅就是等死,何不一博?再者姜維的北伐並非徒勞無功,據統計下來,姜維的北伐比諸葛亮時期的效果更好一些,其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據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成功的對魏國形成騷擾,一定程度上配合了吳國與魏國的東線戰爭,這是三國鼎立得以延續的關鍵。

諸葛瞻臨死前並非後悔沒有除掉姜維,只是在綿竹之戰前說過一句“於內不能除黃皓,於外不能制衡姜維”的話,覺得有愧後主的厚待,以至敵入國境,致使國家陷入危亡之際。從諸葛瞻的結局來看,他繼承了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風亮節,卻沒有繼承其父親的才能與智慧。姜維是窮兵黷武,但他是貫徹了諸葛亮的北伐方針,這是基本戰略,諸葛亮在世也一定會繼續這個事業,諸葛瞻曾因姜維北伐失敗而上奏劉禪奪其兵權,這個做法很明顯是眼紅姜維的權力,二人並不存在矛盾。

諸葛瞻守綿竹

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里,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先登至江油,蜀守將馬邈降。——《三國志.鄧艾傳》

諸葛瞻自幼聰慧,這也可能是諸葛亮在眾人面前抬了抬自己的兒子,他曾寫信給諸葛瑾,說自己的兒子八歲的時候就如此聰慧了,害怕太過於早熟,長大後會自負難以成大事。這種家信能被史料記錄下來,本來就顯得蹊蹺,我個人覺得是諸葛亮為自己兒子鋪路的做法。諸葛瞻也因其老爹的影響力,娶了公主,一路扶搖直上做了軍師將軍,又因寫得一手好字倍受蜀人喜愛。但這非治國治軍之才,沒有實質性的作用,當其受命鎮守綿竹之時,並沒有表現出諸葛亮口中的智慧。

景耀六年的時候,魏國伐蜀時鄧艾走西路,在沓中就與姜維所部發生過大戰,很明顯如果鄧艾南下,必克陰平郡。這個時候的諸葛瞻也許到不了陰平,因為整個伐蜀戰爭中,蜀國一直都是反應慢半拍,這與魏國長期以吳國為征伐目標有一定關係,全國都沒有進入高級戰備狀態,這個是諸葛瞻無法挽回的。當鄧艾偷渡陰平後順利奪下江由,並隨即拿下重鎮德陽。此時諸葛瞻軍至涪縣的時候便停下了,因其北進的前鋒軍失利,便直接放棄了涪縣,退守至綿竹城。這樣一來,失去了涪縣這一重鎮,致使綿竹北面廣大平原無險可守,因此一戰而敗。


反觀全局,鄧艾從沓中與姜維大戰之後,姜維是往南撤的,到陰平時調轉兵鋒向東奪了橋頭重鎮,進而據守劍閣要隘。這等於直接截斷了諸葛緒的中路軍和鍾會的西路軍的兩條進軍路線。這樣的大好時機下,諸葛瞻如果輕騎馳援江由,沿河據守,恐怕鄧艾沒那麼容易打到綿竹,畢竟此時的鄧艾軍遇到了“糧運將匱,頻於危殆”的危機,最怕的就是戰局往後拖。鍾會被姜維擋在劍閣以後,進軍受阻,故而派田章繞道與西路鄧艾匯合攻打江由,這足以見江由的戰略地位,孤軍守城的馬邈無奈投降獻城,致使鄧艾的西路軍長驅直入到涪縣,而此時的涪縣也被諸葛瞻放棄,輕易陷落敵手。由此可見諸葛瞻的軍事才能比其老爹差太多,而姜維已經做了自己能做的,此戰打成這樣怨不得人家姜維。並且諸葛瞻戰敗後,姜維不得不放棄劍閣要隘而回援成都,致使全盤崩潰。

諸葛瞻與姜維

“吾內不除黃晧,外不制姜維,進不守江由,吾有三罪,何面而返?”——《英雄記》

諸葛瞻在與鄧艾大戰之前總結了自己的三大罪狀,其實就後世看來,前兩條真的很自負,黃晧亂政曾致使姜維躲沓中屯田不敢回朝,這樣的角色諸葛瞻又能奈何的了麼?姜維是連年北伐,但並不是用窮兵黷武就能一句話概括的,姜維北伐一是繼承了諸葛亮遺志,二是“益州疲弊”下的圖存戰略,後世總說蜀國弱小,北伐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事,但蜀國除了北伐還能選擇怎樣呢?

其北伐目的也是佔據關中以及攏右地區,有點效仿漢朝開國鼻祖劉邦的意思,偏安一隅就是等死,何不一博?再者姜維的北伐並非徒勞無功,據統計下來,姜維的北伐比諸葛亮時期的效果更好一些,其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據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成功的對魏國形成騷擾,一定程度上配合了吳國與魏國的東線戰爭,這是三國鼎立得以延續的關鍵。

“諸葛亮在蜀,盡其心力,其子瞻臨難而死義,天下之善一也!”——司馬炎《漢晉春秋》

相比較之下,諸葛瞻的最後一罪沒有進守江由反而比較客觀公道,但在鄧艾兵臨城下的時候認識到一點為時已晚,這是一個高層領導缺乏戰略眼光的惡果。其戰略眼光的匱乏還表現在曾經與董厥上書彈劾姜維北伐戰敗一事,當時二人皆任“平尚書事”,統領中央事務。此時身為核心領導,對於北伐事業沒有支持的態度,反而擔心姜維權利過重,因其一次失敗便要削其兵權,毫無格局,那麼黃晧霍亂朝政,為何不敢發一言?

諸葛瞻臨死前並非後悔沒有除掉姜維,只是在綿竹之戰前說過一句“於內不能除黃皓,於外不能制衡姜維”的話,覺得有愧後主的厚待,以至敵入國境,致使國家陷入危亡之際。從諸葛瞻的結局來看,他繼承了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高風亮節,卻沒有繼承其父親的才能與智慧。姜維是窮兵黷武,但他是貫徹了諸葛亮的北伐方針,這是基本戰略,諸葛亮在世也一定會繼續這個事業,諸葛瞻曾因姜維北伐失敗而上奏劉禪奪其兵權,這個做法很明顯是眼紅姜維的權力,二人並不存在矛盾。

諸葛瞻守綿竹

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里,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先登至江油,蜀守將馬邈降。——《三國志.鄧艾傳》

諸葛瞻自幼聰慧,這也可能是諸葛亮在眾人面前抬了抬自己的兒子,他曾寫信給諸葛瑾,說自己的兒子八歲的時候就如此聰慧了,害怕太過於早熟,長大後會自負難以成大事。這種家信能被史料記錄下來,本來就顯得蹊蹺,我個人覺得是諸葛亮為自己兒子鋪路的做法。諸葛瞻也因其老爹的影響力,娶了公主,一路扶搖直上做了軍師將軍,又因寫得一手好字倍受蜀人喜愛。但這非治國治軍之才,沒有實質性的作用,當其受命鎮守綿竹之時,並沒有表現出諸葛亮口中的智慧。

景耀六年的時候,魏國伐蜀時鄧艾走西路,在沓中就與姜維所部發生過大戰,很明顯如果鄧艾南下,必克陰平郡。這個時候的諸葛瞻也許到不了陰平,因為整個伐蜀戰爭中,蜀國一直都是反應慢半拍,這與魏國長期以吳國為征伐目標有一定關係,全國都沒有進入高級戰備狀態,這個是諸葛瞻無法挽回的。當鄧艾偷渡陰平後順利奪下江由,並隨即拿下重鎮德陽。此時諸葛瞻軍至涪縣的時候便停下了,因其北進的前鋒軍失利,便直接放棄了涪縣,退守至綿竹城。這樣一來,失去了涪縣這一重鎮,致使綿竹北面廣大平原無險可守,因此一戰而敗。


反觀全局,鄧艾從沓中與姜維大戰之後,姜維是往南撤的,到陰平時調轉兵鋒向東奪了橋頭重鎮,進而據守劍閣要隘。這等於直接截斷了諸葛緒的中路軍和鍾會的西路軍的兩條進軍路線。這樣的大好時機下,諸葛瞻如果輕騎馳援江由,沿河據守,恐怕鄧艾沒那麼容易打到綿竹,畢竟此時的鄧艾軍遇到了“糧運將匱,頻於危殆”的危機,最怕的就是戰局往後拖。鍾會被姜維擋在劍閣以後,進軍受阻,故而派田章繞道與西路鄧艾匯合攻打江由,這足以見江由的戰略地位,孤軍守城的馬邈無奈投降獻城,致使鄧艾的西路軍長驅直入到涪縣,而此時的涪縣也被諸葛瞻放棄,輕易陷落敵手。由此可見諸葛瞻的軍事才能比其老爹差太多,而姜維已經做了自己能做的,此戰打成這樣怨不得人家姜維。並且諸葛瞻戰敗後,姜維不得不放棄劍閣要隘而回援成都,致使全盤崩潰。

諸葛瞻與姜維

“吾內不除黃晧,外不制姜維,進不守江由,吾有三罪,何面而返?”——《英雄記》

諸葛瞻在與鄧艾大戰之前總結了自己的三大罪狀,其實就後世看來,前兩條真的很自負,黃晧亂政曾致使姜維躲沓中屯田不敢回朝,這樣的角色諸葛瞻又能奈何的了麼?姜維是連年北伐,但並不是用窮兵黷武就能一句話概括的,姜維北伐一是繼承了諸葛亮遺志,二是“益州疲弊”下的圖存戰略,後世總說蜀國弱小,北伐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事,但蜀國除了北伐還能選擇怎樣呢?

其北伐目的也是佔據關中以及攏右地區,有點效仿漢朝開國鼻祖劉邦的意思,偏安一隅就是等死,何不一博?再者姜維的北伐並非徒勞無功,據統計下來,姜維的北伐比諸葛亮時期的效果更好一些,其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據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成功的對魏國形成騷擾,一定程度上配合了吳國與魏國的東線戰爭,這是三國鼎立得以延續的關鍵。

“諸葛亮在蜀,盡其心力,其子瞻臨難而死義,天下之善一也!”——司馬炎《漢晉春秋》

相比較之下,諸葛瞻的最後一罪沒有進守江由反而比較客觀公道,但在鄧艾兵臨城下的時候認識到一點為時已晚,這是一個高層領導缺乏戰略眼光的惡果。其戰略眼光的匱乏還表現在曾經與董厥上書彈劾姜維北伐戰敗一事,當時二人皆任“平尚書事”,統領中央事務。此時身為核心領導,對於北伐事業沒有支持的態度,反而擔心姜維權利過重,因其一次失敗便要削其兵權,毫無格局,那麼黃晧霍亂朝政,為何不敢發一言?

公證來講,《華陽國志》中記載了陳壽曾經在諸葛瞻手下做官,受到羞辱,故而在其修《三國志》時對於諸葛瞻的記錄也許會有失偏頗,諸葛瞻因此在歷史上的評價並不高。姜維最終為蜀國精忠落得“刨腹問膽”的下場,算是鞠躬盡瘁了,而諸葛瞻也是戰死城下,繼承了父親的忠肝義膽,二者沒有什麼矛盾,都是為國家著想,只是政見不同罷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