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朱元璋?

10 個回答
山中茅店
2019-02-09

陳友諒輸給朱元璋那是必然的,為什麼這麼說呢?
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朱元璋?
其一,陳友諒戰略方針與朱元璋不一樣。陳是老早就稱王了,這樣就很容易吸引朝廷的注意力。而老朱則是聽了謀臣的計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樣實力能夠得到很好的保存。
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朱元璋?
其二,內部集團沒有統一戰線。陳友諒由於為了能夠往上爬先是殺了投靠他的倪文俊,後又殺了趙普勝,最後把老大徐壽輝也乾死了,導致其政權內部矛盾分化,不能齊心合力為他賣命。
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朱元璋?
第三戰術佈局不當,先前是朱元璋主力去救韓林兒內部兵力空虛的時候,陳友諒沒有趁機直驅南京一舉拿下南京城,卻率領大軍去打南昌,南昌打了好多天卻碰上朱文正這塊硬骨頭,怎麼都啃不下來,讓朱元璋有時間把軍隊調過來支援。後又輕信好友康茂才的話,冒進採石磯中了朱元璋的埋伏大敗而歸。
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朱元璋?
最後在鄱陽湖之戰中與朱元璋決戰被朱分而圍之各個擊破,落得個身死人散。其實論實力而言,陳友諒最初實力要遠遠高過朱元璋,由於陳友諒生性猜忌多疑,再加上上述一些原因最終導致陳友諒在和朱元璋競爭中落敗。
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朱元璋?

布书公子
2019-03-03

元末大亂,群雄逐鹿。各路起義軍中,以朱元璋、陳友諒和張士誠三部最具滅元潛力!

朱元璋佔領應天(今南京)後,周圍陳友諒、張士誠、元政府等強敵環伺。但直接滅元肯定不靠譜,首先面對的還是張士誠和陳友諒(此時天完國名義上的最高領導者雖然是徐壽輝,但實權已經掌握在陳友諒手裡)!

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朱元璋?

先打誰,怎麼打,朱元璋為此專門召集麾下謀臣將領開了一次軍事會議:大部分人認為應該先打張士誠,待實力壯大後再與陳友諒決戰。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朱元璋通過分析和對比張士誠和陳友諒二人的性格特點,定下了戰略方向:張士誠器小,器小無遠見,若先打陳友諒,張士誠勢必會袖手旁觀;陳友諒志驕,志驕好生事,若先打張士誠,陳友諒則會趁火打劫!

於是乎,從至正十九年開始,朱元璋和陳友諒展開大戰!剛開始,雙方互有勝負:

至正十九年,朱元璋麾下猛將常遇春率部攻克池州,並在九華山設伏擊敗了前來增援的陳友諒軍隊。

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朱元璋?
至正二十年,陳友諒率領水軍奪取了應天的重要屏障:採石、太平,卻於龍灣一役再次敗北,此戰朱元璋軍斬獲頗豐。 此後兩年,陳友諒充分發揮水軍優勢,在對朱元璋的戰爭中勝多敗少,但因為陳友諒為人太過毒辣,他手下鎮守軍事重鎮洪都(今南昌)的將領獻城投降了朱元璋。

決戰序幕就此拉開,至正二十三年四月,陳友諒親率60萬大軍,壓向孤城洪都。此時,為朱元璋鎮守洪都的,是他的親侄子朱文正。朱文正以卓絕得軍事指揮才能和頑強的毅力,奇蹟般地守住了洪都。同年七月,正在圍攻廬州的朱元璋回師與陳友諒展開決戰:七月二十一日,鄱陽湖之戰正式打響。大戰伊始,雙方各有勝負。後來,朱元璋軍趁著東北風起,火燒鐵索連江的陳友諒艦隊,陳軍艦隊損失大半,餘部敗逃!八月,欲突圍撤軍的陳友諒部再遭慘敗,陳友諒本人也於亂軍之中被朱軍弓弩手射殺!

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朱元璋?

陳友諒以絕對優勢兵力壓境,卻敗於朱元璋之手,不是沒原因的:

其一:朱元璋因為個人魅力和軍事才能,很受部下的擁護和愛戴。而陳友諒,則是個為了上位弒君殺舊的人,毫無底線,令部下寒心。所以朱元璋一方更團結!

其二:陳友諒軍雖兵多,但謀臣良將規模遠不及朱元璋一方——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其三:陳友諒太過孤注一擲,如果他先攻佔朱元璋的根據地應天,鹿死誰手還真不一定!

客觀地說,陳友諒是個眼睛裡揉不進半點沙子的人,他個人的性格缺陷,註定了他會在這場角逐中大敗虧輸!

阿斗不傻
2019-03-27

陳友諒朱元璋,一個漁民出生,一個流民出生,一個以水為生,一個以土為生!

這二個人有太多相同之處,也有不少不同之處!

同為底層出生的他們,應該都懂民間疾苦,也都明白人的重要性,不過最後決定他們成敗的,卻是為人之道。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朱元璋?

由此可見,同樣的花不同的果,是有道理的。

陳友諒其人,簡而言之就是典型窩裡橫那種人,為人反覆無常,套路太多真誠太少,而且不知收斂野心與言行,最後落得個眾叛親離下場。

而朱元璋則不同,以布衣之身成就天子之位,必然有可取之處,創業時期的從善如流,廣納人才,團結階級,還有成功之前的低調隱忍還有不貪戀虛名都是他成功的關鍵。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朱元璋?

由此可知,人要發跡,貴在時代契機同時,也貴在個人性格,眼界格局!

於一開始而言,陳友諒和朱元璋發跡之路皆有貴人相助,而他們對待自己恩人的不同態度決定了他們未來的成就。

陳友諒的貴人是義軍領袖天完國大丞相倪文俊。

這倪文俊算是元末最早的反王之一,因為攻陷武昌漢陽,重振岌岌可危的天完國而成為義軍的領袖人物。他和陳友諒同是漁民出生,因此一見如故。

再加上陳友諒本身有才,就越發得到倪文俊重用。

最後也因倪文俊的推薦,才有陳友諒駐守黃州府,坐鎮一方之事情發生。

不過陳友諒和倪文俊最後鬧的卻比較悽慘,公元1357年倪文俊和天完皇帝徐壽輝內鬥。

失敗後的倪文俊,跑到了陳友諒的地盤黃州府!

他以為自己是陳友諒的恩公,誰知陳友諒轉頭就將倪文俊給賣了!

與大義而言,陳友諒之忘恩負義由此可見!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朱元璋?

與陳友諒相同,朱元璋也有自己的恩公!

那就是他的義父,郭子興!

郭子興其人,在元末群雄中算是一個另類存在,與一群土老帽的無產階級起義者不同,郭子興是地主階級出生的革命家!

也因此很有讀書人的情懷,他和朱元璋的相遇源自一出意外,當時的朱元璋被指認為奸細,差點被殺,最後在獲悉真相之後,朱元璋被授予親衛職責。

之後朱元璋又在無數次被觀察之後被郭子興引為心腹,還給朱元璋包辦婚姻,成了自己養女婿。

於公於私而言,朱元璋都應該感謝郭子興。

而朱元璋也用事實證明了自己的初心,知恩圖報,在郭子興因為山頭之爭,被義軍領袖挾持綁架事件發生的時候。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朱元璋?

郭子興親兒子都不敢救,只有朱元璋孤身前往,曉以利害,最後救出郭子興。

即使最後朱元璋拉起隊伍單幹之後,依然對郭子興禮遇有加,從不懈怠,至於最後和郭子興兒子那點糟心事,其實也非朱元璋本心,也非郭子興本意。

朱元璋和陳友諒對待恩公的不同,就決定了兩人的名聲不同。

雖然義不為商,慈不掌兵,不過在動亂事情,有義氣的人天生受歡迎,這卻是時代需要。

為了短期利益,陳友諒毅然殺害倪文俊,讓他成了天完國實權人物,但是與長期利益而言,其實朱元璋的做法才是正確的。

因忘恩負義獲得短期利益的陳友諒嚐到了背叛的甜頭,才有他後來數次背叛。

而被背叛的對象都是他的戰友上級,如下作手段除掉競爭對手,坑蒙拐騙讓徐壽輝遷都江州,最後自己做曹操,都是這類事件的後續。

最後在大勝之後,又急不可耐的殺掉老東家徐壽輝,自己稱帝建立所謂的大漢政權,年號還稱呼為大義,這就不得不說是諷刺了。

雖然說以實力還有發展軌跡而論,陳友諒其實和朱元璋的對比之中都佔盡優勢,但是在當時的時代,他卻將自己的名聲敗壞的無以復加,最後野心也暴露的無以復加。

最後成為了眾矢之的他,不斷勝利還好說,一次失敗他就會一蹶不振。

而朱元璋和陳友諒比,又是如何行事的?

那就要高明的太多太多,與對待恩公而言,他沒做過忘恩負義之事,與對待戰友而言,在創業期,他也是義氣十足,信任有加。

因此才有二十餘騎,成就大業的事情出現。

在初步建立根據地之後,他就開始了自己廣納人才的舉動,李善長加盟,讓他找到了自己的蕭何,著名儒士朱升的加盟又讓他找到了領導義軍的宗旨“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這九字真言,如明燈照耀朱元璋前行,劉伯溫的加盟,又一次開闊了朱元璋的眼界,還有朱元璋政治集團的同盟者。(劉伯溫為地主階級代表)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朱元璋?

於是乎,一個有義氣的人設,就有人才相助,朱升又給了起義軍指導思想,還有同盟階級的出現,朱元璋和陳友諒的差距就出現了而且越來越明顯。

陳友諒一生有三次背叛。

是他的成功和失敗的根源,第一次殺恩公倪文俊讓他成為天完國實權派,第二次殺同僚競爭對手,讓他獲得了天完國軍政大權,第三次殺徐壽輝,則讓他成了新皇帝。

在一次又一次背叛下,陳友諒成功了也失敗了,利益他獲得了人品他沒有了,最後他還是失敗了!

朱元璋一生也有三大品德。

第一個是人品:這是恩公郭子興給的,讓他在亂世出頭,也讓他的義氣傳揚出去,人才吸引過來(僅僅創業期)

第二個是政治綱領:這是儒士朱升給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明確了朱元璋的政治綱領。

第三個是同盟階級:這是劉伯溫帶來的,劉伯溫讓朱元璋從一個無產階級革命者,變成了一個無產階級和地主階級相結合的革命者。避免了他因為階級侷限性而失敗。

由此可見,要成就大事,時代契機固然重要,可是創業期的為人和眼界也很重要啊!

如果背叛者最後真的成功了,那也許這個世界才有問題吧!

历史中简堂观点君
2019-02-09

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朱元璋?筆者想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一下。

01 從二人的發家史來看

朱元璋三代貧農,全家人死於饑荒,他出家做了和尚,後來被迫外出化緣,他走遍了湖北安徽江蘇各地,與其他乞丐不同的是他每到一處地方,就會研究該地的山川河流,人文風貌,這為他後來的出色軍事指揮打下了堅實基礎。

後來他投奔郭子儀,從一個親兵幹起憑藉自己的聰慧步步高昇,最終成為一名統帥,還成為了郭子儀的女婿,在起義軍中積累了許多威望。再後來他受到郭子儀猜忌便果斷選擇了離開,招來了兒時的玩伴湯和徐達等人,他們一起攻城陷地,不斷的擴充實力。

陳友諒是漁民出身,投靠紅巾軍的倪文俊,也是靠實力坐到了統帥,本來也有一定威信,到後來他殺掉了對他有恩的倪文俊,並弒主篡位,竊取了天完政權,建立了大漢政權。他的殺戮與卑鄙激起了很多內部人的不滿,新生的大漢政權實際上有很多不穩定的因素。

比起朱元璋,陳友諒的成功似乎是竊取了起義軍勝利的果實。

02 從二人對局勢的判斷來看

很明顯,朱元璋對局勢的判斷要比陳友諒準確的多。

朱元璋奉行的‘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方針實際上被歷史證明是絕對正確的,東漢末年的曹操不就是這麼個方針嗎?事實上在大亂之世,就是槍打出頭鳥,誰先稱王誰死的慘,秦末的陳勝吳廣,漢末的袁術,隋唐之交的瓦崗李密,兒皇帝石敬唐等等,無不說明這個道理。

然而元末的割據勢力卻沒幾人能看的透,無論陳友諒還是張士誠,他們都不具備最後勝利者的格局,迫不及待的稱王,招來了元軍的討伐,為了一個嚎頭,得不償失。

03 從二人的綜合實力來看

單從軍隊人數來看的話,陳友諒的軍隊無疑要多過朱元璋。但朱元璋手下大將如雲,譬如明朝第一大將徐達,湯和,常遇春,文臣譬如劉基,李文忠等人。

而對手陳友諒手下固然也不缺乏武將,趙普勝,張定邊等人也了不得,可是卻沒有能與劉伯溫實力相當的智團,而且前面已經提到,漢政權內部離心離德,趙普勝還被陳友諒設計殺掉。

雙方的部下給人的感覺就是,朱元璋這邊像是朋友一起創業,而陳友諒這邊則像給老闆打工,那個積極性可想而知了。

04 從個人運氣來看

我們也許不得不承認運氣很多時候就決定了最後的成敗,不服不行。在陳友諒和朱元璋的生死大戰中,即鄱陽湖水戰,陳方大將張定邊帶領幾隻小船殺向朱元璋所在的大船,本來即將得手,但張定邊卻被人一箭射中,朱元璋也因此躲過一劫。而在幾十萬人中,偏偏有一隻流箭射中陳友諒,這是不是運氣太差了呢?主將死後,敗局已定,大漢政權也就被朱元璋吞併了。

陳友諒死後,朱元璋的絆腳石又少了一個,他開始由南向北討伐元政權,最終建立了大明帝國,成為一代偉帝,而陳友諒則被更多人遺忘在歷史的角落,算是印證了那句成王敗寇吧。


當然陳友諒失敗的原因還有很多,筆者不可能一一列出,對此你還有哪些觀點呢?歡迎留言討論哦⊙∀⊙!

漩涡鸣人yy
2019-02-12

很多人只聽說過洪都之戰以及鄱陽湖之戰,應該沒聽說過。在這之前陳友諒和朱元璋還有一次交手。

那個時候呢,陳友諒剛剛殺了徐壽輝,成為了紅巾軍的老大,然後率領軍隊沿著長江而下,打算就是用這種氣勢把長江下游的朱元璋給嚇一跳。

朱元璋自然也不含糊啊,好不容易拼死拼活拿著d盤,怎麼能夠讓你拿了,這一次,朱元璋正在那裡解決安徽地區的問題的時候,聽說成流量過來了,立刻命令少量軍隊留在原地進行牽制。朱元璋率領主力軍隊直接向西,雙方展開激戰。但就在這個時候,陳友諒後房失火,無奈之下,陳友諒率軍撤併,朱元璋步步緊逼,這一次交手佔據優勢的陳友諒由於後方失火的原因,只能夠拋棄大量的土地。

這一次的慘敗讓陳友諒記住兩件事情第一,朱元璋不好惹,要做好充足的準備,以後才能夠去打朱元璋第二,不能夠跳過任何一座城市,任何一座城市都有可能造成你後院失火的危險。

所以陳友諒慘敗回去以後,一方面組織內部的清理,將不聽話的,聽話的統一聲音,一方面加緊了整個戰備工作,也就是瘋狂的打造戰船,打算就是沿著長江一路平推過去,直接打到。朱元璋的老家金陵。

是在進攻的那一刻,陳友諒覺得還是不放心,因此趕緊去叫了張士誠,大家一起前後加攻,我們必須要一起攻打朱元璋。

當然,張士誠一直在那裡被朱元璋欺負,聽到這個建議,他人高興的不得了,答應了陳友諒的請求,派出軍隊配合陳友諒進行作戰,所以為什麼洪都之戰手了那麼長時間就是張士誠在當時朱元璋的背後搞鬼。朱元璋只能把主力部隊放在更有威脅的張士誠身上。

但是,程有亮是怎麼也想不明白,平常一個只會吃喝嫖賭抽的朱元璋的侄子怎麼會這麼有戰鬥力,有關於洪都之戰的細節,我希望各位自行去了解一下就會發現。一場防禦戰,不是看誰氣勢足,誰信心大,誰不怕死就能夠守得下來的,它其中包含著很多的細節,某些人不被逼到絕境,真的很難看的出這個人的能力。陳友諒最大的一個失誤就是低估了朱元璋這個侄子的戰鬥力。

當然也要有人就會說了。陳友諒翻出一支軍隊去攻打南京,這不就是板上釘釘,手拿把攥的事情嗎?為什麼陳友諒不怎麼做呢?大家想想,程友亮第一次慘敗是什麼原因,就是因為自己後方失火。對於陳友諒來講,這一次就是奔著消滅朱元璋這個念頭過來的,每一寸土地,他都必須要保證他絕對安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這也是他為什麼一直否決掉派出一支艦隊去襲擊朱元璋的南京城,如果這支艦隊不能成功,白白折損了兵力,那就跟上次一樣。

就這樣一直守到朱元璋過來,朱元璋一來陳友諒友面臨著被洪都和朱元璋艦隊夾擊的危險,因此率領艦隊退到廣闊湖面,跟朱元璋的艦隊拉開決戰,雙方在幾個回合的互毆以後,各自都有自己的驚險時刻,當然,朱元璋這邊更加是有驚有險,但是佔據著絕對優勢的城有量絕對不能夠接受自己的軍隊,一直吃不下對面,所以陳友諒一直在命令自己的艦隊不停地對朱元璋的艦隊發動進攻,但是之前的洪都之戰,再加上鄱陽湖屢戰屢不是讓陳友諒失去了信心,同時士氣也越來越低落,(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當然,最後的絕殺還是來自於陳友諒的死亡,正是由於陳友諒死的比朱元璋早,所以陳友諒的艦隊徹底的混亂。

在這種情況之下兵敗如山倒,正是由於陳友諒的死,奠定了朱元璋徹底贏得這一場戰爭的基礎。

所以說整個一場戰爭看起來陳友諒必須要為他集團的失敗付主要責任,除此以外,我們也可以看到,陳友諒手底下沒有像朱元璋那樣人才鼎力,朱元璋的徐達,常遇春等等之流,都是能夠統兵在外,獨擋一方的大將,如果程友亮手底下有一個乃至兩個人這種能文能武的帥才,也不至於陳友諒死了以後軍隊潰敗的這種情況。

历史的荒野
2019-03-06

在元朝末年群雄逐鹿的戰場上,朱元璋和陳友諒都是南方較強的兩支反元力量。在最初,陳友諒的勢力遠強過朱元璋,其水師數量足足是朱元璋的10倍之多,但他最終卻慘敗在朱元璋之手(《明史》)。而朱元璋方面在戰勝了陳友諒後,進一步席捲江南各方,終於奠定了明朝開國的根基。

那麼,陳友諒為什麼會輸給朱元璋呢?其一就是陳友諒集團內部不團結。陳友諒集團表面強大,但內部的號令不統一,這是因為陳友諒的位置來源不正。眾所周知,陳友諒是通過篡位殺徐壽輝而自立的,因此招來了很多人的不滿。他沒有及時整頓內部,就忙於進攻朱元璋,這是他失敗的重要原因。
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朱元璋?

其二是戰略失利,也就是陳友諒未能突破朱文正鎮守的洪都防線,導致朱元璋的援軍陸續到來,喪失了戰爭主動權。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侄子,他用4萬兵馬擋住了陳友諒60萬大軍的猛攻,不僅挫敗了陳友諒集團的銳氣,也讓其陷入被動。陳友諒在洪都之戰失利後,被迫將決戰轉移到鄱陽湖,原先預備的進攻朱元璋腹地的計劃已經無法實現。

其三就是雙方統帥的自身原因,急功近利陳友諒是完全輸在了智謀上,小看了朱元璋。在雙方決戰的鄱陽湖水戰中,朱元璋能夠及時調整作戰策略,成功以小船戰大船,以弱勝強,重創了陳友諒的勢力,而且將陳友諒本人擊殺。
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朱元璋?

在陳友諒死後,他的勢力再也不成氣候。朱元璋則趁熱打鐵,向他的兒子陳理髮起了進攻,最終完全吞併了陳友諒的殘部。至此,朱元璋在南方的強敵只剩下張士誠,方國珍,明玉珍等人,但他們都不如陳友諒強大。而經過此戰,朱元璋的勢力進一步坐大,統一江南已成定局。
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朱元璋?

WM晓奇
2019-02-10

謝邀。

陳友諒輸給朱元璋,原因主要有兩條。一是殺徐壽輝,匆忙稱帝,不得人心。二是軍事上指揮失當。

1356年3月,朱元璋率部佔領南京,初步建立了政權。這時,他面臨兩大強敵,一是東面的張士誠,一是西面的陳友諒。陳友諒最強大。朱元璋採納劉伯溫的建議,決定先對付陳友諒。

陳友諒原是徐壽輝的部下,待自己實力壯大以後,他便殺了徐壽輝,改國號為漢,自己做了皇帝。做皇帝以後,他生活腐朽,把成群的女子弄到宮中,供他享樂。他的倒行逆施引起很多人不滿,紛紛投向朱元璋。

1363年3月,陳友諒乘朱元璋率領大軍到安豐救小明王之機,親自率領60萬大軍沿長江而下,企圖一舉攻佔南京,消滅朱元璋政權。

陳友諒的大軍首先包圍了洪都(南昌)。洪都守將是朱文正。他按照朱元璋的指示,堅守不出。陳友諒圍攻85天(85天啊!),未能攻克。

七月,朱元璋親帥20萬水軍,來到鄱陽湖。陳友諒聞訊,撇下洪都,來戰朱元璋。

當時兩軍差別很大。陳友諒有將士60萬,戰船數百艘,大多是幾丈高的鉅艦。朱元璋只有20萬兵力,戰船都很小。

開始交戰,陳友諒的士兵居高臨下,朱元璋士兵仰著頭和對方交兵,甚不得力,損失很大。根據此情況,朱元璋採納將士意見,決定火攻。由大將常遇春和俞通海找來一批漁船,裝上蘆葦火藥,藉著東北風,點起火來,衝向陳友諒的大戰船。頓時濃煙滾滾,火光沖天。陳友諒的士兵不是被火燒死,就是跳水淹死,十分狼狽,損失慘重,全軍大亂。

陳友諒見狀,慌忙向湖口突圍,卻被朱元璋事先埋伏在那裡的大軍團團包圍。陳友諒在混戰中被流箭射死。

居於上游的六十萬,競敗於居於下游的二十萬。歷史就是這樣無情地嘲笑著陳友諒之流的昏庸無能之輩!

歡迎點評。

历史伶俜者
2019-03-04

《明史》是怎麼評價陳友諒的:“性雄猜,好以權術馭下”。

陳友諒和朱元璋作為元末三大主要起義軍首領之二,這兩人曾經多次交手,最終在鄱陽湖水戰中,陳友諒被朱元璋以火攻擊敗。這兩人雖然都是起義軍首領,但是軍事政治頭腦就很有差別。

1.政治頭腦

陳友諒城府比不上朱元璋,經常犯政治性錯誤,一是殺了自己的老上司倪文俊,不過倪文俊企圖分裂起義軍,殺他還情有可;二是他認為自己已經可以獨立稱王,就殺了自己的主子“天完皇帝”徐壽輝,導致很多其他的起義軍將領脫離陳友諒,自立門戶。

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朱元璋?

朱元璋這方面就做的很好,“小明王”韓林兒雖然只是一個傀儡,但是朱元璋還是把表面工作做的很到位,在韓林兒被困安豐的時候,朱元璋還冒著很大的風險前去救援,收穫了很大的軍心和民心。雖然後來韓林兒因為翻船而溺死湖裡(很大可能是朱元璋授意乾的),但是那個時候的朱元璋基本已經沒有了對手。

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朱元璋?

2.軍事才能

陳友諒做事衝動,很少有謀而後動的行為,常常想到哪兒做到哪兒。在跟朱元璋交戰中,很多次都是前期佔優勢,後期因為衝動而失敗。朱元璋就比他穩重多了,手底下還有徐達、常遇春、劉伯溫等大將和謀士,做事有條有理。

在最後一戰中,陳友諒率領號稱60萬的大軍進攻朱元璋,陳友諒的船比朱元璋的船高大很多,居高臨下攻擊明軍戰船,一開始明軍損失不少。但是陳友諒想了個自以為妙計的方法,將戰船用鐵索連起來,增加穩定性,但是他不知道赤壁之戰嗎?沒幾天颳起了東北風,明軍一把火給陳友諒燒了個一乾二淨。

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朱元璋?

所以,陳友諒才會輸給朱元璋。

老张头讲故事
2019-02-11

誠邀,陳友諒還是挺厲害的,要說友諒為什麼輸給朱元璋,我覺得是戰略因素和運氣,友諒殺了自己的主子徐壽輝後,自稱帝,國號漢,陳友諒很有野心,稱帝后立即派人遊說張士誠,組成聯軍合力攻打朱元璋,朱元璋急忙召集文武大臣開緊急軍事會議,各位將領們商議首先收復太平用以牽制陳友諒,朱元璋說,不行,陳友諒居長江上游,水軍比我們多出十倍,一下子收復太平不太可能,
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朱元璋?
有人請朱元璋親自率軍迎擊,朱元璋說“不行,陳友諒以非主力部隊牽制我軍,而自己率全軍直攻金陵,順流而下半日可達,我軍騎兵步兵,難以緊急返回,百里催戰乃兵法所忌,不是良策,於
是派人命胡大海直搗信州牽制陳友諒的後方,同時命人寫信哄騙陳友諒,讓其速來,友諒果然上當引兵而來,徐達佈陣南門外,常遇春設伏兵於石灰山,朱元璋親自坐鎮盧龍山指揮,友諒到時,眾軍欲開戰,朱元璋說“天快下雨了,
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朱元璋?
趕緊吃飯,下雨時攻擊,不一會果然大雨傾盆,士卒奮勇爭先,雨停後合力作戰,水陸夾擊大敗友諒。收復太平、安慶、信州,起初朱元璋讓人哄騙陳友諒,李善長對此不知何意,朱元璋說“陳張聯合,我首尾受敵,只有令其速來,我先打敗他,張士誠必將嚇破膽,後來張士誠軍終究不敢出來,陳友諒回去後,不服輸,又調大軍圍攻洪都,朱元璋親自統兵救洪都,
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朱元璋?
在涇江口,南湖嘴埋伏兵,阻斷陳友諒歸路,陳友諒撤兵洪都,在鄱陽湖準備與朱元璋決戰,公元1363年7月朱元璋的二十萬部隊,與陳友諒六十萬大軍,在鄱陽湖江面相遇,雙方共出動戰艦兩千餘艘,展開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場大水戰,朱元璋把他的軍隊分為十一隊抗禦陳友諒,徐達出擊陳友諒的前鋒,陳友諒的一員猛將,突然直接進攻朱元璋的戰船,打的戰船擱淺沙灘,處境十分危險,幸虧徐達張弓搭箭,
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朱元璋?
射中陳友諒的這員猛將,援兵又及時趕來,朱元璋才脫離險境,陳友諒出動所有大船,朱元璋的船小,將士們都有點怕,朱元璋親自指揮,將士仍然畏縮不前,元璋大怒,當眾斬十餘人,這時才人人拼死,到了午後,突然颳起東北風,元璋命敢死隊駕七艘戰船裝滿火藥,火攻陳友諒戰船,風烈火猛,
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朱元璋?
陳軍大敗,兩軍相持了幾天,陳友諒的將軍有幾個投降了朱元璋,友諒十分憤怒,下令把俘虜全部殺死,朱元璋反其道而行之,善待俘虜,釋放遣還,並祭奠他們陣亡的親戚和將領,陳友諒糧盡,突圍南湖嘴被阻,轉入湖口,朱元璋進行阻擊,順流搏戰,到達涇江,涇江守軍再攔擊,友諒亂箭身亡,鄱陽湖水戰,朱元璋精神壓力巨大,勝利後睡了兩天兩夜,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腦子裡的弦崩久了,一旦放鬆真能睡幾天,回到應天,朱元璋對劉基說“我不應該有安豐之行,假如陳友諒那時乘虛直搗應天,
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朱元璋?當皇帝的應該是他了,但他卻把自己的軍隊困在南昌,除了坐等滅亡還能等什麼?陳友諒滅亡了,天下就不難平定了。在朱元璋眼裡他認為能跟他爭天下的只有陳友諒,張士誠他壓根沒放在眼裡。

关东侠客
2019-02-10

自古嬌兵必敗,陳友諒擁六十萬大軍,數百樓船順流而下,中國歷史上軍力之大非常罕見,陳友諒沒有把弱小的朱元璋放在眼裡,洪都之戰犯了致命錯誤,戰略失策決定失敗命運。陳友諒漁敗子出身比朱元璋的日子還要慘,陳友諒粗通文墨,在元末亂世中參加徐壽輝領導的紅巾軍,他從基層做起在戰火飛揚的戰爭中成為軍中主帥,後來殺死老上級徐壽輝成為紅巾軍老大。1360年陳友諒稱帝建立大漢政權。陳友諒的軍隊近百萬人紀律嚴明戰鬥力非常強是當時江南地區最強大的勢力地域廣闊,有席捲天下的優勢。朱元璋地盤小兵力才20萬人。朱元璋和陳友諒比簡直是要飯花子和龍王比寶。但是朱元璋制定了正確的政策,他手下大將康茂才原是陳友諒部下,朱元璋讓康茂才給陳友諒寫信詐降,陳友諒率水陸精兵六十萬人,樓船數百艘順江而下。但是陳友諒集團犯了一個嚴重錯誤,在洪都保衛戰中讓朱文正脫了八十五天為失敗敲響了喪鐘。這時朱元璋正在全力援助小明王韓林兒抗擊東邊的張士誠軍隊,長江沿岸各地兵力空虛,陳友諒哪怕分兵三分之一順流而下朱元璋璋會府首就擒。打敗朱元璋璋統一天下的便會是陳友諒。洪都保衛戰的勝利大大鼓舞了朱元璋軍隊士氣,雙方在鄱陽湖展開大戰。朱元璋璋船隻小靈活,佔據上風火燒陳友諒戰艦,陳友諒指揮作戰時中箭身亡,朱元璋璋的軍隊一鼓作氣打敗陳友諒軍隊,上演了小孩子打敗壯漢奇蹟。
陳友諒為什麼輸給了朱元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