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913年北京八達嶺長城,雜草叢生,殘破不堪
老照片:1913年北京八達嶺長城,雜草叢生,殘破不堪
老照片:1913年北京八達嶺長城,雜草叢生,殘破不堪
老照片:1913年北京八達嶺長城,雜草叢生,殘破不堪
老照片:1913年北京八達嶺長城,雜草叢生,殘破不堪
老照片:1913年北京八達嶺長城,雜草叢生,殘破不堪
老照片:1913年北京八達嶺長城,雜草叢生,殘破不堪
老照片:1913年北京八達嶺長城,雜草叢生,殘破不堪
老照片:1913年北京八達嶺長城,雜草叢生,殘破不堪
老照片:1913年北京八達嶺長城,雜草叢生,殘破不堪
歷史圖片社
1/9 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市延慶區軍都山關溝古道北口。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禦工程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明長城的一個隘口。八達嶺長城為居庸關的重要前哨,古稱“居庸之險不在關而在八達嶺”。
2/9 據《史記》記載和文物工作者普查,都證明八達嶺一帶在戰國時期築有長城,而今仍見殘牆、墩臺遺存,其走向,與今明長城大體一致漢習記載:曾設軍都、居庸兩座關城。
3/9 北魏《水經注》說:“居庸關在居庸界,故關名也,南則絕谷,壘石為關址,崇墉峻壁,非輕功可舉……其水歷山南,逕軍都界……”因此,有專家認為漢置居庸關,關址在八達嶺。
4/9 一千五百年前的北魏,曾在八達嶺一帶修築長城。據《魏書世祖本紀》記載,北魏拓跋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在國都平城(今大同)以北,修築長城,名叫“畿上塞圍”,東起上谷軍都山(即八達嶺一帶),西至黃河岸。後來到北齊王朝天保六年(555年),又修築長城,西起大同,經軍都山東去,把長城延長到了海邊。
5/9 八達嶺長城,建於明朝弘治十八年(1505年),對八達嶺長城進行了長達八十餘年的修建,共1300多裡。並將抗倭名將戚繼光調來北方,指揮長城防務,是中國古代偉大的防禦工程萬里長城的一部分。
6/9 八達嶺原為隘口,後建關城。明隆慶三年(1569年)至萬曆十年(1582年)在各口修建障塞,並在各口兩側的山上建起邊城、梢牆、擋馬牆等,後來逐漸增建為長城,並修築敵樓、墩臺。
7/9 起自川草花頂,經石佛寺口、青龍橋東口、青龍橋西口、王瓜峪口、八達嶺口、化木樑口、於家衝口、黑豆谷口至石峽峪,全長約12千米。八達嶺長城、關城、城牆、要塞及關溝中部的居庸關構成明代北京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8/9 八達嶺長城其關城為東窄西寬的梯形,關城有東西二門東門額題“居庸外鎮”,刻於嘉靖十八年(1539年);西門額題“北門鎖鑰”,刻於萬曆十年(1582年)。兩門均為磚石結構,券洞上為平臺,臺之南北各有通道,連接關城城牆,臺上四周砌垛口。前後共建墩臺1316座。
9/9 八達嶺長城典型地表現了萬里長城雄偉險峻的風貌。作為北京的屏障,這裡山巒重疊,形勢險要。氣勢極其磅礴的城牆南北盤旋延伸於群巒峻嶺之中,視野所及,不見盡頭。依山勢向兩側展開的長城雄峙危崖,陡壁懸崖上古人所書的\天險\二字,確切的概括了八達嶺位置的軍事重要性。
2019-07-25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