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誰更強?

三所合併的大學,誰的實力更強呢?吉大和川大的排名不相上下,但是貌似川大潛力更好。山大的實力貌似越來越差,吉大因為地域限制如今也有點慘。
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誰更強?
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誰更強?
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誰更強?
10 個回答
芒种先生
2017-07-17

山東大學,一個人才輩出的地方!

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誰更強?

山大名人輩出!享譽世界的生物學家——童第周

酒旗風暖名士狂——梁實秋

數學家校長——潘承洞

文學大師——王統照

緬懷老院長——王哲

水光雲影共徘徊——沈從文在山東大學

力學專家——劉先志

寬厚仁和的長者——鄧從豪院士

“兩彈元勳”——王淦昌

耳鼻喉科專家——孫鴻泉

沉穩厚實的治史之才——鄭鶴聲

認真為人為學的史學家——張維華

博古通今的法學家——喬偉

張協和院長與山東工學院

獲得國際殊榮的吳富恆

民國史專家——孫思白

一代史學宗師——王仲犖

作為山東人,我要推薦我們山東最好的大學!

山東大學,簡稱山大,位於中國山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院校!

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誰更強?

山東大學,多少莘莘學子嚮往的校園!山東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學科齊全、學術實力雄厚、辦學特色鮮明,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

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誰更強?

山東大學大門!

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誰更強?

教學樓很有建築感

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誰更強?

校園的路牌

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誰更強?

校園路邊的參天大樹

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誰更強?

山東大學的學子們

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誰更強?

教學樓很有建築感

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誰更強?

校園裡的雕塑

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誰更強?

校園裡的雕塑

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誰更強?

山東大學的體育館

夏日娱人
2017-04-25

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誰更強?我覺得他們之間沒有可比性哈,因為他們的辦學地區等等。既然提出了這個問題,那我就來比較一下

“211工程”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

“985工程”大學: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

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家並不陌生吧!從上面名單看來這三所大學同屬985和211雙料大學。下面看看其他方面:(2011計劃、111計劃、珠峰計劃)

“2011計劃”

即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她以協同創新中心建設為載體,協同創新中心分為面向科學前沿、面向文化傳承創新、面向行業產業和麵向區域發展四種類型。她是提升高等學校的創新能力而實施的一項計劃,是繼“211工程”和“985工程”之後,我國高等教育領域的第三個國家戰略工程。

四川大學是這一計劃的第一批14個牽頭高校之一,四川大學是生物治療協同創新中心的牽頭高校。吉林大學也是2011計劃的高校之一,但不是牽頭高校。山東大學未能入選。

111計劃

即“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她旨在推進中國高等學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進程,該項目從2006年起由教育部、國外專家局聯合實施。她瞄準國際學科發展前沿,以國家重點學科為基礎,從世界範圍排名前100位的著名大學及研究機構的優勢學科隊伍中,引進、匯聚1000餘名優秀人才,形成高水平的研究隊伍,建設100個左右世界一流的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誰更強?
這三所大學均在首批111計劃之列。

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誰更強?
珠峰計劃

珠峰計劃是教育部主辦的“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這是一項試圖破解中國人“大師”、“諾貝爾獎”心結的人才培養計劃。這項由中央專項撥款提供資金支持的人才計劃旨在培養創新型的領軍人物。該計劃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等5個基礎學科進行。
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誰更強?
吉林、四川、山東大學,數學學科均入選該計劃。

下面我們再看看,這三所大學2016年綜合類全國排名
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誰更強?
吉林大學第九位、四川大學第十位、山東大學第十四位 ,基本上差別不大。單純從上面看來說吉林大學和四川大學旗鼓相當,山東大學稍微遜色!

下面比較一下三所院校的創新能力!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誰更強?

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誰更強?

幻人
2017-04-26

三所大學都是211、985,並且都屬於第三批次985,跟南大、復旦之類的學校比確實遜色,而且又被許多人吐槽為“巨無霸”大學;但是其學術水平與學校規模依然讓其他同層次大學難以望其項背。

1.從合校背景來看

山大:合併山醫大和山工大

川大:合併成都科技大學和華西醫科大學

吉大:合併吉林工業大學、長春科技大學、長春郵電學院、白求恩醫科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需大學五所高校。

合併後,吉林大學逐漸顯現出機構臃腫、發展遲緩的問題;山大和川大實力也不如從前,但是合併之後實現1+1大於2效益的應該是川大和山大,適當的合併既擴大了學校規模又提高了學校整體水平;吉林大學如果能進一步將各專業均衡發展,穩步前行,依舊勢頭很強。

2.從地域位置來看

川大:成都

山大:濟南、威海、青島

吉大:長春

城市潛力還是川大和山大更勝一籌,吉林省經濟狀況很差,導致吉大發展遲緩。

3.學校綜合排名

吉大:第11

川大:第14

山大:第22

吉大合併多個院校,學科綜合實力強、科目全,涵蓋教育部13個學科門類,所以綜合排位高,當然其科研能力和學生素質也不容小覷

4.學校強勢學科

山大:數學、軟件工程、臨床醫學

川大:新聞學、水利水電、口腔醫學

吉大:化學、法學、車輛工程、考古學

我是吴亦帆
2017-04-26

就當前的綜合排名:吉林大學、四川大學、山東大學。但是比較一所大學的好壞,處在動態當中,未來的發展尤為重要,比如蘇州大學,發展就非常快。一所大學的發展不光靠科研實力,還有外圍的環境和所處的地域,比如蘭州大學實力超群,但是近幾十年迅速沒落。與蘭州大學排名差不多的廈門大學,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優美的環境,在各地高考中錄取線都非常高。就這三所大學來看,長春、濟南遠不如成都,無論是從當前的經濟發展水平,城市綜合管理,還是外向開放程度,對外交通,城市美譽度,城市魅力,戰略地位,大區機構駐紮,成都都甩同為副部級城市的濟南和長春幾條街。這樣一比,大家應該就更清楚了,未來高下,立判!另外,川大合併的三所大學,均是部屬重點大學,單獨拿出來都是211的水平。但是吉林大學和山東大學合併的院校,就參差不齊了。所以,綜合以上兩點,未來發展最好的,一定是四川大學。

余风激万世
2017-04-26

四川大學(Sichuan University),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入選“2011計劃”、“珠峰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設有研究生院,是一所綜合性全國重點大學。四川大學起始於1896年四川總督鹿傳霖奉光緒特旨創辦的四川中西學堂,是西南地區最早的近代高等學校;2000年,四川大學與原華西醫科大學合併,組建了新的四川大學。百餘年來,學校先後匯聚了歷史學家顧頡剛、文學家李劼人、美學家朱光潛、物理學家吳大猷、植物學家方文培、衛生學家陳志潛、數學家柯召等大師。

基本信息

中文名:四川大學

英文名:Sichuan University

簡稱:川大

創辦時間:1896年

類別:公立大學

學校類型:綜合

所屬地區:中國·四川·成都

現任校長:謝和平

知名校友:巴金、郭沫若、陳昌智、戴秉國等

主管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碩士點:443 個

博士點:349 個

博士後流動站:37

校訓: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校歌:《四川大學校歌》

專職院士:15 人

主要院系:數學學院、生命科學學院、華西口腔醫學院

國家重點學科:46 個

學校地址:成都市武侯區一環路南一段24號

學校代碼:11901

主要獎項:國家科技三大獎34項(2005-2014年) 全國大學生滿意度50強高校 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23篇

辦學歷史

學校前身

國立四川大學

正在加載原國立四川大學校門

1840年的鴉片戰爭 使中國一步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 社會。晚清洋務運動 的改良派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作指導思想,“師夷之長技以制夷”作方針,掀起了近、現代化的浪潮。在文化教育方面,則以辦新式學堂,興學育才為標誌。

1896年四川總督鹿傳霖創辦四川中西學堂,倡導學習“西文西藝”,“分課華文、西文、算學”,成為四川古代和近代高等教育的結合點。6月18日,四川中西學堂正式開學。

四川中西學堂初設英、法文科,以學習英、法語言文字為主。次年,四川洋務總局行文確認增設算學科(算學館),這裡的“算學”是數、理、化,也即理科的通稱。四川中西學堂按照西方“分科立學”的教學制度,對學生按科類、分程度編班定級。

四川中西學堂根據生員入學時的程度,分為“學長”、“學生”、“附學”三個層次。“學長”程度最高,為“資性穎悟,易於造就”的有舉人以上的功名的人士。

正在加載四川中西學堂籌辦奏摺及光緒皇帝的御批

1900年,四川中西學堂有了第一屆畢業學生。學堂規定,考得3/6學分者發給三等執照(文憑),考及4/6學分者發給二等執照,考得5/6學分者發給頭等執照。二、三等執照由四川洋務總局轉報四川總督署備案後發給。

頭等執照則還須呈報四川總督親自核準。獲得二、三等畢業執照的學生,原則上到川內或原籍省、區當中學堂教習,也可自費出洋留學。獲得頭等執照者,在經過嚴格考核後,公費派送出洋留學或授以功名。

1901年,四川總督奎俊從四川中西學堂畢業生中選拔18人,從尊經書院選拔4人,由知府李立元帶隊到日本和西方“國家公學堂肄業”。“歲以三年為期,前者畢業,後者繼往”。1906年四川留學生佔全國留學生總數的1/10,掀起了四川近代出國留學的第一次高潮。

錦江書院

錦江書院是四川按察使劉德芳於1704年在文翁石室基礎上奉旨創辦,為四川大學主要歷史源頭之一。錦江書院在1733年,被御定為全國22所最著名的省級書院之一,時人曾譽以“石室雲霞思古夢,錦江風雨讀書燈”。

尊經書院

1874年5月,工部侍郎、四川興文人薜煥,偕省內官紳15人,上書四川總督吳棠和四川學政張之洞新建書院,得到張之洞的支持以及川督和清廷的批准,定名為“尊經書院”,為四川大學另一主要歷史源頭。

張之洞《創建尊經書院記》表明,書院旨在培養“通博之士,致用之才”。張之洞為尊經書院制訂了章程18條,對辦學方針、師生關係、學生獎懲、課程設置、教學方法等,都提出了原則的要求。張之洞還先後寫了《書目答問》、《輶軒語》兩書,不僅用於指導尊經書院諸生和全省教育界人士學習,而且成了清末新式書院和學堂的必讀之物。

尊經書院培養了一大批影響四川近現代政治、思想、經濟、文化和科學發展的名人。例如,為變法圖強,英勇犧牲的戊戌六君子一的楊銳;離經叛道、託古改制的今文經學大師廖平;力主新學的四川維新變法的核心人物宋育仁;為推翻清朝、建立民國,捨身炸死良弼,被孫中山先生封為大將軍的彭家珍;領袖群倫、叱吒風雲的辛亥革命時期的大人物吳玉章、張瀾、羅倫、蒲殿俊;清代四川唯一的一個狀元、曾任京師大學堂首席提調和四川高等學校校長的駱成驤等。

草創奠基

四川通省大學堂與四川省城高等學堂

1901年,上諭宣佈將所有書院改為學堂,同時發佈管學大臣張百熙所擬《欽定學堂章程》。該章程即壬寅學制是近代中國第一個完整的以西方為標準的新學制。

1902年,四川通省大學堂由四川總督奎俊奉旨合併四川中西學堂和尊經書院後組建,仿京師大學堂成例,是中西結合、文理兼備的近代綜合性的高等學校。其誕生標誌著傳統的古代書院和作為四川近代高等教育代表的四川中西學堂,向比較完善的近代高等教育的過渡和完善。同年,四川總督岑春煊轉發清廷指令,該指令規定除京師大學堂外,各省的大學堂一律改稱高等學堂,於是,四川通省大學堂又改名為四川省城高等學堂。1903年錦江書院併入。

四川省城高等學堂學科分為正科三類:正科一部(文科)包括經學(主要為中國哲學)、政法、文學、商科。正科二部(理科)包括格致(主要為數、理、化)、工科、農科。正科三部(醫科)包括醫學。學制都是四年。正科就是本科。由於條件限制,醫科未能正式開辦。此外,還有一些根據不同需求和層次設置的科類,如速成師範科、優級師範科、普通科(即預科)、測繪學堂、鐵路學堂、半日學堂、附設中學堂等。

四川省城高等學堂是中國國內親到中國國外聘請外籍教師最早的學校之一,還被授權主管四川省的留學生事務。

四川通省師範學堂和五大專門學堂

經過1903年癸卯學制改革,高等、專門和實業學堂體制逐步確立。四川通省師範學堂(1905年)和四川通省法政學堂(1906年)、四川通省農政學堂(1906年)、四川藏文學堂(1906年)、四川通省工業學堂(1908年)、四川存古學堂(1910年)等專門學堂應運而生,與四川省城高等學堂等共同構成清末四川高等教育主陣容。

華西協合大學

鴉片戰爭後,自成體系的洋學堂逐步進入中國。1877年,西方傳教士大批進入四川,在傳教佈道的同時開設醫院、興創學校。1904年英國、美國和加拿大的基督教差會美以美會(衛理公會)、浸禮會、英美會(中華基督教會)和公誼會籌劃在成都開辦大學(1918年聖公會加入)。1905年11月,“華西協合大學臨時管理部”成立並負責籌建工作,隨即選定成都南郊風景清幽之地為校址。籌建時期,得到了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多倫多大學的幫助。1907年開始興建校舍。

1908年10月正式擬訂“華西成都基督教大學籌辦方案”。

1910年3月11日,華西協合大學(West China Union University)正式開學,成為四川大學重要組成之一的華西醫科大學的歷史起源。

華西協合大學實行學舍制,按照參加大學組織的差會劃分區域,學校則集中精力進行規劃建設、教學計劃的實施、教學科研的後勤。華西協合大學的管理體制,按照協合的原則,仿英國牛津大學體制,由董事會、理事會、校長行政會(內閣)構成。華西協合大學開辦時,由參加聯合辦學的各教會分別建造和管理一組學舍,並共同擔負大學行政一定經費。

1910年華西協合大學開辦時設文理兩科,11名學生均來自此前開辦的華西協合中學。第一年的任課教師有兩個中國人和八個外籍人。學制為三年預科,三年正科,畢業後授學士學位。文科設哲學、教育、英文、西洋史學和綜合文科五學系。理科設生物學、化學、數學、物理學四個系。大學教材除中國文史外,大都採用中國國外教材。由於實行了嚴格的淘汰制度,1915年,僅有胡海雲獲哲學學士和吳樹成獲教育學士。

艱難發展

正在加載國立成都高等師範學校

成都高師和專門學校

1912年,教育家蔡元培擔任臨時政府教育總長,頒發了《大學令》、《大學教育規程》等一系列教育法令,史稱“壬子學制”。辛亥革命後,四川省城高等學堂改名為四川官立高等學校,四川通省師範學堂改名為四川優級師範學校和四川高等師範學校。差不多同時,五大專門學堂也相繼改稱四川公立國學、外國語、法政、工業、農業專門學校。

歷1912年壬子學制改革,四川官立高等學校將師生及一切經費、校產、圖書、設備於1916年轉入四川高等師範學校,同時改名為國立成都高等師範學校。與北京高等師範學校(今北京師範大學)、南京高等師範學校(今南京大學)、武昌高等師範學校(今武漢大學)、廣東高等師範學校(今中山大學)、瀋陽高等師範學校(今東北大學)並稱全國六大高師。據民國教育部1918年統計,學校專任教師和在校學生人數,僅次於北京高師,名列第二;全年經費數名列第四。

以國立成都高等師範學校和五大專門學校等為主體,該校成為四川“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的策源地。學校師生在四川率先發動“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反帝、反封建愛國運動,大辦與《湘江評論》齊名的《星期日》等傳播新思潮的進步刊物。

三校並存

1922年學制改革後,1926年的成都高等師範學校一分為二。原四川高等學校部分搬回南校場而重建國立成都大學,師範部分改建為國立成都師範大學。

五大專門學校1927年合併組建公立四川大學,五院學長(1930年以後稱院長)組成公立四川大學的“大學委員會”,共同代行校長職權。

立案前的華西協合大學

正在加載原華西協和大學校門

華西協合大學仿英美體制,在初設文理兩科基礎上,設置教育、宗教、醫、牙等科。

1914年華西協合大學創建醫科。在這之前,基督教各差會已在華西地區辦了一批醫院和診所。其中成都的仁濟男醫院、仁濟女醫院、存仁醫院、仁濟牙症醫院已經在培訓中國醫助人員。1918年後,聖公會(C.M.S)加入了華西協合大學的建設。

1922年,紐約州立大學評議員們頒發臨時性的特許狀,同意華西協合大學畢業生學業成績複核後,由紐約州立大學授予該校學位。1934年6月25紐約州立大學評議委員會最終批准了賦予華西協合大學授予以下學位的權力;文學學士(B.A.),理學學士(B.S.),藥學學士(B.S.Pharmacy),醫學博士(M.D.)和神學博士(D.D.S.)。1938年,華西協合大學向美國醫學考試委員會全國協會提出的申請也獲得了批准。

1924年,華西協合大學招收的第一班女生共8人,建立女生學院,開內地男女合校之先聲,也是全國最早開展女子高等教育的學校之一。1929年文、理科有女生共5人畢業。1934年,在561名華西協合大學註冊學生中,約三分之一的學生是女生。

迄止1925年,學校面積已達900畝,辦公大樓、教學樓、圖書館、學生宿舍已頗具規模,主要建築已有29所。在華西協合大學建校之初,學校曾專門聘請英國著名建築師弗烈特·榮杜易進行規劃。他將西式園林、西式建築風格與中國傳統風格相結合,創造出了在全國為數不多的中西合璧建築群落。2001年,成都市人民政府將學校的八幢老建築列為“成都市文物建築”。

1925年上海“五卅”慘案發生後,華西協合大學學生李寶魯等第一次組織了“退學團”。1926年9月5日,四川萬縣慘案發生。憤怒的學生們再次成立了“退學團”,佔當時華西協合大學學生半數的160餘人以及華西協合中學校、華西協合師範學校、華西協合神道學校、高琦初級中學共約500餘人退學。國立成都高等師範學校師生爭取學校當局接受和妥善安置了大批的退學學生到校學習。最後,華大學潮以學生勝利而結束。

抗戰前的國立四川大學

1931年11月9日,國立成都大學、國立成都師範大學、公立四川大學合併為國立四川大學,是當時中國國內13所國立大學之一。“三水匯流”是學校歷史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標誌著四川大學國立化和近代化的進一步啟動。

1937年前後,四川大學確立了“在黃河、揚子江兩水的上游廣大地方,建設一個能成為文化策源地的綜合大學”的目標,進一步向先進的歐美大學模式轉軌。

立案後的華西協合大學

五四運動後,全國各大城市掀起收回一切外國人在華教育權的鬥爭。由於華西協合大學師生愛國運動的推動,加之中外進步人士的努力,學校於1927年向四川省教育廳申請立案,1933年9月23日,四川省教育廳轉教育部指令:“私立華西大學,應准予立案”。因此,更名為私立華西協合大學。

華西協合大學將辦學宗旨修改確定為:“以博愛犧牲服務的精神、培養高尚品格、教授高深學術、造就專門人才、適用社會需要”。學校最高決策機關理事部的人員組成,中國人超過了半數。同時在新設的大學董事部之中,中方人員也超過半數以上。

華西協合大學立案後調整了理事部,成立了大多數是中國人的大學董事會。學校取消了道科專業,將宗教課由必修課改為選修課,附設神道學校從大學分離出去。同時,增聘了一批非宗教界的學者名流。1929年,學校將醫科與牙科合併為醫學院,設有解剖學系、生物化學系、病理學系、內科學系、外科學系、衛生及公共衛生學系、口腔內外科學系等14個學系。此外,尚設有專業英文系。

抗戰和戰後的國立四川大學

八年抗戰中,許多著名教授學者雲集四川,受聘到校任教。大後方的國立四川大學在相對安定的環境中不斷髮展,成為“全國獨善的最高學府”和“西南培養人才的總樞紐”。美國前總統喬治·布什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四川大學確實起了保持中國高等教育傳統的作用。”

1939年底,國立四川大學南遷峨眉繼續辦學。1941年8月恢復師範學院,下設教育、公民訓育、國文、英文、史地、理化、數學、化學八個系,史地、理化、數學三個專修科。1941年11月教育部批准學校設文科研究所和理科研究所,並專管研究生培養。

1939年教育部舉辦全國專科以上學生論文比賽,國立四川大學參加比賽的學生獲獎者達21名,佔全國合格者總數176名的百分之十二,僅次於中央大學和中山大學,名列全國第三。1940年教育部舉行第九屆各大學畢業生論文競賽,國立四川大學獲獎者達31名,居全國第二。

1943年,國立四川大學遷返成都,學校由市中心正式遷到望江樓附近。

繼1944年秋航空工程系、土木利工程系招生,1945年秋機械電機系招生,理學院擴建為理工學院。1947年四川大學接收兵工署50工廠成都分廠,建立了自己的實驗工廠。四川大學工學院同年正式建立,1948年秋新建化學工程系。該院有包括外號“黑寡婦”而有“夜空女王”之稱的P-61夜間戰鬥機在內的各式飛機20餘架和一大批機器設備,航空館、水工實驗室、機械實驗工廠等頗具規模。

1948年,國立四川大學共有文、理、法、工、農、師範6個學院,25個系,10餘個專修科,兩個研究所。學校共有教職工981人,其中專任教授166人;在校研究生、本專科生合計6405人,佔全省大學生人數的2/3以上,是當時中國國內規模最大的高等學校。

抗戰和戰後的華西協合大學

抗日戰爭爆發後,同國立四川大學一樣,地處祖國大後方西南的華西協合大學在特殊環境下得到了較大發展。齊魯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中央大學、燕京大學等學校,先後遷來華西協合大學,借用校園、校舍、實驗室、教學醫院和圖書設備等條件聯合辦學。幾個大學設有文、法、理、醫、農5個學院,擁有六、七十個學系,各校學生可跨校選修課程,史稱“五大學”聯合辦學。1942年秋以前指金大、金女大、齊大、中大、華大,1942年後指華大、金大、金女大、齊大、燕大五校。

1938年7月,“華大、中大、齊大三大學聯合醫院”建立,共有病床380張。醫院管理制度仿照北平協和醫院建立。1942年建立了華西協合大學醫院,1938年建立了結核病療養院,1941年接收了一所麻風病醫院,1943年籌建了精神病院。

抗戰勝利後,各學院繼續得以充實和擴大,恢復和新辦了一些專業,加強文理醫牙各學科的滲透。1947年8月,學校成立了“華西大學募集基金委員會”。在抗戰時期,華西協合大學已用X光機進行診斷,用鐳治療癌症。

院系調整前的四川大學

解放後,四川大學的歷史也從此揭開了嶄新的一頁。解放初期,四川大學深入進行反美愛國運動,支援土地改革,開展新民主主義教育。大批師生響應黨的號召下鄉參加土改和徵糧剿匪。

院系調整前的華西大學

1949年成都和平解放後,人民政府對華西協合大學實行軍管監督。1951年10月6日,華西協合大學正式由人民政府收回教育主權,接辦私立華西協合大學並改名華西大學。接辦後的華西大學仍然是一所綜合性大學,設有文理醫牙4個學院,在校學生1326名。華西大學6名學生代表西南隊參加1951年第一屆全國運動會,是全國各大學參加人數最多的。華西大學女生賽跑運動員李自初被選拔出國參加世界青年運動會和世界青年聯歡節。

四川化學工業學院

西南軍政委員會“決定1952年學年度開始,在瀘州川南工業專科學校濟川南行署原址設立化學工業性質的高等院校一所,定名為四川化學工業學院”。1952年11月17日,由四川大學、重慶大學等9所院校的化工系科調並組建的四川化學工業學院正式成立。四川化學工業學院有機械工程、電機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4個系,5個本科專業和1個專科。

院系調整中的四川大學和華西大學

在1952-1956年院系調整中,四川大學和華西大學進行了相應的專業和人員的調整,相當一部分學科得到進一步加強。其中,華西大學、成華大學等部分院系和專業調入四川大學,同時將師範學院、法學院、農學院等劃出。1954年和1956年,按政務院決定,工學、農學兩院先後獨立建校為成都工學院、四川農學院(今四川農業大學,其中森林系後又獨立建校為四川林學院)。四川大學成為一所文理科綜合性大學,華西大學由綜合性大學成為新型的多專業醫藥院校。1953年10月6日,中央衛生部決定,將華西大學更名為四川醫學院。

成都工學院

1952年四川大學工學院的航空、化工兩系調出,雲南大學、貴州大學、川北大學和西南工專的土木水利系調入。1954年8月27日政務院批准“四川大學工學院獨立建校”,定名成都工學院。

1954年11月29日國務院批准四川化工學院與成都工學院合併,學校名稱仍為“成都工學院”。1955年8月27日舉行了慶典活動。四川化學工業學院留瀘州部分定名為“成都工學院瀘州分校”。1956年暑假,瀘州分校全部遷到成都。

改革開放前的四川大學、成都工學院和四川醫學學院

1955年,高教部提出高等教育工作“首應以提高教育質量,切實貫徹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為中心任務”。1956年,四川大學、成都工學院和四川醫學院根據各自的特點,向蘇聯學習,開展教學改革。

從1961年開始,學校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和“高教60條”,在穩步發展中探索社會主義大學教育。1960年四川大學被確定為四川地區首批全國重點大學。

“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使學校在停止招生多年之後,1972年左右學校才開始恢復教學科研工作,學校在曲折中緩慢前進。1976年10月,“四人幫”反革命集團粉碎後,通過撥亂反正,學校的工作重心開始全面轉移。

改革開放中的四川大學、成都科學技術大學和華西醫科大學

改革開放中,四川大學辦學的規模和質量都得到提高,有61個專業和156個專業方向。其中,新興學科、技術學科和應用學科即佔68%。

1978年10月23日,成都工學院更名成都科學技術大學,由中國科學院領導並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80年成為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1985年後,相繼與水利電力部、紡織工業部、輕工業部、中國石化總公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實行聯合辦學。

1978年確定為衛生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經衛生部批准,四川醫學院於1985年5月14日更名為華西醫科大學。1988年,學校開始試辦臨床醫學、口腔醫學7年制教育。

世紀騰飛

1994年3月16日,國家教委、四川省政府正式決定四川大學、成都科學技術大學合併組建為四川聯合大學(四川大學、成都科學技術大學),由國家教委、四川省、成都市共建,開中國高等學校強強合併的先河。

1996年4月18-19日,學校順利通過國家教委組織的“211工程”部門預審,先期進入“211工程”重點建設。

1998年12月,四川聯合大學更名為四川大學。李嵐清指出:“四川大學是中國高教改革最早的大學,為高校改革做出了歷史性貢獻,可以說是高校體制改革的先鋒。”

1996年6月28日,衛生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簽署了關於共同建設華西醫科大學的協議。

1996年12月26日,華西醫科大學通過四川省政府和衛生部進行的“211工程”部門預審。

2000年9月29日,經教育部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報國務院批准,原四川大學與原華西醫科大學實現了第二次強強合併,定名為四川大學。

2001年9月29日,教育部與四川省人民政府簽署第二次部省共建協議,標誌著四川大學正式進入以“創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和一批一流學科”為目標的國家985工程。

2002年,四川大學江安校區正式開工建設,並於2003年秋季入住第一批新生。

師資力量

截至2014年年底,四川大學有專任教師5049人,具有正高級職稱的1493人。學校有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15人,“傑出教授”6人,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61人(含“青年項目”30人,“外專項目”2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38人和講座教授13人,國家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3人,“973”首席科學家9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委託)項目獲得者23人(25項),國家教學名師獎獲得者12人。四川省“千人計劃”(含原省“百人計劃”)入選者63人。

師資力量一覽表

榮譽 人數 名單

院士 14+1 中國科學院:徐僖(2013.3已逝世)、朱清時、劉應明、侯朝煥、趙爾宓、魏於全、李安民、塗銘旌、馮小明

中國工程院: 塗銘旌、高潔、林祥棣、謝和平、周壽桓、張興棟、石碧外籍院士: 張慕聖(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高端外籍教師 15 David A. Weitz(美國兩院院士、哈佛大學教授)

Leonard W. J. van der Kuijp(哈佛教授)

Phil Coates(英皇工程院院士)

藤井明(東京大學教授)

Max Dohmann(RWTH Aachen教授)

木田建次(熊本大學教授)

”千人計劃“入選教授 35 名單不詳

傑出教授 6 項楚、卿希泰、遊志勝、羅志田、曹順慶、鍾本和

國家973首席科學家 10人1項 謝和平(2次)、魏於全(2次)、顧忠偉(2次)

、李玉寶、肖波、田衛東、肖智雄、黃卡瑪、

教育部長江學者 33 王琪、李安民、魏於全、石碧、羅懋康、許唯臨、阮勇斌

周總光、傅強、曹順慶、馮小明、辛洪波、王玉忠、林鵬智、徐寅峰、

黃卡瑪、陳謙明、秦勇、餘孝其、徐玖平、胡靜、褚良銀、霍巍

蒲林、張曙光、孫曉峰、趙越、董崇英、郭鴻、何佳、 樑旭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41(A類) A類:謝和平、劉進、唐承薇、魏於全、丘小慶、傅強、周總光

張志榮、鄧金根、黃卡瑪、羅懋康 周橋、 李濤、馮小明、石碧、

彭聯剛、許唯臨、畢鋒、唐紅、徐玖平、 文富強、黃熙、林鵬智、

王玉忠、 張旭、徐寅峰、龔啟勇、 陳謙明、餘孝其、秦勇、張偉年、 褚良銀、胡靜、

母得志、劉永勝、李忠明、王清遠、遊勁鬆、陳應春、趙長生、王瓊華、黃燦華

B類(海外青年學者基金):阮勇斌-李安民、祝京旭-石炎福

王魯閩-林理彬、萬大慶-孫琦、蒲林-餘孝其、李曉榕-朱允民、呂克寧-張偉年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 6 謝和平、魏於全、馮小明、傅強、李安民、陳謙明

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 20 李剛、曹順慶、羅懋康、龔敏、馮小明、陳放、謝和平、傅強

朱世富、許唯臨、朱家驊、石 碧、李玉寶、鮑朗、魏於全、陳謙明

周學東、張志榮、 劉應明(委員)、朱清時(委員)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委託)項目首席專家 21 鄧玲、張銜、蔣永穆、李天德、左衛民 姜生、段玉明、白彬、趙毅衡、阿來、裡贊、徐玖平、劉亞丁、霍巍、徐新建、趙昌文、石碩、舒大剛、羅中樞、詹石窗、蔣曉麗

教育部創新團隊 14 王琪、李幼平、石碧、陳謙明、許唯臨、羅懋康

馮小明、李濤、母得志、王玉忠、王清遠、褚良銀 、龔啟勇 張旭

國家教學名師 11 歐陽欽、顧 宜、李甘地、王喜忠、 侯一平 、曹順慶

陳武勇、周學東、陳放 、陳謙明、胡常偉

全國傑出資深法學家 1 周應德

全國傑出青年法學家 2 顧培東、左衛民

全職外籍教師 54 名單不詳

院系設置

據2015年12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四川大學下轄31個學科型學院及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學院等學院。開設本科專業133個,覆蓋了文、理、工、醫、經、管、法、史、哲、農、教、藝等12個門類。

專業設置

學院名稱 專業名稱 科類 學制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類 理工類 四年

金屬材料工程 理工類 四年

生物醫學工程 理工類 四年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理工類 四年

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理工類 四年

電氣信息學院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理工類 四年

通信工程 理工類 四年

自動化 理工類 四年

醫學信息工程 理工類 四年

電子信息學院 電子信息類 理工類 四年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理工類 四年

信息安全 理工類 四年

法學院 法學 文理兼收 四年

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院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理工類 四年

公共管理學院 檔案學 文史類 四年

公共管理類 文理兼收 四年

社會工作 文史類 四年

信息資源管理 文史類 四年

哲學 文史類 四年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理工類 四年

華西公共衛生學院 衛生檢驗與檢疫 理工類 四年

預防醫學 理工類 五年

食品衛生與營養學 理工類 四年

華西口腔醫學院 口腔醫學(五年制) 理工類 五年

臨床醫學(口腔醫學) 理工類 八年

口腔醫學技術 理工類 四年

華西臨床醫學院 護理學 理工類 四年

臨床醫學(五年制) 理工類 五年

臨床醫學(八年制) 理工類 八年

醫學技術類 理工類 四年

臨床醫學(五年制) 理工類 五年

華西藥學院 臨床藥學 理工類 五年

藥學 理工類 四年

化學學院 化學類 理工類 四年

化學工程學院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理工類 四年

化學工程與工藝 理工類 四年

製藥工程 理工類 四年

生物工程 理工類 四年

安全工程 理工類 四年

冶金工程 理工類 四年

華西基礎醫學與法醫學院 法醫學 理工類 五年

基礎醫學(基地班) 理工類 五年

計算機學院 計算機類 理工類 四年

物聯網工程 理工類 四年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理工類 四年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金融) 理工類 四年

建築與環境學院 城鄉規劃 理工類 五年

工程力學 理工類 四年

環境工程 理工類 四年

環境科學 理工類 四年

建築學 理工類 五年

風景園林 理工類 五年

土木類 理工類 四年

土木工程 理工類 四年

經濟學院 國際經濟與貿易 文理兼收 四年

經濟學類 文理兼收 四年

金融學類 理工類 四年

匹茲堡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匹茲堡學院) 理工類 四年

工業工程(匹茲堡學院) 理工類 四年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匹茲堡學院) 理工類 四年

歷史文化學院 (旅遊學院) 歷史學(基地班) 文史類 四年

歷史學類 文理兼收 四年

旅遊管理類 文理兼收 四年

輕紡與食品學院 服裝與服飾設計 藝術類 四年

紡織工程 理工類 四年

輕化工程 理工類 四年

食品科學與工程 理工類 四年

軟件學院 軟件工程 理工類 四年

商學院 工商管理類 文理兼收 四年

電子商務 理工類 四年

工程管理 理工類 四年

工商管理(運營管理) 理工類 四年

工業工程 理工類 四年

管理科學 理工類 四年

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科學類 理工類 四年

生物科學(計算生物學) 理工類 四年

數學學院 數學與應用數學(基地班) 理工類 四年

數學類 理工類 四年

數學與應用數學(數學經濟創新班) 理工類 四年

水利水電學院 能源與動力工程 理工類 四年

水利類 理工類 四年

外國語學院 俄語 文理兼收 四年

法語 文理兼收 四年

日語 文理兼收 四年

西班牙語 文理兼收 四年

英語 文理兼收 四年

文學與新聞學院 新聞傳播學類 文理兼收 四年

漢語言文學(基地班) 文史類 四年

中國語言文學類 文理兼收 四年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核工程與核技術 理工類 四年

微電子科學與工程 理工類 四年

物理學類 理工類 四年

藝術學院 美術學 藝術類 四年

環境設計 藝術類 四年

視覺傳達設計 藝術類 四年

動畫 藝術類 四年

繪畫(油畫) 藝術類 四年

繪畫(國畫) 藝術類 四年

繪畫(書法) 藝術類 四年

廣播電視編導 藝術類 四年

舞蹈表演 藝術類 四年

表演(戲劇影視表演) 藝術類 四年

音樂學 藝術類 四年

製造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理工類 四年

測控技術與儀器 理工類 四年

工業設計 理工類 四年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用户6115709667
2017-04-26

我覺得這三所大學應該是四川大學最強點,其次是山東大學,最後是吉林大學。我九二年上的一所重點大學,高數等許多基礎學科教材都是用的四川大學的,感覺四川大學挺牛的!雖然我是山東的,但我感覺在省外四川大學比山東大學有名!

于文泽
2017-04-27

山大,川大,吉大應該各有專長。


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誰更強?
7435691
2017-06-26

作為川大畢業的山東人,我選川大。

1,從影響範圍看,山大輻射整個華中地區,川大僅影響雲貴川,從儘管川大排名靠前,但分數明顯比山大低可以看出來,山大好於川大。

2,山大n多n多校區,濟南、章丘、青島、威海…其實校區多了不利於各學院的交流,甚至浪費很多各校區選課或行政事務的精力,不如集中校區能營造良好的學習競爭環境。山大各校區又拆又建的,簡直政績工程,如果能把這些錢用在軟件建設,鼓勵科研,提高教師待遇,提高獎學金比例上更實在。這一點川大好於山大。

3,川大美啊,江安校區全國十大最美校園有沒有,山大就像上世紀的老小區…雖然山大校區建設花不少錢,但校園環境川大真的比山大好太多。

4,對吉大不了解,但法學絕對比山大川大強,從個人學的專業講,吉大是比山大川大更好的選擇。

5,其實這些帶有了我的個人感情,如果再來一遍大學,還會選擇川大

走运知行
2017-06-16

這是2016年河北理科這3個學校的錄取分,說明了一切。用的是全國卷1.

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誰更強?

這是2016年河南理科這3個學校的錄取分,說明了一切。用的是全國卷1.

吉林大學、山東大學、四川大學誰更強?

Gwufe
2017-04-27

想也不用想啊,肯定是山大,吉林大學位於東北,東北留不住人才,四川同樣是氣候,環境,經濟問題不能吸引人才。但是山大在青島建校區是最大敗筆!膠東地區沒有文化祭奠,濟南校區才是真正的山大。

相關推薦

推薦中...